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12.009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关键变革时期,在工业4.0、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不断摸索着前进。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又对学生未来事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应探索出顺应社会发展的且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通过具体实践,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能力、所追求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内部因素,结合时代发展、就业形势、职业环境、组织建设等外部条件进行统筹判断并取舍,从而逐步明确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与途径,通过持续采取有效行动实现目标的动态过程。
二、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缺失我国传统的民族思想和社会就业压力驱使着学生升学,学校也迫于生存一直追求升学率,提高升学率付出的代价就是牺牲素质类课程,据我调查的几所中职学校,学生没有音乐课、美术课、心理健康课,更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把这些课程的时间挪给“主科”,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课时安排,但是落实到我们地方学校时?s变成了多余的课程。
到学生要面临就业时,再对学生进行突击训练,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自己没信心,对自己的专业没信心。
(二)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就不免在课程的配置上有缺失,现在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大部分都是由各班的班主任或者是各系的主任来兼任,讲授这门课的教师大多没有取得职业指导师的证书,也没专业的、系统的职业指导知识,如何为学生提供指导,如何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职业指导观念,这些问题都不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与内容不足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毕业生展开的,对学生气质内涵的分析、就业观和价值取向的引导、自我兴趣及性格特长的探索、自我能力及自信心的培养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是欠缺的。
2024年高等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本学年的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工作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需求和成长,引导他们自觉健康成长。
2.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提高教师的德育教育水平。
3. 融入课程。
将德育教育与课程设置和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全员参与。
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德育工作,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德育师资培养。
增加德育教师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
2. 制定德育课程。
通过制定德育课程,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正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实践能力。
3. 加强班级管理。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班级管理体系,通过班会、班级活动等形式,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研、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5.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加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提高学习效果。
6. 加强德育资源建设。
完善校园德育资源建设,包括建设德育图书馆、德育课堂等,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
7. 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
建立多样化的社团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综合素质。
8. 加强家庭教育。
组织家长参与德育工作,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家教育人的能力。
四、工作保障1. 完善德育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学校领导的支持。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
3. 加强德育工作评估。
建立评估制度,对德育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
4. 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
制造强国战略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解读《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一、从《中国制造2025》推进实施看《指南》的重大意义《中国制造2025》发布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有关方面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和工作机制,多部门协同作战、上下联动,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重大工程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一是编制并发布了“1+X”规划。
“1”指《中国制造2025》,“X”指11 个配套的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5 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新材料、信息产业、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 个发展规划指南。
二是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
自2015年起,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陆续颁布了一批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核心竞争力提升、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优质制造和工业强基等重点领域项目的工程化和产业化;积极开展《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创建工作,已批复宁波、泉州、沈阳等8 个试点示范城市和江苏苏南五市、广东珠江西岸、湖南长株潭3个试点示范城市群,加快智能制造发展进程。
三是加强对地方的指导,促进区域差异化发展。
为引导解决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等问题,制定《中国制造2025 分省市指南(2016年)》。
截至2016年末,已有29个省(区、市)出台了或指导性文件,推动效应也初步凸显,已形成了东部转向高端装备制造、中部产业升级、西部优势产业突破的不同发展思路,相比我国传统的东中西部“老三极”格局,制造业“新三级”格局正在加速成型。
四是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成功,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升级和业态变革。
自《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我国在航空航天、北斗导航、高铁装备、发电装备、工程机械和高档数控系统等领域不断实现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在《中国制造2025》不断推进实施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人才问题成为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制造强国战略顺利实施的瓶颈,特别是在技术技能人才领域问题尤为突出。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7.06.09•【文号】教职[1997]6号•【施行日期】1997.06.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1997年6月9日教职〔1997〕6号)为了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做好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我委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现印发你们。
请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努力开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关于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为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职业教育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1)在我国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跨世纪宏伟蓝图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千百万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职业学校作为直接为各行各业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实用人才及熟练劳动者的重要基地,必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提高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实现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也是《职业教育法》取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必须看到,由于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的状况,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直接关系我国新一代劳动技术大军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关系我国跨世纪宏伟目标的全面实现。
