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管理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8
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范文一、引言风险和机遇是任何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重要因素。
管理好风险,抓住机遇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增加竞争优势的关键。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使企业能够有效地识别、评估、应对和利用内外部的风险和机遇。
二、风险管理流程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企业需要全面地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监管环境、竞争环境等,找出可能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
识别风险的方法包括:通过SWOT分析,明确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利用统计数据和历史数据,分析过去发生的类似事件所带来的风险;通过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找出竞争对手和市场动态所带来的风险等。
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根据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对各个风险进行排序和评估。
评估风险的方法可以采用风险矩阵法,将风险按照概率和影响的高低进行划分,确定高风险事件的处理优先级;也可以采用定量评估方法,通过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出风险的数值,进行比较和排名。
3. 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在风险发生之前制定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或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
通常包括以下几种方法:风险规避,即完全避免与该风险相关的活动;风险转移,即将风险转嫁给其他方;风险减轻,即采取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影响程度;风险接受,即承担风险并做好应对准备。
4. 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持续地跟踪和监测风险的发生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理措施。
可以采用风险指标体系,对监测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报告;也可以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会议,汇报风险情况,并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三、机遇管理流程1. 机遇识别机遇识别是识别和把握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以利用机遇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分析、行业研究等方法,找出市场中的新机遇,包括市场扩大、行业规模增长、技术创新等。
2. 机遇评估机遇评估是对各种机遇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哪些机遇对企业最有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评估机遇的方法可以采用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等,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优势劣势;也可以采用定量评估方法,通过统计数据和市场模型计算出机遇的价值和可行性。
风险与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范围内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质量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方案,并监督实施。
4、定义:4.1环境因素: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面和负面要素或条件。
4.2机遇:可能导致采用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5、工作流程:5.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5.1.1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5.1.2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5.1.3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5.1.4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5.1.5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5.2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
5.3风险与机遇的类型:5.3.1质量风险与机遇: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间接产品质量风险与机遇。
(1)直接质量风险: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退货、大量投诉、召回等风险。
(2)间接质量风险:产品使用过程,损坏了顾客的人身权,应负民事赔偿责任。
5.3.2环境风险与机遇:主要有自然、人文、政治、经济以及其他。
(1)产品销售淡季与旺季,影响顾客的采购,也间接影响公司产品生产。
(2)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消费习惯不同。
(3)政策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的变动,以及个地方的相关政策的变动会间接的影响到企业资金融入以及企业运营的必要条件。
GBT19001-2016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CCSD/CX-002-2017依据GB/T19001-2016、GB/T24001-2016 和GB/T28001-2011编制受控状态:发放编号:编制:审核:批准:2017年02月18日发布实施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1 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一体化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策划、评审和实施的管理。
3 职责:4.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4.2综合部负责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策划、评审的日常管理。
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的排查,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工作程序4.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场所、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a.对工程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b.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c.图纸、设备、工器具对工程质量造成的风险;d.工程交付后的风险;e.过程失效的风险。
4.2建立风险/机遇管理团队4.2.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总经理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c.编制风险管理计划;d.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管理程序一、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套风险管理程序,以应对潜在的风险。
以下是一套风险管理程序的建议:1.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和内部分析,识别和评估可能的风险。
根据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2.风险管理目标与策略:企业需要确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和策略。
目标可以是降低风险的概率或者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
策略可以是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减轻、风险接受等。
3.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的等级和策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高风险,可以采取更严格的监管和控制措施;对于中风险,可以采取灵活的管理方式;对于低风险,可以接受一定的风险。
4.风险监测与报告:企业需要建立一套风险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风险的动态。
可以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和风险报告来监测风险。
