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伯对桓公问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6
《晏子对齐侯问》和《史伯对桓公问》的论证晏子对齐侯问和史伯对桓公问是两篇重要的国策论文,都涉及到了国家的发展和治理问题。
两篇文章反映了两位智者在当时的时代对国家方针与国策的审慎思考和重要建议。
本文将从“儒家文化”和“治国理念”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分析晏子与史伯对于国家治理的见解,为当代国家治理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儒家文化”与晏子、史伯的国家观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
根据儒家的思想,个人需要以“仁德”为本,尽职尽责地履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而国家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框架,为个人提供理性的道德指引。
在晏子对齐侯问中,晏子提到:“君子以正立国, 待人以仁恕,治国以平乐, 聚民以和睦。
” 晏子强调了国家需要以“正”为本、以“仁恕”为待人准则、以“平乐”来治理国家、以“和睦”来团结人民四个方面。
这一体系的观念可以说是一个与儒家主张和谐、正义、仁爱道德体系相一致的理论建议。
在史伯对桓公问中,他提出了完善的国家政策思路。
史伯以“耐久之策,仁义之治”为基本方针,强调了“仁道”、“惠政”和“质朴”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
这条治国策略可以说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它凸显出了对人民关怀、对恶劣行为的抵制以及对诚实守信的推崇重要意义。
这组政策体系与儒家文化重视人伦、道德规范等基本原则相呼应。
二、“治国理念”与晏子、史伯的国家观晏子和史伯的国家管理理念强调了“仁德”和“善治”。
他们都提出了一些治国方略,这些方略都体现出对国家发展的深刻认识和合理管理的方法。
在晏子的文中,他提到了“正”、“仁恕”、“平乐”、“和睦”四个方面,这些方面构成了一个治国基石。
桓公的治理离不开“耐久之策,仁义之治”、“仁道”、“惠政”和“质朴”等基本理念,这些概念被理解为治国的基本要素。
从对比分析晏子与史伯的理念可以看出,他们的观点有共性,也有不同点。
晏子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国家治理体系,规范国家的各个方面。
建立科学、公正、公平的司法体系,使人们法律意识增强,从而使国家文明化进一步提高。
史伯对桓公问《国语》《国语》,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但现代有的学者从内容判断,认为是战国时期的学者依据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凡二十一卷(篇),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记事。
记事时间,起自西周中期,下迄春秋战国之交,前后约五百年。
相较《左传》、《国语》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公曰:“周其弊①乎?”对曰:“殆于必弊者也。
《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②今王弃高明③昭显,而好谗慝暗昧④;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⑤。
去和而取同。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⑥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⑦以卫体,和六律⑧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⑨,平八索⑩以成人,建九纪⑪以立纯德,合十数⑫以训百体。
出千品⑬,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⑮,收经入,行姟极⑯。
故王者居九畡⑰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
夫如是,和之至也。
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⑱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
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
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⑲。
天夺⑳之明,欲无弊,得乎?”【作品注释】①弊:衰败。
②《泰誓》句:《泰誓》,《尚书》篇目,“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③高明:指崇高明睿的人。
④暗昧:愚昧;昏庸。
⑤顽童穷固:愚顽鄙陋的人。
⑥丰长:丰富而久长。
丰盛而长大。
⑦四支:即四肢。
⑧六律:六律指十二律中六个阳律。
此处指音乐。
⑨七体:人体的眼、耳、口、鼻七孔,即七窍。
役心:养心。
⑩八索:古书名。
后代多以指称古代典籍或八卦。
本文中郑人认为八卦与身体八个部位对应。
⑪九纪:指九脏的功能。
⑫十数:十种等级。
⑬千品:犹言百官。
⑭万方:万官。
⑮材兆物:犹万物。
1、《樊迟、仲弓问仁》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祖上是宋国贵族。
曾任鲁国司寇。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宣称“克己复礼”。
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
《论语》今本由东汉郑玄厘定,共二十篇,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经》、《易经》、《尚书》、《春秋》、《礼记》艺术赏析:言虽简意颇丰,语只片而形甚显。
语言特色: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2、《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
