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哈六中二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77.50 KB
- 文档页数:11
哈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卷(带答案)哈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10月月考试卷(带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e 20 C 12 N 14 O 16 Fe 56 Mg 24 Cu 64 Ba 137 S 32 Na 23 Al 27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50分) 1.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 2.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3.锌铜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Cu C.在外电路中,电流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 +移向ZnSO4溶液 4. 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 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 B.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Li+FeS===Li2S+Fe 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 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 5.美国海军海底战事中心与麻省理工大学共同研制成功了用于潜航器的镁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系统。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池的负极反应为Mg-2e-===Mg2+ B.电池工作时,H+向负极移动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 D.电池总反应式是Mg+H2O2+2H+===Mg2++2H2O 6.有关甲、乙、丙、丁四个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中负极反应式为2H++2e-===H2↑ B.乙中阳极反应式为Ag ++e-===Ag C.丙中H+向碳棒方向移动 D.丁中电解开始时阳极产生黄绿色气体 7. 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论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电解总反应为2Cu+H2O=====电解Cu2O+H2↑。
哈尔滨第六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化学试题3.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C.2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X原子与3p轨道上有一个空轨道的Y原子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4.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NaOH<Mg(OH)2<Al(OH)3B.第一电离能:Na<Mg<AlC.电负性:Na>Mg>AlD.还原性:Na>Mg>Al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ns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B.6C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2x违反了洪特规则C.电子排布式(21Sc)1s22s22p63s23p63d3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D.电子排布式(22Ti)1s22s22p63s23p10违反了泡利原理6.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的原子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7.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外围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8. 下列原子序数所对应的元素组中,两者可形成离子键的是A.1和17B.12和9C.14和6D.15和89. 下列离子中,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A、D3O+B、Li+C、ODˉD、OHˉ10. 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BF3B.H2OC.SiCl4D.PCl511. 酸HX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1 mol/L HX溶液的pH值约为2 B.HX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10 mL 1mol/L HX恰好与10 mL l 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HX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12. 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 mol·L一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盐酸B.加热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加氢氧化钠13. 分别在等体积等pH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加入足量锌粉,氢离子浓度c(H+)及氢气的体积V(H2)(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变化图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4. 取0.2 mol·L—HX溶液与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25℃),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一)=1×10—8mol·L。
1.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黄姜”又黄又亮,可能是在用硫黄熏制的过程中产生的SO2所致.B.加入Na2S可消除污水中Hg2+的污染.C.氮的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污染物,所以它们的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D.有机玻璃是以有机物A(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通过加聚反应得到,合成A的一种途经是:CH3C≡CH+CO+CH3OH,其过程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答案】C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克的D216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9N AB.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原子数为4N AC.80ml 10mol/L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产生的Cl2分子数为0。
2N AD.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6.4g时,电路中转移电子为0。
2 N 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18克的D216O的物质的量为=0。
9mol,其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
9mol×(1×2+8)=9mol,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故B错误;C.80ml10mol/L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变成稀盐酸,反应不能继续进行,故C 错误;D.精炼铜过程中,阳极溶解的有铜、铁、锌等金属,质量减少6。
4g时,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的数目,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的判断【名师点晴】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是:①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泡沫灭火器中用的是苏打和硫酸铝B.通过干馏可将煤中含有的苯、甲苯等物质分离出来C.地沟油通过水解反应可得到车用汽油D.家庭用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同时使用8.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导电实验证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B.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乙醇,加入水,振荡,然后分液C.进行蒸馏操作时.应用温度计准确测量沸腾液体的温度D.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用到的药品有双氧水和NaOH溶液9.分子式为C8H8的某芳香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反应。
该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其生成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有( )A.5种 B.6种 C.7种 D.8种A.20℃时.AgCl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g2CrO4>AgClB.20℃时,向相同浓度的KCl和KBr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会先生成浅黄色沉淀C.20℃时,向相同浓度的KCl和KBr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C(C1-)=2.7×10-3D.在100ml AgCl、 AgBr 、AgI饱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产生沉淀AgI质量最多11.有关下列图像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①可表示对平衡N2+3H22NH3加压、同时移除部分NH3时的速率变化B.图②中a、b曲线只可表示反应H 2(g)十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C.图③表示室温下将各1 ml pH=2的HA、HB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的情况。
若2<a<5,则两酸都为弱酸D.图④中的y可表示将O.1 mol/l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12.对下列装置作用的分析或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甲可除去HCl中的Cl2杂质B.装置乙可吸收SO2,并防止倒吸C.装置丙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非金属性:Si>CD.装置丁可制取并收集NO气体13.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稀硫酸和硫酸铝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等量的水后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与硫酸铝中水电离出的C(H+)的比值比稀释前的比值增大B.a点溶液中有:c(H+)+c(Al3+)=c(OH-)+c(SO42一)C.体积和pH都相同的稀硫酸和硫酸铝溶液与等浓度的NaOH反应,消耗NaOH的体积相等D.b、c两溶液水电离出的c(OH-)相等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Na—23Mg—24Al—27S—32 Cl—35.5K—39Ca—40Mn—55Fe—56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20=40分)1.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A.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B. 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C. 2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2个电子的Y原子D. 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答案】C考点:考查元素推断以及性质判断2.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 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D.sp3,氢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硼酸[B(OH)3]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与氧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即形成3个σ键,无孤对电子对,杂化轨道数为3,B原子采取sp2杂化;在硼酸[B (OH)3]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氧元素的电负性很强,不同硼酸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氢键,硼酸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更强,硼酸分子之间主要是氢键;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杂化轨道类型,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
【名师点睛】明确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以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是解答的关键。
答题要时注意氢键的形成是由于电负性很大的元素F、O、N与氢原子结合,共用电子对偏离H原子,使H原子几乎成为裸露的质子,而发生电性吸引。
①在硼酸[B(OH)3]分子中,硼原子最外层只有3个电子,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与氧原子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无孤对电子对,据此确定杂化轨道数,进而确定杂化方式;②在硼酸[B(OH)3]分子中,氧原子与氢原子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氧元素的电负性很强,不同硼酸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氢键,此外硼酸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比范德华力更强。
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加热NH4Cl晶体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检验NH3的生成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一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仅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烧杯D.用量筒量取20 mL O.5 mo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 mL,配制成0.1 mol/1 H2S04溶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碱固体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是放热反应B.P2O5和CaO可以作干燥剂,利用了它们具有易潮解的性质C.FeCl3固体溶于蒸馏水可制得FeCl3溶液D.粗盐易潮解是因为其中含有CaCl2和MgCl2等杂质的缘故5.下列关于各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l mol H2(g)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吸收241.8 kJ热量B.图甲表示2 mol H2(g)所具有的能量比2 mol H20(g)所具有的能量多483.6 kJ C.图乙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同温、同浓度的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D.图乙中起始时HA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HB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已知Ka(HCN)<Ka(CH3COOH),当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3COOH中水电离出的C(H+)大于HCN中水电离出的c(H+)B.由C(石墨)=C(金刚石) AH=+1.90 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向2.0 ml浓度均为O.1 mol/L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O.01 mol/L AgN0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的Ksp比AgI的Ksp大D.在101 kPa时,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02(g)=2H20(1) AH=一285.8 kJ·mol-1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2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 3C(g)+D(s)的影响,甲的压强比乙的压强大C.图3表示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B>AD.图4表示常温下,稀释HA、HB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加水量的变化,则NaA 溶液的pH小于同浓度的NaB溶液的pH8.实验室中,某学生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每次使用时润湿程度相同),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定溶液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学生的测定值没有误差产生B.当溶液为Na2CO3溶液时,该学生的测定值不会有误差C.用此法检测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时,盐酸的pH比醋酸溶液小D.用此法检测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时,醋酸溶液的pH比盐酸小9.25℃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溶液和BOH溶液,pH分别为1和11。
