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docx
- 大小:20.84 KB
- 文档页数:7
一、教育的定义最早-《孟子·尽心上》“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来说,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一)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教师是主体,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受教育者(学习者)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教育媒体)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三、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三方面特点:1、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2、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
3、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的本质,一方面要系统分析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要客观看待教育与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历史性(不同)3、相对独立性(教育、政治、经济、科技等的关系)4、继承性(相同)5、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生产性7、民族性四、教育功能的类型1、作用的对象个体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功能(派生功能)2、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克服教育负向功能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作用的呈现形式显性功能(实际)、隐性功能(非预期)一旦隐形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的教育功能五、教育的起源学说1、神话起源说(朱熹最古老)2、生物起源说(第一次正式提出、法利托尔诺、美桑代克、英沛西·能否认了社会性)3、心理起源说(美孟禄、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教育是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
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划分为几个阶段: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近代教育;20世纪之后的世界教育。
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特点都是可以从阶级性、与劳动是否结合、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区别。
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古代分离到近代融合。
在古代产生了学校,在近代产生了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在近代普遍实施,在古代教育表现为道统性、专制型、刻板性和象征性。
在现代教育表现为多元性、民主化。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1、中国孔子及其教育思想第一,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第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第三,启发诱导的原则;第四,学思结合的方法;第五,谦虚笃实的方法;第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荀子的教育思想化性起伪(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沙在聂中与之俱黑”教育的作用《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化民为俗,其必由学”“建国军命,教学为先”。
教学原则第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第二,预时孙摩原则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
第三,长善救失原则第四,启发诱导原则。
——“道而弗牵,強而弗抑,开而弗达”第五,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局学”第六,“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第七,论教师提出了“师道尊严”的思想。
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古希腊三大哲学家)1、苏格拉底“产婆术”一种教学方法,也称问答法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不断提问,承认无知)第二部:助产;(不断提问,帮助理解)第三部:定义;(归纳定义)2、柏拉图《理想国》(通过教育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爱弥儿》、《民主主义与教育》、《理想国》三大教育经典著作。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背诵版(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内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清末学堂出现。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以狩猎采集为生,生活简单粗糙,没有明确的专门的教育机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始耕作和畜牧,社会结构逐渐复杂,人们开始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并创造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制度和机构,以培养下一代的能力和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业的兴起导致人口迅速增加,社会分工加剧,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更系统的教育机构来培养下一代。
古代的农耕文明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都建立了特殊的教育机构,培养农耕技术和知识,同时也出现了印刻文书、制定法律等需要受过教育的人才。
古代的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西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希腊有名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创建了一系列的教育学说,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在希腊城邦和罗马帝国中,公共教育机构开始兴起,为贵族子弟提供教育,同时也出现了私塾和家庭教育,培养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中世纪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掌控,教会成为了唯一的教育机构。
教会对于知识和文化的垄断导致了教育的僵化和保守,追求宗教信仰和道德教化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
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带来了对人文主义的重新追求,人们渴望自由思想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开始向世俗化转变。
近现代的教育发展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进程。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劳动力市场对教育需求的增加,为了适应新的职业需求,教育开始注重技术和实用知识的培养。
同时,普及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各国纷纷推动普通教育制度的建立,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基础教育。
现代教育的发展,除了基本教育外,还出现了各种专门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如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
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方式的出现,使得教育更加灵活和多样化。
总的来说,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反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既是知识的传授,也是价值观的塑造和国家发展的基石。
