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教学计划2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3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旅游行业发展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者的特点等。
2. 旅游的起源与发展:旅游的起源、世界旅游发展历程、中国旅游发展概况。
3. 旅游活动类型: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
4.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满意度等。
5. 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市场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活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旅游活动类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旅游活动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
4. 第四课时: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5. 第五课时: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类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旅游者心理特征时的表现。
4.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和观察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旅游活动案例,用于分析旅游活动类型。
3. 视频资料:拍摄旅游景点的视频,增强学生对旅游业的直观认识。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旅游业的相关信息,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旅游的定义,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2. 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阐述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旅游者的概念。
《旅游概论》教学工作计划彭灵丽 2014-9-16根据学校的要求,便于正常的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制定《旅游概论》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旅游概论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基本情况本期任教高一旅游一班(74人)、高一旅游二班(76人)、高一光雾雄(42人)三个班,共有学生192人,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信、依赖性较强等。
三、教材分析《旅游概论》是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专业课程之一。
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各专业课程在学科中的地位。
《旅游概论》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兴学科,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
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要使本课程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
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
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
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识,提高其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引导学生了解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关联产业。
5. 使学生熟悉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政策。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我国旅游政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旅游业组成部分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关联产业,培养学生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第四课时: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第五课时:我国旅游政策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等知识点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旅游业关联产业的认识。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我国旅游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5.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内容6. 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7. 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8.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9. 旅游服务与管理10.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旅游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策略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市场营销的技巧。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服务与管理场景,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的认识。
4. 小组讨论法:讨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旅游概论教案旅游者就旅游活动内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
旅游活动基本要素有: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中介体旅游业一、关于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一)国际旅游者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1981年出版《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对罗马定义作了补充和完善。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特点:(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4)“游客”称谓用于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二)、我国对入境旅游者的界定1、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2、来华海外游客是指因上述原因或目的离开其长住国(或长住地区)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12个月,并在我国大陆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3、海外游客分为:海外旅游者海外一日游游客4、非海外游客: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
(三)、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国内旅游者: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离开长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上,时间超过6 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旅游学概论教案范文教案一:旅游学概论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2.理解旅游产业的多元性和全球性;3.掌握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架构。
教学内容:1.旅游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a.旅游学的定义b.旅游学的发展历程2.旅游产业的多元性和全球性a.旅游产业的定义和特点b.旅游产业的分类和发展趋势3.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架构a.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b.旅游学的学科框架和重要领域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旅游景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旅游学的兴趣。
2.引入旅游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旅游学的定义和发展过程。
3.探讨旅游产业的多元性和全球性,让学生理解旅游产业的特点和分类。
4.分组讨论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
5.介绍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旅游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6.分组进行研究方法的实践演练,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旅游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研究方法。
7.展示并讨论各组的研究方法,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
8.介绍旅游学的学科框架和重要领域,让学生了解旅游学的学科结构和主要研究领域。
9.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旅游学研究领域,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讨论交流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交流和学习。
教学手段:1.多媒体展示:通过投影仪或电脑来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2.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展示。
教学评价:1.讨论答辩:通过学生的讨论和答辩来评价他们对旅游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小组作业:要求学生在小组中选择一个旅游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研究方法。
教学延伸:1.参观旅游景点: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旅游景点,让他们亲身感受旅游产业的多元性和全球性。
2.邀请专家讲座:邀请旅游学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当前旅游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趋势。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旅游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了解旅游产业的多元性和全球性以及掌握旅游学的研究方法和学科架构。
旅游概论教学计划旅游概论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掌握旅游的概念、内容和特点。
