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主题10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 格式:pptx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23
主题10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探寻1 解析意志一、名词解释1.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2.当一个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有利目标,但又不可能同时都得到满足,只能求其一,此时的心理矛盾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3.当一个人面对同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他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冲突。
4.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幼儿自觉服从并主动给自己提出一定的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
5.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幼儿长久维持已经开始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坚持实现目的、任务的意志品质。
二、单项选择题1.D2.D3.C4.C5.A三、填空题1.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和意志努力2.随意运动3.随意运动4.情绪情感5.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6.意志努力四、判断题1.(×)2.(√)3.(√)4.(×)5.(×)五、简答题1.动机冲突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双趋冲突。
当一个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有利目标,但又不可能同时都得到满足,只能求其一,此时的心理矛盾冲突称为双趋冲突。
②双避冲突。
当一个人面临两个都令人不喜欢或具有威胁性而想躲避的事物和目标时,迫于情势而又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这种心理冲突称为双避冲突。
③趋避冲突。
当一个人面对同一个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目标,既欲趋近它的益处,又想避开他的不利之处时产生的心理冲突,称为趋避冲突。
④多重趋避冲突。
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这时所遇到的冲突叫做多重趋避冲突。
2. ①意志行动有明确的目的;②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③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3. ①意志与认知:认知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意志对认知过程的影响:首先,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并需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教学大纲模块一绪论(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理解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
(二)课时分配3课时。
(三)教学提纲主题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一、心理现象概述二、心理的实质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四、研究、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主题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主题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的理论一、成书势力说二、行为主义学说三、精神分析学说四、认知发展学说五、高级心理机能学说模块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含义。
2.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3.掌握0-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具体表现。
(二)课时分配6课时。
(三)教学提纲主题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含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几个概念主题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0-1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二、1-3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三、3-6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模块三学前儿童注意和感知觉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理解注意、感觉和知觉的定义,并能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2.识记注意的品质、感知觉的规律。
3.掌握学前儿童注意、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二)课时分配4课时。
(三)教学提纲主题1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概述二、注意的分类三、注意的品质四、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五、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主题2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感知觉的概述二、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三、学前儿童感知规律与教育四、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五、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模块四学前儿童记忆和想象的发展(一)教学目标1.理解记忆和想象的定义,并能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论述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论述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意志是人发展的本质之一,它是精神行为的基础,也是精神体验的基础。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部分。
先天意志发展是指儿童在出生前所具有的意志能力,其根植于基因对意志的控制机制。
其中,孩子出生就具备的固有特点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因素,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意志发展。
后天意志发展是指儿童出生后意志的发展。
它是在儿童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以及孩子对其环境的融合和适应过程中,逐步提升意志能力的过程。
意志发展不仅影响孩子的各项能力发展,还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家长、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勤于锻炼,使孩子的意志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家长在孩子意志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意志的发展,如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饮食习惯、良好的情绪环境等,都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意志。
此外,家长也应该教育孩子培养诚信意识,让孩子更加坚定的追求自身的目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的意志的发展,同样非常关键,教师也不能当之无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孩子的兴趣及学习习惯,引导孩子积极探索、同理心高、有主见及勇于表达。
教师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
环境,鼓励孩子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增强孩子的意志力。
总而言之,学前儿童意志发展是复杂的,综合性的,家长、教师应该积极配合,携手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意志,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职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学习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形成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知道幼教实践,分析解决幼儿教育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等、方法,探索发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的能力,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基础性、指导性和应用性。
二、课程位置本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安排在第三学期,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
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涉及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例如《学前儿童卫生和保健》、《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
但本课程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独特,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支撑。
三、课程目标1、树立科学的儿童观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3、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4、掌握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5、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其表现差异6、学习运用所学的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内容设计第一单元绪论第二单元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第三单元学前儿童的注意第四单元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第五单元学前儿童的记忆第六单元学前儿童的想象第七单元学前儿童的思维第八单元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第九单元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第十单元学前儿童的意志第十一单元学前儿童的个性第十二单元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五、课程实施安排1、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提醒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加强幼儿园的实践,争取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理论教学尽量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传统教学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讲重点、讲思路、讲方法;讲课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最终通过案例分析、设疑置难、自学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意志学前心理学意味着关注儿童在学龄前期间的心理发展过程。
这一领域的研究旨在了解儿童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儿童的认知、情绪、社交和行为等方面。
在学前心理学的研究中,意志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意志是指个体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坚持追求目标的能力。
在学前期,儿童的意志力正在形成和发展。
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的意志力发展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促进。
其中之一是提供适当的目标和挑战。
当儿童面临适当的挑战时,他们需要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适当的目标和挑战可以激发儿童的内在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促进意志力的发展。
另外,学前期的儿童还需要得到家庭和教育环境的支持和引导。
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来帮助儿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以正向的方式给予儿童评价,鼓励他们的努力,并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意志力和自我效能感。
此外,学前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自我控制是意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控制是指个体能够抑制冲动和延迟满足感的能力。
研究表明,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他们的学习和社交成就密切相关。
因此,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样重要。
针对意志力和自我控制的培养,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
首先,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帮助儿童建立自律和责任感。
其次,通过游戏和活动等方式,让儿童体验到推迟满足感的重要性。
例如,可以在玩游戏时让儿童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获得奖励,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延迟满足欲望的能力。
同时,给儿童提供适当的决策权也是培养他们意志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途径。
让儿童参与制定一些小决策,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决策对于结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决断力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在学前心理学中,意志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培养儿童的意志力对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论述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意志是一个人自己的精神力量,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学前儿童阶段,意志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因为它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
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前儿童意志发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意志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锻炼和磨砺。
2. 学前儿童意志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
学前儿童的意志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的儿童对意志的表现也不同。
3. 学前儿童意志发展是具有个体差异的。
儿童的意志发展具有个体差异,不同儿童在意志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影响因素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影响因素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儿童意志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行为习惯都会对儿童的意志发展产生影响。
2. 教育方式。
幼儿园教育对于儿童的意志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都会对儿童的意志发展产生影响。
3.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儿童的意志发展,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念都会对儿童的意志发展产生影响。
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培养方法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培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
通过培养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帮助儿童克服自己的惰性和消极情绪,提高儿童的意志水平。
2. 培养儿童的毅力和耐力。
通过培养儿童的毅力和耐力,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困难和挑战,提高儿童的意志素质。
3. 培养儿童的自信心。
通过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提高儿童的意志表现。
4. 培养儿童的自我激励能力。
通过培养儿童的自我激励能力,可以帮助儿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加自信和坚定,提高儿童的意志素质。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关注和培养。
只有通过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意志素质,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述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是指儿童在4岁到6岁这个阶段,逐渐掌握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及自我约束等能力的过程。
意志发展是儿童个体发展的关键,涉及精神、心理、行为等多个方面,对个体未来的人格形成、生活质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几个方面:
1.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第一步是认识自己的愿望、需求和情绪。
儿童通过与外界的交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习惯和理解能力。
2.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关键在于掌握自我控制能力,以便在冲动时延迟满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3.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是掌握自我调节能力,学会与他人协调,解决问题,并适应改变。
4.自我约束能力的增长: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掌握自我约束能力,这需要儿童理解自己的责任,管理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规范。
总之,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应该合作共同努力,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支持,帮助儿童掌握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以
及自我约束等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