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1课 创新演练·大冲关
- 格式:doc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7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纯盐酸——纯净物B.Fe(OH)3胶体——纯净物C.氯化银——无氧酸盐D.一氧化氮——酸性氧化物解析: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胶体属于混合物.氯化银是盐酸盐,盐酸是无氧酸.一氧化氮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不成盐氧化物.答案:C2.(2011·湖北八市质检)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采取多种分类方法.如果按某种标准能将FeSO4、NO2、K2MnO4、Cu3P划为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不能划分为此类物质的是()A.Na2O2B.NOC.Al2(SO4)3D.NaClO解析:C中Al、S均处于最高价态,而其他各项中均有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答案:C3.(2011·佛山模拟)生物学家借助新的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半径小于200 nm 的粒子.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半径最小的是()A.雾B.蛋白质溶液C.石灰乳D.KNO3溶液解析:溶液粒子半径最小.答案:D4.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 nm=10-9 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粒子带电荷解析:A项为盐析的过程,盐析为可逆过程,并且属于物理变化;B项胶体属于一种分散系而纳米材料则不是;C项属于胶体的聚沉,即在胶体中加电解质,电解质电离产生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吸附的电荷,消除了胶体粒子间的相互斥力,从而使胶体发生聚集,形成大颗粒而沉淀,Fe(OH)3胶体沉淀后又和后续加入的H2SO4发生反应生成Fe2(SO4)3,沉淀溶解;D项烟尘形成的分散系为气溶胶,带电,所以可以利用高压电除尘.答案:B5.(2011·青岛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和强电解质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解析:选项A中,纯碱属于盐,不是碱.选项B中,虽然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BaSO4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而且熔化状态下也可完全电离,因此BaSO4为强电解质.选项C中,Mg、Al、Cu因活泼性不同,其一般的冶炼方法分别是:电解法、电解法、热还原法.答案:D6.(2011·南平质检)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解析: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称为酸性氧化物,所以酸性氧化物都可以和强碱反应,A项正确;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应生成酸,但它不是酸性氧化物,B项错误;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C项错误;CO不跟酸反应,也不和碱反应,D项错误.答案:A7.(2011·海南嘉积中学质检)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解析:按酸、碱、盐、指示剂顺序排列,故BaCl2应放盐列.答案:C8.甲、乙是两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其有关物质的转化如图所示,其中C为白色沉淀,D为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只能为酸性气体B.D可能为酸性气体C.D可能为碱性气体D.A与水反应可能生成Mg(OH)2沉淀解析:依据A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白色沉淀C和气体D,又是由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化合而成,则A可能是Al2S3或Mg3N2,因二者与H2O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则气体可能是酸性气体H2S或碱性气体NH3,沉淀C则是Al(OH)3或Mg(OH)2.答案:A9.(2011·岳阳一中质检)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的是()A.Al—Al2O3—Al(OH)3—NaAlO2B.N2—NO—NO2—HNO3C.S—SO3—H2SO4—MgSO4D.Fe—FeO—Fe(OH)2—Fe(OH)3解析:A中Al2O3→Al(OH)3.B中S→SO3,D中FeO→Fe(OH)2通过一步反应均不能实现.答案:B10.(2011·浙江五校联考)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能使胶体凝聚.使一定量的胶体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开始凝聚所需电解质的浓度(a mol·L-1)称作“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越小,则表示其凝聚力越大,实验证明,凝聚力主要取决于和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电荷数越大,凝聚力越大,则向Fe(OH)3胶体中加入下列电解质时,其“聚沉值”最小的是()A.NaCl B.FeCl3C.K2SO4D.Na3PO4解析:Fe(OH)3胶体微粒带正电,所以PO43-的“聚沉值”最小.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0分)已知反应:①X(酸)+Y(碱)→NaCl+水;②Y(碱)+W(盐)→NaCl+难溶性碱;③Z(盐)+H(盐)→NaCl+难溶性盐.则(1)X的名称是________;Y的化学式是________.(2)盐W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3)写出盐Z和盐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是对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考查,做题时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强调的是:一要注意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写化学式还是名称;二要开阔思维,如(3)答案随题干③中难溶性盐变化而变化.答案:(1)盐酸NaOH(2)氯(3)CaCl2+Na2CO3===2NaCl+CaCO3↓(合理即可)12.(12分)在如图所示的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我们中学化学所学的物质.C 为一种黑色粉末,D为一种气体.请根据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及相关信息,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1)若F为可溶性碱,G为蓝色沉淀.则A为________;D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2)若G为蓝色沉淀,H为难溶性盐,则I为________.(3)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I可能为_______;F可能为________.解析:由题中框图关系可知,黑色粉末与一种气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A、B两种物质,应为氧化铜被还原.因为D点燃可生成B,若D为氢气,B为水,若D为CO,B为CO2,C为CuO,A为Cu.因CuO可与酸反应,所以I为酸,E为铜盐,当G为蓝色沉淀Cu(OH)2时,F应为可溶性碱,H为盐.因H为难溶性盐,则F为Ba(OH)2,H为BaSO4,I为H2SO4.若G、H都属于盐,且G为蓝色溶液,则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H为难溶性盐,若I为HCl,则E为CuCl2,F为AgNO3,G为Cu(NO3)2,H为AgCl;若I为H2SO4,则E为CuSO4,F为BaCl2,G为CuCl2,H为BaSO4.答案:(1)Cu H2或CO(2)H2SO4(3)HCl或H2SO4AgNO3或BaCl213.(14分)今有下列两组单质Ⅰ.F2、S、Cl2、Br2Ⅱ.Fe、Na、Al、Si(1)试将每组单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每种分类都可分别挑选出一种单质,它跟其他单质属于不同“类”.将挑选出的单质(写化学符号)和挑选依据(写编号)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挑选依据仅限于以下四种:A.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或非金属);B.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族;C.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D.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2)Ⅱ组中一种物质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写出该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Ⅰ、Ⅱ两组物质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 -1的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H I 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a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第Ⅰ组物质可以根据B 依据找出不同“类”的单质,第Ⅱ组物质可以根据A 、C 、D 依据找出不同类的单质.(2)Al(OH)3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H)4]-.(3)①由题意知,该化合物为FeCl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②可利用该分散系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来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③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HI 出现聚沉生成Fe(OH)3沉淀.