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年度报告2015
- 格式:docx
- 大小:630.84 KB
- 文档页数:4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第一条为了具体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加强、规范和促进案例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对审判工作的指导作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维护司法公正,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指导性案例应当是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裁判说理充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良好,对审理类似案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例。
第三条指导性案例由标题、关键词、裁判要点、相关法条、基本案情、裁判结果、裁判理由以及包括生效裁判审判人员姓名的附注等组成。
指导性案例体例的具体要求另行规定。
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案例指导办公室)负责指导性案例的征集、遴选、审查、发布、研究和编纂,以及对全国法院案例指导工作的协调和指导等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各审判业务单位负责指导性案例的推荐、审查等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联络工作。
各高级人民法院负责辖区内指导性案例的推荐、调研、监督等工作。
各高级人民法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推荐的备选指导性案例,应当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或经审判委员会过半数委员审核同意。
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应当通过高级人民法院推荐备选指导性案例,并指定专人负责案例指导工作。
第五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专家学者、律师,以及其他关心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对于符合指导性案例条件的案例,可以向作出生效裁判的原审人民法院推荐,也可以向案例指导办公室提出推荐建议。
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对于符合指导性案例条件的案例,可以向案例指导办公室提出推荐建议。
第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各审判业务单位、高级人民法院向案例指导办公室推荐备选指导性案例,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指导性案例推荐表》;(二)按照规定体例编写的案例文本及其编选说明;(三)相关裁判文书。
以上材料需要纸质版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
推荐法院可以提交案件审理报告、相关新闻报道及研究资料等。
第七条案例指导办公室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的备选指导性案例,可以征求相关国家机关、部门、社会组织以及案例指导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专家学者的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22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19.12.24•【文号】法〔2019〕293号•【施行日期】2019.12.24•【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综合规定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发布第22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法〔2019〕2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现将迈克尔·杰弗里·乔丹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案等四个案例(指导案例113-116号),作为第22批指导性案例发布,供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参照。
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12月24日指导案例113号迈克尔·杰弗里·乔丹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乔丹”商标争议行政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9年12月24日发布)关键词行政/商标争议/姓名权/诚实信用裁判要点1.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姓名权可以构成商标法规定的在先权利。
外国自然人外文姓名的中文译名符合条件的,可以依法主张作为特定名称按照姓名权的有关规定予以保护。
2.外国自然人就特定名称主张姓名权保护的,该特定名称应当符合以下三项条件:(1)该特定名称在我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2)相关公众使用该特定名称指代该自然人;(3)该特定名称已经与该自然人之间建立了稳定的对应关系。
3.使用是姓名权人享有的权利内容之一,并非姓名权人主张保护其姓名权的法定前提条件。
特定名称按照姓名权受法律保护的,即使自然人并未主动使用,也不影响姓名权人按照商标法关于在先权利的规定主张权利。
4.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恶意申请注册商标,侵犯他人现有在先权利的“商标权人”,以该商标的宣传、使用、获奖、被保护等情况形成了“市场秩序”或者“商业成功”为由,主张该注册商标合法有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算指导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每年度的法律和司法实践工作报告。
公报记载了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一些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既可以作为指导性案例用于法官的司法裁判,也可以作为法律教育的参考案例用于律师和法律人员的学习。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的指导案例,具有法律指导和参考作用。
指导案例通过描绘具体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判决结果及理由等,为法官提供裁判思路,促进裁判一致性和司法公正性的实现。
同时,指导案例也为律师和法律人员提供了一个权威的法律教育参考资料,增强了法律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
指导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有助于法官在日常审判中发现并解决法律问题,构建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法律的实施和司法制度的运作。
指导案例也可以作为法律教育的参考教材,为法律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案例分析,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中的指导案例是具有法律指导和参考作用的权威案例。
它们通过具体的司法实践案例,为法官提供了典型案例分析,促进法律实施和司法公正的实现。
指导案例也可以为法律从业人员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教育资料,帮助他们提升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
