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破窗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4
“破窗理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前言:信息技术课是以提高小学生手脑结合能力并初步掌握信息技术为目的的一门课程,在教学大纲中处于一个不是十分重要的位置,故信息技术课中对于课堂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上课期间纪律涣散。
“破窗理论”是指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
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1]。
故在教学管理中应避免出现不合规矩的“破窗理论”中的第一块“烂玻璃”,而应该积极创造带动学习氛围的那第一块“烂玻璃”。
一、“破窗效应”的成因“破窗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看似无伤大雅的细微漏洞对接触它的人会给出一种心理暗示――存在即是合理。
人们(不论一个人的阅历如何)都会根据自己接触到的事物进行联想,认为见到的事物是合理的,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这一合理的事物进行放大,从而形成连锁反应,这就好比草坪上出现的小路,原本没有路的地方,在有第一个人走过之后就会导致无数的跟随者,从而将草坪破会,最终形成一条小路。
针对为何班级管理中会出现“破窗效应”,笔者通过管理角度和心理角度分析“破窗效应”出现的原因。
从管理角度分析,“破窗效应”的出现可从两个角度分析,破窗的个体行为和群体破窗行为。
由于本文中所涉及到的是小学生的课堂情况,故一般不存在有意识的群体破窗行为。
个体破窗行为一般都是由于学生下意识行为导致的,如上课聊天。
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破窗行为是人的一种从众心理,仍然举上课聊天这个例子,由于个别人聊天,导致其他学生的跟随,最后造成全班学生共同聊天的局面。
二、在课堂上如何应对“破窗效应”(一)防止出现“烂玻璃”“破窗理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由于他人的不良干扰,会引起自身朝着坏的方向变化[2]。
比如:两个孩子上课时聊天,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便会带动整个班级变得异常吵闹,所以说防止出现第一块烂玻璃非常重要。
“破窗理论”与教育管理何为“破窗理论”“破窗理论”也叫破窗效应,说的是一个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把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放在一个街区;另一个汽车摘掉牌照,打开顶棚,也放在街区。
结果显示过了一星期后,完好无损的汽车,依然完好;而那个打开顶棚的没有牌照的汽车却不翼而飞!后来紧接着心理学家又把那个完好无损的汽车敲碎一快玻璃,惊奇发现不过几个小时,就被偷走了!心理学上所提出的“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蔓延且繁荣。
“破窗理论”对生活的启示“破窗理论”衍生的事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刚扫干净的大街,因为有了第一口痰,便随即有了第二口痰,有了其他的垃圾;安静的学校图书馆,因为有了一小部分人的窃窃私语,不一会儿说话声便越来越大;美丽的风景名胜区,因为有人刻了一个“到此一游”,几个月后便成为了信手涂鸦的“乐园”。
不良细节及小事对人有明显的暗示效果,其对事件的结果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恶性影响。
一扇“破窗”,对一个社会来说微不足道。
几乎每天发生的那些小事,比如上班违反纪律、吵架相骂、欺负弱小等,都像一扇完整的窗户被无端破坏了,给社会留下一个小小的伤口。
然而,很多时候这种现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最终都可能像毒瘤一样危害整个社会。
对此,我们充满智慧的祖先们早已洞察到了。
《韩非子·喻老》中说:“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在临终前于其遗诏中嘱咐继位的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告诫刘禅不可轻视小事情。
《后汉书·丁鸿传》上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丁鸿在给皇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该在事故开始萌芽也即是影响还小的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运用“破窗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实验:把两辆一样的新车分别放在两个社区,其中一辆车保持原样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另外一辆摘掉车牌,打开车顶,停放在一个相对杂乱的社区。
一周后,前一辆车完好无损,而后一辆车早就被人偷走了。
詹巴斗又把那辆好车的一块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几小时后,车也没有了踪影。
受此启发,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认为:如果有人打破了一栋建筑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建筑物上更多的玻璃。
这种现状会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
在公众麻木不仁的环境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基于此,他们提出了“破窗理论”。
由破窗理论推及教育教学工作,常常是我们老师做了大量工作,起初还小有起色,可慢慢你会发现“坏学生”越来越有对抗性,且像瘟疫传播一样,数量越来越多。
仔细回想,孩子们的难管难教其实与我们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想一想学生第一次违反班规时,我们有没有进行严肃处理?学生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时,我们有没有严厉批评?学生的第一次课下随心所欲的吵闹,我们有没有在意?……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我们就在无意间纵容了学生,给了学生一定的暗示,使他们敢于去破坏,而不是建设。
这就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破窗理论”。
