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网络工程师考试复习指南 - 副本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51
2011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要求0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0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0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0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0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0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与安全系统;0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0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0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10 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11 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服务技术;12 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13 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4 熟悉网络系统的基本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15 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6 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7 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18 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级考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应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助理工程师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
3.本级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1 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考试时间为15 0分钟,笔试;2 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
二、考试范围考试科目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1.计算机系统知识1.1 硬件知识1.1.1 计算机结构·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存储器、I/O部件)·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ISC、RISC)·多处理器(紧耦合系统、松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处理器性能1.1.2 存储器·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磁存储器、光存储器)·存储系统·主存与辅存·主存类型,主存容量和性能·主存配置(主存奇偶校验、交叉存取、多级主存、主存保护系统)·高速缓存·辅存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计算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 I/O接口(中断、DMA、通道、SCSI、并行接口、通用接口总线、RS-232、USB、IEEE1394、红外线接口、输入输出控制系统、通道)·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性1.1.4 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1.2 操作系统知识1.2.1 基本概念·操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分布式)·多道程序·内核和中断控制·进程和线程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作业管理·进程的状态及转换·进行调度算法(分时轮转、优先级、抢占)·死锁·存储管理方案(分段与分页、虚存、页面置换算法)·设备管理的有关技术(Spooling、缓冲、DMA、总线、即插即用技术)·文件管理·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与安全性、恢复处理、保护机制)·作业的状态及转换·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高响应比优先)1.3 系统配置方法1.3.1 系统配置技术·系统架构模式(2层、3层及多层C/S和B/S系统)·系统配置方法(双机、双工、热备份、容错、紧耦合多处理器、松耦合多处理器)·处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处理、实时系统、Web计算、移动计算)1.3.2 系统性能·性能设计(系统调整、响应特性)·性能指标、性能评估(测试基准、系统监视器)1.3.3 系统可靠性·可靠性计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可靠性设计(失效安全、软失效、部件可靠性及系统可靠性的分配及预估)·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2.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2.1.1 需求分析和设计方法·需求分析·结构化分析设计·面向对象设计·模块设计、I/O设计、人机界面设计2.1.2 开发环境·开发工具(设计工具、编程工具、测试工具、CASE)·集中开发环境2.1.3 测试评审方法·测试方法·评审方法·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2.1.4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制定项目计划·质量计划、管理和评估·过程管理(PERT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配置管理·人员计划和管理·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手续)·开发组织和作用(开发组成员、项目经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2.1.5 系统可审计性·审计方法、审计跟踪·在系统中纳入和可审计性2.2 系统运行和维护知识2.2.1 系统运行·系统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运行(作业调度、数据I/O 管理、操作手册)·用户管理(ID注册和管理)·设备和设施管理(电源、空调设备、设备管理、设施安全和管理)·系统故障管理(处理手续、监控,恢复过程、预防措施)·安全管理·性能管理·系统运行工具(自动化操作工具、监控工具、诊断工具)·系统转换(转入运行阶段、运行测试、版本控制)·系统运行服务标准2.2.2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完善性维护、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维护的实施(日常检查、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事后维护、远程维护)·硬件维护,软件维护,维护合同3.网络技术3.1 网络体系结构·网络拓扑结构· OSI/RM·应用层协议(FTP、TELNET、SNMP、DHCP、POP、SMTP、HTTP)·传输层协议(TCP、UDP)·网络层协议IP(IP地址、子网掩码)·数据链路层协议(ARP、RARP、PPP、SLIP)·物理地址(单播、广播、组播)3.2 编码和传输3.2.1 调制和编码· AM、FM、PM、QAM· PCM、抽样3.2.2 传输技术·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2线/4线)·差错控制(CRC、海明码、奇偶校验、比特出错率)·同步控制(起停同步、SYN同步、标志同步、帧同步)·多路复用(FDM、TDM、WDM)·压缩和解压方法(JPEG、MPEG、MH、MR、MMR、游程长度)3.2.3 传输控制·竞争系统·轮询/选择系统·基本规程、多链路规程、传输控制字符、线路控制· HDLC3.2.4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存储转发、分组交换、ATM交换、帧中继)3.2.5 公用网络和租用线路3.3 网络3.3.2 网络分类·按地域分类(LAN、MAN、WAN)·按服务分类(因特网、企业内部网)·按传输媒体分类(电话、数据、视像)·按电信网分类(驻地、接入、骨干)3.3.2 LAN· LAN拓扑(总线型、星型、环型)·访问控制系统(CSMA/CD、令牌环、令牌总线)· LAN间的连接、LAN-WAN的连接、对等连接、点对点连接·高速LAN技术(千兆以太网)·无限LAN3.3.3 MAN常用结构3.3.4 WAN与远程传输服务·租用线路服务、线路交换服务、分组交换服务· ISDN、VPN、帧中继、ATM、IP连接服务·卫星通信服务、移动通信服务、国际通信服务3.3.5 因特网·因特网概念(网际互联设备、TCP/IP、IP路由、DNS、代理服务器)·电子邮件(协议、邮件列表)· Web(HTTP、浏览器、URL、HTML、XML)·文件传输(FTP)·搜索引擎(全文搜索、目录搜索、智能搜索)· QoS、CGI、VoIP3.3.6 接入网与接入技术3.3.7 网络性能·有关线路性能的计算(传输速度、线路利用率、线路容量、通信量、流量设计)·性能评估·排队论的应用3.4 网络通信设备3.4.1 传输介质和通信电缆·有线/无线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光、红外线)·分配线架(IDF)、主配线架(MDF)3.4.2 各类通信设备·线路终端设备、多路设备、交换设备、转接设备·线路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DSU、NCU、TA、CCU、PBX)3.5 网络连接设备·网际连接设备(网关、网桥、生成树网桥、源路由网桥、路由器、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3.6 网络软件系统3.6.1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网路设备驱动程序(ODL、NDIS)·网络通信的系统功能调用(套接字API)· RPC· TP Monitor·分布式文件系统·网络设备功能3.6.2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功能域(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网络管理协议(CMIS/CMIP、SNMP、RMON、MIB-II)·网络管理工具(ping、traceroute、NetXray、Analyzer、Sniffer)·网络管理平台(OpenView、NetView、SunNet Manager)·分布式网络管理3.6.3 网络应用与服务· WWW· FTP文件传输·电子邮件· Telnet·信息检索·视频点播·网络会议·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CSCW和群件4.