曾任齐宣王客卿,将“仁”发展成为“仁政”。
提倡“王道”,主张“性善论”。
其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思想资源。
《孟子》,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今传七篇。
宋代,《孟子》成为《四书》之一。
孟子有重民、亲民的理想,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缘木而求鱼”艺术特色:善于辩论,逻辑推理、善用比喻、寓言等方式,排比、叠句等修辞在语言上,孟子散文明白晓畅,简洁凝练,不事辞藻,对后事文章语言影响很大。
3、《原君》——《明夷待访录》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称梨洲先生。
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
明诸生,其父黄尊素为东林党重要成员,受魏忠贤迫害而死。
黄宗羲师从刘宗周,曾被南明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
著作:《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明文海》(编)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原君》仿韩愈《原道》、《原毁》等立题,抨击“家天下”思想。
文章敢于反对专制、挑战君权的胆识。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标志着古代民本思想向现代民主意识的转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史伯对桓公问一.《国语》《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记言体国别史,二十一篇,大致成书于战国楚年,相传为左丘明所作。
又称之为《春秋外传》,和作为《春秋内传》的左传并列,两书互为表里,互相参证。
《国语》是一部历史文集汇编,关于春秋八个国家史事的记载详略不同,文风迥异,非出自一人之手,可能为当时各国史官所记载,再经整理润色而成,至西汉刘向考校最后定型。
《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其所记史事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且其记叙涉及到边远地区,也记载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国语》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
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二.创作背景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
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李昂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
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
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史伯对桓公问
历史伯对桓公问:
历史伯是西汉最著名的历史学家,属于司马迁学派。
他立志研究古文献,写出有历史价值的作品,以及把古代历史实事介绍给后人。
桓公是西汉的有权势的宰相,他在文治上把兵政、官制、教育、祭祀等都运用在实际操作中来确立规则,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和平。
桓公让历史伯问他:“能不能根据古文献,写出对于上古历史实事有价值的历史书籍来把那些实事记录下来?”
历史伯表示得意,他说:“好的,容我调查研究那些古文献,再联系实际,然后写出历史书籍,记录古代历史实事,确保它们不能被遗忘。
”
历史伯把历史的发展写成了《史记》,历史学家们把他称为“史家宝库”,他的书被认为是记录古代历史发展最完整和精确的书,也是对我们上古历史实事最宝贵的资料。
史记不仅成为记载历史实事最权威最完整的资料,而且也在数千年后仍旧受到后世的广泛重视与赞赏,以此可见历史伯对于西汉的贡献有多重大。
1.樊迟、仲弓问仁(《论语·颜渊》、《论语·子路》)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出门做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一样,役使百姓如同承奉重大的祭祀。
)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别人。
)⑶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我虽然不聪慧,也要按照您的话去做。
)⑷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选用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
)⑸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平日里言行端庄,做事严肃认真,待人衷心诚意。
)2.《老子》二章(《老子》)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因为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⑵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因此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倾倚,音和声互相和谐,前和后互相接随。
)⑶是以圣人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⑷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弗居。
(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培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为但不强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居高自傲。
