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格式:docx
- 大小:37.14 KB
- 文档页数:2
青海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下辖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共辖40个县。
为了进行青海各区县2024-2024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的分析对比,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需要分析的宏观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GDP、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消费水平、居民收入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收集2024-2024年各个区县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从青海省统计局、各个地级市统计局以及各个县的统计局获得。
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查询、调阅年鉴、统计报告等途径来获取这些数据。
一般来说,这些数据会以表格形式进行发布,我们需要收集这些表格,并将其转化成数字格式进行保存。
一旦我们收集到了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分析流程:1.数据清洗和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包括去除重复数据、统一格式、填补缺失值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2.数据计算和转化:对于一些指标,我们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计算和转化。
例如,计算人均GDP可以通过将地区生产总值除以人口数来获得。
3.数据比较和对比:将各县的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和对比。
可以使用图表、表格等形式来展示数据。
比较可以是横向的,即同一年份不同县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纵向的,即同一县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
我们可以通过柱状图、折线图等形式来展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变化趋势。
4.查找关联性和趋势:通过对比分析,查找不同县之间的关联性和趋势。
例如,通过对比各县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我们可以判断不同地区之间的消费能力差异;通过对比各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支出,我们可以判断各县的发展重点和政府支持力度等。
5.解读结果和提出建议: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解读不同县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发展机遇。
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发展策略。
最后,我们需要将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撰写一篇大于1200字的报告,对青海各区县2024-2024多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比。
2024年宁夏公务员行测(B类)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将于2024年6月24日至26日在()举办,以"技能合作·共同发展"为主题。
A.山东B.湖北C.重庆D.安徽【答案】:C2.2024年3月6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全国首个电动汽车智慧充换电示范区日前在江苏建成,能通过()三方高效互动,实现从“车等待桩”到“桩匹配车”转变。
A.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加油站B.新能源汽车、加油站、加气站C.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城市电网D.充换电站、加油站、城市电网【答案】:C3.2024年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主题是"()"。
A.综合治疗,品质生活B.关注心理健康,全面全程管理C.关爱老人,关注帕金森D.和谐共生,美好生活【答案】:D4.我国首个深水高压气田开发项目"()"的二期工程取得关键进展,于近日在深圳建造完工的、用于托举生产平台的导管架,24日乘驳船从深圳赤湾港启航,前往工程所在的南海北部大陆架西区的琼东南海域。
A.远望一号1/ 15B.奋斗号C.开拓一号D.深海一号【答案】:D5.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9日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
A.6.7%B.5.5%C.6.5%D.5.2%【答案】:D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A.共享B.开放C.创新D.全面依法治国【答案】:D7.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兵书是()。
A.《孙子兵法》B.《孙膑兵法》C.《汉书》D.《战国策》【答案】:A8.英法百年战争开始和结束的年代是()。
A.1337~1429年B.1337~1453年C.1346~1453年D.1337~1436年【答案】:B9.从1978年以反映邮递员默默无闻工作为内容的电视剧《人民的委托》开始,40余年来,鲁2/ 15剧勃发绽放。
一、年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量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国民经济总量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估一个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青海省的GDP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在年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量中起到主导作用。
2.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它是青海省经济发展的基础。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农牧资源,农业是青海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总量有着较大的贡献。
3.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等,是青海省经济的支柱产业。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铋、铜、锑等,大力发展工业,推动了国民经济总量的提高。
4.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指服务业,包括交通、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教育、卫生等行业。
青海省注重服务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商贸、旅游、金融等领域的发展,使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不断增加。
5.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青海省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交通、能源等,为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年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指标1.经济增速:经济增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青海省经济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不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这主要得益于青海省在资源、环境、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需求。
2.农业增速:农业增速是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青海省注重农业转型升级,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和效益,并积极推动农牧业现代化。
这些举措使得农业增速保持稳定增长。
3.工业增速:工业增速是衡量工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青海省工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工业增速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青海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视和政策扶持。
4.服务业增速:服务业增速是衡量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青海省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金融、健康等领域,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水平。