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5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Fe 56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面粉增白剂中的成份CaO2具有强氧化性B.CaO能与SO2反应,可用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C.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D.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它们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 NaAlO2溶液中:H+、Na+、Cl-、SO3-B.无色溶液中:K+、Ca2+、Cl-、NO3-C.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Cu2+、HCO3-、NO3-D.使石蕊变红的溶液中:H+、Na+、Fe2+、MnO4-9.有机物蒽的结构简式为,它的二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A.13 B.14 C.15 D.1610.下列选项中的数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是A.25℃和l00℃时H2O的K WB.同温同浓度的KHCO3溶液和NH4HCO3,溶液中的c(HCO3-)C.同温同浓度的NaHC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D.中和25mL0.1mol/L NaOH溶液所需CH3COOH和HCl的物质的量11.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Y、W同主族且能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X、W质子数之和是Z质子数的2倍。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一、选择题1.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以下有关排序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Ca2+>Cl﹣>S2﹣B.第一电离能:Si>C>NC.电负性:F>S>Mg D.热稳定性:SiH4>H2S>H2O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SO2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B.ClO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分子晶体的堆积均采取分子密堆积D.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C.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D.离子化合物中必定含有金属元素4.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A.HNO2B.H2SO3C.HClO3D.HClO45.关于乙烯分子中有5个ς键、一个π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ς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ς键C.C、H之间形成的是s﹣p ς键,C、C之间的π键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D.C、C之间形成的是sp2﹣sp2ς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6.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是()A.10 B.12 C.24 D.287.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①BF3②CH2=CH2③苯④CH≡CH ⑤NH3⑥CH4.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D.卤素单质按F2→I2,熔沸点逐渐升高9.实现下列变化时,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水晶和干冰的熔化B.食盐和醋酸钠的熔化C.液溴和液汞的汽化D.氨的气化和水的电离10.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SiO2B.CCl4和KCl C.NaCl和HCl D.CO2和H2S11.下列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A.乳酸:CH3﹣CHOH﹣COOHB.甘油:CH2OH﹣CHOH﹣CH2OHC.脱氧核糖:CH2OH﹣CHOH﹣CHOH﹣CH2﹣CHOD.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12.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①HF的熔、沸点比VⅡ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氨气极易溶于水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13.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A.硫B.生铁C.金刚石D.金属镁14.类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错误的是()①Mg可由电解熔融MgCl2制取;则Al也可由电解熔融AlCl3制取②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③1mol•L﹣1的NaCl溶液每升中含有1mol Na+;则1mol•L﹣1的FeCl3溶液每升中也含有1mol Fe3+④使用pH试纸时必须保持干燥;则湿润的pH试纸测得的pH一定有误差.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下列各项比较中前者高于(或大于或强于)后者的是()A.CCl4和SiCl4的熔点B.NH3与H2O的键角C.S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度D.碳化硅和金刚石的硬度点是()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17.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SiO2晶体中,由Si、O构成的最小单元环中共有8个原子B.在28g晶体硅中,含Si﹣Si共价键个数为4N AC.金刚石的熔沸点高于晶体硅,是因为C﹣C键键能小于Si﹣Si键D.镁型和铜型金属晶体的配位数均为1218.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219.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T、Q、W、Y具有如下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R、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②Q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与T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的核电荷数;③W与R同主族.A.T、Q、W、Y的原子半径大小为:T<Q<Y<WB.Q与W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属于同种晶体类型C.Q与Y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碱性氧化物D.由Y和T组成的物质YT是原子晶体,在电子和陶瓷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可以直接由单质Y和T在低温下合成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则其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H2O2是由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C.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体系不可能为中性D.碳、氮形成的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乙醇或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类型相同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1D.H2S与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22.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B.CaTiO3晶体中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C.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D.金属晶体的熔点都比分子晶体的熔点高23.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Cu(NH3)4]2+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将会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Cu(NH3)]2+不会与乙醇发生反应4D.在[Cu(NH3)4]2+离子中,Cu2+给出孤对电子,NH3提供空轨道24.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NH3B.CCl4C.H3O+D.CH2O25.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晶体Q,Q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R:反应过程中新形成的化学键中无()A.离子键B.配位键C.非极性共价键D.氢键二、非选择题26.(1)A,B,C,D是周期表中前1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 能分别与A、B、C、形成10电子总数相等的多原子分子M、N、W,且在M、N、W分子中,A、B、C原子都采取sp3杂化.①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A22﹣与C22+互为等电子体,C22+的电子式②N的沸点比其同族相邻氢化物沸点高的主要原因是.W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名称是(2)E、F、G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均为4s1.①F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②E元素单质的晶体堆积模型为(填字母)③向G的硫酸盐溶液中通入过量N气体,可生成[G(N)4]2+不考虑空间构型,[G(N)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用元素符号表示).27.有A、B、C、D四种元素,其中A元素和B元素的原子都有1个未成对电子,A+比B﹣少一个电子层,B原子得一个电子填入3p轨道后,3p轨道已充满;C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D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其最高价氧化物中含D的质量分数为40%,且其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R是由A、D两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中A+与D2﹣离子数之比为2:1.请回答下列问题:(1)A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A2密堆积型式,则其晶体内晶胞类型应属于(填写“六方”、“面心立方”或“体心立方”).(2)B﹣的价电子排布图为,在CB3分子中C元素原子的原子轨道发生的是杂化.(3)C的氢化物的空间构型为(4)B元素的电负性D元素的电负性(填“>”、“<”或“=”);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说明B、D两元素形成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5)如图所示是R形成的晶体的晶胞,设晶胞的棱长为 a cm.试计算R晶体的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28.现有六种元素,其中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个方向,原子轨道呈形.(2)C和与其左右相邻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3)①DE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该分子中的键角比离子DE4+中的键角小的原因是②将E的单质通入到黄血盐{K4[Fe(CN)6]}溶液中,可得到赤血盐{K3[Fe (CN)6]}.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已知含E的一种化合物与过氧化氢发生如下反应(已配平):H2O2+→+HE (请写出横线上物质的结构式)(4)F位于区,价电子排布式为.(5)G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如图),则晶胞中每个原子的配位数为.假设晶胞边长为a,原子半径为r,列式表示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29.第四周期中的18种元素具有重要的用途,在现代工业中备受青睐.(1)铬是一种硬而脆,抗腐蚀性强的金属,常用于电镀和制造特种钢.基态Cr原子中,电子占据最高能层的符号为,该能层上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30Zn与31Ga的第一电离能是否符合这一规律?(填“是”或“否”),原因是(如果前一问填“是”,此问可以不答).(3)镓与第VA族元素可形成多种新型人工半导体材料,砷化镓(GaAs)就是其中一种,其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白色球代表As原子).在GaAs晶体中,每个Ga原子与个As原子相连,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As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4)与As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是N、P.AsH3中心原子杂化的类型,一定压强下将AsH3和NH3、PH3的混合气体降温是首先液化的是(5)铁的多种化合物均为磁性材料,氮化铁是其中一种,某氮化铁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则氮化铁的化学式为;设晶胞边长为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用含a和N A 的式子表示)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4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根据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结构的有关知识,以下有关排序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Ca2+>Cl﹣>S2﹣B.第一电离能:Si>C>NC.电负性:F>S>Mg D.热稳定性:SiH4>H2S>H2O【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B.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增大,同组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C.F是电负性最强的元素,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解答】解:A.S2﹣、Cl﹣、Ca2+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S2﹣>Cl﹣>Ca2+,故A错误;B.同组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因此第一电离能C>Si,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增大,因此第一电离能N>C,所以第一电离:N>C>Si,故B错误;C.F是电负性最强的元素,同周期自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强,因此电负性F>S>Mg,故C正确;D.因非金属性O>S>Si,所以热稳定性:SiH4<H2S<H2O,故D错误;故选C.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SO2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B.ClO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C.分子晶体的堆积均采取分子密堆积D.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考点】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分析】A.先求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再判断杂化类型,SO2为sp2杂化;B.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其杂化方式及空间构型;C.分子晶体的堆积不一定是分子密堆积,如冰晶体中存在氢键,不是分子密堆积;DCS2与CO2分子构型相同,根据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分析.【解答】解:A.SO2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6﹣2×2)=3,为sp2杂化,SO32﹣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3+(6+2﹣2×3)=4,所以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故A错误;B.ClO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7+1﹣3×2)=4,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是三角锥型,故B正确;C.分子晶体的堆积不一定是分子密堆积,如冰晶体中存在氢键,不是分子密堆积,故C错误;D.CS2与CO2分子构型相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为O=C=O为非极性分子,则CS2的结构为S=C=S,属于直线形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金属元素和一种非金属元素一定能形成离子化合物B.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C.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D.离子化合物中必定含有金属元素【考点】化学键.【分析】A.金属与非金属可能形成共价键;B.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C.