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破窗原理呢?笔者以为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教师要行为示范,善于“修补自己的窗子”教师作为学生乃至社会的道德楷模,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是“权利掌控”者而恣意妄为。
学生不可以做的,我们却可以做,岂不知学生的作为有时就是老师行为的影子。
老师不修边幅,学生也会卫生意识淡薄;老师办事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学生随之也会任意行事,盲目跟从;老师不信守承诺,则学生可能也会不诚实守信……而当我们觉察到时,为时已晚,有的只是叹气、生气、怨气了。
如何修补我们的“第一扇窗子”?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就是要修炼自我的言行举止,于生活、事业的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美好的东西,以使我们的“每扇窗子”都明亮如初。
“破窗理论”与教育管理多年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顶棚打开。
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后来,詹巴斗用锤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
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衍。
“破窗理论”在教学管理中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某校召开家长会,为了扮靓校园,在校门迎门处摆放了几十盆鲜花。
鲜花拼成图案,给人无尽美感。
家长会后,鲜花少了一盆,而且是众多花中的最醒目的那盆,鲜花图案顿失色彩。
第二天,在原来少的那盆花的旁边又少了一盆。
精明的管理人员没有声张,又买来两盆与原来少的那两盆一样的鲜花,摆放在缺口处。
鲜花图案完整依然。
自此,没再少一盆花。
管理人员的做法其实是借鉴了“破窗理论”,及时地保持鲜花图案的完整性,避免了学生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
应该说他弥补的不仅仅是两盆花,而是学生心灵的缺憾。
某班班主任是位年轻的老师,很有管理热情。
开学伊始,班级地面整洁,自习课安静,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不久,班级各方面都出现滑坡现象。
怎么回事呢?私下调查一下学生,他说,有一次他值日的时候发现教室里有点脏,前一天的值日生没有值日。
他想别人没有值日班主任没有批评他们,他不值日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教室里也不是太脏……我们的这位年轻的班主任是不是该学习学习“破窗理论”?其实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学习借鉴“破窗理论”。
整洁的校园出现第一片废纸时,有人及时去拾起;明亮的窗玻璃出现污尘时,有人及时去擦试;精致的黑板报出现第一次涂抹时,有人及时去修正;高涨的学习热情消减时,有人及时去激励;纯洁的心灵遭受伤害时,有人及时去呵护……蚂蚁咬开的第一处缝隙毁坏了千里长堤,而发现缝隙不及时去弥补,必将毁掉长堤。
部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工作和学习秩序提供了保障。
但在高校课堂管理过程中,总会有些人想方设法钻管理制度的空子或漏洞,如旷课、考试作弊等。
任课老师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去制止这种行为,其他学生就可能会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加入“破窗”行列。
如果任课教师执行不力,再好的课程管理规章或校纪也将会重蹈“破窗”的覆辙。
2.管理学生实践中的“破窗”(1)不适应大学课堂教学。
大学生入学后,在很多方面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尤其是大学的课堂教学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学生上课睡觉、课堂上吃早餐、抄袭作业、不按时交作业、学习上提不起精神。
学生由于入学后不适应高校生活或专业不对口等原因导致出现各种学习上的问题,如果任课老师没有及时妥善解决这些小问题,就会使整个班级产生一种颓废的心理,就会使某些学生加入课堂教学管理的“破窗”行列,扰乱课堂秩序,降低课堂教学效果。
(2)说教为主,缺乏正面引导。
现在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但由于受网络、外来文化、社会或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在行为、认知、思维、情感等心理方面特点突出,具有鲜明时代烙印。
任课老师或班主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发展规律和对象特征的教育新方法,而不能单纯地以说教为主。
(3)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
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生活上的差异,很容易使其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作为班主任和学生工作人员要从源头抓起,即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而不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4)“双困生”。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的扩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逐年增多,贫困使一些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挫折感,成为经济和身心的“双困生”。
部分“双困生”产生了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经常逃课或对学生不感兴趣。
从“破窗理论”看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
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
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仍安然无恙。
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实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
