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87.5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地理知识点等高线等高线是指地图上连接同一高度的地点的线段。
它是地形图中最基本的地貌标志之一,通过等高线可以准确地描绘出地形的起伏和变化情况。
等高线主要由等高线和等高线间隔组成。
首先,等高线的特点是和该地区的具体情况有关的。
等高线的特点有:1.等高线间距固定;2.等高线闭合,即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曲线;3.等高线在山峰周围形成环形等高线;4.等高线交汇处形成V字形;5.等高线与河流呈V字形交叉;6.等高线密集表示山区陡峭,等高线疏松表示山区缓坡。
其次,等高线的间距是指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间距的大小代表了地势的陡峭程度。
如果等高线的间距很小,那么地势就会比较陡峭;如果等高线的间距比较大,那么地势就会比较缓和。
通过等高线的间距,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
然后,等高线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其中一地区的地形特点。
通过分析等高线的数量和形状,我们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山地、平原、盆地等地貌特点。
例如,如果等高线非常密集,呈现出环形的分布,那么说明该地区是一个山地;如果等高线交汇处形成很多V字形,说明该地区有很多山峰等。
另外,等高线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势的高低。
等高线的等高距离越小,说明地势越高;等高距离越大,说明地势越低。
利用等高线的高低差,我们可以找到最高点和最低点,进而了解山脉的起伏变化情况。
此外,等高线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地势的坡度。
等高线的间距越大,说明坡度越小;等高线的间距越小,说明坡度越大。
通过等高线的分布,我们可以判断出山坡的陡缓程度,以及水流的方向等。
最后,等高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地理学家和地图制图师经常使用等高线来绘制地形图,以帮助人们了解地势情况。
在山区旅游和徒步时,等高线也是重要的导航工具。
通过研究等高线,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促进地理学科的发展。
七年级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地形图是地理学和地图学中的重要内容,其通过等高线的方式来表达地面高度变化和地形特征。
在学习地形图的过程中,等高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元素。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
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是指连接同一高度的点的线条。
而等高线地图则是使用等高线来表述世界上不同地区和特定地点的地形特征。
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是每隔一定高度,等高线方式表示。
地图上可以通过等高线线条的间隔来分辨出高度的变化情况,一般等高线间隔的线距,决定了等高线地形图的详细程度。
如何读取等高线地形图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最基本的知识点是如何读取等高线地形图。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读取等高线地形图:1. 找到地图的比例尺,确认比例尺的大小。
2. 寻找最低点和最高点。
3. 找出不同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4. 分析已知区域的地势特征,确定可能存在的地形特征,如山谷和河流。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等高线地形图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和地图制作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等高线地形图不仅可以用来表示地表形态变化,还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比如,在旅游规划中,等高线地图可以用来确定山地地区的观光路线。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用等高线地形图来制定不同高度的农业梯田规划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资源。
在紧急救援中,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救援人员提前了解山区的地形和路线等情况,满足救援需要。
结论总之,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需要建立起正确的知识体系,并且掌握其基本原理、读取方法和应用领域等关键要素。
通过总结这些知识点,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等高线地形图,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学科中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它通过等高线的分布和形态,直观地展示了地形的起伏和地貌特征。
对于我们了解和分析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点。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征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线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即使在一幅图中未闭合,也会在相邻的图幅中闭合。
3、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4、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地形的坡度陡缓。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类型1、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2、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3、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4、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山谷处往往发育河流。
5、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6、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称为等高距。
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可以用两点的海拔相减,也可以通过数等高线的条数乘以等高距来计算。
2、坡度的判断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
3、地形部位的判断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内高外低。
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内低外高。
山脊:等高线向低值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高值凸出。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形如马鞍。
陡崖:等高线重合。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农业生产在陡坡上一般适宜发展林业,缓坡上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谷地区往往水源充足,适宜发展农业。
2、工程建设水库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这样工程量小,库容大。
公路、铁路的选线:一般选择在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地方。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科学中一种用于描绘地表形状的测量手段,是地形图的主要类型之一。
它使用等高线把地表分成不同的区域,显示地表的高低、斜坡、沟渠以及其他形状特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地貌特征、山脉和谷地的分布情况,并可以用于规划、探矿、土地开发、水利工程、新建村落等地理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