2. 了解旅游的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
3. 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
4. 培养学生的旅游素养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概念和分类- 旅游的定义和特征- 旅游的分类及其特点:商务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2. 旅游的地理、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 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规划- 旅游经济学和旅游发展- 旅游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3. 旅游产品和旅游资源- 旅游产品的分类和特点:旅游线路、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等- 旅游资源的评价和保护4. 旅游的市场、管理和营销- 旅游市场的特点和规律- 旅游管理和旅游企业运营- 旅游营销策略和推广手段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利用教材和课堂讲解,介绍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区、酒店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旅游产品和资源。
3. 研讨讲座:邀请旅游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旅游发展和研究成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旅游案例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演示:让学生设计和展示旅游产品或推广活动,锻炼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和小组讨论,占30%的分数。
2. 期中考试:闭卷考试,占30%的分数。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旅游主题,进行研究和撰写一篇论文,占40%的分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系统介绍旅游概论的教材,提供基础知识和案例分析。
2. 多媒体设备:利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辅助教学和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3. 实地考察场所:选择合适的旅游景区、酒店等,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
4. 专家讲座和学术资源:联系相关专家和学者,邀请他们进行讲座或提供研究资源。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第二周:讲解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规划的基本知识。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3. 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关联产业。
4. 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旅游活动的分类3. 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4.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5.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具体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对策,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及相关辅助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地考察地点:确定合适的旅游景点作为实地考察对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2. 讲解旅游的基本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多样性。
3. 分析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旅游业的构成。
4. 讲解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让学生了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 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具体实践。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对策,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8.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4. 旅游综述作业:评估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与旅游相关的书籍、文章,拓宽知识面。
2. 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参观旅游企业,了解旅游业的具体运营。
3. 学术讲座:邀请旅游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旅游业的认知水平。
3. 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认识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者的特点、旅游活动的性质。
2. 旅游类型: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3. 旅游的特点: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可持续性。
4.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市场。
5. 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阐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业的发展。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阐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 第二课时: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 第三课时:讨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业的发展。
5. 第五课时:总结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旅游案例的分析能力。
3. 讨论发言: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4. 实地考察报告:了解学生对旅游业实际运作的认识和体验。
5. 期末考试: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他们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旅游基础知识。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旅游概论教案教案内容: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分类和重要特征。
3. 掌握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4.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旅游活动的意愿。
教学重点:1. 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旅游活动的基本分类和重要特征。
教学难点:1. 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旅游宣传片或者展示一些美丽的旅游景点图片,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爱,并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的重要性和意义。
Step 2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包括旅游的定义、范围和目的。
2. 分类介绍旅游活动的基本分类,如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文化旅游等,并讲解每种旅游活动的特点和需求。
Step 3 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选取一些国内外旅游发展成功的案例,如马尔代夫的度假旅游、巴黎的文化旅游等,让学生了解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推动、就业的促进、文化交流的促进,以及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Step 4 小组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分析该地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旅游的见解和学习体会。
Step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旅游的重要性和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和支持旅游活动。
Step 6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旅游目的地,撰写一篇关于该地旅游资源、旅游活动和旅游发展前景的短文,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旅游概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分类和重要特征,以及旅游发展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计划一、课程名称:旅游概论二、教学目标:1. 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趋势。
2. 掌握旅游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其相互关系。
3. 理解旅游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4. 掌握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5. 理解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课程大纲:第一部分:旅游概述1. 旅游的定义和历史2. 旅游的类型和模式3. 旅游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第二部分:旅游业1. 旅游交通2. 旅游住宿3. 旅游餐饮4. 旅游购物5. 旅游娱乐6. 旅游中介和服务第三部分:旅游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1. 旅游的经济影响2. 旅游的社会影响3. 旅游的文化影响第四部分: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1.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旅游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第五部分: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 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原则和实践3. 旅游环境保护的策略和工具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解:介绍基本概念、理论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旅游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业的具体操作和实践。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或相关机构,加深对旅游业的理解。