从裁判角度分析第5号指导性案例的应用情况(一)第5号指导性案例的意义最高院第5号指导性案例争议焦点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苏州盐务局是否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2)盐业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设定工业盐准运证的行政许可,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能否设定工业盐准运证这一新的行政许可。
(3)盐业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对盐业公司之外的其他企业经营盐的批发业务没有设定行政处罚,地方政府规章能否对该行为设定行政处罚。
该案实质上主要涉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及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如何参照适用规章的问题。
其裁判要点包括三点:(1)盐业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设定工业盐准运证的行政许可,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不能设定工业盐准运证这一新的行政许可。
(2)盐业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对盐业公司之外的其他企业经营盐的批发业务没有设定行政处罚,地方政府规章不能对该行为设定行政处罚。
(3)地方政府规章违反法律规定设定许可、处罚的,人民法院在行政审判中不予适用。
第5号指导性案例自发布以来受到学界不少关注。
该案例的裁判要点中首次出现了对规章的“不予适用”,有的学者称之为“行政审判中参照规章的新发展”、“开启了行政审判中人民法院对规章参照适用的新阶段”1。
更有学者认为第5号指导案例的裁判要点中“不予适用”,标志着参照规章中的“个案拒绝适用说”转向“普遍拒绝适用说”,即法院有权间接宣布行政规章无效,或者说,第5号指导案例扩大了法院在参照规章中的审查权。
2但是依据最高院的观点,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具有法律规范的选择适用权。
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应当对下位法是否符合上位法一并进行判断,但是法院无权撤销、改变甚至是宣布规章无效,只能在个案裁判中对法律规范进行选择适用,即:直接依据合法的上位法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作出认定,对于违反上位法的下位法不予适用。
31侯孟君:《行政审判中参照规章的新发展——以最高人民法院第5号指导案例为分析对象》,载《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
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是指中国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具有指导性的案例文件。
该指导案例对某一个或多个具体案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解释和阐述,对于裁判法官在审理类似案件时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指导案例及其影响。
背景在讨论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该案例产生的背景。
本节将介绍该指导案例的产生背景以及它解决的具体法律问题。
产生背景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是在某一具体案例之后发布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指导案例会根据相关案例在处理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对适用法律加以解释,并给出具体的法律意见。
解决的法律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解决的具体法律问题就是在该案例中出现的法律争议或不明确的问题。
在指导案例中,该问题将会被仔细地分析和讨论,并给出司法解释。
指导案例的内容和意义本节将详细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的内容和意义,以便读者全面了解该指导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案。
案例内容概述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所涉及的案例具体内容在该指导案例中会有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这部分内容将会从案件的事实、法律适用和结果等角度展开。
法律问题讨论指导案例往往会讨论和解决某一具体案例中的法律问题。
在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中,该问题将会被全面分析和讨论,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司法解释也会被列举出来。
指导意义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的最重要意义在于为后续类似案件的审理提供了指导。
该指导案例中给出的法律解释和意见将会被各级法院作为参考依据,以确保类似案件的审理结果一致、公正。
指导案例的影响和应用本节将介绍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影响和应用情况,以展示该指导案例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
法律界的反响最高人民法院第96号指导案例发布后,其影响将会在法律界产生广泛的反响。
最⾼院刑事审判参考案例1201-1300号指导案例争议焦点张帅岭律师,专做刑事业务,因为专业,所以卓越。
-183********[第1201号]李智豪抢劫案【裁判要旨】:转化型抢劫的“当场”,是指盗窃、诈骗、抢夺罪的现场,在现场或者刚⼀离开现场就被⼈及时发觉⽽⽴即追捕的过程中,也可视为现场的延伸。
根据有关刑法理论及实践掌握,准确理解这⾥的“当场”,应当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时空的接续性、先后⾏为的关联性、追捕事态的继续性。
因此,只要被告⼈始终在视线范围之内,追捕⾏为⼀直处于持续状态,那么就视为案发现场⼀直在延长,截获被告⼈的地⽅就可以视为“当场”。
[第1202号]赵宏铃等盗窃案【裁判要旨】:⾏为⼈⾮法侵⼊景点检售系统修改门票的⾏为,符合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构成要件。
同时,⾏为⼈窃取数额巨⼤的景点门票收益的⾏为,⼜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为⼈⼀⾏为触犯两罪名,应当择⼀重罪处罚。
[第1203号]林在清等⼈诈骗案【裁判要旨】:事先⽆明确的犯罪意思联络,但为诈骗犯罪分⼦提取赃款并获利,根据其所处的⽣活环境以及被告⼈的个⼈认知⽔平,其是知道也应当知道诈骗上线所实施犯罪⾏为过程中,⾏为⼈的⾏为属于诈骗犯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诈骗犯罪中分⼯不同⽽已,应当以诈骗共犯论处。
[第1204号]龙某某拒不执⾏判决案【裁判要旨】:认定“有能⼒执⾏”的时间从判决、裁定⽣效时起算,不限于执⾏期间或刑事案件审理期间。
“有能⼒执⾏”是客观事实,不以⾏为⼈的主观认识为要件,且不受执⾏情况的制约。
“有能⼒执⾏”既包括有可供全部执⾏的财产,也包括部分执⾏能⼒。
【第1205号】⽥井伟、谭亚琼⽣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品案【裁判要旨】:违反国家⾷品安全管理法律规定,违反⾷品安全标准,超限量滥⽤⾷品添加剂亚硝酸钠的⾏为构成⽣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品罪。
【第1206号】林垦、⾦敏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法持有枪⽀、弹药案【裁判要旨】:为了逃避有关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实施的隐匿,才可能构成会计法意义上的“隐匿”。
最高院指导性案例汇总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是指对法律适用问题作出正确指导,对司法实践有重大影响的案例。
指导性案例的发布,有利于统一司法解释、保障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对于规范司法行为、促进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最高院指导性案例进行汇总,以便广大法律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1. 民事案例。