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D.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解答】解:A.金属与非金属可能形成共价键,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含离子键的一定为离子化合物,则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故B正确;C.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NaOH中含共价键、离子键,故C错误;D.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铵盐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4.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A.HNO2B.H2SO3C.HClO3D.HClO4【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但O、F 元素除外,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同一周期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但O、F元素除外,N、S、Cl三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ClO4,所以HClO4的酸性最强,故选D.5.关于乙烯分子中有5个ς键、一个π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p2杂化轨道形成ς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ς键C.C、H之间形成的是s﹣p ς键,C、C之间的π键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D.C、C之间形成的是sp2﹣sp2ς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析】A.杂化轨道用于填充孤对电子及成ς键;B.杂化轨道用于填充孤对电子及成ς键;C.乙烯中每个C原子形成2个C﹣H键、1个C=C双键,故杂化轨道数目为3,C原子采取sp2杂化,杂化轨道用于填充孤对电子及成ς键;D.乙烯中每个C原子形成2个C﹣H键、1个C=C双键,故杂化轨道数目为3,C原子采取sp2杂化,杂化轨道用于填充孤对电子及成ς键.【解答】解:A.乙烯中sp2杂化轨道形成ς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故A正确;B.乙烯中sp2杂化轨道形成ς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杂化轨道不能形成π键,故B错误;C.乙烯中每个C原子成2个C﹣H键、1个C=C双键,故杂化轨道数目为2,C原子采取sp2杂化,杂化轨道用于填充孤对电子及成ς键,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ς键,C﹣C之间有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故C错误;D.乙烯中C原子成2个C﹣H键、1个C=C双键,故杂化轨道数目为2,C 原子采取sp2杂化,杂化轨道用于填充孤对电子及成ς键,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ς键,C﹣C之间有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故D错误;故选A.6.六氧化四磷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是()A.10 B.12 C.24 D.28【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析】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先确定P4的结构,即空心正四面体,有6个P﹣P键.每个P﹣P键中间插入1个O原子,就成了P4O6.【解答】解: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键,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可先确定P4的结构,即空心正四面体,有6个P﹣P键.每个P﹣P键中间插入1个O原子,就成了P4O6,结构为,由图可以看出,有12个共价键.故选B.7.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①BF3②CH2=CH2③苯④CH≡CH ⑤NH3⑥CH4.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考点】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及杂化类型判断.【分析】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说明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目为3,杂化轨道数目=ς键+孤电子对数.【解答】解:①BF3分子中B原子孤电子对数=×(3﹣3×1)=0,杂化轨道数目为3+0=3,B原子杂化类型为sp2,故①正确;②CH2═CH2分子中碳原子孤电子对数=×(4﹣2﹣2)=0,杂化轨道数为3+0=3,C原子采取sp2杂化,故②正确;③苯分子中C原子形成3个ς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3,所以采取sp2杂化,故③正确;④CH≡CH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形成1个C﹣H,1个C≡C三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2,碳原子采取sp杂化,故④错误;⑤NH3中N原子形成3个ς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N原子采取sp3杂化,故⑤错误;⑥CH4中碳原子形成4个ς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为4,C原子采取sp3杂化,故⑥错误;故选A.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C.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D.卤素单质按F2→I2,熔沸点逐渐升高【考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含有氢键的物质.【分析】A、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B、非极性分子中,可能不含非极性键;C、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氢键;D、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解答】解:A、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可能为非极性分子,如甲烷、二氧化碳等,故A错误;B、非极性分子中,可能不含非极性键,如甲烷等,故B错误;C、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乙醇分子和水分子间除了范德华力,还存在氢键,故C错误;D、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故卤素单质按F2→I2,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故熔沸点逐渐升高,故D正确.故选D.9.实现下列变化时,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A.水晶和干冰的熔化B.食盐和醋酸钠的熔化C.液溴和液汞的汽化D.氨的气化和水的电离【考点】化学键.【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电离、化学变化中一定破坏化学键,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水晶熔化破坏共价键,干冰的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A 不选;B.食盐和醋酸钠的熔化,均发生电离,均破坏离子键,故B选;C.液溴的汽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液汞的汽化破坏金属键,故C不选;D.氨的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水的电离破坏共价键,故D不选;故选B.10.下列各组物质,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SiO2B.CCl4和KCl C.NaCl和HCl D.CO2和H2S【考点】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分析】根据晶体的类型和所含化学键的类型分析,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含有共价键.【解答】解:A、固体SO2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二氧化硅、二氧化碳都只含共价键,故A错误;B、CCl4是分子晶体,CCl4中只含共价键,KCl是离子晶体,KCl中只含离子键,故B错误;C、NaCl是离子晶体,NaCl中只含离子键,固体HCl分子晶体,HCl中只含共价键,故C错误;D、固体CO2和H2S都是分子晶体,CO2和H2O都只含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D.11.下列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A.乳酸:CH3﹣CHOH﹣COOHB.甘油:CH2OH﹣CHOH﹣CH2OHC.脱氧核糖:CH2OH﹣CHOH﹣CHOH﹣CH2﹣CHOD.核糖:CH2OH﹣CHOH﹣CHOH﹣CHOH﹣CHO【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机分子中碳原子连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或手性碳原子),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解答】解:A.CH3﹣CHOH﹣COOH中间碳是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B.CH2OH﹣CHOH﹣CH2OH分子中不存在手性碳原子,没有光学活性,故B 错误;C.CH2OH﹣CHOH﹣CHOH﹣CH2﹣CHO从到起第二个碳和第三个碳是手性碳原子,故C正确;D.CH2OH﹣CHOH﹣CHOH﹣CHOH﹣CHO中间3个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故选C.12.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①HF的熔、沸点比VⅡ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氨气极易溶于水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考点】含有氢键的物质.【分析】①ⅤIIA族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HF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②醇、羧酸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③冰中存在氢键,其体积变大;④氨气与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氨气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⑤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⑥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解答】解:①因第ⅤIIA族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HF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HF的熔、沸点比VII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故①正确;②小分子的醇、羧酸与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则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故②正确;③冰中存在氢键,其体积变大,则相同质量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故③正确;④氨气与水分子都是极性分子,氨气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氨气极易溶于水,故④正确;⑤对羟基苯甲酸易形成分子之间氢键,而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故⑤正确;⑥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其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而与氢键无关,故⑥错误;故选B.13.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有()A.硫B.生铁C.金刚石D.金属镁【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分析】常见晶体有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以及金属晶体,其中原子晶体由原子构成,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分子晶体,离子晶体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等离子晶体,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另外一些单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硫属于分子晶体,晶体直接由分子构成,故A错误;B.生铁是铁原子、碳原子等构成的金属晶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但是合金混合物,故B错误;C.金刚石晶体属于原子晶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正确;D.金属镁是由镁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故D错误.故选C.14.类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错误的是()①Mg可由电解熔融MgCl2制取;则Al也可由电解熔融AlCl3制取②晶体中有阴离子,必有阳离子;则晶体中有阳离子,也必有阴离子③1mol•L﹣1的NaCl溶液每升中含有1mol Na+;则1mol•L﹣1的FeCl3溶液每升中也含有1mol Fe3+④使用pH试纸时必须保持干燥;则湿润的pH试纸测得的pH一定有误差.A.①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考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金属晶体;测定溶液pH的方法;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①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物中不含自由移动的铝离子;②在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移动的电子;③铁离子在溶液中要水解,但是钠离子不会水解;④pH试纸在使用之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解答】解:①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氯化铝不含自由移动的铝离子,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制取金属铝,故错误;②晶体中有阳离子,未必一定有阴离子,如:在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移动的电子,故错误;③铁离子在溶液中要水解,1mol•L﹣1的FeCl3溶液每升中含有Fe3+小于1mol,故错误;④pH试纸在使用之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测定的是稀释以后溶液的pH 值,但是弱测定纯水的pH时,不会影响结果,故错误.故选D.15.下列各项比较中前者高于(或大于或强于)后者的是()A.CCl4和SiCl4的熔点B.NH3与H2O的键角C.S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度D.碳化硅和金刚石的硬度【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分析】A.根据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大;B.NH3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H2O为V形,键角为105°;C.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分子空间构型,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分析物质的溶解性,SO2在水中溶解度比CO2大;D.键长C﹣C<C﹣Si,键长越长,硬度越小.【解答】解:A.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大,所以SiCl4的熔点比CCl4的高,故A错误;B.NH3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H2O为V形,键角为105°,故B正确;C.二氧化硫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2+(6﹣2×2)=3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V形结构,SO2是V形的极性分子,CO2是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的大,故C正确;D.原子半径Si>C,键长C﹣C<C﹣Si,键长越长,硬度越小,碳化硅<金刚石,故D错误.故选BC.点。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下)开学化学试卷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3周期所包含的元素中钠的原子半径最小B.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电负性最大D.电子云示意图中的每个小黑点都表示一个电子2.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A.它的元素符号为O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C.它可与H2生成液态化合物D.其电子排布图为:3.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D.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4.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B.具有下列最外层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②3s23p2③3s23p3④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C.①Na、K、Rb ②N、P、As ③O、S、Se 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D.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5.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是p区元素C.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D.