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52 M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单元属于中国现代史的内容,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段历史在中国现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地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后,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经济两方面着手,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期间,虽然经历了曲折,但也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2.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了解“一五计划”,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本课由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两个子目组成。
第一个子目内容包括“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主要建设成就与意义;第二个子目内容包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两个子目与课标一一对应。
3.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特别是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展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特别是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的分析,说明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及其重要历史意义,讲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成就。
两个子目的内容分别从经济、政治两个方面介绍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建设过程,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意义,培养学生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2.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总结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教会学会从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3.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基本史实,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体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年----1957年2、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P18):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3、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进行重工业建设,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重点及是重工业主要分布的地区是东北地区)5、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6、成就:在苏联的协助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
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毛泽东诗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长江第一桥)是指:武汉长江大桥)7、意义和影响: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8、一五计划的任务(主义内容):①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时间地点:1954年9月,北京2、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内容: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②大会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宪法的性质: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内容:宪法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各民族平等原则等。
②意义:宪法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了基础。
③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④问: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答:因为在宪法中确定了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人民民主专政原则等内容,真正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利益,所以说它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巩固·限时达标1.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
为实现这一“梦想”,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3年开始()。
A.实行土地改革B.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957年10月,全长近1 700米的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
“美好愿望”的实现得益于()。
A.土地改革运动B.“一五”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的开始D.人民公社化运动3.下表反映了“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工业门类齐全B.地区分布均衡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4.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反映了中国工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C.“大跃进”时期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5.“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B.“一五”计划成绩喜人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6.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 4 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知识要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旧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新中国之初,工业依然落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
3.时间:()—()年。
4.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建立国家()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2)交通运输成就: ①宝成、鹰厦等 30 余条铁路建成; ②川藏、青 藏、新藏( ) 相继通车; ③ ( ) 长江大 桥建成。
7. 结果: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 ( )完成。
8.意义:我国开始改变 ( )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 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 ( )年 9月,第一届() 大会在北京召开。
2. 内容:5. 实施的中心:以 ( 先后施工 1万多个工业项目。
6. 成就:(1)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①( 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 ( 一辆解放牌汽车; ③ ( 成投产,中国第一架喷气式 (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帮助兴建的 156个项目为中心,)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 ) 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 ) 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建) 试制成功; ④辽宁(1)制定了《》。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类型的宪法(性质);是真正反映了()利益的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制度。
(2)选举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其他国家领导人也被选举产生。
3.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制度;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难点释疑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国家工业化的区别:“一五”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在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重工业项目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相应地,交通运输业、轻工业也有了发展。
“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但是,要实现国家工业化,还任重道远。
一、选择题1.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A.背景B.经过C.特点D.成就2.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B.“一五”计划期间,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D.“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3. 胡兆森回忆道:“1954年……举手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最难忘的大事之一,会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感动……”胡兆森所回忆的史实发生于A.中共七大召开期间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期间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期间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4. 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我国生铁产量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A.①B.②C.③D.④5.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
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应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B.大革命时期C.一五计划时期D.“文革”时期6. 下列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家建设成就的是A.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B.中国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设C.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D.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在天津诞生7.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为少数民族代表们配备了汉语翻译,代表们使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决票”上也印有汉、蒙、藏、维吾尔4种文字。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A.中央人民政府的正式成立B.各族人民平等地享有民主权利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D.西部大开发拉动边疆经济发展8. 下图是一套纪念邮票照片,上面写着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两个方面展开,全面展示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历史进程。
本课内容丰富,既体现了新中国工业化的重要意义,也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新中国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轨迹,为后续学习新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对工业化进程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之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业化的重要性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地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新中国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及其在新中国体制中的核心地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授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的成立,为学习本课奠定基础。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及其意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地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课堂笔记【导语】历史是一部彩色的画卷,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兴衰。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
在历史的长河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课程内容概要】一、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1、新中国的兴起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重建。
2、新中国开创工业化新路线:以华北煤炭、沙城油田为重点进行能源工业建设,以中原和东北地区为主基地,从点、线、面结合的三步走战略,发展支援他人,艰苦奋斗,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3、工业化的重要意义: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运而生,对各个领域进行制度化改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代议制、选举制、任免制。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成果是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把广大人民放在国家的决策和管理的最高权利地位。
【重点内容详解】一、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任务。
几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政府根据国情和时代要求,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使国民经济稳步恢复和重建。