当Fe(OH)3聚沉完后又与加入的强酸HI 发生酸碱中和同时又发生2Fe 3++2I -===2Fe 2++I 2,沉淀溶解.答案:(1)S Si Fe Fe B A C D(2)Al(OH)3+OH -===[Al(OH)4]-(3)①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③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电解质HI 出现聚沉生成Fe(OH)3沉淀 2Fe(OH)3+6H ++2I -===2Fe 2++I 2+6H 2O14.(14分)(2011·郑州质检)取少量Fe 2O 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呈_______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 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 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制得的胶体放入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如图1所示.放置2 min后,取少量半透膜外的液体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该操作名称为________.(5)将半透膜内的液体倒入U形管中,如图2所示,在液体上方加入少量电解液以保护胶体,接通直流电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填“阴”或“阳”)极附近颜色逐渐变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已知Al(OH)3胶体能够净水,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OH)3胶体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净水.解析: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呈棕黄色.(1)向Fe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2)主要考查Fe(OH)3胶体的制备.(3)区分溶液和胶体常用丁达尔效应.(4)Fe(OH)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Cl-可以,加入AgNO3溶液,产生AgCl沉淀.(5)考查电泳这一性质,Fe(OH)3胶粒带正电,向阴极移动.(6)胶体净水主要利用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这一性质.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棕黄(1)FeCl3+3NaOH===3NaCl+Fe(OH)3↓复分解反应(2)红褐(3)乙胶体和溶液(4)有白色沉淀生成渗析(5)阴Fe(OH)3胶粒带正电,通电后向阴极移动(6)Al(OH)3胶粒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聚沉能。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是各种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B.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物理变化C.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混合物D.以煤为主要原料,不仅可以合成甲醇,还可以加工成高级汽油解析:煤是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A、C错误,煤的气化和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D正确.答案:D2.如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B.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 Cl2,便产生2 mol NaOHD.电解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以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解析:Na+由左向右移动,则右区为阴极区,E口逸出H2,A正确;当有22.4 L Cl2,则电路中转移2 mol e-,同时可得到 2 mol NaOH;电解逸出的是H2、Cl2气,应通入HCl 气体恢复其浓度.答案:D3.在硫酸的工业制法中,下列生产操作与说明生产操作的原因二者都正确的是() A.硫铁矿燃烧前需将矿粒粉碎,这样易于向沸腾炉中投料B.炉气进入接触室之前需要净化、干燥,因为炉气中的杂质易与SO2反应C.SO2氧化为SO3时需使用催化剂,这样可提高SO2的转化率D.接触室的反应温度控制在400~500℃,因为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和SO2的转化率都比较理想,且催化剂活性也较高解析:题中所提到的对硫酸工业采取的措施叙述都是正确的.但硫铁矿在进入沸腾炉之前粉碎的原因是为了增大矿粒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的更快、更充分,从而提高硫铁矿的利用率;从沸腾炉出来的炉气必须净化干燥的原因是炉气中的一些杂质气体会使接触室中的催化剂中毒,使催化剂丧失活性,同时防止炉气中的水蒸气和SO2生成酸而腐蚀管道;SO2转化为SO3时使用催化剂是为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它并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不影响SO2的转化率的大小;接触室控制反应的温度在400~500℃,这是综合考虑了催化剂的活性、反应速度及SO2的转化率等因素而确定的.答案:D4.利用合成气(H2+CO)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合成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②改变合成气中CO与H2的体积比,可得到不同的产物③合成气的转化反应需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通过催化完成④从合成气出发生成气态烃或醇类有机物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⑤以合成气为原料的反应产物中不可能有烯烃或水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解析:合成气(H2+CO)生产酯时,必有H2O生成,故①⑤不正确.答案:B5.我国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原理为:在溶有足量氨气的NaCl 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析出NaHCO3晶体.滤出NaHCO3并灼烧,即得Na2CO3,产生的CO2可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中不.涉及的反应为()A.NH3+CO2+H2O===NH4HCO3B.(NH4)2CO3+CO2+H2O===2NH4HCO3C.2NH3+CO2+H2O===(NH4)2CO3D.2NaCl+(NH4)2CO3===Na2CO3↓+2NH4Cl解析:侯氏制碱是在通入NH3的碱性条件下再通入足量CO2,使HCO-3和Na+结合成溶解度较小的NaHCO3晶体析出.答案:D二、非选择题6.(2009·宁夏高考)请回答氯碱工业中的如下问题:(1)氯气、烧碱是电解食盐水时按照固定的比率k(质量比)生产的产品.理论上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计算表达式和结果);(2)原料粗盐中常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O2-4等杂质,必须精制后才能供电解使用.精制时,粗盐溶于水过滤后,还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①Na2CO3、②HCl(盐酸)、③BaCl2,这3种试剂添加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膜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①图中X 、Y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 %与b %的大小________;②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 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正极:________________;负极:________________;③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写出2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2NaCl +2H 2O=====通电2NaOH +Cl 2↑+H 2↑,得出Cl 2和NaOH 物质的量之比为1∶2,转化为质量比即得出答案71∶80.因为电解池消耗水,所以a %<b %.(2)先加BaCl 2可以除去SO 2-4,再加Na 2CO 3能除去引入的Ba 2+和溶液中的Ca 2+、Mg 2+、Fe 3+,再加入盐酸能除去引入的CO 2-3. (3)①X 为Cl 2,因为2Cl -―→Cl 2↑+2e -;Y 为H 2,因为2H ++2e -―→H 2↑.②这是H 2和O 2组成的燃料电池,正极:12O 2+H 2O +2e -―→2OH -; 负极:H 2+2OH -―→2H 2O +2e -.答案:(1)M (Cl 2)2M (NaOH )=7180=1∶1.13或0.89 (2)③①②(3)①Cl 2 H 2 a %<b %②12O 2+H 2O +2e -―→2OH - H 2+2OH -―→2H 2O +2e -③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电解池消耗的电能,提高产出碱液的浓度 降低能耗7.(2011·宁波质检)汽车工业同能源工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石油冶炼可得到汽油和柴油等燃料.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烃类化合物.目前有些国家把煤气化成CO 和H 2,然后再经催化合成液体燃料甲醇,甲醇代替汽油作发动机的燃料.