网络安全4.1 安全计算4.1.1 保密性和完整性·私钥和公钥加密标准(DES、IDEA、RSA)·认证(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完整性(SHA、MD5)·访问控制(存取权限、口令)4.1.2 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护·防火墙·入侵检测· VPN、VLAN·安全协议(IPSec、SSL、ETS、PGP、S-HTTP、TLS)·硬件安全性·计算机病毒防护4.1.3 可用性·文件的备份和恢复4.1.4 安全保护·个人信息控制·匿名·不可跟踪性4.1.5 LAN安全·网络设备可靠性·应付自然灾害·环境安全性· UPS4.2 风险管理4.2.1 风险分析和评估4.2.2 应付风险的对策·风险预防(风险转移、风险基金、计算机保险)·意外事故预案(意外事故类别、应付意外事故的行动预案)4.2.3 内部控制·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5.标准化知识5.1 标准的制订和获取5.1.1 标准的制订和获取过程5.1.2 环境和安全性评估标准化5.2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5.2.1 标准·国际标准(ISO、IEC)与美国标准(ANSI)·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5.2.2 开放系统(X/Open、OSF、POSIX)5.2.3 数据交换标准(EDIFACT、STEP、XML)5.2.4 安全性标准·信息系统安全措施标准·计算机防病毒标准·计算机防非法访问标准· CC标准· BS7799标准5.3 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IETF、IEEE、IAB、W3C)·美国标准化组织·欧洲工业标准化组织·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6.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化意识·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知识·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7.计算机专业英语·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词汇·能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考试科目2: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1.网路系统的设计和构建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定义1.1.1 应用需求分析·应用需求的调研(应用系统性能、信息产生和接收点、数据量和频度、数据类型和数据流向)·网络应用的分析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现有网络体系结构调研(服务器的数量和位置、客户机的数量和位置、同时访问的数量、每天的用户数,每次s使用的时间、每次数据传输的数据量、网络拥塞的时间段、采用的协议、通信模式)·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1.1.3 需求定义·功能需求(待实现的功能)·通信需求(期望的通信模式)·性能需求(期望的性能)·可靠性需求(期望的可靠性)·安全需求(安全性标准)·维护和运行需求(运行和维护的费用)·管理需求(管理策略)1.2 网络系统的设计1.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收集信息·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的比较研究·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比较要点1.2.2 网络系统的设计·确定协议·确定拓扑结构·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确定结点(结点的处理能力)·确定网络的性能(性能模拟)·确定可靠性措施·确定安全性措施(安全措施的调研,实现安全措施的技术和设备的评估)·网络设备的选择,制订选择标准(成本、性能、容量、处理量、延迟),性能指标的一致性,高级测试的必要性,互连性的确认1.2.3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业务过程的确认·安装计划·转换到新网络的计划1.2.4 设计评审1.3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1.3.1 安装工作·事先准备·过程监督1.3.2 测试和评估·连接测试·安全性测试·性能测试1.3.3 转换到新网络的工作计划2. 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评价2.1 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2.1.1 用户措施·用户管理、用户培训、用户协商2.1.2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确定策略·设备的编址·审查的时间·升级的时间2.1.3 维护和升级的实施·外部合同要点·内部执行要点2.1.4 备份与数据恢复·数据的存储与处置·备份·数据恢复2.1.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网络配置图2.2 网络系统的管理2.2.1 网络系统的监视·网络管理协议(SNMP 、MIB-2、RMON)·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LAN监控器)·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故障·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监视的检查点·线路故障检查点·安全监视的检查点2.2.2 故障恢复分析·故障分析要点(LAN监控程序)·排除故障要点·故障报告撰写要点2.2.3 系统性能分析·系统性能分析要点2.2.4 危害安全的对策·危害安全情况分析(调查损失情况,收集安全信息,查找原因)·入侵检测要点·对付计算机病毒的要点(查杀病毒措施)2.3 网络系统的评价2.3.1 系统评价·系统能力的限制·潜在问题分析·系统评价要点2.3.2 改进系统的建议·系统生命周期·系统经济效益·系统的可扩充性·建议改进系统的要点3. 网络系统实现技术3.1 网络协议·商用网络协议(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商务协议(XML、CORBA、COM/DCOM、EJB)· Web 服务(WSDL、SOAP、UDDI)3.2 可靠性设计·硬件高可靠性技术·软件高可靠性技术·系统维护高可靠性技术·容错技术·通信质量3.3 网络设施3.3.1 xDSL调制解调器3.3.2 ISDN路由器·接口·功能(非通信控制功能、NAT功能)3.3.3 FRAD(帧装配/拆装)、CLAD(信元装配/拆装)·接口·功能3.3.4 远程访问服务器·功能和机制3.3.5 办公室个人手持系统(PHS)·数字无绳电话的功能特性3.3.6 中继式HUB·倍速集线器(功能和机制)3.3.7 L2、L3、L4及多层交换机功能和机制3.3.8 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3.3.9 虚拟网(功能与机制)3.3.10 与其他协议的共存(多协议路由器、IP隧道)3.4 网络应用服务3.4.1 地址服务·机制、DHCP、IPv6(机制和传输技术)3.4.2 DNS(功能、机制)·域名、FQDN3.4.3 电子邮件(功能、机制)· SMPT、POP、MIME、IMAP4、LDAP·邮件列表· Web Mail3.4.4 电子新闻(功能和机制、NNTP)3.4.5 Web服务(功能和机制、HTTP)3.4.6 负载分布(Web交换)3.4.7 电子身份验证(功能、机制、认证授权、电子证书)3.4.8 服务机制·服务供应商、供应商漫游服务、拨号IP连接、CATV连接、IP电话、因特网广播和组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移动通信、EZweb、主机服务提供者、EDI(规则、表单、Web EDI)、B2B、B2C、ASP、数据中心4. 网络新技术4.1 光纤网· ATM-PDS、STM-PDS·无源光网PON(APON、EPON)4.2 无线网·移动电话系统(WLL、WCDMA、CDMA2000、TD-SCDMA)·高速固定无线接入(FWA)· 802.11a、802.11b、802.11g·微波接入(MMDS LMDS)·卫星接入·篮牙接入4.3 主干网· IPoverSONET/SDH· IpoverOptical· IpoverDWDM4.4 通信服务·全天候IP连接服务(租用线路IP服务)·本地IP网(NAPT)· Ipv64.5 网络管理·基于TMN的网络管理·基于CORMBA的网络管理4.6 网格结算网络工程师复习结构1.计算机与网络知识试题分析[1] 网络概念题目比较多,一般了解了定义就能给出正确答案。
六.ATM局域网技术ATM意即异步传输模式(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技术是八十年代后期由ITU-T针对电信网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而提出的。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到九十年代中期ATM技术已基本成熟,由ITU-T和ATM论坛制定的相关的国际标准也基本齐全,并有多个电信设备厂商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厂商推出了商用化的ATM设备。
