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及影响因素
- 格式:pdf
- 大小:85.95 KB
- 文档页数:1
药理学——药动学知识点归纳一、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从进入机体至离开机体,可分为四个过程:简称ADME系统→与膜的转运有关。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主要转运方式是:被动转运中的简单扩散!Ⅰ、被动转运——简单扩散1.概念:指药物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扩散,以浓度梯度为动力。
2.特点:(1)不消耗能量。
(2)不需要载体。
(3)转运时无饱和现象。
(4)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5)当膜两侧浓度达到平衡时转运即停止。
3.影响简单扩散的药物理化性质(影响跨膜转运的因素)(1)分子量分子量小的药物易扩散。
(2)溶解性脂溶性大,极性小的物质易扩散。
(3)解离性非离子型药物可以自由穿透。
离子障是指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的现象。
4.体液pH值对弱酸或弱碱药物的解离的影响:从公式可见,体液pH算数级的变化,会导致解离与不解离药物浓度差的指数级的变化,所以,pH值微小的变动将显著影响药物的解离和转运。
例题:一个pK 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中的解离度为A.10%B.40%C.50%D.60%E.9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pH对弱酸性药物解离影响的公式为:10 pH-pKa=[解离型]/[非解离型],即解离度为10 7.4-8.4=10-1=0.1。
※总结:体液pH值对药物解离度的影响规律:◇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碱侧。
◇碱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解离少,容易跨膜转运。
达到扩散平衡时,主要分布在酸侧。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或“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例题:某弱酸性药物pK a=3.4,若已知胃液、血液和碱性尿液的pH 值分别是1.4、7.4和8.4。
问该药物在理论上达到平衡时,哪里的浓度高?A.碱性尿液>血液>胃液B.胃液>血液>碱性尿液C.血液>胃液>碱性尿液D.碱性尿液>胃液>血液E.血液>碱性尿液>胃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药学基础二-回复药学基础二:药物吸收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在药学领域中,了解药物的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吸收是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第一步。
药物吸收的过程包括药物通过生物膜进入体内、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分布到目标组织。
本文将逐步回答关于药物吸收的各个方面问题。
一、药物吸收的过程是什么?药物吸收的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溶解、通过生物膜和血液循环。
1. 溶解:药物必须在体内溶解成水溶液,才能被细胞吸收。
药物分子通常是非极性的,无法穿过细胞膜。
因此,药物在溶解为离子或极性分子后能更容易地通过细胞膜。
2. 通过生物膜:药物在溶解后,进入细胞膜中的载体或通过细胞间隙、细胞骨架来穿过生物膜。
这个过程主要受到药物的脂溶性、分子大小和分子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3. 血液循环:一旦药物通过细胞膜,它将进入血液循环,并在体内分布到不同组织和器官。
二、药物吸收的影响因素是什么?药物吸收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因素:1. 给药途径: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需求,可以通过口服、注射、吸入、贴片等不同途径给药。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
2. pH值:药物在不同的pH值下会离子化或非离子化,这会影响药物的脂溶性和溶解度。
例如,弱酸性药物在胃酸环境下更容易吸收,而弱碱性药物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下更容易吸收。
3. 药物化学性质:药物的极性、脂溶性和药物分子的大小、形状等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
通常来说,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体内。
4. 给药部位的血流:药物在给药部位的血流越丰富,药物吸收的速度越快。
因此,对于需要迅速发挥作用的药物,可以选择静脉注射等给药途径。
5. 给药部位的特性:不同的给药部位具有不同的特性,如肠道具有大量吸收表面积,皮肤有角质层等,这些特性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
三、药物吸收的应用和意义是什么?对于药物设计和治疗管理来说,了解药物的吸收过程和影响因素对于确保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非常重要。
姓名:xxx 学号:xxx1.简述药物在人体内的过程。
答: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给药途径进入体内,从给药到药效经过药剂相、药物动力相、药效相。
