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抢分策略(讲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834.00 KB
- 文档页数:17
2013~2014届马塘中学高一政治国庆自习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居民将废旧物品卖给回收站,这里的“废旧的物品”是A.商品B.劳动产品C.交换媒介D.一般等价物2.“酒逢知己千杯少,好友相逢莫言醉。
”6年前北京侯姓工程师随意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因莫言获奖而升值到税后1000万元人民币,是当初注册花费1000元的一万倍。
这里的1000万元A.是超前消费B.是按劳分配C.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D.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3.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
主要是指A.通过合乎道德和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饯B.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地方C.花钱要有所节制,要分轻重缓急D.挣钱要善于经营,要抢抓机遇4.有人说:金钱不能当饭吃,但它可以购买到食品。
这说明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B.一般等价物C.价值符号D.使用价值5.2012年9月21日,IPhone5正式登陆香港市场。
16G的IPhone5官方价是5588港元。
网上订购中签者拿到手机后,这里的“5588港元”执行的货币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世界货币6.下列关于信用卡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用卡在任意场所都可以刷卡消费 B.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箅、査询于一体C.信用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不安全D.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可以任意透支7.2012年8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6.4442,2013年8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l:6.3721。
这种变化表明A.美元汇率升高B.美元汇率降低C.人民币汇率升高D.人民币汇率降低8.下列观点对图1、图2认识正确的是A.图1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B.图2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C.图1表明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D.图2表明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情况9.在同一时空下,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赔本,其根本原因在于A.生产技术条件不同B.出售产品的价格不同C.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D.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10.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11.假定当甲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甲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甲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甲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
专题13 经济生活抢分策略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①含义: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②原因: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举措: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国债发行规模等)。
(2)通货紧缩①含义: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②原因:货币的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③举措:积极的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等)2. 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3.四组关系,两组意义(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就社会而言,一定时间内价值总量不变。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相同时间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
(3)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财富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更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5.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对消费者的影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一般来讲,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消费需求量减少;反之,当某种商品价格下跌时,该商品的消费需求量增加。
经济生活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通货膨胀①含义: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②原因: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③举措: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国债发行规模等)。
(2)通货紧缩①含义: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它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②原因:货币的供应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③举措:积极的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扩张性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财政支出等)2. 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3.四组关系,两组意义(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就社会而言,一定时间内价值总量不变。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相同时间内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3)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财富增加,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4)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获利更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5.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对消费者的影响: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一般来讲,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时,该商品的消费需求量减少;反之,当某种商品价格下跌时,该商品的消费需求量增加.(需求法则)③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商品和货币形态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判断是不是商品关键看是不是正在交换。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①以前购买现在正在使用的不是商品。
救灾物品、礼品、赠品等不是商品。
②假冒伪劣产品不具备正真的使用价值。
不应当作为商品。
③物美价廉、货真价实、优质优价、商品的性价比等表明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考点2 :货币的本质(A)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B)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的职能)(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标价)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是:商品一一货币一一商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注意】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常用标价为”、价格是”等关键词来表达。
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常用用了、支出了、支付了多少钱”等关键词来表达。
考点4:信用卡的功能(A)功能: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存取现金、信用贷款、查询等功能。
考点5 :外汇和汇率的含义(A)(1)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
当前,在国际市场上用于国际结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
2018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3 经济生活抢分策略(高考押题)1.苏东坡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很有建树。
他提出通过减免零售商的赋税,刺激商业的发展,以增加政府的商税收入。
苏东坡的税收思想肯定了①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②税收是实现公平的有效手段③税收有调节经济的重要作用④税收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从世界范围看,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2%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多在70%以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多保持在30%以下,他们的产品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
这启示我们,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必须A.重视科技创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B.大量引进技术,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C.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D.加大走出去的力度,适当减缓引进来步伐3.李克强总理卖高铁,变身“超级推销员”。
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铁路装备企业就已经开始出口一些车辆给非洲和东欧国家,不过数量少,产品较低端。
现在,我国的高铁装备走向西欧、美国、巴西等国家①提升了高端装备的技术水平②改变了中国对外开放总格局③推动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升级④促进了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25%~0.5%的区间。
美联储主席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全球经济风险犹存,但是美国经济表现强劲。
