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研究参考选题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从城市群的视角学号: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导师姓名:职称:论证会主持人:论证会日期:填表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一、开题报告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
二、开题报告必须附论证活页,活页内容包括:1.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文献综述,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等,字数不少于3000字;3.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研究方法、思路;5. 进度安排,预期达到的目标;6. 为完成论文已具备的条件;7.预计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8.研究的创新和特色;9.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量不少于30篇,对于个别新兴研究领域其文献量可酌情减少。
三、完成时间: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应于入学后第三学期内完成,具体时间各学院可根据本学院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在学校规定的截止日期前进行安排。
四、硕士生开题报告书应首先获导师认可后方可参加开题。
五、打印要求:此表用A4纸双面打印、装订,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不得改变本表样式。
六、硕士开题论证会由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组成,不得少于3人。
导师可以参加开题论证会,但不得担任组长。
七、开题报告通过、修改、签字完毕后,交各学院(研究院、中心,本表以下统称学院)存档,统一按要求提交研究生院。
一、导师对开题报告的评价二、开题报告作者承诺三、开题报告小组评议意见四、学院审查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从城市群的视角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城市群是由区域内多个地域相近、联系紧密的城市所构成的集合。
群内由一个或两个核心城市为增长极,辐射带动周围城市发展。
城市群将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将各城市紧密联系起来,赋予其不同职能,通过协同合作、互补促进的方式协同发展。
当前,促进城市群经济协同发展是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京津冀地区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层,已经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明显落后,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经济整体,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发展程度不同,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及方向1. 引言1.1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及方向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一体化发展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需要解决,并且需要明确发展方向。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中心,区域协同发展对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京津冀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协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现阶段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区域间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产业发展不均衡、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问题制约了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
为了有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需明确发展方向。
包括加强产业合作、拓展交通基础设施、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路径。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当前重要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和未来展望。
2. 正文2.1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构建更加协调高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促进资源要素的有序配置和互补性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实现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京津冀地区相邻紧密,交通便利,一体化发展可以带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区域经济整体效益。
京津冀地区文化底蕴深厚,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京津冀地区位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实现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形成强大的经济中心。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不仅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也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问题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1.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简述其优势条件。
(2)说明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
(3)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实现互利共赢。
以京津冀中的一地为例,说明其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赢”在哪里。
【答案】(1)河北省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租金低;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农业和重工业基础好。
(2)北京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交通便捷,信息通达度高。
(3)河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机会。
北京:分散首都职能,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就业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天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等。
【解析】(1)本题考查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的优势条件,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劳动力、地价、自然资源、发展空间、工业基础等角度分析。
河北省劳动力丰富、廉价;土地租金低;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农业和重工业基础好。
(2)本题考查企业把研发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科技、社会协作条件、交通等角度分析。
(3)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京津冀地区有利影响,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和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河北、北京、天津分别分析。
河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就业机会。
北京:分散首都职能,缓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就业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天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等。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一、问题的背景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意义
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
二、问题的存在与分析
1. 城市发展不平衡
2. 区域交通拥堵
3. 环境污染严重
4.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机制
2. 地方利益冲突与竞争
3. 重点城市资源过度集中
4.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四、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 建立统一规划和协调机制
(1) 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
(2) 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政策
(3) 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2. 优化区域交通网络
(1) 加强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
(2) 推动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
(3)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
3. 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1) 减少污染排放
(2) 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4. 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
(1) 发展现代服务业
(2) 优化产业布局
(3) 加强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
五、问题解决的措施和计划
1. 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
2. 分工合作和责任追究机制
3.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4. 加强监督和评估机制