一、等高线地形图定义等高线地形图指的是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程的地形图,即用等高线来反映地表不同部位的高程变化。
一般情况下,等高线地形图是指用一定间距的实线、虚线和折线表示地形高度变化的地貌图。
它以实线和虚线以及象限号表示地表的高低,其中实线表示地表水平面或地表高程的最大值,而虚线表示地表水平等高线的最小值。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技术1、定义测量区域:确定等高线地形图要测量的范围,也就是说,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要先确定要测量的区域。
2、定义测量等高线:测量等高线时,首先要确定等高线的数量及间距,然后按照确定的等高线分布进行测量。
3、实测:实测是根据表1确定的已知高程点绘制等高线的关键环节,在实测中,要根据比例尺、高程表和测距仪将地表高程准确测量出来4、地形图标注:完成地形图绘制后,需要对地形图进行标注,包括:表示大地标号、项目名称、坐标系、比例尺、测量点数、基准面高程和参考单位等。
三、等高线地形图应用等高线地形图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如果没有等高线地形图,很多工程设计都无法完成,因为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获得地形高程的准确信息,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控制。
从长远来看,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工程设计领域,它在军事、地质、水利等领域也同样重要。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了解地表形状,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工程项目和规划。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局限性等高线地形图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等高线的精度受地面测量的影响,在极限情况下,等高线的精度将减低至可接受范围。
2、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充分展示地表景观,比如植被、山体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对军事、地质、水利等应用是很重要的。
高考地理复习专题知识归纳总结—等高线一、课标呈现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盆地,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二、基础知识知识点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均相等。
②同图等距: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均一致。
③是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若重叠则为陡崖(重叠为崖);④疏缓密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⑤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⑥相邻两条等高线要么相差一个等高距要么相差0。
⑦凸低为脊: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凸高为谷: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知识点2:地形部位判读三、难点辨析易错点1: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1)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大小,存在三种可能(相等或大于、小于一个等高距);(2)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H相=H高-H低。
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 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的取值范围为:(n-1)d米<H<(n+1)d米。
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ΔH/100m)。
(3)估算陡崖的高度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注: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最高海拔,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最低海拔。
(4)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的判断:位于两条数值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同,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低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同,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高值(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一样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地理等高线学问点,期望能帮助到大家!地理等高线学问点 1.等高线的根本特征⑴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高度一样,相邻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一样。
⑵等高距全图全都: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图上全部标注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为米。
0 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
⑶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闭合圈有大有小,小圈在本图内闭合,如盆地或山地。
大圈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这是由于受测绘区范围的限制),但肯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⑷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但有时也看到重合,那只是在陡崖处消灭。
⑸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即等高线密表示山坡陡,等高线疏表示山坡缓。
⑹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山脊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为河流的集水线。
⑺等高线向高值处弯曲的局部为山谷,可能有小河分布;等高线向低值处弯曲的局部为山脊;相邻两个山顶的中间局部为鞍部,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的最低处;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⑻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用“---”标记。
⑼几条特别的等高线:0 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海拔 200 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宽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 500 半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等高线稀疏,弯折局部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 100 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 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格外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
2.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地形类型与判读方法:第一步看等高线外形,等高线平直,则可能是平原地形或高原地形,等高线闭合,则可能是丘陵、山地或盆地;其次步看等高线的注记,平直等高线注记 200 米以下的地形可能为平原,平直等高线注记 500 米以上的可能为高原;闭合等高线注记内低外高的地形为盆地或凹地;闭合等高线注记外低内高,且注记在 200——500 米之间的地形为丘陵,注记在 500 米以上的地形为山地。
