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62.02 KB
- 文档页数:20
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是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会计方法,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以便更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和成本。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加权平均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存货计价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以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在出售存货时,按照存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即先入库的存货先出库,后入库的存货后出库。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适用于成本波动较大的行业。
但是,FIFO法也存在着无法反映最新成本的缺点,容易导致存货价值的低估,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
后进先出法(LIFO法)则是在出售存货时,按照存货后进先出的原则进行成本核算,即后入库的存货先出库,先入库的存货后出库。
LIFO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反映最新成本,适用于成本上升较快的行业。
然而,LIFO法也存在着无法反映存货实际价值的缺点,容易导致存货价值的高估,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
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存货的数量加权平均成本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将所有存货的成本加总,再除以存货的数量,得出加权平均成本。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平均分摊存货的成本,适用于成本波动较小的行业。
然而,加权平均法也存在着无法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和成本波动的缺点,无法适应成本波动较大的情况。
综上所述,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经营特点和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和成本。
同时,企业在实际应用存货计价方法时,也需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法规,确保成本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在会计核算中用于确定存货的成本和价值的方法。
根据会计准则和实务,主要有四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加权平均法和特定成本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四种计价方法。
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它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售出,最近购入的存货最后售出。
这种方法的核心原则是,用最早的成本计价已经售出的存货,留下的存货按照最近的成本计价。
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尤其适用于销售周期较长的行业,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成本水平。
然而,这种方法对于出售价格变动较大的存货,可能导致存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差较大。
2.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一种与先进先出法相反的存货计价方法,它假设最近购入的存货最先售出,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后售出。
这种方法的核心原则是,用最近的成本计价已经售出的存货,留下的存货按照最早的成本计价。
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存货的最新成本,适用于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会导致存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差较大,因为留下的存货往往与当前市场价值有较大差异。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基于存货购入数量和成本的计价方法。
它将所有购入的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然后用这个平均成本计价已经售出的存货。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平衡存货的成本差异,适用于价格相对稳定的行业。
不过,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尤其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
4.特定成本法:特定成本法是一种根据实际购入成本计价存货的方法。
它根据每一批次存货的实际成本计价,并将这个成本应用于相应的已售出或者留存存货。
特定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尤其适用于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
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计算和管理成本较复杂,而且要求有较好的记录和追踪系统。
总的来说,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行业和公司,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存货类型、销售模式、价格波动情况以及会计准则的要求。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存货的计价方法是指企业在进行库存成本核算时所采用的计价方式,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和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 法)、加权平均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存货计价方法逐一进行介绍和比较。
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在售出存货时,假定最先购入的存货最先售出,而最后购入的存货则被留在库存中。
这种计价方法假定库存中的存货是按照购入的先后顺序进行售出的,因此在通货膨胀时,FIFO法会导致成本低估、利润高估的情况。
后进先出法(LIFO法)则是假定最后购入的存货最先售出,而最先购入的存货则被留在库存中。
LIFO法在通货膨胀时会导致成本高估、利润低估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LIFO法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被禁止使用,因为它可能导致企业在纳税时减少利润,从而减少纳税额。
加权平均法是将期初库存和本期购入的存货按照其数量和成本进行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然后将平均成本乘以实际销售的数量,以计算成本费用。
