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伤寒论》方现代临床应用举隅
- 格式:pptx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3
经方临床应用举隅作者:单梅花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1期《伤寒论》是方书之祖,其所立方剂称为经方,为古今医家推崇备至。
在临床中,笔者应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乌梅丸治疗变应性鼻炎案张某,男,45岁,反复发作喷嚏,清涕量多10年来诊,自觉鼻痒,喷嚏,流清涕症状严重,鼻流清涕不止,咽痒、咳嗽明显,平时脾气大,易暴怒,口苦,大便偏稀,形体怕冷,穿衣多于常人。
查:鼻黏膜淡红,双下甲肿胀较红,舌质淡,苔少,脉弦。
治以乌梅丸加味:乌梅15 g,黄连3 g,黄柏10 g,细辛3 g,干姜6 g,桂枝10 g,党参10 g,附子6 g,川椒6 g,当归10 g,蝉退5 g,浙贝母10 g。
水煎服,1剂/d。
15 d后复诊,鼻痒、喷嚏、流清涕症状明显减轻,已不影响生活,咽痒、咳嗽亦减轻,口苦缓解,唯感药性偏辣,药后有恶心感,大便偏干,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上方减干姜至 3 g,川椒至 3 g,同时加白豆蔻 5 g化湿醒脾。
连续服用60 d,变应性鼻炎鼻部症状基本消失,全身畏寒怕冷明显缓解。
按:乌梅丸出于《伤寒论》,主治厥阴病寒热错杂证,主要用于厥阴病阴阳两伤,但柯韵伯指出:"仲景此方,本为厥阴诸证立法,叔和编于吐蛔条下,令人不知有厥阴之主方,观其用药与诸证符合,岂止吐蛔一证邪。
"故凡临床上不论何病出现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均可使用。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泻木安土之功。
木位之主,其泻以酸,故君药乌梅酸敛滋肝同时泻肝,酸与甘合则滋阴,酸与苦合则泄热,是乌梅丸配伍意义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辛与甘合,能够温阳,辛与苦合,又能通降,所以用于厥阴病阴阳两伤,木火内炽,最为允当。
具体的指味酸的乌梅敛肝泄肝,黄连、黄柏性味苦寒,寒能清解上焦逆乱所致的热象,附子、桂枝、干姜、川椒皆为辛热之品,可增强温脏祛寒之功,当归、人参补养气血,且合桂枝以养血通脏,以解四肢厥冷,均为佐药。
本方配伍特点:①酸苦辛并使而通降;②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浅谈《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素有众方之祖的称誉。
其方配伍严谨,用法精当,疗效确切。
不仅适用于外感热病,也适用于内伤杂病,同时对中医临床各科诊治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指导意义。
若能正确掌握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则如仲景在自序中所言”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也”.本文就伤寒论方的临床运用,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祈望同道斧正。
一、抓住主证是关键《伤寒论》每一方剂的组成,都是以六经辨证施治思想为指导的,都建立在”方从法立,以法统方的基础上。
因此要想准确有效地运用其方,首先必须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病因病机.因主证反映了疾病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所在,故而对疾病的病因、病性、病机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仲景在《伤寒论》中作了很好的示范,论中首先以六经辨证为纲,把疾病划分为六个阶段,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兼夹等关系。
六经提纲证即是对疾病六个阶段的高度概括。
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少阳病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接下来《伤寒论》又将每经病作逐层分解,最后判定具体的方证。
如有以发热、汗出、恶风为主的桂枝汤主证;以恶寒、无汗、身痛、气喘为主的麻黄汤主证;以口苦、喜呕、胁痛胸满、往来寒热为主的小柴胡汤主证;以烦渴、汗出、高热、脉大为主的白虎汤主证;以不大便、腹满痛、潮热谵语为主的大承气汤主证;以吐利腹满、饮食不振、自利益甚为主的理中汤主证;以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细为主的四逆汤主证;以消渴、气上撞心、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为主的乌梅丸主证。
可见六经方证的主证,是辨证的关键。
它反映了疾病的基本规律,是最可靠的临床辨证依据。
只有抓住主证,才符合辨证的思维方法,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和变证,分清辨证的层次,从而使辨证的程序井然有序。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成效评估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所撰写。
它以病名为标题,详细介绍了伤寒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和治疗方法,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宝库之一。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伤寒论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临床症状明显的特点。
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伤寒论被广泛运用于伤寒的诊断和治疗中,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伤寒的病理变化和治疗原则。
