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节能减排报道的框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民日报》节能减排报道的框架分析
摘要节能减排是一项复杂的科学议题,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密切相关,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人民日报》的节能减排报道为例,运用框架分析的方法,从消息来源、报道区域、报道版面、报道关键词、报道主题五个方面,总结出《人民日报》作为党政机关报,在节能减排中形成的框架。
关键词节能减排;《人民日报》;新闻框架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规定节能减排硬性指标后,“节能减排”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2013年北方大范围出现雾霾更是引发了全社会对节能减排的激烈讨论,媒体对节能减排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节能减排是个复杂性的科学与经济发展的议题,不仅涉及到资源、环境、气候等方面,还覆盖了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
我国媒介在报道节能减排时,既要及时传达节能减排政策,积极传递节能减排理念,又要考虑实际国情,让大众了解节能减排科学知识,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在舆论引导和政策传达上具有优势,对《人民日报》2006年~2012年的节能减排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发现新闻框架的形成过程,对节能减排报道实践提供参考。
1 框架分析理论背景
人类学家贝特森首次提出框架的概念,认为框架代表了个人组织事件的心理原则与主观过程。
1974年高夫曼将框架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高夫曼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
Gitlin认为框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认知、解释和陈述框式,也是选择、强调和遗漏的稳定不变范式。
通过这样的框架,来组织话语。
Entman则认为,“框架是选择所感知现实的某些方面,并使之在传播文本中更突出,用这样的方法,促成一个独特问题的界定、因果解释或者如何处置的忠告。
”
台湾学者臧国仁曾经将框架的内在结构解释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结构。
其中框架的高层次结构,是指对某一件事件主题的定性,中层次结构为新闻话语分析,框架的低层次结构则指字、词、修辞等具体的语言符号的使用等。
在大众传播学领域中,框架通常被认为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种是名词属性,即框架是待分析的新闻文本;一种是动词属性,即把框架理解成为一系列的动态过程——选择、强调、重组等。
也就是说,新闻生产者通过选择、强调或者重组
新闻事件及一系列的框架工具形成新闻的框架,这个框架赋予新闻文本特定的意义,从而影响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和认知。
在媒介研究中,一般比较认同框架的动词属性,新闻媒体受社会政治环境、媒体体制、社会心理、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去筛选、构建信息,形成一定框架,而已形成的框架也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主流社会价值取向和受众偏好有极大关系。
2 节能减排框架分析
2.1新闻信息的筛选
媒介作为信息的传达者,在连接信息源和大众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消息源作为社会事件的“第一手建构者”,对新闻框架有着极大的影响。
统计显示,《人民日报》有59.8%的报道均来自于政府部门(包括各行政机关和政府官员),另有15.9%的消息来自于企业。
“节能减排”是个科技议题,因此不可避免要选择专家学者作为消息来源,对先进节能技术进行介绍,或是对某一政策或现象进行专业的解读。
公众和非政府组织也在消息来源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声音相对来说较为微弱,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2新闻材料的构建
2.2.1报道区域
报道地区是在报道中涉及的区域,《人民日报》通过对报道地区的选取,可以构建出不同地点节能减排的不同形象,从而构建出想要表达的框架。
经统计发现,《人民日报》有关国内节能减排报道占87.6%,国外的报道占12.4%。
不难看出,《人民日报》对国内节能减排报道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也没有忽视国外的节能减排。
细究《人民日报》的报道地区,也会发现一些特点。
在节能减排的国内报道中,报道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地,而这些地区在节能减排战役中确实有着特殊的意义。
作为高耗能、高污染大省,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的重点耗能企业、煤厂等是国家节能减排需要重点整治的对象,而这些地区的高耗能企业往往又是经济的重点支撑。
《人民日报》对高耗能大省进行关注,发掘这些省份的减排成果。
而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经济发展较快,经济转型较之其他地区也早,因此,多被强调出节能减排的优秀做法。
在国际的报道中,日本、德国是被提及比较多的国家,日本节能理念和节能习惯以及德国的优秀节能建筑、节能科技多次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被体现。
可以说,各地的节能减排行动都在《人民日报》中有所体现,而《人民日报》
则根据自身框架的设定选择各地报道数量的多少。
2.2.2报道版面
媒介对报道版面的安排也是媒介对新闻报道的态度,反映着该议题的重要程度。
对节能减排报道所在版面内容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人民日报》涉及节能减排报道的版面处于增加状态,且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体育、社会各方面。
而出现节能减排报道最多的版面则是要闻和经济,要闻版多聚焦各地政府的节能减排政策,经济版的报道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警示受众不要为了经济不顾环境、放弃节能减排,另一方面也提供一些节能减排同时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途径供受众学习和参考。
2.2.3报道关键词
报道关键词时在报道中经常出现的词汇或内容,报纸的选择性和倾向性可以通过语言的表达展现在受众面前,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研究发现,在《人民日报》节能减排的早期报道中,“目标责任考核”、“产业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小火电”出现的频率较高,2009年起,逐渐增加“节能惠民工程”、“新能源产业”等相关词汇,2011年来,“PM2.5”频繁出现在《人民日报》的议题中,“清洁能源”、“生态文明建设”也被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