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34首古诗词分类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29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34篇1《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
“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中考必背古诗词赏析十、《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
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①“钟”字拟人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情意(“钟”字使大自然染上了感情色彩,传达出诗人对泰山的钟爱、赞美之情);②“割”字拟人手法,显出泰山遮天蔽日,写近望之势(“割”字用的新奇有力,仿佛“昏”和“晓”是泰山割开来的,写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的气势。
)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哲理: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
精神: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4、“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什么特点?“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之情?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十一、《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
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
初中⽣必背的34⾸古诗词及赏析初中⽣必背的34⾸古诗词⼀、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露为霜。
所谓伊⼈,在⽔⼀⽅。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中央。
蒹葭萋萋,⽩露未晞。
所谓伊⼈,在⽔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露未已。
所谓伊⼈,在⽔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中沚。
三、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以观沧海。
⽔何澹澹,⼭岛竦峙。
树⽊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之⾏,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幸甚⾄哉,歌以咏志。
四、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境,⽽⽆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远地⾃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
海内存知⼰,天涯若⽐邻。
⽆为在歧路,⼉⼥共沾⼱。
六、次北固⼭下唐王湾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七、使⾄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胡天。
⼤漠孤烟直,长河落⽇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杨花落尽⼦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与明⽉,随风直到夜郎西。
九、⾏路难唐李⽩⾦樽清酒⽃⼗千,⽟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拔剑四顾⼼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雪满⼭。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梦⽇边。
⾏路难!⾏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曾云,决眦⼊归鸟。
会当凌绝顶,⼀览众⼭⼩。
⼗⼀、春望唐杜甫国破⼭河在,城春草⽊深。
篇一:爱国忧民(10首)一.《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3、诗中第二联,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时起时沉。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4诗中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运用双关的修辞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惶恐不安和孤苦伶仃)。
5.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第二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国家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本句运用了反衬的写法)2、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破"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中考必备首古诗赏析中考必背34首古诗词赏析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比兴手法,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的大胆执着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1、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析:比兴手法,描写一个男子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失望的心情。
全诗共三章,每章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的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渲染气氛。
三、《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汉代乐府诗。
本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是“动静结合”写法。
“日月之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这从两个“若”字可看出。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四、《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初中语文34首必背古诗词赏析题汇总1《观沧海》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生”和“入”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夜将近未尽,太阳已经升起;旧年还没过完,江上的春天已经到来。
“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哲理;也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潮水涨满时,两岸间江面开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
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
“争”和“啄”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
莺歌燕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
表现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渐”运用想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逐渐繁茂的景象。
“没”写出了草刚刚遮盖马蹄的情景,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直抒胸臆,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4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中考34首古诗词阅读赏析中考古诗词阅读赏析:34首经典之作中考古诗词阅读赏析是学生们提高语文能力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本文选取了34首经典古诗词,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内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一、《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五、《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六、《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七、《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八、《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十、《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古诗词赏析完美版古诗词赏析:完美版中国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体验。
本文将对古诗词进行深入赏析,探索其完美之处。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类型。
本文将采用文学评论和诗词赏析相结合的写法,旨在通过对古诗词的韵律、词句、意象等方面的分析,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在筛选古诗词时,我们需注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既可以是抒发情感、描绘景色的抒情诗,也可以是寓意深长、富有哲理的咏史诗。
1.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间的诗歌305篇。
后称“诗三百”。
其诗歌根据音乐的特色分为“风、雅、诵”三大类。
诗歌赏析:《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
第一章用起兴开篇,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
还是以“兴”写起,长短不齐的荇菜,就应当想尽办法在船的左右两边采择,“窈窕淑女”,就应当醒着梦着都念念不忘。
追求不到,小伙子非常忧虑,日夜思念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把一个深受相思之苦折磨而不能自已的人,写得非常传神。
第三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2.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歌赏析:《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每章都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借景抒情,把水乡清秋的景物同诗中的主人公的相思感情交融在了一起,渲染气氛。
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
中考系列语文34首古诗词名篇阅读与鉴赏一观沧海(曹操)七上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大意】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作者曹操的认识。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字统领全篇的写景。
4.诗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5.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和抱负?二闻王昌龄坐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七上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大意】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赏析】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
1."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2."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又采用-----手法,抒发了---------- 。
(春望)(观刈麦)(秋风为茅屋所破歌)(过零丁洋)(己亥杂诗)(江城子 密州出猎)(雁门太守行) (泊秦淮)(山坡羊 潼关怀古)(相见欢)1、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①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移情于物,拟人,花感时也溅泪,鸟伤别亦惊心。
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 己思家之情。
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现对家人的思念。
③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细节描写。
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
2、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FI 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 前两句用白日和天涯烘托无限离愁,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大名句,试选一个角度作赏析。
① 移情于景,是新生命的赞歌;②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 热情。
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
3写作者的辞官别离之愁,也抒发作者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冒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熾。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白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足! 1思想情感: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利人的思想情感。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集中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利人 的思想情感。
4、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 妇姑荷箪食, 足蒸暑土气, 复有贫妇人, 听其相顾言, 今我何功德, 五月人倍忙。
初中语文中考必背三十四首古诗词赏析一、《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d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
“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
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
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1、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蒹葭》是“风〞中的一首爱情诗。
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中考33古诗词赏析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⑵《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⑶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
第二层(3-8句):写登山观海所见。
描写海水和山岛。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惊讶、赞美的感情。
