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8页word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8
大学之道论述大学之道论述三纲八目的追求编辑大学之道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12)。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经)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管子·形势解》:“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王阳明曾与弟子徐爱辨亲民和新民,认为“宜从旧本作'亲民’”,列在《传习录》首章,“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
“亲民”的目的主要是在于“齐家”,齐家即亲民也。
“亲民”二字与上面“明明德”结合,即弘扬光明的品德要学习和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大人的学问即从生活中而来。
《大学之道》教学案主题:《大学之道》课时:1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
2.我能理解“三纲”“八目”的内部关联.学习过程《大学之道》一、导入1.各大学校训: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实创新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香港大学--明德格物中国政法大学-明德任责2.“大学”:“古之王者……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汉书》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的“小学”相对。
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
3.《礼记》:《大学》本出《礼记》,《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的礼制,体现了先秦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
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
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4.《礼》与《礼记》(1)成书的时间不同礼记: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
周礼:周礼成书于战国时期,乃至于汉初时期。
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
(2)内容不同礼记:礼记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叙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第三周《大学之道》导纲班级:姓名:小组号:学习目标1.理解“三纲”“八目”的内涵。
2.梳理“三纲”“八目”的逻辑关联。
3.结合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思考《大学之道》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中的指导意义。
重点难点1.梳理文章重点实词、虚词,理解“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之间的关系,儒家认为怎样才能修身?课程流程一、知识链接1.《大学》本出《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
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
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大学”二字在古代指“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学问,与儿童从事的洒扫、应对、礼乐射御书数等“小学”相对。
大学之道,讲的就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的基本原理。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
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五经”,是“四书”与“五经”的合称。
在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书五经”翔实地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二、课程主体1.初读课文,结合课本注释翻译理解文章大意。
古今异义:大学(古义:①博学;②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大学之道》译文、挖空与选择题等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考点:1.原文、译文与拓展阅读2.经典语句赏析3.挖空训练(给加点字注释)4.选择题【考点解读】文学常识《大学》本出《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相传为孔门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经西汉戴圣汇编成书。
又称《小戴礼记》《小戴记》。
在流传过程中,经董仲舒、郑玄、孔颖达和宋代理学家如程颢、程颐等大儒的推崇,《礼记》在儒家政教系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南宋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为《论语》《孟子》作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
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语法(一)古今异义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古义: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古义:到)(二)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活用(1)在明.明德(形容词用作动词,彰明)(2)欲齐.其家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3)欲正.其心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端正”)(4)欲诚.其意者(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真诚,诚实”)2.动词的活用(1)知止.而后有定( 动词用作名词,停止的地方,目标,文中指“至善”的境界)特殊句式1.倒装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状语后置句,应为“古之于天下欲明明德者”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好德行的人)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文献标识码:A一、“大学之道”的内涵“大学之道”是《大学》的精髓。