这种计价方法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可以相对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但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存货成本的不稳定。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比如标准成本法、直接成本法等。
不同的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经营环境,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企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存货的特性、市场价格的波动、通货膨胀的影响、税收政策等。
同时,企业还需要根据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来确定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以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准确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和企业的经营状况。
综上所述,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多种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局限性。
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选择出最适合自身情况的计价方法,从而准确反映存货的价值,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
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先进先出法:按照先购进的商品先销售,后购进的商品后销售的原则进行计算,将先被购进并销售的存货成本计入当期成本。
2. 后进先出法:按照后购进的商品先销售,先购进的商品后销售的原则进行计算,将后被购进并先销售的存货成本计入当期成本。
3. 加权平均法:将所有存货的成本乘以数量进行求和,再将所得结果除以所有存货的数量,得出平均成本。
每当有存货进出时,将当前存货的数量和成本加入计算中,重新计算平均成本。
4. 标准成本法:以生产过程中各种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对实际成本的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调整,计算存货的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对存货进行计价。
5. 特定标识法:只适用于某些成本较高的存货,如珠宝、艺术品等,每个存货都可以明确定义成本并单独计算。
每当有存货进出时,都会重新计算成本。
存货的计价方法比较存货的计价方法是企业在进行存货核算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的一种计价方式。
不同的计价方法可以影响企业的利润和财务状况,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应选择适合的计价方法。
主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 法)、加权平均法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几种计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最早进入存货的商品最早出售,在计价时一般以最新进购的成本为基础。
使用FIFO法计价,可以较好地保持存货的真实价值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即存货会以较低的成本计价。
FIFO法计价的特点是利润较高,因为最早进入的存货一般成本较低。
当企业所售的存货价格上升时,采用FIFO法计价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指最近进入存货的商品最早出售,在计价时一般以最早进购的成本为基础。
与FIFO法相反,LIFO法计价时存货以最新进购的成本计价,因此计算出的成本较高。
LIFO法计价的特点是成本较高,因为最新进入的存货一般成本较高。
当存货价格上升时,采用LIFO法计价可以减少利润,从而减少税务负担,对于财务状况较差的企业来说,可以降低所得税负担。
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计算出存货的平均成本作为计价的基础。
加权平均法计价的特点是计算简单、易于操作。
当存货的进价波动较大时,加权平均法可以抹平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更能反映存货的平均成本。
加权平均法的利润不会受到存货价格波动的影响,较为稳定。
选择存货的计价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环境来决定。
通常情况下,如果存货价格上涨,可以选择FIFO法计价,以保持较高的利润。
如果企业所得税负担较重,可以选择LIFO法计价,以减少利润和所得税负担。
如果存货价格波动较大,可以选择加权平均法计价,能更好地反映存货的平均成本。
此外,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的经营模式也会影响计价方法的选择。
概括而言,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FIFO法、LIFO法和加权平均法。
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存货的计价方法指的是企业对于存货价值的计量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加权平均法和实际成本法。
下面将对这四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1.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假设最早进入库存的商品最早被销售出去,而最近进入库存的商品最晚被销售出去。
这种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先到先出”,遵循时间顺序。
FIFO法适用于贮存期较短、要求保证商品质量的存货。
FIFO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反映实际发生的商品进销货流,并且可以有效避免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但是,FIFO法的缺点是会导致当价格上涨时,企业的税务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2.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指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假设最近进入库存的商品最早被销售出去,而最早进入库存的商品最晚被销售出去。
这种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后到先出”,适用于贮存期较长的商品。
LIFO法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所得税负担,因为LIFO 法在通胀期下,消耗掉了低成本的存货,而税法上要求计算利润时必须采用成本最高的存货。
然而,LIFO法的缺点是可能导致存货价值被低估,不符合实际情况。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通过对期初库存成本和新进库存成本进行平均,得到一个平均单价,然后乘以本期销售数量来计算存货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库存速度快、贮存期不确定的商品。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计算方便,能够平滑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