此后,ATM网络的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世界许多网络(公用网或专用网)都已安装并使用了ATM网路设备。
ATM的传输介质常常是光纤,但是100m以内的同轴电缆或5类双绞线也是可以的。
光纤可达数千米远。
每个链路处于计算机和一个ATM交换机之间或两个ATM交换机之间。
换句话说,ATM链路是点到点的(和LAN不一样,它在一条电缆上有许多发送方和接收方)。
通过让信元从一条线路进入交换机并且从多条线路输出,可以获得广播效果。
每条点到点链路是单向的。
对于全双工操作需要两条链路,每个方向的流量占用一条。
ATM的物理层包括两个子层,即物理介质子层(PM)和传输会聚(TC)子层。
其中物理介质子层提供比特传输能力,对比特定时和线路编码等方面作出了规定,并针对所采用的物理介质(如光纤、同轴电缆、双绞线等)定义其相应的特性;传输会聚子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比特流和信元流之间的转换。
1. IP技术对ATM技术的影响IP技术是互联网的核心,在互联网中对于高层协议而言,通过统一的IP协议层(第三层)屏蔽了各种低层协议和物理网络技术(如X.25、DDN、以太网、令牌环、帧中继、ATM、SDH、WDM)的差异,实现了"IP over everything"的目标。
IP技术成功的关键是其概念、方法与思想,例如其层次结构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以及简单、实用、有效的原则。
目前互联网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everything on IP",其中的"everything"是指所有业务,包括数据、图像和话音等,这些业务既有实时的,也有非实时的。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中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全部在上午题出),这个部分的内容现在一般有8分左右,有一定难度,而且知识的覆盖面很广但目前考察的难度有所降低,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以前考过的真题(尤其是这个部分的计算机)..第二章《计算机网络概论》主要讲述了网络的七层模型,建议大家简单地了解一下,书的后面有详细的讲解。
第三章《数据通信基础》,这一章的考题主要集中在上午的考试,一般2分左右,本部分内容有难度,但从考试方面来看不必研究太深,本章的考点有:(1)熟练信道带宽、误码率的公式(计算题);(2)了解数据的编码格式;(3)熟悉数据交换的三种不同的方式;(4)了解多路复用技术的概念以及原理;(5)熟悉差错控制的概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海明码以及循环冗余效验码。
第四章《广域通信网》的重点有:(1)HDLC协议的特点、帧结构、三种的基本配置方式以及三种帧的类型;(2)帧中继协议的特点、帧结构、关于拥塞控制的办法;(3)ISDN的特点、ATM层的特点,其中ATM高层的特点是比较重要的,同时ATM适配层也需要很好地掌握。
第五章《局域网和城域网》的重点有:(本部分内容有一定难度,大家不必在上面花太多时间)(1)了解802.1到802.11各个标准的特点;(2)对于CSMA/CD协议,了解它的工作原理;(3)了解令牌环总线、令牌环网的概念以及工作原理;(4)熟悉ATM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对于ATM局域网仿真要熟悉并掌握,这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内容;(5)在无线局域网这部分,因为技术比较新,也是以后网络分支发展的一个方向,大家要重点看,有可能在下午题出现第六章《网络互连和互联网》的重点在于:(有可能出现在下午题,这章一定要重点看,对后面学习很有帮助)(1)了解中继器、网桥、路由器、网关的工作原理;(2)了解生成树网桥(本人觉得这部分也是个重点,但考试很少考这部分内容);(3)熟悉iP编址的方法、i P的分段和重装配以及差错控制和流控;(4)对于ICMP协议,熟悉ICMP各报文的含义;(5)了解ARP、RARP的帧格式、工作原理;(6)了解外部网关协议的概念以及各个协议的区别;(7)掌握NAT技术的概念以及实现原理(比较重要的知识点)(8了解三层交换技术的概念以及实现原理;(9)了解FTP的命令。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2013版)2013版适用于计算机等级考试改革以后,具体变化请关注教育部考试中心的信息发布,2014年9月份的考试,一般情况下变化与2013版不大。
网络工程师,考试科目为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
改革后的四级网络工程师由两门课组成,即《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原理》。
新的四级考试实行无纸化,两门课程合在一起同时考,随机组卷。
总共限时90分钟,单门课程不限时。
两门课每门满分都是50分,只有两门课都达到30分以上的才算合格,如果其中一门课没达到30分,即使总分超过60分也视为不合格。
此外,新规还规定获得四级网络工程师证书必须已有三级网络技术证书,否则四级考试合格也不发证。
《计算机网络》这本书的内容完全是旧版的三级网络技术教材上的内容,这本书只有六章,在旧版三级教材的基础上删除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服务器操作系统这两章内容,保留了其余的六章内容。
《操作系统原理》这门课完全是新增加的,以前没有相对应内容。
目前除了官方教材,没有辅导书籍和题库。
官方教材是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计算机网络(2013年版)》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教程——操作系统原理(2013年版)》。
不要太迷信题库,照着考纲逐个击破大纲上的考点才是根本。
谓的题库其实就是把以前历年考过的题整理出来而已,教育部考试中心每年命题时都是在上一次的考试系统中更换个别几套题,绝大部分试题还会延用上一次考试系统中的,所以大部分考生都会抽到所谓题库中的原题。
出版这些题库的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培训机构,教育部没有公布过题库,也没有委托任何机构出版这些。
而四级本来报名人数就极少,再加上改革之后难度加大,组织人员编写辅导教材、整理题库再出版,然后卖不出去几本,不划算,所以恐怕没有培训机构愿意做。
以下摘自官网:四级操作系统考试大纲基本要求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运行机制。
网络工程师考试笔记1-15网络工程师复习笔记1至15章(旧大纲)第一章引论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A)名词解释:(1)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 的商业化阶段。
(8)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9)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0)ISO------国际标准化组织(11)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1.2计算机网络分类(1)网络分类方式------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b. 按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1)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3年上半年网络工程师上午试题●常用的虚拟存储器由_ 1 _两级存储器组成。
A.主存-辅存B.Cache-主存C.Cache-辅存D.主存—硬盘●中断向量可提供_ 2 _。
A.I/O设备的端口地址B.所传送数据的起始地址C.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D.主程序的断点地址●为了便于实现多级中断,使用_ 3 _来保护断点和现场最有效A.ROMB.中断向量表C.通用寄存器D.堆栈●DMA工作方式下,在_ 4 _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数据通路。
A.CPU与外设B.CPU与主存C.主存与外设D.外设与外设●地址编号从80000H到BFFFFH且按字节编址的内存容量为_ 5 _KB,若用16K*4bit的存储芯片够成该内存,共需__ 6 _ 片。
5.A.128 B.256 C.512 D.10246.A.8 B.16 C.32 D.64●王某是一名软件设计师,按公司规定编写软件文档,并上交公司存档。
这些软件文档属于职务作品,且_ 7 _。
A.其著作权由公司享有B.其著作权由软件设计师享有C.除其署名权以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由软件设计师享有D.其著作权由公司和软件设计师共同享有●在进行进度安排时,PERT图不能清晰地描述_ 8 _,但可以给出哪些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另一些任务,某项目X 包含A、B......J,其PERT如下图所示(A=1表示任务A的持续时间是1天),则项目X的关键路径是_ 9 _。
8.A.每个任务从何时开始 B.每个任务到何时结束C.各任务这间的并行情况D.各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9.A.A-D-H-J B.B-E-H-J C.B-F-J D.C-G-I-J●假设某分时系统采用简单时间片轮转法,当系统中的用户数为n,时间片为q时,系统对每个用户的响应时间T=_ 10 _。
A.nB.qC.n*qD.n+q●各种联网设备的功能不同,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_ 11 _。
根据子网掩码,如255.255.255.0的子网掩码,三个255对应的就是网络号,0对应的就是主机号,202.119.32.8就是202.119.32是网络号,8是主机号子网掩码(1)子网TCP/IP网间网技术产生于大型主流机环境中,它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当初的设计者们始料未及的。
网间网规模的迅速扩展对IP地址模式的威胁并不是它不能保证主机地址的唯一性,而是会带来两方面的负担:第一,巨大的网络地址管理开销;第二,网关寻径急剧膨胀。