首先,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伤寒的诊断方面。
根据伤寒论的症状描述和治疗原则,医生可以通过病人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迅速准确地诊断出伤寒。
这对于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和防止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还包括了伤寒的治疗方面。
根据伤寒论的治疗原则,医生可以采用中药治疗、抗生素治疗和支持性治疗等综合手段,以迅速缓解病人的症状、控制疾病的进展和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研究表明,在应用伤寒论的治疗方案后,许多病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完全消失,这从侧面证明了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此外,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还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防控方面。
伤寒作为一种传染病,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
根据伤寒论的治疗原则,医生可以指导患者及其家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例如,勤洗手、避免吃生食、加强个人卫生等,这些防控措施对于控制伤寒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成效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借助伤寒论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和治疗原则,医生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同时,伤寒论也为疾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针。
其长期以来被广大医生所采用,并不断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伤寒论作为一种古代医学经典,仍然需要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运用,以更好地适应现代临床实践的需求,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精确、有效的治疗策略。
四逆散的临床应用举隅四逆散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疏肝理脾,解郁通阳之功,原方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等证而设,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对很多疾病,只要辩证准确,应用得当,都能取得较好疗效,如郁证,胃痛,胸痹,胁痛等均可加减应用。
笔者在临床上常用该方加味治疗,每获良效。
目的是研究四逆散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是通过四逆散的加减应用对胸痹,胁痛,胃痛,等病疗效总结,结果如胸痹一证,多因操劳过度,情志失调,过食肥甘厚味及年老体虚等因素诱发。
致气滞血瘀,胸阳不运,心脉阻滞而致胸闷,心慌,胸部刺痛等症发作,治疗以四逆散为基础加桃红四物汤加丹参,郁金,玄胡等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止痛而获良效。
胁痛的治疗是在四逆散基础上加理气除湿之药,肝胆舒利正常,通则不痛,因此效佳。
胃痛的治疗是在四逆散基础上加延胡,香附,乌贼骨,浙贝,百合,台乌等敛酸护胃、止血止痛而获效。
结论四逆散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对很多疾病,只要辩证准确,应用得当,都能取得较理想的疗效。
标签:四逆散胸痹胁痛胃痛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1]。
本方证须为少阴病,但系外邪传经入里,郁遏肝胆气机,阳气失于疏泄,不能外达四末所致,故见四肢厥逆,身热,肝胆失疏,气机失常,气滞则脘腹胁肋胀痛[1]。
应与少阴寒化的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脉微细,但欲寐,无热恶寒、身倦、呕吐、下利清谷、四肢厥逆、小便清白、舌淡苔白的四逆汤证相区别。
故治宜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的四逆散。
方中柴胡性味苦平,入肝、胆经。
有发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之功。
治感冒发烧、寒热往来、疟疾、胁胀痛、月经不调。
因其能疏肝解郁、调畅气机、令阳气外达,为君药;白芍性味苦,酸凉,归肝脾经,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之功。
《伤寒论》方临证应用体会2017-08-12读《伤寒论》最重要的是用于临床,不仅要明白条文的意义,还需前后文义对照相互贯通,并结合各家的注释和自身的理解,再通过临床实践去掌握。
浙江省名中医牟重临教授深研经典,临床使用经方得心应手。
笔者随师临证,体会牟师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从条文意义,推导病机;以方测证,联系相关理论引伸临床应用;对一些错综复杂的病证,则抓主证与主方,随证配合用药,使用方切中病机;对复杂多变的病症,常与时方交互使用,使经方与时方起着互补作用。
下面试以举案例解析所述观点,以飨读者。
1 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掌握《伤寒论》方证,要理解条文意义,抓住病机,推导临床应用。
如大青龙汤治太阳病、溢饮,临证要掌握“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之主症,即表实里热证,立治法为解表清里而使用本方。
例1:王某,男,35岁。