)⑸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大自然的法规,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是这样,是损减不足来供奉有余。
)⑹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处,他不愿意表现自己的贤德。
)3.晏子对齐侯问(《左传·昭公二十年》)⑴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
(齐景公从打猎场所归来,晏子在遄台随侍)⑵“据亦同也,焉得为和?”(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谐呢?)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成其可。
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国君认为可行的,其中包含有不可行的地方,臣下进言指出这些地方,使之趋于完善可行;国君认为不可行的,其中也包含了可行的地方,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行的,去掉不可行的。
【国语配音电影天堂】国语郑语全文译文【--经典手机短信】《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
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下面就是为您收集整理的国语郑语全文译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国语郑语全文桓公为司徒,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问于史伯曰:“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以逃死?”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偪也。
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宋、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
非亲则顽,不可入也。
其济、洛、河、颍之间乎!是其子男之国,虢、郐为大,虢叔恃势,郐仲恃险,是皆有骄侈怠慢之心,而加之以贪冒。
君若以周难之故,寄拏与贿焉,不敢不许。
周乱而弊,是骄而贪,必将背君,君若以成周之众,奉辞伐罪,无不克矣。
若克二邑,邬、弊、补、舟、依、历、华,君之土也。
若前华后河,右洛左济,主芣、騩而食溱。
洧,修典刑以守之,是可以少固。
”公曰:“南方不可乎?”对曰:“夫荆子熊严生子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
叔熊逃难于濮而蛮,季是立,薳氏将起之,祸又不克。
是天启之心也,又甚聪明和协,盖其先王。
臣闻之,天之所启,十世不替。
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偪也。
且重,黎之后也,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
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
其后皆为王公侯伯。
祝融亦能昭显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
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为夏伯矣,大彭、豕韦为商伯矣。
当周未有。
已姓昆吾、苏、顾、温、董,董姓鬷夷、豢龙,则夏灭之矣。
《韩非子·难二第三十七》白话译文有人说:管仲在小人中洗刷了桓公的耻辱,却在君子中滋长了桓公的耻辱。
假使桓公开仓赈济贫苦的人,审查囚犯放掉轻罪的人,不合乎义的话,就不能洗刷耻辱;假使这样做是合乎义的,桓公不及时去做,而要等到丢了帽子才去做,那么桓公的行义岂不是为的丢了帽子?这样说来,即使在小人中洗刷了丢帽的耻辱,却又在君子中滋长了失义的耻辱。
况且开仓赈济穷人,这是赏赐无功的人;审查囚犯放掉轻罪的人,这不是惩罚有罪的人。
赏赐无功的人,民众就会侥幸地希望从君主那里获得意外的赏赐;不惩罚有罪的人,民众不受惩罚就容易为非作歹。
这是国家混乱的根源,怎能用来洗刷耻辱呢?三从前周文王侵占盂地、攻克莒地、夺取酆地,办过三件事后,引起了纣王的厌恶。
文王于是很害怕,要求进献给纣王洛水西边、赤壤地方方圆千里的土地,用来请求废除炮烙这种酷刑。
天下人都很高兴。
孔子听到后说;“文王真仁慈啊!不看重方圆千里的土地而请求废除炮烙之刑。
文王真聪明啊!献出方圆千里的土地而得到天下的人心。
”有人说:“孔子认为文王聪明,不也是错的么?聪明的人,是能够知道祸难所在从而避开的人,因此自身不会遭到祸患。
假使文王被纣王憎恨的原因,是因为文王不得人心吧,那么文王虽用求得人心的办法来解除纣王的憎恶也是可以的。
纣王因文王大得人心而厌恶他,他自己又轻易放弃土地而争取人心,这就更使纣王怀疑。
正因如此,他才被戴上刑具监禁在羑里。
郑长者说过:“能领会和实行道的人是无所作为、无所表现的。
”这话最适用于文王了,这样做就可以不使人怀疑他。
孔子认为文王聪明,还没有达到郑长者论点的水平。
四晋平公问叔向说:“从前齐桓公多次会合诸侯,匡正天下,不知靠的是臣子的力量,还是君主的力量?”叔向回答说:“管仲善于裁剪,宾胥无善于缝纫,隰朋善于镶边,衣服做成了,君主拿起来穿上。
这是臣子的力量,君主出了什么力呢?”师旷趴在琴上笑起来。
平公说:“大师笑什么?”师旷回答说:“我笑叔向回答君主的话。