其中第二点尤为突出,寻径表的膨胀不仅会降低网关寻径效率(甚至可能使寻径表溢出,从而造成寻径故障),更重要的是将增加内外部路径刷新时的开销,从而加重网络负担。
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新的技术,以应付网间网规模增长带来的问题。
仔细分析发现,网间网规模的增长在内部主要表现为网络地址的增减,因此解决问题的思路集中在:如何减少网络地址。
于是IP网络地址的多重复用技术应运而生。
通过复用技术,使若干物理网络共享同一IP网络地址,无疑将减少网络地址数。
子网编址(subnet addressing)技术,又叫子网寻径(subnetrouting),英文简称subnetting,是最广泛使用的IP网络地址复用方式,目前已经标准化,并成为IP地址模式的一部分。
一般的,32位的IP地址分为两部分,即网络号和主机号,我们分别把他们叫做IP地址的“网间网部分”和“本地部分”。
子网编址技术将本地部分进一步划分为“物理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如图:网间网部分物理网络主机|←网间网部分→|←————本地部分—————→|其中“物理网络”用于标识同一IP网络地址下的不同物理网络,既是“子网”。
(2)子网掩码IP协议标准规定:每一个使用子网的网点都选择一个32位的位模式,若位模式中的某恢?,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网络地址(包括网间网部分和物理网络号)中的一位;若位模式中的某位置0,则对应IP地址中的某位为主机地址中的一位。
第1章交换技术主要内容:1、线路交换2、分组交换3、帧中继交换4、信元交换一、线路交换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二、分组交换技术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
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
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
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
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
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
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
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
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
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网络工程师考试题库1. TCP/IP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请简单介绍TCP/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作用。
TCP/IP协议是一组用于互联网通信的协议,其中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Internet协议)是最核心的协议。
TCP/IP协议基于分层的设计,共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在TCP/IP协议中,IP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的主机,通过IP地址来唯一标识主机和网络设备。
它的作用是实现互联网的寻址和路由功能。
而TCP协议负责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通过连接建立、数据分割和重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机制,实现了端到端的可靠传输。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通过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和断开连接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传输。
TCP/IP协议的作用是实现互联网上的数据通信,它可以在不同的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使得不同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和交换数据。
2. 请简要介绍IPv4和IPv6两种IP地址的区别和特点。
IPv4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P地址版本,它使用32位地址,共有约42亿个可用地址。
IPv4采用点分十进制的格式表示IP地址(如192.168.0.1),其地址空间逐渐紧张,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互联网需求。
IPv6是IP地址的升级版本,采用128位地址,具有极其庞大的地址空间,约为IPv4地址空间的3.4 x 10^38倍。
IPv6地址采用八组四位十六进制数字表示(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
IPv6相较于IPv4还具有以下特点:- 增加了地址空间,能够满足未来互联网的需求。
- 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和身份认证机制。
- 提供了更好的移动设备支持,使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更加方便。
- 支持组播和任播等新的通信方式。
3. 什么是子网掩码?它的作用是什么?子网掩码是一种32位的二进制数字,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2013年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加答案解析(五)2016下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在11月12日进行。
小编为大家整理几套2013年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01、CPU中的(B )的值可自动加1,以便实现程序指令的顺序执行。
A.指令计数器(IR)B.程序计数器(PC)C.地址寄存器(AR)D.指令译码器(ID)解析:为了保证程序(在操作系统中理解为进程)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CPU必须具有某些手段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而程序计数器正是起到这种作用,所以通常又称为指令计数器。
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必须将它的起始地址,即程序的一条指令所在的内存单元地址送入PC,因此程序计数器(PC)的内容即是从内存提取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
当执行指令时,CPU将自动修改PC的内容,即每执行一条指令PC增加一个量,这个量等于指令所含的字节数,以便使其保持的总是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由于大多数指令都是按顺序来执行的,所以修改的过程通常只是简单的对PC加1。
102、源程序中的(A )与程序的运行结果无关。
A.注释的多少B.变量的赋值C.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D.表达式的求值方式103、Windows系统中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D )。
A.仅将卷上的可用空间合并,使其成为连续的区域B.只能使每个文件占用卷上连续的磁盘空间,合并卷上的可用空间C.只能使每个文件夹占用卷上连续的磁盘空间,合并卷上的可用空间D.使每个文件和文件夹占用卷上连续的磁盘空间,合并卷上的可用空间104、对于二维数组a[1..6,1..8],设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且以列为主序存储,则元素a[4,4]相对于数组空间起始地址的偏移量是(D)个存储单元。
A.28B.42C.48D.54解析:前3列有3 * 8 = 24个元素,因此a[4,4]的位置是在第28位。
因此相对于数组空间起始地址的偏移量是(28 -1) * 2 = 54个存储单元。
105、IEEE 802.3规定的最小帧长是(B)字节。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3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下午试卷(考试时间14:00~16:30 共150 分钟)1.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你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名称。
2.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写准考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3.答题纸上除填写上述内容外只能写解答。
4.本试卷共4 道题,都是必答题,满分75 分。
5.解答时字迹务必清楚,字迹不清时,将不评分。
6.仿照下面例题,将解答写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例题2013 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日期是(1)月(2)日。
因为正确的解答是“11 月 4 日”,故在答题纸的对应栏内写上“11”和“4”(参看下表)。
某省运营商的社区宽带接入网络结构如图1-1所示。
【问题1】高速数据主干网的一个建设重点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即宽带接入问题。
图1-1所示的四个社区采用的小区宽带接入方法分别是:社区1(1),社区2(2),社区3 (3),社区4 (4)。
除了这几种宽带接入方法以外,采用有线电视网进行宽带接入的方法是(5),利用电力网进行宽带接入的方法是(6),遵循IEEE802.16标准进行宽带接入的方法是(7)。
空(1)〜(7)备选答案:A.FTTx+PONB.HFCC.FTTx+LAND.WLANE. WiMaxF.xDSLG.PLC(Power-Line Communication)【问题2】在宽带接入中,FTTx是速度最快的一种有线接入方式,而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是未来FTTx的主要解决方案。