“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对此,中国也有许多类似的论述:“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祸患常积于忽微”……由此,我想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也正是如此吗?在我们学生中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纸屑随地抛、课间追打闹、讲话无礼貌等等,如果我们老师们在第一次看到时认为是小事,或者熟视无睹的话,就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更多次、更多的学生出现这些陋习,那我们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国内外许多大城市的步行街上我们看不到一张纸片、一口痰迹,为什么?除了市民的个人素质很高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出现第一张纸片时就有管理人员的及时制止和处理,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你即使有垃圾也扔不下手,这就是环境教育人、培养人的作用。
我认为学校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点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学校无小事,养成教育应从最细微处做起。
我们提倡“宽容”,但在对待学生的教育上却不能纵容他们的看似不起眼的“小错误”。
对他们的一个小小的苗头或趋势,都要引起充分的重视,小题大做,这样才能教育本人,防止蔓延。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是每天都会发生的“日常小事”,但用教育的眼光看,这些小事恰恰是学生素质的外部反映,通过一些细小的外部行为表现,就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内心世界。
试论“破窗理论”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信息全面畅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同时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多新的困难。
作为一线的班主任,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管理好班级就成为当务之急。
破窗理论也叫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最初的涵义是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甚至整栋楼被拆毁。
这个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这一理论在学校管理中同样适用。
作为初中班主任,我将”破窗理论”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颇有收获。
现将我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列举如下,以供商榷。
一、细致管理,防微杜渐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
要真正管理好班级,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中出现的“第一次”。
如第一次班会,第一次作业,第一次大扫除……如果每个“第一次”班主任都能精细设计,严格管理,那么各项管理工作就能很好地完成;反之,若对“第一次”的管理不到位、不严密,想再亡羊补牢,严格要求,难度就大得多,也很容易在班级中形成“破窗效应”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比如说,每个班级中都会有一些调皮的学生,使得班级的凳子少一个螺丝、缺一块板,如果你不追查原因,落实责任,及时修理,明天就可能掉另一条腿,后天另一张桌子就可能同样遭此厄运;再比如说,学生脚下有一张纸,没有人去及时拾起,也没有人提出异议,说不定过一会儿就会有两张、三张废纸,甚至某个地方垃圾成堆……针对类似的小事情,班主任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精细化管理,防微杜渐。
一所学校,有校纪校规;一个班,也有班纪班规。
作为班主任,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形成共同意愿,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对犯错误学生的教育、惩罚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这样就会使坏风气、坏习惯、坏思想无机可乘,防止产生“破窗效应”。
运用“破窗理论加强班级管理“破窗理论”首先是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中被广泛接受和运用的,但随着它的逐渐被认知和接受,在教育教学中也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尤其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更为广泛。
近几年来我运用“破窗理论”,加强班级管理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现将体会总结如下:一、“破窗理论”的内涵、“破窗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破窗理论”有三个关键点:1.对“破窗”的出现要及时修补,强调办事的时效性,拖延的处理就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2.对小事的出现一定要严肃处理,否则这种“麻木不仁”的“从罪心理”就会蔓延开来。
3.管理者要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避免制度体系中出现“破窗”。
基于以上三个关键点,“破窗理论”在经济学和政治学的管理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实际的运用操作中也切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但是,教育是培养人的行为,它是一种很特殊的过程。
因此,盲目地将“破窗理论”的关键点嫁接到教育管理中来,就会产生误区。
二、“破窗理论”的误区1、小事严厉处理基于“破窗理论”的启示,为了避免班级管理中个别班级成员的不正当行为带来班级内部的蔓延之势。
班主任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总是对学生所犯的小事处以严厉的惩罚,怕班级中的这一个黑点成为毁“千里之堤”的“蚁穴”。
著名心理学教师熊荣老师认为,“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的知识构成和人格成长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
”所以,因为他们是学生,就必然会有行为中的不足,如果老师因为这点不足而严厉处理的话,不知道会有多少未来的爱迪生、爱因斯坦被扼杀。
2、错误即时批评“破窗”造成蔓延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及时的修补,如果及时修补蔓延似乎难以形成。