(1)试写出CO 、H 2合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汽车尾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现在人们正研究在汽车尾气出口处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可消除主要污染物,试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氢气最有希望成为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氢气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对于由CO 和H 2合成甲醇的反应,根据原子守恒即可轻松得出答案,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对于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大家很容易想到CO ,而容易忽视氮的氧化物的存在,在汽车尾气出口处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可将有毒的CO 和NO 转化为无毒的CO 2和N 2;(3)氢气因其燃烧热值较高,燃烧产物无污染而成为理想燃料.答案:(1)CO +2H 2――→催化剂CH 3OH 2CH 3OH +3O 2――→点燃2CO 2+4H 2O(2)碳的氧化物 氮的氧化物 2CO +2NO=====催化剂N 2+2CO 2 (3)燃烧热值高,无污染8.(2010·上海高考)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完成下列填空:(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A 、B 除杂质(沉淀剂A 来源于石灰窑厂),写出A 、B 的化学式.A .________,B.________.(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取样、________、沉淀、_______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烘干.(3)工业生产纯碱工艺流程中,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碳酸化时没有析出碳酸钠晶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碳酸化后过滤、滤液D 最主要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检验这一成分的阴离子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氨碱法流程中氨是循环使用的,为此,滤液D 加入石灰水产生氨.加石灰水后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滤液D 加石灰水前先要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6)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石灰窑厂生产的生石灰CaO ,而要除去Ca 2+应选用CO 2-3,故A 可能是Ca(OH)2或CaO ,B 是Na 2CO 3,在提纯过程中,操作依次为取样、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冷却结晶后再过滤,最后烘干.在生产工艺中碳酸化就是将CO 2-3全部转变成HCO -3,由于NaHCO 3的溶解度小从溶液中首先析出,所以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出现浑浊.溶液析出NaHCO 3固体后,滤液D 中有NH 4Cl 和少量的NaHCO 3,要检验NH 4Cl 中的Cl -,先用HNO 3酸化,再加入AgNO 3溶液有AgCl 白色沉淀产生.在滤液D 中加石灰水,目的要生成氨,若不先加热,会使OH -先与HCO -3反应有CaCO 3沉淀产生,故加石灰水前先加热然后用OH -与NH +4反应放出NH 3.Na 2CO 3中含有NaHCO 3,用加热法测定NaHCO 3的质量分数,就利用反应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所产生的质量前后差值进行计算即可.答案:(1)Ca(OH)2或CaO Na 2CO 3(2)溶解 过滤 蒸发 过滤(3)有晶体析出(或出现浑浊) 碳酸钠溶解度比碳酸氢钠大(4)NH 4Cl 取样,加硝酸酸化,加硝酸银,有白色沉淀,该阴离子是氯离子(5)NH +4+OH -===NH 3↑+H 2O 防止加石灰水时产生碳酸钙沉淀 (6)w NaHCO 3=84(m 1-m 2)31m 1(设 加热前的质量为m 1,加热后为m 2 ) 9.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2.1×1015 t ,目前世界上的60%的镁来自海水.工业规模海水提镁的流程(如图所示)的步骤为:① 将贝壳煅烧成石灰;②将石灰制成石灰乳;③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沉淀池中经过滤得到Mg(OH)2沉淀;④在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得到MgCl 2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 2·6H 2O ; ⑤将MgCl 2·6H 2O 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 2;⑥电解熔融的MgCl 2可得到镁.试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海水提镁的过程中①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MgCl 2的方法制得金属镁,电解槽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④中的蒸发是利用风吹日晒来完成的,而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操作需要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架台等;(4)步骤⑤中的“一定条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有同学认为上述过程中,可加热Mg(OH)2得到MgO ,再电解熔融MgO 制金属镁,这样可简化实验步骤,体现实验的简约性原则.你同意该同学的想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海水提镁所加的碱来源于贝壳煅烧的产物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电解熔融的MgCl 2,在阴极上发生Mg 2++2e -―→Mg 的反应,实验室中通过蒸发完成MgCl 2溶液转化为MgCl 2·6H 2O 晶体.要制得无水MgCl 2,必须在HCl 气流的氛围中,抑制Mg 2+的水解才可得到;由于MgO 的熔点高于MgCl 2,为节约能量,须电解熔融MgCl 2,这样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答案:(1)①CaCO 3=====高温CaO +CO 2↑⑥MgCl 2(熔融)=====通电Mg +Cl 2↑ (2)Mg 2++2e -―→Mg(3)酒精灯 蒸发皿 玻璃棒 坩埚钳(4)不断通入HCl 气体 抑制Mg 2+水解(5)不同意 因MgO 熔点高于MgCl 2,电解熔融MgO ,必消耗非常多的能量,使成本增高.10.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2)沉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流程中X 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_____(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___________.(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_________. a .增大NH 3的浓度,使NH 4Cl 更多地析出b .使NaHCO 3更多地析出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解析:根据联合制碱法的生产原理,可知向食盐水通入氨气是为了得到碱性溶液,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量时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溶解度最小先析出来,然后把收集到的碳酸氢钠在煅烧炉中加热分解制得纯碱.要提高氯化钠的利用率必须将过滤出的碳酸氢钠母液循环利用,要检验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只需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即可.向母液中通入氨气时NH+4浓度增大,使NH4Cl 更多地析出,并使NaHCO3转化为Na2CO3.答案:(1)联合制碱法或侯氏制碱法制化肥或作电解液等(2)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或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H4Cl+NaHCO3↓(3)CO2(4)Ⅰ过滤(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6)a、c。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来源:学&科&网Z&X&X&K]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来源:]解析:①②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条件,③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④是维新运动兴起的阶级基础,因此①②③④皆符合题意,选D。
答案:D2.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孔子换上西装说明把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相结合。
[来源:]答案:C[来源:1]3.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A.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相当强大B.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日趋成熟解析:A、C两项属于外因,D项不符合史实,B项是内因,根本原因应从内因上去找。
答案:B[来源:1ZXXK]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解析:本题实质上考查戊戌变法的时间。