PON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技术分支,分别是GPON和EPON,EPON是(8)技术和(9)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实现上下行(10)的速率。
【问题3】宽带接入通常采用PPPoE进行认证。
PPP协议一般包括三个协商阶段,(11)协议用于建立和测试数据链路;(12)协议用于协商网络层参数;(13)协议用于通信双方确认对方的身份。
2013年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加答案解析(四)2016下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在11月12日进行。
小编为大家整理几套2013年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71、IP地址为127.0.0.1,那么它通常表示(A)。
A. 实现本机回送功能的地址B. A类广播地址C. 无效地址D. B类广播地址【解析】IP地址127.0.0.1是一个回路地址,表示本机,向目的是127.0.0.1的地址发送数据包时,网卡设备会向应用程序直接返回应答。
71、已知一个A类的IP地址61.34.56.78,若根据IP类别划分,则网络号是(A)。
A. 61.0.0.0B. 61.34.0.0C. 61.56.78.0D. 78.0.0.0【解析】IP地址61.34.56.78是A类地址,A类地址的网络号是前8位,因此网络号是61.0.0.0。
72、如果通过局域网连接Internet,需要设置TCP/IP协议的属性,当指定IP地址时,需要指定3个IP地址,即本机地址,(1)(A)地址和(2)(D)的地址。
(1)A. 默认网关B. 交换机C. TCP服务器D. 远程访问服务器(2)A. Web服务器B. 文件服务器C. 邮件服务器D. DNS服务器【解析】在配置本机的IP地址时,除指定本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外,还要指定本机的默认网关IP和DNS服务器的IP地址。
默认网关用于向不同的网络传送数据,DNS用于将名字转化为IP地址。
73、在网络排除故障时不会经常使用的命令是(D)。
A. pingB. netstatC. tracertD. dir【解析】在日常网络故障的诊断中,有几条常用的命令,ping主要测试到目的主机的可达性,netstat 主要用于查看网络的状态和一些统计信息,tracert 主要用于测试到目的主机中间经过的路径信息。
dir与网络无关,是操作系统命令,用于查看目录信息。
74、关于DNS,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四级网络工程师目录第1章网络系统结构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1考纲透解 1大纲要求 1考频统计 1命题方向 1考点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2考点透解 2考题透解 3考点2 宽带城域网的结构特点★★★ 5考点透解 5考题透解 6考点3 宽带城域网的技术特征★★★ 8考点透解 8考题透解 10过关练习 13过关练习答案 14第2章中小型网络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方法 15考纲透解 15大纲要求 15考频统计 15命题方向 15考点1 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基本结构★★★ 16考点透解 16考题透解 17考点2 网络需求分析★★★ 18考点透解 18考题透解 19考点3 网络总体规划设计★★★ 21考点透解 21考题透解 22考点4 网络关键设备选型★★★ 24考点透解 24考题透解 25考点5 网络服务器选型★★★ 29考点透解 29考题透解 29考点6 网络系统安全设计★★★ 32考点透解 32考题透解 33过关练习 35过关练习答案 36第3章IP地址规划设计技术 37考纲透解 37大纲要求 37考频统计 37命题方向 37考点1 IP地址划分★★★ 38考点透解 38考题透解 41考点2 IP地址规划方法★★★ 44考点透解 44考题透解 46过关练习 49过关练习答案 50第4章路由设计基础 51考纲透解 51大纲要求 51考频统计 51命题方向 51考点1 路由选择算法★★★ 52考点透解 52考题透解 53考点2 自治系统与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 55 考点透解 55考题透解 58过关练习 63过关练习答案 64第5章局域网技术 65考纲透解 65大纲要求 65考频统计 65命题方向 65考点1 局域网基本知识★★★ 66考点透解 66考题透解 68考点2 综合布线★★★ 71考点透解 71考题透解 73考点3 以太网组网★★★ 77考点透解 77考题透解 79考点4 局域网互联设备★★★ 82考点透解 82考题透解 84过关练习 86过关练习答案 89第6章交换机及其配置 90考纲透解 90大纲要求 90考频统计 90命题方向 90考点1 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91 考点透解 91考题透解 93考点2 交换机的结构与分类★★★ 94考点透解 94考题透解 96考点3 交换机的配置★★★ 99考点透解 99考题透解 102考点4 交换机端口的基本配置★★★ 104考题透解 105考点5 交换机VLAN的配置★★★ 106考点透解 106考题透解 108考点6 交换机STP的配置★★★ 110考点透解 110考题透解 112过关练习 113过关练习答案 115第7章路由器及其配置 116考纲透解 116大纲要求 116考频统计 116命题方向 116考点1 路由器基本操作与配置方法★★★ 117考点透解 117考题透解 118考点2 路由器接口配置★★★ 120考点透解 120考题透解 122考点3 静态路由配置★★★ 125考点透解 125考题透解 125考点4 RIP动态路由配置★★★ 128考点透解 128考题透解 129考点5 OSPF动态路由配置★★★ 130考点透解 130考题透解 132考点6 路由器的DHCP功能及其配置★★★ 134 考点透解 134考题透解 136考点7 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137考点透解 137过关练习 142过关练习答案 145第8章无线局域网设备安装与调试 146考纲透解 146大纲要求 146考频统计 146命题方向 146考点1 无线网络的基础知识★★★ 147考点透解 147考题透解 148考点2 无线局域网设计的基本知识★★★ 149考点透解 149考题透解 151考点3 无线局域网设备★★★ 153考点透解 153考题透解 154过关练习 156过关练习答案 156第9章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157 考纲透解 157大纲要求 157考频统计 157命题方向 157考点1 DNS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58考点透解 158考题透解 160考点2 DHC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63考点透解 163考题透解 165考点3 WWW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68考点透解 168考题透解 169考点4 FT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71考点透解 171考点5 E-mail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76考点透解 176考题透解 178过关练习 180过关练习答案 182第10章网络安全技术 183考纲透解 183大纲要求 183考频统计 183命题方向 183考点1 网络安全的概念★★★ 184考点透解 184考题透解 187考点2 数据备份技术★★★ 189考点透解 189考题透解 190考点3 数据加密技术★★★ 193考点透解 193考题透解 194考点4 防病毒、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 196 考点透解 196考题透解 198过关练习 202过关练习答案 203第11章网络管理技术 204考纲透解 204大纲要求 204考频统计 204命题方向 204考点1 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 205考点透解 205考题透解 208考点2 网络管理★★★ 211考点透解 211考点3 常见网络故障及漏洞扫描★★★ 216 考点透解 216考题透解 217过关练习 220过关练习答案 221第12章综合题 222考纲透解 222大纲要求 222命题方向 222考点1 IP地址划分 222考点透解 222考题透解 223考点2 交换机的配置 224考点透解 224考题透解 224考点3 路由器的配置 232考点透解 232考题透解 233考点4 DHCP的配置 235考点透解 235考题透解 235考点5 利用工具监控和管理网络 240考点透解 240考题透解 240考点6 大综合题 242考题透解 242过关练习 246过关练习答案 252第13章模拟试卷 25513.1 模拟试卷一 25513.2 模拟试卷二 26213.3 模拟试卷三 26713.4 模拟试卷四 27113.5 模拟试卷五 277命题方向一、总的情况1. 本章作为学习网络系统的基础部分以了解为主。
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2013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上午试卷(考试时间 9 : 00~11 : 30 共 150 分钟)1. 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正确写入你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正规 2B 铅笔在你写入的准考证号下填涂准考证号。
2. 本试卷的试题中共有 75 个空格,需要全部解答,每个空格 1 分,满分75 分。
3. 每个空格对应一个序号,有 A、B、C、D 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作为解答,在答题卡相应序号下填涂该选项。
4. 解答前务必阅读例题和答题卡上的例题填涂样式及填涂注意事项。
解答时用正规 2B 铅笔正确填涂选项,如需修改,请用橡皮擦干净,否则会导致不能正确评分。
例题● 2013 年下半年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日期是(88)月(89)日。