同时,还应建立沟通机制,确保风险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5.风险应急预案:针对高风险和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组织架构、责任分工、应对措施、资源调配等内容。
6.风险修订和改进:企业应定期评估和修订风险管理程序,不断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二、机遇管理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也需要善于抓住机遇。
1.机遇识别与评估: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内部分析,识别和评估可能的机遇。
机遇可以是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新合作伙伴等。
2.机遇验证与选择:识别到机遇后,企业需要验证机遇的可行性,并选择最具有潜力和价值的机遇进行进一步开发。
3.机遇开发与实施:企业需要制定机遇开发的计划,并实施相应的措施。
可以包括资源调配、团队组建、市场推广等。
4.机遇监测与调整: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机遇监测和调整系统,及时掌握机遇的动态,并根据市场变化和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5.机遇评估与反馈:通过对机遇的评估和反馈,企业可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机遇管理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机遇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编制:审核:批准:颁布日期: 2020 年01 月 10 日实施日期: 2020 年 01 月 25日目录封面 (1)目录 (2)1.0 目的 (3)2.0 范围 (3)3.0 职责 (3)4.0 定义 (3)5.0 工作内容 (3)6.0相关文件: (6)7.0使用表单: (6)附件1:风险事件的严重性评分标准 (6)附件2: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评分标准 (7)附件3:风险事件发生的可探测性评分标准 (7)附件4: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8)文件修定履历表 (9)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1.0 目的在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为指导公司如何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机遇,以及如何建立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特制订本程序。
2.0 范围公司内识别和管理风险和机遇均适用。
3.0 职责3.1 风险和机遇管理小组:组织公司各部门进行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措施应对;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识别,及采取对应的措施。
4.0 定义4.1 风险:不确定的影响。
4.2 风险分析:理解风险的性质和确定风险程度的过程.4.3 风险处理:修正风险的过程。
5.0 工作内容5.1 公司在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内外部因素及相关方需求和期望,以及重要环境因素和合规义务要求,确定体系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并建立对应的措施进行管理。
5.2 风险和机遇管理过程5.3 风险和机遇的评估5.3.1 风险和机遇识别5.3.1.1 风险和机遇识别的时机a)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时;b)过程运作发生改变时;c)各种内外部因素发生变化时;d)相关方及相关方的需求发生变化时;e)重要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f)合规义务发生变化时;g)有效性评价需要变更风险时。
5.3.1.2 风险和机遇识别的方法公司可根据自身特点,从下列方法中选择适合其目标、能力及所面临风险的工具和技术来识别风险和机遇:a) SWOT 分析法(强项、弱项、机遇、风险);b) 环境(PESTLE)分析法(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c) 询问法(如果,什么);d) FMEA 分析(潜在失效分析)。
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管理程序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管理程序是组织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风险和机遇是组织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能够对组织的目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风险和机遇,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程序来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这些风险和机遇。
首先,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管理程序需要包括风险和机遇识别的过程。
组织需要通过对内外环境的分析,识别出可能对组织目标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风险和机遇。
这一过程需要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包括市场趋势、竞争对手动态、政策法规变化等,以识别潜在风险和机遇。
其次,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管理程序需要包括风险和机遇评估的过程。
在识别出潜在风险和机遇后,组织需要对其进行评估,确定其对组织目标的重要性和概率。
风险和机遇的评估过程需要基于相关数据和统计模型,通过定量或定性方法来分析其影响和可能性。
然后,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管理程序需要包括风险和机遇应对的过程。
在评估出具体的风险和机遇后,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或影响程度,以及利用机遇获得竞争优势。
这一过程需要确定应对措施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表,并分配相关资源和责任人。
最后,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管理程序需要包括风险和机遇监控的过程。
组织需要定期对已实施的应对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同时,组织需要持续关注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应对措施,以应对新的风险和机遇。
在实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管理程序时,组织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和机遇管理制度和机制。
这包括制定相关政策、流程和标准,指定专门负责风险和机遇管理的人员和部门,以及建立信息系统和技术工具来支持风险和机遇管理工作。
总之,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管理程序是组织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它包括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估、应对和监控的过程,以及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通过有效实施这一程序,组织可以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充分利用机遇获取竞争优势。
CMACNAS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管理程序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机遇。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并实现长远发展,建立一个稳健的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CMACNAS(XX公司)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管理程序。
二、风险管理程序1. 风险识别与评估:CMACNAS首先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对内外部因素的全面调查、分析和评估,确定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类型及其潜在影响。
2. 风险量化:CMACNAS将风险量化为可测量的指标,以便对不同风险进行有效管理。
通过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将风险级别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并指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3. 风险应对策略:CMACNAS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对于高风险项目和领域,采取积极预防和控制措施,例如建立应急预案、加强监管和培训等;对于中低风险项目和领域,则采取适度的管理措施,以保持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4. 风险监测与反馈:CMACNAS建立了定期监测和反馈机制,以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和演变趋势。