最高院指导性民事案例包括婚姻家庭、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多个领域。
其中,对于婚姻家庭案件,最高院多次发布指导性案例,对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规定,为民众解决了很多实际困惑。
在物权领域,最高院指导性案例对不动产登记、房屋买卖、土地承包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为相关法律适用提供了明确指导。
此外,最高院还就合同履行、侵权责任等问题发布了一系列指导性案例,为民事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2. 刑事案例。
最高院指导性刑事案例涉及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贪污受贿等多个罪名。
这些案例对于罪行认定、量刑标准、证据采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特别是在处理职务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等敏感案件时,最高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对于维护司法公正、保障人权具有重要意义。
3. 行政案例。
最高院指导性行政案例涉及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执法等多个领域。
这些案例对于行政机关的行为是否合法、行政裁量是否适当、行政赔偿的范围等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为行政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
尤其是在处理行政机关滥用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等案件时,最高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对于规范行政行为、保障公民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4. 知识产权案例。
最高院指导性知识产权案例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侵权责任等多个领域。
这些案例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侵权行为的认定、赔偿标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为知识产权司法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
特别是在处理跨境知识产权侵权、网络侵权盗版等新型侵权行为时,最高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对于维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年度报告| 指导性案例应用大数据分析目次引言一、指导性案例概况二、指导性案例的发布三、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应用四、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引言2010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得以初步确立。
截止2016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已陆续发布十五批共计77例指导性案例。
案例指导制度实施六年来,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如何受到广泛关注。
本报告拟从裁判文书的角度出发,针对这77例指导性案例,以'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中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在简单介绍指导性案例概念、特征和发布情况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其司法应用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探讨其在发布及司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完善建议。
以期为我国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指导性案例概况(一)指导性案例的界定指导性案例是指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并统一发布的、对审判类似案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例。
2015年5月13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第2条规定,指导性案例应当是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裁判说理充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良好,对审理类似案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案例。
[6]根据2011年12月30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印发<关于编写报送指导性案例体例的意见>、<指导性案例样式>的通知》[7] 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每一个指导性案例均应由七个部分组成: 标题、关键词、裁判要点、相关法条、基本案情、裁判结果及裁判理由。
其中,最重要的是裁判要点、基本案情及裁判理由部分。
对于这部分内容,发布者并不是对原生效裁判文书的照搬,而是通过重新梳理对其所作的提炼和总结,对于司法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指导性案例的特征通过上文对指导性案例的含义及编写结构的简单说明,本报告将指导性案例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发布主体一元化指导性案例的发布主体[8] ,又被称为创制主体,是指将符合一定条件的案例确定为指导性案例的权威机构。
最新: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61号—92号)指导案例61号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指导案例62号王新明合同诈骗案指导案例63号徐加富强制医疗案指导案例64号刘超捷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电信服务合同纠纷案指导案例65号上海市虹口区久乐大厦小区业主大会诉上海环亚实业总公司共有权纠纷案指导案例66号雷某某诉宋某某离婚纠纷案指导案例67号汤长龙诉周士海股权转让纠纷案指导案例68号上海欧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诉辽宁特莱维置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借贷纠纷案指导案例69号王明德诉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案指导案例70号《北京阳光一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习文有等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指导案例71号《毛建文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指导案例72号《汤龙、刘新龙、马忠太、王洪刚诉新疆鄂尔多斯彦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指导案例73号《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诉安徽天宇化工有限公司别除权纠纷案》指导案例74号《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诉江苏镇江安装集团有限公司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案》指导案例75号《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诉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环境污染公益诉讼案》指导案例76号《萍乡市亚