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8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数的认识:认识0-20的数,理解数的意义,如0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能够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数的运算: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初步认识减法和退位减法,能够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图形的认识: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感知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4.位置与顺序: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能够用位置关系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初步认识行和列,能够用行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5.时间的认识:初步认识钟表,了解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能够识别整时和半时。
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感知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可以初步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也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一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的开端,通过学习一年级数学,学生将建立起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和兴趣,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
下面是一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 数字与数的认识:- 学习认识0-9的数字及其多种表示形式;- 学习简单的数的排序,比较大小,数的前后关系;- 学习数的读写和数的顺序;- 学习利用各种方法数数。
2. 加法与减法初步:- 学习认识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和意义;- 学习认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进行1-20以内的简单加减法运算;- 学习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加减法问题。
3. 数的拆分与组合:- 学习认识数的拆分与组合的概念;- 学习利用具体物体进行数的拆分与组合的操作;- 学习认识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4. 长度与重量的认识:- 学习认识长度的大小关系和比较;- 学习简单的长度测量方法;- 学习认识重量的大小关系和比较;- 学习简单的重量测量方法。
5. 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学习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方、三角形等;- 学习认识图形的特点和属性;- 学习进行图形的分类。
6. 时间的认识:- 学习认识钟表和时刻的概念;- 学习认识一天的不同时间段和顺序。
7.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学习认识简单的数据;- 学习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利用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
8. 数的合并与分割:- 学习认识数的合并和分割的概念;- 学习利用具体物体进行数的合并和分割的操作。
9. 有序集合与模式:- 学习认识有序集合和模式的概念;- 学习进行简单的有序集合和模式的构建。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总结,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数字、加减法、长度、重量、图形、时间等基本数学概念的认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同时,这些知识也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今后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一、数的认知
1.数的读法和书写:0、1、2、3、4、5、6、7、8、9
2.比较大小:大、小、相等
3.数的数量关系:多,少,相等
4.数的顺序关系:1在2前面,4在6后面等
二、数的加减法
1.加法口诀:1+1=2、1+2=3、1+3=4等,直到10以内的加法口诀
2.加法的运算规律:1+2=2+1,3+4+2=3+(4+2)
3.加法的交换律:2+5=5+2
4.加法的有序性:2+3=5
5.减法的认识:10-1=9、8-3=5等,直到10以内的减法口诀
6.减法的运算规律:2-1=1,(3-1)-1=1等
三、数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1.形状的辨认:圆形、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
2.形状的分类:些许形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实物形状的画法:用直线和曲线画出形状
4.位置的认知:上、下、左、右等
5.位置的指示:将物体放在一些位置
四、数的观察和整理
1.数据的图表:柱状图、折线图、直方图
2.图表的观察:看懂图表中的数据
五、数的排序与分类
1.数的排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等
2.数的分类:数字、形状等的分类
3.数的组合:数的加法、组合
六、时间和金额
1.时间的认知:年、月、日、星期、小时、分钟等
2.时钟的认识:钟面和指针的认识
3.金额的认识:元、角、分等的认知
七、数的工具
1.尺子:量长度
2.秤:量重量
3.容器:量容积。
一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年级数学是孩子数学学习的起点,主要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孩子对数的概念、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是一些一年级数学的重要知识点总结:1. 数的概念学习一年级数学首先需要掌握数的概念,包括认识数字0-9,能够正确读写这些数字,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2. 自然数的认识学习一个、十、百的概念,理解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位数关系。
3. 数的排序与比较能够将一组数字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能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进行比较。
4. 数的组合与分解学习数字的组合与分解,如将10分解成两个数的和,如6+4=10,也学习数字的加法和减法。
5. 算式与运算符号学习简单的算式,包括加法和减法,掌握运算符号+和-的使用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6. 数的认知与计数学习数数并认识数字,能够正确地数出一组物品的个数,能够使用小于十的数字进行计数。
7. 空间与几何形状学习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能够正确辨认并描述这些形状。