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6.X、Y是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且电负性大小: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X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弱于Y的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7.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8.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和价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D.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9.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Z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B.M、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C.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D.工业上常用电解Y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熔融态制取Y的单质10.A n+、B(n+1)+、C n﹣、D(n+1)﹣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C.单质的还原性:B>A D.原子序数:B>A>C>D1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左到右,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五列为VA族B.某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与它同周期的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25 C.VIA族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53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5周期VIIA族1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则()A.原子半径:丙>乙>丁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Ⅵ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L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C.ⅦA族元素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越强D.同一主族的甲乙两种元素,甲的原子序数为a,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414.已知A、B、C均为短周期的元素,A、B同周期,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A2﹣>C﹣>B2+B.C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为+7价C.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CD.还原性:A2﹣<C﹣15.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组合是()①铊(Tl)与铝同主族,其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大于HCl③硒(B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①微粒半径:r(K+)>r(Al3+)>r(S2﹣)>r(Cl﹣)②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2S>PH3>SiH4③还原性:S2﹣>Cl﹣>Br﹣>I﹣④氧化性:Cl2>S>Se>Te⑤酸性:H2SO4>H3PO4>H2CO3>HClO⑥非金属性:O>N>P>Si⑦金属性:Be<Mg<Ca<K.A.①B.①③ C.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⑤17.X、Y、Z、W都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Z同主族,Y、Z同周期,W与X、Y既不同主族也不同周期;X、Y、Z三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于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B.X、Y、Z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Y n﹣>Z m﹣>X m﹣C.元素Z、Y分别与元素W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W m Z<W n YD.若H n Y溶液的酸性比H m Z溶液的酸性强,则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18.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若X+和Y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B.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C.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D.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ⅠA和ⅡA族,碱性:CsOH>Ba(OH)219.金属钛对体液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下列有关2248Ti和2250Ti的说法,正确的是()A.2248Ti和2250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2248Ti和2250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纵行C.分别由2248Ti和2250Ti组成的金属钛单质互称为同分异构体D.2248Ti和2250Ti为同一核素20.下列关于指定粒子构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37Cl与39K具有相同的中子数B.第114号元素的一种核素X与82P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D.O22﹣和S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0分)21.已知:A~F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原子的L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D与E同主族,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F3+的M层3d轨道电子为半充满状态.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B、C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2)D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种不同能级的电子.(3)写出E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4)F和X(质子数为25)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2+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22.现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为离子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5(2)B元素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个方向,原子轨道呈形.(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图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4)G位于族区,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5)DE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其空间构型为.(6)检验F元素的方法是,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23.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表列出前20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一(1)以上10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填编号).比元素B原子序数大10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由上述C、E、G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可能是(写分子式,写出两种即可),元素G、I分别和J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晶体类型是.(3)元素E与C及氢元素可形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0的一元羧酸分子.其分子中共形成个σ键,个π键.(4)短周期某主族元素K的电离能情况如图(A)所示.则K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族.图(B)是研究部分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变化规律的图象,折线c可以表达出第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规律.不同同学对某主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的变化趋势画出了两条折线﹣﹣折线a和折线b,你认为正确的是_.24.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无色晶体,常见的两种制备方法为2NaNH2+N2O═NaN3+NaOH+NH3,3NaNH2+NaNO3═NaN3+3NaOH+NH3↑.回答下列问题:(1)氮所在的周期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2)基态氮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图为.(3)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写出一种).(4)叠氮化钠(NaN3)中离子半径的大小关系是Na+_N3﹣.叠氮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5)N2O沸点(﹣88.49℃)比NH3沸点(﹣33.34℃)低,其主要原因是.(6)安全气囊的设计原理为6NaN3+Fe2O33Na2O+2Fe+9N2↑.①氮分子中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②铁在周期表的位置,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7)氯化铬酰(CrO2Cl2)能与许多有机物反应,常作氧化剂或氯化剂,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写出基态铬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与铬同周期的所有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与铬原子相同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②比较二者的电负性:As Ga(填“<”、“>”或“=”).(1)元素G在周期中的位置是;元素F所形成的常见单质的电子式为.(2)A、B、C、E的氢化物稳定性顺序是.(用化学式回答)(3)分子组成为ACH2的物质在水中会强烈水解,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和一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请写出B的单质的一种重要用途;工业上制取该单质的原理反应为.(5)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使铜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反应,得到蓝色溶液和氢气.请在如图方框内绘出该实验方案原理装置示意图.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下)开学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3周期所包含的元素中钠的原子半径最小B.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大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电负性最大D.电子云示意图中的每个小黑点都表示一个电子【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第一电离能是增大的趋势;C.在所有元素中,氟的非金属性最大,即电负性最大;D.电子云图象中每一个小黑点表示电子出现在核外空间中的一次概率;【解答】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A错误,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第一电离能是增大的趋势,钠的第一电离能比镁的第一电离能小,B错误;C.电负性就是以氟作为标准的,氟的非金属性最大,即电负性最大,故C正确;D.电子云图象中每一个小黑点表示电子出现在核外空间中的一次概率,不表示一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描述正确的是()A.它的元素符号为OB.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C.它可与H2生成液态化合物D.其电子排布图为:【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A.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元素是16号元素S;B.S是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确定其核外电子排布式;C.硫化氢是气体;D.3p能级上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则.【解答】解:A.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元素是16号元素S,氧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2s22p4,故A错误;B.S是16号元素,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故B正确;C.硫和氢气化合生成的硫化氢是气体而不是液体,故C错误;D.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所以3p能级上电子排布图违反洪特规则,故D错误;3.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D.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分析】A.根据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电子能量增大,需要吸收能量;B.根据主族元素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主族序数;最后一个电子排在哪个轨道就属于哪个区;C.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D.根据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解答】解:A.基态Mg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当变为1s22s22p63p2时,电子发生跃迁,需要吸收能量,变为激发态,故A错误;B.价电子排布为5s25p1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电子层数是5,最后一个电子排在P轨道,所以该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是P区元素,故B错误;C.所有原子任一能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故C正确;D.24Cr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半充满轨道能量较低,故D错误;故选:C;4.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B.具有下列最外层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②3s23p2③3s23p3④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C.①Na、K、Rb ②N、P、As ③O、S、Se ④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D.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B.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ⅤA族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D.该元素第三电离能剧增,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表现+2价.【解答】解:A.核外电子排布: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则①为Si、②为N、③为C、④为S,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Si>C>N,Si>S,故Si原子半径最大,即①的原子半径最大,故A正确;B.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ⅤA族3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第一电离能,③>④>②>①,故B正确;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①Na、K、Rb电负性依次减小,②N、P、As的电负性依次减小,③O、S、Se的电负性依次减小,④Na、P、Cl的电负性依次增大,故C正确;D.该元素第三电离能剧增,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表现+2价,当它与氯气反应时最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2+,故D错误,故选D.5.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是p区元素C.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D.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考点】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分析】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弱;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最后填充p电子;C.3p能量高;D.