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千米和吨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7
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第2课时(2)-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2. 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关系,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2)教师讲解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如:一辆汽车行驶了500千米,需要多少升汽油?(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讲解,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千米和吨的应用,与家人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六、课后拓展1. 了解千米和吨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海、物流等。
2. 探究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米和厘米、千克和克等。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主要介绍了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换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基本概念,但千米和吨作为较大的单位,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实际情境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及换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量和估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它们的换算方法。
2.难点: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量和估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直观教学法:利用教具和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巩固对千米和吨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千米和吨的图片、实物模型、换算等。
2.教学素材:生活中的长度和质量实例,如路线图、货物重量等。
3.课件: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地图上的路线、货物称重等,引导学生发现长度和质量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千米和吨。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千米和吨的概念,并用实物模型和图片进行展示。
同时,教师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如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等。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估算货物重量等。
学生分组进行,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生活中的长度和质量实例,让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量和估算。
《千米和吨》教案第1节认识千米教学内容江苏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0~21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单位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情感态度在课前课后的调查与实践活动中,学会查找与积累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能通过推算感知1千米有多长。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等。
教学设计―、互动对话,生成“千米”概念1.回忆激活。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实际问題,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方式:表示出1厘米、1分米、1米。
学生口答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划出相应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忆相关长度单位,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2.对号入座。
在下面()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学校跑道一圈长250()常州到无锡的公路大约长60()设计意图: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使学生初步感知,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计量单位,同时从身边举例引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3.引入新知。
探讨:常州到无锡的公路长度,为什么要用千米作单位?明确: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4.尝试读写。
激活学生经验:你们知道“米”的符号与读写方法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5.生活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课件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的含义吗?设计意图:“生活举例”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拓展感知对象。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概念1.亲自实践——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猜猜看!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测。
设计意图:部分学生在之前已有1000米是1千米的进率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发他们探究与感受实际长度的兴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2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02页至第103页。
主要学习了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
学生将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方法的掌握。
2. 教学重点:运用单位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尺子、称重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学生去操场,测量操场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要将操场的长度换算成千米,应该如何操作?2. 知识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让学生自己发现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师讲解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关系,并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如:“一辆汽车行驶了100千米,问这辆汽车行驶了多少米?”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有关千米和吨的换算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500米等于多少千米?”、“1吨等于多少千克?”等。
5. 小组合作:教师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学校运来20吨大米,请问需要多少个10千克的袋子来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千米 < > 米吨 < > 千克七、作业设计a. 学校到家的距离是1200米,换算成千米是多少?b.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360千米,换算成米是多少?答案:a. 1200米 = 1.2千米b. 360千米 = 360000米a. 一头牛的质量是400千克,换算成吨是多少?b.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换算成千克是多少?答案:a. 400千克 = 0.4吨b. 2吨 = 2000千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千米和吨的单位换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千米和吨教案教案:千米和吨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知道千米和吨是什么单位,并能正确读写和换算千米和吨的多少。
2. 能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
3. 培养学生测量和估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白板、教具道具、练习题、千米和吨的图片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识1. 向学生展示一张千米的图片和一张吨的图片,让学生先看一看,猜一猜这是什么单位的图片。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上的标记,问他们知道这两个单位是什么吗?3. 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并纠正错误的回答。
4. 教师解释并介绍千米和吨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朗读和书写这两个单位。
Step 2 学习千米和吨的换算1. 可以利用教具道具或实际物品来演示千米和吨的换算过程,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换算的意义。
2. 举例说明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并引导学生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3.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并让他们在白板上书写换算过程。
Step 3 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