高中地理知识点专题练习一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应用【点拨高考】等高线地形图是地面上海拔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图,是反映区域特征的主要形式。
主要考查等高线的数值变化规律、疏密分布特点及其对应的地形类型和地势变化等知识。
试题中多以虚拟区域或具体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不同区域的地形差异及其对人类生产(工农业生产、交通等)、生活的影响。
【知识梳理】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陡崖高度的计算(1)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图示崖顶为400 m≤H顶<500 m。
(2)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图示崖底为0<H底≤100 m。
(3)陡崖的相对高度:(n-1)d≤ΔH<(n+1)d。
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 m ≤ΔH<500 m。
(说明: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3.闭合等高线的计算闭合等高线计算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
4.计算两地的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相)/100 m。
5.地形坡度的计算与判断坡度由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两点相对高度可根据两点等高线计算,水平距离可根据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计算。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原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
等高线地形图一、地面高度的表示1、海拔:地面上某个地址超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 : 地面上某地址超出另一地址的垂直距离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 ---将海拔高度同样的点连结成的线,叫等高线2、等高线的基本特色均为闭合曲线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斜坡——等高线密集疏密反应坡度缓陡缓坡——等高线稀少一般不订交、不重叠;只有在悬崖处可重合3、地貌等高线判读地形海拔等高线特色地形特色平原﹤200 米稀少低平、起伏小海拔﹤500 米坡度较缓丘陵相对高度﹤200 米较稀少山地海拔﹥500 米密集坡度陡相对高度﹥200 米起伏大高原中央稀少,周围祥集顶部缓和海拔﹥ 500 米边沿峻峭盆地中央稀少,周围祥集中间低周围高11 / 21 / 22 / 22 / 24、六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色:(册 p27)山岳:等高线闭合、数值里高外低 盆地、凹地:等高线闭合、数值里低外高鞍部: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山脊:等高线数值从超出凸向低处山谷:等高线数值从低处凸向高处悬崖:等高线重合( n-1)d ≦ H ﹤ (n+1)d 不低于相对不高于 高度三、地貌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建设与旅行的影响(建水坝、工程选址的实质应用)(1) 梯田应首选坡度相对较缓的地域。
(2) 水库坝址应选择在峡谷地形,工程量小;上游有蓄水盆地。
(3) 选择交通路线时,一般先考虑路线的坡度,再考虑长短,以减小施工难度和投资;(4) 选择引水道线时,应该依据“水从高处往低处流”这一重点要求,确立较适合的引水道线。
2。
高考地理等高线地图知识点等高线地图是高考地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它对于理解地形地貌、分析地理环境以及解决相关地理问题具有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等高线地图的相关知识。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征等高线是指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即使在一幅图中未呈现闭合,在相邻的图幅中也会闭合。
3、除了陡崖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
4、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二、等高线地图的类型常见的等高线地图有以下几种类型:1、山顶等高线图: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逐渐增大,表示山顶。
2、盆地等高线图:等高线数值由外向内逐渐减小,表示盆地。
3、山脊等高线图: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为分水岭。
4、山谷等高线图: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为集水线,常有河流发育。
5、鞍部等高线图: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形似马鞍。
6、陡崖等高线图: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表示陡崖。
三、等高线地图的判读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指两个地点之间的海拔高度差,可以通过计算两点等高线数值的差值来得到。
绝对高度则是指某点的海拔高度,直接读取该点对应的等高线数值即可。
2、判断地形类型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和弯曲形态,可以判断出不同的地形类型。
例如,山顶一般是中间高四周低,盆地则是中间低四周高;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陡崖处等高线重合。
3、计算坡度坡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用坡度角的正切值(tanα)来表示坡度,其中α为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4、判断河流流向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中,因此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凸向判断河流的流向。
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5、选址问题(1)水库大坝的选址:一般选在峡谷处,工程量小,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方法
1、数值大小:
①平原:海拔<200米;等高线稀疏。
②丘陵: 200米<海拔<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和缓。
③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字形。
④高原:海拔>500米,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相对高度为两地的海拔差。
B处等高线海拔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凸高为低是山谷。
(山谷是集水区域,河流发育区,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河流方向,河水由高向低流)
A处等高线海拔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凸低为高是山脊。
(是分水岭,不会发育河流)。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地形高程和地势变化的地图,通过等高线的连续线条来展示地形的起伏和山峦的轮廓。
在地理学和地图学中,等高线地形图是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地球上的地形特征和地貌分布。
本文将介绍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点。
一、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等高线(contour line)又称等高线线,是连接等高点的线条。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采用固定的间隔表示不同高程的地形特点,例如每条等高线代表10米或者20米的高度差。
等高线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每一条等高线都是一个闭合的曲线,它代表了相同高程的地点。
2.等高线的间距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