通过使用风险监控工具和技术,收集风险相关数据,对风险状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并向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风险报告。
三、机遇管理程序1. 机遇识别与评估:CMACNAS积极主动地寻找和识别新的机遇,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和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客户反馈、技术创新等方式,确定潜在的机遇及其可能带来的益处,并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
2. 机遇开发与利用:CMACNAS制定详细的机遇开发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资源配置策略。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合适的人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充分利用机遇,并逐步将其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机遇追踪与评估:CMACNAS建立了机遇追踪和评估机制,以确保对机遇的持续关注和追踪。
通过建立专门的团队或委员会负责对机遇进行跟踪与评估,分析机遇的实施效果,并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4. 机遇共享与推广:CMACNAS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机遇共享和推广活动。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控制程序
以下是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控制程序的一般步骤:
1. 风险识别:首先,需要识别可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潜在风险和机遇。
这可以通过内部分析、市场研究、行业洞察力等方式进行。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潜在影响。
可以使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来评估风险的重要性和优先级。
3. 制定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这些策略可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减轻、风险接受或风险转移等。
4. 机遇利用:除了应对风险,还应该积极寻找和利用潜在的机遇。
这可能涉及到战略规划、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
5. 实施和监控:将应对策略和机遇利用计划付诸实施,并持续监控其效果。
定期评估风险和机遇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措施。
6. 沟通和报告:在组织内部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所有相关方了解风险和机遇的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同时,向利益相关者报告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进展情况。
7. 学习和改进:通过对风险和机遇管理过程的反思和学习,不断改进措施控制程序,提高组织应对风险和利用机遇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控制程序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组织应该培养风险意识和机遇意识,将风险和机遇管理纳入日常决策和运营中。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如果你有更详细的需求或特定行业的要求,请提供更多信息,我将尽力提供更具体的帮助。
ISO220002024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风险识别与评估食品企业应制定一个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程序,以识别潜在风险,并评估其潜在影响程度。
这包括对食品原材料、生产过程、产品分发和后续环节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以确保食品安全的持续改进。
2.风险管理计划基于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企业应制定一个风险管理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控制风险的措施、实施该措施的负责人、实施该措施的时间表以及监控和评估的要求。
风险管理计划应与食品安全目标和政策保持一致,并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
3.风险控制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企业可以降低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这包括采取适当的规程、标准操作程序和控制点来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企业还应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和监控,确保其产品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风险监控与纠正措施食品企业应建立监控措施来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的执行情况。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检查、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来完成。
如果发现问题,则应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进一步的食品安全问题。
企业应记录和跟踪这些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预防措施和持续改进食品企业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这包括培训员工,提高意识,并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密切合作。
同时,企业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以不断优化和改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6.食品安全沟通食品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以确保食品安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这包括向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了解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此外,企业还应与供应商、客户和监管机构进行沟通,以确保食品安全的共同责任和合作。
7.风险评估的审查与更新食品企业应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评估。
这包括评估现有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改进的需要,并根据新的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适当的调整。
企业应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及时更新和修订相关文件和记录。
总结:。
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
是一个组织用来识别、评估、处理和监控风险和机遇的流程和方法。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的步骤:
1. 风险和机遇识别:识别可能对组织的目标和利益造成负面影响或正面影响的风险和机遇。
这可以通过头脑风暴会议、调研和专家意见等方式进行。
2. 风险和机遇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性和影响的程度。
可以使用定量方法(例如风险矩阵)或定性方法(例如风险柱状图)来进行评估。
3. 风险和机遇分析:分析已评估的风险和机遇,确定其根本原因和潜在影响,并确定可能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4. 风险和机遇处理:基于分析结果,制定风险和机遇处理计划,包括风险的避免、减轻、转移和承担等策略。
对于机遇,可以制定利用和最大化机遇的策略。
5. 风险和机遇监控:定期监控已处理的风险和机会,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可以使用关键绩效指标 (KPIs) 来监控风险和机会的变化和进展。
6. 持续改进:根据监控结果和反馈,对风险和机会管理程序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机遇利用能力。
通过建立和执行有效的风险和机遇管理程序,组织可以更好地预见和应对潜在风险,同时也能更好地利用机遇来实现组织目标的持续增长和成功。
风险和机遇应对管理规定风险和机遇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企业需要有有效的风险和机遇应对管理规定,以降低风险,把握机遇,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风险应对管理规定(一)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策略,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以规范和保证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风险识别和评估企业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识别、分类、评估和分级管理,明确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对风险进行量化、定级和优先排序,为有效处理风险提供基础数据和按照激励提供的成功指南。
