颅内动脉瘤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23
颅内动脉瘤护理常规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产生的囊性膨出。
【护理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详细了解发病前有无情绪激动等诱因,了解病人既往健康状况。
2.病人有无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3.有无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内收、上、下视不能,直、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护理问题】
1.知识缺乏::缺乏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诱因及表现知识。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随时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及早发现出血情况,尽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3.胃肠道的管理:合理饮食,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需要灌肠时应注意低压灌肠。
1.4.患者不可以用力打喷嚏或咳嗽,以免增加腹压,反射性的增加颅内压而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
1.5.如伴发癫痫者药注意安全,防止发作时受外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吸氧,记录抽搐时间,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
2.术后护理
2.1.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特别时意识、瞳孔的变化,尽量使血压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2.2.持续低流量给氧,保持脑细胞的供氧。同时观察肢体活动及感觉情况,予术前对比有无改变。
2.3.遵医嘱给予脱水药及减轻脑水肿药物,或泵入尼莫同以减轻脑血管痉
挛,观察用药效果。
2.4.头痛的患者应观察并记录患者疼痛发作的性质、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给与调节体位、心理安慰等,如无缓解,应遵医嘱应用镇静剂或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2.5.各种引流的护理:保持各种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及性质,如短时间内引流过多,及时通知医生。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护理评估
(1)评估起病方式,有无脑外伤、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
(2)评估患者头痛程度。
(3)评估患者有无便秘、剧烈咳嗽、癫痫等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因素。
2、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安静,限制探视人员。
(2)遵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及镇静药物。
(3)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如MRI和脑血管造影。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意识状况、头痛情况、运动功能等,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应告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3、健康指导要点
(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按时禁食水。
(2)绝对卧床休息,训练床上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
4、注意事项
(1)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吵闹。
(2)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解除思想顾虑,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二、术后护理
1、护理评估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系统体征,注意有无偏瘫、肢体麻木、失语及癫痫发作。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及时发现颅内出血征象,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
(3)监测血压的变化,控制血压以基础血压为准,一般增高10%-20%,以增加脑灌注,防止脑组织缺血缺氧。
(4)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及时遵医嘱使用脱水及止痛剂。
2、护理措施
(1)体位:30度的头抬高位具有降低颅内压的效果而又不致影响脑供血,是最合适的体位。
(2)注意保持头部切口敷料干燥,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注意无菌操作。搬运患者时注意夹管,防止引流液逆流。
