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实功对传统医德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23.51 KB
- 文档页数:2
发扬传统医德促进医患和谐【关键词】医德建设;医患关系;医院管理当前,“看病难、看病贵”和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极为突出的社会热点问题。
如果理性地加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一现象的背后,除了社会改革、经济转型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不断增长等大环境所带来的客观影响外,医疗部门业内医德医风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适应,则是极为重要的主观原因。
因此,认真地对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明显的中国传统医德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和提炼,并结合现代医疗实践和人文思想进行理性的文化与价值再认同,从而形成既有优良传统思想、又有显著时代精神的职业规范和医德准则,将对切实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大力促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1 传统医德内涵1.1 济世活人的仁爱观“仁”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包含着尊重人、爱护人、同情人、帮助人的人道主义内容。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仁爱为怀,济世活人”成为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
在古代中国,医学被称为“仁术”,医者应为“仁爱之士”。
古人认为“人”和“生命”有着至关重大的价值。
《黄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唐代名医孙思邈把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千金方》意即“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他还提出做一个医生对病人必须要有“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的志向。
1.2 术求精绝的敬业观在传统医德中,敬业表现为“术求精绝”,医术精湛是体现医德的前提,要想济世救人必须具有高超的医术。
为此,必须涉猪群书,刻苦钻研。
《内经》中提出,学医的人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强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认为自己绝非生而知之者,必须通过后天的勤学苦练来掌握方术。
孙思邈强调医学是至精至微之事,不能以至粗至浅的态度去对待。
“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因此,要想成为良医,必须博览群书,精通道艺。
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东海崇川(今江苏省南通市)人,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于62岁(1617,明万历四十五年)著有《外科正宗》一书,后人推称其为中医外科“正宗派”的创始人。
该书理论与实践俱丰,疾症案方俱全,学术价值极高,倍受后世医者推崇,仅清代就刻印过七次,成书四百余年来有各种版本近百余种,并流传至日本等国。
陈实功不仅医术精湛,其医德医风更是令人敬仰。
《外科正宗》卷四中所列“五戒十要”规范,在1978年美国肯尼迪研究所出版的《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中被列为最具代表性的世界古典医德文献之一,与希波克拉底誓词、迈蒙尼蒂斯日祷词等并列。
[1]171纵观中国传统医学著作,倘若视《黄帝内经》中“五过四失论”为传统医德思想的启蒙之作,《伤寒杂病论》的“自序”则可谓传统医德思想的萌芽篇,而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论大医精诚”篇是一部“极具代表性”传统医德思想的论述。
至于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之“五戒十要”篇,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列举了医者行医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堪称中国传统医德思想发展史上的集大成之作。
[2]56范凤翼在给《外科正宗》作序时指出:“吾里若虚陈君,仁爱不矜,不虚高气岸以难人之请,不多言夸严以钩人之贿,不厚求拜谢以殖己之私,……好行其德于乡,历数十年不倦。
”[3]1此言不仅道出了其对陈实功医术的推崇,更从一个侧面表明了陈实功医德医风在当时当世的重要影响与地位。
陈实功“五戒十要”中所体现的传统医德思想,强调修身养性,明辨道德选择,注重济世救人等内容,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医者当淡泊宁静、恬淡自守明代社会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日常生活中“沽名钓誉、贪利忘义”的现象较前增多,南通大学学报窑社会科学版第34卷第3期双月刊2018年5月出版收稿日期:2017-11-14作者简介:王夏强(1979-),男,江苏如皋人,南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项目(15YJC720026);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基金课题(2015CNT036);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201713993009Y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7SJB1219)明代名医陈实功“五戒十要”的医德思想王夏强(南通大学医学院,江苏南通226001)摘要:医德医风是医疗服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古代名医陈实功生平简介姓名陈实功字毓仁别名暂无资料。