以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为标志,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答案:B5.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争取得到光绪帝的支持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解析: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维新派将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了历史的发展方向。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光谱是元素的所有光谱中最简单的光谱之一B.“量子化”就是不连续的意思,微观粒子运动均有此特点C.玻尔理论不但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而且还能推广到其他原子光谱D.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像火车一样高速运转着解析:A项中氢光谱是元素的所有光谱中最简单的光谱;B项正确;C项中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但对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却遇到了困难;D项中原子中电子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所谓原子半径是电子运动出现的“区域”.答案:B2.下列微粒中,各层电子数均达到2n2的是()A.Ne、Ar B.F-、Mg2+C.Al、O2-D.Cl-、Ar解析:A中Ar,C中Al,D中Cl-、Ar均不符合题意.答案:B3.(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106 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 L(标准状况)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Cl-的结构示意图为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术语和基础理论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A 项中Na2O2是离子化合物,不正确;B项中乙醇和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才能生成标况下112 L的CO2;D项写的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C4.下列关于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O<S<Se<Te B.C<N<O<FC.P<S<O<F D.K<Na<Mg<Al解析:A选项元素属于同一主族,电负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小;B选项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大;CD两个选项元素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C:D:在周期表中,右上角元素(惰性元素除外)的电负性最大,左下角元素电负性最小.答案:A5.下列电子排布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的是()解析:A、B两项不符合洪特规则;C项,原子处于激发态,不是能量最低状态;D中能够表示该元素原子的最低能量状态.答案:D6.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Y原子B.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原子与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原子C.2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X原子与3p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的Y原子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Y原子解析:A中1s2结构的原子为He,1s22s2结构的原子为Be,两者性质不相似;B选项X 原子为Mg,Y原子N层上有2个电子的有多种元素,如第四周期中Ca、Fe等都符合,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C项为同主族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D项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可以是碱金属元素,过渡元素中也有很多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故性质不一定相似.答案:C7.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比Y小B.X和Y的核电荷数之差为m-nC.电负性X>YD.第一电离能X<Y解析:X m+和Y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质子数X>Y,在元素周期表中,X应在Y 的下一周期的左边,所以原子半径X>Y,X比Y更易失电子,第一电离能X小于Y,电负性X小于Y.答案:D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7/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Y单质可与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使溶液pH升高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W>ZC.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Z>Y>XD.X的单质中有一种为白色蜡状固体解析:由W的原子结构特点可推知W为氯元素,则依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X、Y、Z依次为氮元素、氧元素和硫元素.A中的反应是2H2S+O2===2S↓+2H2O,A正确;HClO4酸性强于H2SO4,B正确;X、Y、Z的原子半径应是Z>X>Y,C不对;N元素的单质为无色气体,D不对.答案:AB9.具有下列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和离子,其对应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的是()A.两原子其核外全部都是s电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原子和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6的离子C.原子核外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而d能级上没有电子的两种原子D.两原子N层上都有1个s电子,一个原子有d电子,另一个原子无d电子解析:氢原子和锂原子都只有s电子但不在同一周期,A错;2s22p6的离子如果是阳离子的话,对应的元素就和2s22p6的原子对应的元素不在同一周期;B错;虽然M层上的s、p能级都充满电子,即使d能级没有电子,但4s上可能有电子或没有电子,C错.答案:D10.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请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B.元素Y是ⅢA族元素C.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解析:X的第一电离能(I1)显著小于I2、I3等,可知X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故常见化合价为+1价,且与Cl 元素形成XCl,A、C两项正确;Y元素的I1、I2、I3相差不悬殊,当I4悬殊明显,故Y最外层有3个电子,为ⅢA族元素,当n=3时,Y为Al,与冷水不反应,故B正确,而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11.回答下列问题:(1)Li3N晶体中氮以N3-存在,基态N3-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离子半径N3-________Na+.(2)Q原子位于第4周期,其一种重要化合物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饮酒,在此化合物中Q显+6价,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考查基态原子(或离子)电子排布式书写.(1)N3-为8电子结构,2p轨道已充满,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2)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知Q为Cr元素,其电子排布遵从洪特规则特例,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答案:(1)1s22s22p6大于(2)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3d54s112.X、Y、Z、Q四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 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2)Q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它属于第________周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___.解析: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则X的价电子轨道排布式为因此X为硫元素;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则Y为碳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因此Z为氧元素;Q的核电荷数为S和O的核电荷数之和,因此Q为24号元素Cr,处于第4周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其价电子为3d54s1,因此它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答案:(1)S C(2)Cr4 1 s22s22p63s23p63d54s1+613.下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属于d 区的元素是________(填编号).(2)写出元素⑨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元素的特征电子排布式为n s n n p n +1,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的成对电子为________对.(4)第3周期8种元素按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右图,其中序号“8”代表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解析:(2)⑨号元素是Fe 元素,其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3)由n s n n p n +1可知n =2,则该元素是N ,其最外层成对电子只有1对.