例如:小明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一共骑了3千米。
他每小时能骑行20千米。
请问他骑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2. 让学生自行思考并列式出解题步骤,然后在黑板上解答这个问题。
Step 4 小结巩固1. 教师向学生提问,巩固新学的知识。
例如:1千米等于多少米?1吨等于多少千克?2. 随机出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在纸上完成,并进行互相检查。
Step 5 练习巩固1. 配发练习题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完成。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家庭练习。
Step 6 展示和总结1. 学生上交作业,教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业展示给全班。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Step 7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学分析(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意义,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使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解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和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千米和吨的认识(1)千米的认识: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1千米等于1000米。
(2)吨的认识:通过实例和生活经验,使学生了解吨是质量单位,1吨等于1000千克。
2. 千米和吨的换算(1)千米和米的换算: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0.001千米。
(2)吨和千克的换算:1吨等于1000千克,1千克等于0.001吨。
3. 千米和吨的应用(1)长度计算:如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物体的长度等。
(2)质量计算:如计算物体的重量、货物的质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千米和吨的意义,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解决。
2. 教学难点:(1)千米和吨的意义理解。
(2)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实例引入千米和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千米和吨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吨是质量单位。
(2)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掌握1千米等于1000米,1吨等于1000千克。
3. 操练巩固(1)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练习,巩固学生的换算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
4. 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千米和吨【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认识,能正确地使用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2.能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练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依次用手势来表示以下长度: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
并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哪些物体的长较为接近这些单位。
(2)提问:这些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板书)10 10 10米←→分米←→厘米←→毫米100(1)提问:我们已学过的最长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第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补充板书:千米←→米)。
二、练习质量单位。
(1)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谁能从小到大说一说。
(板书:克、千克、吨)(2)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有1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有1千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有1吨?(3)谁能说一说吨、千克、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 1000(板书:吨←→千克←→克)三、综合练习。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升旗杆高25()。
黄河大约长5464()。
一辆货车的载重4()。
一只母鸡重3()。
一头大象大约重6()。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一块玻璃厚5()。
一袋大米重50()。
2.填一填。
5千米=()米 7000米=()千米8千米=()米 6000米=()千米3米=()厘米 3吨=()千克9000克=()千克 3千克=()克3.选一选。
(1)一头大象约重①4克②4吨③4千克(2)南雄到韶关的公路()①180米②180千克③180千米(3)8吨比9千克()①重②轻③无法比较(4)5千米比6千克()①多②少③无法比较(5)1吨的棉花和1吨的钢铁比()①一样重②1吨的棉花重③ 1吨的钢铁重4.判断。
(1)一只母鸡重2000克()(2)一棵松树高9吨()(3)汽车每小时行40千克()(4)一幢6层楼房高600米5.摘智慧星。
1.说出★下藏着什么,概括一下,可以填些什么单位?(1)10★﹤1千米(填单位)2.概括一下,可以填些什么数?最大能填哪个数?(2)1吨﹥★1千克(填数)四、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1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千米和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四章第一节“千米和吨”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知道它们分别表示长度和质量的单位。
2. 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和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小明家和学校相距 1 千米,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这段路。
请同学们估算一下,小明每天要走多少吨的路程?2. 知识讲解:(1)千米:千米是长度单位,表示 1000 米。
(2)吨:吨是质量单位,表示 1000 千克。
(3)换算关系: 1 千米 = 1000 米,1 吨 = 1000 千克。
3. 例题讲解:(1)例题 1:小明体重 25 千克,他比小红重多少吨?解答:25 千克÷ 1000 = 0.025 吨,小红体重为 0.025 吨。
所以,小明比小红重 25 0.025 = 24.975 吨。
(2)例题 2:一辆汽车行驶 100 千米,它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 60 千米。
这辆汽车行驶 1 小时行驶了多少吨的路程?解答:100 千米÷ 100 = 1 小时,1 小时行驶的路程是 60千米。
所以,这辆汽车行驶 1 小时行驶了60 ÷ 1000 = 0.06 吨的路程。
4. 随堂练习:(1)请同学们用自己的体重(单位:千克)除以 1000,求出自己的体重(单位:吨)。
(2)一辆自行车行驶 500 米,它的速度是每小时 15 千米。
这辆自行车行驶 1 分钟行驶了多少吨的路程?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千米和吨 |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米和吨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能够准确地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3.发现生活中各种物品的重量、长度、面积等单位和换算关系。
二、教学内容1.千米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千米和吨的换算。
三、教学重难点1.对千米和吨的概念理解。
2.能够准确地进行千米和吨的换算。
四、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黑板、粉笔、计量尺。
2.学具:用于练习计算的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来导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生活中哪些物品使用千米作为单位,哪些使用吨作为单位。
2. 讲解(15分钟)讲解千米和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重点介绍千米和吨之间的换算。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来算一算,例如:1千米等于多少分米或1吨等于多少克等等。
3. 练习(20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练习题目。
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和长度,让他们来进行单位转换。
例如:一个重要的文件柜,它长2.34米,宽1.23米,高1.05米,重500千克,现在需要搬到2楼的文印室,请问如果用手动叉车的话,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搬运?4. 讲解扩展(10分钟)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发现并讲解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例如:1亩等于多少平方米,1立方米等于多少升等等。
5. 作业(5分钟)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作为本节课的作业。
六、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千米和吨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日常生活实例的演练,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最后,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作为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千米和吨教学目标:1. 知道千米和吨的概念;2. 会换算千米和米、吨和千克;3. 会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难点:1. 千米和米的换算;2. 吨和千克的换算;3. 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 导入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个新单位——千米和吨,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我们要如何进行换算呢?”2. 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引出两个单位的概念,让学生建立初步印象。