青海省推进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作者:李慧君来源:《小康》2024年第07期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以产业“四地”为牵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1月23日,青海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西宁开幕。
1月24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在青海会议中心开幕,青海省省长吴晓军作政府工作报告。
《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注意到,2023年,青海全省生產总值增长5.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9%,城镇调查失业率5.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5%,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报告提出,2024年青海省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以上,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06万人次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7万吨以上;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以上;能耗强度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完成国家规定目标,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2024年青海省将实施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扎实推进湟水山水工程,加强木里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后期管护,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三年行动、黑土型退化草原治理五年行动,强化禁牧区和草畜平衡管理,推广“草光互补”、光伏治沙,完成国土绿化及生态修复治理550万亩以上。
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严格“一江一河一湖”禁渔管理。
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青海生态更美、环境更靓。
青海省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加快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工程,统筹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碳达峰,建好零碳产业园区,加快重点行业企业绿色低碳节能改造,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先行先试,落实国家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深化林草碳汇试点,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做出青海贡献。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发文字号】青政[2011]21号【发布部门】青海省政府【发布日期】2011.03.31【实施日期】2011.03.3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青政〔2011〕21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青海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为切实抓好《纲要》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发展目标从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人口资源环境等4个方面,分解出28项具体指标。
其中,预期性指标16项,约束性指标12项。
对需要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进行分解细化的指标,将另行下达。
(一)预期性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完成,不作具体的目标和任务分解。
各地区、各部门要通过实施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完善市场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法制环境,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政策,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合理引导社会资源的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二)约束性指标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履行的职责目标和任务,具有法律效力。
通过逐级分解指标,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主要运用公共资源确保完成。
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80万人,增加7万人。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提高3个百分点。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提高0.8个百分点。
(省教育厅牵头)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30万套。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经委等部门负责)农牧区保障及奖励性住房建设完成50万套。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农牧厅、省民政厅、省林业厅等部门负责)森林覆盖率达到6.28%,提高1.05个百分点。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分析现状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旅游热门目的地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地区旅游业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1. 青海省旅游资源概述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其中,青海湖、祁连山、茶卡盐湖等自然景观深受游客喜爱,同时还有古寺庙宇、藏族文化等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2. 青海省旅游市场现状2.1 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青海省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过去五年内,青海省接待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保持年均增长率超过10%的水平。
2.2 游客特征青海省的游客主要来自全国各地,同时也吸引了部分国际游客。
游客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青海省作为旅游目的地,对自然景观和户外活动充满兴趣。
•民族文化热潮:青海省的藏族文化深受游客喜爱,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藏族传统文化和活动。
•自助游增长: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助游,自由度高、特色体验多的旅游方式受到青睐。
2.3 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青海省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相对较为丰富。
除了传统的景点观光之外,还有徒步、骑行、摄影等特色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对旅游体验的需求。
各级政府和旅游企业也在加大对旅游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的投入,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3. 青海省旅游市场存在问题尽管青海省旅游市场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3.1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景区、乡村旅游地等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3.2 旅游服务质量不稳定尽管青海省的旅游服务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导游服务水平不一、部分景区管理混乱等,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培训。
3.3 旅游营销手段有待改进青海省在旅游营销上的投入和创新相对较少,需要加大营销力度,提升青海省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农业方面,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760.1万吨,比上年增加12.1%。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08元,比上年增加14.6%。
全市农田面积达到
272万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13.3万亩,灌溉面积158.2万亩,均超过了