药物在体内转运和变化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这一过程就称为药物的体内过程。
①吸收:除去只要求发挥局部作用的药物外,药物必须通过不同途径吸收人血,并且达到有效血浓度时,才能发挥作用。
药物的吸收过程是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如胃肠粘膜、皮下组织、肌肉、毛细血管壁等)的过程,这一过程就叫药物的吸收.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如给药途径不同,吸收的速度也不相同,例如先锋霉素静脉输液给药就比口服给药吸收速度要快。
药物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有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因为它们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相同.机体的功能状况如果不相同,吸收的速度也不同,如休克病人的微循环障碍,药物吸收速度就必然减慢或停滞.②分布:经过吸收人血的药物,一般都会通过血液循环被转运到身体的不同部位,进入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间液或细胞内液中去,这一过程叫做药物的分布.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如血管丰富、血流量大的器官(心、肝、肾等)往往药物浓度高;某些药物与器官的亲和力大(如碘与甲状腺)则该处的浓度高。
③代谢:进入体内的药物一般都要经历各种化学变化,如氧化、还原、中和、分解、结合等.这一系列过程称为药物代谢或生物转化。
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如果肝功能不良,药物代谢会受到一定影响,可造成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毒性增加或体内蓄积。
④排泄:进入人体的药物,无论是否被代谢,最后都要排出体外,只是排泄速度和排泄途径不同而已,这就叫排泄。
药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主要的排泄器官是肾脏,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药时应减低剂量或减少给药次数,对于肾脏有损害的磺胺药等尽量避免使用。
除肾脏外,挥发性药物如乙醚可通过呼吸道排泄,强心甙和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部分经胆汁排泄,另外唾液腺、消化腺、汗腺和妇女的乳腺也是一些药物的排泄途径,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注意防止由于自身服药而间接造成婴儿中毒。
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药物代谢动力学1药物的体内过程1.1吸收药物的吸收是它从用药部位转运至血液的过程。
其吸收快、慢、难、易,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脂溶性物质因可溶于生物膜的类脂质中而扩散,故较易吸收;小分子的水溶性物质可自由通过生物膜的膜孔而扩散而被吸收;而如硫酸钡,它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脂肪,虽大量口服也不致引起吸收中毒,故可用于胃肠造影。
非解离型药物可被转运,故酸性有机药物如水杨酸类、巴比妥类,在酸性的胃液中不离解,呈脂溶性,故在胃中易于吸收。
而碱性有机药物如生物碱类,在胃液中大部分离解,故难以吸收,到肠内碱性环境中才被吸收。
改变吸收部位环境的ph,使脂溶性药物不离解部分的浓度提高时,吸收就会增加,例如用碳酸氢钠使胃液ph升高时,可使碱性药物在胃中的吸收增加,而酸性药物的吸收则减少。
(2)给药的途径:在组织不破损不发炎的情况下,除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流)外,吸收的快慢顺序如后:肺泡(气雾吸入)——肌内或皮下注射——粘膜(包括口服、舌下给药)——皮肤给药。
(3)药物浓度、吸收面积以及局部血流速度等,一般地说,药物浓度大,吸收面积广,局部血流快,可使吸收加快。
胃肠道淤血时,药物吸收就会减慢。
1.2分布药物吸收入血后随血液循环向全身分布,有的分布均匀,有的分布并不均匀。
有些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的亲和力,例如碘浓集于甲状腺中;氯喹在肝中浓度比血浆中浓度约高数百倍;汞、锑、砷等以及类金属在肝、肾中沉积较多,故在中毒时这些器官常首先受害。
药物分布至作用部位,必须透过不同的屏障,如毛细血管壁、血脑屏障、胎盘等。
对于毛细血管壁,脂溶性或水溶性小分子易于透过;非脂溶性药物透过的速度与其分子大小成反比(大分子药物如右旋糖酐,通过毛细血管很慢,停留在血液中的时间较长,故可作为血浆代用品);解离型药物较难透过。
对于血脑屏障,水溶性化合物难以通过,脂溶性物质如乙醚、氯仿等则易于通过。
青霉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髓液的比率很小,故用它治疗流脑时,必须加大剂量,才能保证脑脊液中有足够的浓度。
一,药物的转运方式被动转运:药物借助细胞膜两侧存在的药物浓度梯度,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
(1)简单扩散:脂溶扩散,药物通过溶于脂质膜而被扩散;水溶扩散:分子量小、分子直径小于膜孔的物质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被水带到低压一侧的过程。
影响因素:膜两侧浓度差,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的解离度,药物所在环境的PH。
(2)易化扩散:顺浓度差、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或通道介导,存在饱和和竞争性抑制现象。