加息决策体现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信心。
据此可推断①美国市场流动性会更充足,经济更有活力②国际资金会更多回流美元,迫使美元贬值③全球资本流动性会受美加息影响转向收缩④人民币会因美元升值承受一定的贬值压力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5.甲、乙、丙是传统的贸易伙伴国,布料是乙、丙两国对甲国出口的大宗商品。
面对世界经济低迷不振,乙国布料行业通过技术革命使劳动生产率提高5%,而丙国宣布对甲国货币贬值5%,如果其他条件均不变,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①有利于该地区开展良性贸易竞争②将会打破该区域正常的贸易秩序③甲国增加进口乙国服装,减少进口丙国服装④甲国减少进口乙国服装,增加进口丙国服装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阿里巴巴的“海外淘宝”短短几年就已经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等)(3)联系的多样性: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的是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而往往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指导意义: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B) ★★1.辩证关系(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二者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注意:整体功能不一定始终大于(或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强调整体性:——常用词语:全局、大局、国家、系统、全部、顶层设计等。
【原理内容】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强调部分性:——常用词语:局部、某个要素、少数、某个环节、个人和地方等。
【原理内容】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第二观点:发展观考点5.发展的实质(B) ★★1、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注: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但发展肯定是运动、变化,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变化。
2、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僵化保守。
常用词语:自主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思路,新方案,新突破,与时俱进。
1.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②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③构建区域经济优势,实现主导世界市场的目的④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运行效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A【解析】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我国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有利于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①②正确且适合题意;③说法错误,错在“主导”;④说法错误,错在“平衡区域内各国经济发展”,故本题答案选A。
2.2015年1月15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意见明确,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这是为了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同等地位③让国有企业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C3.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上述做法是为了①刺激居民增加储蓄存款,减少消费支出②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③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增加社会融资成本,加大通胀压力④促进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C4.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经济生活模块抢分策略主题一:个人知识解读(必背答题术语)作为市场主体和经济活动参加者的消费者及生产与个人收入分配主体的劳动者,与之相关的知识经常被作为高考的重要内容,复习过程中要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力求从整体上把握本部分内容。
1.消费者(1)在购买商品时,既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也重视商品的价值,力求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2)要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等相关市场交易规则。
(3)在进行市场交易活动时通常使用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两种结算方式,消费者持信用卡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
(4)消费者的消费受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5)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
(6)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从众、求异、攀比、求实等心理的影响,应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消费者的消费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消费类型;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消费者的消费结构不断得到改善。
(8)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者通过适度、理性、绿色等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2.劳动者(1)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等广泛的经济权利。
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劳动者要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3)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为此,劳动者需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实现就业和再就业。
(4)在现阶段,我国劳动者取得个人收入有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多种形式。
劳动者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多向社会提供劳动,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生产要素,努力提高和增加个人收入。
(5)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资,科学理财。
初中地理抢分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亚洲各国风土人情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
2. 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
3. 亚洲各国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1. 亚洲地理特征的分布和联系。
2. 亚洲各国地理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的差异。
教学准备:1. 教材《世界地理》相关章节。
2. 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3. 互联网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非洲地理概况,巩固记忆。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亚洲吗?亚洲有哪些特点?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世界地理之亚洲地理概况》。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概况。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讲解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2. 通过地图、图片等辅助材料,直观展示亚洲地理特征的分布和联系。
3. 讲解亚洲各国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各国地理位置、气候、经济、文化的差异。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亚洲地理特征对各国经济、文化的影响。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请学生结合教材和课堂讲解,总结亚洲地理特征及其对各国的影响。
2. 布置一道关于亚洲地理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亚洲地理特征及其对各国的影响。
2. 提醒学生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了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概况,掌握了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2021 届高考冲刺阶段文综政治全国卷第38 题〔经济生活〕夺分攻略〔一〕、经济生活的“四条线〞和“四大主体〞经济生活主观题常考的题型是措施类、意义类、因果类、说明类等。
不管是何种题型,同学们要掌握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在夯实根底的之后熟练解题的步骤和攻略,该题必定可以获得较高分数。
那么,在最后冲刺阶段应对经济生活主观题的攻略是什么呢?不管以哪种形式来考察,同学只要把握好经济生活的“四条线〞的内在逻辑联系,以及通过掌握“四大主体〞的关键词或常用答题语言,就能沉着应对该题。
一、“四条线〞生产线:坚持根本经济制度+ 实现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贯彻落实指导思想〔新开展理念〕+ 开展开放型的经济消费线 : 价值规律 + 需求理论〔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 供给理论〔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 消费〔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消费观念 +消费需求 +消费对经济的作用〕交换线:市场调节〔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缺点〕+ 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和竞争〕+市场秩序 +市场规那么+宏观调控分配线: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 处理好分配原那么〔效率与公平〕 + 制定好合理的分配政策〔同时有利于个人、企业和国家〕 + 宏观调控〔财政〕企业消费者二、“四大主体〞个人劳动者国家市场1、企业生产经营角度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标准的公司制改革。
(2)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4)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5)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6)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7)深入贯彻新开展理念,加快转变企业开展方式,; 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优化。