省定标准。
在文化教育方面,全市教育事业继续发展。
全市共有中小学校262所、幼儿园248所,学生总数为78.2万人。
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
全市大中专院校有20所,学生总数为83.4万人。
全市图书馆、博物馆、
文化馆等文化设施日益完善。
在卫生保健方面,全市提供了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
全市有各类医疗
机构876家,床位总数为2.93万张。
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全市卫生行业生产总值为13.21亿元,比上年增长13.4%。
总的来说,2024年,西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经济增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农业、工业、交通、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
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随着
不断的发展,西宁市将继续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2024年青海省旅游市场规模分析引言青海省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访。
本文将对青海省旅游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通过对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旅游市场的规模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以期为旅游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旅游业发展情况青海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近年来,青海省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逐年增长。
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青海省积极推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通过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和推出旅游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游客到青海旅游。
旅游市场规模分析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青海省旅游市场的规模逐年扩大。
2019年,青海省旅游市场总收入超过了XXX亿元,同比增长了XX%。
同年,游客总人数达到了XXX万人次,较上一年增长了XX%。
这些数据显示了青海省旅游市场的持续蓬勃发展。
青海省的旅游市场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部分。
国内旅游市场是青海省旅游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绝大多数比例。
国际旅游市场也在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来到青海省观光和旅游。
青海省的旅游业主要以自然景区旅游为主,例如青海湖、塔尔寺、茶卡盐湖等。
此外,青海省还以民俗文化旅游、高原特色旅游等为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兴趣。
近年来,青海省还积极推动冰雪旅游、户外探险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市场的内容。
未来发展趋势青海省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海省的旅游市场将会继续蓬勃发展。
同时,青海省政府将继续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安全保障。
国家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对旅游业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将会进一步促进青海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未来,青海省的旅游市场将继续深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升旅游产业链的附加值。
2024年海西经济区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海西经济区是指以中国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区为核心的经济区域,自2016年开始建设,致力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本文将对海西经济区的市场规模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市场机会。
1. 海西经济区的地理概况海西经济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包含福建、广东、广西三个省区。
该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台湾海峡,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2. 市场规模概述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海西经济区的人口总数达到1.2亿人。
该地区的经济总量在过去十年中保持了稳定增长,年均增长率超过7%。
2019年,海西经济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万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市场规模庞大,具有较高的消费潜力。
3. 消费市场分析海西经济区的消费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3.1 消费结构多元化海西经济区的消费结构表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
旅游、餐饮、房地产等行业的兴起,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追求品质生活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3.2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海西经济区的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人们对于健康、环保、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增加,高端消费市场呈现出较快增长的态势。
3.3 旅游消费潜力巨大海西经济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是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
海西经济区各地区在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上进行了大力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
旅游消费潜力巨大,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4. 市场机会分析海西经济区的市场规模庞大,蕴含着丰富的商机和发展前景。
以下是该地区的一些市场机会:4.1 电子商务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电子商务在海西经济区发展迅速。
该地区的居民越来越倾向于网购,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在电子商务领域投资和创业具有较高的潜力和机会。
4.2 高端消费品市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消费品的需求也在增加。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2024修订)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7.25•【字号】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号•【施行日期】2024.07.25•【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立法工作正文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十一号)《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已由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4年7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7月25日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1988年9月2日青海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5月31日青海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2年5月31日青海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决定第二次修正2024年7月25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会议的召开第三章议案的提出和审议第四章报告的听取和审议第五章询问和质询第六章发言、表决和公布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健全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的议事程序,保障和规范其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常务委员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常务委员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举行会议、开展工作。