颅内动脉瘤诊疗规范(最新版)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局限性异常扩大的颅内动脉,其中囊性动脉瘤最为常见,其他类型包括梭形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囊性动脉瘤通常位于脑内大动脉的分叉部,是血管中血流动力学冲击最大的部位,而梭形动脉瘤则在椎基底动脉系统更为常见。颅内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
原因。
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破裂出血是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呕吐和昏迷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为常见的病变
之一,而脑室内出血通常预后较差。SAH还可能导致局灶性
颅神经功能障碍,如动脉瘤压迫致第3神经麻痹而导致复视和/或上睑下垂,随脑脊液沿蛛网膜下腔向下流动的血液刺激腰
神经根引起腰背部疼痛。警示性头痛可能发生于无SAH或由
于动脉瘤增大或局限于动脉瘤壁的出血。诊断SAH的体征包
括脑膜刺激征、高血压、局灶性神经功能丧失、迟钝或昏迷以及眼底出血等。眼底出血可以单独或不同组合形式出现,其中透明膜下出血可能伴随高的死亡率。
C。玻璃体出血是指在眼球玻璃体中发生的出血现象,也称为Terson氏综合征或Terson综合征。通常是双侧发生,但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AVM破裂等导致颅内压增高。初次检查时常常会被遗漏,但通常会在初次检查时表现出来,迟发性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可能会伴随再次出血。患有玻璃体出血的患者死亡率高于没有出血的患者。大多数患者在6到12个月内可以自行消退,但对于视力无望恢复或希望更快地改善视力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玻璃体摘除手术。
3.临床血管痉挛是指SAH后迟发性的局灶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也称为“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DIND)”或“症状性血管痉挛”。其临床表现为精神混乱或意识水平下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语言或运动受限。症状通常会缓慢出现,包括头痛加重、昏睡、脑膜刺激征和局灶性神经体征,可能会出现以下临床综合征: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
【定义】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先天发育异常和(或)后天损伤等因素所致的局部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血管壁逐渐扩张形成异常膨出。
【临床特点】
1.颅内动脉瘤并非少见,发生率为2%~5%,女性略高于男性,最常见于中老年人(40~60岁),青少年较少。
2.在脑血管意外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
3.颅内动脉瘤最主要的并发症是破裂出血,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一旦破裂,10%-15%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35%,再次出血病死率60%-80%,24h内再出血发生率4%-13.6%。
4.早期做出正确诊断并及时给予治疗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
1.先天性动脉瘤:最为多见,占80%~90%,大多呈囊状。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的分叉处,此处与动脉中层最薄弱而又承受血流冲击力最大有关。
2.后天性动脉瘤:占10%~18%,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破坏动脉内弹力板,动脉壁逐渐膨出形成囊内动脉瘤。
3.感染性动脉瘤:占0.5%~2.0%,又称霉菌性或细菌性动脉瘤,体内感染灶脱落的栓子侵蚀脑动脉壁形成。
4.外伤性动脉瘤:占0.5%左右,又称假性动脉瘤,颅脑损伤、手
术创伤、由于异物、机械、骨片等伤及动脉壁或者牵拉血管造成管壁薄弱,形成动脉瘤。
【分类】
1.依据是否破裂,分为未破裂及破裂动脉瘤;
2.依据病因,分为先天性、动脉粥样硬化性、感染性、外伤性等;
3.依据形态学特征,大致分为囊性与非囊性动脉瘤:
【神外科普】——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好发于脑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由于此处动脉壁的肌层先天发育缺陷,同时这里又是受到血液冲击最大的地方,在长期血流的压力和冲击力的作用下,使此处动脉壁的薄弱点向外突出、逐渐扩张,从而形成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出血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居第三位。本病高发年龄为40-60岁,最小年龄5岁,最大年龄为70岁,男女差别不大。
颅内长了动脉瘤,都有什么临床表现呢?
1.出血症状:因动脉瘤增大、血栓形成或动脉瘤急性出血造成头痛,严重像“霹雳样”,有人描述为“这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由于巨大动脉瘤占位效应导致颅内压升高,表现为弥散性或双侧头痛。
2.占位效应:大于7mm的动脉瘤可出现压迫症状。巨型动脉瘤有时容易与颅内肿瘤混淆,如果将动脉瘤当作了肿瘤进行手术则非常危险。动眼神经最常受累,其次为外展和视神经,偶尔也有滑车、三叉和面神经受累。
3.癫痫发作:因蛛网膜下腔出血相邻区域脑软化,有的患者可发生抽搐,多为大发作。
4.迟发型脑缺血:发生率为35%,致死率为10~15%。表现为:
①前驱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症状经过治疗或休息而好转后,又出现或进行性加重,外周血白细胞持续升高、持续发热;
②意识由清醒转为嗜睡或昏迷;
