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脏腑学说脾
- 格式:pdf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4
中医基础理论脏腑学说六腑
第二节六腑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胃
受纳腐熟水谷 主通降
小肠 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
大肠
传导糟粕 燥化津液
胆
贮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受肝的疏泄功能调控
膀胱
贮存尿液、排泄尿液 隶属于肾的气化功能
生理功能
胃
受纳腐熟水谷 主通降 小肠 受盛化物 泌别清浊 大肠
传导糟粕 燥化津液
病理变化
受纳腐熟障碍 胃失和降 纳少、胃胀、
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气机失常 泌别清浊失常 腹胀、肠鸣 腹痛、腹泻 大便传导 燥化失常
便秘、腹泻 腹痛、腹胀
小肠的受盛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的传导糟粕、燥化津液 实际上就是脾升胃降具体表现
胆
贮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
膀胱
贮存尿液 排泄尿液
病理变化
口苦、黄疸 胆怯易惊
尿频、尿急 尿痛、尿闭
三焦通行元气疏通水道上焦
横膈以上部分
心肺,头面
上焦如雾
中焦
膈以下,脐以上
脾胃
中焦如沤
下焦
胃以下部位
大小肠、肝肾、膀胱下焦如渎。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第30 讲脏腑之间关系(二):脏与脏之间关系现在上课,我们接着往下讲心与脾的关系。
心和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和血液运行方面,就是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把它抽象出来心和脾的关系集中表现为,我们在这里集中讲它表现为血的关系。
一、在血液生成方面,说心主血,心主一身之血,心血为脾发挥正常功能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而脾将水谷精微通过升清转输作用上输到心肺,由灌心脉而化心血,化为血,将水谷精微化赤而为血,通过这样一个生理作用把心和脾连接起来。
反之,脾运化水谷功能正常,生血统血功能正常,保证血液充足,血液运行正常,有助于心主血脉的功能。
两者彼此相须,相辅相成,这就是心与脾的关系。
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失调,常常表现为血液的生成和运行障碍。
将来同学们在学习临床课,学习方剂学的时候认真去读人参归脾丸这个方子,这个方子的思想就体现了心和脾在血的生成运行方面的关系。
第三讲心与肝。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一行血与藏血,二表现在神志上,就精神情志的调节。
首先讲在血液方面,注意心和肝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体现在调节血液的循行。
心主血脉,主持血液的循行,为血液循行的动力。
而肝藏血,一它贮藏血液,随着人体生理活动的变化,随时调节血液的分配,将血液运于诸经。
通过什么运于诸经呢?通过心主血脉这个动力运于诸经,从而建立起在血液的运行上心和肝的关系。
因此,心主血,肝藏血的功能失调,在病理上会出现血液循行障碍。
将来同学们在学习诊断学,学习临床,后面我们学习病机学,学脏腑病机的时候,那么心肝火旺,或者心肝火旺,就会出现血液运行失常,其中表现为一种出血性的病理改变。
它的理论依据在生理上就源于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表现为神志上,就是它们调节精神情志方面的关系。
我们在讲中医的神志学说的时候,讲五脏藏神,心为主导,为五脏六腑之大主,那么心主神志,它对全身的神志活动具有主宰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讲了肝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
在调节神志活动当中,在五脏之中心为主导,发挥主宰作用,肝仅次于它。
一、脏腑(脏象)学说脏腑学说是研究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前人称脏腑为“脏象”。
主要内容: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相互关系;同时包括起物质基础气、血、精、津液等。
五脏:心、肝、脾、肺、肾;“藏精气”。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传化物质”。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胞宫、形态似腑,功能似脏。
二、脏腑功能及关系心与小肠:(实证用药:清瘟败毒散、整肠安;虚证用药:倍利乐、脾胃健)心,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小肠,受盛,化物,分别清浊。
两者的关系:通过经脉联系构成的表里关系。
例:心火亢盛,机体不但有心病,还有小肠病变,这是心移热于小肠的缘故,可以用诺达清瘟败毒散加整肠安,清热泻火,调理肠道湿热病。
肺与大肠:(实证用药:感克康、整肠安;虚证用药:心肺健、脾胃健)肺,主气、司呼吸、主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主皮毛,开窍与鼻;与大肠相表里,传送糟粕,排泄粪便。
两者的关系:通过经脉联系构成的表里关系。
脾与胃:(实证用药:毒特威、整肠安;虚证用药:脾胃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统摄血液、主肌肉、四肢、开窍与口,外应于唇;胃,受纳和腐熟水谷;胃气“异常”,食欲减退,肚腹胀满、呕吐。
两者的关系:脾气主升、喜燥恶湿,胃气主降,喜润恶燥。
两者相反相成,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消化,吸收营养和输布津液的全部过程。
肝与胆:(实证用药:木梳清、整肠安;虚证用药:肝肾健、脾胃健)肝,藏血、主疏泄,主筋、其精华在爪、开窍于目;胆: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脾、胃消化食物。
两者的关系:通过经脉构成表里关系。
胆属表,肝属于里,内藏精汁来源于肝,只有肝疏泄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胆汁的化生及排泄畅通。