去逝时间暂无资料。
所在朝代明朝出生地区江苏东海(今南通市)主要成就撰写《外科正宗》擅长领域外科代表作品《外科正宗》一、陈实功简介:陈实功(1555~1636年),中国明代外科学家。
字毓仁,号若虚,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卒于明思宗崇祯五年(公元1636年),享年八十有一岁。
江苏东海(今南通市)人。
陈实功从事外科四十余载,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
由于当时身处封建社会中,人们更加注重内科,轻视外科,这是因为外科医学同内科医学相比较而言,外科医学缺少详尽的基础理论。
陈实功在往常的治病行医中已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二、人物介绍: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外科学家,自幼精研外科医术,“心习方,目习症,或常或异,辄应手而愈”。
陈实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于1617年编著《外科正宗》一书,全书共12卷157篇对痈疽、疔疮、流注、瘰疬、瘿瘤、肠痈、痔疮、白癜风、烫伤、疥疮等外、伤、皮肤、五官科疾病,“分门逐类,统以论,系以歌,淆以法,则微至疥癣,亦所不遗”。
分析详尽,论治精辟,治法得当,并附若干医案,令人信服。
《外科正宗》向以“列症最详,论治最精”著称,反应了明朝以前我国外科学的重要成就。
三、主要著作:为了使外科医学能够让更多的人重视起来,让更多的行医者掌握方法技巧,他不顾晚年的身体虚弱,根据自己多年行医的丰富经验和明朝以前外科医学方面的部分成就,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撰写了一部重要的外科医学著作《外科正宗》,这是他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
全书共二十余万字,共分四卷。
从病痛的根源、诊断到外科上常见的大部分疾病,从各家病因理学说到临床症状和特点,以及各种病症的治疗方法,手术的适应症、禁忌等,从各种病情的形状到药剂的组成,都作了详细的论述。
其中对皮肤病、肿瘤都有较多的论述。
对于肿瘤之症,陈实功认为肿瘤只有及早的发现,才能摸清病源,以便能够及早的治疗,或许尚有一线希望治愈。
医学伦理学重点:中国医学的道德传统中国医学伴随着中国医学产生、发展,源远流长。
一、中国医学道德的起源自从有了医疗活动,便有了医学道德。
中国传统医德产生于远古时代人与伤病斗争的实践,助人是中国最早的医德思想。
西周时期的《疡医》一书记载凡有疡者受其药焉,即凡患疮疡的人,都可以从疡医那里取得药物,可见,当时对待疮疡病人是不分贵贱贫富的,普同一等思想已开始萌芽。
春秋时期,儒家推崇的仁的思想和行为对医学的影响很大,医家治病救人,为病人解除病痛,符合仁的要求。
战国时期,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医学实践的发展,为医德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是这一时期的医德思想。
扁鹊是战国时众多医学实践家的代称。
人们集高尚的道德和精湛的医术于扁鹊一身,既是对医学家的道德实践的歌颂,也是对医生的严格要求。
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害杂病论自序》中明确地将治病救人规定为医学的目的,把医生钻研医术同为包括人民大众在内的各阶层人解除病痛联系在一起。
魏晋时期的医家在继承《内经》和仲景学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与辨证施治相适应的医疗行为规范。
这些规范在《脉经》等著作中都有论述,在《褚氏遗书》中更有比较集中的说明。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的论大医精诚篇中,他系统阐明了医者对事业、对病人及其家属、对同道的道德原则,是我国传统医德的经典之作。
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中,进一步发扬了中国传统医德的人文主义精神。
并提出了医生的五戒和十要是中国传统医德的重要文献。
在清代,医学道德又有新的发展。
清初医家喻昌提出了医生对病人要笃于情的医德思想,并将这一思想贯彻在《医门法律》一书中,将医生的笃于情与四诊、辨证论治、医生的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得到当时医务工作者的赞同。
二、中国医学道德思想规范(一)中国传统医德思想1.医乃仁术;2.医以活人为务;3.易地以观,利自淡。
(二)中国传统医德规范喻昌在《医门法律》一书中突破了明代之前的用箴言的形式说明规范的传统,结合临床四诊、治疗论述医德规范。
“外科圣手”82岁陈实功养生秘诀:“5为”做好,百岁不老1德为先。
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外科专家叫陈实功,在那个年代能够健康活到82岁,不亚于今天的百岁寿星。
陈实功自幼身体不好,头疼脑热一类疾病接二连三,饱受痛苦折磨的他立下大志,将来做个好大夫,悬壶济世,拯救苍生。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俗话也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陈实功后来拜师李沦溟,认真学习医学知识,他的天资聪颖加上勤学好问,很快就成了老师眼里的“种子选手”,常给他开小灶。
成年以后,陈实功著作颇丰,其中《外科正宗》一书,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专门探讨医德理论的作品。
这就引出他的第一个“养生秘诀”:德为先。
在陈实功的养生体系里,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德为福寿之本”。
德,从来都是善的最高形式。
仁者寿,德者福。
陈实功指出,一个人注重道德修养,并且把它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身体力行,既能得福,也能延寿。
善良,就是积极向上正能量,就像一轮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孔子说的“仁者寿”,就是这个意思。
2心为要。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陈实功发现“养心之道”,至关重要。
真正的高人,好习惯伴随一生。
真正的养生高手,总是那些情绪稳定,宽容大度的人,他们遇事不慌不忙,遇人一团和气,无论在哪里都能开心快乐,怡然自得。