(三)风险应对措施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规避、转移、降低、接受等措施。
在制定措施时,应兼顾风险程度、管理成本和利益等因素的平衡,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并保证执行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四)风险监控和追踪企业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和追踪机制,定期对重点风险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风险隐患,提供全面的风险监控和追踪要求,保证风险管理工作持续有效的实施。
二、机遇应对管理规定(一)应对机遇的敏感度企业应关注市场变化,对行业、市场、政策等因素做出及时反应,保持对机遇变化的敏感度。
同时,企业还应积极研究市场趋势和发展方向,把握市场机遇,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机遇分析和评估企业应认真分析机遇的来源、性质、程度和风险,对机遇进行全面的评估,从市场、人力、技术等方面逐一分析和评估。
根据分析和评估结果,对机遇进行合理的分级和排序,明确优先处理的机遇。
(三)完善机遇应对策略企业应科学制定机遇应对策略,建立机遇应对机制,制定完善的机遇应对工作流程,提出明确的机遇应对措施,确保应对措施的有效执行。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外部协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创造更多机遇。
(四)机遇实施和效果评估企业应落实机遇应对措施,有效利用机遇资源,及时取得预期效果。
1.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涉及风险应对措施(涉及风险规避、风险减少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规定,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合用于在公司汽车产品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规定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涉及:1)商务活动、市场业务开发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2)供应商开发及管理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3)监视和测量资源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4)设施、设备和工装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5)生产过程控制的风险和机遇管理;6)发生各类变更的风险和机遇管理;7)不合格品的解决及纠正/防止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等。
注: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开发及的变更控制的风险分析评估方法执行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程序(FMEA)。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涉及人力资源、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拟定,并按制度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
负责按本文献所规定的周期组织实行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贯彻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用措施的完毕情况并跟进贯彻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制《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评估及应对风险的策划和应对风险措施的执行和监督。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减少风险并贯彻执行。
3.4销售部:负责收集产品交付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辨认,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减少风险并贯彻执行。
4.定义4.1 风险:不拟定性的影响,通常指负面的影响。
4.2 机遇:对公司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涉及某些突发事件等。
4.3 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导致的影响和损失的也许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应对风险和机遇措施管理程序(ISO14001/ISO45001/ISO9001/QC080000)1.0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F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0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HSF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不限于:2.1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2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3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4生产经营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5过程检验和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6设备和工装夹具的维护和保养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7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8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9环境/有害物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2.10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0定义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
1 目的通过对公司经营活动中的分析和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导致的负面影响。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的经营活动中的所有风险管理活动。
3 术语和定义3.1 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包括负面风险和正面风险,其中正面风险也称机遇。
风险表达通常有两种:一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它们的组合来描述;二以事件(包括环境的变化)后果和发生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
3.2 风险管理:针对风险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3.3 机遇:有利的时机、境遇、条件和环境。
3.4 战略:实现长期或总目标的计划。
3.5 战略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任组员所组成的项目小组。
4 职责和权限4.1 战略小组负责公司风险机遇的信息的识别、评价及制订应对措施。
4.2 品质部是风险机遇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在总经理授权下,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风险机遇分析会议,并保存相关记录。
5 工作程序5.1 风险机遇收集时机5.1.1战略小组(各部门)在体系建立初进行组织环境理解和分析之后、年度管理评审或年度质量目标设定之前进行定期识别。
5.1.2 当组织环境信息出现更新时应适时进行识别。
5.2 按公司内外部环境理解和分析输出、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等内容作为风险机遇识别的信息输入,同时还必须重点收集如下风险机遇信息:a) 战略风险失控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人力行政部负责);b) 财务风险失控导致危机的案例(财务部负责);c) 忽视市场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市场部负责);d) 忽视法律法规风险、缺乏应对措施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人力行政部负责);e) 收集与公司经营生产、竞争对手、主要客户和供方等方面有关的重要信息(生产部负责);f) 收集与公司相关的所有法律法规纠纷方面的信息(品质部负责);g) 可能导致采用新实践,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利用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公司或其顾客需求的其他有利可能性(研发部负责)。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控制程序风险和机遇是每个企业面临的常见情况,正确的应对措施和控制程序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在下面的文章中,将介绍一些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和控制程序。