2003年10月7日初诊。
头痛反复发作5年,每受风寒则头部疼痛剧烈,常用各种止痛片得以缓解。
诊见:前额头痛连及后项,恶寒肢冷,无汗,烦热口干,二便正常,舌红、苔薄白,脉象浮数小滑。
外表为风寒所束,内有郁热,证属大青龙汤证。
处方:麻黄、桂枝各6 g,苦杏仁10 g,石膏30 g,细辛、甘草各5 g,生姜2片,红枣5枚。
每天1剂,水煎服。
服3剂即头痛消失。
再以上方加减调理10余天,诸症悉除,追访1年未复。
从方证来看,大青龙汤是属于表实里热证,以发表清里治法,主药是麻黄、桂枝配石膏。
大青龙汤是表示一个治法,方从法立,临床治疗表实里热病证不一定用大青龙汤,比如以细辛、防风配合生石膏、炒栀子治疗神经性头痛;白芷、川芎配黄芩、蒲公英等治疗鼻窦炎头痛等表现表实里热者,亦颇有效,此乃师其法,毋泥其方。
当然,被誉为医方之祖的《伤寒论》方无疑是范本,须通透理解方能不囿于教条而运用自如。
抓住大青龙汤证的表实里热表现,并不限于仲景所论之病,可推向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如外感高热、流感咳嗽、支气管肺炎、过敏性鼻炎、急性肾炎、荨麻疹等都是按表实里热病机使用。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中医药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中医经典之一,《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首先,根据《伤寒论》的理论指导,许多医学研究者开展了与伤寒相关的疾病研究。
例如,研究者发现伤寒和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相似之处,通过深入研究《伤寒论》中的相关内容,他们成功地将其中的治疗理念应用于肺结核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此外,还有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伤寒论》中提到的一些疗法对咳嗽、咽炎、肺炎等病症的有效性。
其次,基于《伤寒论》的经验,研究者对于伤寒相关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了深入的研究。
以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手段,结合中医特有的各种诊断方法,诊断精确度和准确度得到了整体提升。
诸如基于中医“望、闻、问、切”的诊断法和现代影像学技术相结合,对肝胆疾病的诊断有了更准确的判断。
此外,《伤寒论》中关于舌脉的观察也被现代中医师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辨证论治中,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体质和病情。
再次,《伤寒论》中的治疗经验也为现代临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通过对《伤寒论》中所提到的方剂和药物配伍规律的研究,研究者们逐渐摸索出一些适用于现代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
例如,中医内外结合治疗湿疹、银屑病等慢性皮肤病的研究,应用了《伤寒论》中提到的药物配伍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此外,还有研究者对于《伤寒论》中经络理论和针灸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尝试将其应用于现代临床实践中。
他们发现,经络理论与现代神经系统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对应关系存在共性,通过针灸疗法可以对神经系统发挥治疗作用,从而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慢性疾病症状。
综上所述,《伤寒论》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深入研究《伤寒论》中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和治疗经验。
借鉴其中的治疗理念和原则,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能够为中医药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探究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的一篇,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撰写。
它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经典之一,对于传统中医的发展和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尽管伤寒论的成书已有数千年之久,但伤寒论仍然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伤寒论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伤寒论是以伤寒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医学著作。
它对于伤寒病的分类、病因、病机、症状等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伤寒论提出了“伤未见标,治未见法”的理念,强调临床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和处理,而不是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经验和规定。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理念在现代临床实践中是至关重要的。
伤寒论中提出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是现代临床实践中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之一。