主动转运:药物从低浓度一侧跨膜向高浓度一侧的转运,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转运有饱和、竞争性抑制现象。
(1)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分解成ADP释放出的游离自由能来转运物质。
(2)继发性主动转运:不直接利用分解ATP产生的能量,而是与原发性主动转运中的转运离子相耦合,间接利用细胞内代谢产生的能量来进行转运。
包括协同转运和交换转运。
膜动转运:胞饮:通过生物膜的内陷形成小胞吞噬而进入细胞内。
胞吐:某些液态大分子通过胞裂外排或出胞,从胞内转运到胞外。
药物转运体摄取性转运体:促进药物向细胞内转运,促进吸收外排性转运体:将药物从细胞内排出,限制药物的吸收。
二,药物的吸收及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影响吸收的因素主要有:1、药物性质:(1)脂溶性:脂溶性药物可溶于生物膜的类脂质中而扩散,故较易被吸收;(2)分子量:分子量大(大于100-200Da)的水溶性药物不易被吸收,分子量小的水溶性药物易被吸收。
(3)解离度:非解离型易被吸收,解离型药物不易被吸收。
2、给药途径:吸收速度:气雾吸入>舌下给药>肌内注射>口服>直肠给药>皮肤给药。
1)口服给药:是最安全、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影响因素:A.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等)、剂型(药物粒径大小,赋型剂种类等)、等。
B.机体:(1)胃肠内PH,胃内容物的PH值为0.9—1.5,肠内容物的PH值为4.8-8.2,胃肠PH决定胃肠道中非解离型的药量。
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转运药物的分布与转运是指药物在体内各个组织之间的分布和转移过程。
这个过程对于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药物的分布与转运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三个层面介绍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与转运情况。
一、分子水平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转运过程首先涉及药物分子在体内的动力学行为。
药物分子在溶液中的分布受到药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溶解度和脂溶性。
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溶解度和脂溶性不同,这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差异。
其次,药物分子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受到细胞膜的渗透和吸附等因素的限制。
细胞膜是药物分子进出细胞的主要通道,细胞膜的选择性渗透性能决定了药物分子的进出速度。
此外,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还参与了药物分子的转运过程。
二、细胞水平药物在细胞水平的分布与转运过程是药物在体内分布与转运的关键环节。
药物分子在细胞内的转运由多种转运蛋白介导,其中最常见的是ATP结合盒转运体(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s,ABC转运体)和膜转运体。
ABC转运体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膜蛋白,能够通过ATP酶驱动将药物分子从细胞内转运至细胞外,或者从细胞外转运至细胞内。
这些转运蛋白在各个细胞组织中广泛表达,调节了药物的活性和毒性。
膜转运体则通过质子驱动或电化学转运等机制实现药物分子的进出。
膜转运体属于多种载体蛋白,包括运载体、离子通道和大孔蛋白等。
通过调节药物分子的进出速度,膜转运体对药物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分布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组织水平药物在组织水平的分布与转运是指药物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和转移过程。
体内的不同组织对药物有不同的亲和性,这取决于组织的血运情况、细胞膜通透性和药物与组织分子的相互作用等因素。
例如,肝脏是药物代谢和清除的重要器官,大部分药物在肝脏中会发生代谢反应。
心脏、肺、肾脏和脑组织等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和代谢器官。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方式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方式可以分为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两种方式。
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药物在细胞膜上通过载体蛋白或ATP酶等转运蛋白的辅助下,跨越细胞膜的方式。
主动转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耗费ATP能量来推动药物的转运,另一种则是通过与离子共转运或者同向转运的方式来实现。
主动转运通常会选择性地识别和结合药物分子,因此能够进行高效、定向和容量有限的药物转运。
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是指药物在细胞膜上利用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差异,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自发地扩散的方式。