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统招专升本语文二模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下列句子使用拟人修辞格的一项是()A.天潮潮地湿湿,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B.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C.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D.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2.下列选项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B.亟请于武公,公弗许C.将袭郑,夫人将启之D.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3.余光中是当代重要的学者、作家、诗人、翻译家,他的散文集有()A.《钟乳石》B.《分水岭上》C.《白玉苦瓜》D.《舟子的悲歌》4.《史伯对桓公问》中的谗慝暗昧是指()A.贤臣B.食物C.小人D.史官5.下列作品中属于郭沫若历史剧的是()A.《王昭君》B.《女神》C.《星空》D.《恢复》6.《聊斋志异》的作者是()A.高鹗B.蒲松龄C.吴敬梓D.曹雪芹7.××县公安局行文禁止赌博应用()A.公告B.通告C.通知D.决定8.《箱子岩》这篇游记,综合运用了抒情和议论的手法,其中的议论表现为()形态A.先叙后议B.夹叙夹议C.归纳论证D.比较论证9.《苦恼》中人与马的对比体现在()A.姚纳伫立如幽灵,马伫立如蜜糖饼B.姚纳挨受脖儿拐,马挨受鞭子抽打C.姚纳死了儿子,马死了初生的马崽儿D.无人听姚纳诉说,小母马却认真地倾听10.对《咏怀古迹》(其一)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七律,谐声律,工对仗是律诗的特点,此诗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且每联对句都押un韵B.首联赴字突出三峡两岸群山山势的雄奇,对句中点出昭君村所在地,诗人用高山大川的雄伟气势烘托王昭君C.颔联写王昭君一生的悲剧,颈联写出昭君对汉元帝仅凭图画造成她葬身塞外的怨恨,抒发昭君怀念故土、魂归故国的迫切心情D.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表达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11.诊断侵蚀性葡萄胎的依据是()A.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肌层B.肉眼观呈葡萄状C.水泡状绒毛侵入子宫黏膜下层D.绒毛间质血管消失12.《晏子对齐侯问》和《史伯对桓公问》共同的文章主题是()A.和而不同B.和而同C.同而不和D.和或同13.莫言凭借作品()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A.《红高粱家族》B.《檀香刑》C.《生死疲劳》D.《蛙》14.下列作品为俄国著名小说家契诃夫所作的是()A.《羊脂球》B.《麦琪的礼物》C.《变色龙》D.《米龙老爹》15.李白的号是()A.香山居士B.青莲居士C.六一居士D.东坡居士16.关于《哈姆雷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描述了以丹麦宫廷为背景,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B.抒发了哈姆雷特对贝娅特丽丝纯真的爱C.把对社会各阶层的描写同对社会现实的描绘结合起来,逼真地再现了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D.《哈姆雷特》缺乏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17.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18.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自称()A.季鹰B.桓温C.江南游子D.刘郎19.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是()A.莫言B.余华C.苏童D.王蒙20.《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引发故乡之思的景物是()A.晚风B.淡酒C.过雁D.黄花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统招专升本语文摸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史伯对桓公问》中的谗慝暗昧是指()A.贤臣B.食物C.小人D.史官2.《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由人生感叹转向写游子思妇的一句诗是()A.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3.我国辞赋史上第一篇反映田园隐居生活的作品是()A.《二京赋》B.《归田赋》C.《两都赋》D.《别赋》4.《前赤壁赋》一文中,客所起的作用是()A.启发作者的思考B.衬托作者的形象C.代表作者思想的一个侧面D.在思想上与作者相似5.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倾向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的作家是()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茅盾6.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史记》的文学家是()A.戴望舒B.闻一多C.郭沫若D.鲁迅7.下列作品不属于乐府旧题的是()A.《燕歌行》B.《氓》C.《关山月》D.《行路难》8.《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9.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的君是指()A.王维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10.下列哪一部是张抗抗的中篇小说()A.《隐形伴侣》B.《嫁衣之纫》C.《白罂粟》D.《淡淡的晨雾》11.被誉为英国戏剧之父的剧作家是()A.莎士比亚B.高尔斯华绥C.毛姆D.狄更斯12.下列语句中的事字用作动词的是()A.对月五六人,管弦三两事B.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C.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D.莫府省约文书籍事13.《听听那冷雨》一文时空不断变化和转移,文中没有写到的地方是()A.大陆B.台湾C.美国D.英国14.