3. 针对两个新单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a) 千米和米有什么不同?b) 吨和千克有什么不同?c) 这两个单位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Step 2 讲解与实践1. 针对千米和米的关系,通过图示与公式式说明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2. 给学生举例让他们自己尝试换算。
比如:1000米=?千米3. 针对吨和千克的关系,通过图示与公式式说明吨和千克的换算方法。
4. 让学生自己尝试换算千克和吨的等式。
Step 3 拓展练习1. 从生活中选取2-3个实际例子,要求学生利用千米和吨换算方法解决问题。
如:一列货车装了10吨货物,它大约走了800千米,求货车平均每千米运输货物多少吨?2. 设计情景游戏,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巩固新学知识,以便更好地记住和应用。
比如:迷宫游戏中途嵌入换算进去的难题等。
Step 4 总结1. 让学生回归刚才的提问:“你们知道千米和吨是什么吗?我们要如何进行换算呢?”2. 再次强调重点知识与难点。
3. 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针对重点难点进行细致解说、拓展,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但需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新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3 练习三千米和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掌握其换算关系。
-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换算方法。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换算关系。
2. 教学难点:千米和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具:米尺,秤砣,相关练习题。
2. 学具: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2. 新课导入(10分钟)-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
- 讲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如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
3. 实践操作(15分钟)-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测量和称量,感受千米和吨的实际大小。
- 引导学生进行换算练习,如将米换算成千米,将千克换算成吨。
4. 练习巩固(10分钟)-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6.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 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同学们,谁能告诉我1千米等于多少米?”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其换算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千米和吨-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计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2. 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千米和吨的基本概念。
2. 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2. 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千米和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实例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千米和吨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千米和吨是什么吗?第二步:讲解新课1. 讲解千米和吨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实例讲解1.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2. 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第四步:课堂练习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答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
第五步:课堂小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强调千米和吨的计算方法。
第六步:布置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避免死记硬背。
2. 在练习环节,要注意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3. 在课后,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细节的关注与补充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意义”。
这个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千米和吨的概念。
《千米和吨》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验,感知千米、吨的实际意义。
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1吨的重量观念。
3.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1吨的重量观念并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难点: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流程:一、引入1、知新必思:同学们喜欢什么动物呀?我们本节课跟着考拉一起来学习新知识好么?首先请先帮助考拉领食物桉树叶。
【规则:根据考拉身上的单位名称将桉树叶分类,巩固小学阶段目前所学单位。
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同学们完成的真棒!那你会填单位么?快帮帮小考拉吧!①一个乒乓球重6()②一根铅笔的长度是18()③一张课桌的高度是10()④小明约重28(),身高约高120()⑤小雨做20道计算大约需要5()⑥教室高度约3()⑦橡皮的厚度大约是5()⑧看一场电影大约用2()答案:克厘米分米千克厘米分钟米毫米小时【帮助孩子们巩固单位的使用,为今天学习较大单位千米,吨做准备。
】1米=()分米1米=()厘米1米=()毫米1分米=()厘米1分米=()毫米1厘米=()毫米答案:10 100 1000 10 100 10二、探究新知:探究1:同学们巩固复习部分完成的很好,小考拉今天要学习新的单位,你愿意跟他一起学习么?认识单位“千米”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灵活应用字母与汉字180千米可以写作180km是指从当前地到目的地还有180千米60km可以读作60千米是指最高速不能超过60千米98千米写作98km是指距离黄山风景区还有98千米。
感受1千米:感受100米的距离追问:100米有多长?1000米有多长?推算10个100米就是1000米,就是1千米。
千米和米转换:生活中的千米:5个200米是1千米4个250米是1千米2个半400米是1千米绵山最高海拔约2千米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大约长7千米珠穆朗玛峰约9千米京泸高速公路大约1262千米总结1:计量比较远的路程用千米做单位。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案-第2单元千米和吨一、教学目标1.了解千米与公里的关系;2.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3.熟悉吨的概念;4.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千米和吨为切入点,重点讲解千米与公里的换算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同时,本单元也将涉及到容量概念,并在计算中应用。
三、教学重点1.千米与公里之间的换算;2.吨的概念;3.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四、教学难点1.应用千米和吨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2.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五、教学方法1.示例分析法——示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2.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概念;3.图表法——通过图表形式辅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换算关系;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的实际应用。
1. 课前准备将已知的班级距离(千米)列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思考千米与公里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知识讲解(1)千米与公里的换算在白板上画一个表格,用来记录千米与公里之间的换算关系,再结合实物讲解千米与公里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2)吨的概念通过展示钢铁、砖块等实物,引导学生认识吨的概念;并结合工农业实例讲解吨的应用及作用。
(3)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在黑板上列举各种物品的重量,并引导学生通过单位换算方法,将吨与千克之间进行转换。
3. 课后练习(1)练习一某工厂卖出砖块60吨,每辆运输车装载5吨,问需要几辆运输车才能装载所有砖块?(2)练习二某物流公司用40吨的罐车装乳制品,每个罐子能装载250升的牛奶,有多少个罐子才能装满?七、教学效果评估通过课后练习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千米和吨的概念,以及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本单元涉及到较为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实物等形式进行辅助讲解,同时在设计练习题目时,考虑到学生实际应用的情况,增加练习的实际性。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和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认真、细心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单位换算。