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将疾病分为六个部分,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每个部分对应着不同的病机和治疗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最适合的治疗方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伤寒论的应用不仅局限于伤寒病的治疗,还包括其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伤寒论提出了“君臣佐使”理论,强调在治疗中应该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这种“君臣佐使”的治疗方法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仍然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复杂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上述应用,伤寒论还可以作为一个临床研究工具,帮助医生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伤寒论提出了病因和病机的理论,通过研究不同病症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规律,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宝贵的参考。
通过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从而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总之,伤寒论作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在现代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提出的临床思想和治疗方法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伤寒论》方及其运用经方即经典之方,为后世对仲景方的尊称。
包括《伤寒论》所载113方,及《金匮要略》所载262方。
《伤寒论》方(下称伤寒方)是经方的一部分。
由于仲景把方剂与辨证紧密结合,而且立方精而不杂,用药有的放矢,其用药之精要,药物配伍之严谨,后世莫不奉为圭臬,所以尊仲景为医圣,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经,其中的方剂就成了经方,正如明·喻昌说:“两书所载方剂是众法之宗,群方之祖。
”《汉书·艺文志》载有经方十一家,计《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三十卷,《风寒热十六病方》二十六卷等,这里的经方是指久经实践检验的效方。
它是汉代以前的、非特定意义的经验方,显然与专指仲景方的经方不同。
晋唐时期,《伤寒杂病论》还只是些手抄秘本在民间相传,影响不大。
直到宋代官方组织林亿等人校正刊行,其后《伤寒论》又经金·成无已注解,才使它得以盛行。
由于它本身实用价值大,倍受医家的欢迎,对仲景其人亦十分崇敬。
如刘河间说:“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教,亦几于圣人”。
于是便形成了推祟《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善用仲景方的经方派。
唐代开始,搜集整理经验方的风气很盛,《圣济总录》《普济方》《外台秘要》相继推出。
到了宋代,官方组织编写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尤为盛行,至金元四大家学说兴起,新的医学流派得以形成,这就是时方派。
由上可知,在汉代所记载的经方,乃指当时所总结的汉以前的经验方,宋代以来的所谓经方,实指仲景方而言,与之相对应的时方,则指仲景以外的方。
二、《伤寒论》方的特色仲景方对中医方药影响极大,宋·林亿校正《伤寒论》刊行50多年后初刻的《本草衍义》就在序言中推祟仲景用药法,所选医案大多应用仲景方。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大量引用《伤寒论》的内容。
宋以后无不以仲景方作为骨干方。
仲景方的特色介绍于下:(一)药精效宏,配伍严谨选药精良,配伍严明是仲景制方两大特点。
在选药方面,药味偏少,用量有度。
王新陆伤寒论经方和现代临床的使用第一个:就是讲直接使用直接使用就是我们讲的辨方证,大家知道中医辨证多种多样,有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还有辨方证,辨药证…,比如说我辨它是个狐惑病,那么我就可以给他用甘草泻心汤;我给他辨是个百合病,那么我就给他用百合地黄汤。
《伤寒论》的方就有辨方证。
小柴胡汤的方证,桂枝汤的方证,桂枝加桂汤的方证……,你在辨方证的时候应该熟悉它们的基本原则和最主要的证候。
有了这个证就为治好这个病奠定了基础,这就叫辨方证。
所以辨方证这个问题是证随方到,方随证走。
你去看看《伤寒论》,里面有很多是这样的,它只讲方不讲证,或者是只讲证不讲方。
讲方不讲证是告诉你这个方能够引导这些证,讲证不讲方是告诉你这些证应该去用什么方,只要我们把它贯穿起来看,就会发现它非常完美。
我们教材的顺序不是张仲景当时的原著排序,是后人给他排的。
张仲景当年是怎么排的这些序,给我们留下了像厥阴篇的千古疑案,我们希望什么时候再出土一本书,或者出土点什么东西把它搞清楚。
我10月份到陕西去讲课,陕西有个宗教协会和省政府搞了一个很大的中医药活动,搞个系列讲座,请我去讲佛学和中医学。
我当时就去侃中医了,佛学我就没有讲,反正走到哪都不能忘了中医。
他们那里有一个农民企业家,是非常喜欢收藏古董的,而且他很懂经营之道。
他拿出来一套东西给我看:西汉的度量衡,一个大盒子,最小的就是我们《伤寒论》里讲的一匕匙,从小到大一套全部都有,明年四月份他会盖一个很大的博物馆,就在陕西的大唐西市博物馆,到时候大家可以去看看。
他现在不让我说,照片也不让我给别人看,他说有了这个东西,就可以把当时的度量搞清楚了,就知道《伤寒论》的方到底是多少了。
现在关于《伤寒论》的一两是我们现在的多少克,看法不一,22克,25克,还是15克。
22克也好,25克也好,还是15克也罢,《伤寒论》的方子量是很大的,而且量大到可怕。
我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出土文物会促进我们对一些东西重新认识,大家可以看一看徐灵胎先生的类方,可能会有所启发。
