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2分一分(二)》精品教案 (7)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分数的本质,掌握数轴上分数的位置。
2.能够分析本节课中引入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将分数表示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分数的本质。
2.数轴上分数的位置。
3.将分数表示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1.分析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2.将分数表示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教学过程导入1.让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即分数的概念和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2.提问学生,当分子和分母互质时,分数将会怎么样。
引导学生想出答案,并解释。
讲解1.将分子和分母互质的分数称为真分数,介绍真分数的概念。
2.将数轴上的分数进行分组,分析每一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认识分数的本质是表达几等份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
3.引入分数的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概念,表达其中的规律,以及分子和分母的关系对转化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的影响。
4.以例题进行讲解,通过实例分析分数的位置和分子分母的关系,来表达分数的本质。
练习1.练习将分数表示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强化学生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2.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总结1.提出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指出本堂课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小结掌握的知识点,弄清除一些概念,提供解题思路。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引入分数的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的概念,需要对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进行深入剖析。
本课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分数的本质以及转化为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的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本教案主要针对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第6章第2节的内容,即《分一分(二)》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该教案适用于北师大版教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利用分数的大小关系比较大小并进行简单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分数的大小关系比较大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已知条件,迅速运用分数比较大小的原则进行推理和判断。
教学准备•获得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准备与本课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实物。
•准备课件、黑板和彩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感受各式各样的物品和形状,让他们了解分数的背景和含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2. 独立学习为学生提供个体化的学习资料,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
3. 交流合作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强调交流合作,鼓励学生结伴合作,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快速归纳出规律和方法,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
4. 练习检测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方法进行验证和练习。
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反馈,在学生做错的情况下耐心指导,引导学生不断进行反思。
5. 超前拓展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或者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拓展的资源,让他们能够在本课学完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们都能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较好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在课程设计上,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较好的满足,在过程中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度依赖教师的指导,要求学生主动探究,探索新知识。
同时,可以在交流与合作中加强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从中获益,形成学习共同体,增强课程教育的实际效果。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分一分(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认识分数《分一分》【教材分析】分一分(二)是认识分数第二课时,在第一节课上学生已经初步学习分数,简单了解分数含义,本节课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对分数意义的认识进行了拓展,了解一个整体还可以有多个个体组成,深入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含义。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分数解决问题,体会到分数的便捷性。
【学情分析】在第一节课,学生初步学习分数,会认、读、写简单分数,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与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更深层次分数的含义。
【教学目标】1.将多个个体看作一个整体,能用分数表达其中的一份或若干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2.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由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深层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会用分数表达由多个个体组成一个整体的一份或若干份【教学准备】正方形卡纸、红黄蓝三色彩笔、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唤醒旧知师:同学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咱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的内容,请看大屏幕。
(播放课件)请大家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并解释其含义。
同学举手踊跃回答。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的知识。
老师板书“分一分(二)”【设计意图】复习已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做下铺垫。
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师:生:平均分成9活动一:涂一涂师:让学生用红、黄、蓝彩笔,给这个正方形涂色,自己动手涂一涂,自己想得到的分数,然后想一想:每种颜色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黄色涂了()个,占大正方形的()分之()。
红色涂了()个,占大正方形的()分之()。
蓝色涂了()个,占大正方形的()分之()。
学生涂颜色,在小组内交流,请同学分享涂的分数。
师提问:这里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的?学生回答:把大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6.2《分一分(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以及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以及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以及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块巧克力,我们要将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份巧克力?2. 讲解概念: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平均分的概念,解释什么是平均分,以及为什么要平均分。