本文将从教育的起源和演变,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展示教育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一、教育的起源与演变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
原始人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将生存所需的技能、价值观和文化传递给后代。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积累,教育的形式逐渐多样化。
早期的农业社会中,父辈将农业技能传授给子孙,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农民。
随着城市的兴起和专业分工的出现,工匠们开始设立学徒制度,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辈。
进入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教育开始成为国家的政策,并且逐渐形成了现代教育体系。
普及教育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从而提升劳动力素质和人民的整体素质。
另外,现代学校的建立也为知识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二、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现代教育正面临着诸多变革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1. 技术融入教育: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技术的应用,例如利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资源提供在线课程和远程教育。
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2. 重视终身学习: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终身学习成为当务之急。
教育制度应提供人们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环境的机会,以提升个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3. 强调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往往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存在局限性,现代教育应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的发掘,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项目作业、实践能力考核等。
5. 紧密关注社会责任和全球意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
现代教育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教师资格考点归纳: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师资格考点归纳: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教师,以教育为生的职业。
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资格考点归纳: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育的涵义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四)三要素的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定义(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2)广义: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3)狭义:指学校教育。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学校教育的直接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属性(1)本质属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教育质的规定性。
(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3.教育形态:学校、家庭和社会4.教育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
教育者起主导作用5.教育功能(1)按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2)按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与负向功能(3)作用呈现形式分为显性与隐性功能。
显性是与教育目的相吻合的功能,隐性是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6.教育起源(1)神话起源:所有的宗教(2)生物起源:教育是一种本能,是一种生物现象。
代表有英国沛西能,法国利托尔诺。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3)心理起源: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有孟禄。
否认了社会性(4)劳动起源: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代表有苏联学者7.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8.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和无阶级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具有原始性(2)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出现了学校;具有阶级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
古中国:夏代出现学校,学习内容有四书,五经,六艺。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②古印度:婆罗门教有和佛教教育;③古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④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教育。
雅典最早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斯巴达培养军人武士。
⑤中世纪西欧: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生物起源说提出人:立托尔洛、沛.西能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缺点: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完全否认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否认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二、心理起源说提出人:孟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缺点:把无意识模仿等同于教育,无视教育的有目的、有意识,否认教育社会性三、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简答)1、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2、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为了使年轻一代更好发展,必须有教育的传递生活经验3、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由于劳动才产生了手、脑。
语言和教育内容4、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四、教育的发展概述1、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范畴2、教育的历史划分尺度: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3、采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尺度把教育划分为:原始教育形态、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五、原始教育形态(1.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无阶级性、平等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手段方法单一六、古代学校教育1.