③局灶神经体征出现。上述症状多发展缓慢,经过数小时或数日到达高峰,持续1-2周后逐渐缓解。
5.脑积水:动脉瘤出血后,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导致意识障碍;合并急性脑积水者占15%,如有症状应行脑室引流术。由于基底池粘连也会引起慢性脑积水,需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但可能仅对部分病例有效。
颅内动脉瘤诊疗规范
1,概述(定义、分类)
颅内动脉瘤是各种原因导致颅内动脉血管壁结构异常而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颅内动脉瘤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囊状动脉瘤、梭型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根据瘤体直径大小可分为小动脉瘤(<0.5cm)、一般动脉瘤(0.5 ~ 1.5cm)、大型动脉瘤(1.5 ~2.5cm)、巨型动脉瘤(>2.5cm)。
2,诊断要点
(1)非出血症状:巨大动脉瘤的占位效应、癫痫发作、一过性脑缺血、警示性头痛、或体检时偶然发现。
(2)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剧烈头痛、呕吐、颈枕疼痛、畏光、意识障碍;可伴有局灶神经功能障碍。
(3)体格检查:脑膜刺激征、高血压、局部颅神经障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迟发性神经功能缺失。
3,主要辅助检查
(1)头颅CT:急症首选,可判断出血部位和程度。
(2)腰穿:曾用于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在已经较少应用。
(3)头颅MRI/MRA:用于无创性判断出血和动脉瘤的位置。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数量、方向、有无血栓、载瘤动脉情况;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
4,主要鉴别诊断
(1)鞍区肿瘤:未破裂鞍上池动脉瘤常常需要与鞍区肿瘤相鉴别。
(2)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确的外伤史。
(3)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
(4)血管硬化等因素引起的自发性脑内出血。
5,治疗指南(包括围手术期准备)及规范
(1)对症治疗:患者静卧,避免声、光、情绪刺激。监测生命体征,镇静、镇痛、保持血压平稳、抗血管痉挛治疗。慎用腰椎穿刺和抗纤溶治疗。尽早行DSA检查明确动脉瘤的位置。
颅内动脉瘤大小分级标准
颅内动脉瘤的大小分级标准通常是根据动脉瘤的最大直径来进
行分类。一般来说,动脉瘤的大小分级标准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划分:
1. 小型动脉瘤,直径小于10毫米。
2. 中等动脉瘤,直径在10毫米至25毫米之间。
3. 大型动脉瘤,直径大于25毫米。
此外,有些医学文献还将动脉瘤分为微小型动脉瘤(直径小于
3毫米)和巨大型动脉瘤(直径大于25毫米)等更细致的分类。
这种按照直径大小来进行分类的标准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动脉瘤
的风险和制定治疗方案。一般来说,较大的动脉瘤更容易破裂,因
此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和监测。
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瘤的大小并不是唯一影响治疗方案的因素,医生还会综合考虑动脉瘤的位置、形状、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等
因素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因此,在评估动脉瘤时,除了大小分级标准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脑动脉瘤的概述与治疗
精品文档
认识脑动脉瘤及其治疗
随着神经外科手术的不断增多,大脑动脉瘤夹闭手术也开展的越来越多,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那么到底什么是大脑动脉瘤呢?它的治疗除了我们最常接触到的手术治疗外还有那些方法呢?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因脑动脉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脑动脉管壁逐渐变薄并异常膨出,在临床上称之为脑动脉瘤。脑动脉瘤的发生多为先天性畸形,其次是感染和动脉硬化,也与高血压、外伤等有关,并有家族倾向。本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略高。动脉瘤的位置以颈内动脉颅内段居多,其次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较少见。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
脑动脉瘤好发于脑动脉分叉和主干的分支处,由于此处动脉壁的肌层先天发育缺陷,同时里又是受到血液冲击最大的地方,在长期血流的压力和冲击力的作用下,使此处动脉壁的薄弱点向外突出,逐渐扩张、从而形成动脉瘤。
脑动脉瘤就像是在脑血管壁上吹起的一个气球,随时都有可能破裂,当在精神严重、情绪激动、劳累、头部猛烈摆动、猛哈腰、急起家、饮酒、用力排便、举重物、上楼、性生活等诱因下,引发血压突然增高,很简单引发破裂出血,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据统计,脑动脉瘤第1次破裂后出生率为30%。所以脑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棵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严重的是,破裂后的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均增加,它还会产生第2次、第.