8. 时间的认识学习认识一些基本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能够简单地描述一天的时间顺序。
9. 量的认知学习认识一些基本的量概念,如长、宽、高、重量、容量等,能够简单地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10.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看图找规律、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等,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这些知识点是建立孩子数学基础的关键,也是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应该以启发孩子思维、培养孩子兴趣为目标,注重巩固和练习,帮助孩子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重点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重点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重点知识点归纳一、数一数。
郑老师小提示:数数时应用笔尖或手指头对准所数的物体,边移动笔尖边数,最好数上两遍,确定无误后再把答案写在试卷上,注意要写端正、漂亮。
(书写要求:每个数字占一个日字格,书写时注意要写满格,8和9要留小开口,如:)1、看图写数。
2、小朋友,请你先数一数,再连线。
3、你能把同样多的物体图和点子图用线连起来吗?相信你能行!4、请你先认真地数一数,再想一想,你会画什么,就在下面的方框里面画什么,要画得与上面的物体同样多。
二、比一比.郑老师小提示:①比多少时,要先看清题目要求,然后可以采用一个对一个连线的方法或数一数做小记号的方法来判断。
如:②比长短很高矮时,有些能一眼看出的就可以直接判断,如果有格子的'可以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来判断。
③一些题目容易混淆视觉,如下第5题和第8题,要注意“比高矮时必须站在同一个高度”。
在多的后面画√。
1、在少的后面画√。
2、多的画√,少的画○。
3、长的画√,短的画○。
4、高的画√,矮的画○。
5、在高的下面画√。
6、在最高的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7、哪根绳子最长?最长的画√。
8、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9、宽的画√,窄的画○。
10、厚的画√,薄的画○。
三、认识物体和图形。
小提示:①数图形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最好是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的顺序来数比较不容易出错。
而且要细心多数几遍,确定没有漏数或多数了才填上答案。
②图形与分类结合的题目,要注意如果都是平面图形或都是立体图形就可按照形状来选,如果大部分是平面图形,只有一个是立体图形,那么该立体图形就是不同类的(如第3题)。
③一些容易混淆的图形要注意正确区分,如圆和球,正方体和正方形等。
____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一、数字的认识与比较1. 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认识0-9的数字,掌握它们的读法和写法。
2. 数字的比较:通过大小比较符号(<、>)进行数字的比较,并能正确判断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数的合成与分解1. 数的合成:掌握通过加法进行数的合成,例如1+1=2。
2. 数的分解:通过减法进行数的分解,例如2-1=1。
三、数的延续与规律1. 数的延续:认识后继数和前驱数,例如2的后继数是3,3的前驱数是2。
2. 数的规律:通过观察数的排列顺序,发现数的规律并进行延续,例如1、2、3、4...。
四、数的排列组合1. 数的排列:通过指定数的顺序和个数,进行数的排列,并能正确计算排列的结果。
2. 数的组合:通过指定数的个数,进行数的组合,并能正确计算组合的结果。
五、数的模式与推理1. 数的模式:通过观察数的递增或递减规律,找出数的模式,并延续下去。
2. 数的推理:通过已知的数和规律,推理出未知的数,并能正确计算推理出的数的值。
六、计数与运算1. 数的计数:通过指定数的个数进行计数,例如1、2、3...,并能正确读出指定位置上的数。
2. 加法运算:通过纸上计算或口算,进行小范围内的加法运算,例如2+3=5。
3. 减法运算:通过纸上计算或口算,进行小范围内的减法运算,例如5-3=2。
七、长度与时间1. 长度的比较与测量:通过比较和测量,掌握物体的长度,例如长、短、高、低等。
2. 时间的认识与计算:认识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掌握时间的读法和计算方法,例如1小时等于60分钟。
八、简单的加减运算1. 简单的加法运算:通过纸上计算或口算,进行小范围内的简单加法运算,例如6+2=8。
2. 简单的减法运算:通过纸上计算或口算,进行小范围内的简单减法运算,例如8-2=6。
以上是____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0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读数、写数的方法: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2、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
(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写语文汉字)写作:55(写数学字)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一、十、百是计数单位。
要写汉字)数的组成:(注意不同的问法)例:68是由6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68是由8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68里面有(6)个十和(8)个一,有(68)个一。
68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写汉字),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写汉字)。
7、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
(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8、当两个数量相差很大时可以用“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当两个数量相差不大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
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2十几减4,得数是几加6,十几减3,得数是几加7,十几减2,得数是几加8,十几减1,得数是几加9。
一、应用题1、先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信息来计算,多余信息直接舍掉;求一共多少?总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已知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3、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4、要列出算式,解答,并带上单位。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5.元、角、分【知识点归纳】1、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认识以下人民币(包括硬币)。
1分、2分、5分、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3、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4、进行简单的换币、付币、找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注意: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