3. 例题讲解:用课件展示例题,讲解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5. 巩固知识: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2. 平均分的计算方法板书结构:平均分: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份,每份的大小相等。
计算方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包饼干有12块,我们要将它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块饼干?2. 妈妈买了5个苹果,要平均分给5个孩子,每个孩子能得到几个苹果?答案:1. 每个小朋友能得到3块饼干。
2. 每个孩子能得到1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除了用除法计算平均分,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计算平均分吗?引导学生探索更多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二)》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二)》数学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
结合创设的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问题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
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会用分数表示整体的一部分,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利用分数表示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一份或若干份。
教具准备小红花7朵,饼图1张,多媒体课件一套。
每人准备红、黄、蓝色彩笔各1支,活动报告1份,小正方形9个,饼图1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生:喜欢。
师:今天是鹿弟弟的生日。
我们一起看看鹿妈妈是怎样给鹿弟弟过生日的。
课件出示:鹿妈妈给鹿弟弟过生日的情境,鹿妈妈先端上一张饼,四个鹿姐姐和鹿弟弟互相谦让谁也不抢着吃,最后还是聪明的鹿弟弟想出了分饼的办法。
师:同学们,你们猜它想的什么办法?生:我猜它把这张饼平均分成了5份,每只小鹿吃其中的1份。
师:那鹿弟弟是怎么想的呢?电脑出示鹿弟弟将饼平均分成5份的过程。
学生的眼神由好奇到欣喜,他们为自己和鹿弟弟的意见不谋而合感到高兴。
师:鹿弟弟和同学们想的一样,大家都满意地吃到了饼,接着又发生了什么呢?课件出示:鹿妈妈再次端出刚恪好的一大摞饼,鹿弟弟感到为难。
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二)》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分一分(二)》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分一分(二)》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同学们想想你们昨天学了什么?生1:分数生2:分一分生3:分子、分母、分数线1、出示复习题图(1)图(2)这两个三角形的阴影部分哪个可以用分数表示?为什么?生1:图二可以用分数表示,因为把这个三角形分成了两部分,阴影部分就占整个三角形的1/2。
师:怎么分的?生:平均分生2:图一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我把图一可以平均分成四份,阴影部分可以用1/4表示。
(生在黑板上边画边解释1/4的由来)师:你们对分数理解得很不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一分,(板书“分一分”)[反思:我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复习将一个图形“平均分”后表示其中几份用分数。
可画的图有点特殊,学生将图1也用分数表示出来了。
不过这样也很不错,说明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得很到位,已经达到了复习的目的了。
]2、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附页图7),看看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什么图形?生:平均分成了9份。
每份是正方形。
师:请同学们用红黄蓝三色笔分别给这9份图上颜色,每种颜色涂几个方格可以由自己的喜好来定。
涂完后分别说说每种颜色各占这个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二、新知探究同学们是把一个大正方形平均分成九份。
看老师黑板上是什么?出示:九个小正方形。
(三个红,两个黄,四个蓝)生:略师:你们能用什么数表示黄色?生:2/9师:为什么?生:因为一共有9个正方形黄色的有2个,所以就是2/9师:同学们说可以用2/9表示吗?(生肯定)师:我们上节课都是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几份,而老师黑板上是9个正方形,这是把谁平均分的?生:可以把这9个正方形拼起来,变成一个大正方形。
也就是把9 个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
(说明: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及时地将9个正方形圈起来,并重复学生的回答,从而加深其他学生对整体的理解。
)师:把这个整体怎么分的?蓝色部分用分数怎么表示?指名回答同桌互说师:谁来说说红色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生1:红色部分占整体的3/9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把9个正方形看成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9份,红色占整体的3/9师: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生2:红色部分占整体的1/3,我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三个正方形,红色的正方形有三个就是这三份里的一份,所以用1/3表示师:你真是个善于动脑的孩子。
分一分(二)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怎么表示份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 法:启发式教学学 法:小组合作教学准备:小黑板,彩笔,方格纸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并且知道什么是分数。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分数,进一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二、小组合作1、把下图涂上不同的(红色、黄色和蓝色)。
2、小组讨论: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3、将上面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4、小组合作完成:打开课本70页(1)一共有几只蝴蝶?(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7。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 )。
(4)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别与同伴说一说。
三、当堂训练。
1、用分数表示每幅图中每种图案的个数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红花:黄花:长方形:圆:三角形:2、按分数圈一圈。
44 14 35四、课堂总结:由许多个体组成一个整体,用分数怎么表示?五、作业布置 练一练1、2题。
六、板书 分一分分子/分母 读作: 多少分之多少课后反思:有多个个体组成的整体,来表示分数时,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
课上采用了学生自己亲自动手画、剪、分析的过程来突破这一难点,大部分学生理解起来不算困难,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适量的提高训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6.2分一分(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案:6.2分数(二)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6.2分数(二)部分。
我们将深入探讨分数的概念,学习如何比较不同大小的分数,以及如何通过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用分数来表示。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用分数来表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分数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分数卡片、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个情景,比如分蛋糕,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用分数来表示每个人分到的蛋糕部分。
2. 分数的概念:我会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形,然后将其分为四等份,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分数的概念,即一个整体被等分后的一部分。
3. 比较分数大小:我会给学生发放分数卡片,让他们两两比较大小,并说出比较的依据。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分数例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实际问题,比如分水果、分配物品等。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独立完成,然后我会进行讲解和解答。
