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知识总结基础梳理
- 格式:doc
- 大小:126.89 KB
- 文档页数:5
基因分离定律要点归纳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在杂交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会分离并以随机的方式组合成新的基因型。
这个定律是由奥地利生物学家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中期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的。
本文将对基因分离定律的要点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定律。
1.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基因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们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特征。
基因由DNA分子组成,每个基因编码一个蛋白质或RNA分子。
在杂交中,父本和母本的基因会以随机的方式组合成新的基因型,从而决定了后代的性状和特征。
2. 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豌豆的7个性状进行研究,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他发现,每个性状都由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这两个基因可以是相同的(纯合子),也可以是不同的(杂合子)。
在杂合子的情况下,孟德尔发现,第一代杂交后代的性状都与父本相同,而第二代杂交后代的性状则呈现出3:1的比例分布。
这个比例分布表明,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在杂交后会分离,并以随机的方式组合成新的基因型。
3. 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基因分离定律适用于所有有性生殖的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
它描述了基因在杂交中的行为,可以用来预测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分离定律也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4. 基因分离定律的意义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对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揭示了基因在遗传中的行为规律,为后来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基因分离定律也为人类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5.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基因分离定律在农业、医学和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中,基因分离定律可以用来预测杂交后代的性状和产量,从而指导作物育种。
在医学中,基因分离定律可以用来预测遗传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关知识汇总一、有关遗传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1. 交配类(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系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3)测交:杂交子一代与隐性纯合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2. 性状类(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5)性状分离:在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6)完全显性: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一样。
(7)不完全显性:在生物性状遗传中,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
(8)共显性: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个体上显现出来,而不只是单一表现出中间性状。
3. 基因类(1)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2)非等位基因:一般指不同对的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3)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
(4)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字母来表示。
(5)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小写字母来表示。
4. 个体类(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3)纯合子:由含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4)杂合子:由含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 试验:用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只表现出高茎的性状。
F1自交得到的F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高茎:矮茎=3:1。
2. 解释:(1)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对存在。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其中高中生物必修二中基因分离定律有知识点同学们需牢记。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一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高一生物必修2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点梳理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一)孟德尔成功的原因:1、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而且相对性状明显,易于观察。
2、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即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遗传进行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的科学思维方式)3、科学地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科学的实验分析的习惯)4、孟德尔遗传实验独特的设计思路即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假说-演绎法)观察事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揭示规律(二)孟德尔用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它永远是纯种,避免了天然杂交情况的发生,省去了许多实际操作的麻烦。
2、豌豆具有许多稳定的不同性状的品种,而且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3、豌豆花冠各部分结构较大,便于操作,易于控制。
4、豌豆种子保留在豆荚内,每粒种子都不会丢失,便于统计。
5、实验周期短,豌豆是一年生植物,几个月就可以得出实验结果。
6、他选用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的基因都不连锁。
注:人工授粉的方式:去雄(花蕾期)、套袋、人工授粉、套袋二、有关遗传定律的概念、符号归类:(一)交配类⒈杂交:指同种生物不同品种间的交配。
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⒉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植物体中指自花受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受粉。
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⒊测交:就是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以测定F1的基因型。
⒋回交:让杂种子一代与亲本杂交。
⒌去雄:杂交试验时,除去成熟花的全部雄蕊,是杂交试验的重要环节。
6.正交与反交:若甲♀╳乙♂为正交方式,则乙♀╳♂甲就为反交。
用来检验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