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萍乡市国土资源局不履行行政协议案》指导案例77号《罗镕荣诉吉安市物价局物价行政处理案》指导案例78号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诉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指导案例79号:吴小秦诉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捆绑交易纠纷案指导案例80号:洪福远、邓春香诉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今彩民族文化研发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指导案例81号:张晓燕诉雷献和、赵琪、山东爱书人音像图书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纠纷案指导案例82号:王碎永诉深圳歌力思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银泰世纪百货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指导案例83号:威海嘉易烤生活家电有限公司诉永康市金仕德工贸有限公司、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指导案例84号:礼来公司诉常州华生制药有限公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指导案例85号:高仪股份公司诉浙江健龙卫浴有限公司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指导案例86号:天津天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徐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指导案例87号:郭明升、郭明锋、孙淑标假冒注册商标案指导案例88号:张道文、陶仁等诉四川省简阳市人民政府侵犯客运人力三轮车经营权案指导案例89号:“北雁云依”诉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区分局燕山派出所公安行政登记案指导案例90号:贝汇丰诉海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道路交通管理行政处罚案指导案例91号:沙明保等诉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政府房屋强制拆除行政赔偿案指导案例92号: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诉张掖市富凯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侵犯植物新品种权纠纷案指导案例61号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2016年6月30日发布)关键词刑事/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援引法定刑/情节特别严重裁判要点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规定的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援引法定刑的情形,应当是对第一款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全部法定刑的引用,即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应有“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两种情形和两个量刑档次。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日期】2017.10.12•【文号】•【施行日期】2017.10.12•【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检察机关正文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批指导性案例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解放军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经2017年10月1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七十次会议决定,现将李丙龙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等六件指导性案例(检例第33-38号)作为第九批指导性案例发布,供参照适用。
最高人民检察院2017年10月12日李丙龙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检例第33号)【关键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劫持域名【基本案情】被告人李丙龙,男,1991年8月生,个体工商户。
被告人李丙龙为牟取非法利益,预谋以修改大型互联网网站域名解析指向的方法,劫持互联网流量访问相关赌博网站,获取境外赌博网站广告推广流量提成。
2014年10月20日,李丙龙冒充某知名网站工作人员,采取伪造该网站公司营业执照等方式,骗取该网站注册服务提供商信任,获取网站域名解析服务管理权限。
10月21日,李丙龙通过其在域名解析服务网站平台注册的账号,利用该平台相关功能自动生成了该知名网站二级子域名部分DNS(域名系统)解析列表,修改该网站子域名的IP指向,使其连接至自己租用境外虚拟服务器建立的赌博网站广告发布页面。
当日19时许,李丙龙对该网站域名解析服务器指向的修改生效,致使该网站不能正常运行。
23时许,该知名网站经技术排查恢复了网站正常运行。
11月25日,李丙龙被公安机关抓获。
至案发时,李丙龙未及获利。
经司法鉴定,该知名网站共有559万有效用户,其中邮箱系统有36万有效用户。
按日均电脑客户端访问量计算,10月7日至10月20日邮箱系统日均访问量达12.3万。
李丙龙的行为造成该知名网站10月21日19时至23时长达四小时左右无法正常发挥其服务功能,案发当日仅邮件系统电脑客户端访问量就从12.3万减少至4.43万。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解读【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解读】一、概述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审判实践、社会需求,就法律适用问题,发布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对于统一法律适用、保障司法公正、维护法律权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进行深入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和作用。
二、指导案例的意义和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案例,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1. 统一法律适用。
指导案例对于类似案件的法律适用具有指导性意义,可以减少司法裁量的主观性,保障司法判决的一致性和公正性。
2. 规范司法行为。
指导案例可以规范各级法院的审判活动,使司法裁判更加科学、规范,符合法律的要求和司法的规范。
3. 提升司法公信力。
指导案例可以提高司法活动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增强司法判决的公信力和合法性,有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4. 促进法治建设。
指导案例对于完善我国的法治体系、推进法治进程、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指导案例的应用和解读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应用和解读指导案例,是法官和律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典型案例选取。
指导案例的典型案例选取,是非常重要的。
不仅仅要涉及到案情的复杂性和社会关注度,还要涉及到法律适用的争议性和指导性。
只有典型案例选取得当,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案例的作用。
2. 法律适用原则。
在解读指导案例时,要结合法律适用原则进行分析和判断。
要注意权利利益平衡原则、法律责任划分原则、司法鉴别原则等,这些原则对于指导案例的正确应用至关重要。
3. 案件具体情况。