6. 分数的表示方法:我会教授学生如何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比如1/4、3/8等。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来设计板书,包括分数的概念、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分数的表示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 分蛋糕:每人分到1/4的蛋糕。
分水果:每人分到1/2的水果。
分配物品:每人分到3/6的物品。
2. 1/4 < 2/8 = 3/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分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分一分(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二节,主题是“分一分(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我们了解和掌握如何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以及如何用分数来表示每份的大小。
通过学习,我们要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会读写分数,并能用分数来表示物品的分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2. 能够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用分数表示每份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用分数表示每份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实物等。
学具:笔记本、文具、分数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提问:“如果我们有一个蛋糕,想把它分给三个小朋友,怎么分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讲解:通过PPT展示分数的读写方法,讲解分数的意义。
例如,1/2表示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一份。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卡片或者实物来表示分数。
例如,用10张卡片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几张卡片。
4. 练习:通过PPT出示一些分数练习题,让学生口头回答或者写出答案。
例如,将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重点。
可以画一个蛋糕图,并用分数表示蛋糕的分配。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分数表示下面的物品分配:一个苹果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答案:每个人分到1/2个苹果。
2. 请用分数表示下面的物品分配:一张纸分给三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答案:每个人分到1/3张纸。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家里找一些物品,尝试用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分配,比如分饼干、分水果等,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母和分子的含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教学,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分数,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介绍分数的概念,解释分母和分子的含义。
2. 分数的加减运算:讲解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通过例题演示运算过程。
3. 实际应用:将分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的概念理解和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掌握和实际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分数的定义,解释分母和分子的含义,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示例。
3. 互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数学语言描述分数,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4. 演示:通过PPT或黑板演示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让学生跟随演示进行实际操作。
5.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应用:设计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板书设计1. 6.2分一分(二)2. 内容: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加减运算、实际应用3. 示例:通过图表和示例展示分数的概念和加减运算过程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设计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中。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加减运算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一分(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并能运用分数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正确理解分数的定义和性质。
2. 运用分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3. 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2. 分数的表示与读法3. 分数的加减运算4.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2. 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难点1. 分数的理解和表示2. 分数的加减运算3.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分数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2.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分数的知识。
第二阶段:讲解与示范1. 讲解分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一些具体的分数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
2. 示范分数的表示和读法,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读出分数。
3. 讲解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通过PPT展示具体的运算步骤和示例。
第三阶段:练习与讨论1. 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表示和读法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 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心得和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和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2. 分数的表示与读法3. 分数的加减运算4. 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分数练习题。
2. 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分数实例,记录下来并解释其意义。
课后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第一阶段:导入1. 生活实例引入:利用PPT展示蛋糕分割、果汁分配等与分数相关的生活场景,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兴趣。
《分一分(二)》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地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能正确的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一、折一折、表示12。
1、提供一张长方形纸,让学生在这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折出来的?并把它剪下。
3、师:请你再折出这张正方形纸的12。
生思考折一折。
交流学生的折法,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折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尊重,并提供他们交流的机会。
二、认识几分之几。
1、认识14。
(1)把手中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四份。
(2)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这张纸的14。
那么没有涂色的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34)2、认识24。
(1)把其中的两份涂上颜色。
(2)思考:涂色的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认识34。