我们还应看到,在我国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国力剧竞争的挑战,面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图谋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是一项关系我国能否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战略措施。
2024年德育工作计划中职引言:德育工作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的关键,也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在2024年,我们中职学校将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制定以下德育工作计划。
一、明确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2. 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道德品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习惯;4. 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能力的发展。
二、建立德育工作机制1. 设立专门德育工作小组,负责德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3.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确保德育成果的量化和评估。
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 举办“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2. 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 组织“阅读进万家”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4. 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四、加强学生思想教育1. 组织班会活动,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3. 组织主题讲座和读书分享活动,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五、开展德育课程教学1. 开设《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3.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健全德育管理机制1. 设立德育档案,记录学生的德育成长和表现;2. 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家长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支持和参与;3.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
结语:通过以上的德育工作计划,我们中职学校将全面发展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024-2025中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范本为了牢固树立德育意识,深入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将根据区教育局普教科的德育工作重点和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出中学德育工作计划,以方便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出台导师结对制度和德育首望制度,形成班主任承包制导师结对制德育首望制叁线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长期以来,德育采取的都是班主任承包制,即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其他教师很少参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从本学期开始,出台导师结对制度和德育首望制度,形成班主任承包制导师结对制德育首望制叁线一体的德育新模式。
导师结对制度就是学校给学生配德育导师,全校教师行动,每人结对3-____名学生为自己的德育辅导对象。
我们知道在常态的学生德育中,班主任和家长往往充当的是严师的角色,学生一有犯错,往往就会先批评。
学生心情很郁闷,无人可以倾诉;学生有什么生活烦恼无人可以为他解忧。
这是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班主任只有一人,学生有五六十人,有的甚至有七十几人。
你叫班主任怎么有时间和精力去对付。
我们学校小学部共____个班,有____个班主任,而教师总数达____人,也就是说除班主任以外还有____位不是班主任的教师,这是一笔财富。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只教书不育人不是完整的教师,所以必须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适当瓦解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采取导师结对制度。
由于今年是试行阶段,所以先从五、六年级开始。
德育首望制度是指对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采取谁先看见,谁先制止并予以教育。
学生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比如打架,一班和二班的同学发生矛盾打架了,可能这个时候班主任都不在,这个时候如何哪位老师先发现了,必须先去制止,然后进行教育。
因为每一位老师都有育人的职责。
二、完善垃圾处理首望制度,校园卫生实行年级包干制。
垃圾处理首望制度自从上学期实行以来,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职业学校2021德育工作计划【三篇】【篇一】一、指导思想大力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大纲》和省教育厅《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以创建xx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为统领,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树立发现教育理念,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服务师生成长发展,逐步深入推进系部德育二级管理,强化过程精细化管理,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全面提升德育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力争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1.“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2.德育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管理能力水平明显提高。
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断创新,毕业标准贯彻落实不断深入。
4.“5+2”双创素质教育工程顺利推进,特色更加彰显。
5.助学工作更加优化,教育内涵更加凸显。
6.中高职学生保留率达90%,学生犯罪率为零,无学生安全责任事故。
三、主要措施(一)完善“三全”育人机制,构建大德育体系1.大力宣传渗透“发现教育”。
利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学校政治学习、系部教师大会、教研组活动等平台开展“发现教育”大家谈交流研讨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各宣传表扬载体放大并实践“发现教育”,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类型活动,逐步渗透“发现教育”,不断营造“发现教育”浓厚氛围。
2.制定《“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明确“三全”育人工作基本要求,办好几件实事,健全考核奖励和保障机制,把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纳入到岗位考核的指标体系中,把德育工作作为各部门评优、评先以及全体教职员工评优、评先和职务聘任的重要指标,研究制定督查、考核、评估的具体办法,定期组织专项督查、考核评比和表彰,加强有关学生成长成才设施建设。
3.制定系部德育工作考核方案。
系部德育考核按学期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和要求实行动态考核,考核主要由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常规管理和管理成效等部分构成,考核结果与系评优评先指标,系管理干部绩效挂钩。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述评2.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和意义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旨在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这一战略的制定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实现制造业的发展由大规模向优质发展的转变,通过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2.2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将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2.3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制造2025将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4.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课程设置。
学校可以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引入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和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