六、问题解决的预期效果
1. 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2. 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
3. 促进人口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4.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七、总结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 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期望。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京津冀市区之间的协同发展,不仅为加强区域一体化的整体性和高效性提供了机遇,也推动了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为构建“共同富裕、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发展格局提供了新的探索。
首先,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北方地区最为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集中了一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
然而,过度集中的发展模式导致了区域资源的不平衡和环境的恶化,也加剧了城市间的竞争和矛盾。
而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施,旨在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区域内城市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促进区域内资源的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其次,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实施机制和政策支持。
为了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首先是加强区域间合作的政策引导,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等。
其次是加强资源共享的政策支持,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补发展。
再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通过建立生态修复系统和环境保护机制,保护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第三,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不仅提高了区域内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竞争力,也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了区域内重点领域的协同创新和产业升级,加速了技术进步和经济转型。
同时,协同发展也推动了区域间人员的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融合发展,提高了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综上所述,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加强区域内城市间的合作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城市的整体发展和互利共赢。
在实施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还通过政策支持和机制建设,加强了协同发展的推进力度。
高考政治长效时政热点: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1.按照《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有关部署,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北京市发改委、天津市发改委举办了优质农产品企业与大型超市、知名电商洽谈会,为京津冀农产品大型用户、流通企业与生产基地搭建产销平台。
此次洽谈会有120家采购商、140家供应商参加,达成成交意向3.73亿元。
搭建该平台的主要目的是()①统筹优化京津冀三地的资源配置,补齐软硬件设施短板②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产业的提质增效③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营方式④提高京津冀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减低三地居民的恩格尔系数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并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
近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性工程积极推进,开局良好。
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可以()①促进京津冀建立经济战略性同盟,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优化区域分工及其产业布局,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有序流动③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构建统一开放的现代市场体系④打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障碍,促进京津冀地区同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京津冀地区将新建24条城际铁路,总规模3400多公里,实现京津石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0.5至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0.5至1小时交通圈,服务1.1亿多人口。
初步估算近期投资约2470亿元,项目建设鼓励市场化运作,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
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①2470亿元的投资会促使经济“升温”,增加就业②投入大、周期长、社会效益高,应由国家财政全部承担投资费用③会促使经济资源的流动更加便捷,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均衡发展④铁路基建、机车设备为主要受益行业,旅游、商贸行业不会有明显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建立有效的政策、制度和措施来支持协同发展成为了当下的主要任务。
因此,一场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研究已经开始。
一、建立完善的区域合作机制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完整的合作机制。
建立一系列的部门相互协作的合作机制,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提高地区间整体竞争力。
同时,也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政策沟通机制,并加强各个领域之间的协调。
二、实现资源整合和互通区域协同发展的目标是实现资源整合和互通。
建立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交通网络互联互通水平。
同时,科技深度融合也是协同发展的关键所在,要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源的整合和交流,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产业协同效率。
三、建立资源优势互补的产业合作联盟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企业家们的战略眼光。
建立资源优势互补的产业合作联盟,使得企业间能够通过资源和技术的配合共同获利。
同时,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也要得到保障,防止技术和人才的流失。
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为了实现地区性的经济整体竞争力,京津冀地区需要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从政策层面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合作共赢。
同时,通过智能化与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
五、搭建平台,培育区域化品牌最后,建立前沿的专业媒体,探寻业态调整,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提供支持。
同时,要开展各类学术会议,为地区间的知识交流和商业机会的开展搭建平台。
此外,培育区域化品牌,逐步增加消费者对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信任和认识。
在整个综合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三地地协同发展是关键。
强化政府沟通与协同,完善辐射整合产业经济的政策,发挥联合体的功能,充分利用地区协同优势,建立务实高效的地方合作,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参考题目一、要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与路径选择2、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三地角色定位与关键问题3、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与突破途径4、京津冀的投资政策重点与区域性金融领域改革难点5、京津冀的科技政策重点与创新型工业化道路6、京津冀重点项目安排、布局与三地发展方向二、要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发展协调机制的作用。
1、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的难点和突破点2、京津冀财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3、京津冀协同发展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4、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同城化、均等化和普惠化研究5、京津冀产业集群、产业园区的共建共享研究6、京津冀合作共赢机制的解决方案三、要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1、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京津冀产业定位与分工研究2、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一体化研究3、京津冀区域重点产业链打造与优化研究4、提升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能力研究5、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和河北省承接能力提升6、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四、要着力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和内涵发展水平。