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留存的剧本有()A.30部B.34部C.36部D.37部1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句诗出自()A.《归园田居》B.《饮酒》(其五)C.《归去来兮辞》D.《山居秋暝》16.关汉卿《单刀会》中的主人公是()A.关羽B.赵云C.周瑜D.鲁肃17.《石崇与王恺争豪》一文刻画王恺形象,重点是()A.突出肖像B.记叙行为C.描写语言D.揭示心理18.下列作品集属于杜甫的是()A.《李太白集》B.《东坡乐府》C.《杜少陵集》D.《李义山诗集》19.《汉书》是我国第一部()A.编年体史书B.国别体史书C.纪传体通史D.纪传体断代史20.《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A.湘夫人B.湘君C.娥皇D.女英21.存诗3000多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的诗人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杜牧22.仁愧焦令谌的故事出自()A.《答司马谏议书》B.《段太尉逸事状》C.《祭十二郎文》D.《马伶传》23.《谏逐客书》选自()A.《史记》B.《战国策》C.《国语》D.《汉书》24.下列诗人中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是()A.王维B.欧阳修C.陆游D.陶渊明25.《红楼梦》里,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一段曲词引起了哪位人物的强烈共鸣()A.迎春B.林黛玉C.史湘云D.香菱26.《我与地坛》中的我是指()A.鲁迅B.史铁生C.蔡元培D.朱光潜27.屈原曾辅佐楚怀王,任左徒和()A.左尹B.三闾大夫C.司马D.少师28.下列作品属于鲁迅的是()A.《我与地坛》B.《废墟》C.《灯下漫笔》D.《故都的秋》29.下列作品属于巴金的是()A.《故都的秋》B.《废墟》C.《小狗包弟》D.《听听那冷雨》30.在《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拟物C.正喻D.反喻二、填空题(20题)31.鲁迅的《秋夜》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____32.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____33.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___,无限江山34.唐代杜甫作品中的三吏指:《新安吏》《____》和《石壕吏》35.直北关山金鼓震,____。
史伯对桓公问教学要点1、了解《国语》2、写作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3、阐述“和”“同”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1、“和而不同”的思想2、语言言简意赅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中,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不是外交上的辞令,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亘古亘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开发和创新。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
上下五千多年,纵横中外西,中华民族始终以贵和贵合的和谐为价值目标和评价体系。
和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中和、祥和;合是合作、化合、结合、合理、融合、联合、合度等。
春秋战国时期,和谐、和合便成为百家“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同归、一致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开出把天人共和乐作为“大本大宗”的万物化生根据的形而上路向;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开出“和为贵”,天人共忧乐的人格理想实践的人间世路向;以管子、墨子为代表的“和合故能谐”,修养道德化解父子兄弟怨恶的伦理论路向;以《易传》为代表的开出“保合太和”、万国皆宁的和合生生路向;以荀子为代表的开出音乐使人和敬、和亲、和顺的情感论路向。
使中华和谐、和合文化呈现绚丽多姿、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状态。
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当今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
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的冲突带来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产生社会危机,人与人的冲突而有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产生精神和信仰危机,文明冲突带来价值危机。
章节内容第二单元和而不同《晏子对齐侯问》《史伯对桓公问》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先哲‚和而不同‛的思想。
2、体会《晏子对齐侯问》一文的说理特点。
3、体会《史伯对桓公问》一文的说理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而不同‛的思想。
教学方式:讲授教学时数2课时《晏子对齐侯问》一、作品介绍《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又称《春秋左传》或《左氏春秋》。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
