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体内过程完整版
- 格式:docx
- 大小:42.75 KB
- 文档页数:8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称为药物转运;代谢变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代谢和排泄合称为消除。
(一)吸收
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除直接静脉注射外,一般的给药途径都存在吸收过程。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药物的理化性质、首过效应、吸收环境和药物的剂型等。
首过效应又称第一关卡效应。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后,经门静脉到肝脏,有些药物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极易代谢灭活,在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即有一部分被破坏,使进入血液循环的有效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
(二)分布
分布指药物从血液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很多,包括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各器官的血流量、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血- 脑脊液屏障以及体液pH 和药物的理化性质等。
(三)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也称药物代谢,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
大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经药物代谢酶(简称药酶)催化,部分药物亦可在其他组织被有关酶催化,发生化学变化;多数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失去其药理活性,这称为灭活;少数药物由无活性药物转化为有活性药物或者由活性弱的药物变为活性强的药物,这称为活化。
某些水溶性药物可在体内不转化,以原形从肾排出。
但大多数脂溶性药物在体内则是转化成为水溶性高的或解离型代谢物,使肾小管对它们的重吸收率降低,以便迅速从肾脏排出。
转化的最终目的是有利于药物排出体外。
(四)排泄
药物以原形或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不同途径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挥发性药物及气体可从呼吸道排出,非挥发性药物则主要由肾脏排出。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吸收定义: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直接进入血液,没有吸收过程。
口服给药影响因素:1.药物方面(1)药物的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等。
(2)药物剂型:如水剂、注射剂就较油剂、混悬剂、固体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3)药物制剂:药物崩解度、添加剂、稳定性、F等。
(4)首关消除(首关效应):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黏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5)吸收环境(胃肠方面):①蠕动功能;②吸收表面积、血流量、病理状态等。
(6)其他:胃肠内pH,药物在胃肠中相互作用、食物等对药物的影响。
直肠给药经直肠给药仍避免不了首关消除。
吸收不如口服。
唯一优点是防止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
舌下给药由舌下静脉,不经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适合经胃肠道吸收时易被破坏或有明显首过消除的药物。
如四、注射给药特点是吸收迅速、完全。
适用于在胃肠道易被破坏或不易吸收的药物(青霉素G、庆大霉素);也适用于肝中首过消除明显的药物(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
但有些药物注射后因为注射部位发生理化性质改变,导致吸收障碍和注射部位的不适或疼痛,吸收反而比口服的差(地西泮、地高辛、苯妥英钠)。
吸入给药气体和挥发性药物经呼吸道直接由肺泡表面吸收,产生全身作用的给药方式,如吸入麻醉药(乙醚)等。
经皮吸收仅脂溶性极强的有机溶剂和有机磷酸酯类。
皮肤单薄部位(耳后、胸前区、臂内侧等)或有炎症病理改变的皮肤,经皮吸收增加。
药物加入促皮吸收剂如氮酮等制成贴皮剂或软膏,经皮给药后都可达到局部或全身疗效。
(二)分布定义:指吸入血液的药物被转运至组织器官的过程。
药物作用快慢和强弱取决药物分布进入靶器官的速度和浓度,消除的快慢取决药物分布进入代谢和排泄器官(肝脏、肾脏)的速度。
1.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特点:①差异性。
②暂时失活和暂时贮存血液中.③可逆性。
④饱和性及竞争性。
由于血浆蛋白总量和结合能力有限,加上结合的非特异性,出现两个问题:①当药物结合达到饱和后,继续增加药量,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出现药物作用或不良反应增强;②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时,相互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其中某些药物游离型增加,出现药物作用或不良反应增强。
2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可以分为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几个阶段。
1.吸收: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过程。
常见的给药途径有口服、皮肤贴激活摄取片剂迸发贴剂混悬液滴眼液石膏剂的外用涂剂坐药好-口服给药:药物经口入胃肠道,进入体内。
在胃肠道的吸收过程中,药物需要通过通过细胞的透过限制成为体内;-紧急给药:药物经皮肤黏膜、肌肉、静脉等给药途径进入体内。