第三条常务委员会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安徽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9日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
A.5.2%B.6.7%C.6.5%D.5.5%【答案】:A2.国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发布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初步判断,武王墩墓系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王级墓葬。
A.齐国B.吴国C.越国D.楚国【答案】:D3.2024年前两个月,我国出口达到3.75万亿元,同比()。
A.增长9.8%B.增长9.3%C.增长10.3%D.增长8.5%【答案】:C4.截至2024年5月,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立方米,沿线7省市超1.76亿人从中受益。
A.720亿B.750亿C.680亿D.700亿1/ 14【答案】:A5.2024年3月20日,探月工程四期()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
()中继星作为探月工程四期后续任务的“关键一环”,将为嫦娥四号、嫦娥六号以及后续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A.天链一号B.鹊桥一号C.天链二号D.鹊桥二号【答案】:D6.在经营蔬菜买卖的王阿姨的菜摊上,挂着绿色,蓝色的移动支付二维码。
王阿姨感叹,以前她每周都要去银行换零钱,现在一个月也去不了一次。
过去收一张100元的假币心疼的晚上吃不下饭,现在通过手机付账就没这个问题了。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支付方式上,移动支付和现金支付有互补关系B.移动支付连着多种消费场景,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正发生改变C.移动支付具备便捷性,能降低生产经营者的市场竞争风险D.几乎人人都关心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对其进行宏观调控【答案】:B7.关于行政处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B.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C.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必须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D.受他人胁迫有行政违法行为的,可以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答案】:A8.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
202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4年()起,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
A.2月9日B.2月7日C.2月8日D.2月10日【答案】:A2.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绘就()新画卷。
A.宜居宜业和美乡村B.丰衣足食美好乡村C.宜室宜家美丽乡村D.安居乐业幸福乡村【答案】:A3.2023年,民航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6.2亿人次,同比()。
A.增长146.1%B.增长106%C.增长126%D.增长118.1%【答案】:A4.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9日发布《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经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260582亿元,比上年增长()。
A.5.2%B.5.5%C.6.5%D.6.7%【答案】:A5.生态环境部今年将启动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组织沿海省(区、市)重点推进()余1/ 16个美丽海湾建设。
A.二百五十B.二百C.一百五十D.一百【答案】:D6.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环保责任,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A.人出行乘坐公交车B.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电脑屏幕调得暗一些D.使用一次性纸杯【答案】:D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
A.叙事B.说明、说理C.说明D.说理【答案】:A8.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是()。
A.办事公道B.服务群众C.爱岗敬业D.奉献社会【答案】:D9.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C.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D.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答案】:A2/ 1610.我们常说的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信号灯,指的是()。
A.技术B.价格C.广告D.人才【答案】:B11.《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人们也常用成语“契合金兰”来表达,那么“金兰”是指()。
2024年,西宁市的社会保障主要指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和发展。
从3年的数据分析来看,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首先,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持续增加。
2024年,西宁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5000元,2024年增加至5500元,而2024年更是达到了6000元。
这表明西宁市不断加大对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投入,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
其次,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稳步提高。
2024年,西宁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0%,2024年增加到92%,而2024年更是达到了95%。
这说明西宁市在保障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越来越多的城镇职工得到了基本的养老保障。
第三,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不断提高。
2024年,西宁市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60%,2024年增加到70%,而2024年更是达到了80%。
这说明西宁市在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面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养老保障。
第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增长。
2024年,西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0%,2024年增加到85%,而2024年保持在85%的水平。
这表明西宁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普及工作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
最后,低保覆盖面积持续扩大。
2024年,西宁市低保覆盖面积为500平方公里,2024年增加到600平方公里,而2024年更是达到了700平方公里。
这说明西宁市在扩大低保覆盖面积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为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救助。
综上所述,从2024年到2024年,西宁市的社会保障主要指标呈现出了持续增加和稳步提高的趋势。
这表明西宁市在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全面、更加有效的社会保障服务。
未来,西宁市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002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2-1 8:20:002002年,我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改革开放、建设小康的方针政策,坚持与时俱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奋力拼搏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圆满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成就,城乡各地的面貌发生了新变化。
