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第七第八单元201608190464
- 格式:doc
- 大小:300.00 KB
- 文档页数:15
1.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
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
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学,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
”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先秦儒学以个人修为的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B.汉代儒学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C.儒学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学发展流变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学对个人修为的关注2.《全球通史》:“最终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
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材料所说的“这一制度”是指A.太学制度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唐律》规定:“(遗产)应分田宅及财物者,兄弟均分……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诸在官侵夺私田者,一亩以下杖六十,三亩加一等……罪止徒二年。
”依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均分田宅及财物使兄弟都有小农经营的机会B.国家通过立法规定了小农种植经济作物的数量C.封建政府限制官吏占田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D.此规定有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
下列哪些文化现象能佐证上述观点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④5.某历史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研究《辛亥革命形势图》时发现: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南方(如右图中带标志的)。
对此他们展开了原因分析,正确的是①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集中,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②西方思想传入较早,人们的思想观念较先进③是兴中会、同盟会等发动起义较集中的地区,革命觉悟高④交通发达,便于得到西方民主国家的支持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6.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一轮复习每周一测61.“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缔约彼方”在与“缔约此方”的贸易中大量出超②“缔约此方”开始对“缔约彼方”进行资本输出③便利了“缔约此方”对“缔约彼方”的文化侵略④客观上有利于“缔约彼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2.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人的现世享受,突出了对于人性的关怀;而朱熹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两者对“人性”的认识完全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A.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不同B.东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C.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差异很大D.两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63.明朝在地方卖行三司。
布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按察司和都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和军政。
对这一举措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本质上是为加强中央集权C.三司是地方最高权力机构D.明初地方改革的核心是军政分开64.《通典·职官》记载:“…··乘传周行郡国,无适所治。
中兴(指东汉建立)所治有定处。
旧常以八月巡行所部,录囚徒,考殿最。
初岁尽诣京师奏事。
”材料中“乘传周行郡国”的是A.太尉 B.监御史C.刺史 D.御史台65.“田於何所?池阳、谷口。
郑国在前,白渠起后。
举锸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该民谣出现的时间和称颂的水利工程的所在地区是A.春秋河套 B.战国四川C.战国关中 D.汉代关中66.1938年10月,丘吉尔在下院的一次演说中指出:“我们未经战争就遭到了一次可耻的失败,……此地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成胁的彻底投降,这将使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无力,……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
南方凤凰台江苏专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第1讲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和秦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导学案(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命题规律】一般考查选择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2015年江苏高考考查了分封制和秦朝疆域的有关史料。
【命题趋势】2017年高考仍将重点考查选择题,要求不会太高;从考查角度上看,一是理解和比较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度、御史大夫等基本概念;二是宗法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三是中西方政治、法律制度的简单比较。
【考点过关】考点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基础梳理】1.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史称西周。
(2)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2. 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位世袭制、和紧密配合构成政治制度的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以分封制为治理地方的基本方式,周王既是天下的,也是最高。
(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实质属于地方分权、贵族政治体制。
【要点突破】如何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在联系?如何认识宗法制的深远影响?1.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家国同构西周的分封制是以宗法制原则来实施的,受封者都是宗法贵族,故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地方政治制度上的具体表现,据此可以把西周国家制度通称为“宗法贵族分封制”,在此体制下,周天子既是天下的大宗,也是国家最高政治领袖。
2.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宗法制是氏族制度在进入国家阶段以后的残余。
由于古代中国国家的早熟,血缘关系对社会的影响一直较大。
到春秋时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复杂化,严格意义的宗法制逐渐难以继续维持,至战国最终瓦解。
但宗法观念仍然在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故梁启超曾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
阶段检测卷(第一第二单元)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3.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批改需要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吕氏春秋·慎势》中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 )A. 维护社会的安定B. 加强了周王的权力C. 区分血缘的远近D. 保证贵族特权地位2.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
