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快速提高 精讲精练20题(含答案)(4)
- 格式:docx
- 大小:72.01 KB
- 文档页数:30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快速提高精讲精练20题(含答案)
1.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中“愁”具体指诗人因为什么而愁?
“落红”指什么?后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阅读《乡愁》,完成下列问题。
帆
弯着腰
一摇一晃
走向远方
大海载不动我的思念
海鸥
闪电般
穿过云层
停息在礁石
它凝视着故乡
(1)这首小诗选取的意象是______、______,从帆走向远方,海鸥凝视着故乡,抒发了作者强烈的______之情。
(2)诗歌中运用拟人手法的作用是______。
(3)全诗共4节,为什么第二、四节均独行成节?简述你的理由。
3.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宋代: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①正主张②。
注释:①东君:司春之神。
②主张:主宰、掌握。
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_,所押的韵是______。
描写的是哪种花卉,诗中它有哪些习性?
通过本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6.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诗中“急”字貌似寻常,实则别有韵味,请简要分析。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其实不然,请你从表现手法方面作简要分析。
7.阅读古诗文,回答下列各题。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8.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辑古诗】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反映
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
诗集名称:《_______》。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品诗句】
(2)下列是同学们对上述诗歌的品析,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时序的变迁、新旧的交
替,此联既写美景,又含哲理。
B.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搔”,写解愁的动作;白发“更短”,突出愁的程度。
诗
人在离乱伤痛之时,叹息衰老,更添悲愁。
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夕阳西下,崇山峻岭间,狼烟升起,城门早早关闭。
此句营
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D.小桥流水人家:小桥一座,流水潺潺,几户人家,幽静安适。
此句反衬出游荡他乡、孤
独无助的游子内心的凄凉。
9.根据诗歌《黄鹤楼》,回答下列问题。
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体会尾联蕴涵的诗人的情感。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吊古思乡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此地空余黄鹤楼”和“白云千载空悠悠”中都有一个“空”字,试比较这两个空字的意义作用有何不同。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第四联。
10.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秋瑾,别号为“易安居士”。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
C.“为篱下,黄花开遍”化用“采菊东篱下”“人比黄花瘦” ,以自然之景反衬青春蹉跎。
D.“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引用典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各题。
【古诗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______(季节)的明媚风光。
(2)颈联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3)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漫漫”、“龙钟”分别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杜荀鹤出身寒微,年轻时就才华毕露,但无人赏识,屡试不中,报国无门。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_____,所押的韵是_____,韵脚:______
(2)诗中“刺”一字千钧,“刺’’字不但准确勾画出小松向上冲刺的外形特点,而且把小松__________的精神也表现出来了;“不识”“始道”两个词讽喻了___________的人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体会诗人的情感态度。
14.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全诗以“____”为线索,从孤山寺起,至______________终,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诗人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写春行仰观所见,侧重写禽鸟,莺歌燕舞,生机动人。
C.颈联写春行俯察所见,侧重写花草,繁花似锦,春草茂盛。
D.尾联以“最爱”和“行不足”直抒诗人对西湖的喜爱深情。
15.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①,一夜征人②尽望乡。
【注】①芦管:一种笛类乐器,以芦叶为管。
②征人: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1)诗歌一二句描绘了沙、_______这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荒凉、_________的意境。
(2)请描绘“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所描写的画面,并说说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6.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从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在本词中使用了“孙郎射虎”“冯唐持节”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请加以赏析。
18.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经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诗人两次经过岚州的季节是;岚州的气候特点
是。
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至少从两个角度赏析)
20.读《钱塘湖春行》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___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诗。
《钱塘湖春行》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字_________,号_________;是
_________代著名诗人。
用/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的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写诗人游兴未尽,对西湖美景恋恋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诗中“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
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钱塘湖春行》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
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
“愁”写出了诗人辞官离京与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小题2】
“落红”指落花。
后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字的分析理解能力。
品析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义+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解答时,需要反复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揣摩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联系整首诗歌,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就本题而言,“愁”写出了诗人辞官离京与朋友分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本题考查赏析诗词名句的能力。
此题的答题步骤为:(1)指出的意思;(2)结合诗句阐释使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结合诗句内容,“落红”指落花。
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2.【答案】帆;海鸥;思乡;借物抒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把握和思想感情的揣摩.通读全诗,明确“帆弯着腰一摇一晃”意象是“帆”;“海鸥闪电般穿过云层停息在礁石”意象是海鸥.通过“走向远方”和“它凝视着故乡”明确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
(2)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把握,写“帆”走向远方,“海鸥”它凝视着故乡,运用拟人手法,借海鸥和帆的感情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是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3)本题考查考查诗歌布局的把握,通读全诗,明确本诗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借海鸥和帆的感情来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第二、四节均独行成节,明确这
两节的内容,然后体会对表现中心所起的作用即可.