【典例讲解】例1.小军身上有5元钱,买1支铅笔用去5角钱,小军还剩()。
A. 0元B. 45元C. 45角【答案】 C【解析】【解答】解:5元-5角=50角-5角=45角。
故答案为:C。
【分析】用小军的钱数减去用去的钱数即可求出还剩的钱数,1元=10角,把元换算成角后再计算。
例2.8角大于84分。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8角=80分,所以8角<84分,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角=10分,把8角换算成分即可做出判断。
例3.1张可以换________张和________张。
【答案】 3;1【解析】【解答】解:30+20=50,1张50元可以换3张10元和1张20元。
故答案为:3;1(答案不唯一)。
【分析】3张10元是30元,再加上1张20元刚好是50元。
也可以换1张10元和2张20元。
例4.一盒牙膏9元9角,小红有10元钱,买这盒牙膏钱够用吗?如果够,还剩多少钱?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答案】解:一盒牙膏9元9角,小红有10元钱,看买这盒牙膏钱够不够用,可以这样想:10元=100角,9元9角=99角 100>99,100-99=1角,所以够用了,还剩1角钱。
例5.算一算。
(1)________元________角(2)________元________角________分【答案】(1)52;6(2)11;2;5【解析】【解答】(1)50元+2元+5角+1角=52元6角。
(2)10元+1元+2角+5分=11元2角5分。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10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1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 不进位的加法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2. 不退位的减法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二、进位加法(凑十法)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2. 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 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3. 100以内进位加362+8=44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
(方法和20以内一样)三、退位减法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 个位加补数2. 100以内退位减:361-9=27 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2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n=1时a1=S1n≥2时an=Sn-Sn-1an=kn+b(k,b为常数)推导过程:an=dn+a1-d令d=k,a1-d=b则得到an=kn+b2、等差中项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堪称最简单的等差数列。
这时,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arithmeticmean)。
有关系:A=(a+b)÷23、前n项和倒序相加法推导前n项和公式:Sn=a1+a2+a3+・・・・・+an=a1+(a1+d)+(a1+2d)+・・・・・・+[a1+(n-1)d]①Sn=an+an-1+an-2+・・・・・・+a1=an+(an-d)+(an-2d)+・・・・・・+[an-(n-1)d]②由①+②得2Sn=(a1+an)+(a1+an)+・・・・・・+(a1+an)(n个)=n(a1+an)∴Sn=n(a1+an)÷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于首末两项的和与项数乘积的一半:Sn=n(a1+an)÷2=na1+n(n-1)d÷2Sn=dn2÷2+n(a1-d÷2)亦可得a1=2sn÷n-an=[sn-n(n-1)d÷2]÷nan=2sn÷n-a1有趣的是S2n-1=(2n-1)an,S2n+1=(2n+1)an+14、等差数列性质一、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n-m)d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单元准备课1、数一数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位置1、认识上、下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
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1--5的认识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
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第几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
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年级数学主要涉及到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法和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一、数的认识
1. 数的读法:用汉字表示数字,能够认识0到10的数字。
2. 数的书写:能够写出0到10的数字。
3. 数的顺序:认识自然数的顺序,即1,2,3,……。
4. 数的组成:认识每个数字是由几个基本元素组成的。
5. 数的分类:认识数的奇偶性,即奇数和偶数。
6. 数的大小比较:能够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语讲述数的大小比较。
7. 数的位置:认识数轴及其上的正方向和负方向。
二、加减法
1. 加法的定义:认识加法的定义和符号。
2. 1~10的加减法:能够口算1~10的加法和减法。
3. 横式计算:学会用横式计算1~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 进退位运算:认识进退位运算的方法。
5. 两位数的加减法:认识两位数的加减法概念。
三、几何图形
1. 基本几何图形: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2. 图形的分类:能够将几何图形按形状分类。
3. 图形的组成:认识几何图形由线段、角等基本元素组
成的。
4. 刻度尺的使用: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以上就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
对于一年级的
学生来说,这些知识点都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只有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后续的数学内容。
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时候,要认真听讲,勤于练习,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好复习巩固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水平。
数学背诵小学一年级知识点小学一年级数学背诵第一部分:数字和计数1. 数字0-10的写法:0(零)、1(一)、2(二)、3(三)、4(四)、5(五)、6(六)、7(七)、8(八)、9(九)、10(十)2.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数字从0逐渐增加,10是最大的数。
3. 计数的方法:可以用手指、计数器等方式进行计数并逐一加1。
第二部分:简单加法和减法1. 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数值相加得到一个总数的运算。