《大学》开篇就予以明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人做学的纲领性表达。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被后人称为“三纲领”。
这里的“大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即高校及高校教育。
涂又光教授认为“大学”有四种意义:成人终生教育、“大人”教育、大学问、大学校,基本的意思就是“大学问”、“大学校”。
《大学》之“大学”,只指大学问,不指大学校[1]。
要了解“大学之道”的真谛,必须先明白“道”。
“道”字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有五种意义与用法:一是道路的道;二为理则,或为方法上的原理、原则的浓缩之名词,如:“一阴一阳之谓道”。
三是指形而上哲学的代号。
如《易经?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四是讲话的意思。
五指宗教或学术宗派的最高主旨,或是主义的代号和标志。
如:“侠义道”或“五斗米道”等[2]。
大学之道的“道”是第二种意义上的道,它体现于事称为理,体现于人称为德。
这里指宗旨、目标,或者说是根本理念和精神实质。
它渗透在三纲的每一纲中。
“明明德”,即彰明个人完美的德性,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完美的人格。
“明明德”中两个“明”,前一个“明”是动词,彰明、复明的意思。
“明德”是人的光明本性,即人天生的善性。
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发扬人的光明本性,健全人格,这是大学教育的起点。
个人的完善不是目标,凡事都须由己及人,使别人也去其“旧染之污”,于是高一步的目标就是“新民”。
“新民”是指通过教与学,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
“止于至善”,就是说善无止境,因而人需要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
“止于至善”是明明德和新民的目标,是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然而,“至善”是人生道德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是无止境的,因此,“止于”有不止的涵义,即不懈的追求。
“止于至善”是止与不止的辩证统一。
“三纲领”的核心是“明明德”。
对于如何实现“三纲领”,大学明确了具体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大学的“八条目”。
八条目中“修身”是中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些步骤,都是“修身”的途径和手段,“修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最后的完成,即“止于至善”。
因而,“明明德”与“修身”一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内容。
由此可知,“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人成为“仁人”,成为“君子”,使社会得以仁爱太平。
“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大学之道”在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成均、私学、太学、书院是几个阶段的主要形式。
由于成均处于历史上的“传说时代”或“半信使时代”之初,所以成均的教育理念只能以传说为依据。
私学,孔子可谓代表,而太学和书院则分别以董仲舒和朱熹为代表。
1.成均之“道”我国的高等教育史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相传五帝时的学校名称为成均。
在《周礼》、《礼记》中,均有“成均”或“成均之法”的记载。
不过,这些均为后人的追记。
邓玄注引汉儒董仲舒之语日:“五帝名大学日成均”。
夏、商、周时期,学校开始区分为大学、小学。
庠、序、辟雍、泮宫、瞽宗等就是当时大学的名称[3]。
五帝三代时期,在大学朝夕授业的只有大小乐正。
这正是学皆始于乐的‘掌成均之法’的系统。
所以将五帝三代的学校之制,尤其是大学之制,名为成均系统,是恰当的Ⅲ。
当时大学教育的创立与发展,是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这种学在官府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官吏,所以要求他们必须德才兼备。
这样,教育的内容必然要以强化政治、伦理、修身养性为主,因此,人伦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孟子?滕文公》指出,古代的学校有共同任务,“皆所以明人伦也”。
西周时期统治阶级“敬德保民”的政治主张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修己治人,其中“修己”以“敬德”为主旨,“治人”以“保民”为基调,这种以保民为基石的思想品质表现之一就是新民。
姬旦在《尚书》中提出“作新民”的命题,主旨就是通过化民成俗的教化活动规范或笼络民心,进而稳固国基[5]。
由此可见,最初的大学教育宗旨和“修身”、“平天下”的思路是一致的。
2.私学之“道”春秋战国时期,官学随着奴隶社会的没落开始衰落,私学兴起。
私学主要讲政治,讲伦理,传授知识,研究学术,具有一定高等教育的属性[6]。
这一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其中以儒家规模最大。
儒家私学,首推孔子。
孔子因兴办教育而流芳百世,他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极其丰富。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社会革新的“庶富教”三大要素之一。
他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人人有可能而且应当接受教育,这是孔子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此基础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他的学生众多,先后传授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孔子主张“德政”的政治主张决定了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君子”。
对于君子的要求,孔子有许多论述,最基本的是要求在品德修养和能力上都要与一般人不同。