1、京津冀一体化的空间规划与城市群研究2、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和优化路径研究3、京津保核心区发展战略研究4、石家庄、唐山区域次中心发展战略性研究5、京津冀重点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6、京津冀人口迁徙、产业转移与城市布局优化研究五、要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
京津冀协同发展原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寓意深远。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周年。
()A.九B.十C.十一D.十二【参考答案】B2.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的京津冀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具备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天然基础。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
也是在这天,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10年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这一国家战略有利于落实的新发展理念。
()A.创新 B.绿色 C.开放 D.协调【参考答案】D3.(承上题)协调之于京津冀,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迎来送往”,而是在、文化、、、体制机制等多方面齐心协力一起向前。
()①经济②民生③生态④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4.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2.43万亿元,区域外贸总值增至5.03万亿元……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来,三地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这说明()A.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高质量深入推进的阶段B.京津冀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京津冀加快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迈上了新台阶D.京津冀极大激发了广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参考答案】A5.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区域发展格局日渐清晰,协同发展交出亮眼答卷。
读《图1 2013-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可知,10年来,京津冀地区()(注:2013-2022年三地地区生产总值为最终核实数,2023年为初步核算数。
)A.经济总量连续跨越新台阶B.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C.一核两翼格局已日渐清晰D.现代化首都圈推进建设【参考答案】A(说明:注意图片标题中的“生产总值”及“单位:亿元”)6.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研究参考选题一、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河北转型发展研究 .精准确定功能分区问题研究。
如何对全省进行总体功能分区,使中央规划的京津冀区域整体功能定位、空间分布的相关要求和对河北的四大功能定位,以及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各地得到落实。
.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研究全省各市县适合承接哪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哪些产业转移,并提出对策建议。
.精准打造发展平台和载体问题研究。
研究如何因地制宜选择和打造一批不同层级的协同发展示范基地、各具特色的大中小城镇、产业园区、重大项目,使协同发展有抓手、能落地、见实效。
二、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定位布局的研究.加快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建设的研究.推进全国产业转型升级实验区发展的研究.积极促进全国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实践的研究.探索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构建环京津核心功能区,大力培育环京津(保廊)新增长极的研究.建设沿海率先发展区,全力打造沿海率先发展增长极.推进冀中南功能拓展区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腹地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示范区.推进冀西北生态涵养区建设,打造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和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三、三大领域率先突破研究.河北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对象、承接方式和路径、承接载体的研究.构建网格状、大容量、低成本、智能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与我省对策研究.建立我省与京津完善的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研究.我省综合整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研究.加强林业建设、加强湿地修复、加强海域保护,推进我省生态保护修复研究.强化资源能源保障,构建我省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河北省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示范区研究.京津冀生态补偿核算与机制构建,及河北省对策研究四、其他研究.促进河北省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研究.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试点示范研究.推动金融、土地、信息和人力等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研究.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研究.强化与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中原经济区等国内区域合作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一、引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当前的国家战略,也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号召,以深化城市化为主线,突出城市群建设,加快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保定为两翼的协调发展格局。
本文旨在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京津冀三地的经济总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北京一直位列全国GDP排名前三,而天津、保定也分别位列前十。
三地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北京、天津对于周边省市的经济拉动作用不可忽视。
2. 交通基础设施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交通最为便利的区域之一。
精细路网、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各地之间通达便捷。
3. 人口与城市化三地总人口已经超过1亿,城市化率持续提高。
城市化带动经济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安全等。
三、问题分析1. 区域发展不平衡北京发展优势明显,而天津、保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济规模不及北京。
区域内城市之间差距较大,不平衡发展现象严重。
2. 环境污染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
北京的雾霾问题严重,而天津、河北等地环境问题同样突出。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挑战亟待解决。
3. 人口流动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问题越发突出。
京津冀地区热点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而周边城市与乡村人口外流较为严重。
人口流动问题对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四、发展方向1. 加强城市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城市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需要加强城市之间的联动、合作和互补,推动整个区域的共同发展。
2. 优化交通网络建设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强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快速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
同时,也需要加强交通规划和管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 落实环境保护推动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地区实现协同发展,共同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持。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构建一个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宜居发展的现代化经济区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交通、能源、环境、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才流动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交通方面,政府计划加强京津冀地区的交通连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是建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网络,包括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等。
通过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可以促进区域内的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
在能源方面,政府努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同时加强能源互联互通,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和共享。