例如:1 + 2 = 32. 减法:减法是从一个数值中减去另一个数值得到剩下的数的运算。
例如:5 - 2 = 3第三部分:组数1. 数数的方法:可以将物品分成几组,然后计算每组的数量再相加。
例如:有3个苹果,2个梨,将它们分成两组,每组的数量分别是多少?2. 用图形表示组数:可以使用图形,如圆圈或方框,来表示每个组数。
例如:○○○○○第四部分:形状和图案1. 常见的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2. 图案的辨识:可以通过观察图案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来辨识不同的图案。
例如:找出与其他图案不同的一个。
第五部分:长度和测量1. 长度的比较:可以用标尺或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例如:这根铅笔的长度短还是这根线的长度短?2. 使用非标准单位进行测量:可以使用非标准单位(如手指、步长等)对物体进行估计测量。
例如:用手指估计一张书的厚度。
第六部分:时间和日期1. 一天的划分:一天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
2. 日期的表示:日期通常以年、月、日的形式表示。
例如:2021年5月1日第七部分:图形与排序1. 图形的分类和排序:可以将图形按照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和排序。
例如:将这些图形按照颜色从红到蓝排序。
2. 使用图形进行问题解决: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来解决问题,如找出规律或确定正确的顺序。
总结: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通过背诵和练习来掌握数字和计数、简单加法和减法、组数、形状和图案、长度和测量、时间和日期以及图形与排序等知识点。
一年级数学期末必考知识点汇总1、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2、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4、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5、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02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1、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一方面就是作业的按时完成,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方面。
要利用数学练习本让学生练习写数和写算式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
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所以要经常性的练习。
一年级要多让孩子借助小棒等学具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思路。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有些数学知识较抽象,容易混淆,我们要注意给孩子创造生活情境,让孩子在实际体验中理解知识。
如“左右”的认识,分辨左右是孩子本学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生活中强化孩子对左右手的认识,引导孩子借此来分辨物体间的左右关系。
同时还要注意一个参照物的问题,如两人面对面时,如何判别对面之人的左右边。
4、重视数学语言发展,让学生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在生活中要多为孩子创设说数学的机会,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
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涂珠算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1.数的认识
-了解和认识1~10之间的自然数
-掌握数字的书写和认读
-学习数字的比较大小
2.数的顺序排列
-通过练习将一组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数字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游戏和练习加减法,掌握数字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技巧
-学习用实物或图片表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并进行计算
4.数的分解组合
-通过实物进行分解和组合,认识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学习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数的和
5.数的比较和排序
-学习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练习对一组数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序
6.数的图形表示
-通过实物、图片和图形表示数字
-学习用几何图形表示数字的数量
7.时间和日历
-学习一些基本的时间单位,如秒、分钟、小时等
-学习读取和写入日期,并使用日历表示日期的顺序
8.计量单位
-了解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如长度、重量和容量
-学习换算和比较不同的计量单位
9.数的模式和序列
-通过练习和游戏,观察和分析数字的规律和模式
-学习按照一定规律列出一组数字
10.问题解决和推理思维
-练习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如找规律、推理、解方程等
-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以上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材和教学活动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的概念:数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 数的序数表示法:认识并运用1-10的序数词语。
3. 数的顺序:根据数的大小排序。
4. 数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认识并表示1-10的数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5. 数的合成与分解:认识并实践数的合成与分解。
二、简单的数的运算1. 加法的概念与意义:认识并运用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意义。
2. 加法口诀:记忆并运用1-10的加法口诀。
3. 加法的计算:从2加数计算到2位数加2位数的计算。
4. 减法的概念与意义:认识并运用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意义。
5. 减法口诀:记忆并运用1-10的减法口诀。
6. 减法的计算:从2位数减数计算到2位数减2位数的计算。
三、长度、体积和容量的认识1. 长度的认识:认识长度的概念和常用长度单位。
2. 长度的比较:根据长度的大小进行比较。
3. 长度的测量:使用常用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4. 体积的认识:认识体积的概念和常用体积单位。
5. 体积的测量:使用常用的体积单位进行测量。
6. 容量的认识:认识容量的概念和常用容量单位。
7. 容量的测量:使用常用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
四、时间的概念和认识1. 一天的时间:认识一天的基本时间单位和时间顺序。
2. 时间的认识:认识小时和分钟。
3. 时间的顺序:根据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4. 时间的表示:使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时间。