但该方法也有缺点,即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发生的商品进销流动情况。
4.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指根据实际购入或生产的成本计算存货成本,将每一批次的进货成本或生产成本直接计入存货成本中。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最接近实际情况,但是在计算过程中比较复杂。
实际成本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准确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但是缺点是计算繁琐,需要事先记录每一批次的进货成本或生产成本。
在选择计价方法时,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来决定,以适应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经济环境。
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在企业会计中,存货是指企业购进或生产的物品,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产成品等。
而存货的计价方法则是企业会计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存货的四种计价方法及其特点。
一、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指在销售存货时,先出售最早进入存货库存的物品,即先进先出。
这种计价方法适用于存货的保质期较短,且存货的单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涨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种计价方法可以使企业在税负上获得一定的优惠,因为销售的存货成本较低,会使企业的利润率更高。
二、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指在销售存货时,先出售最近进入存货库存的物品,即后进先出。
这种计价方法适用于存货的单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种计价方法可以使企业在税负上获得一定的优惠,因为销售的存货成本较高,会使企业的利润率更低。
但是,后进先出法也会导致企业的存货成本虚高,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
三、加权平均法(WAC)加权平均法是指将所有存货的成本加权平均后作为存货的成本。
这种计价方法适用于存货的单价波动较小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种计价方法可以使企业的存货成本相对稳定,不会因为某一批次的存货单价过高或过低而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较大的影响。
四、规定成本法(SC)规定成本法是指根据生产成本、销售价格、预算成本等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定成本计价方法确定存货的成本。
这种计价方法适用于企业的产品成本较为稳定,而且企业有明确的成本预算的情况。
这是因为这种计价方法可以使企业的存货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对稳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
同时,企业应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税法的规定,确保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准确。
会计经验关于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资产,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存货的计价方法是指在不同情况下对存货进行成本核算和计价的方法,是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原则之一、企业在进行存货核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以确保其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FIFO)、后进先出法(LIFO)、加权平均法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几种计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存货计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先购进的存货先销售出去,后购进的存货后销售出去。
在采用FIFO法进行存货核算时,假设先购进的存货成本较低,后购进的存货成本较高,因此在计算成本时,先取出的存货成本对应较低的进价。
这样就能使企业在高通胀时期可以保持较低的利润,因为先购进的存货成本较低,而在低通胀时期则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增加。
优点:FIFO法能够准确地反映存货的最新进价,符合实际经营情况,利润收入在高通胀时期保持较低,有助于企业降低税负。
缺点:FIFO法在低通胀时期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增加,从而提高纳税额,同时也会导致存货的价值偏高,不符合实际市场价值。
2.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一种与FIFO相反的存货计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后购进的存货先销售出去,先购进的存货后销售出去。
在采用LIFO法进行存货核算时,假设后购进的存货成本较低,先购进的存货成本较高,因此在计算成本时,后取出的存货成本对应较低的进价。
这样就能使企业在低通胀时期可以保持较低的利润,因为后购进的存货成本较低,而在高通胀时期则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
优点:LIFO法能够准确地反映存货的最新进价,符合实际经营情况,在低通胀时期可以保持较低的利润,有助于企业降低税负。
缺点:LIFO法在高通胀时期会导致企业的利润减少,从而降低纳税额,同时也会导致存货的价值偏低,不符合实际市场价值。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将所有存货的成本平均分摊到每一个单位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以所有存货的平均成本来计算每一个单位的成本。
存货计价方式:先进先出、个别计价、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引言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存货是一个重要的资产,对存货的计价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和财务报表。
存货计价方式是企业在进行存货出售和核算时所采用的方式,常见的存货计价方式包括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本文将对这四种存货计价方式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1. 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First-In, First-Out)是指在计算存货的成本和库存量时,假设最早进入的存货最先出售。
也就是说,最先购入的存货在销售时先被消耗,成本也会首先被计入。
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资金周转快、库存更新频繁的企业。
它的特点是能够保持库存中较低的成本,适合于食品、鲜活商品等需要及时售出的行业。