(4)第3周期熔点最高的单质应是Si ;电负性最大的是Cl 即图中的2.答案:(1)⑨ (2)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3)1 (4)Si 214.A 、B 、C 、D 、E 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1)A 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2)B 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 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 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C 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3)D 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 能级为半充满,D 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E 元素基态原子的M 层全充满,N 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 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A 元素基态原子的轨道排布图由题意可写成:,可见该元素核外有7个电子,为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2)B -、C +的电子层结构都与Ar 相同,即核外都有18个电子,则B 为17号元素Cl ,C 为19号元素K.(3)D 元素原子失去2个4s 电子和1个3d 电子后变成+3价离子,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64s 2,即26号元素铁.(4)根据题意要求,首先写出电子排布式: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该元素为29号元素Cu.答案:(1)N(2)Cl K(3)Fe 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4)Cu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自主练·提知能]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在现代社会里,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据此回答1~2题。
1。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这是因为代议制()A。
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代表民意的机关行使国家权力,能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
是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D。
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解析: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A项正确.答案:A2.社会主义的民主政体与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根本区别在于()A。
社会主义国家的元首是主席,资本主义国家的元首是总统B.立法机关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C。
国家元首是否是由选举产生的D。
各自的经济基础和体现的国体不同[来源:学。
科。
网Z。
X。
X.K]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注意题干要求探究二者的根本区别,故D项正确.答案:D同属英语语系的英国和美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也是当今世界关系较为密切的资本主义大国,但英国拥立世袭的国王为国家元首,美国却奉民选的总统为国家元首.据此回答3~4题。
3。
英、美两国国家元首在称谓上的差别反映出()A。
国家性质的不同[来源:学科网]B.国家发展程度上的差异C。
国家关系上的差异D.国家政体方面存在着差异解析:英、美两国国家元首称谓的不同是由其政体不同所致,美国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其国家元首为总统,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其国家元首为国王。
D项正确。
答案:D4.出现上题中结论的原因是()A。
两国国家性质不同[来源:学科网ZXXK]B。
两国政权组织形式不同C。
两国传统文化、历史背景方面有差异[来源:学科网ZXXK]D。
两国的民主发展程度不同解析:国体决定政体,但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英、美两国国家性质相同,A项不是原因;B项简单重复题干;D项亦不是两国政体不同的原因。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②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绿色的氯化铜③液氯就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退色④久置的氯水,因氯气几乎完全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水A.①B.①和②C.①和④D.①②③④解析:①Na在Cl2中燃烧时生成白色烟,但无雾产生;②CuCl2为棕黄色固体;③液氯为液态的氯气,为纯净物,不能使干燥有色布条退色;久置的氯水中,因HClO的分解,已变为稀盐酸.答案:D2.(2010·南京质检)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服④pH 大于7.其有效成分可能是()A.Cl2B.SO2C.NaClO D.KMnO4解析:在选项涉及的几种物质中,都有较强的氧化性或漂白性,但其水溶液呈碱性且为无色液体的只有NaClO.答案:C3.已知两瓶气体分别是HCl和Cl2,可以区别它们的方法或试剂是()①观察颜色②打开瓶盖看有无白雾③湿润的淀粉试纸④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⑤AgNO3溶液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⑤解析:HCl气体是无色,Cl2是黄绿色,观察颜色可区别,HCl气体遇空气吸收水形成酸雾,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只变红,而Cl2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则先变红,后退色.答案:C4.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蓝色,再通入氯气,溶液由蓝色先变成红色,最后颜色慢慢退去,其原因是()①氯气有漂白性②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③氯气的水溶液呈酸性④次氯酸有漂白性⑤氯化钠有漂白性A .①④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④⑤ 解析:通入的Cl 2与NaOH 反应,碱性消失,多余的氯气又与水反应生成HCl 和强氧化性的HClO ,从而使溶液变红,最后又被HClO 氧化为无色.答案:B5.(2011·东营模拟)将0.2 mol MnO 2和50 mL 12 mol·L -1盐酸混合后缓缓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 3溶液,生成AgCl 沉淀的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A .等于0.3 molB .小于0.3 molC .大于0.3 molD .以上结论都不正确解析:盐酸中n (HCl)=0.6 mol ,由实验室制取Cl 2的反应: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可知MnO 2过量,则0.6 mol HCl 中最多有0.3 mol 被氧化,但实际上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变稀,被氧化的HCl 必然小于0.3 mol ,即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必然大于0.3 mol ,产生的AgCl 的物质的量大于0.3 mol ,当然小于0.6 mol.答案: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久置的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将先变红后退色B .欲除去Cl 2中少量HCl 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C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 2和Ca(ClO)2,应密闭保存D .实验室用MnO 2和稀HCl 加热法制Cl 2时,若有14.6 g HCl 参加反应,则可制得3.55 g Cl 2解析:A 项新制氯水中,Cl 2中有一部分与水发生反应:Cl 2+H 2O HCl +HClO ,而久置氯水,由于HClO 见光会分解,溶液中HClO 浓度逐渐减小,使Cl 2与水的反应直至趋于完全,最终溶液将变为盐酸,不含有HClO ,有酸性而无漂白性,因此向久置氯水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只变红而不退色;B 项将Cl 2和HCl 的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HCl 因易溶于水而被吸收掉,Cl 2虽然能溶于水中,但由于饱和食盐水中Cl -浓度大,使Cl 2与H 2O 反应受到抑制,从而减小了Cl 2被水吸收的量,故B 项正确;C 项中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 2不是,故C 项错;但为了避免漂白粉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漂白粉应密闭保存;D 项MnO 2与浓盐酸加热才能生成Cl 2,故D 项错,因稀盐酸还原性弱于浓盐酸,MnO 2不与稀盐酸反应.答案:B7.(2011·济南调研)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l 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做氧化剂B .氯水光照时会放出Cl 2,久置后只剩下水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D.Cl2能杀菌消毒,不需要进行尾气处理解析:Cl2和水反应就不是只做氧化剂;氯水中含有HClO,光照时放出O2;Cl2能杀菌消毒且本身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处理.