由洪特规则可知,电子优先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解答】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则N、P、As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B.价电子排布为4s24p3的元素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最后填充p电子,是p区元素,故B正确;C.离原子核越远,能量越高,2p轨道能量低于3p,故C错误;D.利用“洪特规则”可知最外层电子排布图错误,应为,故D错误;故选B.6.X、Y是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且电负性大小: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X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小于XC.X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弱于Y的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A.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B.一般非金属性强的,其第一电离能大;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O、F除外;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解答】解: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A.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显负价,所以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故A正确;B.一般非金属性强的,其第一电离能大,则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故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X>Y,则X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n X,故D正确.故选C.7.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电离能I1<I2<I3<…【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分析】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气态阳离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而消耗的能量,原子越稳定其第一电离能越大;B.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C.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性质稳定,第一电离能都较大;D.对于同一元素来说,原子的电离能随着原子失去电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解答】解: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说明钾失电子能力比钠强,所以钾的活泼性强于钠,故A正确;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元素大于第IIIA族元素,第VA族元素大于第VIA族元素,故B错误;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达到稳定结构,再失去电子较难,所以其第一电离能较大,故C正确;D.对于同一元素来说,原子失去电子个数越多,其失电子能力越弱,所以原子的电离能随着原子失去电子个数的增多而增大,故D正确;故选B.8.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和价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D.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分析】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该原子3p能级有2个电子.B、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讨论最外层电子数,计算核外电子总数,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价电子排布,进行判断元素进行解答.D、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该原子2p能级有1个电子或5个电子.【解答】解: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该原子3p能级有2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二者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为同一原子,故A不符合;B、M层全充满而N层为4s2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二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相同,不表示同一原子,故B符合;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的原子,若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核外电子总数为5,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1,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故舍去;若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核外电子总数为10,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最外层电子数为8,不符合题意,故舍去;若最外层电子数为3,则核外电子总数为15,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3,最外层电子数为5,不符合题意,故舍去;若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核外电子总数为20,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符合题意,故舍去;若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核外电子总数为25,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符合题意,故舍去;若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核外电子总数为30,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符合题意,故舍去;若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核外电子总数为35,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22p5,最外层电子数为7,符合题意;若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核外电子总数为40,最外层电子排布为5s2,最外层电子数为2,不符合题意,故舍去.故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35,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价层电子排布为4s22p5,二者原子价层电子排布相同,为同一原子,故C不符合;D、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该原子2p能级有1个电子或5个电子,价电子排布为2s22p1或2s22p5的原子,可能为同一原子,故D不符合.故选:B.9.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Z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B.M、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相比后者较强C.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碱反应,但不能与任何酸反应D.工业上常用电解Y和N形成的化合物的熔融态制取Y的单质【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图中元素分别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Al元素,M为Si元素,N为Cl元素,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图中元素分别为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变化,根据原子序数关系可知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Al元素,M为Si元素,N为Cl元素,A.Z为Al元素,N为Cl元素,离子半径Cl﹣>Al3+,故A正确;B.非金属性M<N,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B正确;C.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SiO2,可与HF酸反应,故C错误;D.工业制备Na,常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故D正确.故选C.10.A n+、B(n+1)+、C n﹣、D(n+1)﹣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关于A、B、C、D四种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D>C B.一定都是短周期元素C.单质的还原性:B>A D.原子序数:B>A>C>D【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已知A n+、B(n+1)+、C n﹣、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所以阳离子在阴离子的下一周期,且元素的电荷数越大其原子序数越大,阴离子中,离子的电荷数的绝对值越大,其原子序数越大,所以原子序数:B>A >C>D,结合元素周期律递变规律解答该题.【解答】解:已知A n+、B(n+1)+、C n﹣、D(n+1)﹣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所以阳离子在阴离子的下一周期,且元素的电荷数越大其原子序数越大,阴离子中,离子的电荷数的绝对值越大,其原子序数越大,所以原子序数:B >A>C>D,A.C、D在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C>D,非金属性:C>D,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故A错误;B.四种元素不一定属于短周期元素,如A为K、B为Ca、C为Cl、D为S也符合,故B错误.C.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其还原性越强,A的金属性大于B,所以A的还原性大于B,故C错误;D.通过以上分析知,原子序数:B>A>C>D,故D正确;故选D.11.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左到右,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五列为VA族B.某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与它同周期的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25 C.VIA族元素,随原子半径增大,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D.53号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5周期VIIA族【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分析】A.元素周期表族从左向右的排序是IA、ⅡA、ⅢB、ⅣB、VB、ⅥB、VⅡB、VⅢ(三列)、IB、ⅡB、ⅢA、ⅣA VA、ⅥA、VⅡA、0;B.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与它同周期的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1、x+11、x+25;C.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D.5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族序数相等.【解答】解:A.元素周期表族从左向右的排序是IA、ⅡA、ⅢB、ⅣB、VB、ⅥB、VⅡB、VⅢ(三列)、IB、ⅡB、ⅢA、ⅣA VA、ⅥA、VⅡA、0,所以从左向右,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十五列为VA族,故A正确;B.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与它同周期的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1、x+11、x+25,所以某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与它同周期的III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x+25,故B正确;。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3页第II卷3至9页共300分。
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4. 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Ba 137, Cl 35.5, Tl 203.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病毒或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代谢的叙述中错误的()A.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B.用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与人的胰岛A细胞中的DNA能形成杂交分子C.凋亡细胞内基因表达都下降,酶活性都减弱D.目前在上海等地区爆发的H7N9禽流感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活动2.以下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①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结果中,橙黄色色带最窄②鉴定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后可看到砖红色的CuO沉淀③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可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甲基绿使RNA呈绿色,吡罗红使DNA呈红色④经健那绿染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在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结构⑤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是: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⑥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实验变量,温度是无关变量A.①②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3.生物学中的可遗传变异分为突变和重组。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Na:23 K:39 Fe:56 Cu:641.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NH3·H2O溶液鉴别Al3+、Mg2+和Ag+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42—和CO32—C.用水鉴别乙醇、乙酸乙酯和溴苯D.用石灰水鉴别CO、CO2、SO2【答案】C考点: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常见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常见气体的鉴别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g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B.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 AC.氢原子数为0.4N A的CH3OH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0.4N AD.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 A【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2.4g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反应中失去0.2mol电子,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含有的氧原子为0.25mol×2=0.5mol,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 A,故B正确;C.个甲醇含有1个C-O键,1个O-H,3个C-H键,共含有5个σ键,氢原子数为0.4N A的甲醇分子为0.1mol,含有0.5molσ键,故C错误;D.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0.1L0.5mol/L CH3COOH 溶液中含有的H+数小于0.05N A,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3.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3N AB.常温常压下,2gD216O中含中子数、质子数、电子数均为N AC.常温下,0.1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阴离子的总数小于0.1N A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氯气和氩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答案】B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名师点睛】阿佛加德罗常数是化学高考的热点之一,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
哈六中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 II I卷1至3II卷3至9300分。