等高线间的间距越小,表示地形的变化越陡峭;等高线间的间距越大,表示地形的变化越平缓。
3.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复杂程度。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的变化越复杂;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形的变化越简单。
二、等高线的使用和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地形的特征和变化,进行地形分析和解读。
以下是等高线地形图的使用和解读的要点:1.分析地形特征。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起伏和分布,可以分析地形的特征,例如确定山脉、河流、峡谷等地貌特点。
2.计算高程差。
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表示高程差,可以通过测量等高线的间距计算出某一区域的高程变化。
3.判断地形陡峭度。
等高线间距越小,表示地形的变化越陡峭;等高线间距越大,表示地形变化越平缓。
4.识别地形要素。
通过观察等高线的分布,可以识别出山峰、山谷、岭等地形要素,有助于进行地形导航和探险。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和使用制作等高线地形图需要借助遥感数据和地形测量数据,通过数字化处理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生成。
等高线地形图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农业规划、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
使用等高线地形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解读图例。
等高线地形图上通常会有一幅图例,用于解释等高线的间距和高程变化的单位,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图例。
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点等高线地形图是使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状况的地图。
等高线地形图是高考中的热门话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梳理一些等高线地形图的常见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六大规律(1)同一图幅,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都相等;(2)同一图幅,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一致;(3)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反之越缓;红色部分比蓝色等高线稀疏,实际坡度也较缓(4)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为山脊,可以记作“凸低为脊”;(5)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为山谷,可以记作“凸高为谷”;(6)多条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则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计算公式:(n-1)d≤ΔH<(n+1)d山体部位的等高线山顶(A):等高线闭合,高度数值内高外低,一般有标注黑三角图例山谷(B):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突出山脊(C):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突出陡崖(D):若干条不同的等高线互相重合鞍部(E):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计算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①若闭合区域等高线的数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那么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即“小于小的”。
比如,图中左侧圈内数值应该低于400。
②若闭合区域等高线的数值与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值相等,那么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的”。
比如,图中右侧圈内数值应该大于500。
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为d米,如果两点A和B之间有N条等高线,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H为:(N-1)d米<H<(N+1)d米。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①水库坝址选址问题水库多分布在口袋状的洼地或小盆地,大坝建在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工程量小)。
②港口等高线稀疏(便于修建配套设施)、等深线密集(港深水阔便于停靠船只)的海湾地区。
③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防止山洪冲毁营地;避开陡崖,以避免崩塌、落石带来安全隐患;应当选在缓坡或者鞍部。
h i)"C p F q r s t W u P2@v w x等高线地形图是初中地理中非常重要的地图类型。
等高线地形图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多,但却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
学习时既要明确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含义,又要掌握相关的判读技巧。
【重点知识归纳】一、等高线地形图1.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3)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高线上一般标有海拔数值。
(4)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的特点。
①等高线是连续不间断的闭合曲线。
②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等。
③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高差相等。
④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⑤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56··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通过等高线的特征,还可以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2.不同山体部位的地形特点和等高线特点。
地形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高线图地形和等高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近似于垂直;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1.判断地形。
(1)平原:平均海拔<200m,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2)高原:平均海拔>500m,范围宽广,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3)山地:平均海拔>500m,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大多呈脉状分布。
(4)丘陵:平均海拔在200~500m,相对高度较山地小,地势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等高线知识点归纳
等高线是在地形图上用不同线型表示相同高程的线。
以下是一些与等高线相关的知识点:
1. 等高线的概念:等高线是连接地形上相同高程点的曲线。
每条等高线上的所有点的高程都相等。
2. 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呈闭合曲线,它可以在山体的斜坡上以不同的形态展示,如圆形、椭圆形、锯齿形等。
等高线之间的间距越窄,地形的坡度越陡;间距越宽,地形的坡度越缓。
3. 等高线的表示方法:等高线可以用实线、虚线或覆盖线来表示。
一般情况下,主要用实线和虚线来表示不同的高程,实线表示较高的高程,虚线表示较低的高程。
4. 等高线的间距:等高线之间的间距是根据地图比例尺和地形的复杂程度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间距越窄,地图的细节性越强,反之亦然。
5. 等高线的规律性:等高线在不同的地形上呈现不同的规律性。