这些给药途径的吸收较快,药物可以很快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迸发给药:药物经口腔黏膜进入体内。
口腔黏膜下扁平非角化上皮直接进入血液循环通过。
2.分布: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分布情况。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会受到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
-药物分布:药物进入循环后,会通过血液传输到全身各个部位。
不同的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不同,这与药物的脂溶性、电离性等特性有关。
-组织分布: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受到组织血流的影响,血流较强的组织中药物浓度较高、分布较快,血流较弱的组织中药物浓度较低、分布较慢。
3.代谢: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转化过程。
药物在体内经过代谢可以转化为有效物质,也可以转化为无效物质。
-肝脏代谢: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发生在肝脏中,这是因为肝脏具有丰富的药物代谢酶。
在肝脏代谢过程中,药物可以被代谢成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有时具有药物活性,而有时则没有药物活性。
-其他器官代谢:除了肝脏,药物也可以在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发生代谢。
例如,肠道、肺、肾脏等器官中也有一定量的药物代谢酶。
4.排泄:排泄是指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药物从体内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和肠道。
-肾脏排泄:肾脏是体内最主要的药物排泄器官。
药物可以通过肾小管进行被动分泌,也可以通过肾小管主动排泄。
-肠道排泄:部分药物在肠道中未被吸收,在粪便中排出体外。
此外,药物的体内过程还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患者年龄、性别、肝脏和肾脏功能状况、药物的化学结构、给药途径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
药物的体内过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体内过程即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的过程,又称ADME系统。
吸收、分布、排泄通称药物转运(tranportationofdrug)。
代谢变化也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代谢和排泄合称为消除(elimination)图3-1药物体内过程示意图一、药物的跨膜转运1.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类型:1)脂溶扩散(lipiddiffusion;简单扩散)2)水溶扩散(aqueousdiffusion;滤过)3)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需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特点:顺差(浓度、电位),不耗能;不需载体,无饱和、竞争抑制。
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特点:逆差(浓度、电位),耗能;需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3.膜动转运(cytopsistransport)胞饮(pinocytosis)胞吐(exocytosis)整个体内过程都涉及药物体内跨膜转运。
大多数药物体内转运过程属于被动转运(脂溶扩散)。
分子量小,非解离型,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易被动转运。
二、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吸收速度主要影响药物起效的快慢;吸收程度主要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弱。
影响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因素:药物理化性质、剂型、剂量给药途径:起效: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吸收环境等。
1.消化道吸收1)口服(oraladministration,peros,p.o.)大多数药物常采用口服给药,以肠道(小肠)吸收为主。
⼀、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物转化、排泄,需进⾏跨膜转运的过程是吸收、分布、排泄。
1、被动转运(顺梯度转运):药物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差,从⾼浓度的⼀侧向低浓度的⼀侧扩散转运的过程。
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
(1)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2)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 ①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
②药物理化性质:分⼦量⼩、脂溶性⼤、极性⼩、⾮解离型的药易通过⽣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
2、主动转运:是⼀种逆浓度(或电位)差的转运。
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吸收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进⼊⾎液循环的过程。
静脉注射⽆吸收过程。
吸收速度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
(⼀)吸收⽅式 1.多数药按简单扩散进⼊(吸收)。
(1)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 1)膜的性质,⾯积及膜两侧的浓度梯度, 2)药物的性质,分⼦量⼩的(200d以下),脂溶性⼤的(油⽔分布系数⼤的),极性⼩的(不易离⼦化的)药较易通过。