“千古第一完人”王阳明说,心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一个人能够心平气和,心静如水,清心寡欲,安步当车。
他的健康构架就搭建起来了。
如果再加上丰富多彩的美好,有情有趣的体验,知足常乐的习惯,幸福自不必说,长寿也是实至名归。
不知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人如果心情好,他的胃口就好、精神就好,说出来的话也阳光明媚。
如果他心情糟糕,就会脾气暴躁,语言粗鲁,看什么都感觉不顺眼。
心胸开阔,眼光长远。
陈实功认为,心胸豁达,宠辱不惊延年益寿的基础,而良好的习惯,稳定的情绪,正是修养内心的不二法门。
陈实功说,“毋摇尔情,毋劳尔形”,就能达到“远世俗、忘名利、无贪嗔、却疾病”的境界。
3腿为贵。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医学伦理学(1)A1型题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A.公正分配医药卫生资源的要求B.实现医疗活动道德价值的要求C.协调医际关系的要求D.合理解决卫生劳务分配问题的要求E.正确处理市场经济对医学服务正、负双重效应的要求答案:E[解答] 加强医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对医疗活动产生正负效应,也会提出相应的要求。
2. 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形式是A.社会舆论B.内心信念C.传统习俗D.行为规范E.道德约束答案:D[解答] 两者都以规范的形式起到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伦理是前提和基础,法律是保证和底线。
3. 医学伦理学的精髓是A.医德理论B.医德规范C.医德实践D.医德关系答案:B[解答] 医德规范是医学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它是最终见之于医务人员行动的有效体现,是对医务人员医德品质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医学伦理学的精髓。
4. 不属于医德关系的是A.医患关系B.医学科研中的医德关系C.医社关系D.医医关系E.患者之间的关系答案:E[解答] 除了患者之间的关系不属于医务人员参与的领域之外,其他与医院相关的都包括在医德研究的关系之中。
5. 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A.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B.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C.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D.医务人员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E.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答] 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主旨是围绕医患之间的一切问题和医患利益展开的核心,解决和协调好这一关系是根本任务与目的。
6. 医学人道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尊重病人的生命B.同情病人D.病人的自主权利E.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答] 对人类自身生命的关注是整个医学的立足点,也是医学人道主义的根本思想。
7. 违背了不伤害原则的做法是A.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行人工流产术B.有证据证明,生物学死亡即将来临且病人痛苦时,允许病人死亡C.糖尿病病人足部有严重溃疡,有发生败血症的危险时,予以截肢D.强迫病人进行某项检查E.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答] 不给病人造成本可避免的身体上、精神上的伤害和经济上的损失是符合不伤害的行为。
中医主治系列-中医骨伤学【代码:328】-相关专业知识-医学伦理学[单选题]1.最能全面反映伦理学概念内涵的叙述是哪项?()A.研究社会公德的科学B.研究政治道德现象的科学C.研(江南博哥)究道德现象的科学D.研究婚姻家庭道德现象的科学E.研究职业道德现象的科学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是指道理或规则。
“伦理”即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应遵循的规则和道理。
而伦理学,是以道德现象作为研究客体的科学,即研究道德的起源、本质、作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单选题]2.医德意识现象包括()。
A.医德评价B.医德修养C.医德信念D.医德教育E.医德行为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医学道德现象包括医德意识现象、医德规范现象和医德活动现象。
①医学道德的意识现象:包括医德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理论等。
②医学道德的规范现象:在医学实践中评价和调整医务人员行为的准则。
③医学道德的活动现象:在医疗实践中进行医德评价、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等。
[单选题]3.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原则?()A.尊重原则B.不伤害原则C.公正原则D.有利原则E.保密原则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原则包括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和不伤害原则。
[单选题]4.道德的主要特征是指哪两个因素的统一?()A.变动性与稳定性B.现实性与理想性C.自律性与他律性D.阶级性与全民性E.直接性与间接性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道德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俗来维持,用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
