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艳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31期
摘要: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工作的倡议和支持,全国各地各类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作者阐述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各类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并以高校创业工作为依托,分析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创业创业示范基地发展路径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2015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2016和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出台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2018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公众对于“双创”一词的认知,不断加深,不断深化。
一、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现状
2016年起,为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推动创新创业,国家不断加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建设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首批选择28个区域和单位先期开展示范基地建设。其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及四川大学四所高校作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双创示范基地在名单之列。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公布共计92个示范基地,包括45个区域、26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和21个企业,进一步扩大双创示范基地的范围和影响力。形成区域型双创示范基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型双创示范基地和企业型双创示范基地三种不同的载体,多种形式的示范基地建设。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高校和科研院所型双创示范基地的名单中,其中包含有一所高职高专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2016年江苏省公布2016年度江苏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其中14家区域示范基地,2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分别是: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企业示范基地;2017年江苏省公布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名单,其中22家区域示范基地,7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11家企业示范基地。
2013年开始,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为建设一批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产业集群化具有江苏特色的省级创业示范基地,经过省级创业示范基地评审工作统一部署和要求,
于2013年—2017年,连续五年共评选出江苏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34家,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75家,江苏省创业培训实训示范基地32家。
2017年4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认定及管理办法》并与同年11月公布2017—2020年省级示范基地名单,共60家。
综上所述,目前国务院公布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共有30家;江苏省公布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示范基地共有9家;江苏省人社厅公布的大学生创业示范园75家;江苏省教育厅公布的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60家。这些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双创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创新创业的环境得到改善,创新创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与不足,笔者试着梳理双创基地建设中的不足与困惑以期推动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创新创业生态不够完善。双创基地建设以来,政府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营商环境,支持新兴业态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但是,创新创业的生态尚不完善,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之间没有形成良性的生态圈,创业政策的制定、创业技术服务、知识产权交易、信息和中介服务等这些创业生态尚未良性运作。
2.科技成果转换机制不够健全。据统计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利数在世界排名首位,然而这些专利和科技成果却未很好的得到转化,没有市场化,各双创示范基地需做好示范引领作用,做好科技成果的改革,鼓励或帮助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孵化项目,开放创业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不够深入。创新创业目前可以说是全世界政府都在关注的重点领域,西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探索与实践开展迅速且普遍,每个国家都在摸索自己的特色和经验。我国在创新创业方面,国际合作不够深入,我们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经验,推进我国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向更高层次完善。另外,还应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引进国际上优质的课程、师资、技术等资源应用到我国。同时,推进我国高校与国外大学的高水平合作,促进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升。
4.创新创业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我国政府注重创新创业体系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多项相关的政策与法律,支持创新创业。但中小企业关心的财税制度,适当降低社保税率等尚未真正落到实处,扶持小企业发展的系列法律还未健全。
5.创业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尚未建立。国家提出鼓励休学创业,鼓励科研院所离岗创业,但是休学和离岗创业的后续制度服务并未做好,学生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处于观望的态
度。国家将创新创业纳入高校必修课程,但即使是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如南京大学都未能形成机制灵活保障有力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部分高校创业基地辐射效应不强,创业基地教育研究、管理服务、模拟实践三大功能未能充分发挥,未能达到很好的辐射周边高校院所的作用。况且,各高校之间的体制机制不同,双创示范校的经验未能形成可复制经验。
6.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尚不充分。在国家和各部门的要求下,各双创示范基地都建立了专门独立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但是机构人员不专业、场地建设不完备、经费不充足,导师队伍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路径的提出
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设立和维护目的是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此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更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以下着手,加快实施创新创业战略,全面推动双创工作的开展。
1.重视创新创业平台建设。(1)组织保障有力。双创示范基地要重视组织建设,成立由校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调的工作状态;注重顶层设计,从全局出发统筹示范基地建设的各个方面,建立长期发展规划,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支撑,为辐射周边高校和科研机构做出贡献。(2)工作机制创新。构建学生创业指导专业机构,建立规范的运营机制,制定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创业项目管理、创业扶持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落实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离岗休学创业的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工作机制。(3)完善基地运行机制。要构建完善的团队选拔机制,选拔优质高效的创业团队入驻;要完善创业扶持机制,有深度有宽度地全方位扶持创业团队;要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将创业团队的风险降到最低。
2.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1)课程建设成体系。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本校特色,同时亦能复制的特色经验,分级分类,分专业多元化建设课程体系,形成不同层级的创业课程体系。既有面向全部学生的创业通识课,又有面向各特色学生的专业课,还有复合交叉的学科。(2)师资团队有特色。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多元化、复合型的创业导师团队,这个导师队伍可以是学校专业教师,可以是政府懂政策的公务员,可以是企业高管,还可以是年龄相仿的创业成功校友。这个导师团队要建设好、建设精,要真正帮到大学生创业者,要能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做贡献。
3.推动创新创业落地实践。(1)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有特色。将创新创业的实践放在重要的地位,设立实践与动手能力强的课程,鼓励学生用创业实践成果申请学分。打通专业建设与创业实践的通道,助推专业成果向市场转化。(2)创新创业课外活动有成效。重视创业第二课堂教育,成学生创业社团,开展特色有效的学生创业教育主题活动;如创业导师进校园,创业大讲堂,创业大赛,创业导师面对面等。(3)创新创业各类竞赛有指导。扎实开展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活动,办好本校的创业大赛,同时积极参与各品牌类创业竞赛,如“互联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