五、图形与几何1. 平面图形的认识:认识并辨认常见的平面图形。
2. 平面图形的性质:认识并运用平面图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 结构与组合:通过组合平面图形构成其他形状。
4. 空间的认识:通过立体图形认识三维空间。
5. 体的表面和体的边、面、顶点的简单认识。
6. 立体图形的认识:认识并辨认常见的立体图形。
六、简单的数据统计与分析1.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通过测量或计数的方式搜集数据。
2. 数据的表示:使用表格、图形和图表表示数据。
3. 数据的分析和比较:通过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比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数的认识数的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必须先理解数的概念,才能更深入地学习后续的知识。
1. 数的读法和写法学生需要掌握1~1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同时能通过数的数量和符号表示出数的大小。
2. 数的比较学生需要通过对比数的大小,学习“比大比小”的概念,注意符号的使用。
3. 数的顺序学生需要掌握1~10的数的大小排序。
二、加减法加减法是一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逐渐提高计算水平。
1. 加法的概念和符号学生需要掌握加法的定义和符号,同时掌握10以内的加法口诀。
2. 减法的概念和符号学生需要掌握减法的定义和符号,同时掌握10以内的减法口诀。
3. 加减法的组合运用学生需要通过训练,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三、图形认识图形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学生需要认识常见的图形。
1. 常见的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和应用。
2. 图形的比较学生需要通过对比图形的大小、形状等因素,学习“相等”、“相似”等概念。
四、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概念,学生需要掌握时钟、日历等基本常识,同时建立空间概念等。
1. 时钟和日历学生需要掌握时钟和日历的基本使用方法。
2. 空间概念学生需要掌握空间图形的特征和应用,并建立简单的空间概念。
五、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数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方法。
1. 数据的分类学生需要掌握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如大小、形状等。
2. 数据的统计学生需要掌握对数据进行统计的方法,如数量、频率、平均数等。
3. 数据的图表表示学生需要掌握数据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的方法,如条形图、饼图、折线图等。
六、小结一年级数学主要学习数的认识、加减法、图形认识、时间和空间以及数据统计等方面的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一年级知识点总结一、认识数1-1001、认识1-1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2、认识11-2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3、认识21-3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4、认识31-4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5、认识41-5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6、认识51-6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7、认识61-7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8、认识71-8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9、认识81-9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10、认识91-100,掌握数字的读法和书写。
二、数的比较1、掌握大、小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大小。
2、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这些词语进行比较。
比如,“3大于2”,“4小于5”。
3、能够利用物体数量进行比较,判断数量的大小。
三、数的认识1、认识几何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长度、重量、容积等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和量化。
四、简单的运算1、认识加法和减法,掌握1-10的加减法口诀。
2、能够利用物体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3、掌握加法和减法的符号表示。
五、简单的排列组合1、认识排列和组合,能够利用物体进行排列和组合的操作。
2、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培养孩子们的排列组合能力。
六、简单的图形与图形的关系1、认识图形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如大小、形状、颜色等。
2、通过简单的图形拼图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七、简单的逻辑推理1、通过一些简单的逻辑问题,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2、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逻辑分析。
以上就是一年级的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同时,也希望家长能够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注重数学知识的培养,通过游戏、唱歌、故事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学习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如下:
1. 数字和数位:学生需要掌握0-20的数字读写,包括个位数和十位数。
2. 位置和方向: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空间方向,如上、下、前、后,并能理解它们在几何空间中的意义。
3. 计数和数数:学生需要掌握从0开始的计数方法,理解个位、十位、百位等计数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计数和数的比较。
4. 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掌握0-20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5. 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需要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能够区分它们,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实例。
6. 图形拼组: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并能进行简单的图形拼组。
7. 人民币的认识:学生需要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8. 时间概念:学生需要了解时间和钟表的基本概念,能读出整点时间。