被动扩散的速度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和浓度梯度的大小。
被动扩散通常是非特异性的,因此不能选择性地识别和结合药物分子,也不受限于容量大小。
总之,药物在体内的转运方式主要有主动转运和被动扩散两种方式。
不同的转运方式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也会影响药物的效应和毒性。
因此,了解药物的转运方式对药物的研发、选择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一.教材要点(一)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是指药物在体内通过各种生物膜的运动过程,多数药物经被动转运跨过细胞膜,其特点是药物依赖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该转运方式不需要载体,不额外消耗能量,无饱和性,各药物之间无竞争性抑制现象.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较易通过.药物的离子化程度因其pKa值及所在溶液的pH值而定,这是影响药物跨膜被动转运进而影响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的一个可变因素.简单扩散的通透量与膜两侧药物浓度差、通透面积、药物分子通透系数成正比,与膜厚度成反比。
(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转运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多数药物通过被动转运吸收,少数药物经主动转运吸收。
1.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有些药物首次通过肝脏,若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较大,从而减少进人体循环的药量,称为首关消除。
舌下及直肠给药不经过肝门静脉,避免首关消除,吸收也较迅速。
2.舌下给药:可避免口服后被肝脏迅速代谢。
3.注射给药: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可使药物迅速而准确地进人体循环,没有吸收过程。
肌内注射以简单扩散方式通过毛细血管上皮细胞膜的脂质层;或以滤过方式进入血上皮细胞间隙,故吸收快,皮下注射药物吸收较慢,有刺激性的药物可引起疼痛。
4.呼吸道吸人给药:由于肺泡表面积很大,肺血流量丰富,只要具有一定溶解度的气态药物即能经肺迅速吸收。
吸收的药物通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称为分布。
影响分布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组织亲和力、体液pH值和药物解离度、器官血流量以及特殊的屏障作用.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及其意义(略),结合型药物的特点:①暂时失去药理活性;②结合型药物为大分子化合物,不易透过血管壁、血脑屏障及肾小球,因而影响被动转运。
但不影响主动转运:③结合是可逆性的;④结合具有饱和性和竞争性.血脑屏障是脑组织内的特殊结构形成的血浆与脑脊液间的屏障,能阻碍许多大分子、水溶性及解离药物通过的屏障.胎盘屏障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间的屏障,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通过此屏障进入胚胎循环。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物转化、排泄,需进⾏跨膜转运的过程是吸收、分布、排泄。
1、被动转运(顺梯度转运):药物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差,从⾼浓度的⼀侧向低浓度的⼀侧扩散转运的过程。
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
(1)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2)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 ①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
②药物理化性质:分⼦量⼩、脂溶性⼤、极性⼩、⾮解离型的药易通过⽣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
2、主动转运:是⼀种逆浓度(或电位)差的转运。
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吸收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进⼊⾎液循环的过程。
静脉注射⽆吸收过程。
吸收速度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
(⼀)吸收⽅式 1.多数药按简单扩散进⼊(吸收)。
(1)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 1)膜的性质,⾯积及膜两侧的浓度梯度, 2)药物的性质,分⼦量⼩的(200d以下),脂溶性⼤的(油⽔分布系数⼤的),极性⼩的(不易离⼦化的)药较易通过。
(2)吸收分布排泄的⼀个可变因素,与环境的酸碱度有关。
(3)离⼦障现象:⾮离⼦型药可⾃由穿透,⽽离⼦型药被限制在膜的⼀侧。
离⼦障与吸收有关,可以理解为"酸酸易吸收,酸碱难吸收".如弱酸性药在胃液中⾮离⼦型多,在胃中即可被吸收。
弱碱性药在酸性胃液中离⼦型多,主要在⼩肠吸收。
2.少数药按主动转运⽽吸收,特点: 1)与正常代谢物相似的药物,如5-氟尿嘧啶、甲基多巴等; 2)靠载体主动转运⽽吸收的; 3)对药物在体内分布及肾排泄关系密切。