4.2 实践活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技能大赛、科技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
4.3 实习实训。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5.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挑战和对策尽管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很重要,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高职学校的教师队伍大多是以企业技术人员或者老师为主,他们在工匠精神的培育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过培训、选拔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5.2 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需要与企业密切合作,但是目前一些高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还不够深入,需要深化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实践机会。
5.3 法制环境。
在当前的法制环境下,对于校园实践活动的规范不够明确,有时会受到一些制约,需要加强对于校园实践活动的管理与规划。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理念,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目标,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全员育人、学科渗透为途径,让生活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扎实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文明守纪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体性,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1、结合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高班主任综合素养,努力建设一支无私奉献、善育善导、合作互助的良好德育工作团队;加强德育工作理论学习和研讨,全面提升德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与育人能力;提升班主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
2、强化以“美”为核心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等主题教育,推动学生良好素养的养成,进一步塑造文明守纪、礼貌待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学生形象,确保在校学生安全无重大事故和违法犯罪。
3、强化常规管理、常规检查。
加强学生在仪容仪表、语言、行为、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推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仪容仪表规范化,实现德育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4、着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
5、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深入推进班集体建设工作,班主任结合自身专业背景用心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各班集体要力争优质、有特色,促使班风、学风进一步好转。
6、强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增强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办学品味。
7、提升家长学校工作效果。
注重提升学校和家庭教育合力,分年级组成立“家长委员会”,完善“家长学校”工作。
2024-2025学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标准范本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依据《武汉市____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全面巩固我区幸福德育启动实施以来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规范实施德育管理,努力完善德育五大体系,丰富德育活动,努力实施德育六大项目,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结合我区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校____年度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继续坚持一个目标导向幸福德育,坚持一切有效的德育必须关注师生身心感受,关注学生的心灵体验,关注学生人格尊严,把追求师生的幸福作为光谷德育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体验幸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一)、主要目标建立体系。
探索《东湖高新区中小学德育规程》,将中学德育目标、内容等具体化,本学期着力把我校打造成文明校园、诚信校园、温情校园,完善家校共建体系体系。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先行的办学思想,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三)、工作要求1、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学习,树立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
2、树立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使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能力等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
4、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6、做好学生思想的评定,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毛病,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文化育人,和谐发展”切实推进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二、全期德育工作目标1、培养学生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潜力。
3、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三、本学期班级德育工作基本要点1、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在实现班群众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群众每个(成员的用心性,要让他们分享群众的欢乐和幸福,从而构成群众的荣誉感和职责感。
2、行规方面。
充分利用班会的时间强调《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明白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我们将在班级设立“值日班长”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
班主任每一天在放学前进行一日总结,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3、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1)透过各种方式,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
(2)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德育进行教育,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情做好协调工作。
4、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到不乱扔、乱吐、乱画。
学会清理书包、抽屉,学会打扫教室卫生。
培养学生讲卫生,重礼仪,守纪律、爱公物的良好行为习惯,把每一个习惯的养成落到实处。
5、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小干部的管理潜力。
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要求各班干部严以律己,主动做到模范带头作用,督促班中的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力争上游。
6、抓好两操的教育。
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举行一些有好处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7、家庭教育指导方面。
加强家校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使他们全面发展。
技工学校德育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技工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培养德技双馨人才的重任。
加强德育工作,既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实施方案旨在深化技工学校德育工作改革,提高德育工作质量,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德育为先,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3.突出实践性,注重德育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创新德育方法,结合技工学校特点,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德育工作新模式。
三、主要任务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课程质量。
(1)优化德育课程设置,将德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训练相结合。