(88)A. 9 B. 10 C. 11 D. 12(89)A. 4 B. 5 C. 6 D. 7 因为考试日期是“11 月 4 日”,故(88)选 C,(89)选 A,应在答题卡序号 88 下对 C 填涂,在序号 89 下对 A 填涂(参看答题卡)。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ache与主存的地址映像由(1)。
(1)A.硬件自动完成 B.程序员调度C.操作系统管理D.程序员与操作系统协同完成●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2)。
(2)A.存储器的容量 B.指令字长 C.数据总线的宽度 D.地址总线的宽度●若计算机存储数据采用的是双符号位(00表示正号、11表示负号),两个符号相同的数相加时,如果运算结果的两个符号位经(3)运算得1,则可断走这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产生了溢出。
(3)A.逻辑与 B.逻辑或 C.逻辑同或 D.逻辑异或●若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内存容量为2GB,按字编址,则可寻址范围为(4)。
(4)A.1024M B.1GB C.512M D.2GB●视频信息是连续的图像序列,(5)是构成视频信息的基本单元。
(5)A.帧 B.场 C.幅 D.像素●下图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包含的活动,则里程碑(6)在关键路径上。
2013年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加答案解析(二)2016下半年软考网络工程师的考试在11月12日进行。
小编为大家整理几套2013年网络工程师考试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1、WIN2000控制面板是在(A)菜单中。
A. 设置B. 查找C. 文档D. 程序【解析】Windows的“控制面板”中的图标代表配置计算机的选项,可以用来更改Windows 2000 的外观和功能。
在Windows 2000中,“控制面板”位于“设置”菜单中,除“控制面板”外,“设置”菜单中包含的条目还有“网络和拨号连接”、“打印机”以及“任务栏和开始菜单”。
32、(D)组合键用于输入法之间的切换。
A. Shift+AltB. Ctrl+AltC. Alt+TabD. Ctrl+Shift【解析】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默认状态下,在有输入法和无输入法之间切换使用的组合键是Ctrl+Space,而在不同的输入法区域之间进行切换使用的组合键则是Ctrl+Shift。
所给选项中的Alt+Tab用来在打开的项目之间切换。
33、鼠标右键单击“回收站”,不会出现的命令是(D)。
A. 属性B. 资源管理器C. 清空回收站D. 还原文件34、Windows 2000中右键单击“我的电脑”的图标,然后按下(C)键可打开“资源管理器”窗口。
A. EB. SC. XD. Z【解析】菜单项“资源管理器”后面带有“(X)”,这里的X就是执行对应菜单命令的快捷键。
35、使计算机病毒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介是(D)。
A. 硬盘B. 软盘C. 内部存储器D. 互联网【解析】计算机病毒可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如磁盘、计算机网络去传染其他的计算机,最新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目前97%的病毒是通过网络传播的(其中邮件传播比例高达87%,因特网传播占10%)。
网络防毒是计算机安全领域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36、下面关于IE的属性设置,错误的是(D)。
A. 从桌面用右键单击IE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B. 对一般的普通用户来说,不要设置属性中的“高级”选项卡C. 在主页地址栏中输入你经常去的网址D. IE属性设置完毕,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解析】IE属性中的“高级”选项卡,包含了HTTP设置、安全、浏览等方面的大量专业设置,对于一般的普通用户而言,他们通常不了解这些选项的意义,因此不建议对其进行设置。
2013 网络工程师测试大纲一、测试说明1•测试目标通过本测试的合格人员能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进行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设备的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能进行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网络资源,作为网络专业人员对系统开发进行技术支持和指导,具有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网络管理员从事网络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工作•2•测试要求:( 1 )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2 )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3 )理解计算机使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4 )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5 )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 6 )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 7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 8 )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 9 )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10) 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11) 掌握TCP/ IP 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使用技术;(12) 理解接入网和接入技术;(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4)熟悉网络系统的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15)理解网络使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
3 •测试设置的科目( 1 )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测试时间为150 分钟,笔试,选择题;( 2 )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测试时间为150 分钟,笔试,问答题•二、测试范围测试科目1 :计算机和网络知识·1 •计算机系统知识1•1 硬件知识1•1•1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部件•指令系统•处理器的性能1•1•2 存储器•存储介质•主存(类型、容量和性能)•主存配置(交叉存取、多级主存)•辅存(容量、性能)•存储系统(虚拟存储器、高速缓存)1•1•3 输入输出结构和设备•中断、DMA、通道、SCSI•I/O 接口•输入输出设备类型和特征1•2 操作系统知识1•2•1 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功能及分类•多道程序•内核和中断控制•进程和线程1•2•2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进程的状态及转换•进程调度算法•死锁•存储管理方案•文件管理•作业调度算法1•3 系统管理1•3•1 系统配置技术•系统构架模式(2 层、3 层及多层C/S 和B/S 系统)•高可用性配置方法•RAID 技术1•3•2 系统性能•性能设计•性能指标、性能评估1•3•3 系统可靠性•可靠性度量•可靠性设计•可靠性指标和可靠性评估,RAS•2 •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知识2•1 系统开发基础知识 2•1•1需求分析和设计需求分析和管理•结构化分析和设计•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模块设计、I/O 设计、人机界面设计2•1•2 测试评审方法•测试方法•评审方法•测试设计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统测试)2•1•3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制定项目计划•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和评估•过程管理(PERT 图、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进度控制、关键路径)•配置管理•人员计划和管理•文档管理(文档规范、变更管理)•成本管理和风险管理2•2 系统维护•维护的类型•维护过程管理•硬件维护,软件维护•3 •网络技术3•1 网络体系结构3 •1•1 网络拓扑结构3•1•2 网络分类LAN 、MAN、WAN•接入网、主干网3•1•3 IOS OSI/RM3 •2 TCP / IP 协议•使用层协议•传输层协议(TCP 、TCP )•网络层协议IP•数据链路层协议3•3 数据通信基础3•3•1 信道特性3•3•2 调制和编码•ASK 、FSK 、PSK 、QPSK•抽样定理、PCM•编码3•3•3 传输技术•通信方式(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串行/并行)•差错控制同步控制多路复用3•3• 4 传输介质•有线介质•无线介质3•3•5 线路连接设备(调制解调器、DSU 、DCU ) 3•3•6 物理层3•4 局域网•IEEE 体系结构•以太网•网络连接设备•高速LAN 技术•VLAN•无线LAN 、CSMA / CA3•5 网络互连•网际互联设备•交换技术•接入技术3•6 因特网•因特网概念•Internet 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3•7 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分类和特点•网络设备驱动程序(ODI、NDIS) •Windows 2003•ISA 2004•RedHat