(1)请你在这纸上涂出34部分。
(2)在上面注明34。
(3)没涂颜色的表示几分之几呢?4、认识44。
(1)如果我把整张纸都涂上颜色,那么应该用几分之几表示呢?(2)44。
44也就是这1张纸,所以还可以用1来表示。
5、小结:像12、14、24、34……都是利用平均分得到的数,这就是分数。
三、练习巩固分数的意义。
1、出示书本第65页的说一说。
2、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这三幅表示什么意思?四、书本上55页。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只要表示的分数正确,对于学生的不同涂法,教师都给予肯定。
3、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如果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4、根据题意说一说,同桌思考后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分一分(一)1 42434414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分一分(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分一分(二)”。
一、教学内容1. 学习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2. 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3. 学会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2. 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3. 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2. 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每一份的大小。
例如,将一个苹果等分成了四份,每份就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3. 讲解分数的比较方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时,可以通过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然后比较乘积的大小。
4.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需将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需要先将分数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5. 随堂练习:请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老师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分数的基本概念2. 分数的比较方法3.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1. 一张纸的四分之一、一个苹果的四分之一、一个橙子的三分之一。
2. 1/4 < 2/8 = 3/12。
3. 1/3 + 1/6 = 1/2、2/5 1/5 = 3/1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掌握得较好,但在分数的比较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分数比较方法的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分一分(二)|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表示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和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正确读写分数,理解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2. 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3. 学会分数的加减运算。
4. 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分数的读写:介绍分数的结构,分子、分母的概念,以及读写规则。
2. 分数的意义: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示,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3. 分数大小的比较:教授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包括寻找公共分母和交叉相乘法。
4. 分数的加减运算:介绍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以及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
5. 分数应用题: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进行解答。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数的读写和意义。
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分数表示整体中的一部分。
分数大小的比较,尤其是交叉相乘法的运用。
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通分和计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分数卡片、实物模型(如水果、蛋糕等)、磁性白板、白板笔。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1. 利用实物模型(如切开的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2. 提问学生:“这些蛋糕可以怎样分?分数又是怎样表示的呢?”第二阶段:新授1. 讲解分数的结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2. 通过图示和实物模型,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3. 教授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使用公共分母和交叉相乘法。
4. 介绍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规则,以及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方法。
第三阶段:练习与巩固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邀请学生上讲台展示解题过程,并给予点评和指导。
第四阶段:应用与拓展1. 出示应用题,让学生尝试用分数知识解答。
2. 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提问学生:“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有什么特点?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加减法又是怎样的?”3.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进行解答。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 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2 分一分(二)北师大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2 分一分(二)。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六章第二节的“分一分(二)”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物品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计算物品的平均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教学重点:掌握物品平均分的方法,能够运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分糖果,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分一分(二)”。
2. 新课讲解:我会在黑板上展示一个例子,例如将12个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糖果数量。
我会引导学生使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除法在平均分中的应用。
接着,我会给出几个类似的例子,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 课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有关平均分的练习题,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平均分的概念2. 平均分的方法:除法3. 练习题示例七、作业设计24个苹果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30个橙子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橙子?2. 请解释一下平均分的意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如果有学生掌握得不够好,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我还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家里练习,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的是将一定数量的物品等分给若干个人,每个人分到的物品数量相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2分一分(二)第二课时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2分一分(二)第二课时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二节“分一分(二)”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通过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通过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能够通过除法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每人一套数学学具(包括算盘、小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教师拿出一袋糖果,告诉学生糖果共有12颗,要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颗糖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每个同学能分到4颗糖果。