(二)性状类⒈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⒉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⒊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笔记必修二(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笔记必修二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笔记必修二》,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笔记必修二篇一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基因分离定律是高中生物必修二的重点内容之一,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
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基因分离定律的限制因素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点拨1.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①DD×DD→DD;②dd×dd→dd;③DD×dd→Dd;④Dd×dd→Dd∶dd=1∶1;⑤Dd×Dd→(1DD、2Dd)∶1dd=3∶1;⑥Dd×Dd→DD∶Dd=1∶1(全显)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2)配子的确定①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如Aa形成两种配子A和a。
②一对相同基因只形成一种配子。
如AA形成配子A;aa形成配子a。
(3)基因型的确定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aa。
高中生物基因分离规律与遗传学规律知识点归纳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基因得分离定律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得发现与相关概念1。
一对相对性状得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得优点①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得相对性状。
(2)过程图解P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高茎↓⊗F2高茎矮茎比例3∶ 1归纳总结:①F1全部为高茎;②F2发生了性状分离。
2。
对分离现象得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①生物得性状就是由遗传因子决定得。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就是成对存在得。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得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得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得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得结合就是随机得。
(2)遗传图解3.设计测交实验方案及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得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1与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目得就是为了验证F1得基因型。
(2)遗传图解4。
分离定律得实质——得出结论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得图示就是C。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分离定律得细胞学基础就是同源染色体分离.(4)适用范围①真核(原核、真核)生物有性(无性、有性)生殖得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得一对相对性状得遗传。
5。
与植物杂交有关得小知识6、图解遗传规律相关概念得联系[思维诊断](1)F2得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得随机结合(√)(2)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2012·江苏,11B)(×)(3)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得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4)生物体产生雌雄配子得数目总就是相等得(×)(5)孟德尔巧妙设计得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得基因型(2012·江苏,11C)(×)(6)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得性状分离比(√ )知识点二基因分离定律得题型分析1。
显隐性性状得判断(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得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得性状为显性性状。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分离定律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遗传学实验的科学杂交实验包括: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首先选择了相对性状明显和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进行杂交,其次运用了科学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和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研究。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分离定律的内容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5)分离定律在杂交育种方面的应用是:选育出显性性状的个体后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以获得纯合子;选育隐性性状的个体时无需连续自交即可获得所需的纯合子。
拓展:①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3:1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
②一个生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以从亲本自交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出现分离则为杂合子。
二、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内容(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拓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测交实验,若测交实验出现1:1,则证明符合分离定律;如出现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验证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通过杂合子自交,如符合9:3:3:1及其变式比,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不符合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熟练记住杂交组合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并能熟练应用。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3)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高中生物必修一必备知识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一、细胞器之间分工(1)双层膜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能量转换站”,双层膜,分布在植物的叶肉细胞。
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从简单到复杂)(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 ↓F1:高茎豌豆 F1: Dd↓自交↓自交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F2:DD Dd dd3 : 1 1 :2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P:黄圆×绿皱 P:YYRR×yyrr↓ ↓F1:黄圆 F1: YyRr↓自交↓自交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 F2:Y—-R-— yyR—— Y-—rr yyrr9 :3 : 3 : 1 9 : 3 : 3 :1在F2 代中:4 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9种基因型: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半纯半杂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完全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基因的分离定律(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2、(重点)理解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