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最终目的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学而优则仕”,把学生培养成官吏,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套路,正是这种思想的发展。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伦理道德教育的核心概念。
《礼记?中庸》说:“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仁”是修己爱人的内在自觉性。
人们“仁”的养成,需要施之以教育。
孔子的“仁”,后来发展成为儒家教育理想对人才培养的最高道德修养境界。
一个人有了“仁”,就有了爱,就有了“忠恕”。
为了仁爱,就要修己立人,并且依据人伦,由原初的对亲人的本能的爱,由亲及疏,推己及人,使整个社会进入一种“礼治”的“天下平”的局面[7]。
《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论文,是孔子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的概括性表达,其精神自然蕴含在私学的发展过程中。
3.太学之“道”太学是封建社会官办的高层次的正规大学教育,是在董仲舒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创立和发展的。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均习惯于以人性论作为出发点,进而探讨教育的作用。
董仲舒的太学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其人性论的基础上的。
关于人性,董仲舒不说性善,不说性恶,而说性“灵”。
他认为,“人受命于天”,“得天之灵”,由于性灵,故可以为善,可以为恶[8]。
因此,董仲舒相信教化的作用,他认为人是需要教化而且可以教化的,只有通过教化才能使人性善。
他说:“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不性。
”(董仲舒?春秋繁露)他的太学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包括兴太学以养士求贤、化民成性等几个方面。
鉴于人才缺乏的现实,董仲舒建议办太学来养士,培养贤人。
他认为平时不养士,用时想求贤,必然不能满意。
“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
”(汉书?董仲舒传)太学是培养贤人最重要的阵地,也是进行教化的源头。
所以,他建议:“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在地方设立庠序,在中央设立太学。
董仲舒对教化的社会作用极为重视,提出“教,政之本也”、圣王应“以教化为大务”、“任德而不任刑”(董仲舒?春秋繁露)的思想。
“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止,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也,其堤防坏也。
”(汉书?董仲舒传)他这种“德治”的总体思想,强调的依旧是传统的“齐家”的儒家套路。
关于教化的根本目的和宗旨,董仲舒归结为教民性成善。
他在《天人策》篇中指出:“是故王者上谨承天意,以顺命;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
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
”承天意教民性成善,这既是天立王和为王者所规定的专任,也是王者明教化民的中心任务,王者对万民百姓所进行的一切教化,目的都是为实现这个任务,以达到“教化大行,天下合洽,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的理想境地。
董仲舒从人性论出发所建构的较为完整的道德教化思想体系,既是他“德治”、“仁政”政治主张的具体延伸,也是他为汉武帝所提供的治国方略中的重要内容。
董仲舒坚持儒家的教育理想――培养“仁人”,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地推行德治,教民成善,以德立国,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达到“国治”、“治民”、长治久安的政治目的。
4.书院之“道”书院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宋代时处于鼎盛时期。
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明确提出了书院的教育目的,是我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书院学规,在整个书院史上具有广泛影响,也是此后各书院效仿的典范。
朱熹认为教人为学首先就是要使学生明义理、会做人,《揭示》开始就明确提出了书院的教育方针是实施“五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朱子大全?文集卷第七十四)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朱熹还提出了为学、修身、处事和接物的重要原则。
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朱子大全?文集卷第七十四)从以上可以看出,书院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明“理”,即懂得做人的规范。
首先,通过学、思、辨的为学过程明白道理,进而将这些道理应用到各人“修身”、“处事”、“接物”之中去,而致力于“穷天理”、“明人伦”及学生个人人格品质的完善?他的教育目的和宗旨就是“明人伦”,培养为国家服务的“仁人”、“圣贤”。
朱熹把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朱熹认为,“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
”这是以年龄为标准而划分的。
他认为8岁至15岁是小学阶段,15岁以后进入大学阶段,也就是在小学阶段“学其事”,大学阶段就是要在此基础上“明事理”。
对孩童,应该从洒扫、应对、进退上进行伦常礼数教育,进而教他礼、乐、射、御、书、数之文,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熟悉伦常礼乐之教。
然后,在“小学”的基础上,进入“大学”。
大学的教育是教人穷理正心,修己治人[9]。
即按照《大学》一书中规定的八条目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
紧接着,朱熹通过一段跋,对《揭示》作了进一步解释:“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朱子大全?文集卷第七十四)这段解释进一步表明了《揭示》的意义。
说明为学之意,可以从古昔圣贤那里取得要旨,讲明义理,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注重去感化别人,而并非只是为学得杂博知识,做些华丽文章,用以沽名钓誉,争权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