考生注意:1.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2B用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3..4.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Ba 137, Cl 35.5, Tl 203.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都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B.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催化剂的应用十分普遍,对于给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能够同时发生多个反应时,理想催化剂还可以大幅度提高目标产物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C.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橡胶老化、海水制镁、纯碱晶体风化、纤维素制火棉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细颗粒物",PM2.5在空气中只形成气溶胶8.下表中所列的都是烷烃,它们的一卤取代物均只有一种,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6项应为:()1 2 3 4 5 6 …………C2H6C5H12C8H18…………A.C26H54B.C20H42C.C17H36D.C14H30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①常温下,c(H+)/c(OH-)=1×10-12的溶液:K+、AlO2-、CO32-、Na+②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K+、NH4+、Cl-、I-③中性溶液:Fe3+、Al3+、NO3-、SO42-④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中:Al3+、Na+、SO42-、Cl-⑤无色溶液中:K+、Al3+、NO3-、HCO3-A.②③B.①③C.①D.①④⑤10.与CH 2=CH 2→CH 2BrCH 2Br 的变化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A . CH 3CHO →C 2H 5OHB .C 2H 5Cl →CH 2=CH 2C .D . CH 3COOH →CH 3COOC 2H 5 11.某充电电池的原理如右图所示,溶液中c (H +)=2.0 mol·L -1,阴离子为SO 42-,a 、b 均为惰性电极,充电时右槽溶液颜 色由绿色变为紫色。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二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u-64 Cl-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计20分)1、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Cl2B.H2SC.SO2D.CO2、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Cl 和HIO B.HI 和HClO C.HClO3和HIO D.HClO 和HIO3、下列物质中能与盐酸反应,且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H3B.NaHCO3C.CH3COOH D.Fe(OH)34、0.01mol·L-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pH=4,则它的电离度为A 1%B 2%C 5%D10%5、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 的溶液B.c(H+)=c(OH-)=10-6mol/L 溶液C.醋酸钠溶液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6、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aHCO3的水解:HCO3-+H2O H3O++CO32-B.醋酸铵的电离:CH3COONH4CH3COO-+NH4+C.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H22(g)=H2O(g);△H=-285.8kJ/mol高温D.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SiO2+2C =Si+2CO↑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8、蒸干灼烧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得到该物质的是( )A. NaHCO3B. Al(NO3)3C.Fe2(SO4)3D.(NH4)2CO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都存在c(Ag+)=c(Cl-)C.温度一定,当溶液中存在c(Ag+)﹒c(Cl-)=Ksp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D.向饱和AgCl 水溶液中加入盐酸,其Ksp 值变大10、已知在298K 时下述反应的有关数据:C(s)+1/2O2(g)=CO(g)△H1=-110.5kJ∙mol-1,C(s)+O2(g)=CO2(g)△H2=-393.5kJ∙mol-1,则C(s)+CO2(g)=2CO(g)的△H 为( )A.+283.5kJ∙mol-1 B.+172.5kJ∙mol-1 C.-172.5kJ∙mol-1 D.-504kJ∙mol-1二、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共12小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NaOH(aq)+HCl(aq)═NaCl(aq)+H2O(l)△H3NaOH(aq)+HNO3(aq)═NaNO3(aq)+H2O(l)△H4③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①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2.已知:2M(g)⇌N(g);△H<0.现将M和N的混和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d四个点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a、bB.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了 0.4molNC.若调节温度使35min时体系内N的百分含量与15min时相等,应升高温度D.若40min后出现如图所示变化,则可能是加入了某种催化剂3.已知:H2O(g)=H2O(l)△H1=﹣Q1 kJ/mol;C2H5OH(g)=C2H5OH(l)△H2=﹣Q2 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kJ()A.Q1+Q2+Q3B.0.5(Q1+Q2+Q3)C.0.5 Q1﹣1.5 Q2+0.5Q3D.1.5Q1﹣0.5Q2+0.5Q34.将1mol SO2和1mol O2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达到平衡时SO3为0.3mol.若此时移走0.5mol O2和0.5mol SO2,则重新达到平衡后,SO3的物质的量()A.等于0.3 mol B.等于0.15 molC.小于0.15 mol D.大于0.15 mol,小于0.3 mol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 )+O2(g)⇌2SO3(g)△H=﹣QkJ•mol﹣1(Q>0),则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C.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D.1molNaOH分别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应,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6.反应:xA(气)+yB(气)⇌zC(气),达到平衡时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当在恒温下将该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次达到平衡,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z B.平衡向右移动C.B的转化率升高D.C的体积分数降低7.如图所示,某刚性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B为真空,A内已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O2⇌2SO3;△H=﹣QkJ/mol,(Q>0)一段时间后活塞已保持静止,SO2的反应速率为Υ0.再往A内迅速充入2molSO2和1mol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的反应速率为Υ,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Υ>Υ0B.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Υ=Υ0C.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但不到原静止位置,Υ>Υ0D.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但不到原静止位置,Υ=Υ08.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 现有容积相同且固定不变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列:容器SO2(mol)O2(mol)N2(mol)Q(kJ)甲 2 1 0 Q1乙 1 0.5 0 Q2丙 1 0.5 1 Q3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Q2=Q3<98.5kJB.Q1=2Q2=2Q3=197kJC.2Q2=2Q3<Q1<197kJD.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SO3气体放热98.5kJ9.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10.“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饮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生石灰D.蔗糖11.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 (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12.一定条件下将2mol SO2和2mol SO3气体混合于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平衡时SO3为n mol,在相同温度下,分别按下列配比在上述容器中放入起始物质,平衡时SO3的物质的量可能大于n的是()A.2 mol SO2+1 mol O2B.4 mol SO2+1 mol O2C.2 mol SO2+1 mol O2+2 SO3D.3 mol SO2+1 mol O2+1 SO31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101kPa时,2H2(g)+O2(g)=2H2O(l)△H=﹣571.6 kJ•mol﹣,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 ﹣B.Zn(s)+CuSO4(aq)=ZnSO4(aq)+Cu(s)△H=﹣216 kJ•mol﹣,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C.H+(aq)+OH﹣(aq)=H2O△H=﹣57.3 kJ•mol﹣,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D.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H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H2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 E1=E214.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N2O4⇌2NO2△H>0)(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在活塞上都加2kg的砝码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a)甲>乙,(b)甲>乙B.(a)甲>乙,(b)甲=乙C.(a)甲<乙,(b)甲>乙D.(a)甲>乙,(b)甲<乙15.对于可逆反应 2AB3(g)⇌A2(g)+3B2(g)(正反应为吸热),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16.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g)⇌3C(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Ⅰ表示的是t1时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图Ⅱ表示的一定是t1时刻加入催化剂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图Ⅲ表示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D.图Ⅲ表示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17.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2B (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①混合气体的压强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④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总质量⑧混合气体总体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18.α1和α2分别为A、B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平衡体系A(g)⇌2B(g)和2A(g)⇌B(g)的转化率,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α1、α2均减小B.α1、α2均增大C.α1减小,α2增大D.α1增大,α2减小19.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CO(g)+H2O(g)⇌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1mol CO和1mol H2O,在Ⅱ中充入1mol CO2和1mol H2,在Ⅲ中充入2mol CO 和2mol 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C.容器Ⅰ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D.容器Ⅰ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20.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C.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的倍数大于V逆减小的倍数D.增大氮气的浓度,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N2转换率减小,H2转化率增大2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K的叙述正确的是()A.K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大B.对任一可逆反应,温度升高,则K值增大C.一般情况下K值越大,可逆反应进行的越彻底D.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时,K值均增大22.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A.CO2B.NH3•H2O C.NH4N03D.C2H5OH(酒精)23.在CH3COOH⇌CH3COO﹣+H+的电离平衡中,要使电离平衡右移,且pH减小,应采取的措施()A.增加NaOH B.加热 C.加水 D.加浓盐酸24.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2(g)+3B2(g)⇌2AB3(g)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a>b>cB.达到平衡时,AB3的物质的量大小为:b>c>aC.若T2>T1,则正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达到平衡时A2的转化率大小为:b>a>c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26.可逆反应2Cl2(g)+2H2O(g)⇌4HCl(g)+O2(g)△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分别采取下列措施,试回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降低温度,Cl2的转化率,υ正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HCl的物质的量,反应速率(3)保持容器的压强不变,加入He,则 O2的体积分数(4)若恒温恒容,反应从Cl2和H2O开始至平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7.图中,P为可自由滑动的活塞,关闭K,V(A)=aL,V(B)=0.8aL(连通管的体积忽略不计).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分别向容器A、B中各充入1molN2和3molH2,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H=﹣92.4kJ/mol.达到平衡后,V(B)=0.6aL.(1)B中N2的转化率是.A中N2的转化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中N2的转化率.理由是.打开K,一段时间后反应再次达到平衡,则B的体积为.请说明理由?(3)A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akJ的热量,若向A中充入2molNH3,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bkJ,则a和b的关系是.(4)B中反应达到平衡后,只改变下列条件,c(NH3)不改变的是(填序号).A.升高温度B.向容器充入1molAr(g)C.向容器中充入2molNH3D.选用效果更好的催化剂.28.目前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组对下列有关甲醇制取的三条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1、K2、K3)如表所示:化学反应焓变平衡常数温度/℃500 700 800①2H2(g)+CO(g)⇌CH3OH(g)△H1K1 2.5 0.34 0.15②CO2(g)+H2(g)⇌CO(g)+H2O(g)△H2K2 1.0 1.70 2.52③CO2(g)+3H2(g)⇌CH3OH(g)+H2O(g)△H3K3请回答下列问题:(l)反应②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和K3之间的关系,则K3= (用K1、K2表示);根据反应③判断△S(填“>”、“=”或“<”) 0,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3)500℃时,测得反应③在某时刻,CO2(g)、H2(g)、CH3OH(g)、H2O(g)的浓度分别为0,.1mol•L ﹣1、0.8mol•L﹣1、0.3mol•L﹣1、0.15mol•L﹣1,则此时v正(填“>”、“=”或“<”)v逆.(4)某兴趣小组研究反应②的逆反应速率在下列不同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开始时升温时,t2时降压,t3时增加CO浓度,t4时又达到平衡.请画出t2至t4的曲线.29.还原性的无水草酸是无色无臭的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草酸在浓硫酸并加热条件下容易脱去水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草酸(H2C2O4)浓硫酸并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装置中如图1,可用于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是.