1952年,中共中央制定的“有计划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计划草案”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的一次会议,经过审议,最终通过。
此后,新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起步。
1、新中国的兴起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重建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处于崩溃和停滞的状态。
国民收入仅相当于1949年的三分之一,而且更多的是低价值的农业产品,工业和农业的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取了“发展工业,支援农业”的方针,力求将全国各行各业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中来,成为一个有序、规范的整体。
2、新中国开创工业化新路线新中国采取了从点、线、面结合的三步走战略,重点发展的是煤炭和石油工业。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 教学分析【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自郑燮的《新竹》◆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背景、主要成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教学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954年宪法的性质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调歌头·游泳》是毛主席1956年摘武汉畅游长江时的即兴之作。
其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寥寥数字,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结束了渡轮摆渡的历史。
你知道现摘长江上有多少座桥吗?仅武汉旧有十几座长江大桥。
现摘的中国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但是中国的工业化是怎样起步的呢?今天我们旧来学习第4课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1.教师讲述:什么是工业化?提示: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摘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旧业人数摘总旧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2.史料展示:史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严峻的经济形势。
史料二:国民党退往台湾时掠走的财富。
3.教师提问: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国民党留给我们一个烂摊子,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物资紧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
4.史料展示:史料一: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续表史料二: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5教师提问:上述两则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各项指标均超过历史醉高水平。
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合作学习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工业化开始的背景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因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工业发展绝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总是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的,总是以贸易的发展、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的完善等为依托的。
史料展示: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材料二: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1949年3月5日材料三: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拉开了序幕,而中国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飞机、汽车、拖拉机不能建造,就连一块手表也制造不了,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时间不多了。
——《强国之梦的初起》引导学生思考:阅读材料,你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而且必须要发展工业了吗?提示:国家贫穷,工业相当落后;发展工业,是中国人的梦想;中国的工业水平与世界差距大。
教师讲述:中国一穷二白,面对强敌环伺,快速工业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责,受它监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1954年《宪法》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通过读课本,结合材料,知道宪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吗?提示1: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提示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四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经济上: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重工业落后。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4.时间: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5.建设成就:(1)工业领域: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2)交通运输建设: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不是青藏铁路);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只是工业化的开始,不是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二、政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时间、地点: 1954 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3)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简称五四宪法)(1)、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材料研读-1、P19答案: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新中国的工业生产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重工业落后。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知道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找出“一五”期间,我国在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地图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学习难点】
“一五”计划实行的必要性;1954年宪法的性质
自学提纲:
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
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
3、基础巩固题。
(7')
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说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的背景、目的、起止时间、基本任务。
2)、说出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3)、说出一五计划的意义?
4)、简述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
5)、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时间、机构、性质、内容。
4、师生共同探究(12')
(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
(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何要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二、60多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工业落后,法制也不够健全。
今天,我国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此巨大的改变,让人不胜感慨!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经济篇——第一个五年计划】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
么措施?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政府采取措施的效果。
(3)评价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时,一种观点认为:了不起!这五年中工业建设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一种观点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
那时生产的解放牌汽车早就被淘汰了。
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制度篇——1954年宪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4)材料三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如此定义其性质的理由是什么?
【感悟篇——巨大成就之缘由】
(5)你认为当时中国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知识辨析
1).“一五”计划的完成不是实现了工业化,而是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五、〔课堂小结〕:
六、〔当堂检测〕:请快速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
图。
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2.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
A.武汉长江大桥通车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C.解放牌载重汽车投入运输D.青藏铁路通车
3.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成就,可分为①重工业、②农业、③轻工业、④交通运输业等生产部门。
下图中直接显示出的经济建设信息的有()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A
4.“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
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
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
”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美国的控制下难以取得成功
5.《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
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这一理想最初实现是在
( )
A.改革开放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6.促使如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 )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③人民建
设新中国的热情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7.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着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8.某次会议期间,广东省代表蔡廷锴说:“现在……人民有了各项
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以来的第一次。
”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第一届全国人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9.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的史料价值。
下图老照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标
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B.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
10.阅读材料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神奇逆转】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成就瞩目】
材料三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联系所学,列举写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哪一座桥?形成了哪一工业基地?
(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参考答案:
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落后,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其次是受苏联的影响,只有发展重工业,国防才能强大。
学习苏联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防力量。
中国在近代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就是因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国防工业落后,要想避免历史的重演,必须发展重工业。
二、(1)
我国工业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远不如印度。
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2)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建设,我国工农业生产主要产品产量比之前有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重工业产品的产量,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
(3)同意第一种观点。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因为该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5)①党和人民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其资金之多,力量之大,都是空前的。
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制定,进一步发扬了社会主义民主,鼓舞了全国人民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1.B 2.D 3.A 4.A 5.D 6.C 7.C 8.B 9.B
10.
(1)工业水平极其落后,尤其是重工业。
第一个五年计划。
(2)重工业。
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3)武汉长江大桥。
东北工业基地。
(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