在环境方面,政府加强了对京津冀地区的环境保护和治理。
政府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和控制措施,加强大气、水质和土壤污染治理,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在教育方面,政府通过加强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教育一体化发展。
政府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支持合作研究项目的开展,提高研发能力和科技水平。
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包括减税降费、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创新创业等。
政府鼓励企业加强合作,共享资源,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国家战略。
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研究还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共识,推动共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可以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对全国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参与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研究中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的作文题目篇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铁三角”小趣事》在京津冀这块大地上,协同发展可是一件有趣又接地气的大事。
就拿我上次的旅行来说吧。
我从北京出发去河北的一个小县城旅游。
以前啊,光是去河北就得捣腾好几趟车,那叫一个折腾。
但这次可大不一样了。
我坐上了一趟直通那里的高铁,又快又舒服。
这高铁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小成果。
我到了河北的那个小县城后,发现满大街都有老北京炸酱面的馆子。
这炸酱面还甭说,虽然是在河北,那味道还真跟我在北京胡同一带吃的有八九分像。
为啥呢?原来是一些北京的老字号面馆在河北开了分店。
北京的一些餐饮企业把自己的招牌菜带到了河北,一方面能让河北的朋友尝到地道的北京味,另一方面自己也能拓展生意,这就是协同发展在餐饮行当里的小渗透。
在县城的市场里,我还看到好多卖天津麻花的小摊。
那些麻花色泽金黄,香味扑鼻。
跟摊主一聊天才知道,他们有的是直接从天津那边进的货,有的则是天津的师傅过来传授了手艺,在当地生产的。
这京津冀协同发展啊,就像一场无声的约定。
北京出技术、品牌,河北出地方资源,天津出特色产品。
大家互相融合,这就好比三个好朋友,每人都拿出自己的宝贝凑在一起分享。
我看到的这些小小的场景,正是这宏大的协同发展中的一颗颗小珍珠,看似普通,却串起了京津冀三地更紧密的联系,要是以后都一直这样热热闹闹的协同下去,那这京津冀不得像一出超精彩的大戏,天天都有新剧情。
所以说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戏,就在这大街小巷的点滴故事里开始一场接一场地精彩上演了。
篇二《京津冀协同下的“变变变”》好嘞,咱来说说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档子事。
就说我的一位朋友老张在河北开工厂的事儿。
老张以前在河北办厂,那叫一个难。
周围的路破破烂烂,送货的车进出都费劲,而且他想引进一些新技术,当地的资源少得可怜,只能干着急。
后来啊,京津冀协同发展开始起作用了。
北京的一些企业打算把部分产业转移到河北,顺便就把那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也带过去了。
国际城市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6年年会专家演讲研究选题方向本研究选题方向仅供参考,专家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选题。
一、主论坛: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大理念与战略行动1.五大发展理念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思路、新模式与新路径2.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进展、新困境与新探索3.供给侧改革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调整4.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5.打造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带6.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探索7.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8.京津冀协同发展对环渤海地区北方腹地的作用9.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大城市病”的新路子10.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与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11.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的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12.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1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城镇体系14.调整优化京津冀行政区划设置15.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强化首都功能定位研究16.优化北京空间布局研究17.北京腾退空间再利用研究18.北京老城区空间重组的战略研究二、分论坛一:创新发展19.京津冀协同创新新进展、新困境与新探索20.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创新驱动新动力形成机制21.京津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制机制研究2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23.京津冀打造我国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24.北京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25.京津冀实施“互联网+”战略的目标与实现路径研究26.京津冀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27.建立区域大数据中心28.大数据驱动的京津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9.大数据视阈下京津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30.京津冀智慧城市体系建设31.北京大力发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32.推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共享,打造跨京津冀科技创新园区链33.构建分工合理的创新发展格局34.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集成应用35.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36.推进三省市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37.提高科技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38.构建多功能、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39.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市场化运营机制40.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创新人才自由流动、合理布局的体制机制41.文化创新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42.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43.首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三、分论坛二:协调发展44.京津双城联动实现路径研究45.建立和完善中央相关部门、北京、天津、河北之间沟通协调机制46.加快破除制约协同发展和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47.建立和完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48.建立和完善以规划统筹促进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49.率先探索和构建跨省区域协调、合作共享新体制与新机制50.建立和完善企业跨区域服务体系51.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交通与物流协同发展研究52.完善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的相关政策53.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立法引领和法治保障54.完善跨区域法律法规体系55.京津冀环境保护立法执法协同合作56.京津冀联合举办冬奥会体制机制研究57.冬奥会与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研究58.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冬季旅游协同发展59.京津冀共建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措施研究(这些示范区主要包括:北京与河北共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市密云、延庆和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共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天津生态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京津共建滨海一中关村科技园和京津合作示范区)60.京津冀协同发展改革试点先行先试政策措施研究(这些改革试点主要聚焦在以下领域:(1)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改革试点;(2)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试点;(3)京津冀轨道交通一体化投资试点;(4)京津冀重点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试点和汽车电子标识试点;(5)京津冀货物多式联运和公路甩挂运输试点;(6)环首都国家公园试点;(7)推进京津冀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8)京津冀碳排放权交易试点;(9)京津冀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10)京津冀国家级开发区共建跨区域合作园区或合作联盟试点;(11)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改革试点;(12)京津冀区域性、跨省域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整合改革试点;(13)京津冀社会保障对接试点;(14)京津冀跨地区购买养老服务试点;(15)京津冀农民工进城落户政策试点;(16)京津冀部分市县先行开展高等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同城化试点;(17)在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18)京津冀区域间劳动保障监察、农产品流通、质量安全监管、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协同机制试点;(19)京津冀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混合所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