5.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评估方法:1. 平时作业:布置阅读、笔记、报告等形式的作业,以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期中考试:在学期中段进行一次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前半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整个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学生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和个人报告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分。
旅游概论教案课程名称:旅游概论课时:2小时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掌握旅游的分类和特点;3. 了解旅游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4.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一、旅游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 旅游的定义2. 旅游的发展历程二、旅游的分类和特点1. 旅游的分类2. 旅游的特点三、旅游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1. 旅游对经济的影响2. 旅游对环境的影响3. 旅游对社会的影响四、激发学生的旅游兴趣和热爱1. 旅游的乐趣和益处2. 旅游的安全和健康意识3. 探索新的旅游目的地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老师的讲解,介绍旅游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和特点等基本概念。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旅游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展示他们的结论。
3.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的旅游宣传视频,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考察,体验旅游的乐趣和吸引力。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表现:参与度、贡献度;2. 实地考察报告:对考察景点的描述和体验分享;3. 总结报告:对旅游的理解和认识的总结。
教学资源:1. 教科书:《旅游概论》;2. 视频资源:相关的旅游宣传视频;3. 实地考察景点:学校附近的旅游景点。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1. 介绍教学内容和目标;2. 讲授旅游的定义和发展历程;3. 小组讨论旅游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课时:1. 观看相关的旅游宣传视频;2. 分析旅游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3. 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的乐趣和吸引力;4. 学生总结对旅游的认识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安排和规划旅游行程;2. 组织学生参与旅游活动和交流会议;3. 鼓励学生进行旅游相关的科研和调查报告。
1. 使学生了解旅游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旅游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旅游学理论分析旅游现象和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对旅游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绪论:旅游学学科性质、研究方法、旅游发展历史等。
2. 旅游与旅游者:旅游者类型、旅游需求、旅游动机等。
3.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开发与保护等。
4. 旅游市场:旅游市场细分、市场调研、市场预测等。
5. 旅游组织:旅游企业类型、组织结构、营销策略等。
6. 旅游业及其效应:旅游业发展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7. 旅游法规与政策:旅游法律法规、旅游政策、旅游规划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旅游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旅游现象和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旅游业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5.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企业、开展社会调查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绪论2. 第3-4周:旅游与旅游者3. 第5-6周:旅游资源4. 第7-8周:旅游市场5. 第9-10周:旅游组织6. 第11-12周:旅游业及其效应7. 第13-14周:旅游法规与政策8. 第15-16周:课程总结与复习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讨论、作业等(40%)2. 期末考试:笔试(60%)3.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学概论》2. 教学参考书:《旅游学导论》、《旅游经济学》等3. 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旅游案例等七、教学保障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 优化教学环境,保障教学资源充足。
一、指导思想本教学工作计划以国家教育方针和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旅游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结合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旅游行业相关工作。
三、教学内容1. 旅游基本理论: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等。
2. 旅游基本知识: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市场、旅游法规等。
3. 旅游基本技能: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营销、旅游服务管理、旅游安全管理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旅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加旅游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 第1-4周: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 第5-8周:旅游市场学、旅游心理学- 第9-12周:旅游产品、旅游服务2. 第二学期:- 第1-4周:旅游市场、旅游法规- 第5-8周: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营销- 第9-12周:旅游服务管理、旅游安全管理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旅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七、教学保障1. 师资力量: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2.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材、教学课件、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
3. 实践平台: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旅游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旅游概论学习计划书一、学习目的:旅游概论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旅游概论,可以对旅游行业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包括旅游产业的发展历史、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为了全面掌握旅游概论的相关知识,需要制定一个系统学习计划,从而能够在未来的旅游工作中具备足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二、学习内容:1. 旅游产业的发展历史:了解旅游产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世界各国的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2.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了解旅游的概念和定义,以及旅游的各种分类方式,包括按目的地、按游览方式、按旅游者的特点等分类方法。
3. 旅游的理论基础:学习旅游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等理论基础知识。
4. 旅游实践技能:了解旅游服务技能,包括旅游导游、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等实践技能。
5. 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了解当前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时下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变革等。
三、学习计划:1. 学习资源整合:收集相关的教材、课件、学术论文、行业报告等学习材料,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习资源库。
2. 学习阶段划分:(1)阶段一:熟悉旅游产业的发展历史和概念。
初步了解旅游的定义和分类,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学术著作。
(2)阶段二:深入学习旅游的相关理论,包括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
理解旅游产业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
(3)阶段三:学习旅游实践技能,包括旅游导游、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等实践技能。
了解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4)阶段四: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旅游市场的热点和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3. 学习方法:(1)阅读课程教材和相关学术著作,了解旅游产业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2)观看相关的旅游纪录片和影视作品,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
(3)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和实习机会,积累旅游实践经验,提升实践能力。
(4)参加行业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学习旅游概论的计划一、学习旅游概论的重要性旅游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它不仅可以带来身心的放松,还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而学习旅游概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旅游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为我们的旅游活动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和更深刻的体验。