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确编年体史书,记事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始,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止,较详细记载了这二百五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其中对诸侯列国之间的矛盾和争斗,所记尤为具体翔实。
《左传》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大多数篇章堪称先秦叙事性质散文的代表作。
记叙线索清晰明了,取材详略得当,笔法多有变化,语言明快流畅,描写战争往往重视交待其前因后果而揭示胜负的必然性。
在叙事过程中,还能注重对人物言行和内心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和深入揭示。
《左传》所表现的思想观点有某些进步因素。
首先,它比较重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体现出某种程度的民本思想,如曹刿论取信于民;其次,表现了爱国思想,如商人弦高救郑,申包胥哭秦庭等;再次,它歌颂了一些有作为的政治家,如子产,晏婴等;另外,它还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骄奢酷烈的败行,如晋灵公不君,秦穆公以三良殉葬等等。
但是作者的基本立场是维护旧礼制,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
书中有许多地方宣扬了天道、鬼神、灾祥等迷信思想。
《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精于叙事,善于通过一系列具体情节的描写,将历史事件叙述得非常生动,有较强的故事性。
《左传》尤其擅长描写战争。
全书记载了大小军事行动有三、四百处之多。
它写战争并不单纯地描写战场情况,而是非常注意写出战争的性质,起因,双方政治情况,力量对比的变化,人心的向背,战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战争的结果和对各国产生的影响。
《左传》还非常善于描摹人物,它往往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史伯老子、孔子之前二百多年,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不为常人所知。
其人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故学者在系统的专著中无不提及。
但是,评价尚嫌不足。
此人是西周末年的王朝太史伯阳父,亦称史伯。
西周太史,掌管起草文告、策命诸侯、记录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等,为朝廷重臣。
史伯的言论见于《国语》,主要是《周语上·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两篇文字。
《史记·周本纪》《史记·郑世家》亦有所载,显然是参考《国语》而记。
文献资料简略,是后人对史伯重视不够的主要原因。
一、洞悉天下形势的巨子周幽王当政,王朝衰败,有识之士无不考虑退路,郑伯即是其一。
郑伯名友,周宣王庶弟(即周幽王之叔),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爵位伯,称郑伯友;谥号桓,为后来的郑国开国之君,称郑桓公。
周幽王命郑伯友为王朝司徒,主管教化。
郑伯友考虑自己家庭和郑地子民的安全,想作大规模的搬迁,而找史伯商量,讨教办法。
史伯长篇大论,详细分析了天下形势,为郑伯友指明了落脚之地。
史伯指出,“戎、狄必昌,不可偪也”。
西方、北方的少数民族戎、狄一定强盛起来,不能靠近他们。
郑伯友对南方抱有幻想,而史伯告诉他:季纟川(《史记》作徇)为楚君,合于民臣之心,功德超过他的先王,十代也废不了。
“夫其子孙必光启土,不可偪也。
”不可以靠近他们。
接着,史伯纵论虞、夏、商、周的历史发展,说明祝融(黄帝之后,楚人之祖)后代八个姓的演变,再次强调只有芈姓的荆国(长江中游大片地区)会兴盛。
如此,只有东方可以考虑,但也要作具体分析。
史伯指出,以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为中心,南北各有九国,西东各有八国,这三十四个国家不是周王次子、庶子以及母弟甥舅一类的亲戚,就是蛮、荆、戎、狄之人,“非亲则顽,不可入也”。
其中,只有一块地方,“唯雒之东土,河、济之南可居”。
黄河、济水、洛水、颍水之间,都是子爵男爵的小国,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郐国(今河南密县东南)稍大一些。
史伯对桓公问教学要点1、了解《国语》2、写作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3、阐述“和”“同”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1、“和而不同”的思想2、语言言简意赅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中,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不是外交上的辞令,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亘古亘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开发和创新。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
上下五千多年,纵横中外西,中华民族始终以贵和贵合的和谐为价值目标和评价体系。
和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中和、祥和;合是合作、化合、结合、合理、融合、联合、合度等。
春秋战国时期,和谐、和合便成为百家“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同归、一致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开出把天人共和乐作为“大本大宗”的万物化生根据的形而上路向;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开出“和为贵”,天人共忧乐的人格理想实践的人间世路向;以管子、墨子为代表的“和合故能谐”,修养道德化解父子兄弟怨恶的伦理论路向;以《易传》为代表的开出“保合太和”、万国皆宁的和合生生路向;以荀子为代表的开出音乐使人和敬、和亲、和顺的情感论路向。
