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古诗鉴赏之诗人形象分析
一、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抒情主人公形象
人物形象鉴赏题通常会采用这样几种提问方式: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诗中的某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诗人在这一人物形象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这类题型的答案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问: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2013高考辽宁卷)
【解析】这首诗题为《竹轩诗兴》,从所写的竹轩景致中,可以看出诗人本身的志趣:前四句主要通过对新栽的篁竹、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的描写,营造了优雅的环境氛围,从侧面展现出竹轩生活的情
趣,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五六两句仍是写竹轩情趣,无论是暑天的夜晚还是冬天下雪的白昼,无论是倦卧看星还是对雪闲吟,竹轩都可以供以诗情、诗兴;结尾两句诗人设想到了冬季,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会使竹轩更有幽致,到那时,梅花将会为竹轩带来更多的诗兴!诗人正是通过对所处环境(竹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简朴清幽的生活的喜爱,表现了竹轩日常生活的清净闲适,抒发了洒脱高雅的人生志趣和与众不同的人生追求。
【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鉴赏之“人物形象”一、考情探究1.含义: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形象,《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渔翁即作者,作者即渔翁,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2.常见的命题方式(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3)请简要概括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4)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二、考题引路(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审题要点】诗人性格【读懂大意】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考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归纳(二)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象或独特的艺术形象),比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花秋月、寂水寒山、清霜白露、冷雪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等。
由于这些形象已经浸染了作者的感情,所以称作意象。
意象情感/思想例句及出处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②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苏轼)③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羌笛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经常提到。
①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岑参)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形象实例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信、洒脱飘逸的性格。
2.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并不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3.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形象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此人虽赋闲在家,却想征战沙场统一、南北报效祖国。
4.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
专题01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解析版)【考点穿透】【考向】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如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用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
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解题思路】1.首先区分诗中的人物形象是诗人塑造的形象还是抒情主人公。
2.其次掌握诗歌中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1)细节刻画。
人物形象多着重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细节。
如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的形象。
(2)烘托。
如柳宗元《江雪》中为塑造老渔翁的不怕严寒、不怕孤独的高傲品性而进行的环境气氛的烘托。
(3)背景氛围的交代。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描写人物形象之前,先写了赤壁的奇伟壮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最后概括于“江山如画”四字中,正是在这样雄奇壮美的氛围色调中,英雄人物出场了。
这里的背景描写,显然寄托着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4)铺陈手法。
多见于叙事诗中。
如杜甫的《兵车行》:“车摊鳞,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里用铺陈手法,直叙其事,勾勒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3.学会知人论世,结合作者的处境、风格、写作背景等,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答题步骤】1.明确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
古诗人物形象分析五大角度一、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两类:第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杨炯《从军行》中的书生形象。
第二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崔颢《长干曲四首(其一)》:“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诗歌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的少女形象。
1.这两类形象有时出现在同一作品中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出现了诗人刻画的周瑜形象和“多情应笑我”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2.这两类人物形象有时是同一个诗中刻画表现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诗人自己,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中在寒江中独自垂钓的蓑笠翁的形象即是诗人的自我形象。
二、考查角度高考对古诗中人物形象的考查,就形象内容而言,有辨识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作用三方面内容。
高考重点是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三、典题剖析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意助读】楚地的酒香醇劲大,饮了连醉三日;醒后看到园中的花经雨之后,格外红艳。
没有人能画出我陈居士的形象,我在亭角迎风站立,在寻找诗情,风将我的衣袖吹起。
我喜欢手把山瓢痛饮,你不要笑话;心里发愁的时候,酒在助眠上有奇功。
酒醒后,我推门去寻觅诗情,只见明月辉映下乔木高峻突兀立在那里。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第一步:审。
仔细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本题鉴赏的对象是“陈居士”形象;鉴赏的要求是概括形象特点并“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注释①对“居士”的解释为“文人雅士”,据此就首先可以概括“陈居士”具有“文雅”的特点。
第二步:找。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相互渗透。