难点:正确进行单位换算,理解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入千米和吨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a. 创设情境: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如长度和质量的测量等,引导学生进入千米和吨的学习情境。
b. 明确目标:提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即掌握千米和吨的概念及单位换算。
2. 知识梳理:系统梳理千米和吨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单位及换算等。
采用讲解与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千米和吨有全面认识。
a. 定义讲解:介绍千米和吨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其含义。
b. 单位介绍:讲解千米和吨的常用单位,如米、厘米、千克、吨等,并说明其与基本单位的关系。
c. 换算练习:引导学生进行单位换算练习,如1吨=1000千克等。
3. 强化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提高其应用能力。
a. 题型设计:根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不同题型,如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
b. 难度适中:确保练习题的难度适中,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
c. 及时反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及时反馈,指出其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4. 实例解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和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a. 实际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和吨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长度和质量等。
b. 小组合作:小组内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c. 方法多样化: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创新思维。
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第二单元千米和吨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课题:认识千米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自由交流。
2.强化概念。
引导思考:我们刚才感受到的1千米是个环形的,如果我们把1千米的跑道拉直,会有多长?想一想,从学校门口往南走到哪儿是1千米?向北?向东?向西呢?你可以选择一个熟悉的地方想象,现在脑海里想象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大约是100米,要走10个100米,该从学校门口走到哪儿?谈话: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你能说一说从自己家到学校有1千米远吗?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图片并提问:小轿车、步行、动车、自行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学生练习并说说理由。
追问:老师家离学校约有5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请简述理由。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看图,并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第(1)题组织学生直接计算,第(2)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课题:认识吨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并掌握1吨=1000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板书:1千克=1000克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表示。
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
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
二、交流共享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课件出示一袋100千克的大米。
谈话:一袋大米重100千克。
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
学生回答,交流感受。
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100千克、200千克地数,贴满10张。
提问:每袋100千克,10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千克)指出: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
(板书:1吨=1000千克)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教师请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起来。
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25千克,4个学生的体重约是100千克。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4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40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千克重不重?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1吨吗?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
(2)实物出示装有10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
提问:觉得重吗?这是10千克的水,10桶这样的水是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1吨?(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
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1吨,各有多少?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千克,有2头牛刚好是1吨;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吨;一头猪重100千克,10头猪重1吨;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吨。
2.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课题:练习三教学目标:1.加强对千米和吨的认识,能利用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千米和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提问: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和质量单位?(板书:千米吨)2.举例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千米?什么情况下使用吨?3.小马虎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周末,我和小精明约好上动物园参观。
我一起床就冲到卫生间,在牙刷上挤上2千克的牙膏开始刷牙,并洗了脸。
妈妈给我准备了一杯250千克的牛奶和一个400千克的面包。
我吃完早餐,来到动物园。
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重45吨的小羊,4千克的大象,80克的小熊猫,真可爱!我们还看见一辆满载约4克粮食的大货车正在动物园门口卸货呢!引导:说一说,你觉得这篇日记可笑的地方在哪里?应该怎么改?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1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填完后让学生读一读,最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2题。
(1)说一说: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
师归纳:米和千米、千克与吨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板书:1000米=1千米1000千克=1吨(2)填一填:让学生将结果填入括号内。
3.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三”第3题。
(1)让学生看图,读题。
提问: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2)让学生依次解决教材上的问题。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4题。
先出示图,让学生读题,并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
再让学生列式,并说明列式的理由。
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5题。
先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说解题依据。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3.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7题。
先让学生读题,重点理解“动车从上海出发经过南京开往北京”指的是哪些路程。
再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最后组织交流,并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
4.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第8题。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课前了解到的黑龙江、黄河、长江和珠江的长度,并填写表格,再指名汇报。
5.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三”思考题。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指名汇报结果。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