脚下山岛耸立海心,又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是作衬托用。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把大海点染得生机勃发。
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配,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第三层(9-10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见义。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开阔、宏大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
⑸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⑴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王湾,唐代诗人。
⑵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书,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河北中考34首古诗赏析2016/11/13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此刻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⑵《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怀诗。
诗人勾画了海洋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情况,表现了广阔的胸怀,抒发了一致中国立功立业的志向。
⑶“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烂,若出其里”是古诗文中“互文见义”。
即文字上只交待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
句中不仅说:“日月之行”,也说“星汉之行”;不仅说“星汉绚烂”,也说“日月绚烂”。
合起来说,“日月星汉之运转与绚烂,均若出于沧海之中”。
又如《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子夜鸣蝉”应理解为“鹊惊蝉鸣都出现于子夜明月清风的境地之中”。
⑷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址,直陈其事,特别朴素,“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十句写爬山观海所见。
第二层(3-8句):描绘海水和山岛。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衬着海洋那种苍莽动乱的气概。
一个“何”字,一个叠词“澹澹”,表达了吃惊、赞叹的感情。
脚下山岛矗立海心,又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意思是:茫茫的海洋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矗立在海心。
这一层所有是写实景。
是作衬托用。
海水涟漪,是动向;山岛矗立,是静态,动静相互映托,显示了海洋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旧是静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繁荣昌盛的情况,把海洋点染得活力勃发。
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静动相当,显现了海洋风起云涌的气概,“涌”字用得特别优异。
从描绘中,我们不但看到了海洋波涌连天的形态,并且忧如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第三层(9-10句):借助奇异的想像来表现海洋吞吐日月星斗的气派。
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觉,从两个“若”字能够看出。
这四句是全诗的热潮,诗人创建出这样一个广阔、弘大的境界,也最能表达自己广博的胸怀。
中考34首古诗词名句赏析大全1、《望岳》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4、《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5、《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二句是说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
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6、《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7、《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
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8、《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深切感情。
篇一:爱国忧民(11首)一、《过零丁洋》中考试题集萃1.诗中第二联 , 运用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容上作简要分析。
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5.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6.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7.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二、《春望》中考题集锦1、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深”字,表现了。
3、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4、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5、"国破山河在"中"破"给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6、此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7、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8、结合全诗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9、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0、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1、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12、后三联写诗人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三、《己亥杂诗》中考题集锦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和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3、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4、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
卸甲归田的惆怅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5、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四、《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考题集锦1、简要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3、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五、《泊淮》中考题集锦1、上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
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
2、“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3、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5、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渔家傲秋思》中考题集锦1、上阕中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该词是(作者)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
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0、(1)一个“”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
11、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分析。
七、辛弃疾《破阵子》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4、这词首融与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7、为什么说《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8、本词上阕描写军旅生活,写了、、、和等五个画面;下阕描写了骑快马、拉雕弓的战斗场面。
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考题集锦1、第①段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怎样理解“长夜沾湿何由彻”这句话?3、你认为此诗之所以能震撼读者的心灵,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魅力以外,最重要的是什么原因?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看法。
4、本诗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观念,结合上文评价杜甫的思想。
5、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九、《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集锦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3、“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 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5、“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一句,运用典故,拿自比,表达了作者。
用典的作用是:。
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 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7、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 ;下阕重在___ ____。
8、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9、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 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 ____的豪情壮志。
10、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__ ____”。
11、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1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___ _____之情。
13、这首词用一个“_____ ___”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___ _____派词篇的典。
上片表现词人_____ ___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__ ______,抒发了______ __。
十、《雁门太守行》中考题集锦1、首句用压城的黑云暗喻,一个“压”字把敌军的的情况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阅读全诗,试从表现手法和容两方面谈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
3、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就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颔联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的很壮美,其中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5、颈联中“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的刺客荆轲的《易水歌》。
6、尾联中的“黄金台”,相传是战国的燕昭王所筑,引用这个典故,作用是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7、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是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政治立场,这里所说的“报君”、“为君死”跟封建时代臣子的“愚忠”有着本质的区别,“君”这是中央集权的象征,“为君死”即为维护中央集权战死。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句也可算得是诗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了。
十一、《观刈麦》中考题集锦1、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2、贫妇拾麦的目的是拾此充饥肠。
揭示农民贫困穷苦食不果腹的实质的句子是家田输税尽。
表明农民劳动生活艰辛的句子: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表明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表现丰收在望的句子: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
表现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A这是一首诗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B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C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
D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比手法。
E作者对农民生活艰辛和贫妇人悲惨处境的同情之心怜悯之情,自始至终洋溢于字里行间,自然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诗人最后的慨叹更引人深思。
4古代诗歌中有很多反映劳动人民生活悲惨艰辛的诗,请你再背默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绅〈〈悯农〉〉篇二:雄心壮志(4首)12、《观沧海》中考试题集萃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3分)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①观沧海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
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7、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8、在这些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9、简要赏析画线句。
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互文见义,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
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13、《望岳》中考题集锦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望高大雄伟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3、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