2. 个别计价法(Specific Identification)个别计价法是指根据存货的实际购入成本为每个存货单独确定其成本。
在销售时,将实际购入成本分配给相应的存货,计算销售成本。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存货带有明确标记、高价值的情况,例如奢侈品、工艺品等。
然而,个别计价法对于大规模库存是不切实际的,因为需要针对每一件存货进行成本核算。
3. 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加权平均法是指将存货按照其购入成本和购入量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从而确定存货的平均成本。
每次计算时都会重新计算加权平均成本,销售时按照平均成本核算。
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存货带有相对固定的成本,且库存更新频率较低的情况,适合于一些批发和分销型企业。
4. 移动加权平均法(Moving Average)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在销售时,根据存货的平均成本计算销售成本,并将最新的进货成本纳入到平均成本中,以保持平均成本的准确性。
移动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存货成本波动较大、库存更新频繁的情况,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
5. 比较与选择在选择存货计价方式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进行综合考虑。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计价方法:
1. 先进先出法(FIFO):按照物品入库的先后顺序计算存货成本,即最早入库的物品最先出库,新进的物品会计入封闭的期末存货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物品价格下降的情况,能够使存货成本相对较低。
2. 后进先出法(LIFO):按照物品入库的后先顺序计算存货成本,即最新入库的物品最先出库,之前的物品计入封闭的期末存货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物品价格上升的情况,能够使存货成本相对较高。
3. 加权平均法(Weighted Average):按照存货数量和成本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存货成本,将期初存货和本期进货的数量和成本加权平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为平稳的情况,能够平均反映存货成本。
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
- FIFO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期末存货的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减少纳税义务和利润分配,对于物品价格下降的情况较为适用。
缺点是当物品价格上升时,会使期初存货的成本偏低,造成利润虚高。
- LIFO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期末存货的成本相对较高,有利于降低纳税义务和利
润分配,对于物品价格上升的情况较为适用。
缺点是当物品价格下降时,会使期末存货的成本偏高,造成利润虚低。
-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能够平均反映存货成本,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为平稳的情况。
缺点是无法针对不同批次的物品进行区分计算,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存货成本的变化。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经营环境来确定,包括存货价格的波动、税务政策、财务报告的需求等因素。
同时,应遵守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要求,确保计价方法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
计价存货的方法有很多,以下为其中几种:
一、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在一系列采购产品中,以采购时价格向前加权和向后加权的形式,计算每个月采购量和采购成本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当月采购成本 = 前 N 个月采购金额的加权平均价格×本月采购量,其中N取决于存货的流通频率,更高的流通频率对应更高的N,也就是前n个月的金额的加权平均价格。
二、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也叫先进先出法,是一种简单便捷的计价存货方法,就是按照原料进厂或者存货进入仓库的先后顺序,将存货出售或者生产成品划到用户支出当前价格计算成本的方法。
三、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计价存货的方法,就是将某段时间内的所有存货采购金额除以存货总量,得出当前存货的平均成本。
这里的某段时间就是某个会计期间的存货采购活动。
四、不平衡平均法:不平衡平均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存货计价方
法,在此方法中,不同批次按照采购价格不同,从而对不同批次
产品进行计价,最后在将所有批次价格进行加权平均,根据不同
批次产品的比例计算出当前存货的平均成本价格。
总之,拥有不同计价存货方法,具体选择哪种方法,直接取决企
业的实际情况,需要情况具体分析,得出最合理的计价存货方案。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指最早购入的存货先出售,最新购入的存货后出售。
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先进先出法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先消耗,因此存货成本较低。
该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较多、形态相近,且销售价格较为稳定的企业。
先进先出法的优点是能够保持存货成本较低,使计税利润较高;缺点是可能导致存货转移,不符合实际销售情况。
2.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指最近购入的存货先出售,较早购入的存货后出售。
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后进先出法假设最近购入的存货先消耗,因此存货成本较高。
该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较多、形态相近,且销售价格波动较大的企业。
后进先出法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出实际较高的存货成本,在通货膨胀时计税利润较低;缺点是存货成本较高导致计税利润较低,可能影响企业信用评级。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指根据存货的平均成本计算存货成本。
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加权平均法将存货的不同采购批次按照金额加权平均,得出平均成本。
该方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相对较少、形态不同或价格波动较小的企业。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是能够平滑存货成本的波动,适应一定程度的价格变化;缺点是不能准确反映存货真实成本,可能使计税利润偏离实际。
综上所述,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和经营环境。