二、学习旅游概论的内容1. 旅游定义和分类2. 旅游发展历史3. 旅游经济学4. 旅游地理学5. 旅游规划与管理6. 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7. 旅游产业链8. 旅游文化与传播9. 旅游科学技术以上内容是学习旅游概论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旅游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旅游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三、学习旅游概论的方法1. 系统学习理论知识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和学术期刊,系统学习旅游概论的理论知识,包括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发展的历史演变、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旅游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等。
2. 实地考察与体验在课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与体验,深入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旅游规划与管理的实际操作,旅游传播与文化的实践活动等,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旅游概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利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旅游概论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如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规划的策略和实践、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营销、旅游品牌的建设与推广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旅游概论的实践意义1. 丰富旅游知识,提升旅游体验通过学习旅游概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旅游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从而丰富我们的旅游知识,提升我们的旅游体验。
2. 指导旅游实践,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学习旅游概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旅游实践活动,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促进旅游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学习旅游概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旅游的规律和特点,从而为旅游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五、学习旅游概论的展望学习旅游概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深入学习和实践。
《旅游概论》学科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介绍旅行和旅游现象的产生、发展及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构成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旅游活动的基本规律,为理解我国的旅游方针、政策和发展旅游事业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2. 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基本概念。
3. 理解旅游市场的概念、分布及特点。
4. 掌握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
5. 掌握生态旅游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对旅游市场的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 思想教育目标1. 使学生初步了解旅游业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2. 激发学生对旅游事业的热爱和爱国热情。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意识和服务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 旅游概述教学要求1. 了解旅游的属性、旅游组织。
2. 理解旅游的定义和内容。
3. 理解旅游的特点。
4. 掌握旅游的类型。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学内容1. 旅游者:概念;必备条件;类型;基本要求。
2. 旅游资源:概念;特点;类型;主题公园;开发与保护。
3. 旅游业:概念;性质;特点;地位;作用。
教学要求1. 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 理解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业的特点和作用。
3. 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
4.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
5. 掌握旅游业的概念。
(三) 旅游业的构成教学内容1. 旅行社:概念;类型;作用;职能和业务、质量保证。
2. 旅游交通:概述;作用;类型;旅游者的选择。
3. 旅游饭店:概述;类型;等级;旅游者的要求。
4. 旅游景区(点):概述;等级;旅游者的要求。
5. 旅游商场:作用;类型。
6. 旅游娱乐:概念;作用;现代旅游娱乐方式及设施。
7. 旅游会展业:概念;作用。
(四)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1. 生态旅游的定位:生态旅游的概念;对生态旅游的认识。
《旅游概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_教学工作计划篇一:旅游概论教学计划1新学期开始了,根据学校的要求,以便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特别制定本学期的《旅游概论》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旅游概论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基本情况本期任教的班是新生班,共有学生34人,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学生缺乏旅游专业意识,并对本专业缺乏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三、教材分析《旅游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
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地位。
着重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首先,我会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使本课程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本课程的理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我会注意教学方法和方式的互动性。
要把过去教师主动,并填鸭式的师生模式转变成为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三,我会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在课堂上,会多多利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以增强了本课程的吸引力。
同时我会设计出多种学生活动,让学生在读、写、说、画、做等过程中掌握课堂知识,是课堂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最后,我会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改变以往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评价的标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二:20XX年旅游概论教学计划根据学校的要求,便于正常的组织教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制定《旅游概论》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旅游概论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组织教学,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
二、基本情况本期任教的班共有学生29人,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能按时完成作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淮南职业教育中心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旅游概论》教学设计授课者史运林课题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课时编号班级03中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2、掌握我国旅游资源及其特色3、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和保护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能够熟练分析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各自特色三、情感目标:能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我国旅游资源,促使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旅游资源及其特色难点:旅游资源的特点、开发和保护教学方法与教具: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和相关影像资料辅助理论教学,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教具:黑板、图片和影像资料教学过程:[复习上次课内容,提问并自然导入新课]上次课我们学习了旅游的主体--旅游者,内容有旅游者的定义、条件。
[提问]:我国国家统计局给的旅游者的定义是什么?一个人要成为旅游者,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有哪些?好![设疑]:那么旅游者旅游的对象是什么?[答案]: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
[新课讲解]:[板书] 第二节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板书]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板书]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景观图片展示)1、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人文的因素的总称。
2、含义:(1)吸引性(2)可进入性(3)价值性(4)变化性[板书](二)、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功能价值1、自然旅游资源:(先让学生总结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类型及功能价值,然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并分析)(1)、定义:指地球表面自然存在的,原始的地理现象,它从地球出现就存在,并随地表自然变迁而变化。
(2)、种类:名山大川、森林瀑布、奇岩怪石、石窟溶洞、火山温泉、海滨沙滩、江湖小溪、草原沙漠、奇花异草、珍禽怪兽等。
(3)、功能价值:能给旅游者提供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自然美,使观赏者产生美感和愉悦心情的效果。
2、人文旅游资源:(先让学生总结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类型,然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并分析)(1)、定义:是人类文化与自然景物结合的表现,是人类创造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