肾与膀胱:(实证用药:肾畅通;虚证用药:肝肾健)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骨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膀胱,贮留和排泄尿液。
(⼀)脏腑的名称与分类 脏,古作臟,⼜作藏。
其义有⼆:⼀是指藏于体内的脏器,⼆是指五脏主贮藏精⽓。
腑,古作府,有府库之意。
腑多为中空器官,类府,⼜多与饮⾷物的贮藏、消化有关。
脏腑,主要指⼈体的内脏。
根据其各⾃不同的⽣理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类器官。
藏象学说,即是以脏腑为物质基础,运⽤脏腑与其他组织器官的系统联系及与⾃然界相互通应的关系,构成⾃⼰的理论系统。
考试⼤站收集通过脏腑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来把握⼈体⽣理、病理的活动规律。
(⼆)脏腑的⽣理特点 1. 五脏的⽣理功能特点 五脏主贮藏精⽓,藏⽽不泻。
中医学认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均贮藏于五脏。
贮藏于五脏的精⽓,越充满越好,⽽不能过度耗散,故称藏⽽不泻。
如《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藏者,藏精⽓⽽不泻也,故满⽽不能实”。
五脏除贮藏精⽓外,还藏神,如《灵枢·本藏篇》说:“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
”故⼜有“五神脏”之称。
2. 六腑的⽣理功能特点 六腑主传化⽔⾕,泻⽽不藏。
中医学认为,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纳、消化饮⾷物及传导排泄糟粕。
因其摄⼊饮⾷物,在吸收⽔⾕精微后,要及时把糟粕排泄到⼈体外,称为泻⽽不藏。
故《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者,传化物⽽不藏,故实⽽不能满也。
” 3. 奇恒之腑的⽣理特点也是“藏⽽不泻”与五脏类似。
4. 掌握脏与腑的区别,有⼀定意义。
如中医认为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者可以泻其腑,腑虚者可以补其脏等。
(三)⼩结 通过本章“脏腑”概说的学习,应当指出,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理、病理学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
中医学藏象学说中⼀个脏腑的⽣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理学中⼏个脏器的⽣理功能;⽽现代解剖⽣理学中的⼀个脏器的⽣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个脏腑的⽣理功能之中。
这是因为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体某⼀系统的⽣理和病理学概念。
第17 讲五脏:脾的生理功能脾的生理特性(一)三、脾上一节我们讲到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这一节我们接着往下讲,讲脾的生理功能。
脾的第一个生理功能叫脾主运化,运即是转运、输送,化有消化、吸收的含义。
所谓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
这个定义包括两个要素,一、将水谷转化为精微;二、吸收精微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
脾主运化的功能可以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我们首先讲它的运化水谷的功能,什么叫做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所谓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
脾运化水谷的具体作用,饮食水谷经口摄入以后,经过胃的受纳和腐熟作用,在此基础上靠脾的运化作用,将水谷化为精微,通过脾的升清、转输和温煦作用完成化和运的过程,化是指将水谷转化为精微,脾将水谷转化为精微,具体的地点是在小肠,为什么在小肠?我们后面在讲六腑的时候再进一步讲,在完成了在把水谷化为精微之后,通过它的转输作用——运,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将精微物质通过脾的升清作用,上输给心肺化为气血而后输布全身,这就是脾运化水谷的具体机制和作用。
通过脾运化水谷的作用和机制,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来:一、脾为后天之本;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这是中医学著名的两个原理,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这两个原理就是根据脾主运化的功能推理出来的。
第一、我们讲脾为后天之本,这个原理涉及到的概念:一、脾;二、后天;三、水谷精微;四、气血。
通过这些概念经过逻辑推理后得出的结论为后天之本。
我们来看中医学是怎样推理得出这个结论的呢?首先,我们(看)后天,后天是指人从出生之后到死亡这一段生命历程。
人出生以后,必须摄取食物,通过食物转化为精微,由水谷精微转化为生命必须的物质气和血,这是第一。
第一点讲的就是后天必须有充足的营养物质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精微,一个是气血。
精微是指水谷精微。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五脏——脾的生理特性、肝的生理功能现在上课,上一节我们讲脾的生理特性,讲了第一个特性,叫脾主升清,又称脾气宜升,得出来脾宜升则健这样一个著名的原理。
由这个特性,推理出脾宜升则健。
下面我们讲脾第二个生理特性,脾喜燥恶湿,这也是咱们中医理论当中的一个难题,在这一节也是一个重点,涉及到中医的气化、涉及到运气,在这里只要求同学们做一般了解,旨在了解它的实践意义就可以了。
根据气化学说、运气学说(至于什么是运气学说?以后同学们再学习,暂时就这样理解),规定脾和胃在五行中同属土。
根据运气学说,还要分阳土和阴土,是湿土还是燥土,脾和胃这二者规定它们的阴阳属性,胃为阳,脾为阴。
同属土,胃为阳土,脾为阴土。
就气化来说,胃为燥,脾为湿。
湿和燥两者相比较而言,按照阴阳的属性,湿属阴,燥属阳。
把阴阳去掉,从气化来说,燥湿来说,规定脾为湿土,胃为燥土,同学们先理解到这个程度。
湿土指脾而言,燥土指胃而言,那么燥和湿有什么关系呢?根据阴阳学说,燥湿相对,阴阳相对,应该处于和谐状态。
也就是说脾湿和胃燥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意味着脾胃的生理功能是正常的。