市场角度 :(1)立足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2)自觉遵循价值规律,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商品和货币形态考点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A)(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判断是不是商品关键看是不是正在交换。
(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①以前购买现在正在使用的不是商品。
救灾物品、礼品、赠品等不是商品。
②假冒伪劣产品不具备正真的使用价值。
不应当作为商品。
③物美价廉、货真价实、优质优价、商品的性价比等表明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
考点2:货币的本质(A)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B)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的职能)(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标价)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就是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商品流通含义: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注意】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常用“标价为”、“价格是”等关键词来表达。
②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常用“用了、支出了、支付了多少钱”等关键词来表达。
考点4:信用卡的功能(A)功能: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存取现金、信用贷款、查询等功能。
考点5:外汇和汇率的含义(A)(1)外汇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注意】外币不一定都是外汇。
当前,在国际市场上用于国际结算的主要是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
(2)汇率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注意】①外汇和汇率不同(常考判断题):外汇是用一种外币来表示;汇率是两种货币的比较。
②汇率的变化: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则外汇汇率↑→外币币值↑→人民币币值↓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少的人民币,则外汇汇率↓→外币币值↓→人民币币值↑③汇率变化(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对经济的影响)——反向变化A.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兑换更多的外币(同量外币兑换的人民币币更少),影响有:出口减少,进口增加;外资投资减少(由于成本增加);但出国旅游、留学费用将减少。
B.人民币贬值,意味着人民币兑换更少的外币(同量外币兑换的人民币币更多)影响有: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资投资增加(由于成本降低);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考点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C) ★★★(1) 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一般等价物;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2)正确的金钱观:——对比贪腐分子和积极慈善人士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
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
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
第二课:商品的价格考点7: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供求关系是直接因素)(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考点8: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 ★★(1)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根本原因)(2)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归纳分析】市场价格理论——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即市场决定价格)。
基本思路:角度一:供求影响价格——分析买卖双方、产量和需求量变化的原因及效果。
角度二:价值决定价格——分析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
【重要提示】这两个方面不可混淆与对换。
考点9: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B) ★★(1) 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之中,而不是指每一次交换都要与价值相符)(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补充】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受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商品降价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其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计算公式:新价值=旧价值÷(1+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示:提高用+,下降用-。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企业无论是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都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
因此个别劳动时间高于或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获取更多利润。
考点10: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他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他它的购买。
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特别注意:内容有变化,一定要会背)★★①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互相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小高考考试形式:会分析曲线图;需求曲线、供给曲线第3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考点11: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A) (特别注意:内容有变化)(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启示: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2)主要因素:1)居民的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启示:要发展经济,保障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②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启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收入预期。
③收入差距——启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
2)物价水平。
——启示:实施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考点12:消费类型(A) (特别注意:内容有变化)(1)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消费)(2)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考点1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C) ★★★价格(P)需求量(Q) 0 B 需求曲线 价格(P) 供给量(Q) 0 C 供给曲线A(1)消费心理①从众心理②求异心理③攀比心理④求实心理——是一种理智的消费(2)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量人为出,适度消费。
所谓适度消费: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包含不滞后消费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误区: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
以上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消费要有主见,要保持冷静头脑,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①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
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②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③绿色消费体现、要求,即5R(A.节约资源、减少污染;B.绿色生活、环保选购;C.重复使用、多次利用;D.分类回收、循环再生;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①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②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发扬光大。
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4课:生产和所有制制度考点1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B) ★★(1)生产决定消费。
具体表现有;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决定生产是错误的)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解题思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不能颠倒;消费不能决定生产。
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促进”作用。
在题中要注意生产与消费的角度。
注意语序,可通过连接词“随着……”来判定。
考点15:我国现阶段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A)(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特别注意】①公有制为主体不是要求国有经济为主体。
主体和主导两词不能混用。
②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不是数量和规模越大越好。
要强调质量和竞争力。
考点16: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A)(1)种类: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区别:主要看是否以雇佣劳动为主。
)(2)地位: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3)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特别注意】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但在市场竞争中应公平竞争。
考点17: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B) ★★(1)根本原因: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