道德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特殊的规范性。
道德的主要特征是指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
[单选题]5.提出“医学五戒十要”的是下列哪个医家?()A.孙思邈B.华佗C.陈实功D.李时珍E.张仲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明代著名外科医生陈实功对中国传统医德的重大贡献,就是他提出了医生的“五戒”和“十要”。
外科正宗读后感《外科正宗》是明代陈实功编著的外科专著,对于中医药学以及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这本书的学术价值非常高。
明朝时期,中医药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医学家和著作。
《外科正宗》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外科治疗的经验和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陈实功在书中提出了很多创新的观点和方法,对于后来的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这本书对于中医药学的现状和发展也有很大的启示。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学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学,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外科正宗》的编纂方式和内容为后来的医学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这本书的文字简洁明了,易于阅读和理解。
在书中,陈实功用简练的语言阐述了外科治疗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方法,以及各种外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和治疗方法。
读者可以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外科治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这本书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外科正宗》作为一部外科专著,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一部文化经典,为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和资源。
总之,《外科正宗》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著作,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医药学的相关知识,更深入认识到了中医药学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部经典著作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明代陈实功的养生之道与清宫八珍糕1. 引言1.1 明代陈实功的养生之道与清宫八珍糕在明代,陈实功是一位非常注重养生的医学家,他提倡“饮食为先,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
陈实功认为,饮食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才能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平衡。
在他的养生之道中,饮食的搭配和调理是至关重要的。
2. 正文2.1 陈实功的养生理念陈实功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专家,他提倡“养生之道”,强调“防疾病于未然”的理念。
陈实功认为,人体的健康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息息相关,只有保持身心的平衡才能达到健康的状态。
他主张“食养”、“运动”和“心养”并重,提倡饮食清淡、均衡,注意规律的作息和适量的运动,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远离压力和烦恼。
陈实功认为,食物对于养生至关重要,食物应该选用新鲜、天然的食材,烹饪方法简单,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
他还强调药食同源,认为一些药材也可以作为日常食材来食用,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陈实功的养生理念注重“以食补养,以药调理,以行和养”,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心态调节来维持身心健康。
他的养生之道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人们的健康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2.2 清宫八珍糕的制作方法清宫八珍糕是一道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美食,制作方法繁复但却富有技巧性。
首先要准备好各种珍贵食材,如冰糖、花生米、莲子、桂圆、红枣等。
其制作步骤如下:1. 将花生米、莲子、桂圆等食材清洗干净,待用。
2. 将冰糖倒入清水中煮至糖溶液浓稠,成为糖浆。
3. 将花生米、莲子、桂圆等食材放入糖浆中煮熟,待凉备用。
4. 将红枣泡软去核,切成小块。
5. 准备好模具,可以是小碗或小盘,底部铺上少许潮湿的纱布。
6. 将煮熟的食材放入模具中,轻轻压实。
7. 等食材冷却凝固后,将模具倒扣在盘子上,取出清宫八珍糕。
清宫八珍糕的制作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和耐心。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清宫八珍糕的口感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明代陈实功的养生之道与清宫八珍糕明代陈实功是中国明代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对养生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养生保健的方法和理论。