”“列强” 的做法( )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维护了宗法制度C. 导致分封制崩溃D. 促使了礼崩乐坏3. 《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写道:“王朝初年出现的中央政府机构包括许多有汉代名称的官署,但这一机构的许多方面是新的,已经预先呈现出唐代中央政府的轮廓。
”材料中的“轮廓”()A. 加强了中央集权B. 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 保证了皇权独尊D. 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4.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 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 B.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5.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前后的东海郡《集簿》的前3行:(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映了西汉中央行政设置情况B. 县、邑、侯国是上下级的关系C. 这里的侯国是分封制产生的D. 这里的县邑长官是由地方选出的6. 汉武帝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
阶段检测卷(第三第四单元)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3.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批改需要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B. 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抵制洋货C. 鸦片战争打击了广州对外贸易D. 清政府加强限制广州对外贸易2.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是指( )① 五口通商② 协定关税③ 治外法权④ 公使驻京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③3.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任凭总理大臣邀请英(美)人帮办税务,毋庸英(美)官指荐干预”,并“各口划一办理”。
据此,1859年海关英籍税务监督李泰国被派为总税务司,负责募用外国人在各口岸任税务司,这表明( )A. 洋务运动正式展开B. 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 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D. 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4. 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之一李秀成论“天朝十误”指出:“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祥扫北败亡之大误。
……四、误不应发林绍璋去相谭(湘潭),此时林绍璋在相谭(湘潭)全军败尽。
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
……七、误王不问政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B. 材料所言不符合历史事实,诋毁太平天国运动C. 材料中第一误是导致太平天国走向衰败的主因D. 深入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及根源5. 李鸿章再次致电丁汝昌称:“速带六船来(大)沽,面商往旅(顺)拼战、渡兵运粮接济;成败利钝,姑不暇计,尽力为之而已。
第33讲古代史上的中外改革【命题规律】纵观近3年江苏高考可知,本讲考查的改革有北魏孝文帝改革、梭伦改革;从题型上看,本讲命题都是非选择题。
【命题趋势】(1)从知识角度看,考查的重点有:梭伦改革;北魏孝文帝的土地制度与汉化政策;王安石如何采取惠农措施;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为何一成一败。
(2)从史论角度看,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从热点角度看,以社会热点或新情境、新材料切入,考查“改革与社会进步”“改革与民生改善”等问题。
在2017年备考中:一要注意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分类整合,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改革的内容、特点及影响的差异;二要注意选择改革的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分析理解每次改革的不同特点及影响。
【考点过关】考点一梭伦改革【基础梳理】1. 背景(1)必然性①政治上:雅典的贵族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贵族通过和方式使平民沦为债务奴隶,使社会矛盾尖锐,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②经济上: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形成阶层,对旧贵族的政治专权不满,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③军事上:邻邦经济和军事实力增强,打击了雅典的海上贸易。
(2)可能性:通过对的胜利,梭伦树立了威望,步入了政治舞台。
2. 改革措施3. 梭伦改革的目的、性质和特点(1)目的①直接目的: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②根本目的: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2)性质:奴隶主阶级巩固统治的改革。
(3)特点:革命性、中庸性。
4. 评价积极性:促进雅典城邦经济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展了道路;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局限性:未根本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仍存在氏族制度残余;很多改革措施的“折中”色彩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其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内部的民主。
【要点突破】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1. 梭伦颁布的“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世代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所必需具备的公民群体。
江苏专版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第七第八单元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3.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批改需要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
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
“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3分]A促进人口增长B稳定地方秩序C完善政绩考核D增加政府收入2.明朝成化年间,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13岁时与其兄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
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地。
此举反映了( ) [3分]A小农意识根深蒂固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C徽人独具商业传统D农产品商品化增强3.“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
”(《土贵要予赋水轮》)该诗描述的灌溉工具是( )[3分]ABCD4.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 [3分]A用于农田犁耕B借助水力鼓风冶铁C便于交通运输D利用水力灌溉农田5.《秦律•均工》规定:“新工初工事,一岁半红(功),其后岁赋红(功)与故等。
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能先期成学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
盈期不成学者,籍书而上内史。
”材料说明当时( ) [3分]A手工业官营制度开始形成B注重管理手工业者的劳动C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D手工技艺的传承不再封闭6.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017江苏历史高考试题2017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CBCBA 6-10 DCAAC 11-15DCCAD 16-20 DBCCA二、非选择题:21、(14分)(1)影响:关系疏远,相互攻击,威胁周天子的权威。
(2分)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