答案:C8.(2011·烟台质检)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图中至少存在三处明显错误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不正确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进行尾气处理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证明是否有氯气逸出解析:装置图中缺少酒精灯;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因为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去;应使用分液漏斗,如果使用长颈漏斗,也应该将下端插入液面下进行液封,所以A 项正确.收集氯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B项错误.氯气有毒,必须进行尾气处理,所以C项正确.氯气有氧化性,和KI发生反应:2KI+Cl2===2KCl+I2,生成的碘单质使淀粉变蓝,所以D项正确.答案:B9.(2011·龙岩模拟)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A.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泡(H+)B.使红色布条退色(HCl)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红色(Cl2)D.滴加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Cl-)解析:氯水中存在平衡,Cl 2+H2O H++Cl-+HClO;H++HCO-3===H2O+CO2↑,A有关系;HClO可漂白有色布条,B没有关系;Fe2+不使KSCN溶液变红色,滴加氯水时2Fe2++Cl2===2Fe3++2Cl-,Fe3+遇SCN-变红色,C有关系;Cl-+Ag+===AgCl↓,D有关系.答案:B10.将0.3 mol Cl2缓缓通入含0.02 mol H2SO3和0.02 mol 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中,溶液的c(H+)与Cl2用量(物质的量n)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体积视为不变)()解析:因还原性H 2SO 3>HBr ,当0.02 mol H 2SO 3被氧化成0.02 H 2SO 4时,其c (H +)也逐渐升高,当H 2SO 3被氧化完后,再氧化HBr ,其c (H +)不变,故A 项正确.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3分)某研究性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及探究氯气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 (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入适量的浓盐酸.(2)仪器连接顺序为a →( )→( )→d →e →( )→( )→( )→( )→l ,写出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可观察到③的锥形瓶里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取出④中的集气瓶进行氯气与铜的反应实验,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有同学提出应该在集气瓶底先放少量的水或细沙,你认为是否需要放: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l 2的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室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 2,反应方程式为: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在制得的Cl 2中还含有水蒸气、HCl 等杂质,可分别用⑤、②装置除去,③装置可用于验证Cl 2的性质,⑥可用于尾气吸收.净化后的Cl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继续通入氯气,则溶液中由于溶解了Cl 2而显淡黄绿色.氯气与铜反应生成棕黄色烟,不生成固体熔融物,因此不用铺细沙或放入少量水.答案:(1)分液漏斗 (2)c b g i h f4HCl(浓)+MnO 2=====△MnCl 2+Cl 2↑+2H 2O (3)紫色→红色→无色→淡黄绿色(4)用坩埚钳夹住一束细铜丝,烧热 否 实验中生成的是烟而不是温度较高的固体熔融物,不会使瓶底炸裂12.(8分)(2010·青岛模拟)(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 (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用字母代号填).A .O 2B .Cl 2C .CO 2D .HClO解析:(1)要明确氯气使有色布条退色的本质是在湿润的环境中发生反应Cl 2+H 2O HClO +HCl ,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2)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ClO 和NaCl ,可避免氯气排放到大气中污染环境;而漂白粉的制取也是利用这一性质,但工业上选用价格便宜的氢氧化钙,所以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当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会变质成碳酸钙,故加盐酸后产生的气体为CO 2.答案:(1)潮湿的有色布条退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条不退色 (2)氢氧化钠(NaOH) Ca(ClO)2 C13.(13分)(2010·郑州模拟)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4个实验探究氯水的成分,请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有同学认为实验②的“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氯水加入到NaOH 溶液中发生了中和反应,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你的观点:________.解析:本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探究氯水的成分.由②的结论知氯水中含有HClO ,由于HClO 具有漂白性,看到的现象应该是酚酞的红色退去;④将氯水滴加到Na 2CO 3溶液中,由于氯水中含有HCl ,必然与Na 2CO 3发生反应:Na 2CO 3+2HCl===2NaCl +CO 2↑+H 2O ,故有气泡冒出.由③的实验现象和结论:试纸变蓝,氯水中含有Cl 2,可知发生的反应是:2KI +Cl 2===2KCl +I 2,I 2遇淀粉变蓝色.但这里要求回答的是具体操作过程,应回答出实验操作的要点,包括KI 淀粉试纸的取用、氯水的蘸取、将氯水滴在试纸上等.因为HClO 有强氧化性,会使有色物质氧化退色,要证实这一观点,只需要向退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溶液不再显色,说明红色消失是HClO 的漂白作用引起的.答案:②溶液退色 ③取一片KI 淀粉试纸,置于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试纸上 ④有气泡冒出 不同意 向退色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溶液不再显红色,证明红色消失是HClO 的漂白作用引起的14.(16分)(2011·山东潍坊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漂白粉与硫酸溶液反应可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aCl 2+2H 2SO 4=====△2CaSO 4+2Cl 2↑+2H 2O ,他们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试回答:(1)该实验中A 部分的装置是________(填写装置的序号).(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洗气瓶C 中的Na 2SO 3已被氧化(简述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在D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实验存在明显的缺陷,请你提出改进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漂白粉制取Cl 2,符合固体+液体――→加热气体的原理,故应选用b.(2)Na 2SO 3被氧化变为Na 2SO 4,因此用检验SO 2-4的方法检验Na 2SO 3变质.(3)D 中首先Cl 2与水反应,生成HCl ,HCl 与NaHCO 3反应.(4)该实验中没有多余Cl 2的吸收装置,应用NaOH 溶液吸收Cl 2.答案:(1)b(2)取C 中溶液少量置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体,再向其中滴入BaCl 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Na 2SO 3已被氧化.(3)Cl 2+H 2O H ++Cl -+HClO , H ++HCO -3===CO 2↑+H 2O(4)将尾气通入盛有NaOH 溶液的烧杯中。
第一单元第1课创新演练大冲关(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 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解析:本题要求阅读图片材料并认识其反映的含义。
材料中的“仁”反映的是儒学的“仁爱”思想,在现代社会对“仁爱”思想的宣传反映出人们对建立和谐社会的祈愿。
答案:C2.(2019·汕头质检)梁启超曾说,如果让孔子当国民政府的教育总长,他一定会像法国那样,把教育部改为教育美术部,把国立剧场和国立学校看得一样重,并且还会改良戏曲,到处开音乐会,忙个不停。
这说明儒家()解析:“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换句话说就是: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
孔子不能容忍诸侯用天子的乐舞,是因为这种行为不符合周礼。
答案:A4.(2019·杭州月考)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解析:题干中材料的大意是:抛弃圣明和智慧,对人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抛弃仁义道德,人民自然的感情才能回归;抛弃技巧机关和物质利益,盗贼才能绝迹,使得百姓回到结绳记事这种原始的怡然的生活状态,人民满足于自己食物的香甜,满足于自己服装的美丽,满足于自己居所的安适,满足于自己民风民俗的快乐。