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价格较稳定的企业,可使计税利润较高;后进先出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大的企业,可反映实际较高的存货成本;加权平均法适用于存货品种较少或价格波动较小的企业,可平滑存货成本的波动。
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需要考虑企业的特点、经营环境以及税务规定等因素。
此外,应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确保存货计价方法的正确应用和执行。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1.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一种按照存货最早进入库存的顺序来计算成本的方法。
根据FIFO法,首先进入存货的成本被视为第一个卖出的,而最后进入存货的成本被视为最后一个卖出的。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适用于诸如食品、饮料等易腐败商品的行业。
2.后进先出法(LIFO):后进先出法是一种按照存货最新进入库存的顺序来计算成本的方法。
根据LIFO法,最后进入存货的成本被视为第一个卖出的,而最早进入存货的成本被视为最后一个卖出的。
这种方法能够在通货膨胀期间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因为最新进入库存的成本较高。
3.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一种通过计算存货期间不同采购成本的加权平均来计算存货成本的方法。
具体而言,该方法将库存的总成本除以库存数量,以得到每单位存货的平均成本。
这种方法平衡了不同采购价格对存货成本的影响,并能够反映库存的整体成本。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通过预先确定的标准成本来计算存货成本的方法。
企业根据预设标准成本来计算每个单位的标准成本,并将其应用于库存数量以计算存货成本。
标准成本法提供了一种更准确地衡量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方法,但需要精确的成本估计和监控。
这些存货计价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企业情况以及行业特点。
选择合适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纳税义务有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比较几种存货计价方法的一些关键点:1.利润影响: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利润结果。
FIFO法可以确保成本与实际成本较为接近,而LIFO法可以在通货膨胀时减少利润。
加权平均法和标准成本法则提供了更平滑的利润结果。
2.税务影响:LIFO法可以在通胀期间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因为最新进入库存的成本较高。
然而,一些国家可能不允许使用LIFO法。
其他计价方法可能会对纳税影响较小或没有明显影响。
3.记账复杂度: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记账要求与复杂度不同。
如果库存规模较小且交易频繁,使用加权平均法可能更简便。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内容摘要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存货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后进先出法(新准则已取消)。
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比较合理、准确,但由于工作量繁重,适用范围很小,仅用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等。
其他四种方法,由于采用了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会出现不同的发出、库存存货的价值,从而影响企业损益。
而不少企业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或受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做了不切合企业实际的选择,从而对企业的存货管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方法,可以减轻企业的所得税税负。
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些方法做一个具体的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企业影响Comparison of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AbstractInventory refers to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holding companies to prepare for sale of finished products or commodit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the product,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r providing labor or materials consumed in the course materials.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including the individual valuation method, FIFO method, the weighted average method, moving average method, LIFO (New guidelines have been canceled). Individual valuation method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st of ending inventory is more reasonable and accurate, but because of the heavy workload, scope of application is very small, only for substitute for the use of inventory and so on. The other four methods, the use of inventory cost flow assumptions, there will be a different issue, inventory, inventory value, and thus affect the profit and loss. And many enterprises due to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sue, understanding and profoundly, or subject to certain factors of influence on the corporate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do not in conformity with the actual choice of companies to the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financial condition and operating as adversely affected. Therefore, choosing a reasonable 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you can reduce the corporate income tax burden. So we need to do one of these methods detailed analysis and comparison.Key words:Inventory Valuation methods Company Influence目录序言 (4)一、选择存货计价方法的标准 (4)(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4)(二)坚持客观性原则 (4)(三)坚持谨慎性原则 (4)二、存货核算计价方法的分析 (5)(一)按实际成本计价 (5)1.