(2分)(2)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4分)(3)制度:郡国并行制。
(1分)原因: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
(1分)观点: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地方缺乏自主性。
(2分)(4)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2分)22、(14分)(1)表现:用数学方法反映自然;注重观察实验(2分)影响:为近代科学兴起奠定基础;促进西欧社会思想解放;冲击宗教神学世界观。
(以上任意2点得2分)(2)地位: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标志着经典力学的诞生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2分)冲击了宗教神学说教;使人类认识到理性的价值。
(2分)(3)例: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的本质属性;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2分)危机:人类片面认为科学是万能的,但缺失了人文关怀,影响了整个人类发展(2分)(4)关系:科学与人文相互促进、和融共生。
(2分)23、(12分)(1)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 (1分)源头: 新航路的开辟. (1分)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2分)(2)观点:互通有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之一,这一过程中掺杂着罪恶,与文明的成果相比,罪恶无法避免且是次要的(文明的成果与罪恶相比成果是主要的,罪恶是次要的)。
(2分)论证:新航路开辟后的交流使人类文明取得了重大发展.政治:加速了人类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转变.经济:加速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如殖民扩张,资本原始积累.思想文化(推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新航路开辟后的罪恶主要是殖民扩张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从而造成东方落后于西方。
阶段检测卷(第十五~第十七单元)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3.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批改需要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近代某思想家在其言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
”该思想家的观点是( )A. 反对中体西用,主张完全照搬西方文化B. 认为中西方文化各有各自独特的体用C. 反对学习西方文化,主张中体西用D. 认为中体西用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认可2. 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
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
”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 )A. 语言发展的规律性B. 传统文化的传承性C. 中华文明的完整性D. 中西文化的关联性3. 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从“三民生义”到“民主科学”,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中学地位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 )A.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 列强的侵略和西学的涌入C. 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退步转型D. 知识分子的思想渐趋激进4.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
……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
”文中的潮流指( )A.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B. 民主、科学思潮C. 社会主义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5. 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
A卷单元综合测评[第八单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江苏泰兴高三调研)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
美洲印第安人的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他们的感情。
以下几条标语最能表达他们感情的是()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D.“美洲近代化的开创者”解析: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给美洲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A 符合题意;B明显错误;C是欧洲殖民者的观点;D是在近代化史观下的理性分析。
答案:A2.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探索的时代”、“发现的时代”、“扩张的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开始联系起来②欧洲列强开始早期的殖民扩张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规模扩张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规模扩张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A3.(南京市二模)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D.蒸汽机的发明中解析:本题解题突破口是对“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的理解,其含义指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推动技术进一步发展,而需要常在发明前。
在棉纺织业中,由于飞梭的发明,加快了织布的速度,进而引起该行业技术发明连锁反应,体现了“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
答案:C4.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主要是由于()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封建势力的衰退C.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D.工人运动的兴起解析:由于工业革命发展了生产力,能够生产大量商品,资产阶级为抢占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进行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把广大亚非拉落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6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1)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命题规律】本讲内容江苏高考考查频率比较高,特别是辛亥革命,几乎每年都考,题型上以选择题为主,主观题重点考查辛亥革命。
【命题趋势】今后高考仍以选择题为主,主观大题的备考以宏观线索为主;具体内容上,注意对太平天国运动不宜评价过高,多分析其不足;辛亥革命的史实应该注意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同类现象比较,如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比较、武昌起义与光荣革命比较、《临时约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比较等。
【考点过关】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基础梳理】【要点突破】《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哪些不同点?【典题演示1】 (2015·江苏卷)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解答指导】[易错易混]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在追求的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并不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二者设想的两种社会制度有本质的区别。
前者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人间天国;后者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