在他的养生理念中,食物与药物的用途被巧妙地结合起来,养生的方法也更加实用和易于操作。
而在他研发的清宫八珍糕更是成为了明代宫廷的养生佳品,至今仍有着一定的影响。
陈实功与养生之道陈实功是明代著名的医学家,他所倡导的养生理念一直都备受推崇。
陈实功主张“以食为先”,他认为养生首先重要的是通过饮食来调养身体,只有养好了身体,才能预防疾病的发生。
他认为饮食不仅是满足生理需求的基本生活必需品,更是能够调节脏腑以及防病强身的重要因素。
陈实功提出的饮食养生理念以药膳为主,他认为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和药用成分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和调养身体的作用。
陈实功主张“药食同源”,即将一些药材和食材相结合,用来滋补身体。
他提出了许多养生食谱和烹饪方法,被后人称之为“陈氏药膳”,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陈实功研发的清宫八珍糕清宫八珍糕是陈实功所研发的一款明代宫廷美食,它集中了陈实功的饮食养生理念,以及对中药材的深入理解。
这款糕点在明代宫廷备受推崇,不仅在宫廷内受到喜爱,也流传到了普通百姓家中。
清宫八珍糕的制作复杂且用料考究,其所含的养生功效也备受认可。
清宫八珍糕的主要材料包括枸杞子、灵芝、当归、茯苓、川芎、熟地、白术以及黄粱米等,这些中药材被用来熬糖、炼油或磨粉,最后制成八珍糕。
这款糕点具有调养气血、润肺澄心、滋阴安神、健脾益肺等功效。
除了对人体内脏腑的调养之外,清宫八珍糕还能滋补身体、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
清宫八珍糕在明代宫廷被视为一种珍贵的滋补佳品,备受珍视。
清宫八珍糕在制作过程中,特别讲究材料的选用和烹饪的技巧。
制作者需要根据中药材的特点和功效,搭配合理的比例,精心熬制糖水,烹炼成糕团,最终制成八珍糕。
清宫八珍糕的制作需要讲究火候,八珍糕外观呈现出金灿灿的颜色,质地绵软且韧性十足,口感极佳,是一道极具美味与功效兼备的养生佳品。
明代陈实功的养生之道与清宫八珍糕明代陈实功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专家,他提出了许多养生之道的理论和方法。
最著名的就是他所创制的清宫八珍糕,在养生保健领域具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陈实功认为,养生之道首先需要保持身心健康。
他强调了饮食的重要性,提倡节制饮食,注重食物的品质和烹饪方式。
他认为,饮食应以粗细粮杂搭配为主,荤素搭配,以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在烹饪方法上,他主张温饱适口,注重药膳烹饪,强调药食同源,既能满足味蕾的需求,又能起到养生的作用。
陈实功还强调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
他认为,保持心情愉快,身心放松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主张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时间,注重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会放松自己,以减轻压力和疲劳,保持良好的心态。
陈实功还推崇运动养生。
他主张适量的运动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他认为,适度的锻炼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改善人体器官的功能,缓解疲劳和压力。
他在清宫八珍糕中,还对运动的种类和强度进行了具体指导,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清宫八珍糕是陈实功根据古方糕点改进而成的一种养生食品。
它的配方精选了八种珍贵的草药、花果和谷物,经过精细加工而成。
其中包含了人参、枸杞子、当归、女贞子等能够起到养血、滋补身体的草药,还有核桃、葡萄干等增加食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这些珍贵的草药和食材在养生保健领域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功效。
清宫八珍糕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需要用糯米、红豆、糖等多种食材进行蒸煮、捣烂、筛过等工序。
这么繁琐的制作过程,一方面是为了保留原材料的营养成分,另一方面是为了使食品更加细腻、口感更好。
清宫八珍糕不仅养生,而且还被视为一种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代陈实功的养生之道以保持身心健康为核心。
他通过节制饮食、调节情绪和适量运动等方面进行养生,同时还创制了清宫八珍糕,以滋补身体,增加营养。
他的理论和方法在当代养生保健领域仍然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
明代陈实功的养生之道与清宫八珍糕明代陈实功是明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养生专家,他的养生之道以调理人体气血和养生保健为主要内容,其中讲究饮食搭配和合理运动,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和推崇。
而清宫八珍糕,则是清宫中专为皇后、妃嫔和贵妇人群所研制的一种滋补食品,它以药食同源的理念配方中草药与粳米制作而成,被誉为“美容圣品”。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分别介绍明代陈实功的养生之道和清宫八珍糕。
陈实功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养生专家,他的养生理论更加注重人体的整体调理和个体化的健康保养。
他的养生之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养:陈实功提倡饮食清淡,以粮食、蔬菜和水果为主。
他认为,在饮食方面应该适量进食,不过度贪食,而且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和季节变化来调节饮食。
2. 合理作息:陈实功强调人体内脏的作息规律,他认为要保持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还要适当进行运动和放松活动,以保持身心健康。