3、了解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要点梳理】要点一:分离定律1、分离定律的内容(1)杂合子中,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具有独立性(2)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3)等位基因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要点二:一些解题技巧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性状为显性性状。
(2)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表现为同一性状的两亲本,后代如果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则后代中数目占3/4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F1自交后代出现3∶1的理论分离比.必须满足哪些理想条件(1)F1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这两种类型的配子数完全相等。
(2)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机会均等。
(3)每一个受精卵都能正常发育为成熟的个体。
(4)个体发育所处的环境完全相同且比较优越。
(5)所有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都能完全表达。
(6)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的显性作用是完全的。
事实上,不可能所有的理论设想都能完全达到,因此,实际分离比和理论分离比之间总有一些偏差。
实际上,生物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不一定产生数目相等的各种类型的配子,不同类型的配子受精的概率也不一定一样,受精后发育的过程还受环境影响,因此实际分离比和理论分离比总是不完全一致,但是这并不能抹杀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实际意义。
3、有关分离定律问题的解题思路分离定律的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正推类和逆推类。
解决上述各类问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由于纯合子含有相同的基因,因而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基因的组成及性状推断上有直接明显的推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如果亲代中有显性纯合子(BB ),则子代一定为显性性状(B_)(如甲图所示)。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试验过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育新品种的方法:优良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选择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优良品种。
记忆点: 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遗传的基本规律(1)基因的分离定律①豌豆做材料的优点:(1)豌豆能够严格进行自花授粉,而且是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能保持纯种。
(2)品种之间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②人工杂交实验进程:去雄(留下雌蕊)→套袋(防干扰)→人工传粉③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后代表现为一种表现型,F1代自交,F2代中显现性状分离,分离比为3:1。
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亲本杂交后,产生的F1自交,后代显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在子二代占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比例占9/16;双隐性个体比例占1/16;单杂合子占2/16×4=8/16;双杂合子占4/16;亲本类型比例各占9/16、1/16;重组类型比例各占3/16、3/16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进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培养新品种的方法:良好性状分别在不同的品种中,先进行杂交,从中挑选出符合需要的,再进行连续自交即可获得纯合的良好品种。
记忆点:1.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显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分离,自由定律知识点总结
基因分离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自由定律的基础之一。
以下是基因分离和自由定律的几个知识点总结:
1.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是指在常染色体遗传中,每个
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在生殖过程中会分离,并分别传递给下一代。
这意味着一个个体在产生生殖细胞时,它的两个等位基因会分离到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2.孟德尔的自由定律:孟德尔的自由定律与基因分离定律有密
切的关系。
自由定律包括三个方面:一、随机分配定律,即在个体生殖过程中,两个等位基因按照随机的方式分配到生殖细胞中;二、独立组合定律,即不同基因对的组合在生殖过程中是独立的;三、纯合定律,即纯合个体的后代中,表现型会呈现出一个等位基因的性状。
3.遗传连锁:遗传连锁是指两个或多个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
因因为在基因分离过程中往往与染色体区段一起遗传到后代中,形成连锁现象。
但是,如果遗传连锁的基因之间发生了串型重组,也就是两个基因的染色体区段发生了重新组合,就可以打破遗传连锁。
4.基因连锁图:为了描述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的情况,科学家
们常常使用基因连锁图。
基因连锁图是基于遗传连锁的知识,在染色体上用连线表示两个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
连锁距离越短,两个基因在基因分离过程中越容易发生重组。
总之,基因分离是遗传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揭示了基因在生殖过程中的传递规律和分布方式。
自由定律是对基因分离的定量和定性描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基因的遗传传递与组合方式。
第一节孟德尔分离定律1 .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具有的特点包括:2.雌雄同花的植物杂交时,进行的人工操作步骤有哪些?3.孟德尔分离定律的研究过程,如何与假说演绎的步骤一一对应的?%1观察分析:%1提出问题:%1做出假说(解释问题:分离定律就在其中)%1演绎推理%1实验验证(实验检测)5.纯合了和杂合了的判断方法: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理论依据显性性状的个体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
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其基因型必定是两个隐性基因。
(2)判断方法Fn杂合子纯合子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显性性状个体隐性性状个体所占比例L罗 1 - l/2n1/2 - Lb 1 2 - 1 顼--L 2 - Lb推导过程如下:7.分离定律一般解题思路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如下(设等位基因为A、a)判显隐一搭架子一定基因一求概率(1)判显隐(判断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1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了一代杂合体显现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1据“杂合体白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1在未知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任何亲子代表现型相同的杂交都无法判断显/隐性。