考点二 辛亥革命 【基础梳理】1.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背景①《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②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等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大力宣传革命思想。
④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阶段检测卷(第十一第十二单元)【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第十一第十二单元)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3。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批改需要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据此分析下列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2.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二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
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 采取自由主义政策B. 实施福利国家政策C. 实行国家干预政策D. 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3.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改革背景的是( )A。
经济危机与“滞胀”B。
福利国家的弊端C。
通货膨胀严重D。
新经济的出现4。
1997年,美国正式发表了第一份关于环境问题的年度报告《环境外交-环境与美国对外政策》,表明环境问题成为克林顿政府外交政策的主流。
推动美国实施“环境外交”的因素有( )① 新经济的出现② 国际生态环境的恶化③ 国际局势的变化④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5。
下图是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示意图。
下列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A。
第1阶段是“黄金时代”,原因在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
阶段检测卷(第十三第十四单元)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3.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批改需要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孝悌从孔子起一直被名儒大德列为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作为伦理规范广泛流传,主要源于古代中国( )A. “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文化抱负B. 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关系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D. 儒家“性本善”的伦理观念2. 费孝通先生曾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
这四句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哪一思想( )A. “和而不同”B. “克己复礼”C. “仁者爱人”D. “周而不比”3.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炼”,同样可以成为圣人。
这说明王阳明( )A.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B. 科学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 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D. 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4. 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5. 清朝袁枚(1716—1797年)曾创办随园,收女弟子。
章学诚(1738-1801年)斥曰:近有无耻妄人,以风流自命,蛊惑士女,大率以优伶杂剧所演才子佳人惑人。
大江以南,名门大家闺阁多为所诱,征诗刻稿,标榜声明,无复男女之嫌。
殆忘其身之雌性矣。
此等闺娃,妇学不修,岂有真才实学可取?而为邪人拨弄,浸成风俗,人心世道,大可忧也。
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 )A. 理学受到冲击B. 民主与法制思想并存C. 社会转型完成D. 新式的教育发展普及6. 清初学者颜元对当时某一现象评论道:“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
阶段检测卷(第七第八单元)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3.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批改需要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
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
“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
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促进人口增长B. 稳定地方秩序C. 完善政绩考核D. 增加政府收入2. 明朝成化年间,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13岁时与其兄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
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地。
此举反映了( )A. 小农意识根深蒂固B. 政府鼓励商业发展C. 徽人独具商业传统D. 农产品商品化增强3.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
”(《土贵要予赋水轮》)该诗描述的灌溉工具是( )A B C D4. 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
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
”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A. 用于农田犁耕B. 借助水力鼓风冶铁C. 便于交通运输D. 利用水力灌溉农田5. 《秦律·均工》规定:“新工初工事,一岁半红(功),其后岁赋红(功)与故等。
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能先期成学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
盈期不成学者,籍书而上内史。
”材料说明当时( )A. 手工业官营制度开始形成B. 注重管理手工业者的劳动C. 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D. 手工技艺的传承不再封闭6.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
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下列史实不能够印证材料观点的是( )A. 交子的出现B. 坊市界限的突破C. 商帮的形成D. 官营手工业的发达7. 唐代歌咏扬州的名诗佳句很多,有陈羽的“霜落寒空月上楼,月中歌吹满扬州”。
李绅的“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司马光的“万商落日船交尾,一市春风酒并垆”。
由此可见当时的扬州( )① 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帮势力强大② 城市中饮食服务设施完备③ 突破时间限制,夜市繁荣④ 商业运输主要借助水路进行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8. 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
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B. “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C. “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D.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9. 雍正皇帝曾说:“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小民舍轻利而逐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
苟遽然绳之以法,必非其情之所愿,而势所难行。
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
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