伤寒论在现代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指南研究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头痛、眼结膜充血、腹痛、便秘等。
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的一篇,被视为伤寒治疗上的重要指南。
尽管现代医学已有了许多治疗伤寒的方法和药物,但伤寒论在现代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指南研究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伤寒论提供了伤寒诊断和治疗的基本原则。
根据伤寒论,伤寒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而治疗伤寒的关键在于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特点而个体化地制定治疗方案。
现代医学在治疗伤寒时,不仅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和现代影像学技术进行确诊,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因此,伤寒论在现代医学中的临床应用指南研究可以为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其次,伤寒论提供了治疗伤寒的中药方剂。
伤寒论中介绍了多种中药方剂,如桂枝汤、大青龙汤等,这些方剂在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伤寒。
现代医学研究已证明,这些方剂中的草药具有抗菌、抗炎、抗热等功效,可以有效缓解伤寒患者的症状并促进康复。
此外,伤寒论还强调调理脾胃、增强患者的抵抗力,这对于加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伤寒论中的中药方剂可以为现代医学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再次,伤寒论中的针灸疗法对于治疗伤寒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针灸作为中医学的特色疗法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伤寒论提到的针灸穴位,如合谷、内关等,在现代医学中研究发现,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多种途径,改善伤寒患者的症状和提高免疫力。
因此,伤寒论中的针灸疗法不仅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参与到现代医学的治疗中,还可以为针灸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最后,伤寒论还提到了伤寒的预防和防控措施。
根据伤寒论的观点,伤寒的传播与环境、水源、个人卫生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伤寒的预防和防控工作应该注重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的改善。
《伤寒论》理论的临床应用精解篇一、《伤寒论》介绍《伤寒论》由张仲景所作,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名著作,全称为《伤寒杂病论》。
全书共分为四十篇,分为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
《伤寒论》并不是一部医学方面的论著,而是一部由临床经验组成的著作。
伤寒论将理论和临床经验结合,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对临床多种疾病进行规律总结,将理论、治疗、方法、药方等贯穿起来,对疾病进行对症治疗。
对各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了总结。
在治疗方法上,伤寒论中所述主要强调在针对患者治疗时要因人而异,灵活多变。
通过《伤寒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相关的治疗方案,体现出中医治疗的特别之处。
伤寒论中张仲景关于治疗各种疾病的核心观点在于调和阴阳平衡,认为人们之所以发生疾病的关键在于体内阴阳失衡。
因此,通过调和阴阳则可以治疗疾病。
《伤寒论》中所提及的相关理论,是张仲景对《内经》的再发展,通过对《伤寒杂病论》的阅读,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大部分疾病的解决方法。
本文就《伤寒论》在临床的应用进行分析。
二、《伤寒论》临床应用《伤寒论》在临床中受到广大医者的欢迎,在主要的25个药方中,普遍用于现代医学对于传染病、感染疾病、内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等上百种疾病的治疗中。
由此可见《伤寒论》在临床的应用非常广泛。
要想将伤寒论的各种方剂使用恰当,临床医师要打好中医理论基础,全面掌握方剂的使用。
例如在伤寒论方剂中所提到的苓桂类,承气类方剂,应该辨别异同后方可使用。
比如对于黄疸病的治疗,伤寒论中所提到的麻黄、连翘等方剂属于解表退黄方法,作用于患者湿热的治疗。
而栀子大黄汤等方剂则属于通下退黄的方法,作用于患者热盛兼实诱发的发黄。
小柴胡方剂则属于和解退黄方法,作用于寒热的治疗。
对于上述的这些方剂,在理论的学习和药物的配伍上很好理解,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要如何区别呢?例如五苓散和猪苓汤,同样是属于利水剂,但是却存在不同之处。
例如,五苓散采取术桂暧肾利水,而猪苓汤则采取滑石利水。
伤寒论临床发挥伤寒论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它详细记载了伤寒的病因、病机、症状以及治疗方法,对于临床医生的指导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伤寒论在临床中的发挥,并介绍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
1. 诊断依据的应用伤寒论详细描述了伤寒的临床表现,为医生提供了诊断依据。
其中最重要的症状是寒热交替发作、口渴喜饮、汗出恶风等。
医生在接触病人时,可以根据这些典型症状做出初步判断,然后结合病史和体格检查来确诊。