奴隶社会教育(1)奴隶社会就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2)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教育内容是“六艺”(3)欧洲奴隶社会教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1> 斯巴达教育:教育内容几乎都是军事体育训练<2> 雅典教育:教育内容有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4)奴隶社会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脱离生产劳动2、封建社会教育(1)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1> 不仅有阶级性,还有等级性,例如唐朝“六学二馆”(等级性) <2> 教育内容是儒学、教育方法是死记硬背、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育<3> 教育脱离生产劳动(2)欧洲封建社会教育<1> 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僧侣,教学内容是“七艺”——“三科”“四学”<2> 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3、古代学校教育特征(简答)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政治发展,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还有等级性(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七、现代学校教育(简答)1、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1)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有根本区别(2)作为现代教育,两者也有共同点2、工业社会的教育与知识社会的教育(1)工业社会教育特征:工业化、民主化、制度化、专门化(2)知识这会教育特征: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1、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简答) (1)教育的生产性(2)教育的科学性(3)教育的世俗性(4)教育的国际性(5)教育的终身性(6)教育的革命性八、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定位(选择) 1、当代中国教育,是指新中国建立后至今的教育,属于现代教育的范畴2、1903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中国便开始了现代教育九、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选择、填空)1、2009年全国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我国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十、当代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简答)1、颁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根据《教育规划纲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为(简答):(1)优化发展(2)育人为本(3)改革创新(4)促进公平(5)提高质量3、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简答) (1)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2)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4、《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8项发展任务(简答):(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2)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6)发展继续教育(7)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8)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5、《教育规划纲要》明确6项改革任务(简答) (1)改革人才培养体制(2)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3)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4) 改革办学体制(5) 改革管理体制(6) 扩大教育开放6、《教育规划纲要》明确6项保障任务(简答)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1) 保障经费投入(2)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3) 推进依法治教(4) 加强和改善党和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领导(5) 着眼于教育改革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练习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劳动2、19世纪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立托尔洛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生物起源论3、美国孟禄所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 心理起源论4、古希腊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多方面发展教育5、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 军事体育教育6、古代社会教育是指()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7、学校最早出现于() 中国8、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的社会是() 奴隶社会9、教育历史划分的三种尺度是()()() 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10、按照生产力标准可以把教育历史划分为()(),而按照生产关系尺度可以把教育历史划分为()()()()() 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11、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 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2、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13、现代学校教育包括两种国家形态()(),以及两种历史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工业社会;知识社会14、当代我国教育是从()开始,其历史定位是() 新中国建立;现代教育15、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基本(),进入() 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6、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简答) 第一,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第二,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老一代向新一代传递生活经验第三,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劳动产生了手、脑、知识第四,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17、原始形态教育的基本特征(简答)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第二,教育无阶级性、平等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第四,教育手段方法单一18、古代学校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简答) 第一,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第二,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第三,古代学校教育有阶级性、等级性第四,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发展,有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第五,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没有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19、今后我国教育发展的任务是什么(简答)第一,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第二,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第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第四,把职业教育放在更突出的位置第五,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第六,发展继续教育第七,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第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20、现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有哪些(论述)现代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为资本主义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从社会生产力发展上分为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在教育目的和内容上有根本区别,但是作为现代教育,两者也有共同点工业社会的教育具有工业化、民主化、制度化、专门化的特征知识社会教育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的特征所以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生产性——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科学性——教育发展要依靠科学指导、世俗性——国家加强干预、国际性——教育无国界、终身性——教育贯穿人类一生、革命性——教育要不断变革21、理论联系实际阐述如何实现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论述) 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最早的岁月。