指导案例发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司法公正和统一法律适用,但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也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
在解读指导案例时,不能脱离案件的具体情况,要结合案件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判断。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我认为其作用和意义不可忽视。
指导性案例的概念之辨摘要: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案例指导的改革措施呼之欲出,准确界定指导性案例的概念对于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运用语义分析、制度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提出指导性案例的概念应当由其实体属性和程序属性共同构成。
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且具有典型性是指导性案例所必备的实体属性,为审判机关所选用以引导、启发下级审判机关或本机关未来审判工作是指导性案例的程序属性。
与判例的区别也尽显于其实体属性和程序属性。
关键词:指导性案例;概念;判例随着世界两大法系的不断融合,判例在大陆法系国家愈来愈受到重视。
在我国,尽管还没有承认判例的法源地位,但已经出现了类似的改革举措和实践活动。
2005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22)》(以下简称《二五改革纲要》),纲要第13项明确指出:“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重视指导性案例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工作、丰富和发展法学理论等方面的作用。
”从功能定位可以看出,指导性案例是作为与西方判例较为接近的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的。
而在此之前,这种带有判例色彩的指导性案例的相关实践早已开始。
据报道,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正在酝酿一个有望推行全国的案例指导制度再一次引起了法学界的高度关注。
在法学研究和实践领域,法学概念构成了法学推理和司法判断的单元,不仅是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解释和说明法律规范的基础。
因此,准确地界定和辨析指导性案例的概念及其与判例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学界关于指导性案例概念的争论法学界对“案例”概念研究的漠视,并没有阻碍大家对指导性案例概念的探讨。
法学界关于指导性案例的概念形成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是狭义的概念。
狭义概念是在将指导性案例的创制主体限定为最高人民法院以及高级人民法院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对指导性案例的概念界定。
按照狭义概念,中级人民法院以下所出台的典型案例则不在指导性案例的范围。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大全一、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大全是中国法律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
它由最高人民法院编制,以指导审判工作为目的,包含了大量的法律案例及相关解释和指导意见。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探讨这一主题,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大全的概念、重要性、编制方式以及对中国法律系统的影响。
二、概念和重要性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大全是指最高人民法院编制的一部涵盖各领域法律解释、指导案例的综合性参考工具。
它对指导全国各级法院的法律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大全中的案例内容丰富、权威,对法官们在审理案件时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同时,它也对社会公众了解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大全的形成是对中国法律体系的重大提升。
它的编制和公布,有助于解决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
通过指导案例大全的发布,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推进了法律解释的规范化和统一化,提高了法律透明度和司法公正性。
三、编制方式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大全的编制方式比较复杂,需要以下几个环节:1. 案例收集和筛选最高人民法院在案例收集方面下发指导意见,要求各级法院积极向其报送重要案例。
然后由专业人员对案例进行筛选,选取具备指导意义和代表性的案例。
2. 案例分类和归类收集到的案例需要经过分类和归类,以便于后续的整理和编排工作。
分类标准一般是根据案件类型、法律适用领域、法律问题等进行划分。
3. 案例整理和编排在案例整理和编排阶段,专业人员需要对案例进行详细梳理和整理,确保案例的清晰性和可读性。
此外,还需要为每个案例添加适当的法律解释和指导意见。
4. 审定和发布经过多个环节的整理和编制,最高人民法院将最终的指导案例大全进行审定、审核,并公布于社会。
这一过程需要充分保障案例的质量和权威性。
四、对中国法律系统的影响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大全对中国法律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1. 统一法律解释指导案例大全的发布,有助于统一法律解释和法官的判断标准。
试论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性”一、概述指导性案例作为司法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指导性”的内涵与外延在实践中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性”特征,探讨其在司法裁判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指导性案例,顾名思义,即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
在司法实践中,指导性案例往往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法律渊源,对于类似案件的裁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性案例为法官提供了具体的裁判思路和方法,有助于统一司法尺度和裁判标准指导性案例为当事人提供了可预期的裁判结果,增强了司法公信力指导性案例对于推动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积极作用。
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性”并非绝对,其适用范围和效力层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同时,指导性案例的遴选、发布以及适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案例的代表性、典型性不足,适用过程中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大等。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完善指导性案例制度,提高其“指导性”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指导性案例的“指导性”是司法实践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通过深入分析其内涵与外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司法裁判中的价值和作用,为完善我国司法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指导性案例的概念与背景指导性案例,作为法律领域的一种特殊存在,其核心在于“指导性”这一特质。