于是盲目者就会在学生犯下错误的时候,立即对学生进行批评。
教育教学中的“破窗”理论现象与修补浅谈摘要:“破窗理论”是一种从社会现象上升到理论的研究,社会各界都试图用它来破解行业难题,其中不乏成功典型的实例。
在教育教学中早有人尝试应用这一理论,且收获不少。
本人就此问题多方查询资料,结合已有工作经验,尝试在教学中应用,不仅提高了理论水平,工作能力也有所增强,由此证明,它对我们的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破窗理论正面引导现象修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
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
那么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在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的窗户玻璃”。
我们中国有句成语叫“防微杜渐”,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破窗理论反映了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对此更进一步的任何探究都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类似现象更是比比皆是……自习上大家正在安静学习,两个同学的悄悄话渐次升级,还不时放出些笑声来,受这种情绪的感染,周围又有几位开始交流自己的开心事,没过多久教室里便逐渐炸开了……宿舍里有人想抽烟,因怕有人告密,便给有点威望又跟自己要好的同学也点了一根,为了避开舆论的诘责,还放言说“连烟都不敢抽,还算什么男人”,看着几个男生所谓的“潇洒”,又有几个加入这个烟雾缭绕的团伙。
教室、宿舍里满地垃圾无人问津,就连平时讲卫生的也学会了乱扔乱放。
“破窗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是转化。
如果挤出的是草末,这是加工;如果吃的是奶挤出是草,这是可怕的转化。
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转化,既能不能把新理念、新思路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理念、思路,并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用于我们的工作之中。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这种功能,把其他领域的一些成型的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来。
下面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破窗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心理学家凯琳曾注意到一个问题:在她上班的路旁,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
有一天她注意到有一个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了。
那扇破窗与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极不协调,显得格外刺眼。
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的发现:那扇破窗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反而又增加了几扇破玻璃窗子……这一发现使她的心中忽有感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得到某些暗示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这就是凯琳的著名的“破窗理论”。
凯琳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她认为外在恶劣的环境是导致错误或者犯罪的一个诱因。
在班级的管理中同样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当一个班级开始乱的时候,会越来越乱,即使换了班主任后,还是乱。
原因时换汤不换药。
班主任是汤,管理方法是药。
换汤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换药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根据凯琳的“破窗理论”,在教学的管理中,首先应当建立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育人的环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一种是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指的是教室的布置和教学用品的管理。
在布置教室的时候,要注意色彩的运用。
因为色彩与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
在黑板的上方,一般都挂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或者“团结拼搏、勇于进取”等一些激励性的语言。
这些文字应该以黄色调为主,黄色是暖色调能够兴奋人的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好不要用红色,这样会使学生太兴奋了,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破窗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理论,它指出,一个人的行为可以受到他身边的环境和情境的影响,从而改变他的行为。
这一理论也称为“环境破窗理论”,主要关注的是环境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
《破窗理论》的运用可以在多个不同的领域中得到体现,比如说,在教育界,教育者可以通过破窗理论的运用,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
在健康领域,医生可以通过破窗理论来帮助病人改变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比如减少烟瘾、戒酒或者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量。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研究者可以分析社会环境如何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并且通过设计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改变行为。
此外,破窗理论也可以用于政治领域,政治家利用这一理论可以改变公众的思维,让公众更容易接受他们提出的政策。