反映了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本题选C项。
答案:C5.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专项一第一框创新演练·大冲关自主练·提知能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国家表述不正确的是()[来源:1]A.国家具有社会属性B.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构成的C.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是领土D.国家是社会进展到一定历史时期才显现的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是主权,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灵魂,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来源:Z,xx,k ]答案:C2.有人认为,国家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点是:国家的要紧目的是爱护秩序和安全,以增加公民的福利,这一观点()A.指明了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公平性B.揭示了国家是政治中最全然的问题C.说明了社会职能是实现政治统治职能的保证D.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来源:Zxxk ]解析:题中观点看到了国家的社会治理职能,忽视了国家的本质属性:阶级性,故D项正确。
答案:D3.2012年5月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进展和切实保证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确定实施“宽带中国”工程等重点工作。
这说明()A.国家的全然职能是统治职能B.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来源:1ZXXK]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具有全民性D.政府在履行社会治理职能解析:材料中国务院的行为说明政府在履行其社会职能,D项正确;A、B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忽视了国家的阶级性。
答案:D4.社会主义民主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要紧表现在() [来源:学§科§网Z§X§X§K]①民主和专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②多数人享有民主代替了少数人享有民主③宪法规定了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A.①②③B.①④[来源:Zxxk ]C.②④D.①③④解析:任何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差不多上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资本主义国家也不例外,故①不符合题意;民主制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不选;②④表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鲜亮特点。
第一单元第1课创新演练·大冲关(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观察下列两幅年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我国古代养殖业与种植业并重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年画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人的美好心愿。
从两幅图片中“五谷”“六畜”可以看出年画主要反映的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答案:B2.(2019·山东高考)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C.节省了人力D.灌溉不受水源限制解析:图1翻车需要人力转动,图2筒车可用水流冲击转动,把水提到岸上用于灌溉,因此选C。
答案:C[来源:学.科.网]4.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解析:骨耜、石镰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耧车是汉代开始出现的播种工具;本题应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出现。
答案:D5.2019年山东出现百年一遇旱情,大旱警示人们应加强农村水利建设。
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A.芍陂B.郑国渠C.白渠D.都江堰解析:白渠的修建时间是在西汉时期。
答案:C6.2019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来源:学,科,网Z,X,X,K]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解析:由材料“千耦其耘”可判断是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答案:C7.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来源:][来源:1]D.小农经济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地位。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创新演练·大冲关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市场上商品价格时涨时跌。
原因在于()A.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量决定的B.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C.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D.商品的价格是由买卖双方自定的解析:需求增加,价格上涨;需求持续疲软,价格回落,说明供求关系影响商品的价格,C项符合题意。
B、D两项观点错误,A项观点不符合题意。
答案:C2.从漫画《议价》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来源:]A.经常和价值不一致,不能反映价值[来源:1]品的生产者从赚钱到保本经营③该商品生产者的个别效率从高于到等于社会效率④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量降低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来源:]解析:价格由价值决定,商品价值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从A点到B点,价值下降,价格降低,①④正说明这一点,②③与题意无关。
答案:C4.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及下游用户承受能力,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2年2月8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调300元。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①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以政府定价为主②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③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受其供求关系的影响④成品油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其价格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来源:]解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①④观点错误,符合题干要求,应选C项。
②③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设问要求。
答案:C5.韭菜平时一元一斤,2019年春节期间竟卖到6元一斤。
这说明()①使用价值决定价格②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③价值不能决定价格④价值规律在起作用A.①②B.③④[来源:1]C.①③D.②④解析: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因此①③错误,应排除。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D6.有人比喻说:“企业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能不努力自主研发和创新科技,使自己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整个社会。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观察下列两幅年画,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我国古代养殖业与种植业并重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年画反映的是古代中国人的美好心愿。
从两幅图片中“五谷”“六畜”可以看出年画主要反映的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答案:B2.(2011·山东高考)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开始使用铁器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D.雇佣关系盛行解析:本题考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从关键词“汉代”,可以排除A项,春秋时期就开始使用铁器;汉代随着犁壁的发明,已经开始推广牛耕,排除C项;雇佣关系盛行是在明清时期,排除D项。
故选B。
答案:B3.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图1相比,图2工具的进步之处是()A.合理利用水资源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C.节省了人力D.灌溉不受水源限制解析:图1翻车需要人力转动,图2筒车可用水流冲击转动,把水提到岸上用于灌溉,因此选C。