个别计价法 (5)2.加权平均法 (5)3.先进先出法 (5)4.移动加权平均法 (6)(二)按计划成本计价 (6)1.计划成本的制定 (6)2.存货成本差异的计算 (6)(三)按商品进价或售价进行核算 (6)(四)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6)(五)估价法 (7)1.毛利率法 (7)2.零售价格法 (7)(六)重置成本法与可实现净值法 (7)三、常用存货计价方法的综合分析 (7)(一)从存货的特点及管理求看 (7)(二)从纳税和现金流量角度看 (8)(三)从管理人员业绩评估角度看 (8)四、结论 (9)参考文献 (10)序言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对企业财务状况、企业价值、纳税和现金流量、管理人员业绩、盈亏情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适合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才是最好的存货计价方法,企业才会从中受益。
存货计价方法比拟目录1存货计价方法的概述11.1存货计价方法的概念11.2存货计价方法的特点11.2.1个别计价法11.2.2先进先出法21.2.3后进先出法21.2.4平均本钱法21.3新准那么下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动及其作用31.3.1新准那么下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动31.3.2新准那么中存货计价方法变动的作用41.3.3对新准那么取消后进先出法的思考51.4按方案本钱计价51.4.1方案本钱的制定61.4.2存货本钱差异的计算61.5按商品进价或售价进展核算61.6本钱与市价孰低法62选择标准72.1以历史本钱为根底72.2坚持客观性原那么72.3坚持慎重性原那么83各种方法的比拟及其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8 3.1存货计价方法的比拟83.1.1使用目的不同83.1.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93.1.3对损益的影响不同93.1.4对当期应纳税额的影响不同103.1.5适用条件不同103.2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103.2.1对期末存货价值以及本其利润的影响103.2.2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114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运用114.1存货的自身特征及存货管理要求124.2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和业绩评价124.3税收筹划的需要135 结论13存货计价方法比拟摘要存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
存货本钱的计算,对于产品本钱、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比拟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利弊,并试图最终为企业合理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有效的意见。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比拟存货计价方法比拟1存货计价方法的概述1.1存货计价方法的概念存货本钱流转的假设,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有流入也有流出,流入与流出相抵后的结余即为期末存货,本期期末存货结转到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存货,下期继续流动,就形成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货流转。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存货计价方法是为了计算存货的成本和计算净利润而实施的一种方法。
在财务会计中,存货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因为它们通常是企业最重要的最终产品。
企业必须正确计算这些存货的成本,以便它们能够在财务报告中准确反映出来。
存货计价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1. 先进先出法(FIFO)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特点是将首先买进的存货先卖出去。
这意味着最早进货的存货也是最早出售的。
该方法的优点是它反映了生产成本的增加效应,而且也不会过分高估或低估存货成本。
此外,这种方法可以减少企业的税务负担,因为最早进货的成本通常较低。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
当价格上涨时,最近进货的存货成本会被高估,从而导致会计账簿上的成本不准确。
此外,此方法可能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波动,这取决于进货的时期以及价格波动的程度。
3. 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是将总成本除以存货数量来计算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它可以平滑价格波动,并反映出整个期间的平均成本。
此外,这种方法可以使公司的成本更加稳定,因为它避免了对进货量或时间的依赖。
然而,这种方法也有缺点。
当价格波动时,会计账簿上的成本可能会低估或高估实际成本。
此外,这种方法也无法反映不同批次和质量水平之间的差异。
将上述三种方法进行比较,FIFO法和LIFO法相对而言更易受到价格波动的影响。
这两种方法的成本可以被高估或低估,而平均成本法则可以平滑价格波动。
这使得平均成本法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方法,可以反映实际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对时间和批次的依赖。
此外,FIFO法和LIFO法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记录和核算,因为必须跟踪每个存货批次的进货量和出售量。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存货计价方法可以根据特定企业的需求进行选择。
例如,如果企业初次进入市场或是市场波动较大,则平均成本法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企业处于新的生命周期阶段,则可能需要考虑使用FIFO或LIFO法。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存货计价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存货价值进行计价的方法。
常见的存货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FIFO法)、后进先出法(LIFO法)和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FIFO法)是指按照存货的购入时间顺序计算存货的成本,即最先购入的存货先出售,后购入的存货后出售。
这种方法假定最先购入的存货最先卖出,对于通货膨胀时期较为适用,能保证成本与实际发生的顺序相符。
后进先出法(LIFO法)是指按照存货的购入时间倒序计算存货的成本,即最后购入的存货最先卖出。
这种方法假定最近购入的存货最先卖出,对于通货紧缩时期较为适用,能够通过选择较高的成本计价方式降低利润额度,减少应纳税额。