这是一。
第二、就燥与湿相比较而言,中医还认为燥能胜湿,燥能抑制湿,使湿处于和谐状态,叫做无过无不及。
那么燥和湿,燥属阳,湿属阴。
我们上一节课讲阳和阴的关系,阳起主导作用。
为什么强调湿与燥的问题?强调阳燥能胜湿,没有阴湿能胜燥。
这里也体现了阴阳之间的关系,阳主阴从的关系,强调是阳气的重要作用。
所以第二记住,燥能胜湿。
至于为什么燥能胜湿?有兴趣的同学就这个问题将来学习运气的时候再进一步探讨。
这里只记住脾湿胃燥这两者比较而言,燥能胜湿,胜湿的结果使湿处于无过无不及的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脾的功能正常。
燥不能胜湿,那就是会出现湿太过,也就说胃的燥不能抑制脾的湿,达不到两者和谐状态,就会出现脾的湿太过,在这种情况下脾由正常生理状态转化为病理状态。
就这个意义讲脾恶湿,和燥相对,所以古人得出结论叫脾喜燥恶湿。
第三章脏象三、脾脾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之下,与胃以膜相连,“形如犬舌,状如鸡冠”,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
主运化、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百骸皆赖脾以濡养,故有后天之本之称。
在五行属土,为阴中之至阴。
脾与四时之长夏相应。
(一)脾的解剖形态1.脾的解剖位置:位于腹腔上部,膈膜下面,在左季胁的深部,附于胃的背侧左上方,“脾与胃以膜相连”(《素问·太阴阳明论》)。
2.脾的形态结构:脾是一个形如刀镰,扁平椭圆弯曲状器官,其色紫赤。
在中医文献中,脾的形象是“扁似马蹄”(《医学入门·脏腑》),“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医贯》),“形如犬舌,状如鸡冠,生于胃下,横贴胃底,与第一腰骨相齐,头大向右至小肠,尾尖向左连脾肉边,中有一管斜入肠,名曰珑管”(《医纲总枢》)。
“扁似马蹄”是指脾而言,“形如刀镰”,“犬舌”、“鸡冠”是指胰而言。
总之,从脾的位置、形态看,可知脏象学说中的“脾”作为解剖学单位就是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和胰。
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脾和胰所能囊括。
(二)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指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功能。
实际上,脾就是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转输,是在脾胃、肝胆、大小肠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其中脾起主导作用: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升清和脾阳温煦的作用:脾宜升则健。
“人纳水谷,脾气化而上升”(《医学三字经·附录·脏腑》),“脾升而善磨”(《四圣心源》),水谷入胃,全赖脾阳为之运化。
故“脾有一分之阳,能消一分之水谷;脾有十分之阳,能消十分之水谷”(《医原》)。
脾的运化功能,统而言之曰运化水谷,分而言之,则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
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教案一、课程介绍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习的基石,它涵盖了中医对人体的认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理论。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中医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以及辨证论治的方法。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中医基础理论,从而为进一步学习中医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理解并掌握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及诊治方法。
3、学会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4、培养学生对中医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中医基本概念:讲解中医的基本概念,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
2、阴阳五行学说:讲解阴阳学说的含义和应用,五行的含义和作用。
3、脏腑经络理论:讲解脏腑的功能和关系,经络的循行和作用。
4、病因病机理论:讲解疾病的产生原因和发病机制,包括外邪、内因、病理产物等。
5、辨证论治:讲解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的中医病例,使学生了解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方法。
4、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发表观点,提高学习效果。
5、课堂互动: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估。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论文阅读、案例分析等,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进度本课程共分为16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具体教学进度如下:1、中医基本概念(2课时)2、阴阳五行学说(2课时)3、脏腑经络理论(2课时)4、病因病机理论(2课时)5、辨证论治(2课时)6、针灸推拿实践操作(4课时)7、复习与总结(2课时)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一、概述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涵盖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概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医临床知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