(2)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强化德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1)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实践性德育活动。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1)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4.构建德育评价体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完善德育评价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建立健全德育激励机制,激发学生自觉践行德育要求的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德育工作顺利推进。
2.加大投入力度,为德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保障。
3.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质量。
4.加强家校合作,充分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在此期间,根据实际情况,可适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2024年中职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入____教育部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
以学校工作意见为指导,“二次创业年”为引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各处室、部门的计划指引下,积极履行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勇于探索、踏实工作,开创中职部新的篇章。
针对学生目前现状,应围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如何塑造学校品牌”为基本点打造和提升新模式下的德育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利用每月一次班主任交流会对班主任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
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利用班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
3、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板报宣传及各种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通过第月一次家长听课制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
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本学期将继续实行系部值日、教师值班和学生会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树立责任意识。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本学期继续实行精细化班级管理与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
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系部学生会与班干部的影响。
学生会、班级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
定期对学生会、班级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重过程、注实效)。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8篇)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8篇)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和上级部署,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强化育人理念,激励学生坚定成才的信心,积极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丰富校园文化。
二、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沟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日常行为文明礼貌,学会团结,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在校园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做好职业规划;让学生在学校里体验到作为一名职专生的价值和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
三、工作具体规划:1.根据学校安排,落实好本部门的人员岗位职责。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使工作有法可依,依规行事。
加强学生处自身的工作纪律、作风建设。
2.常规工作(1)门卫管理。
门卫管理是校园安全的重要保障,学生处设置一名主任,专门负责门卫管理工作,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2)寝室管理。
作为学生处负责的寝室管理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与各专业部主任及班主任加强协调和沟通。
(3)卫生管理。
校园卫生包括公共区、教室和绿化。
学校上课期间和节假日期间,都保证有专人巡查卫生状况,并安排好各专业部做好保洁工作。
定期检查校园卫生,经常消毒、灭四害。
(4)专业部评比。
专业部的德育工作评比是一件非常繁杂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精力,认真做好专业部德育工作评比,与各专业部强化业务联系,通过检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不断向前发展。
(5)学生违纪教育及处理。
学生违纪,由学生处和专业部共同教育,并给出处理意见。
(6)心理咨询。
心理辅导员通过心理咨询、讲座、宣传栏知识介绍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7)学生保险。
加强与保险公司的联系,为需要理赔的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
(8)禁毒工作,加强对毒品危害的宣传,组织学生到学校的禁毒室参观图片和文字资料。
基于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收稿日期:2018-01-26基金项目: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项目(SGYKJ201704)和启动项目(2017kyqd024)作者简介:吕亚男(1983-),女(汉族),山西朔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一个国家工业化进步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构架人才结构中,职业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主要体现为: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转型导致工程技术人才断层、高校工作重点转向使得高端工程技术人才严重缺失。
目前国内职业教育的对象层次水平较低,数量不足,直接导致了优秀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无法满足企业对优质技术工人的要求[1]。
目前人才主要问题为规模和结构的不适应性,行业企业参与不充分,人才培养通道缺乏持续性,职业教育投资薄弱以及发展环境的不完善。
因此,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对职业教育进行革新升级,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是目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的正式印发是基于新型技术要求,旨在克服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下,信息化程度弱等问题,为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具有全球领导力的制造强国。
目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主要是信息化工业应用范围窄,产业结构优化不够,创新能力仍有差距以及缺乏核心技术[2]。
首先是研究与试验发展强度低[3]。
与传统制造业工业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依然较低,且在研发投入中,大量经费用于技术引进,导致国内研发范围和强度增长较慢,创新上进展缓慢。
其次缺乏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决定着企业的成功可能性和可持续性,关键核心技术的对外依赖则严重限制企业的发展。
我国目前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较不成熟,缺乏突破性。
中国制造国际知名品牌较少。
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可扩展国家的工业制造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销量,进而反哺企业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职业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培育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发展,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着力培养我国经济社会需要的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总体工作目标1、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着力点,坚持育人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衔接、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贯通,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理论的原则,形成党组织统一领导、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德育工作体系;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完善以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珍爱生命教育为重点的分层递进的德育体系;3、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着力解决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4、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培养机制,逐步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品德优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三、德育工作主要内容1、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开展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开展哲学与人生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为重点,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