精品文档3次破裂。据统计40-50%的病人会在破裂后的1个月内发生第2次破裂,第2次破裂后死亡率约为70%,第3次破裂后死亡率为100%。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血管由于先天异常或后天损伤等因素导致局部的血管壁损害,在血流动力学负荷和其他因素作用下,逐渐扩张形成的异常膨出。人群中颅内动脉瘤的患病率约为2%~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60岁常见,但其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地域及种族差异。一项经动脉脑血管造影研究提示亚洲人群中颅内动脉瘤患病率约为2.5%~3.0%。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其中10%~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5%,再次出血病死率则达60%~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
自ISAT研究结果公布后,近10余年来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发展迅猛,随着修饰弹簧圈、辅助球囊、颅内动脉瘤治疗专用支架以及血流导向装置等的出现,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更为确切。介入治疗已成为部分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治疗方法。为了规范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组织专家经数次讨论,制定了《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提高各级医师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认识,使之更系统、更规范、更安全、更有效。
一、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未破裂动脉瘤大多数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多为偶然发现,少数因头痛、眼睑下垂等症状被发现。因此无症状的未破裂动脉瘤,诊断较为困难。是否在人群中进行颅内动脉瘤的筛查存在争议。但对于高危患者进行无创筛查亦是合理的。
推荐意见:
(1)对于有家族史和(或)患有与动脉瘤发生相关遗传性疾病的人群,特别是女性、年龄>30岁、重度吸烟或伴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建议进行颅内动脉瘤筛查;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又称脑动脉瘤,是指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原因导致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病人中第三位。对于瘤体无破裂或瘤体体积较小的患者,通常可无症状,若瘤体破裂或压迫周围组织可导致脑出血、脑缺血及脑动脉痉挛,进而产生头痛、颈强直、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表现,严重者可有生命危险。
英文名称
: intracranial aneurysm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常见症状
:头痛、颈部僵直、意识模糊、昏迷、麻痹
主要病因
:先天发育不良、动脉硬化、感染、创伤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头颅CT、头颅MR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血管造影、脑脊液检查
重要提醒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常致病人残废或死亡,幸存者仍有再次出血的可能性,需予以重视,如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
1、基于颅内动脉瘤大小分类
(1)小型:直径≤1.5cm。
(2)大型:直径在1.5~2.4cm之间。
(3)巨型:直径≥2.5cm。
2、基于颅内动脉瘤部位分类
(1)颈动脉系统:包括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2)椎基底动脉系统:包括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基底动脉干、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基底动脉分叉、大脑后动脉。
3、基于颅内动脉瘤病理分类
可分为囊状动脉瘤、层间(夹层)动脉瘤和梭状动脉瘤。
流行病学
传染性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临床路径
一、颅内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颅内动脉瘤(ICD-I67.104)。
(二)诊断依据。
根据《Interventional Neuroradiology》(科学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结合《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颅内动脉瘤的主要症状与脑动脉瘤破裂或压迫周围神
经有关,所以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主要靠详细的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
一般性诊断
1、临床特点
(1)破裂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异常血管改变引起的脑血管瘤
样凸起,其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血管痉挛和栓塞引起。
①出血症状:突然发作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畏光、烦躁不安,随后有短暂的或持续的意识丧失,清醒时有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和脑膜刺激征。
②局灶症状:本症状与动脉瘤所处位置及大小有关,如后交通动脉瘤可压迫动眼神经引起同侧动眼神经麻痹的症状;基底动脉分叉部、小脑上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近端动脉瘤压迫引起Ⅲ、Ⅳ、Ⅵ麻痹及桥脑症状。
③缺血症状:SAH后血管痉挛产生缺血症状;巨大动脉瘤内血栓脱落引起缺血症状。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 发作等,也可无任何症状,经查体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是SAH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
①脑室大小:部分动脉瘤破裂患者立即发生脑积水;
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