Linux3•8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的功能域,网络管理协议•网络管理命令•网络管理工具•网络管理平台•分布式网络管理•4 •网络安全4•1 安全技术和协议4•1•1 保密•私钥加密体制•公钥加密体制 4•1•2 安全机制•认证数字签名完整性访问控制4•1•3 安全协议4•1•4 病毒防范和入侵检测4•2 访问控制技术•5 •标淮化知识5•1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标准化5•1•1 标准•国际标准(ISO 、IEC )和美国标准(ANSI)•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5•1•2 安全性标准•信息系统安全措施•CC 标准•BS7799 标准5•2 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标准组织•欧洲标准化组织•中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6 •信息化基础知识•全球信息化趋势、国家信息化战略、企业信息化战略和策略•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个人信息保护规则•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基础知识•企业信息化资源管理基础知识•7•计算机专业英语•具有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掌握本领域的基本英语词汇测试科目2 :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1 •网络系统分析和设计1•1 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1•1•1 使用需求分析•使用需求的调研•网络使用的分析1•1•2 现有网络系统分析•现有网络系统结构调研•现有网络体系结构分析1•1•3 需求分析功能需求通信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安全需求•维护和运行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策略)1•2 网络系统的设计1•2•1 技术和产品的调研和评估•收集信息•采用的技术和产品的比较研究•采用的技术和设备的比较要点1•2•2 网络系统的设计•确定协议•确定拓扑结构•确定连接(链路的通信性能)•确定节点(节点的处理能力)•确定网络的性能•确定可靠性措施•确定安全性措施•结构化布线系统•网络设备的选择,制定选择标准•通信子网的设计•资源子网的设计1•2•3 新网络业务运营计划1•2•4 设计评审1•3 网络系统的构建和测试1•3•1 安装工作1•3•2 测试和评估1•3•3 转换到新网络的工作计划•2•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评价2•1 网络系统的运行和维护2•1•1 用户措施•用户管理、用户培训、用户协商2•1•2 制定维护和升级的策略和计划•确定策略•设备的编制•审查的时间•升级的时间2•1•3 维护和升级的实施•外部合同要点•内部执行要点2•1•4 备份和数据恢复•数据的存储和处置•备份•数据恢复2•1•5 网络系统的配置管理设备管理•软件管理•网络配置图2•2 网络系统的管理2•2•1 网络系统的监视•网络管理协议(SNMP•、MIB—2 、RMON )•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性能•利用工具监视网络故障•利用工具监视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系统)。
二〇一三年八月一日目录网络基础............................................ - 3 - 第一章数据通信基础................................ - 5 - 第二章局域网技术.................................. - 9 - 第三章广域网和接入网技术......................... - 28 - 第四章因特网...................................... - 39 - 第五章路由器和交换配置............................ - 53 - 第六章网络安全.................................... - 73 - 第七章网络管理................................... - 83 - 第八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 96 -网络体系结构所有N层实体在N-1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N+1层提供服务。
每一层都通过服务访问点(SAP)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OSI分层的目标是保持各层间的独立性。
实体之间不能跨层使用,也不能同层调用。
位于不同系统内的实体需要通信时需要使用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系统中相互通信的同等层实体间交换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规则集合,这些对等实体间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由控制信息和用户信息组成。
语法:包括数据的控制信息结构和格式语义:用于相互协调及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关系:速度匹配和时序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属于通信子网;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使用层属于资源子网。
通信子网规划设计要考虑的因素有:费用、灵活性、可靠性。
目前广域网拓扑主要以点对点组合成的网状结构。
物理层:规定了物理设备和物理媒体之间的接口技术,实现物理设备之间传输透明的二进制比特流。
【精品文档】网络工程师复习资料三第1章引论本章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组成,计算机网络协议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本章重点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数据通讯模型,理解网络协议和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
本章的考核要求为“识记”层次。
1、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第一代: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
缺点:主机负荷较重;通信线路的利用率低;网络结构属集中控制方式,可靠性低。
第二代: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以远程大规模互联为主要特点,由ARPANET发展和演化而来。
ARPANET的主要特点:资源共享、分散控制、分组交换、采用专门的通信控制处理机、分层的网络协议。
这些特点往往被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特征。
第三代:遵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建成的网络。
依据标准化水平可分为两个阶段: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国际网络体系结构标准-ISO/OSI。
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数据通信系统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有机地连起来,以达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目的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和终端分时系统的区别:a、终端分时系统的结构是有一台主机和多个终端组成,各个终端不具备单独的数据处理能力。
而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主机互联,共享一个或多个大容量存储器,可共享这些大容量存储器上的软件和数据资源,也可共享其他主机的外围设备等。
b、由于终端数目增加,终端分时系统的计算速度将会显著降低。
计算机网络增加工作节点,除增加通信线路外,其速度保持不变。
c、终端分时系统中全部资源集中在主机中,各个终端用户共享中心计算机资源。
计算机网络中每个用户除占有本身的资源外,并能共享网络中全部公共资源。
d、终端分时系统属于集中控制,可靠性低。
计算机网络采用分布式控制方式,有较高的可靠性。
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的区别: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硬件连接、系统拓扑结构和通信控制等方面基本一样。
两种系统的差别仅在组成系统的高层软件上:分布式系统强调多个计算机组成系统的整体性,强调各计算机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协调下自治工作,用户对各计算机的分工和合作是感觉不到的,系统透明性允许用户按名字请求服务。
2013年下半年网络工程师在交流网工资料前说说网络工程师的发展前途。
后面有选择题网络工程师发展方向(经验之谈)1.网络设备技术,这主要涉及网络的硬件建设,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组局网、广网,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CISCO、NORTEL;2.网络操作系统,这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的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这方向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2000、UNIX、LINUX等;3.网络数据库,这主要涉及应用于网络的数据库,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SQL和ORACLE等;4.网络安全,大家不应把网络安全片面的想成对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安全,其实安全问题在网络的各方面都存在,在这方面国内还没有出现比较好、比较全面的认证;5.网络管理,这涉及一个局网、广网的综合管理、优化、计费等等,也没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证;6.网络应用开发,企业的网站的基本开发、互动性开发,技术有HTML、ASP、JSP、JA V A等等。