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成为重头戏。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京津冀地区一直处于国家战略的前沿地位。
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带和城市群,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资源优势。
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京津冀地区正在逐步实现协同发展,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过程中,高新技术产业是京津冀地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也是协同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研究意义本次研究旨在针对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为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可以对实现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对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分析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总结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案例和经验,寻找已有成功实践的启示;(3)提出促进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和措施,包括政策与机制、技术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2.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获得切实可行的数据和资料。
四、预期成果和研究结论预期成果:(1)对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2)总结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案例和经验;(3)提出促进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策略和措施;(4)撰写开题报告书和学术论文。
预计研究结论包括:(1)分析和评价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2)总结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成功经验;(3)提出促进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措施,包括政策与机制、技术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
五、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预期的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资料收集与阅读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1月任务内容:收集与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了解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情况,并进行资料整理。
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京津冀城市群是中国推进城市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区域,是全国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京津冀城市群已成为政府和企业投资的重要区域,也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区域之一。
京津冀城市群由北京、天津和河北省11个城市组成,总体规划面积216,000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亿人。
发展京津冀城市群有望成为推动中国北方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引擎。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协调程度不高,制约着整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由于城市群范围内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的复杂性,合理统筹各市间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对于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旨在深入研究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问题,明确各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互补性,探索城市群化进程中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为推动整个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定位于对京津冀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京津冀城市群现状分析。
对各城市进行宏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汇总对整个地区当前发展的描述和深入阐述各个城市的特点和特色。
2.竞争与合作关系分析。
对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认识和梳理每个城市所处的地位和利益,以及各城市间的互补性和联系。
3.制约与人口分析。
对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间的制约因素和人口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限制各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以及各城市面临的人口地理分布问题。
4.发展模式与路径探析。
在对京津冀城市群的竞争合作关系、制约因素和人口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模式和路径,提出有效的经济和城市发展策略,为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灰色综合评价、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便全面地了解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的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为城市群中每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措施。
协同创新研讨选题
1.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理与模式研究
2. 跨边界协同创新问题研究
3. 跨区域协同创新问题研究
4. 产业链协同创新和集群协同创新问题研究
5.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问题研究
6. 协同创新网络问题研究
7. 协同创新知识管理问题研究
8. 协同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9. 协同创新制度与政策研究
10. 协同创新公共平台构建问题
11. 协同创新绩效评价问题
12. 协同创新对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
13. 协同创新典型模式解析
14. 协同创新中的政府定位与各方职责界定
15. 协同创新中的协同机制与契约设计
16. 产学协同创新中关键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问题
17. 产业链的协同创新研究
18. 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19. 其它与协同创新相关的主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理背景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图是京津冀各城镇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比较图,指数越大,城镇之间经济流量越大。
读图回答1~2题。
1.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保定的主要影响是(D)①增加运输成本②降低城市等级③增加服务功能④优化产业结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A)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镇间的联系解析:第1题,保定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内,处于京石铁路沿线,会使保定的交通更加便利,有助于提升城市等级,进而增加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降低运输成本.故选择D.第2题,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辐射作用,带动京津冀区域发展,A正确;冀应注重接收京、津的产业转移,与京、津形成互补,不能以发展种植业为目标,B错误;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也会影响到京、津地区,不可取,C错误;天津经济外向性强,与北京形成东西呼应,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镇间的联系不可取,D错误.故答案选A。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优化京津冀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据此完成3~4题.3.雄安新区的建设,对北京的直接影响是(C)A.减少北京的首都功能B.提高北京的交通地位C.减少北京的服务种类D.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4.与保定城区相比,在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D)A.交通便利B.农业发达C.基础设施完善D.开发程度低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以看出,雄安新区的建设主要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因此A错误、C正确。
雄安新区的建设和提高北京的交通地位以及提高北京的服务等级无关,B、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