平均法是指将期初存货价值和期间新增购入的存货价值加权平均,计算存货的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存货价格波动较为平稳的情况,能够平抑存货成本中的价格波动。
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需要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存货价格波动情况、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环境以及税务影响等因素。
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利润额度、税务负担、现金流量和财务报表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存货计价方法比较目录1存货计价方法的概述 (1)1.1存货计价方法的概念 (1)1.2存货计价方法的特点 (1)1.2.1个别计价法 (1)1.2.2先进先出法 (2)1.2.3后进先出法 (2)1.2.4平均成本法 (2)1.3新准则下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动及其作用 (3)1.3.1新准则下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动 (3)1.3.2新准则中存货计价方法变动的作用 (4)1.3.3对新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思考 (5)1.4按计划成本计价 (5)1.4.1计划成本的制定 (6)1.4.2存货成本差异的计算 (6)1.5按商品进价或售价进行核算 (6)1.6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6)2选择标准 (7)2.1以历史成本为基础 (7)2.2坚持客观性原则 (7)2.3坚持谨慎性原则 (8)3各种方法的比较及其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8)3.1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 (8)3.1.1使用目的不同 (8)3.1.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 (9)3.1.3对损益的影响不同 (9)3.1.4对当期应纳税额的影响不同 (10)3.1.5适用条件不同 (10)3.2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10)3.2.1对期末存货价值以及本其利润的影响 (10)3.2.2对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指标的影响 (11)4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运用 (11)4.1存货的自身特征及存货管理要求 (12)4.2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和业绩评价 (12)4.3税收筹划的需要 (13)5 结论 (13)存货计价方法比较摘要存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是一项很重要的资产。
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企业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比较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各种存货计价方法的利弊,并试图最终为企业合理选择适合的存货计价方法提供有效的意见。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比较存货计价方法比较1存货计价方法的概述1.1存货计价方法的概念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企业的存货是不断流动的,有流入也有流出,流入与流出相抵后的结余即为期末存货,本期期末存货结转到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存货,下期继续流动,就形成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存货流转。
采用存货成本流转的假设,在期末存货与发出存货之间分配成本,就产生了不同的存货成本分配方法,即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现行的存货计价方法中比较常见的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和平均成本法。
1.2存货计价方法的特点1.2.1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分批实际法、具体辨认法,采用这一方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按照实际发出的存货成本计价。
采用时必须要有详细的纪录,在各批存货上也要有一定的标记以便确认收货批次,从而确定该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必须有进货和出货的详细的数量和单价的记录,存货的存放位置也要有准确的记录。
在发出商品时,需要分清发出的是哪一批存货,再按其记录的单价来计算该批发出存货的成本价和金额。
如果发出的存货包含了不同批次的存货,则要分批次计算,但不一定按次序确认。
计算公式为:每批(次)存货发出成本=该批(次)存货发出数量x该批(次)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成本。
这种方法最为客观和准确。
个别计价法适用于企业中不能互换批次使用的存货、为特定的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并单独存放的存货以及贵重的存货的计价。
应用这种方法最多的地方是汽车代理商。
因为汽车代理商首先需要严格地将进货商品成本与销售商品的收入意义对应。
其次,分辨每辆汽车的商品号和与之对应的发票价格比较容易,因此确定每辆汽车的销售毛利也相对比较容易。
还适用于房产、船舶、飞机、重型设备、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1.2.2先进先出法是指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动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和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采用这种方法可随时计算出每次发出或领用存货的实际成本,但计算比较麻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期末存货的价值最接近市场价值。
但是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回事企业虚增利润,反之则利润低估。
1.2.3后进先出法对成本流转的假设和先进先出法相反,假设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并根据这种假设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以及期末存货进行计价。
在通货膨胀时期,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当期收人与当期成本配比,从而比较准确的核算企业利润,但缺点是报表中存货的价值远远低于实际,由此导未来利润会增加。
后进先出法从总体上来说采用的企业比较少,只有少数几家企业采用,而且分布于各个行业,云南云天化、吉林森林、太原化工、金瑞新材料科技、贵州盘江精煤、安源实业、天津港股份。
在调查中发现,采用后进先出法的企业在其行业内部一般都符合毛利率较高、资产负债率较低、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较小等特点。
1.2.4平均成本法平均成本法又分为: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