在众多的古诗词作品中,人物形象是其中一大特色,他们或英俊潇洒,或温婉可人,或刚强正直,或阴险狡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人物形象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密不可分,让读者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一、李白——飞天之士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中常常描写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彰显出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豪放不羁的个性。
李白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他诗中所描绘的自己,他是一位不羁的、狂野的、飞天的诗人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将进酒》这首诗,诗中描述了李白喝酒的场景,他的形象就类似于飞天之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种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状态,是李白形象的一个重要侧面。
二、杜甫——大气磅礴杜甫是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素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多切实反映社会的丑陋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倾向。
杜甫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他的豁达、大气、慷慨、爱民的性格上。
比如,《登高》这首诗,整篇诗中有一种崇高的情怀,表现出杜甫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特别是这首诗的题目“登高”,意味着杜甫要超越人生的局限,登高望远,探求人生的真谛,这种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也会激励读者。
这些都显示了他的人物性格在诗中的表现。
三、苏轼——情感细腻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东坡先生”。
他的诗文以文辞华丽、情感细腻、擅长用典为主要特点。
苏轼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诗中他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上。
古诗中人物形象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
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古代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而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给予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性、情感、人生等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在古代诗歌中,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以物言志、以景寄情的手法得以塑造。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通过描绘月明星稀的夜晚,把自己与兄弟分隔的孤独之情表达出来。
这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与人物情感的交融,使诗歌更加韵味深长,让读者对人物形象产生共鸣。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也常常是通过具体的细节和形象描写而得以塑造的。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通过床前明月光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这种简洁而富有张力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变化。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还常常是通过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所得以塑造的。
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中,通过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描写,展示了唐朝末年的荒废与堕落。
这种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与思考,把诗歌的意义拓展到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对历史和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和表达,古代诗人们使得诗歌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堆砌,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能够唤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和情感的共振。
这种将人物形象融入诗歌的方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情地感受到诗歌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古诗鉴赏之人物形象分析:入乎其中,出乎其外
在古诗词中,诗人主要是通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达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
鉴赏古诗形象就是要准确分析诗中景物和人物的特征及其蕴含的情感。
就诗歌的形象而言,偏重叙事的诗歌主要指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偏重抒情的诗歌则多指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偏重写景的诗歌偏向于意象与物象。
即为: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中的物象);景(写景诗中的景象)。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有塑造的人物(虚构的)和抒情主人公形象(作者自我)两种。
一、塑造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
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二、抒情主人公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
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
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
鉴赏此类诗,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并要知人论世,从背景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
人物形象鉴赏题通常会采用这样几种提问方式:试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诗中的某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诗人在这一人物形象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这类题型的答案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
3.形象的意义(包括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问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问: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2013高考辽宁卷)
【解析】这首诗题为《竹轩诗兴》,从所写的竹轩景致中,可以看出诗人本身的志趣:前四句主要通过对新栽的篁竹、竹梢的清影和竹叶被风吹动的响声的描写,营造了优雅的环境氛围,从侧面展现出竹轩生活的情趣,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五六两句仍是写竹轩情趣,无论是暑天的夜晚还是冬天下雪的白昼,无论是倦卧看星还是对雪闲吟,竹轩都可以供以诗情、诗兴;结尾两句诗人设想到了冬季,梅花的寒香冷蕊,配上修竹的疏枝翠叶,会使竹轩更有幽致,到那时,梅花将会为竹轩带来更多的诗兴!诗人正是通过对所处环境(竹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对简朴清幽的生活的喜爱,表现了竹轩日常生活的清净闲适,抒发了洒脱高雅的人生志趣和与众不同的人生追求。
【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
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总之,在人物形象鉴赏中,我们要“入乎其中”,走进诗词,感知诗歌的人物形象,体悟诗心;还要“出乎其外”,以现代的眼光对诗词作客观、理性的解读。
首先要结合诗意整体感知形象。
找到诗人在诗歌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明确形象类别,解读形象的字面意义;
接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品质特点,从而把握诗歌主旨;最后要体会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思想感情,结合诗歌主旨赏析评价作者描绘这一形象的原因、作用(效果)或赏析表现手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