它不仅是对既往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更是对未来类似案件处理的指引和规范。
指导性案例的出现,旨在弥补成文法固有的局限性和滞后性,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释和补充法律条文,使得法律适用更加精准、公正和高效。
从背景上看,指导性案例的兴起与发展,是司法实践与法律理论不断深化的结果。
在司法实践中,随着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多和案件类型的日益复杂,法官在适用法律时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而成文法往往难以涵盖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这就需要借助指导性案例来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
同时,法律理论的发展也为指导性案例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支撑,使得指导性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0.07.15•【文号】法发〔2020〕24号•【施行日期】2020.07.31•【效力等级】司法指导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审判机关正文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法发〔2020〕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7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法律适用加强类案检索的指导意见(试行)为统一法律适用,提升司法公信力,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就人民法院类案检索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本意见所称类案,是指与待决案件在基本事实、争议焦点、法律适用问题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且已经人民法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二、人民法院办理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进行类案检索:(一)拟提交专业(主审)法官会议或者审判委员会讨论的;(二)缺乏明确裁判规则或者尚未形成统一裁判规则的;(三)院长、庭长根据审判监督管理权限要求进行类案检索的;(四)其他需要进行类案检索的。
三、承办法官依托中国裁判文书网、审判案例数据库等进行类案检索,并对检索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四、类案检索范围一般包括:(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二)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参考性案例及裁判生效的案件;(四)上一级人民法院及本院裁判生效的案件。
除指导性案例以外,优先检索近三年的案例或者案件;已经在前一顺位中检索到类案的,可以不再进行检索。
五、类案检索可以采用关键词检索、法条关联案件检索、案例关联检索等方法。
2021年4月第42卷第4期湖北文理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Apr.,2021Vol.42No.4指导性案例的司法使用——以《<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的具体适用为视角龚乾厅(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上海201600)摘要:如何判断待决案件与指导性案例相似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指导性案例的使用,《V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也仅是提出从基本案情与法律适用两方面建构,并未进一步提供更为详尽的操作步骤。
判断待决案例与指导性案例相似,应当围绕法律规范和关键事实展开:待决案件的法官对案件事实进行查明,明晰可能适用但出现空缺结构的法律规范,并且归纳案件争议焦点,也即判断该种案件事实构成法律规范的要件事实是否存在争议,将争议焦点与指导性案例裁判要点和裁判理由所包括的法律规范的要件事实进行对比,在法律规范和关键事实都类似的情况下即可参照使用指导性案例。
关键词:指导性案例;类案判断;法律规范;关键事实中图分类号:D92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4476(2021)04-0036-06—、问题的提出自2010年至今,最高人民法院共发布27批154个指导性案例。
①对指导性案例使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参照难”问题限制了指导性案例统一法律适用、弥补法律漏洞功效的发挥。
导致该种现状的原因是多元的,但判断待决案件与指导性案例是否类似的具体规则的缺乏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仅规定各级法院审判类似案例应当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却没有对什么是类似案件、如何判断类似案件进行技术规则上的构造。
即便是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所颁布的《<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也仅是尝试说明“类似”的判断标准应当从基本案情与法律适用两方面着手,但其内涵仍然较为模糊,实践中难以采用。
最高院指导案例最高院指导案例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不仅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对法律适用和司法解释产生深远影响。
最高院指导案例的发布,旨在统一司法裁判标准,促进司法公正,保障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首先,最高院指导案例具有权威性和示范性。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最高审判机关,发布的指导案例具有权威性和示范性。
这些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具有标杆作用,能够引导各级法院在类似案件中进行一致的裁判,保障司法公正和法律适用的一致性。
其次,最高院指导案例对法律适用和司法解释具有重要影响。
最高院指导案例的发布,往往会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释和适用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案例能够帮助法官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法律,促进司法裁判的统一和稳定。
再次,最高院指导案例对于推动司法改革和完善法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案例的发布,可以帮助及时总结和推广司法实践中的先进经验,促进司法改革和完善法治体系。
这有助于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增强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和满意度。
此外,最高院指导案例还能够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发布指导案例可以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司法实践和裁判标准,增强司法透明度。
同时,这也有助于提高当事人对司法判决的可预期性,增强法律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总的来说,最高院指导案例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法律适用和司法解释产生深远影响,对推动司法改革和完善法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司法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最高院指导案例的发布和应用,不断完善相关机制,确保指导案例的有效运用,促进司法公正和法治建设。