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开展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文化视野423构建职业院校的“三全美育”体系曾庆荣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摘要:美育作为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精神文明有深远影响。
文章通过对职业院校美育在个体培养目标、美育过程和方法上展开论述,构建职业院校完整的美育教育体系。
关键词:职业院校;三全美育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4-0423-01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它提升人的审美素养,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1]。
其本质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2]美育直接影响个体人格发育和社会精神文明。
一、构建职业院校“全人美育”德育是美育的基础。
职业院校首先夯实学生的德育基础。
(一)构建德育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要把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3]。
职业院校德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四项基本原则规范师生舆论导向,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通过挖掘德育资源,弘真扬善、形成知荣辱、扬正气、讲奉献的校园风气;要倡导学生读经典、晓时政,发扬我国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使优秀中华文化成为高校德育的不竭源泉。
(二)构建智能教育体系第一、做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使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有全面的认识,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基础。
通识教育要结合国家民族历史和现状进行,进行中华和世界优秀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教育,培养面向世界和全球眼光的公民。
第二、夯实技能教育。
结合《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目标,培养智能制造和拓展海外市场的技能人才。
第三、培养学生三种能力:生存能力、文化融合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教会学生从校园适应开始,顺应和改变环境以自我生存,让学生在区域、种族差异环境中成长,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战略
付卫东;林婕
【期刊名称】《职教论坛》
【年(卷),期】2016(000)009
【摘要】制造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保障国家安全、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基石.2015年5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了制造业强国崛起的“三步走”战略.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万能钥匙”,制造业强国的崛起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通过分析“中国制造2025”实施的现实背景、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进具有行业背景的普通高校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加强校企合作和促进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总页数】8页(P9-16)
【作者】付卫东;林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0
【相关文献】
1.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r——《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思考
2.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南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战略任务
3.大连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研究
4.绘制“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蓝图——
适应“中国制造2025”高职制造类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模式研究5.大连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作者:禤福英来源:《教育与职业(下)》2016年第09期[摘要]职业教育必须为产业变革服务,“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未来10年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其对产业工人提出很高的要求。
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进行世情国情、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职业精神、遵纪守法、道德伦理方面的教育,必须在德育主渠道、学生日常管理、实训管理、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职业院校德育[作者简介]禤福英(1971- ),女,广西横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广西柳州 545616)[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柳州市德育工作研究专项课题“基于轨道交通类专业特色的学生德育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立项编号:2015SC004)[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8-0062-03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重大改革,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升级任务。
世界大国的每一次产业变革都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升级,正是在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央相关部委发出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动员令: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联合六部委制定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等。
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职业教育改革,是因为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换代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职业教育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产业升级换代就难以实现。
为此,面对新一轮的产业变革,职业教育必须提早占位,根据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进行全新变革。
一、“中国制造2025”及其对产业工人的要求(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背景进入新世纪后,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这一轮工业革命最大的特征是信息技术将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所以全球制造业将会出现深刻变革。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由信息技术引领的这场工业革命,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为了走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困局,也为了塑造竞争新优势,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及其相应的目标任务,国务院于2015年5月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蓝图,对实现制造强国进行了战略部署。
“中国制造2025”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力争用十年时间,即到2025年,中国要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二)“中国制造2025”对产业工人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
这说明我国制造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需要大批量的制造业人才,而且还对产业工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素质优良的人才将主要由职业教育来培养。
德育工作是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形势,职业院校的德育必须根据“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变革。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任务《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院校必须明确:“中国制造2025”即使再强调劳动者的技术技能,但“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人才培养方向。