教师引导学生用除法表示这个问题:12÷3=4。
2. 讲解与演示: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除法是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例如12÷3=4,表示将12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颗糖果。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小明有20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每份有4个苹果。
教师引导学生用除法表示这个问题:20÷5=4。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华有30个橙子,他想把它们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多少个橙子?5. 小组讨论: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一组有8个学生,他们想平均分配24个练习本,每组能分到几本练习本?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除法的意义: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例题:20÷5=4练习:30÷6=?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66页的“做一做”部分。
分一分(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结合“颁奖典礼”的具体情境,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分数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从而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能力目标:经历思考、创作、交流等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景激疑。
1. 颁奖典礼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奖品:一张大正方形贴纸。
2. 怎样分配奖品?学生在由9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纸上涂上颜色。
一等奖涂红色,二等奖涂蓝色,三等奖涂黄色。
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分配奖品的以及这样分配的理由。
二、互动解疑3. 用剪刀将各选手的奖品分开。
4. 正式颁奖:每位选手得到几个小正方形贴纸,占所有小正方形贴纸的几分之几,为什么?活动二:现场比赛第一轮:观察生活找分数。
获奖作品展览1:几何图形拼成的图案。
说说每种图形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获奖作品展览2:情境图(P59试一试)1. 独立思考:可以把图中哪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分数?2. 小组交流:用分数表示图中的一部分。
3. 分数接龙: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接龙,以小组评比三、启思导疑创作分数用各种图形拼出喜爱的图案,并说出每种图形的个数占所有图形个数的几分之几?贴出作品,小组评比。
四、实践运用1.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56页的“试一试”。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56页“试一试”的插图。
(2)出示问题: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图中还有什么可用分数表示?2. 指导学生分别完成课本57页“练一练”中的1—3题。
五、总结评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先想一想,然后来讲给大家听。
分一分(二)。
(教材第70~72页)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一涂、圈一圈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主动尝试的学习习惯。
重点: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能够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剪刀、正方形纸片、投影片、水彩笔。
师:同学们,听说你们动手操作的能力特别强,是这样吗?那来展示一下,好不好?请同学们剪下附页3中图3,然后给它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
生动手操作。
生1:我涂了3个红色、4个黄色和2个蓝色正方形。
生2:我涂了3个红色、3个黄色和3个蓝色正方形。
生3:我涂了2个红色、3个黄色和4个蓝色正方形。
……展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师:看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非常棒!不知解决问题的能力怎么样呢?接下来让我们来证明一下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棒的,好不好?1.分一分。
师:请同学们把你涂好色的9个小正方形用剪刀分开。
想一想,每种颜色的正方形占这些正方形的几分之几?(1)学生动手分一分。
(2)独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题。
①红色小正方形占所有正方形的几分之几?②黄色小正方形占所有正方形的几分之几?③蓝色小正方形占所有正方形的几分之几?(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
(4)全班交流。
2.看一看、说一说。
师: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在公园里我们就会遇到用分数来表示的一些事物。
(课件出示教材第70页情境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独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小题。
(1)出示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只蝴蝶?②白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③花蝴蝶占所有蝴蝶的。
(2)学生独立做题。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4)全班汇报交流。
师小结:通过动手操作和自主探索,我们知道了一个整体可以由若干个体组成,分数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
(5)找分数。
师:你还能从图中找到一些分数吗?①学生独立思考。
分一分(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结合“颁奖典礼”的具体情境,体会一个整体可以由许多个体组成,分数可以表示它的一部分,从而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经历思考、创作、交流等学习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利用实物操作,图形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景激疑。
1. 颁奖典礼
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奖品:一张大正方形贴纸。
2. 怎样分配奖品?学生在由9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纸上涂上颜色。
一等奖涂红色,二等奖涂蓝色,三等奖涂黄色。
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分配奖品的以及这样分配的理由。
二、互动解疑
3. 用剪刀将各选手的奖品分开。
4. 正式颁奖:每位选手得到几个小正方形贴纸,占所有小正方形贴纸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活动二:现场比赛
第一轮:观察生活找分数。
获奖作品展览1:几何图形拼成的图案。
说说每种图形占全部的几分之几。
获奖作品展览2:情境图(P59试一试)
1. 独立思考:可以把图中哪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分数?
2. 小组交流:用分数表示图中的一部分。
3. 分数接龙: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接龙,以小组评比
三、启思导疑
创作分数
用各种图形拼出喜爱的图案,并说出每种图形的个数占所有图形个数的几分之几?贴出作品,小组评比。
四、实践运用
1.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56页的“试一试”。
(1)指导学生完成课本56页“试一试”的插图。
(2)出示问题:
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图中还有什么可用分数表示?
2. 指导学生分别完成课本57页“练一练”中的1—3题。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先想一想,然后来讲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