一、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国民经济持续在高平台上增长。
2002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4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4%,超过了年初预定的GDP增长10 %的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424元,比上年增长11.2%,总体上接近小康水平。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全省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不断壮大,特色经济的份额继续增加;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向多样化转变。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构成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8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2.58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3.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 %、16.4 %、10.8 %。
一、二、三产业占GDP 的比重,分别由1997年的20.1%、39.0%、40.9%和2001年的14.2 %、43.9%、41.9%转变为13.2 %、44.7%、42.1%;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力,第一产业减弱,第二、三产业增大,标志着全省工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化水平提高。
地区经济结构向突出各自特色优化升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继续增强。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占GDP的比重已超过20%,个体私营和外商投资经济发展活力旺盛。
二、农牧业2002年,全省紧紧围绕农牧业增产增效和农牧民增收的目标,继续扩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面,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订单和设施农牧业,积极落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农牧业潜在优势不断显现,成为近年来整体生产水平提高快、农牧民受益好的年景。
种植业结构调整见成效。
2024西宁城西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及答案(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2022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据初步核算,2021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
A.增长6.5%B.增长8.1%C.增长7.4%D.增长9.2%【答案】:B2.2022年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主题为()。
A.工匠筑梦,精彩人生B.一技在手,振兴中华C.技能强国,创新有我D.刻苦专研,甘为人梯【答案】:C3.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 1 -A.刚愎自用B.熙熙攘攘C.众口一词D.高属建瓴【答案】:D4.《关于西北地区开发XX旅游区的可行性论证的意见》属于()。
A.指导性意见B.规定性意见C.评估性意见D.建议性意见【答案】:C5.2013年10月11日晚,王某酒后在某酒店酗酒闹事,砸碎店里玻璃数块。
此时某区公安分局太平派出所民警任某执勤路过酒店,任某欲将王某带回派出所处理,王某不从,与任某发生推搡。
双方在扭推过程中,任某故意将王某推倒,王某头撞在水泥地上,当时失去知觉,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后被鉴定为颅内出血死亡。
2013年12月20日,王某之父申请国家赔偿。
对于行政赔偿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赔偿请求应单独提出,不能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B.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C.本案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任某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D.赔偿申请必须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书应当载明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答案】:C- 2 -6.甲在市场上购买了一幅乙创作的国画后,将乙的署名刮去,签上自己的艺名并盖上自己的印章后,将该画悬挂于自家客厅鉴赏,往来客人对甲的创作水准赞不绝口。
2004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佚名
【期刊名称】《青海政报》
【年(卷),期】2005(000)004
【摘要】<正>2004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
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
力推进西部大开发,紧紧围绕“消除贫困、富民强省”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
两大历史任务,群策群力,开拓进取,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了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得到实惠的好势头,保持了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积极奋进的好势头。
【总页数】10页(P37-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4
【相关文献】
1.2004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摘要) [J], 贵州省统计局
2.2004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J],
3.云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J], ;
4.2004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J], 无
5.2006年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J], ;;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据青海省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该年青海省国
民经济发展平稳,社会各个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农业方面,2024年该省农作物总产量达到5513.3万吨,比上一年增
长4.7%。
其中,粮食产量为2522.1万吨,增长5.2%;油料产量为177.5
万吨,增长3.7%。
畜牧业方面,全省牲畜存栏量为5944.4万头只,增长1.2%。
渔业方面,渔业总产量为3.7万吨,增长7.2%。
工业方面,2024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其增长19.3%;其次是制造业,增长17.7%。
2024年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
业企业158家,全年累计达到2155家。
能源产业方面,全省开发瓦斯井
19口,产气量达到2264万立方米。
交通运输方面,青海省全年公路完成货运量为406万吨,增长1.9%。
铁路完成货运量为283万吨,增长18.7%。
民航方面,青海省民航运输完
成旅客运输量为16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7%。
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方面,2024年青海省基础教育投入继续加大,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共有281.2万名学生,比上年增长4.8%。
医疗卫
生方面,全省共投入7241万元用于恶性肿瘤防控和艾滋病防控工作。
文
化体育方面,全省共办各类专业艺术团589个,开展各种艺术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举办了青海湖国际汽车拉力赛、国际羊王系列赛等体育赛事。
该年青海省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在天然草场恢复建设方面完成投
资达到9500万元。
水利方面,全省完成各类水利工程投资25.4亿元,治
超市场流转3000平方公里。
总之,2024年青海省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提升。
此外,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事业
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青海省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然而,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青海省的发展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还需要进
一步加大力度和科技创新投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