1.风险管理:a.风险识别:要识别可能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
这可以通过组织风险审核、市场研究和内部审核等方式进行。
b.风险评估: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性和概率。
这有助于确定应对措施的优先级。
c.风险防控: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
这可能包括实施内部控制措施、加强安全程序和培训员工等。
d.风险监控:持续监控风险,确保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这可以通过定期审核、监控指标和风险评估的定期更新来实现。
2.机遇管理:a.机遇识别:积极寻找并识别可能对企业有利的机遇。
这可以通过市场研究、竞争对手分析和业务合作等途径实现。
b.机遇评估:对已识别的机遇进行评估,确定其潜在价值和可行性。
这有助于决定是否要继续追求这些机遇。
c.机遇利用:开发具体的策略和计划,以利用已确定的机遇。
这可能包括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增加生产能力和制定新产品开发计划等。
d.机遇追踪:持续追踪和评估机遇的实施情况。
这可以通过市场反馈、销售数据和绩效评估等手段来实现。
3.控制程序:a.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政策和程序,以指导员工在应对风险和机遇时的行为和决策。
这些程序应该明确规定责任和权限,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b.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内部控制措施,确保对企业的风险和机遇进行适当的识别和管理。
这可能包括实行审计程序、确保财务透明度和建立监控机制等。
c.持续监测和改进:持续监测和评估已实施的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进行改进。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内部和外部审计、风险评估和员工反馈等方式来实现。
4.建立透明的沟通机制:a.内部沟通: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确保员工可以及时了解和共享风险和机遇信息。
这可以通过团队会议、员工培训和内部网络等方式实现。
(完整版)《实验室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的通过对实验结果相关的、影响其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适⽤于本实验室风险和机遇的管理与控制,对实验室管理体系和实验室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职责3.1质量负责⼈负责本实验室风险和机遇识别、评价和应对措施的组织实施⼯作;3.1 管理层负责实验室⽬标、⽅针相关影响其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的审批。
3.2部门负责本部门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策划相关职责的实施。
3.3质量负责⼈负责实验室内外部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案,并监督实施。
4定义4.1环境因素:对实验室⽬标、⽅针相关影响其实现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正⾯和负⾯要素或条件。
4.2机遇:可能导致采⽤新的实践,开辟新市场,赢得新顾客,建⽴合作伙伴关系,利⽤新技术以及能够解决组织或其顾客需要的其他有利可能性。
5⼯作程序5.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5.1.1可能对实验室的⽬标指标造成影响;5.1.2与相关⽅的关系;5.1.3实验室管理、内部政策和承诺;5.1.4技术变更;5.1.5客户要求。
5.2风险与机遇识别时机:管理体系策划、实验室⽬标变更、外部评审、实验室内外部环境变化、⽅法改变、设备变化、客户需求变化等。
5.3风险与机遇的类型:检测前的主要风险和机遇包括:1)合同评审:①检测标准/⽅法与检测样品适应性;②检测标准/⽅法与客户需求的⼀致性;③检测委托单⼀般内容填写;④客户确认的信息和新要求。
2)样品:①检测样品信息;②样品保存条件。
3)信息保密:①客户检测过程中提供的样品、⽂件及传递过程中的信息等。
4)沟通:①检测需求有效地传递、实验室和客户的反馈。
检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1)⼈员:①检测⼈员资质;②⼈员检测能⼒。
**********有限公司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管理程序受控状态:文件编号: QP34-2017版本: A/0发放编号: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实施日期: 2017-01-01*********有限公司修订履历表1 目的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确保我司在生产经营时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评估,以便根据评估结果制订应急预案及商业风险防范业务持续计划,达到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的目的。
2 范围适用于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控制。
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定期对战略决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针对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风险组织制定应急对策。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及有效性。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与评估,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以控制风险。
4 定义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
5工作程序5.1 公司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内外部因素及相关方要求,确定所有管理体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机遇,并采取应对的措施。
5.2风险管理原则:科学评估、预防为主、及时响应、动态调整。
5.3风险和机遇管理过程:5.4风险识别5.4.1风险识别范围1)针对影响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因素,展开分析;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相对应的风险和机遇;3)针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存在的风险和机遇;4)针对设计和开发中与产品和制造过程相对应的风险和机遇。
5)风险分析中至少包含从产品召回、产品审核、使用现场的退货和修理、投诉、报废及返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5.4.2风险识别过程1)战略风险由总经理负责定期(至少每年一次)对战略决策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各部门参与战略风险的评估,收集与本部门有关的内外部因素。
具体按《经营计划和目标管理程序》要求执行。
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管理程序1.目的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3.定义3.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3.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3.3风险评估: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3.4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风险应对的一种方法,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3.5风险降低:通过采取措施以达到降低风险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若采取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所遭受的风险,应将采取措施的记录进行保留或者写入文件进行归档,以便后期重复发生时作为改善的依据。
3.6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最适合于自留的风险事件。
3.7内部风险:企业内部形成的风险,例如战略决策风险、环境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经营风险等。
3.8外部风险:由外部影响因素导致的风险,例如政策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业务风险等。
3.9风险严重度:风险发生后其所产生的影响的严重程度。
3.10风险发生频度:风险出现的频率或者概率。
3.11风险系数:风险系数用于评定是否对已识别的风险采取措施,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x风险发生频度。
4.职责4.1总经理:负责风险管理所需资源的提供,包括人员资格、必要的培训、信息获取等。
负责风险可接受准则方针的确定,并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4.2品管部: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流程,并进行维护。
负责按本文件所要求的周期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