(填字母)某探究小组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和铁锈反应来测定铁锈样品组成(假定铁锈中只有Fe2O3•nH2O和Fe两种成份),实验装置如下图2所示,请回答:①为得到干燥、纯净的CO气体,洗气瓶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②在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a);(b)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③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10.00g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充分反应后冷却、称量,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为8.32g,D中浓硫酸增重0.72g,则n= (假定Fe和H2O不发生反应,实验过程中每步均完全吸收或反应).④在本实验中,下列情况会使测定结果n偏大的是(填字母).a.缺少洗气瓶B b.缺少装置Ec.反应后固体是铁和少量Fe2O3 d.反应后固体是铁和少量Fe2O3•nH2O(3)该探究小组还利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①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mL、H2C2O4溶液的用量均为2mL,催化剂MnSO4的用量可选择0.5g、0.0g)②若要准确计算反应速率,该实验中还需测定溶液紫色消失所需要的时间.请你设计出通过测定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方案:实验编号实验目的T/K 催化剂用量/gc/mol•l﹣1KMnO4H2C2O4Ⅰ为以下实验作参考298 0.5 0.01 0.1 Ⅱ探究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298 0.5 0.001 0.1Ⅲ323 0.5 0.01 0.1 Ⅳ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0.1 .③写出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H1 C(s)+O2(g)═CO(g)△H2②NaOH(aq)+HCl(aq)═NaCl(aq)+H2O(l)△H3NaOH(aq)+HNO3(aq)═NaNO3(aq)+H2O(l)△H4③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④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①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①C(s)+O2(g)=CO2(g)反应是放热反应,△H1<0;C(s)+O2(g)=CO(g)反应是放热反应△H2<0,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是放热反应;②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间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是一样的;③H2(g)+O2(g)═H2O(l)△H5,△H5<0; 2H2(g)+O2(g)═2H2O(l)△H6,;△H6=2△H5<0;④CaCO3(s)=CaO(s)+CO2(g)反应是吸热反应,△H5>0;CaO(s)+H2O(l)=Ca(OH)2(s),反应是放热反应,△H6<0.【解答】解:①C(s)+O2(g)=CO2(g)反应是放热反应,△H1<0;C(s)+1/2O2(g)=CO (g)反应是放热反应△H2<0,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是放热反应;△H1<△H2,故①错误;②NaOH(aq)+HCl(aq)═NaCl(aq)+H2O(l)△H3NaOH(aq)+HNO3(aq)═NaNO3(aq)+H2O(l)△H4两个反应的实质是一样的,△H3=△H4,故②错误;③H2(g)+O2(g)═H2O(l)△H5,△H5<0; 2H2(g)+O2(g)═2H2O(l)△H6,;△H6=2△H5<0,△H5>△H6,故③正确;④CaCO3(s)=CaO(s)+CO2(g)反应是吸热反应,△H5>0;CaO(s)+H2O(l)=Ca(OH)2(s),反应是放热反应,△H6<0;前者大于后者,△H5>△H6,故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主要是物质状态不同,反应热量变化不同,量不同热量不同,依据盖斯定律进行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2.已知:2M(g)⇌N(g);△H<0.现将M和N的混和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体系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d四个点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a、bB.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了 0.4molNC.若调节温度使35min时体系内N的百分含量与15min时相等,应升高温度D.若40min后出现如图所示变化,则可能是加入了某种催化剂【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平衡混合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即为图中水平线所表示的部分,所以在上述四点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d;B.反应进行至25min时,M的浓度突然增加0.4mol/L,而N的浓度在这一瞬间没变化,所以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了 0.4molM;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对于该反应来说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N的含量降低到15min时相等;D.加入了某种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各物质的浓度都不变,而图中各物质的浓度发生了变化,据此判断.【解答】解:A.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平衡混合物的浓度都保持不变,即为图中水平线所表示的部分,所以在上述四点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d,故A错误;B.反应进行至25min时,M的浓度突然增加0.4mol/L,而N的浓度在这一瞬间没变化,所以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了 0.4molM,故B错误;C.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对于该反应来说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N的含量降低到15min时相等,故C正确;D.加入了某种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各物质的浓度都不变,而图中各物质的浓度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及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知识,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3.已知:H2O(g)=H2O(l)△H1=﹣Q1 kJ/mol;C2H5OH(g)=C2H5OH(l)△H2=﹣Q2 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 kJ/mol若使23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kJ()A.Q1+Q2+Q3B.0.5(Q1+Q2+Q3)C.0.5 Q1﹣1.5 Q2+0.5Q3D.1.5Q1﹣0.5Q2+0.5Q3【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23g液态酒精为0.5mol,利用已知的反应得出C2H5OH(l)+3O2(g)═2CO2(g)+3H2O (l)的反应热,利用物质的量与反应放出的热量成正比来解答.【解答】解:①H2O(g)═H2O(l)△H1=﹣Q1kJ•mol﹣1,②C2H5OH(g)═C2H5OH(l)△H2=﹣Q2kJ•mol﹣1,③C2H5OH(g)+3O2(g)═2CO2(g)+3H2O(g)△H3=﹣Q3kJ•mol﹣1,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3﹣②+③得C2H5OH(l)+3O2(g)═2CO2(g)+3H2O(l)△H=﹣(3Q1﹣Q2+Q3)kJ/mol,即1mol液态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3Q1﹣Q2+Q3)kJ,则23g液态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0.5×(3Q1﹣Q2+Q3)kJ=1.5Q1﹣0.5Q2+0.5Q3kJ,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明确已知反应和目标反应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4.将1mol SO2和1mol O2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反应达到平衡时SO3为0.3mol.若此时移走0.5mol O2和0.5mol SO2,则重新达到平衡后,SO3的物质的量()A.等于0.3 mol B.等于0.15 molC.小于0.15 mol D.大于0.15 mol,小于0.3 mol【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反应达到平衡时移走 0.5mol O2和0.5mol SO2,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该状态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时0.5mol O2和0.5mol SO2所到达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相比,压强降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的转化率降低.【解答】解:将1mol SO2和1mol O2通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移走 0.5mol O2和0.5mol SO2,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该状态可以等效为开始加入时0.5mol O2和0.5mol SO2,所到达的平衡状态,与原平衡相比,压强降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的转化率降低,若转化率不变时,生成的SO3为0.15mol,由于转化率降低,故生成的SO3小于0.15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关计算等,难度中等,构建平衡建立的途径是解题的关键,运用平衡移动解答.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过程都能自发进行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SO2(g )+O2(g)⇌2SO3(g)△H=﹣QkJ•mol﹣1(Q>0),则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QkJ的热量C.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D.1molNaOH分别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应,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分析;B、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C、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分析;D、酸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解答】解:A、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分析,熵值增大△S>0,若△H >0,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则将2molSO2(g)和1mol O2(g)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QkJ,故B错误;C、依据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分析,熵值增大△S>0,若△H>0,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熵减小△S<0,若△H<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故C错误;D、酸碱稀溶液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醋酸是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1molNaOH分别和1molCH3COOH、1molHNO3反应,后者比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分析,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中和热概念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6.反应:xA(气)+yB(气)⇌zC(气),达到平衡时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当在恒温下将该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次达到平衡,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z B.平衡向右移动C.B的转化率升高D.C的体积分数降低【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当在恒温下将该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如平衡不移动,则A气体的浓度应为0.25mol.L﹣1,而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1,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解答】解:当在恒温下将该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如平衡不移动,则A气体的浓度应为0.25mol.L﹣1,而A气体的浓度为0.3mol.L﹣1,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B的转化率降低,C的体积分数减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的判断,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注意用对比的方法解答.7.如图所示,某刚性容器内有一活塞和弹簧,B为真空,A内已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O2⇌2SO3;△H=﹣QkJ/mol,(Q>0)一段时间后活塞已保持静止,SO2的反应速率为Υ0.再往A内迅速充入2molSO2和1mol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的反应速率为Υ,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Υ>Υ0B.活塞先下移,后上移到原静止位置,Υ=Υ0C.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但不到原静止位置,Υ>Υ0D.活塞先下移,后上移但不到原静止位置,Υ=Υ0【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再往A内迅速充入2molSO2和1mol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的反应速率为Υ,A中压强增大,这个反应压强越大反应越快,放入后压强增大,先将弹簧压下,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变小弹簧又伸回去,但是无论怎样压强比原来大,所以反应速率比原来大.【解答】解:B为真空,A内已充入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SO2+O2⇌2SO3;△H=﹣QkJ/mol,(Q>0)一段时间后活塞已保持静止,SO2的反应速率为Υ0.再往A内迅速充入2molSO2和1molO2,当活塞再次保持静止时,SO2的反应速率为Υ,A中压强增大,反应容器内压强越大反应越快,放入2molSO2和1molO2后压强增大,先将弹簧压下,随着反应进行压强变小弹簧又伸回去,但是压强比原来压强大,所以反应速率比原来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注意平衡移动是减弱条件的改变不是抵消,题目难度中等.8.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 现有容积相同且固定不变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列:容器SO2(mol)O2(mol)N2(mol)Q(kJ)甲 2 1 0 Q1乙 1 0.5 0 Q2丙 1 0.5 1 Q3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Q2=Q3<98.5kJB.Q1=2Q2=2Q3=197kJC.2Q2=2Q3<Q1<197kJD.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SO3气体放热98.5kJ【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2SO2(g)+O2(g)⇌2SO3(g)△H=﹣197kJ/mol,反应热表示完全转化时放出的热量;乙、丙两个容器容积相同,所充气体物质的量相同,丙中所充氮气对平衡无影响,所以乙、丙建立等效平衡,二氧化硫转化率相同,放出的热量相等;甲、乙两个容器容积相同,甲中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为乙中2倍,压强比乙中高,相对乙平衡而言甲中平衡右移,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所以甲中放出的热量大于乙甲中的2倍,结合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判断.【解答】解:A.乙、丙两个容器容积相同,所充气体物质的量相同,丙中所充氮气对平衡无影响,所以乙、丙建立等效平衡,二氧化硫转化率相同,放出的热量相等,但都不能反应到底,所以Q2=Q3<=98.5kJ,故A正确;B.乙、丙两个容器容积相同,所充气体物质的量相同,丙中所充氮气对平衡无影响,所以乙、丙建立等效平衡,二氧化硫转化率相同,Q2=Q3;甲、乙两个容器容积相同,甲中相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为乙中2倍,压强比乙中高,相对乙平衡而言甲中平衡右移,二氧化硫转化率增大,所以甲中放出的热量大于乙甲中的2倍,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故2Q2<Q1<197kJ,综上所述所述,2Q2=2Q3<Q1<197kJ,故B错误;C.由B中分析可知,2Q2=2Q3<Q1<197kJ,故C正确;D.2SO2(g)+O2(g)⇌2SO3(g)△H=﹣197kJ/mol,反应热表示完全转化时放出的热量,所以生成1molSO3气体放热=98.5kJ,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等效平衡、化学平衡计算等,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浓度对平衡的影响以及可逆反应的特征.9.