答案:
(1)帆海鸥思乡
(2)借物抒情
(3)突出两层意思:一是“我”远离故乡;二是大海阻隔不了“我”对故乡的眷念.本诗是一首思乡诗,作者借选取的帆、海鸥的意象,从帆走向远方,海鸥凝视着故乡,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
诗歌的创作是一种以意象来传达理念和情感的心理过程,它是通过具体直观的事物来传情达意,在语言上通过借代、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
想感情.
3.【答案】解析:
(1)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用流畅的语言把描绘的画面表达出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意思是: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解答时根据句意和自己的理解用流畅的话语把他写出来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作答时要结合诗句理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句中把自己比喻成“落红”,形象生动地写出自己即使辞官.仍会关心国家前途.
答案:
(1)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2)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扔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译文: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写的组诗《己亥杂诗》中的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全诗分前后两部分,前两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里,诗人以天涯、日暮、落花写出一片浩荡的离愁,以落花自况,赋予自己的
身世之感;第二部分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展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揭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生命价值观.
做好本题需要借助重点语句和修辞手法理解句意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4.【答案】(1)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
)(意思对即可)
(2)本诗意在求仕,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张丞相的举荐。
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名句的能力。
赏析诗歌名句的答题步骤:找准赏析的切入点,或修辞、或写景、或含有表现力的词语等;结合具体的语境,回答该句表达的意思;最后指出其蕴涵的哲理(意境),或表达的情感。
如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的能力。
这类题型,先读懂诗歌,再从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关键的字词等方面来理解即可。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出来。
因此,本诗意在求仕,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张丞相的举荐。
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答案】【小题1】
律诗ɑng
【小题2】
梅花;枝疏条瘦,最先开放,不怕冬雪。
【小题3】
坚贞不屈,迎难而上、敢为天下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体裁以及押韵情况的分析理解能力。
律诗和绝句的诗句,不管是五言句还是七言句,都是有节奏的。
律诗之所以精美绝伦,与它的节
奏美也有很大的关系。
律诗的节奏,除了诗句的音律节奏即平仄格式以外,
还有音调节奏和意义节奏。
通读全诗,结合这首诗特点,可以看出这首诗的
体裁是律诗,从“光”“香”“藏”“张”这几个字可以看出押的韵是ang。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做这类题时,要求学生首先理解
原句的意思,再结合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
来理解。
通读全诗,从“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可以看出本诗描写的是梅花;从“疏枝横玉瘦”“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等句子可以看出它的习性:枝疏条瘦,最先开放,不怕冬雪。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在理解整首
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特殊经历以及内心的情感来理解即可。
通读
全诗,结合诗中对象的特点,以及作者写作背景,可以看出本诗表达了诗人
坚贞不屈,迎难而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质。
6.【答案】【小题1】
一个“急”字突出了舟行的迅疾,“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态,突出了诗人目送行舟穿行,友人离去的忧伤心境。
【小题2】
这里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或者反衬手法)。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
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伤感。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以下答题步骤: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
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本首诗,一
个“急”字突出了舟行的迅疾,“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态,突
出了诗人目送行舟穿行,友人离去的忧伤心境。
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重点诗句采用的手法技巧的能力。
这类题型,先读懂诗歌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再了解诗歌的手法技巧,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对比衬托等;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做出个性化解答。
通过分析可知:这里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或者反衬手法)。
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
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
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伤感。
7.【答案】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语句,解答时要明确该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做题时要读懂诗文,仔细体会诗中的佳句妙语,理解作者的情绪情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这两句诗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前一句的本体是山河,喻体是风飘絮;下一句本体是自己的身世,喻体是雨中的浮萍。
飘絮和浮萍都有无依无靠的特点,这里诗人把自己的身世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了一起,表达出担忧之情。
答案:
这首诗的颔联使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诗人的忧国情怀。
(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解析】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
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接着追述战斗生涯;三四
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五六句
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
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
全诗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
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表现。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
从诗句
中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不屈的精神,真正读懂诗歌。
8.【答案】(1)《思亲集》或《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2)C
【解析】
(1)考查学生对这几首诗歌情感的分析,找出情感的相似点,并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
《次北固山下》中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样思乡思亲的句子,《春望》中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亲句,《渔家傲•秋思》
中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思乡句子,《天净沙•秋思》中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思乡语句,都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
找出共同点后即可命名诗集。
示例:《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
(2)此题考査学生对诗歌内容及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本题有难度,对诗歌进行赏析,要整体感知全文,反复阅读文章,理解关键语句即可。
C项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营造的不是“宁静祥和”的氛围,而是一种紧张、萧瑟悲凉的气氛。
故选C.
9.【答案】【小题1】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
【小题2】
岳阳楼、滕王阁。
【小题3】
寂寞、惆怅。
【小题4】
日近黄昏,长江上烟波浩淼,自然勾起诗人浓浓的思乡愁绪。
【小题5】
A.√,
B.×,
C.√,
D.×。
【小题6】
“愁”字。
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
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小题7】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题8】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小题9】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题10】
对人去楼空、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
【小题11】
明丽的阳光下,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绿树掩映,看上去清晰在目;鹦鹉洲上芳草葱茏茂盛,生机盎然。
【小题12】
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小题13】
第一个“空”可理解为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
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之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第二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