使中华和谐、和合文化呈现绚丽多姿、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状态。
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当今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
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的冲突带来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产生社会危机,人与人的冲突而有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产生精神和信仰危机,文明冲突带来价值危机。
无论那个国家、民族,还是集团、个人,都受此冲突和危机的影响,威胁着每个人的生命与财产的安全。
如何化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和危机?已是各国政府、民间、有识之士思考的重要课题。
假如人类对这些冲突和危机漠不关心,就会将人类导向毁灭。
作为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和标志的和合思想,能为化解冲突和危机提供有力的文化资源、合理的指导思想、有效的操作设想和有益的方法启迪,因此,“和合学”是为着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危机,为着建构一个和谐的、安宁的、幸福的人类社会。
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互联网普及化,把世界联成一片。
这不一定就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以及种族之间冲突,有可能使不同文明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冲突加剧,譬如说,市场配额的不均等,利润瓜分不公平,生息领地有争议,宗教信仰有分歧,这一切价值冲突都根源于势不两立的选择。
因此,文明冲突与文明融合成为世界范围所关注的课题。
1993年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1998年第5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定,以2001年为“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
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
化解人类冲突与危机,建构和谐世界的基本理念如何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依据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特别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之间的交往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智慧主体卓越的洞见,作为化解人类冲突与危机,建构和谐世界的基本理念:一是和实生物的和生理念。
《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周易·系辞传》:“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便是和生。
如何和实生物?“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多样元素融突、和合、杂和生物。
土金木水火作为他与他者关系,是互相平衡、平等的,他与他者之间相生相克,相反相成,互尊互重,互补互济,自然万物才能和乐生长。
和生的要旨是天人都协调地和乐生长。
和生并不否定现实的竞争、斗争、冲突,但不是将其导向消灭和死亡,而是导向融突而和谐、和合,在新生命的基础上和生和荣。
二是和而不同的和处理念。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在自然、社会、人己、心灵、各文明都是生命体的情境下,它们之间如何相处,是天天斗争、战争、恐怖、紧张,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和谐相处:就国际社会而言,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近千个民族,6600种语言,各国家、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文字语言、审美情趣殊异,而构成多极世界。
在此多极世界中不能搞“同而不和”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中心主义,推行同的价值观、发展道路、社会制度。
否则就诉诸于战争暴力,而造成人道主义灾难,大批无辜生命遭杀戮。
以暴力对付暴力,以恐怖对付恐怖,就很难根绝恐怖。
国际社会只有遵循“和而不同”的和处原则,国际社会才是安全的、和平的、合作的、发展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三是己立立人的和立理念。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
己立而立人,由己及人。
自己成功立业,站得住,也要别人、别国站得住,并以仁、义、礼、智、信,恭、宽、敬、敏、惠作为仁统摄下的化解冲突的指导原则和规范道德危机的行为规则。
这种指导原则和行为规范,经孟子、荀子、董仲舒、宋明理学家的发挥,成为中国古代治疗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际间冲突和危机的主导的理论形态,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繁荣的深层动力,以及内在的凝聚力、感召力与外在向心力、认同力的活水。
四是中和乐道的和达理念。
孔子说:“己欲达而达人”。
达有通达、显达、发达之义。
己达达人,与他者共同通达、发达。
自然、社会、人己、心灵、他文明,既然自己通达、发展,亦使他者通达、发达。
不要以己达而压制、制裁人达。
当今世界无论是自然、社会、人己,还是心灵、文明等,都存在通达与不通达,发达与不发达的差分,这种差距的壮大必然造成各个层面的失衡,使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加剧,造成社会动乱,不能持续发达、己达而人达,共同发达、共同繁荣,人类才能在和谐的、平衡的发达中,享受和达的幸福生活。