3.易化扩散是靠载体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式,如葡萄糖的吸收,吸收速度较快。
4.吞噬作⽤:如维⽣素和蛋⽩质。
(⼆)消化道吸收固体药如⽚剂、胶囊剂在胃肠道必须先崩解、溶解后才可能被吸收。
1.胃肠道给药 ⼝服给药是最常⽤的给药途径。
⼩肠是主要吸收部位(ph接近中性,粘膜吸收⾯⼴,缓慢蠕动增加药物与粘膜接触机会)。
第二章 药物体内转运第一节 概述药物要产生药效或毒性,必须先经吸收(absorption)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分布(distribution)到组织中,部分药物还在肝脏等组织中发生代谢(metabolism)。
药物及其代谢物经胆汁、肾脏等途径排泄(excretion)出体外。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统称药物体内过程,缩写为ADME。
对于静脉注射而言,因直接进入血液,不存在吸收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可用图2-1形式描述,药物在体内过程自始至终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药物在体内的命运是这些过程的综合结果。
图2-1. 药物在体内过程第二节 药物跨膜转运及其影响因素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均涉及到跨膜转运问题。
因此了解药物跨膜转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一、生物膜生物膜主要由脂质、蛋白和多糖组成。
该脂膜呈液态骨架, 脂质形成一系列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在其中, 蛋白质多为物质转运的载体(transporter)、受体或酶, 担负着物质转运或信息传递任务。
此外, 在膜中还存在一些孔道, 使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如水、尿素等通过。
生物膜的脂质特性, 使得一些药物可以溶于脂膜中, 借助于浓度差, 从膜的一侧向另一侧转运。
不同种属动物,甚至同一动物不同组织的生物膜组成往往是不同的,这是构成组织具有各自转运特性的物质基础。
二、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常见药物跨膜转运有以下几种类型:1. 被动扩散(passive processes, passive diffusion ) 大多数药物是通过这种方式转运的,即药物是借助于在生物膜中的脂溶性(lipid solubility)顺浓度差跨膜转运的。
这种转运方式有以下特点:1)顺浓度梯度转运,即药物从膜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转运,其转运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无需能量。
当两侧浓度相等时,达到动态平衡。
可以Fick 定律描述药物的转运速率(d Q /dt )。
X C A P dt dQ ΔΔ⋅⋅−=// (2-1) 式中,A 为扩散膜的面积,ΔX 为膜厚度,ΔC 为膜两侧药物浓度差,P (permeability)为通透性系数。
什么因素可以影响药物体内代谢?(仅供专业人士参考学习)今天就来谈一谈药物在体内代谢及影响治疗的因素:一、涉及的基本概念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一部分药物与血浆蛋白可逆性地结合,暂时失去药理活性,其余游离型药物则被转运到作用部位引起生物效应。
同时机体的某些组织对药物进行代谢,并将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这就是药物的体内过程。
简单地说,药物的体内过程就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其中,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只是药物在体内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合称为药物的转运;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药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所以又称为生物转化;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都是使体内原型药物的量减少,所以合称为药物的消除过程。
二、药物的转运过程(一)转运机制药物从给药部位到血液循环,再由血液循环到达作用部位及最终排出体外,需要通过体内的生物膜结构。
生物膜是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膜如线粒体膜等的总称。
膜结构是以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蛋白质分子。
根据蛋白质在膜中的镶嵌方式,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表面蛋白,可伸缩运动,具有吞噬、胞饮作用:另一类为内在蛋白,贯穿整个脂膜,组成生物膜的受体、酶、载体和离子通道等。
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膜动转运。
1.被动转运是指药物分子只能从高浓度一侧经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不需要消耗能景。
其转运速率与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是正比,此种转运又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1)简单扩散:又称脂游扩散、脂溶性药物可溶于生物膜的脂质层而通过膜、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越人,药物在脂质膜中的溶度越大,跨膜转运的速度越快。