教育既是一种传承与发展文明的方式,也是培养人才、提高社会整体素质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分析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教育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
随着人类社会从野蛮社会过渡到文明社会,人们渐渐意识到知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在人类社会初期,教育主要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父辈教育子辈,长者传授经验和知识给后辈。
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虽然简单,但却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形成了教育理论和方法。
古代文明社会的兴起,如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在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提出了关于教育的思想,并建立了学院和学派,成为教育的重要源泉。
在中国古代,孔子被尊为教育的圣人。
他提出了“教育无状,随性而达”的教育观念,主张培养德、智、体、群、美全面发展的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著名的学术流派和教育家,如儒家、墨家、道家等,它们的思想和实践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开始逐渐形成专门的机构和体系。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出现了最早的综合性学校,如柏拉图的亚里士多德学派。
这些学校提供了系统的课程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
在中国,秦朝的六艺制度为后来的阶级教育和科举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些教育体系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开始走向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更加迅猛。
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推动了教育的大规模发展。
公共教育制度逐渐建立,国家对教育的管理和投入不断增加。
同时,教育思想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如德国教育家佛罗贝尔提出的幼儿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体验式教育理论等,都对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八讲—第十二讲、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产生(起源)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而人类有五千年的文明史。
恩格斯:人类出现于200万年以前,也就意味着教育有200万年历史。
对于教育的产生,学术界有四种观点:A、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法】):教育起源于动物界植物界普遍存在的本能活动、遗传特性。
观点:教育是某种现象的复制(遗传)。
例子:小鸭子从会凫水。
缺点:否认教育的社会性。
B、心理起源论(孟禄【美】):生物界不存在教育,但存在于动物界。
观点:动物有心理模仿功能。
例子:大猩猩经过练习后会做算术题。
缺点:不承认教育的社会性,否认教育的目的性。
C、劳动起源论(米定斯基【苏】):恩格斯:劳动创造人本身。
当人把石头做成第一把刀子。
观点:劳动当中,人积累起经验并传播推广。
例子:人类学会使用工具,知识并加以传播。
缺点:中国学术界认同这种看法。
D、交往起源论(叶澜【中】):人类的教育现象并不直接产生于劳动当中,而产生于在劳动当中人们以语言为媒介,交往活动当中产生。
观点:教育产生于交往当中。
例子: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交往。
缺点:很多人赞同,但是劳动起源论被承认的范围更广。
二、教育的发展三大发展阶段:A、原始教育形态:1、原始社会中的教育,都属于原始教育形态。
2、在原始社会学校出现以前的教育(教育泛华、没有专门化。
)特点:1、人们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
(原始公平)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教育内容方法极为简单粗糙原始。
(口耳相传)B、古代学校教育形态:(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2、西方古代学校教育)恩格斯:文明的出现就是古代的开端。
(文字出现公元前3-4000年)出现专门的学校(教育专门化)。
产生于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埃及。
中国:孟子:学校,夏曰庠,商曰序,周曰校。
学三代共有之。
埃及:宫廷学校:为贵族子女培养建立(培养统治阶层)、寺庙学校:为宗教培养接班人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从古代一直到二十世纪初)①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读书做官。
②教育制度:教育体系学校分为三大类型:(官学、私学、书院)官学(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统治者,国家权力机关开办的学校。
地位:占据主导地位。
齐国:稷下学宫:荀子:祭酒(校长)汉代:太学:董仲舒:太学总监。
唐代:六学二馆:中央官学。
私学:私塾,最早的私塾追溯到孔子时期,孔子弟子三千,贤人有七十又二。
墨子的私学。
书院:中国古代学校的一种特殊形式,介于官办与民办之间。
官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宋徽宗题词:“唯楚有才”。
湖南大学---千年学府。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朱熹讲学。
书院起于唐,兴于宋,元明清慢慢走向衰落。
③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传授内容的特点:儒家文化,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缺少科学技术。
④教育方法:A、死记硬背;B、棍棒体罚2、西方古代学校教育(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延续到近代欧洲机器工业的问世)。
恩格斯将西方社会发展史以工业革命为界划分为古代和近代古希腊: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思想:和谐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
为了个人的发展。
倡导者:亚里士多德。
(人的情感:植物的-体育、动物的-情感、理性的-智力。
)斯巴达教育:思想:武士教育。
满足国家的需求。
为了国家、民族。
欧洲中世纪:教会学校(宗教)和骑士学校。
教会学校:在宗教教会的控制之下开办的学校。
维护欧洲特殊的宗教势力而开办的。
内容:“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骑士学校:封建统治着的卫道士,在宫廷开办。
内容:“骑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射箭、打猎、下棋、吟诗文艺复兴:发展人的个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总结: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相脱离。
3、教育内容方法粗糙,主要为个别教学。
4、鲜明的道统性。
天人合一。
教育=教化。
C、现代教育形态(1、以科学技术革命为基础2、学校教育不断国家化)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要求劳动者必须有小学文化水平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要求劳动者必须有初中文化水平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要求劳动者必须有高中文化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就开始在西方普及,主要是在德国,学校教育制度不断的国家化,国家对于教育越来越关注,教育成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支柱力量。