”下列对材料中的经济政策解读有误的是( )A. 最早提出者是商鞅B. 具有端正民风的目的C. 用法律手段强行推进D. 妨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0. “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
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载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重视在一定单位面积上多投入劳动,提高农业产量B. 实行精耕细作,挖掘土地潜力,提高农业产量C. 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 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各项农业生产11. “一方面由于特别狭窄、畸形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压在某单一农作物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动上。
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工业部门,又使其国内居民生活中必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完全要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
”(千枝松:《工业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这段资料不能说明的是( )A.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入B. 拉美沦为西方的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C. 拉美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附庸D. 拉美经济转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迅速发展12. 西班牙王室支持实现下图中的B航行,其主观目的是( )A. 证明地圆学说B. 形成世界市场C. 寻找黄金,作为资本D. 传播宗教,掠夺金银13. 有西方史学家建议用“地中海时代—欧洲时代—大西洋时代”的历史发展次序来代替“上古—中古—近古”的历史发展次序。
该建议旨在强调( )A. 人类由分散走向整体的历史进程B. 资本主义在欧洲扩展的历史进程C. 欧洲在世界近代历史发展中居于中心的地位D. 海外贸易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决定意义14. 下表为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501-1550年物价变化的情况。
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年代物价指数1501-151076.261511-152074.901521-15301001531-1 540 121.491541-1155.1550A. 商业革命B. 殖民扩张与掠夺C. 价格革命D. 第一次工业革命15. 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 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 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16. 从16世纪初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欧洲各国进行的国际贸易由输出、交换或生产、获利组成。
下表三组“商品”在甲、乙、丙三地流动。
请判断甲、乙、丙分别是当时的哪三个地区( )组别甲乙丙商品内容盐、火器、五金、酒、布匹糖、烟草、玉米奴隶A. 欧洲、美洲、非洲B. 亚洲、美洲、非洲C. 亚洲、美洲、欧洲D. 欧洲、亚洲、非洲17. 下面的统计图表应该是英国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对哪两种能源或资源的年消费量比较示意图( )① 石油② 钢铁③ 煤炭④ 电力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18. 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 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
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工业革命的完成B. 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C. 经济危机的爆发D. 重商主义的推行19. 据统计,1851至1871年英国女性在商业、公共管理、医药和教育领域受雇佣的人数从95 000人增加到138 400人,增长率达44. 9%。
1851至1911年女性职员从2 000人增加到166 000人,占职员的比例从2%增加到20%。
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社会发展使妇女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B. 民主政治增强妇女的参政意识C. 工业革命促进了妇女角色的改变D. 科学发展提高了妇女的自主意识20. “工业生产正在达到非常巨大的规模,以致公司无法筹集到必需的资金。
……这时,银行通过提供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
”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于( )A. 1500年前后B. 17世纪末18世纪初C. 19世纪中期D.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 (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
……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於人君。
……(鲁)曹邴氏……以铁冶起,富至巨万。
……邹、鲁以其故多去文学而趋利者,以曹邴氏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
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以佐助边费。
——桓宽《盐铁论·本议》材料三现在汉武帝再不让商人们擅自经营了,把其所有权收回,让政府派官吏去自己烧盐,自己冶铁,其利息收入则全部归给政府,于是盐铁就变成国营与官卖。
这个制度,很像近代西方德国人所首先创始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政策。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关东郡十一尤甚。
二年,齐地饥,谷石三百余,民多饿死,琅邪郡人相食。
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官及北假田官、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
上从其议,皆罢之。
——班固《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汉初年的盐铁政策及其主要影响。
(4分)(2) 材料二中西汉政府的盐铁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指出其变化原因。
(3分)(3) 概括材料三中汉武帝时期“国家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2分)(4) 据材料四,指出汉元帝罢黜盐官的主要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调整经济政策的立足点是什么?(4分)2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德国人贡德·弗兰克著《白银资本》记载:1545年到1800年,从海外流入中国的白银大约有6万吨,约1/3到1/2的美洲白银,最终流向了中国。
据《中国农史》记载:18世纪中叶,中国每年出口(欧洲的)生丝约1万担,价值约140万两白银;据英国人斯当东著《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记载:18世纪中叶,每年由外国商船运到欧洲的华茶约2 000万磅,价值近400万两白银。
材料二正是在西方列强的挤杀和清政府军队的镇压中,中国海商的海上贸易链条越来越旺,最终不得不退回到中国沿海,彻底失去了他们在海洋贸易上的市场份额。
到18世纪末时,中国东南沿海和印度洋已基本上是欧洲商船的天下。
——李金明《清嘉庆年间的海盗及其性质试探》材料三晋商、徽商最初的兴起都与盐业贸易有关。
……然最后使他们走向顶峰的则是茶叶出口贸易,只是徽商是通过东南沿海岸将茶叶出口,晋商是通过北方陆地将茶叶出口。
——《从全球经济发展看明清商帮兴衰》材料四明清主要商帮鼎盛和衰落的时间、各时段内主营商品表——中国《经济史研究》请回答:(1) 据材料一、四,分析明清主要商帮进入鼎盛时期的国际背景。
(4分)(2) 据材料二、四,分析海商在各商帮中最早衰落的原因。
据材料四,指出各商帮衰落的共同因素。
(5分)(3) 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徽商为什么会在19世纪40年代进入衰落时期?晋商为什么衰落得最晚?(6分)23. (12分)英国家庭的演变与近代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家庭生产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的主要环节是在工匠的一家一户的劳动单位中进行,户主对家庭成员仍具有在经济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管理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