中和心理是一种健康的、平和的心理,是以天地万物本我一体的博大胸怀,化解心理的种种痛苦、烦恼。
乐道既是使人心若谷,无所忧愁,而达到精神上、心理上的和乐愉悦的心境,以使社会、世界和谐。
五是文明和合的和爱理念。
和爱是和生、和处、和立、和达的核心内容,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
孔子讲:“泛爱众”。
墨子讲“兼相爱”。
《礼记·礼运》讲:“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张载讲:“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乾称篇》)的儒家“仁民爱物”的精神,才会对自然、社会、他人、他心灵、他文明赋以爱心,才会使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在爱心的指导下得以落实和施行。
21世纪,文明冲突既不是发展趋势,也不是必经之路,人类需要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其前景是和平、发展、合作的文明和合。
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尽管有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种种的差分,但人类要求和平、幸福的愿望是共同的,人类所面临的冲突和危机是共同的,他没有国界、民族、种族的区分。
因此,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和祈求,它将对世界具有启蒙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哲学中的“和而不同”思想曾经考虑过,是很深刻的大哲理。
不过,那时主要是从矛盾论角度看的。
今日忽然又想到,和、同之辨,很可能早期与人们的血缘关系有关。
以前说到这个问题时,都是拿“男女同姓,其生不蕃”这句话作为古代基本认识。
但是,也许那句话主要是人类学意义,在哲学意义上或者政治制度史方面的论述,说不定“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句话也包含这个意思,甚至可能更本质些。
此语首见于《国语.卷十六.郑语》中郑桓公问史伯关于周朝即将有祸而打算逃亡的对话中。
郑国史伯首先提出的这个“和、同”观念。
二、有关《国语》《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二十一卷。
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越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
但并不是自始至终有系统的记述,而是有重点地记载若干重大事件。
如《吴语》《越语》只记述了吴越两国争霸的经过。
《国语》与《左传》不同,详于记言而略于记事,记言的文笔又略较《左传》浅显。
既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又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
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国语》。
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某种思想。
《国语》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后人据此认为《国语》和《左传》同出自左丘明之手。
其实,《国语》和《左传》两书在编写体例、思想倾向、内容详略、语言风格、文笔特色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
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三、有关郑桓公和史伯1、郑桓公介绍:公名友,厉王少子,宣王母弟。
为周司徒,封於郑。
从平王东迁,建国於新郑。
传十三世幽公,为韩所灭。
周宣王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姬静把自己的异母兄弟姬友分封到都城镐京附近的咸林,在今陕西省华县西北一带,国号为郑,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郑国。
姬友,史称郑桓公,又因为郑国是三等诸侯国,国君为伯爵,郑桓公也叫郑伯友。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姬宫涅即位,因为郑桓公是他的亲叔叔,就封他为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
却说周幽王为人粗暴残酷,喜怒无常,每天沉溺于声色,不理朝政,并闹出“烽火戏诸侯”、“千金买一笑”的荒唐故事。
郑桓公见周幽王一意孤行,国家他日必将陡起祸患,自己只好另作打算,早思退路。
一日,他把掌管王室书籍的太史伯请到府上,问:“老大夫见多识广,侍奉过好几位天子,依您看这周室的江山还长得了吗?”太史伯长叹一声:“当今天子残害忠良,宠信小人,周室恐有累卵之险!”郑桓公点点头,又问:“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老大夫您为我筹划,怎样才能躲过这场灾祸呢?”太史伯沉吟片刻,说:“司徒不如趁早离开这是非之地,找一个安身之所。
”郑桓公忙问:“老大夫您看到哪里去比较合适呢?”太史伯说:“依我看,只有洛阳东面,黄河和济河的南面可以居住。
这个地方,临近虢国(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和郐国(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这两国国君都是贪财好利之辈,百姓们不归附他们。
您身为朝廷司徒,又是天子叔父,朝野上下都很爱戴您,只要您张口向他们借地,他们不敢不给。
日子一长,虢郐两国的百姓都会成为您的子民啊!”郑桓公说:“虢郐之地,地面平缓,是四战之地,子孙恐怕不易安身,到江南一带怎么样?”太史伯说:“以往祝融曾经作帝喾高辛氏的火正之官,功劳很大,然而他的子孙在周代都没有很兴盛的部族,只有楚国还有兴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