最高的法律效力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指导性案例,是指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并符合以下条件的案例:(一)社会广泛关注的;(二)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的;(三)具有典型性的;(四)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五)其他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
各级法院要将指导性和典型案例真正学起来、用起来,切实有效发挥好其指导、示范、引领作用。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集中发布行政协议典型案例。
案例共十件,涉及行政协议的履行、变更、解除、无效等法律适用问题。
案例一经发布,在各级法院和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无论是指导性案例还是典型性案例,在发布频率和数量上都有所提升,取得了显著效果,成为各级法院办案尤其是办理类似案件的重要参考和提质增效的助推器。
笔者认为,各级法院要将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真正学起来、用起来,切实有效发挥好其指导、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发挥好案例作用,要有强烈的案例意识。
案例指导和以案释法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
发布案例,就是把党中央的要求、法律的规定、政策的导向,通过更加鲜活的形式展示出来,传导给全社会。
这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新的更高需求的重要举措,无疑也是把政治和业务融为一体,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因此,各级法院要有强烈的案例意识,注重案例的挖掘、学习和应用。
二是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在把握法律政策界限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各级法院办案人员对法律政策的领会理解层次不同,经常在具体办案中因法律政策适用问题会出现分歧意见。
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从全国法院的具体办案中产生,且得到了专家论证和权威认证,对司法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办理,尤其是对一些新类型案件和疑难、复杂案件的事实认定、证据采信、法律适用、政策界定等提出了样板。
因此,用好指导性案例,能有效化解司法办案中的分歧意见,也能用指导性案例本身蕴含的法治精神、思维、方式,提升法律政策执行过程中的把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年度报告2015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北大法律信息网指导性案例研究组2015年12月数据来源:北大法宝法律专业数据库pkulaw数据范围:截止2015年11月25日检索路径:指导性案例的援引应用应用概述:截止2015年1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共发布了11批56个指导性案例,经研究人员分析裁判文书发现,这些指导性案例已被司法实践大量援引。
根据司法实践对指导性案例的援引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型,即确定性援引和不确定性援引[①]。
由于不确定性援引多为裁判者表述不严谨导致的,所以,为了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本报告仅以确定性援引为基础展开调研和分析。
目前,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56个指导性案例中,已被应用于司法实践的指导性案例共有25个,尚未被应用于司法实践的指导性案例共有31个,与去年同期相比,指导性案例的应用数量增加了3个,即同比增长率约为13.6%,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是指导案例24号,高达103次;而援引指导性案例的案例,即应用案例,共有241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5个,即同比增长率约为54.5%[②]。
这些应用案例主要集中在山东省、浙江省和河南省等,且以中级法院和终审程序为主,另外,在这241个应用案例中,民事案件数量最多,其次为行政案件,数量最少的是刑事案件。
为了对确定性援引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本报告对应用案例的具体类型做了进一步区分,即按照法官在裁判案件时是否明确援引了指导性案例进行说理,将其分为明示援引和隐性援引[③],其中,明示援引[④]共涉及79篇,包括59篇法官主动援引和20篇法官被动援引;隐性援引[⑤]共涉及156篇,包括155篇狭义的隐性援引和1篇广义的隐性援引;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援引方式,即法官评析援引[⑥],该类援引共涉及6篇。
包括1篇超前援引和5篇正常援引,这5篇正常援引中又包含了3篇发布前的案例评析援引和2篇发布后的案例评析援引。
引言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案例指导制度的规范性文件,其中,2010年11月26日发布的《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标志着案例指导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以初步确立;而2015年5月13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⑦],则标志着案例指导制度在我国已真正的由理论走向了实践。
据此,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应用,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共同关注的新一轮热点。
本报告拟从裁判文书的角度出发,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56个指导性案例,以"北大法宝-司法案例库"中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在简单介绍指导性案例概念、特征和发布情况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其司法应用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探讨其在司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完善建议。
以期为我国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指导性案例概况(一)指导性案例的界定根据2010年11月26日公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1条、第2条规定,指导性案例是指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并统一发布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且符合以下条件的案例:(1)社会广泛关注的;(2)法律规定比较原则的;(3)具有典型性的;(4)疑难复杂或者新类型的;(5)其他具有指导作用的案例。
[⑧]根据2011年12月30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印发<关于编写报送指导性案例体例的意见>、<指导性案例样式>的通知》[⑨]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每一个指导性案例均应由七个部分组成: 标题、关键词、裁判要点、相关法条、基本案情、裁判结果及裁判理由。
其中,最重要的是裁判要点、基本案情及裁判理由部分。
对于这部分内容,发布者并不是对原生效裁判文书的照搬,而是通过重新梳理对其所作的提炼和总结,对于司法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指导性案例的特征通过上文对指导性案例的含义及编写结构的简单说明,本报告将指导性案例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发布主体一元化指导性案例的发布主体[⑩],又被称为创制主体,是指将一定的案例确定为指导性案例的权威机构。