用以下方法判断出的都为隐性性状%1“无中生有”即双亲都没有而子代表现出的性状;%1“有中生无”即双亲具有相对性状,而全部了代都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1一代个体申约占1/4的性状。
注意:②、③使用时一定要有足够多的子代个体为前提下使用。
(2)搭架子(写出相应个体可能的基因型)%1显性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 (不确定先空着,是谓“搭架子”)%1隐性表现型则基因型为aa (已确定)%1显性纯合了则基因型为AA (已确定)(3)定基因(判断个体的基因型)%1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分离定律,亲本的一对基因一定分别传给不同的子代;子代的一对基因也一定分别来自两位双亲。
所以若子代只要有隐性表现,则亲本一定至少含有一个a。
%1表现比法A、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亲本组合子代基因型及其比例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AAXAA AA全是显性AAXAa AA: Aa=l:l全是显性AAXaa Aa全是显性AaXAa AA显性:隐性=3:1AaXaa Aa: aa=l:l显性:隐性=1:1aaXaa aa全是隐性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亲本基因型与表现型全是显性AAX_了_ 亲本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显性:隐性=3:1AaXAa双亲皆为杂合子显性:隐性=1:1AaXaa纯合子亲本一方为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全是隐性aaXaa双亲皆为隐性纯合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什么?验证分裂定律的三种方法分别是?9.区分白由交配和白交例;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让纯种的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杂交,Fi金是长翅,已自交产生F2,将F2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A. 2/3B. 5/6C. 8/9D. 15/16计算过程:变试训练二:若把“将F?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由交配,”改为“将F?的全部长翅果蝇取出,让其雌雄个体彼此间自交,"则后代中长翅果蝇占()。
高中生物复习(二)基因的分离规律名词: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
(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矮茎)2、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3、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
4、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
5、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 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8、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9、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1、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测交是检验生物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的有效方法。
14、基因的分离规律: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这就是~。
15、携带者:在遗传学上,含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的杂合体。
16、隐性遗传病:由于控制患病的基因是隐性基因,所以又叫隐性遗传病。
高中生物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要点 旧人教必修2知识精华⎪⎪⎪⎩⎪⎪⎪⎨⎧−−−−→−−→−⨯=−→−→⨯)1dd(Dd 21DD F )Dd(F dd DD P )1(3 F )(F P 211d D 12 1基因型:、:等位基因::理论解释:性状分离::高茎:矮茎显性性状,表现一致:高茎矮茎:高茎实验现象:,进行豌豆的杂交试验发现者:奥国人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受精机会均等:配子、 ⎪⎪⎪⎩⎪⎪⎪⎨⎧−→−⨯−→−⨯−→−−→−⨯象理论解释的正确性,从而证明对分离现基因型为得与理论分析相符,即测结论:杂交实验的数据株矮株高:矮茎实验:的结果:有分析:如解释正确,应正确性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基因型测隐性类型目的:测交 Dd F 3430F 1dd 1Dd dd Dd F F 1111⎩⎨⎧递给后代分开而分离,随配子传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分离的基础等位基因具独立性,是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实质1F 2)(1⎪⎪⎩⎪⎪⎨⎧⎩⎨⎧⎩⎨⎧患者生育显性遗传病:尽是控制结婚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遗传病预防合体,便可推广一旦出现此性状就是纯培育隐性性状:后代中推广生性状分离为止,方可自交,直到确认不再发培育显性性状:应连续指导育种意义题例领悟例1: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F 3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 )A 、1/8B 、7/8C 、7/16D 、9/16解析:杂合Dd 自交一次,后代中1/2为纯合体,1/2为杂合体;纯合体自交后代全为纯合体,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又产生1/2的纯合体。
或根据公式1- 1/2n =1-1/23=7/8答案:B例2: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白化病的兄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多少?解析:解此类题分三步进行:(1)首先确定该夫妇的基因型及其几率。
由前面分析可推知该夫妇为Aa 的几率为2/3,AA 的几率为1/3。
基因的分离定律
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
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1)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①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过程图解
P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
F1高茎
↓⊗
F2高茎矮茎
比例 3 ∶1
归纳总结:①F1全部为高茎;②F2发生了性状分离。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1)理论解释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3.设计测交实验方案及验证——演绎推理
(1)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1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基因型。
(2)遗传图解
4.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
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C。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4)适用范围
①真核(原核、真核)生物有性(无性、有性)生殖的细胞核(细胞核、细胞质)遗传。
②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5.与植物杂交有关的小知识
[思维诊断]
(1)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2012·江苏,11B)(×)
(3)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4)生物体产生雌雄配子的数目总是相等的(×)
(5)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12·江苏,11C)(×)
(6)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知识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题型分析
1.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分离定律的应用
(1)由亲代推断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正推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