在平坦区域上,等高线一般呈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在山地和河谷区域上,等高线则呈现错综复杂的形态。
6. 等高线的应用:等高线广泛应用于地形图、航空图、导航图、军事地图等领域。
通过等高线的分析,可以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山脉的走向和地势的陡峭程度,从而对地形进行量化描述和分析。
这些是等高线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对于地理学、地质学、地形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点一、知识点1.等高线的特征①同线等高:0米表示海平面,正值表示高出海平面;负值表示低于海平面(即等深线)。
②等高距:即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③等高线局部地区闭合曲线:如果值小为盆地或洼地,值大为山地。
读值为“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密陡疏缓”⑥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见下表: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和等高线图地形特征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高盆地洼地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四周高中间低山脊山脊线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谷山谷线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开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陡崖平原等高线稀疏,值小海拔一般低于200米,平坦丘陵类似山地,值小海拔在500米以下,起伏小(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甲点海拔为1500米,乙点海拔为500米。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对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米。
公式:乙甲相HHH-=(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T6.0=(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 小-d<H 底≤H 小(小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小值) (4)坡度的计算在能否修建梯田时,常用到坡度计算,如果坡度大于25°时就不能修建梯田。
公式L h =αtan ,h 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图上距离算出。
地理等高线知识点地理等高线是地图制图中常用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也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等高线是连接地表上各点海拔相同的线,也称等高面线。
地图上的等高线可以形成一张地形图,展示出地表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特征。
一、等高线的基本概念等高线是连接地表上各点海拔相同的线。
它们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等高线的间距称为等高距,通常用米或英尺表示。
在制作地形图时,等高距的选择需要考虑地形的陡峭程度,一般来说,山地等高距应该较大,而平原地区等高距可以较小。
地图上的等高线都是封闭的曲线,其形状、长度、宽度、间距和密度都反映了地表的地形特征。
等高线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环形、锯齿形等,每种形状都代表着不同的地形特征。
例如,圆形等高线表示山顶或山谷,而椭圆形等高线表示山坡或山脊。
二、等高线的绘制方法等高线的绘制方法有两种:手工绘制和计算机辅助绘制。
手工绘制是以物理方式完成的,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和制图工具。
计算机辅助绘制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绘制,需要专业的制图软件和数据输入设备。
手工绘制等高线需要进行现场测量,并将数据转换为图形表示。
测量时,需要使用高程仪、测距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将地表上各点的高程数据记录下来。
然后,利用制图工具,将这些数据转换为等高线,并标注等高距和地名等信息。
计算机辅助绘制则是将现场测量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使用专业的制图软件进行图形处理和绘制。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绘图效率和精度,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
三、等高线的应用等高线广泛应用于地图制图、地形分析、城市规划、农业生产等领域。
在地图制图中,等高线是展示地形特征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态和地貌特征。
在城市规划中,等高线可以帮助规划师了解城市地形和地貌特征,从而更好地规划城市建设和交通布局。
在农业生产中,等高线可以帮助农民了解土地的高低起伏和水分分布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土地利用和农田水利。
1.常见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
2.等高线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
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4)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3.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一般不可视; 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一般可视
3.等高线地形图相关计算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公式:乙甲相H H H -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m 100/6.0℃)可以计算两地间气温差异:相差H T 6.0 (3)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陡崖的相对高度ΔH 的取值范围是:(d 表示等高距,n 表示相交等高线的条数)
(n -1)d ≤ΔH<(n +1)d
②陡崖的绝对高度 a .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
H 大≤H 顶<H 大+d (大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大值)
b .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
H 小-d<H 底≤H 小(小表示相交等高线最小值)
4.等高线的应用
(1)水文特征的判读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水库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形,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阔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和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 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公路、铁路线
一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一般要遵循沿等高线修筑的原则,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地下溶洞地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引水线路 路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输油管线 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农业生 产布局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
居民区 选址 工业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并且交通便利,远离污染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