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现代学校教育体系化。
---现代学校教育有众多的类型,不同的层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
既有普通教育的学校系统,也有职业教育的学校系统。
学科门类更加完整。
2、现代学校教育大众化。
---学校教育从过去只属于少数人的特权转化到现代社会所有人的权力。
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00‰.(美国当代教育家马丁特罗:精英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0‰,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
毛入学率超过500‰---普及化。
2007年,中国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超过230‰。
)3、现代学校教育内容的科学化。
古代教育更多的是传授人文学科,现在教育更注重传授自然科学的知识。
提倡者: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教育论》1861年,明确提问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他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现代大学的雏形---柏林大学(1809洪堡)4、现代学校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现代学校教育借助现代化的声光化电技术来改造传统的教育手段,使教学的技术手段更高。
现代远程教育不再是梦想。
非学校化的时代。
5、现代学校教育学习方式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引论》法国教育学家朗格朗。
十六届四中全会倡导建立学习型社会。
前苏联国民每人年均买书50本,中国人均1.5本。
《中国教育报》调查:中国中小学教师平均读书不到2本。
课后练习题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本质属性)。
2、教育的涵义。
3、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4、教育是如何起源的。
5、掌握原始、古代、现代教育形态的特点。
第十一讲、教育与人的发展(上)教育遵循的两大规律1、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2、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的发展的内涵一、概念人的发展:人类个体在正常的遗传素质前提下,通过接受一定的教育和训练,特别是通过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理不断的朝向积极的肯定的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人的发展。
把握四个方面:1、人的发展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2、人的发展包含着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两方面。
身体的发展指人的生理机能不断的成熟和完善。
心理的发展指人的认知、情感、个性意志等各方面的发展,人的心理品质不断成熟完善。
3、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身心朝向好的、肯定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不是指人身体上的一切的发展。
例如:车祸。
4、人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人终身所发生的变化。
从出生到死亡,整个人生都在发展,包括老年人,特别是知识智慧上。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
活到老、学到老。
历史上不同的发展观:三类(单因素论、双因素论、多因素论)A、单因素论:人的发展主要是某一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人的身心所发生的变化,强调在人生的发展过程当中,某一因素起决定关键作用。
A、遗传决定论:人的发展主要是遗传因素在发生作用。
代表人物:(古希腊)柏拉图人出生后的身份受遗传影响。
金(哲学家)银铜元素。
(英)高尔顿(美)霍尔一两遗传等于一吨教育。
B、环境决定论:人的发展主要是环境不同造成的。
代表人物:(中)荀子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法)爱尔维修人之所以在精神上的发展是不相等的,原因是他们受到的教育不同的。
(带有唯物主义的观点,超越唯心之义)(美)华生给我一打学生,我可以采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教育成律师官员演说家。
(错误之处: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教育万能论:代表人物:(英)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
【与法国圣西门、傅里叶齐名。
】新和谐村---工厂---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八小时工作制、工人俱乐部、扫盲教育、夜校(现代工厂制度)马克思评价:未来社会主义教育的萌芽。
B、双因素论:强调人的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导致。
代表人物:(苏)凯洛夫。
在1939年主编《教育学》提出双因素论。
进步之处:看到了人发展的复杂的一面。
没有看待人的社会实践的巨大能动作用。
C、多因素论:人的发展是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第二节、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四因素综合作用。
一、遗传1、概念:(也称遗传素质)指从上带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征,例如:形态、骨骼、神经系统等。
举例:一个色盲不能成为画家,一个白痴不能成为科学家。
(主张优生优育)地位:为人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是人得到发展的前提条件二、环境1、概念:(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后者作用更大.环绕在人的周围,对人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举例:北方人身材高大-抵御寒冷、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越---不发达国家。
地位:为人的发展提供一个现实条件社会环境:社会制度、社会关系、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等。
举例:印度狼孩事件。
鲁滨逊漂流记。
人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每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条件。
十六届四中全会、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针对片面的发展,西方社会指注重物质发展。
马尔库塞:单面人三、教育1、概念:狭义的学校教育。
地位: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区别于动物)1、概念:人在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超越等方面的能力的总称。
自我认知的错位:自高、自卑。
存在主义哲学:自我选择、自我设计、自我超越能动性来源: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唯物主义、地位:在人的发展中其巨大的调节作用。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规律一、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起主导作用原因:1、学校教育是一种明确的、有目的的教育影响活动。
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所施加的影响是系统性的、长期性的、并且是经过设计过的.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有序的推进。
教材的编排。
加速儿童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是由专门受过教育的教师来施教。
现代教师必须经过专业训练。
二、遵循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
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发展依照时间先后)------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儿童发展。
例如身体的发展:大脑—身体的其他部位。
三翻六纵九爬叉。
中心部位---边缘部位。
心理的发展:认知的发展。
儿童的智力发展:感知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语言力。
由直觉思维(幼儿园)=形象思维(小学)=抽象思维(初中)=辩证思维(高中)。
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A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发展水平处于统一发展阶段。
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