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709.00 KB
- 文档页数: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九个基本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含义;
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8.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9.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10.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11.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12.否定之否定原理;
1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14.认识与实践相互关系原理;
15.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
16.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关系原理;
17.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互关系原理;
18.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9.人的价值原理.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革命本性及其现实意义
一、思辨的、直观的和科学的实践观
把实践纳入哲学并使之成为核心概念,不是马克思的创造。在马克思以前,康德、费希特,以至青年黑格尔派的契希考夫斯基、赫斯等,都已这样做了。但是,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他们所讲的实践和马克思讲的并不是一回事。说到底,他们都在精神范围建构实践,把实践归结为意志的活动。这种唯心主义实践观,已为大家所熟知。但是,还有一种实践观,它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却似乎也很难归入唯心主义实践观一类。比如费尔巴哈,他把实践理解为纯功利的行为,是琐碎的生活和利己活动,其典型形式,就是“卑污的犹太人的赚钱活动”。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实际上是一种直观的实践观。他把当下的实践形式,即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视为实践的总体。因此,他认为实践在本质上是排斥理论的。为了维护理论的权威,更为了其人道主义理想,费尔巴哈断然把实践排除在哲学的视野之外。他的这种理论失误,人们通常只将其归结为对实践的偏见,即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
①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1)原理: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
能被消灭。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无力的,人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2)方法论:
①人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人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①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
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
马哲的基本原理
马哲,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马哲的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原则。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论、阶级斗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来探讨马哲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马哲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灵魂。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矛盾又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辩证逻辑是认识和思维的基本规律。
二、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哲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三、实践论
实践论是马哲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实践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为理论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实践论还强调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改造世界的关键。
四、阶级斗争理论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哲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结果。阶级斗争理论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五、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哲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建设强调在无产阶级领导下,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社会主义建设强调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以及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实现了政治经济学的伟大革命,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在结构,即社会生产关系运动中生产和交换、分配、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辩证地运动着的。“生产既支配着与其他要素相对而言的生产自身,也支配着其他要素。”“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但是,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必须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研究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过程三要素。人们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所谓生产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也叫经济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化相互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因此,生产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只有首先发生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后才能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在阶级社会中,则表现为阶级关系。
马哲的基本原理
马哲,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称。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
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哲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是一个无始无终、无限发展的统一整体。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强调对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相互联结而产生的,是由矛盾的斗争和统一而产生的。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基本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
历史观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是由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推动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是按照一定的发展规律进行的,是由社会的内在矛盾和斗争推动的。
马哲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马哲的基本原理不仅是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和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导。马哲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和支柱。
总之,马哲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是对世界和
社会的认识和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导。马哲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和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和支柱。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哲的基本原理,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马哲基本原理
马哲,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哲基本原理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所包含的最基本、最一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规律的把握,是对世界的根本性认识。下面,我们来简要介绍一下马哲基本原理的几个重要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世界的辩证认识,认为世界是一个永恒发展的统一整体,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辩证唯物主义是对世界的根本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论基础。
第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根本性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第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是由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推动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和批判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规律和认识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统一体,存在于物质世界的基础之上。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运动,强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驱动的。历史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过程,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导致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唯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修正和丰富理论,才能达到真理。
共产主义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和国家的理想社会,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发展和全面实现个人潜能。
在当代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现实意义。只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不断探索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阶
级斗争理论以及实践和发展观等。通过深入探讨这些原理,我们可以
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观点指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体,意识
是物质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这一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强调
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和相互作用,在理解社会历史的同时
也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辩证法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工具,强调事物的矛盾、发展和变化。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是事物
内部的对立统一体,并在不断的斗争和转化中推动事物的发展。了解
事物的矛盾本质,只有抓住事物的矛盾和变化,才能推动社会的变革
和进步。
三、阶级斗争理论
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内容,强调社会历史的发
展是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无论是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
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通过分析和研究阶级
斗争的规律,可以认识到社会改革和革命的必然性,为实现社会主义
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四、实践和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
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的探索、实践的改造才能不断地发展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论,要不断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地扩展和深化理论,以适应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政治常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论
1.世界的客观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能动作用。
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二、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必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
2.运动和发展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规律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制度、必然的联系;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待问题。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应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分析事物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7.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
8.量变和质变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办事情,坚持适度原则。
9.事物发展的趋势
事物发展事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其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
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8.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9.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10.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11.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1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13.认识与实践相互关系原理;
14.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
1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关系原理;
16.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互关系原理;
1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8.人的价值原理.
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1)、世界物质性原理P13
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同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重视精神力量,树立正确意识。P33(非原句)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P26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P26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马哲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哲,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体系。它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创造性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它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历史的认识,强调对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历史理论基础,它强调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变革的客观性,强调社会历史的阶级性和斗争性。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是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的生命个体。人的本质是劳动和创造,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解放是人类历史的主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历史的目标。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
社会历史变革的动力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总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性。社会历史的发展是
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历史
过程,是社会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历史过程。社会历史的变革是
社会矛盾的历史解决,是社会制度的历史更替,是社会发展的历史
飞跃。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和
社会历史终极目标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方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哲学领域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中叶创立的一种哲学体系,它在马克
思主义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发展变化和否定转移。通过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历史唯
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决定的,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观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
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还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真理标准。马克
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世界。真理标准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历史性,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
和阶级斗争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真理标准。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指导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于推动社会变革和人类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十八个基本原理:
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8.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9.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10.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11.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1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13.认识与实践相互关系原理;
14.现象与本质相互关系原理;
1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关系原理;
16.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互关系原理;
1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18.人的价值原理.
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1)、世界物质性原理P13
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同时反作用于客观事物。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重视精神力量,树立正确意识。P33(非原句)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P26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P26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之一,是关于客观世界和
认识方法的理论体系。它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对人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深刻地揭示了事物
的发展规律和矛盾发展的本质,并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和学科体系的理论基础。本文将从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
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
理进行探讨。
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
质是物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感性认识的基础。马克思
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只有物质,物质是构成一切存在的基础,
社会、意识和精神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世
界观,也是一种认识论。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
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们没有从虚无中创
造出思维和意识,人类意识和思维本身就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的思维和意识活动是物质发展的表现。
2、辩证法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贡献。辩证法是一种方法论,
它认为事物并不是单纯的、静态的存在,而是一种矛盾运动的发
展过程,是一种从否定到肯定、从局部到整体的统一发展过程。
辩证法通过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阐明事物的本质。在辩证法的
思想体系中,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因而矛盾是一切运动、发展和
变化的动力。在实践活动中,辩证法不仅要求人们客观地分析和
处理矛盾,而且要求人们主动地创造条件,促进事物的发展。
3、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二个重要基石。历史唯物主
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下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劳动力、科学技术等的总和,它是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1)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的事物中包含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而忽视绝对运动,会陷入形而上学。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贵辩论的泥潭。
3、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①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②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割裂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把时间空间看成是感觉的产物,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1)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根源于物质、来源于物质,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2)物质是属性存在的基础,属性依赖于物质。物质的运动、时空等属性都不能离开物质独立存在。意识作为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更依赖于物质,根源于物质。
(3)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一方面世界万物是千差万别的。另一方面千差万别的事物,在实质上又是统一的,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的重要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它包括了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1.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是以矛盾的斗争为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应用,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则随之变化。
2.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对抗和斗争。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3. 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结果,是实现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文化上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4. 国际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团结。马克思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利益是国际的,无产阶级的解放需要国际范围内的团结和斗争。马克思主义主张各国无产阶级同胞要紧密团结起来,互相支持,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
以上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
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