还有,在商业领域,商家可以通过破窗理论来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提高销售量。
总之,破窗理论的运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他们的行为,从而改善自身的生活,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改变社会的状况。
“破窗效应”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由来】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
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
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
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启示】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破窗效应带给我们的思路就是从小事抓起,只有全部小事都不出乱子,才能做大事。
在应用实践中,最直观的"小事"就是环境卫生,要把一个地方搞干净1天、2天并不难,但是要一个地方持续1年365天都很干净,那就只有顶尖的企业才能做到。
这些事情并不难,缺的只是下定决心、持之以恒、配套机制、形成文化、定期更新。
【应用】在家庭教育中,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应用“破窗效应”。
1.时时处处严格管理孩子,坚决杜绝因“破窗”现象。
“无规矩不成方圆”。
浅谈“破窗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夏集镇中心小学陈启明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
其中一辆原封不动地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郎克斯街区。
结果,停放在中产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
于是,詹巴斗又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刚过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
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完好的东西没有人去破坏,而坏了的东西就会遭到更在的破坏。
没有“窟窿”的时候,没有人去钻“窟窿”;而一旦有了一个小“窟窿”,就会有一群人去把它变成更大的“窟窿”。
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
“破窗”的出现,助长了人们的四种心理:一是“颓丧心理”,坏了的东西没人修,公家的东西没人管,很多人对社会的信任度就会随之而降低。
二是“弃旧心理”,既然已破废,既然没人管,那就随它去吧。
三是“从众心理”,律是大家的律,法是大家的法,别人能够走,我就可以走,别人能够拿,我就可以拿。
四是“投机心理”,“投机”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尤其是看到有机可乘或者投机者占到“便宜”的时候。
当然,“破窗理论”也不是没有破解的方法。
威尔逊和凯林在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它的必要前提,那就是“没有及时修复”。
也就是说,只有在“破窗”没有得到及时修复的时候,“破窗理论”才会应验。
如果对于这样的“破窗”啥时出,啥时修,出一扇,修一扇,我们就可把一切苗头性的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知道“破窗理论”,懂得它的原理,而且
要能在教育教学中灵活运用,力求使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才。
孩子犹如一辆汽车,他身上有着道德的、心灵的、人格的、学习的等等的窗户。
当他来到这世界上,他是一辆完好无损的“汽车”。
要使这辆“汽车”正常地行驶在人生的道路上,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护好“汽车”上的每一块玻璃,不让它们爱到损坏。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有个正常心理的人,不论年龄长幼、地位高低,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夸奖。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课堂上、平时的交往中,教师若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那么学生亦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老师和同伴,如此,就能营造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而形成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便能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如果这辆“汽车”上的某一块玻璃碎了,我们要及时修复它,不能让他人再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著名作家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提到过这样一件事:当一群孩子欺负他时,他的老师蔡芸芝先生及时保护了他,并批评了欺负他的那群孩子,从而使他非常感激,鼓起了生活的勇气。
蔡芸芝应该算是一位修复专家。
如果她当时不这样做,很可能使魏巍的心灵因此而受到伤害,进而会影响他的一生,中国文坛上很可能就不会出现这样一位名人。
其实,这样的案例,在我们教师身边比比皆是:某学生一进糊涂拿了别人的东西,其它同学说他是“小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暂时没有领悟,作业、检测时常常出错,被斥责为“笨蛋”、“弱智”……
学校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学生,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自控能力、思辨能力都很有限,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像汽车上的某一块玻璃被打碎了一样。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像蔡芸芝先生那样对学生充满爱心,做一名修复专家。
对学生要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忍耐,少点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狭隘。
托尔斯泰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