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C.X、Y、Z、W皆非气体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比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则气态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气态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注意由于正、反应速率都增大,故反应物、生成物都一定有气体,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由图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比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则气态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气态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A、若Z、W均为气体,对于可逆反应X+Y⇌Z+W,气态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小于气态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由于正反应速率增大,故X、Y中有一种是气体,故A正确;B、若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增大压强,不影响正反应速率,故B错误;C、X、Y、Z、W皆非气体,改变压强,不影响反应速率,影响平衡移动,故C错误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与图象不符合,故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速率时间图象、压强对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不大,注意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本质是,改变条件引起压强的变化,进而影响物质的浓度.10.“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饮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A.氯化钠B.固体硝酸铵C.生石灰D.蔗糖【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由题意可知该物质与水混合会吸热使温度降低,才能达到制冷的效果.要从物质溶于水后热量变化来考虑.【解答】解:A、氯化钠溶于水既不放热也不吸热,故A错误;B、固体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温度降低能达到制冷的作用,故B正确;C、生石灰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不能起到制冷的作用,故C错误;。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分钟 试题满分:100分 第Ⅰ卷(客观题) 1. 下列规律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最大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定律B.盖斯定律C.勒夏特列原理D.欧姆定律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ΔH=-1367.0 kJ/mol(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中和热) C.S(s)+O2(g)===2SO2(g)ΔH=-296.8 kJ/mol(反应热) D.2NO2===O2+2NOΔH=+116.2 kJ/mol(反应热) 已知:(1)Zn(s)+O2(g)===ZnO(s) ΔH=-348.3 kJ·mol-1 (2)2Ag(s)+O2(g)===Ag2O(s) ΔH=-31.0 kJ·mol-1 则Zn(s)+Ag2O(s)===ZnO(s)+2Ag(s)的ΔH等于( ) A.-317.3 kJ·mol-1B.-379.3 kJ·mol-1C.-332.8 kJ·mol-1D.317.3 kJ·mol-1 CaCO3+2HCl===CaCl2+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HCl和CaCl2表示的反应速率数据不同,但所表示的意义相同 B.不能用CaCO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可用水来表示 C.用H2O和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D.用CaCl2浓度的减小表示其反应速率 5.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A)=0.02 mol/(L·s)B.v(B)=0.03 mol/(L·s) C.v(B)=0.90 mol/(L·min)D.v(C)=0.60 mol/(L·min)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叙述中不是可逆反应2A(g)+3B(s)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 A,同时消耗1.5amol B;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⑧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 A.⑤⑥⑧B.②⑤⑧C.①③④D.②④⑦.有一支50 mL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 mL刻线处,把管中的溶液全部排出盛接在量筒中,量筒内溶液体积是( ) A.大于40 mL B.小于40 mLC.等于40 mL D.10 mL .分析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的是(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泡沫灭火器中用的是苏打和硫酸铝B.通过干馏可将煤中含有的苯、甲苯等物质分离出来C.地沟油通过水解反应可得到车用汽油D.家庭用洁厕灵与"84消毒液”不能同时使用8.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导电实验证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B.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乙醇,加入水,振荡,然后分液C.进行蒸馏操作时.应用温度计准确测量沸腾液体的温度D.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用到的药品有双氧水和NaOH溶液9.分子式为C8H8的某芳香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与溴水反应。
该芳香烃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其生成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有( )A.5种 B.6种 C.7种 D.8种A.20℃时.AgCl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中.Ag+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g2CrO4>AgClB.20℃时,向相同浓度的KCl和KBr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会先生成浅黄色沉淀C.20℃时,向相同浓度的KCl和KBr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C(C1-)=2.7×10-3D.在100ml AgCl、 AgBr 、AgI饱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产生沉淀AgI质量最多11.有关下列图像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①可表示对平衡N2+3H22NH3加压、同时移除部分NH3时的速率变化B.图②中a、b曲线只可表示反应H 2(g)十I2(g)2HI(g)在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C.图③表示室温下将各1 ml pH=2的HA、HB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的情况。
若2<a<5,则两酸都为弱酸D.图④中的y可表示将O.1 mol/l稀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12.对下列装置作用的分析或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甲可除去HCl中的Cl2杂质B.装置乙可吸收SO2,并防止倒吸C.装置丙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非金属性:Si>CD.装置丁可制取并收集NO气体13.某温度下,体积和pH都相同的稀硫酸和硫酸铝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加等量的水后硫酸中水电离出的C(H+)与硫酸铝中水电离出的C(H+)的比值比稀释前的比值增大B.a点溶液中有:c(H+)+c(Al3+)=c(OH-)+c(SO42一)C.体积和pH都相同的稀硫酸和硫酸铝溶液与等浓度的NaOH反应,消耗NaOH的体积相等D.b、c两溶液水电离出的c(OH-)相等第Ⅱ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6.(13分)过氧化钙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无机化工产品,常温下是无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酸。
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用钙盐制取Ca02·8H20沉淀(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1)仪器X的名称是。
将装置A与B连接后要检查气密性,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为(2)仪器B的作用是。
(3)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制取CaO2·8H20一般在0~5℃的低温下进行,原因是.生成CaO2·8H20的化学方程式为。
(5)2.76 g CaO2·8H20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140℃时完全脱水,杂质受热不分解)如图所示。
①试确定60℃时CaO2·xH20中x= 。
②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27.(17分)铜、铝、硫及其它们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Cu可用作催化剂、制作印刷电路铜板等。
Ⅰ.铜的冶炼:工业上以辉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熔炼工艺生产铜。
火法炼铜的方程式为:,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0+辉铜矿6Cu+m↑,若反应每生成5.6 L(标准状况下)m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Ⅱ.粗铜精炼: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一2e—=Cu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 E.整个过程溶液中的Cu2+浓度减少Ⅲ.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将洁净的铜丝放在火焰上加热.并趁热插入到乙醇中,铜丝表面的现象为,发生的反应为。
Ⅳ.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利用明矾石:K2SO4·A12(SO4)3·2A1203·6H20]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流程如下:(1)验证焙烧炉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
(2)吸收焙烧炉中产生的S02,下列装置合理的是(填代号)。
(3)氯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生产氯化铝的过程中会产生SO2、Cl2等大气污染物,若将二者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可减少或消除污染。
试设计简单实验检验二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简要捕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
仪器自选;可供选择试剂如下:①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氯化亚铁溶液③硫氰化钾溶液④品红溶液(5)某实验小组设计了电化学方法进行二氧化硫的回收利用。
利用电化学法将尾气中的SO2气体转化为氮肥硫酸铵,模拟装置如图:试写出SO2气体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8.(13分)硫、碳、氮等元素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硫酸、氨气、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SO2、NO、NO2、CO等相应氧化物又是主要的环境污染物:(1) 过度排放CO2会造成“温室效应”,而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
煤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如图所示。
已知:C(s)+H2O(g)=CO(g)+H2(g) AH1= +131.3 kJ·mol-C(s)十2H20(g)=C02(g)+2H2(g) AH2= +90 kJ·mol-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298 K时.将氨气放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改变其中一个条件X.Y随X的变化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填字号):a.当X表示温度时,Y表示氨气的物质的量b.当X表示压强时.Y表示氨气的转化率c.当X表示反应时间时.Y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当x表示氨气的物质的量时.Y表示某一生成物的物质的量(3)燃煤产生的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 x(主要为NO、NO2)易形成污染.必须经脱除达标后才能排放:能作脱除剂的物质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用H2O作脱除剂,不利于吸收含氮烟气中的NOb.用Na2SO3作脱除剂,O2会降低Na2SO3的利用率c.用CO作脱除剂,会使烟气中NO2的浓度增加d.用尿素[CO(NH2)2]作脱除剂.在一定条件下能有效将NOx氧化为N2(4)在压强为O.1 MPa条件下,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amol CO与2a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 CH3OH(g),CO的平衡转比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①P1 P2(填“>”“<”或“=”)。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增加a molCO与2amol 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常数 .③在P1下、100℃时,CH 3OH(g) CO(g)十2H2(g)的平衡常数为 (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5)①常温下.若将2 mol NH3(g)和l mol CO2(g)通入1 L水中.可得pH=10的溶液,则该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阴离子是;②常温下,将O.01 mol·L- NaOH溶液和0.01 mol·L-(NH4)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pH为10,那么该混合液中c(Na+)+c(NH4+)= mol·L一(填准确代数式.不能估算)。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硫酸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生产硫酸主要分为造气、催化氧化、吸收三个阶段,其生产流程图如下:(1)操作I的内容是,此操作目的是.物质B 是.a= 。
(2)工业上既可用硫黄也可用硫铁矿(FeS2)造气,若使用硫铁矿造气.另一产物是一种常见的红棕色固体.写出用硫铁矿造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催化反应室中的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但实际生产却是在常压下进行的.原因是(4)工业生产中常用氨一硫酸法进行尾气脱硫,以达到消除污染、废物利用的目的.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5)若用等质量的硫黄、FeS2生产硫酸.假设原料的总利用率均为90%.则二者得到硫酸的质量比为。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有A、B、C、D、E五种元素。
其相关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元素原子基态时M层的电子排布式(2)C元素单质分子中含有δ和∏键的键数之比为。
(3)解释在水中的溶解度C7H15OH比乙醇低的原因是::C2A4分子中c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4)A、C、E三种元素可形成:【E(CA3)4】2+配离子,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①配位键②金属键③极性共价键④非极性共价键⑤离子键⑥氢键若【E(CA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且当【E(CA3)4】2+中的两个CA3分子被两个Cl一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E(CA3)4】2+的空间构型为 (填序号)。
a.平面正方形b.正四面体 c.三角锥型 d.V型(5)B与D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D离子的配位数为.若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则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B和D之间的距离是 cm(写出表达式即可,NA代表阿伏加得罗常数)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有机物丙(C13H18O2)是一种香料.其可由甲和乙在浓硫酸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合成:已知以下信息.:①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它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组峰;②乙为香醇的同系物.香醇的结构简式为: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