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4业务:负责收集产品售后的风险信息及本部门的风险识别,负责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5.内容5.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建立识别和应对的方法,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车间、生产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a.对产品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b.产品售后的风险;c.过程失效的风险,包括:---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的设计失效风险;---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人员、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5.2建立风险/机遇管理团队5.2.1建立分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风险识别活动的开展应是一次团体的活动,各部门在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应通过集思广益和有效的分析判断下进行的,在此之前应建立一个“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总经理应通过授权,赋予该“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以下的职责:a.组织实施风险和机遇分析和评估;b.制定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并落实执行;c.编制风险管理计划;d.组织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
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中,总经理应指派一名人员作为该小组的组长,负责规划和安排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的控制,并赋予评估小组组长以下职责:a.策划并实施风险和机遇的管理;b.领导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c.向总经理报告风险和机遇评估结果。
5.2.2风险管理团队人员的任职要求为确保参与风险和机遇识别和评估的人员,其人员资质符合要求,能够胜任并且参与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制定应对相应的应对措施,风险和机遇评估小组人员应具备以下的能力:a.熟悉其所在部门的所有流程;b.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c.熟悉本标准的要求,并依据本标准内容策划风险分析和评估。
5.3风险管理计划评估小组组长应组织策划风险管理计划并编制风险管理计划,指导操作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以及对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规定,建立风险管理计划时,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计划的范围,判定和描述适用于计划的周期阶段;b.职责和权限的分配;c.风险管理活动的评审要求;d.风险的可接受性准则,包括危害概率不能估计时的可接受风险准则;e.验证活动;f.有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收集和评审的活动。
5.4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5.4.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以下包括但不限于风险产生后会导致的危害:a.法律法规、产品及客户要求;b.风险发生时导致的人身伤害;c.财产损失的多少;d.是否会导致停工/停产;e.对企业形象的损害程度。
注:在对风险进行严重程度判定时,推荐扩大分析风险所带来的危害层面,以便于更有效的对潜在的风险采取措施,以达到减少或部分消除风险乃至完全消除的目的。
为便于识别风险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a.非常严重b.严重c.较严重d.一般e.轻微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
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4.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a.极少发生;b.很少发生;c.偶尔发生;d.有时发生;e.经常发生。
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
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4.3风险的可接受准则风险可接受准则是通过计算得出的风险系数来判定风险是否可接受,通过对风险的严重度和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后,通过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是否对风险采取措施。
风险系数的计算如下公式: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等级*风险频度等级使用风险系数作为参考值,下表为风险风险系数的范围及当风险系数达到一定值时应对风险采取的措施:风险的应对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当潜在的风险可有效的采取规避措施进行规避风险时,应制定风险规避方案,确认风险规避措施并予以执行,直至部分消除或完全消除风险。
当尚无可行方案进行规避风险时,应采取有效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下表为识别风险系数在进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应保持风险措施的方案和实施结果的跟进应记录,记录的保持依据《文件与记录管理程序》执行,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措施的详细内容应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便于后续的查阅和跟进。
5.5风险应对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a.风险接受;b.风险降低;c.风险规避。
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
5.5.1风险接受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
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c.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d.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5的低风险。
5.5.2风险降低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的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a.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b.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c.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为5至15之间的一般性风险。
5.5.3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
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
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5.5.4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
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a.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b.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c.应指派一名负责人为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确保采取的措施被有效落实。
5.6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品质部应按制定的周期组织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
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a.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b.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d.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度的潜在影响。
5.6.1 风险和机遇评审的策划风险和机遇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间隔不超过12个月),以验证其有效性。
当出现以下情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a.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b.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c.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d.最高管理者认为有必要评审时;e.其他情况需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