网络工程师有许多的职位:①Windows 模块:Windows 系统管理员,技术支持、桌面支持。
②Linux 模块:Linux系统管理员,技术支持、桌面支持。
③网站编程模块:ASP程序员,PHP程序员,网站开发工程师、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员,MySql数据库管理员。
④网络安全模块:网络安全管理工程师、售前售后技术支持。
⑤网络设备模块:网络设备工程师、计算机网络设计工程师。
在这些职位中,网络安全工程师的职位是目前企业最需求的,一般高于8000元,做大型企业或专业网络公司IT经理的工资就更高了,可能在万元以上。
拥有CCNA\CCNP证书的网络工程师月薪也远远高于平均水准,例如CCNA的入职工资最低4000元/月,而CCNP的入职工资高达6000元/月以上。
其他类似运维工程师、网站开发工程师及电信网络工程师这样的职位入职待遇也不低。
主要内容:1、局域网管理技术2、网络管理功能和协议3、网络管理系统4、网络日常管理和维护一、局域网管理技术网络管理是对计算机网络的配置、运行状态和计费等进行的管理。
它提供了监控、协调和测试各种网络资源以及网络运行善的手段,还可提供安全管理和计费等功能。
1、网络管理包括三个方面:(1)了解网络:识别网络对象的硬件情况、差别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确定网络的互连、确定用户负载和定位。
(2)网络运行:配置网络,选择网络协议是配置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置网络服务器;网络安全控制。
(3)网络维护:主要包括故障检测与排除,发现故障、追踪故障、排除故障、记录故障的解决方法;网络检查;网络升级,主要包括用户许可证的升级,服务器操作系统升级,服务器的硬件升级。
2、局域网管理工具NetWare管理工具:SYSCON工具Windows NT管理工具:服务管理器,性能监视器二、网络管理功能1、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配置管理:配置管理的自动获取,在网络设备中自动配置信息中,根据获取手段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网络管理协议标准的MIB 中定义的配置信息;第二类不在网络管理协议标准中有定义,但对设备运行比较重要的配置信息;第三类就是用于管理的一些辅助信息;自动备份及相关技术;配置一致性检查;用户操作记录功能。
性能管理:过滤、归并网络事件,有效地发现、定位网络故障,给出排错建议与排错工具,形成整套的故障发现、告警与处理机制。
故障管理:采集、分析网络对象的性能数据、监测网络对象的性能,对网络线路质量进行分析。
安全管理:结合使用用户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传输、存储的保密与完整性机制,以保障网络管理系统本身的安全。
安全管理分三个部分,首先是网络管理本身的安全,其是被管理网络对象的安全。
计费管理:二、网络管理协议1、IAB最初制定关于internet管理的发展策略,其实采用SGMP 作为暂时的管理解决方案。
后来演变为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2、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在OSI的第三层网络层提供的管理服务优点:与SNMP相关的管理信息结构(SMI)和管理信息库(MIB)非常简单,从而能够迅速、简便地实现;SNMP是建立在SGMP基础上,而对于SGMP从们积累了大量的操作经验。
SNMP是按照简单和易于实现的原则设计的。
3、CMIS/CMIP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和公共管理信息协议:是在OSI 应用层上提供的网络协议簇,CMIS/CMIP提供支持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所需要的功能。
CMIS提供了应用程序使用的CMIP接口,同时还包括两个ISO 应用协议: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和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其中ACSE在应用程序之间建立和关闭联系,而ROSE则处理应用之间的请求/响应交互。
4、CMOT公共管理信息服务与协议是在TCP/IP协议上实现的CMIS服务,这是一个过渡性的解决方案。
CMOT没有直接使用参考模型中表示层实现,而是要求在表示层中使用另外一个协议,轻量表示协议(LPP),该协议提供了目前最普通的两种传输层协议TCP与UDP的接口。
5、LMMP局域网个人管理协议,在IEEE802逻辑链路控制LLC 上的公共管理信息服务与协议CMOL,它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网络层协议进行网络传输。
三、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1、SNMP概述:设计时围绕四个概念和目标进行设计:保持管理代理的软件成本尽可能低;最大限度地保持远程管理的功能,以便充分利用因特网资源;体系结构必须有扩充的余地;保持SNMP独立性,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网关和网络传输协议。
提供了四类管理操作:get操作用来提取特定的网络管理信息;get-next操作通过遍历活动来提供强大的管理信息提取能力;set操作用来对管理信息进行控制;trap用来报告重要的事件。
2、SNMP管理控制框架与实现SNMP定义了管理进程和管理代理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称为共同体。
位于网络管理工作站和各网络元素上利用SNMP相互通信对网络进行管理的软件统称为SNMP应用实体。
SNMP的应用实体对internet管理信息库MIB中的管理对象进行操作。
SNMP的报文总是源自每个应用实体,报文中包括访应用实体所在的共同的名字。
这种报文称为"有身份标志的报文",共同体名字是在管理进程和管理代理之间交换管理信息报文时使用。
管理信息报文包括:共同体名,数据。
SNMP的实现方式:SNMP在其MIB中采用了树状命名方法对每个管理对象实例命名。
SNMP中各种管理信息大多以表格形式存在,一个表格对应一个对象类,每个元素对应于该类的一个对象实例。
3、SNMP协议是一个异步的请求/响应协议,是一个非面向连接的协议,是一个对称的协议,没有主从关系。
SNMP的设计是基于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四种基本协议的交互过程,都是请求管理进程给管理代理,响应则都是由管理代理发给管理进程的。
只有Trap是无响应的,有管理代理单向发给管理进程。
SNMP协议实体之间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只有两种不同的结构和模式,一个PDU格式在大部分操作中使用,而另一个则在Trap操作中作为trap的协议数据单元。
4、Trap操作,是一种捕捉事件并报告的操作,实际上几乎所有网络管理系统和管理协议都具有这种机制。
四、网络管理系统1、HP-Open View不能处理因为某一网络对象故障而误导致的其他对象的故障,不具备理解所有网络对象在网络中相互关系的能力。
也不能把服务的故障与设备的故障区分开来。
性能的轮与状态的轮询是截然分开的,这样导致一个网络对象响应性能轮询失败但不触发一个报警。
2、IBM-Net View不能对故障事件进行归并,它不能找出相关故障卡片的内在关系,因此对一个失效设备,即使是一个重要的路由器,将导致大量的故障卡片和一系列类似的告警。
不具备在掌握整个网络结构情况下管理分散对象的能力。
性能轮询与状态轮询也是彻底分开的,这将导致故障响应的延迟。
3、SUN-SunNet Manager是第一个重要的基于UNIX的网络管理系统。
五、网络日常管理和维护1、VLAN的管理2、WAN接入的管理3、网络故障诊断和排除物理故障:逻辑故障:路由器故障:主机故障:4、网络管理工具连通性测试程序Ping :路由跟踪程序Traceroute:在Windows中是tracert MIB变量浏览器:第8章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主要内容:1、密码学、鉴别2、访问控制、计算机病毒3、网络安全技术4、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5、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框架6、信息系统安全评估准则一、密码学1、密码学是以研究数据保密为目的,对存储或者传输的信息采取秘密的交换以防止第三者对信息的窃取的技术。
2、对称密钥密码系统(私钥密码系统):在传统密码体制中加密和解密采用的是同一密钥。
常见的算法有:DES、IDEA3、加密模式分类:(1)序列密码:通过有限状态机产生性能优良的伪随机序列,使用该序列加密信息流逐位加密得到密文。
(2)分组密码:在相信复杂函数可以通过简单函数迭代若干圈得到的原则,利用简单圈函数及对合等运算,充分利用非线性运算。
4、非对称密钥密码系统(公钥密码系统):现代密码体制中加密和解密采用不同的密钥。
实现的过程:每个通信双方有两个密钥,K和K',在进行保密通信时通常将加密密钥K公开(称为公钥),而保留解密密钥K'(称为私钥),常见的算法有:RSA二、鉴别鉴别是指可靠地验证某个通信参与方的身份是否与他所声称的身份一致的过程,一般通过某种复杂的身份认证协议来实现。
1、口令技术身份认证标记:PIN保护记忆卡和挑战响应卡分类:共享密钥认证、公钥认证和零知识认证(1)共享密钥认证的思想是从通过口令认证用户发展来了。
(2)公开密钥算法的出现为2、会话密钥:是指在一次会话过程中使用的密钥,一般都是由机器随机生成的,会话密钥在实际使用时往往是在一定时间内都有效,并不真正限制在一次会话过程中。
签名:利用私钥对明文信息进行的变换称为签名封装:利用公钥对明文信息进行的变换称为封装3、Kerberos鉴别:是一种使用对称密钥加密算法来实现通过可信第三方密钥分发中心的身份认证系统。
客户方需要向服务器方递交自己的凭据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该凭据是由KDC专门为客户和服务器方在某一阶段内通信而生成的。
凭据中包括客户和服务器方的身份信息和在下一阶段双方使用的临时加密密钥,还有证明客户方拥有会话密钥的身份认证者信息。
身份认证信息的作用是防止攻击者在将来将同样的凭据再次使用。
时间标记是检测重放攻击。
4、数字签名:加密过程为C=EB(DA(m)) 用户A先用自己的保密算法(解密算法DA)对数据进行加密DA(m),再用B的公开算法(加密算法EB)进行一次加密EB(DA(m))。
解密的过程为m= EA (DB (C)) 用户B先用自己的保密算法(解密算DB)对密文C进行解密DB (C),再用A的公开算法(加密算法EA)进行一次解密EA (D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