从理论上看,为了维护指导性案例的权威性和适用法律的统一性,发布指导性案例的主体只能实行一元化,不能实行多元化,即只能由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发布。
从实践上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1条便开宗明义地指出对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指导性案例,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并统一发布。
据此,在我国,指导性案例的发布权统一于最高人民法院,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均不享有此项权力。
2.来源途径多元化指导性案例的来源实行推荐制度,最高人民法院设立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指导性案例的遴选、审查和报审工作。
指导性案例的推荐主体及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最高人民法院各审判业务单位、各高级人民法院及解放军军事法院对本院和本辖区内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认为符合规定的,可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推荐;二是各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认为符合规定的,经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层报高级人民法院,并建议向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导工作办公室推荐;三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律师以及其他关心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认为符合规定的,可以向作出生效裁判的原审人民法院推荐。
⑪3.参照效力具有强制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例时应当参照。
从该条文义出发,结合指导性案例的性质以及案例指导制度本身的要求,可知,"应当"与"参照"两个要求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允许法官自由决定其是否援引指导性案例,则指导性案例制度就没有任何权威性,其将会形同虚设,毫无意义。
⑫因此,对于此处的"应当参照"应理解为必须参照,即在待决案件与指导性案例相同或类似时,必须要参照指导性案例进行裁判。
4.发布形式具有公告性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的指导性案例,应当以公告的形式统一发布。
目前,公告的法定途径主要有三种,即《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人民法院报》和最高人民法院网站。
5.援引方式具有规范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实施细则》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可知,指导性案例只能作为裁判理由予以引述,而不能直接作为裁判依据予以援引,而且法官在裁判理由部分引述指导性案例时,应当注明其编号和裁判要点。
另外,非法官援引指导性案例作为控(诉)辩理由时,案件承办人员亦应当在裁判理由中回应是否参照了该指导性案例并说明理由。
二、指导性案例的发布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已陆续发布了十一批共56个指导性案例,下面本报告将针对这56个指导性案例,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图表对比的方式,对其发布规律和特点作如下分析:(一)发布规律图1 指导性案例的发布情况1.发布日期不固定但发布频率和数量程上升趋势首先,根据图1中的发布日期折线图,可以看出,在现有的56个指导性案例中,除2011年年底发布的第一批指导性案例外,2012年和2013年均发布两批,分别于每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发布一批。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连续发布了四批指导性案例,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发布了两批。
2015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发布一批。
由此可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的日期虽不固定,但基本上每年至少发布两批,同时发布频率存在上升的可能。
其次,根据该图,我们还可以看出,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十一批指导性案例中,第一、二、三、四、六及十一批,每批均包含4个案例,而第五、七、八、九及十批指导性案例分别为6个、5个、6个、7个和8个,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每批指导性案例的数量虽不固定,但每批至少4个,且未来仍有上升的可能。
2.遴选范围以2009年以后审结的案件为主根据图1中的审结日期折线图不难看出,审结日期为2009年以前的指导性案例数量比较少,仅在第二批、第五批、第九批和第十批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有所涉及,数量为12个,所占比例约为21%;其余的44个指导性案例的审结日期均为2009年以后,所占比例高达78.57%。
其中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审结的案件数量依次为5个、8个、14个、10个和7个,所占比例分别约为9%、14%、25%、18%和13%。
由此可见,审结日期为2009年以后的案件,是最高人民法院遴选指导性案例的主要范围。
3.案件审结并生效是遴选指导性案例的前提图1显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的审结日期均早于发布日期,其中,第九批中的第一个指导性案例,即指导案例38号,审结日期为1999年2月,发布日期为2014年12月,二者间隔时间长达15年多;而第六批中的第二个指导性案例,即指导案例24号,审结日期为2013年6月,发布日期为2014年1月,二者间隔时间仅仅7个月左右。
由此可知,案件审结并生效是其被遴选为指导性案例的前提条件。
但是,案例的审结日期与其作为指导性案例的发布日期却无明显规律可循。
一篇审结且生效的案例,只要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遴选指导性案例的标准,不管其审结日期为何时,均可作为指导性案例予以发布。
(二)发布特点1.民事案由为主,知识产权类上升明显图2 指导性案例的案由分类伴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数量的增加,其覆盖的法律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从案由分类角度看,不仅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还包括知识产权、国家赔偿和执行类案件。
根据图2可知,民事案件共有26个,所占的比例最大,高达45%;其次为行政、刑事和知识产权类案件,各有9个,所占的比例均为16%。
国家赔偿类案件较少,仅3个,约占5%。
执行类案件最少,仅有1个,约占2%。
由此可以推知,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中,民事案件占有主导地位。
特别指出的是近年来知识产权类指导性案例上升明显,2015年发布的两批指导性案例中知识产权类有6个,占2015年发布指导性案例的50%。
2.裁判要点侧重于实体指引在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包括实体审理和程序审理两种。
根据图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56个指导性案例中,裁判要点涉及案件实体问题的共有46个,所占比例为82%;而涉及程序问题的仅有10个,占18%。
其中,8个为民事诉讼程序问题;2个为行政诉讼程序问题;对于刑事诉讼程序问题,目尚无指导性案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侧重于对实体问题的指引。
图3 指导性案例的审理内容3.案例来源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的地区从图4可以看出,截至目前,指导性案例主要来源于14个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