但由于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不同,德育内容和任务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职业院校必须深挖“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明确德育教育的内容和任务。
(一)世情国情教育要想让产业工人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就必须让他们认清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因此,职业院校德育课必须对学生开展制造业形势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先进制造大国的差距、中国实现制造强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紧迫任务及努力方向等。
通过世情国情教育,激发学生为之奋斗的使命感,并以实际行动投入“中国制造2025”事业,直至投入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二)理想信念教育“中国制造2025”本身就是一个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一部分,没有制造强国梦想的实现,就没有中国强国梦想的实现,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指引和保障,离不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因此,职业院校对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是“中国制造2025”时代背景下必须完成的德育任务。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业华丽而又艰难的转型,如果我们的产业工人没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没有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那么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就难以完成,中国的强国地位就难以重新确立。
所以,职业院校在德育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培育,将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融入学生的思想品格,使他们成为不甘落后、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四)职业精神教育制造业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的产业工人,总体上说都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如德国、日本的工人,其敬业精神、精益求精态度、勤勉尽责精神都是世界闻名的。
要想促使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想,就必须打造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产业工人队伍。
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职业精神,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具有追求卓越精神的产业后备军。
(五)遵纪守法教育“中国制造2025”是要促进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一个行业的水平除了跟技术相关外,还跟管理系统和员工素质密切相关,很难想象一个管理落后、员工随意违纪的企业能生产出优质产品。
中国制造业要向“精”“良”发展,员工就必须要具有一丝不苟、严守操作规程、严守劳动纪律和劳动法规的意识。
因此,职业院校在德育中必须重视学生的遵纪守法教育,引导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纪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道德伦理教育“中国制造2025”作为国家战略,不仅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也与企业发展、个人幸福、自然和谐息息相关。
作为一名员工,对国家要热爱、对社会要奉献、对企业要忠诚、对同事要团结、对自然要保护。
因而,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要进行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团结互助、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拥有健全人格。
特别是在中国制造强调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更需要向学生传递生态文明理念,使中国真正走上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中国制造2025”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创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对职业教育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职业院校德育要服务好“中国制造2025”,必须从各方面进行创新,以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
(一)德育主渠道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职业院校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德育的重要职责。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为学生就业服好务,要为“中国制造2025”打造好所需产业工人,必须注意几方面的创新:1.教学内容创新。
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非职业院校一样,没有特别体现其职业性、企业性,这就需要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筛选教学内容,重构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体现就业性、职业性。
专题式教学应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方向,因为专题式教学能避免面面俱到地讲解教材,能突出形势政策宣传和就业导向。
2.教学方式创新。
职业教育应体现职业性,所以老师在讲思想政治理论时,应结合社会与职业现实,创设教学情景,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来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方针政策、改变观念认知、提高思想素养。
例如可以通过“假如我是老板,我会聘用谁”的情景设计,让学生明确什么样的人才受企业欢迎,从而从内心深处认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3.师资安排和培训创新。
在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要让教师授课班级的专业具有相对固定性,如此安排的好处是教师可以在深入了解这一行业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素质要求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同时还要创新师资学习培训方式。
例如,可以要求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一起到现场学习、考察,感受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深入实训环节,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走访毕业生,了解毕业生工作表现等。
只有这样,思政课教师在上某专业的思政课时才能利用相关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思政课的职业性、实效性方能得以体现。
(二)学生日常管理创新抓好学生日常管理也是德育的一种方式,职业院校应着重从抓宿舍和教室管理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格。
有些高职院校认为学生已是大学生,不用管得太多,有些高职生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了,学校不应管得太严,所以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比较松懈。
但现在手机、电脑、网络普及,而学生的自控能力又不够强,导致高职生的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没有时间观念,玩手机、玩电脑到半夜甚至通宵;宿舍内务一团糟;上课迟到、无精打采、学习畏难情绪严重,考试投机取巧等。
这样的学生根本满足不了现代精良制造业对员工的要求,根本成不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合格产业工人。
所以,职业院校必须强化对学生的日常管理。
首先,对宿舍可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实行按时作息制度,对宿舍内务进行精细化管理,要求卧具叠放整齐、生活用品摆放规范。
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培养学生严守纪律的意识、一丝不苟的精神。
其次,对教室课堂管理可采取企业化管理方式,记录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看手机、睡觉等影响学习质量的行为,且把考勤与学业成绩挂钩,以把学生培养成有纪律观念、有担当意识的现代产业大军。
(三)实训管理创新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实训实习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环节,但有些职业院校认为实训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忽视了其中的德育功能。
其实学生在实训实习环节对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才有较深刻感悟和体会。
所以职业院校应创新实训实习车间管理,比如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5S”生产管理(“5S”生产管理源于日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机器、材料、人员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5S”是整理、整顿、清理、清扫、素养的简称)和“6西格玛”质量管理(“6西格玛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方式,其核心精神是通过追求“零缺陷”来降低企业的不良质量成本)等引进学校的实训实习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