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属于简单扩散。
(2)滤过:又称水溶扩散,是指直经小于膜孔的水溶性药物借助膜两侧的流体静压和渗透压差被水携带到低压一侧的过程,其相对扩散率与该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呈正比。
分了量小于100、不带电荷的极性分了等水溶性药物可通过这种方式跨膜转运。
二、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及影响因素
1.什么是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能够通过不同给药途径进入体内,进入体内的药物一方面发挥对人体的影响,同时人体也不断地转运或改变着药物,药物最终将以不同形式离开人体。
药物在体内转运和变化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这一过程就称为药物的体内过程。
其中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除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外,其他给药途径均存在吸收这一过程。
经过吸收入血的药物,一般都会通过血液循环被转运到身体的不同部位,进入不同组织、器官的细胞间液或细胞内液中去,这一过程叫做药物的分布。
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如血管丰富、血流量大的器官(心、肝、肾等)往往药物浓度高;某些药物与器官的亲和力大(如碘与甲状腺)则该处的浓度高。
进入体内的药物一般都要经历各种化学变化,如氧化、还原、中和、分解、结合等。
这一系列过程称为药物代谢或生物转化,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中进行,如果肝功能不良,药物代谢会受到一定影响,可造成药物作用时间延长,毒性增加或体内蓄积。
药物在体内以吸收、分布、代谢后,最终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经不同途径排出体外,这一过程就称为排泄,挥发性药物及气体可从呼吸道排出,非挥发性药物主要由肾脏排泄。
2.哪些因素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口服给药主要从消化道吸收,皮下或肌内注射主要从注射部位吸收,小分子脂溶性、挥发性的药物或气体可从肺泡上皮细胞迅速吸收,而贴剂则主要通过皮肤和黏膜吸收。
药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常与给药途径、药物的理化性质、吸收环境等密切有关。
首先是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一般来说,水和脂均不溶的物质很难吸收,如硫酸钡口服时不溶解,不吸收,可用作造影剂,而水溶性钡盐口服可吸收有剧毒。
其次是首关效应,首关效应是指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首先进入肝门静脉系统,某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部分可被代谢灭活而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
如硝酸甘油的首关效应可灭活约90%,因此疗效差,需舌下给药。
吸收环境对吸收也有影响,胃的排空、肠蠕动的快慢、胃内容物的多少和性质都可影响口服吸收。
如灰黄霉素、酮康唑、辛伐他汀、非诺贝特等应在饭后服,因油类食物可促进胆汁分泌, 能增加这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而呋喃妥因、心得安、苯妥英钠等最好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因为饮食会使这些药物的机体利用度降低。
3.药物排泄的途径有哪些?
进入我们体内的药物,无论是否被代谢,最后都要排出体外,只是排泄速度和排泄途径不同而已。
药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肾脏是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对于肾功能不全的病人,用药时应减低剂量或用药次数,对于肾脏有损害的磺胺药等尽量避免使用。
除肾脏外,挥发性药物如乙醚可通过呼吸道排泄,强心甙和某些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部分经胆汁排泄,另外唾液腺、消化腺、汗腺和妇女的乳腺也是一些药物的排泄途径,因此哺乳期妇女应注意防止由于自身服药而间接造成婴儿中毒。
4.什么是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与用药有关吗?
人体的血液和大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入脑的屏障,称血-脑屏障。
它有利于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此屏障对许多大分子或极性较高的药物是一个障碍,但脂溶较高的药物仍能穿透血脑屏障而进入组织。
例如极性高的季铵类(氯化铵等)很难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脂溶性高的全身麻醉药则容易进入。
脑膜炎症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的磺胺嘧啶能进入脑脊液,用以治疗化脓性脑脊髓膜炎。
将母体与胎儿血液分开的胎盘也起屏障作用,这种屏障称为胎盘屏障。
高脂溶性药物如全身麻醉药和巴比妥类,可从母体入胎儿血中。
低脂溶性、解离型或大分子药物如右旋糖酐等不易透过胎盘。
有些药物能进入胎儿循环,引起畸胎或对胎儿有毒性,故孕妇应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