(1)权平均法这种方法以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在月末时用本月全部购人的存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分母,本月全部购人的存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作为分子,计算出当月存货单位成本,在分别乘以发出存货数量和期末结存数量计算出发出存货和解存存货成本。
计算公式为: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十本月收人各批收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期初结存存货的数量十本期收人各批存货的数量)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x加权平均单价这种方法计算简便,计算结果比较均衡,而且核算工作量小。
但是只在期末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会影响核算的及时性,不利于加强存货的日常管理。
(2)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货的成本加人原有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收货数量加原有存货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原理与加权平均法相同,区别是每购进一次存货就计算一次平均成本。
计算公式为:存货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原有存货实际成本十本批收货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收货数量)本批发货成本=本批发货数量x移动加权平均单价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繁琐,但是其优点在于可以随时了解存货的成本情况,便于加强存货日常管理。
会计准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相应的会计准则的有效性和完善程度也就不同。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逐步加快。
为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2006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会计准则,其中对存货计价的方法做出了规定,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允许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等其他方法记账。
这一变化缩小了企业选用会计核算方法的范围,减少了企业人为调整成本、利润和税金的幅度。
需要指出的是,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改变,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并在会计报告中进行披露。
1.3新准则下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动及其作用1.3.1新准则下存货计价方法的变动原存货准则条款中对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采用不完全列举的方式,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新存货准则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紧接着出台的《新会计准则解释》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新存货准则中所列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含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四种,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1.3.2新准则中存货计价方法变动的作用1.体现了深化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需要,纵观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各国的各种制度都应按照国际规则来修改变通,会计也不例外。
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已明确取消了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后进先出法,只保留了个别辨认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三种。
很显见,修改后的我国的存货发出成本确认方法与国际规定无论是内容上还是表述上都完全一致。
2.使会计实务操作与客观事实更加相符,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后进先出法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而且不能反映存货流转的真实情况。
即便一些在账务处理上选择后进先出法的企业,除去流转速度极快的少数行业外,绝大多数在实际操作中也是将先入库的货物先发出,这样就造成了存货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的相互脱节。
再者,为了防止先购入或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存货存储时间过长,导致货物积压、变质或毁损,最终影响企业的长远利益,多数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都不实行后进先出法,在实际中存货后进先出的例子很难找到。
3.体现了损益观向资产负债表观的转变,在损益观中,利润被作为企业经常性的长期业绩评价指标或获利能力评价指标。
因此,为了防止非经常性的、短期发生的事项对企业经常的、长期的业绩的“歪曲”,而力求将这些事项对财务的影响进行分期平滑处理。
这种做法虽顾及了利润计量的要求,却偏离了资产、负债计量的要求。
另外,以收入费用观为基础,期间利润或损失只不过是作为财富增减计量值的一部分。
因此,计算出的利润不完全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所产生的价值变动。
1.3.3对新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思考我国旧的存货准则中后进先出法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认为在物价上涨或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采用后进先出法能够尽可能地增加成本,降低利润,符合谨慎性原则。
这反映出当时我国坚持的仍然是“损益观”而非“资产负债表观”。
但是如此处理,期末存货的实际价值就不能准确地得到反映,正确计量当期损益的愿望,却导致了不能准确计量存货价值的后果。
而且,实际情况是,这种后果极其严重,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尤为如此。
后进先出法按照后入库的存货先发出的原则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其结果是“存货”项目的金额反映的是最初取得存货的成本,远离存货的最近成本,背离存货的实际成本,尤其在持续通货膨胀情况下,会严重歪曲存货的实际价值。
目前我国存在原材料价格总体持续增长的态势,后进先出法的直接后果就使利润表上当期成本较高、利润较低,使资产负债表上期末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相比偏低,而存货账面价值低估可能成为秘密准备的源泉,而且使得企业当期的应纳所得税额减少,现金净流出减少,损害到国家税收的利益。
新修订的存货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的应用,是一项体现与国际准则理念统一的务实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