答案:C4.下列农具最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解析:骨耜、石镰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耧车是汉代开始出现的播种工具;本题应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出现。
答案:D5.2011年山东出现百年一遇旱情,大旱警示人们应加强农村水利建设。
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水利建设,下列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是()A.芍陂B.郑国渠C.白渠D.都江堰解析:白渠的修建时间是在西汉时期。
答案:C6.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
其中一首《周颂·载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
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
”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解析:由材料“千耦其耘”可判断是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答案:C7.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小农经济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地位。
土地和粮食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财政主要收入,也是国家统治的根基所在,所以把土地和国家联系在一起,故选B。
答案:B8.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列剪纸,其内容形象地反映了()A.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解析:一定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民间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经济形态的反映,从图片中也可看出剪纸艺术的体裁围绕我国传统经济耕织结合的这一特征。
故选C。
答案:C二、非选择题(18分)9.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
李悝(魏国改革家)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三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
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
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分)(2)依据材料二,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
(4分)(3)材料三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10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
第(1)问从“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耒而耕,不过十亩’”和“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分析现象;原因从所指定角度回答即可。
第(2)问特点从材料二归纳概括即可,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3)问第一小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第二小问要从小农经济的影响及小农的历史地位来回答。
答案:(1)说明: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
原因: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堰),铁犁牛耕的推广。
(2)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
(3)一种:赞同,中国小农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自主性强,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较轻。
另一种:不赞同,中国小农除了交纳国家赋税外,还受到地主剥削,并承担国家的徭役、兵役等任务。
理解: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财政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稳定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国家政权。
(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同盟,其反封建的基础是() A.经济利益一致B.政治地位一致C.思想观念一致D.阶级出身一致解析:新贵族是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的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经济利益。
故选A。
答案:A2.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C.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D.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能力。
材料体现了革命前后国王与议会隶属关系的变化。
故选C。
答案:C3.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
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B.“统而不治”C.掌控议会D.领导内阁解析: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已经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之所以“什么都不做”,是因为其“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答案:B4.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
”她能做的事情有()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英王的话反映了君主立宪制下,英王“统而不治”的特点,但这不意味着英王无所作为,①②属于她可以做的事情。
答案:A5.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 A.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专制王权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解析:本题的关键点在“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
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是专制王权受到了法律限制,以法制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所以只有B项最准确。
答案:B6.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A.决策形式不同B.人员选拔不同C.机构性质不同D.行政方式不同解析:英国议会反映的是英国的民主制度,清朝军机处反映的是清朝的专制制度,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
答案:C7.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英国女王不再拥有政治权利B.议会掌握了国家实际大权C.议会与国王权力实现了分立D.英国君主的存在对英国没有任何意义解析:材料内容很清楚地表明了这样的信息:议会掌握国家实际大权,即使是英王也必须服从议会的裁决。
答案:B8.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他评价的是() 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共和制解析:英国在1640~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后,于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君主立宪政体不断得到完善。
B项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专制主义色彩;C项经历了美国内战;D项确立的历程是曲折艰难的。
答案:A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两篇》中作了最充分的理论阐述。
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说明建立一种民主的政治制度早已成为许多英国人沉思良久的设想,而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恰恰反映了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的形成。
材料三君主立宪制度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
“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
——《大国崛起》材料四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和人民掀起了一次要求议会改革的运动。
1832年,英国政府进行了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
19世纪后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请回答:(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
(6分)(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
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6分)(3)综合上述分析,你得到什么启示?(6分)解析: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做好本题,首先要明确英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其发展过程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