例如,一个病人出现了高热后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汗水和恶寒,医生可以根据伤寒论中的描述,判断其可能患上了伤寒。
2. 针对不同证型的治疗策略伤寒论将伤寒分为不同的证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
根据伤寒论的指导,医生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和体征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阳明证型的伤寒患者,其主要症状是高热、汗出恶风、口渴喜饮等,医生可以选择清热解毒的中药来治疗;而对于太阳证型的患者,其主要症状是高热、恶风畏寒、头痛等,医生可以选择发汗解表的方法来治疗。
3. 药物应用的临床实践伤寒论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应用,并提供了具体的用药方法。
临床医生可以根据伤寒论的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来治疗患者。
例如,伤寒论中提到了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的应用,这些药物可以清热解毒。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苦寒药进行治疗。
4. 预防和防控措施伤寒论还提出了一些预防和防控措施,对于疾病的预防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伤寒论中提到了水土清洁、饮食卫生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伤寒的发生。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可以根据伤寒论的指导,向患者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帮助他们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结起来,伤寒论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医学经典,其在临床中的发挥不容忽视。
医生可以通过借鉴伤寒论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诊断、治疗和预防伤寒等相关疾病,提高临床医学的水平和质量。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也应该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病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伤寒论》方临床运用举隅【关键词】伤寒论;五苓散;乌梅丸;大黄黄连泻心汤笔者常运用《伤寒论》方治疗疑难病症,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与同道共勉。
1 五苓散治疗特发性水肿案例1:患者,男,38岁。
3年前,因受寒出现左足水肿疼痛,曾在某大医院行多项检查,诊断为“特发性水肿”,先后给予氢氯噻嗪、安体舒通、强的松等治疗,服药即减轻,停药则病情复发,且水肿和疼痛逐渐向上蔓延,后辗转服用祛寒除湿、益气温阳、通络止痛、健脾补肾等方药百余剂而未见好转,长期服用强的松维持。
患者因不能正常工作而痛不欲生。
刻下:满月脸,口渴喜饮,小便混浊,左足肿大如靴,疼痛,按之如泥,皮色正常,舌淡红,苔白,脉沉。
中医辨证:膀胱气化不利。
治宜化气利水。
处方:茯苓10 g,猪苓10 g,白术10 g,泽泻15 g,桂枝10 g。
每日1剂。
服药3剂后复诊,患者告知疼痛和水肿明显减轻,效不更方,继服月余,诸症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按:《伤寒论》曰:“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该方虽为膀胱蓄水证而设,然其病机为外感风寒,表邪不解入里,膀胱气化不行,水道失调,水蓄于体内。
此例患者溯本追源,观其主证,与五苓散方正合拍,故用之有效,正所谓“治病必求其本”。
笔者认为,仲景所言“脉浮”,未必确有此脉,实即提示本方所主应为外感诱发,而“小便不利”也应该涵盖小便不正常的多种情况,除小便量少外,小便清长、小便频数、小便混浊不清等变化也应该包括其中。
在临床中运用五苓散治疗各个部位原因不明的顽固性水肿,只要抓住“外感风寒诱发”、“小便不利”这两个关键,就能获桴鼓之效,不必拘泥于腰以上或腰以下。
2 乌梅丸治疗顽固性腹泻案例2:患者,男,73岁。
慢性腹泻7年余,此次因进食生冷及睡凉席诱发。
大便溏薄急迫,日八九次,无腹痛及里急后重,伴有腰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白中有剥脱,脉细数。
西医诊断为慢性结肠炎。
先予理中汤、四神丸、真人养脏汤等方加减无效,后观其舌脉,结合其病因,考虑为寒热错杂之证,以乌梅丸加减。
四逆散临床应用举隅
吴文玉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年(卷),期】2007(14)4
【摘要】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基本方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4味药组成,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功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笔者按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将其用于临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吴文玉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中医科,112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四逆散临床应用举隅
2.四逆散临床应用举隅
3.四逆散加味临床应用举隅
4.四逆
散加减临床应用举隅5.四逆散临床应用举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