(2)吸收分布排泄的⼀个可变因素,与环境的酸碱度有关。
(3)离⼦障现象:⾮离⼦型药可⾃由穿透,⽽离⼦型药被限制在膜的⼀侧。
离⼦障与吸收有关,可以理解为"酸酸易吸收,酸碱难吸收".如弱酸性药在胃液中⾮离⼦型多,在胃中即可被吸收。
弱碱性药在酸性胃液中离⼦型多,主要在⼩肠吸收。
2.少数药按主动转运⽽吸收,特点: 1)与正常代谢物相似的药物,如5-氟尿嘧啶、甲基多巴等; 2)靠载体主动转运⽽吸收的; 3)对药物在体内分布及肾排泄关系密切。
3.易化扩散是靠载体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式,如葡萄糖的吸收,吸收速度较快。
4.吞噬作⽤:如维⽣素和蛋⽩质。
(⼆)消化道吸收固体药如⽚剂、胶囊剂在胃肠道必须先崩解、溶解后才可能被吸收。
1.胃肠道给药 ⼝服给药是最常⽤的给药途径。
⼩肠是主要吸收部位(ph接近中性,粘膜吸收⾯⼴,缓慢蠕动增加药物与粘膜接触机会)。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作用时间受代谢的限制,一般情况下代谢为无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大多从尿液或粪便中排泄,小部分可能通过胆汁或其它途径排泄。
因此,一般将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划分为四个期相: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在大多数情况下,四个期相同时存在。
一、吸收(Absorption)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自体外或给药部位经过细胞组成的屏蔽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受许多因素影响。
口服给药,药片在肠道中的溶解及肠壁转运速率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胃肠内容的pH和胃排空速率均会影响药物吸收。
而对许多药物在口服后,或可被肠液及肠菌酶破坏,或虽然能被快速、完全地吸收,但当通过门静脉首次进入肝脏时,受到药酶代谢等影响,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二、分布(Distribution)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与血浆蛋白结合(Plasma protein binding)。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性的,结合后药理活性暂时消失,结合型药物分子变大不能通过毛细管壁暂时“储存”于血液中。
由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特异性低,而血浆蛋白结合点有限,因此两个药物可能竞争与同一蛋白结合而发生置换现象。
吸收入血的药物通过循环迅速分布至各组织(分布相),药物在机体各组织积累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流经该组织的血流以及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程度。
一般来说,只有游离药物(通常只占一小部分,<5%血浆浓度)能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首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Distribution),然后向血流量小的组织转移,这种现象称为再分布(Redistribution)。
某些组织,如脂肪组织能起到药物储存库的作用。
大多数药物在血液内是通过细胞外液迅速分布的。
但对脑组织和胎儿,还要看药物能否穿过特定的屏障:血脑屏障或胎盘屏障血脑屏障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不具多数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组织之间的小孔和吞饮小泡,且外表面几乎全为星形胶质细胞包围。
药物的体内过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即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的过程,又称ADME系统。
吸收、分布、排泄通称药物转运(tranportationofdrug)。
代谢变化也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代谢和排泄合称为消除(elimination)
图3-1药物体内过程示意图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1.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
类型:
1)脂溶扩散(lipiddiffusion;简单扩散)
2)水溶扩散(aqueousdiffusion;滤过)
3)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
(需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特点:顺差(浓度、电位),不耗能;
不需载体,无饱和、竞争抑制。
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
特点:逆差(浓度、电位),耗能;
需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3.膜动转运(cytopsistransport)
胞饮(pinocytosis)
胞吐(exocytosis)
整个体内过程都涉及药物体内跨膜转运。
大多数药物体内转运过程属于被动转运(脂溶扩散)。
分子量小,非解离型,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易被动转运。
二、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吸收速度主要影响药物起效的快慢;
吸收程度主要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弱。
影响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剂型、剂量
给药途径:起效: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吸收环境等。
1.消化道吸收
1)口服(oraladministration,peros,p.o.)