3. 调理情志:陈实功认为情志的和谐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他提倡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忧郁和烦恼。
他还主张不要过度消耗精力,要经常进行调理和休闲活动,以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
4. 定期养生:陈实功主张定期进行养生调理,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季节来定期进行养生,比如春季养生、夏季养生等,特别是要注意调整饮食和作息习惯。
清宫八珍糕:清宫八珍糕是清代宫廷特供的滋补美容食品,它是由粳米、红枣、莲子、百合、芡实、薏苡仁、薏苡仁、桃仁等珍贵药食材料研制而成的。
清宫八珍糕具有滋阴润燥、养血安神、美容养颜的功效,被誉为“美容圣品”。
清宫八珍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药食材料:1. 红枣:具有补血养颜的作用,可以改善面色暗黄,并能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
2. 莲子:具有滋养心脾、清热安神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和精神疲劳等问题。
3. 百合: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有助于滋阴润燥,还能够改善面部皮肤干燥的问题。
4. 芡实: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养血的作用,可以改善体质虚弱和消化不良的问题。
陈实功:明代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陈实功话题:陈实功中医理论老中医医生中医深受儒家、道家和佛家影响,以仁为重,以术为用。
由于那时中医生都是个体行医,自开药号、医馆,医事以坐诊和出诊相结合,没有形成行业规模,使得那时的中医均以加强医生自身修养为主题。
在历代医家的著作中常有体现,如孙思邈《大医精诚》,凡学中医之士莫不知晓。
此外,明代医家、中医外科大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中亦有篇章进行论述,分为“医家五戒”和“医家十要”。
在医德医风形成行业规范、在现今医疗部门日渐加强行风建设的今天,两文读来依旧让人心有所悟,心有所感,心有所想,慨叹今行医者对此不可不读、不可不知。
(一)解读“医家五戒”一戒:无论病家大小、贫富,有请便往,勿得迟延、厌弃,欲往而不往,不为平易。
药金勿论轻重有无,当尽力一例施治,自然生意日增,无伤方寸。
当今,一些医疗机构和个体诊所惟利是图,夸大药物功效,夸大自身诊疗水平,骗一个算一个。
也许在短期内会有丰厚的经济效益,但这绝非长久之计,当其“狐狸的尾巴”露出来的时候,经济效益就要短路了,搞不好,店子都被愤怒的病人(家属)砸了还说不定。
所以,诚心行医、务实行医,还愁经济效益上不去?古人在经济环境与经济意识落后的几百年前就能认识到,今人难道就比古人蠢?二戒:凡遇妇女及孀妇、尼僧等,必候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诊视,倘旁无伴,不可自看。
没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视。
虽对内人(妻子),亦不可谈,此因闺阃(妇女居住的内室)故也。
在行医过程中医者首先就要尊重病人的隐私,尤其是女性患者。
如今,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强化,关于医生侵犯病人隐私的官司不少。
最常见的就是放射医生拍胸片时要女患者脱光上衣。
今年高考前夕,北京一所高中的女生内科体检安排的竟然是男医生,此举引起了女生以及家长们的强烈反对。
古代中医医德思想概述古代中医医德思想概述一般来说,中医医德深受儒家“仁”的伦理道德观念、墨家“兼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佛教“大慈大悲”、“普救众生”的教义影响。
总的来说,我国古代医德的特点是:注重医德和医术的统一、医德规范与医德实践相结合;强调主体的道德修养;强调天人合一,人际关系和谐,讲究中庸之道。
具体来说,我国古代医德有以下主要内容:一、“医乃仁术”的行医宗旨“医乃仁术”意为医学是施行仁道主义的术业,它是儒家的仁义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
我国儒家文化一直强调要“先知儒理”,“方知医理”。
“儒医”代表了一般伦理学与医学密切结合的结果,仁既是一般伦理学的核心,也是医学伦理学的核心。
《孟子·梁惠王上》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历代医家皆以“医乃仁术”为行医宗旨、为医德的基本原则。
唐代名医孙思邈强调医生必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明代龚廷贤在《万病回春》中的“医家十要”篇中说:“一存仁心,……二通儒道,……三通脉理,……四识病原,……十勿重利”。
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中的“医家五戒十要”篇中,提出第一“要”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
“医乃仁术”的命题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提示医学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仁”与“医”相结合,医患相互合作。
二、尊重和珍视生命的“贵人”思想《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它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是我国医学和医德教育方面的早期重要论著。
书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内经·素向》中的《疏五过论》和《征四失论》篇也提到医生应避免五种过错、四种过失,告诫医生要从病理、心理等方面分析病因,这样才能为病人解除疾病。
唐代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名言更说明了重视生命的珍贵和医德的重要性。
三、“普同一等”的行医原则古代医家从“仁爱救人”、“医乃仁术”的道德观念出发,强调对病人一视同仁,“普同一等”,“一心赴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