大多数药物常采用口服给药,以肠道(小肠)吸收为主。
首过消除(first-passelimination):口服吸收的某些
药物,在首次通过肠粘膜及肝时,可经受代谢
灭活,致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此现象称
为首过消除(首过效应、首卡效应)。
首过消除显着的药物,口服用药量大,利用率低。
2)直肠给药
优点:避免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
3)舌下给药
优点:无首过消除。
适宜脂溶性高,应用剂量小而高效,p.o.首过消除大的药物。
如,硝酸甘油应舌下含服治疗心绞痛(缓解发作)。
【吸收环境pH对吸收的影响】
pH改变主要通过解离与非解离分子的比值改变而影响吸收。
例:弱酸性药物易在酸性胃液中吸收;弱碱性药物易在碱性肠液中吸收。
意义:即改变胃肠道腔内的pH,可以促进或抑制药物的吸收。
如,抑制药物的吸收有利于解毒。
2.注射部位吸收
注射给药(injectionadministration)途径:
皮下注射(subcutaneousinjection);
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injection)。
特点:吸收迅速、完全。
脂溶性脂溶扩散,
水溶性小分子滤过
适宜消化道中易被破坏、不易吸收、首关消除明显药物。
3.呼吸道吸收
吸入给药(inhalationadministration),经肺泡上皮吸收。
4.皮肤、粘膜吸收
5.血管内给药
静脉注射、静脉点滴
无吸收过程,可迅速起效。
三、分布
分布是药物从血液向组织器官转运的过程。
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影响分布的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多数药物在血浆中与血浆蛋白结合。
血清蛋白是主要的结合蛋白。
游离型:分子量小、易跨膜转运、参与代谢和排泄、是活性形式;
结合型:分子量大、不易跨膜转运、暂时失活、不参与代谢和排泄,是储存形式。
结合型药物的特点和意义
1)可逆性:处于动态平衡,当已游离的药物被代谢和排泄,可从结合型解离出游离药物补充。
2)饱和性:血浆蛋白有限,饱和后,增加药量,作用,毒
性。
3)竞争性:当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共存时,易发生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结合力强者把结合力弱者从
血浆蛋白结合位点排挤下来,使后者游离浓度,
作用,毒性。
2.局部器官血流量
血流丰富,分布快;
脂肪组织血流虽少,却是脂溶性药物的巨大储库。
3.组织的亲和力
某些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亲和力,从而使药物分布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组织亲和力高,分布多,如甲状腺对碘。
4.体液pH
临床上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尿液,能促进巴比妥类弱酸性药物由脑细胞向血浆转运,并促进从尿排出,因而可解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5.体内屏障
1)血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脑细胞、脑脊液脂溶性高,易脂溶扩散至脑组织。
2)母体血胎盘屏障(placentalbarrier)胎儿血
多数药物易进入胎儿循环。
穿透屏障,可能有利,可能有弊
透血脑屏障利:如:抗菌药治疗细菌性脑膜炎(SD治流脑)
弊:如:麻黄碱预防哮喘时有中枢兴奋作用透胎盘屏障利:如:母体服药防治胎儿疾病
弊:如:胎儿中毒,致畸
6.再分布(redistribution)
四、生物转化
生物转化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
体内代谢药物的主要器官是肝脏。
1.生物转化类型生物转化两相反应
第一相:氧化(oxidation)、还原(reduction)、水解(hydrolysis)
产物多数是灭活(inactivation)的代谢产物,但也有少数变成活化(activation)或毒性代谢产物。
第二相:结合(conjugation)
可使代谢产物水溶性和极性增高,利于药物经肾排泄,防止和减少药物在体内长期贮留及引起蓄积中毒。
2.催化酶
专一性酶:乙酰胆碱酶,单胺氧化酶
非专一性酶:(肝)药酶(hepaticdrugenzymes)
能增强药酶活性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enzymeinducer)。
能降低药酶活性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enzymeinhibiter)。
意义:
药酶诱导剂与被药酶转化的药物合用,可使后者的代谢增强,其药理活性比单用时减弱,甚至无效;t1/2缩短,作用维持时间缩短。
药酶抑制剂与被药酶转化的药物合用,可使后者的代谢延缓,其药理活性比单用时增强,甚至产生毒性等后果;t1/2延长,作用维持时间延长。
某些肝药酶诱导剂可促使自身代谢增强,久用该药可产生耐受性。
五、排泄
排泄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经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它与药物的生物转化构成药物的消除。
肾脏是大多数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胆汁排泄也较重要。
某些药物还可从肺、乳腺、唾液、汗腺排出。
1.肾排泄:肾排泄药物主要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再吸收与肾小管分泌。
1)肾小管再吸收
再吸收的量与尿液pH值有密切的关系。
临床上可以利用改变肾小管内液体的pH,以改变其中解离型与非解离型药物的比率来加速或延缓排泄。
2)肾小管分泌
肾小管细胞有酸性药物、碱性药物两类主动分泌系统。
同类药物之间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分泌减少者,作用增强,作用维持久。
2.胆汁排泄
某些经胆汁排泄入十二指肠的药物的代谢产物,在肠中受细菌、酶的水解转化成原型药物,可被重吸收而再进入体循环,形成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circulation)。
意义:肝肠循环可使药物消除缓慢,作用维持时间持久。
3.乳汁排泄
药物可经脂溶扩散进入乳汁。
乳汁偏酸性,弱碱性药物易经乳汁排泄,哺乳期用药应注意。
4.其它途径排泄
肠液、唾液、泪水、汗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