9. 认识方位:学生需要了解左右、前后等基本方位概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10. 比较大小:学生需要掌握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并能理解大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详细版本以下是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包括基本概念、运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1. 数字的认识:- 数字的识别和书写:0、1、2、3、4、5、6、7、8、9。
- 数字的数量意义:认识和描述物品的个数,使用数词。
- 数量的比较:大小关系,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2. 加法和减法运算:-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两个数的合并,用"+"号表示。
- 加法的计算技巧:简单口算或使用小算盘,以两个数字的和为答案。
-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比较两个数,求差,用"-"号表示。
- 减法的计算技巧:简单口算或使用小算盘,以两个数的差为答案。
3. 数的排序和比较:- 数的顺序排列: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排列数。
- 数的比较: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比较。
4. 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基本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 图形的特点:边的数量、边的长度、角的大小等。
5. 求长度和比较长度:- 比较长度的大小:长、短的比较,使用直尺或其他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 使用非标准单位估计长度:用手指、步伐等进行长度的估算。
6. 时钟的认识和使用:- 时钟的读法:学习小时和分钟的读法。
- 时间的概念:认识正点、半点、刻钟等时间单位。
7. 数据收集和统计:- 收集数据:了解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例如记录天气、喜好、物品数量等。
- 数据的分类和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和整理。
- 数据的简单统计:了解简单的统计方法,例如制作柱状图、饼图等。
这些是一年级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我提问。
第—单元数一数一、主要内容1.数出10以内的数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体或人;会口头用1~10各数表示相应物体的个数。
数数方法:按肯定的顺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相关人或物体的数量。
2.依据情境图,说清楚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答复这两个问题需要认真细致的观察、肯定的数数经验和方法以及量词的使用。
例如:图中小飞机有8架,有7朵花等等3.将物体与点之间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依据物体或人的个数画出相应数量的点,依据提供的点的个数找出相应数量的物体或人,感受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如:照样子画圈第二单元比一比一、主要内容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2.体会比拟长短、高矮、轻重的一般方法,会比拟物体之间的长短、高矮和轻重〔1〕比拟物体的长短〔高矮〕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齐把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使两个人站在同一块地面上。
如:〔2〕比拟物体的轻重时,借助简易天平,重的一方下落,轻的一方上升。
如:3.多个物体之间比拟长短、高矮和轻重多个物体比拟长短、高矮、轻重时,进行简单推理和灵敏的比拟策略。
如:〔1〕比拟方格图中线的长短,需要数一数〔2〕比拟水的多少,综合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的粗细水面高度相同,杯子越粗,水越多二、根底题1.哪位同学高,在高的下面画“√〞,2. 重的画“√〞哪位同学矮,在矮的下面画“○〞。
3.在最重的小动物后面画“√〞,在最轻的小动物后面画“○〞三、易错题1.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一排说明:重量相同时,物体的个数越多,单个物体就越轻;物体的个数越少,单个物体就越重。
3.在每个杯子里放同样多的糖,哪杯水最甜?在里画“√〞第三单元分一分一、主要内容1.体验分类的含义和好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搜集和整理数据的根本方法。
分类的好处是整洁、有条理。
2.按同一种标准给一些熟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分类的根本要求:分类标准要清楚,分类结果要不交叉不遗漏。
如:按照颜色分类,黄色的有……分成一类,红色的有……分成一类。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习内容及要求
口算训练
1、坚持每天在家练习30道口算训练题(适当出几道加减混合题),可以以口答的形式。
数与代数:
1.会正确的数数,能顺数,倒数,跳数:
会考察跳着数:2个2个数,3个3个数,5个5个数
例:
9 ()11 ()()14 ()()
2 ()6 ()()12 ()()
20 ()10 ()0
()18 ()()12 10
在上面的数列中,12的相邻数是()和()
2.正确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例:
⊿⊙◆●★●⊙●◆●
(1)把左边起第4个图形圈起来。
(2)把从右边起前4个图形圈起来。
(3)一共有()个●。
(4)从右往左数,★在第()个。
3.掌握2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例:
(1)18是()位数,它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2)6个一和一个十组成()。
(3)20的个位是(),表示()个一,十位是(),表示()个十。
(4)19里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9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
(5)与12的相邻数是()和()
20里面有()个十。
16前面一个数是(15 ),后面一个数是(17)。
(6)数位表从左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4、掌握20以内加减法:
(1)口算: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可以利用数的分解来解答,写完答案后一定按照运算顺序算一算)例如12+()=19
答案是7,想:12+7=19,所以答案是正确的。
12+□=19 18—□=10 3+□=13 □+□=18
14—□=4 20—□=10 5+□=19 □—□=10
(3)在○里填上“+”或“—”。
4○5=9 9○1=10 10○6 =4 8○2=6 (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一边是算式,括号独占一边的,先算出一边结果,找出它的
邻居,选合适的填入括号.如:9+8>( ).先算出9+8=17,与17相邻的数是16和18,17>16,所以9+8>(16)
练习:⑴7+5>( ) ⑵10+3>( ) ⑶( )>9+7
⑷4+8>( ) ⑸9+1>( )
2.两边均是算式,且含有共同加数的,可忽略相同加数,只
比较另外的加数。
如:9+8>9+()。
因为8>(7)所以9+8>9+(7)
练习:⑴8+7>8+()⑵9+()>9+2
⑶10+6>()+10 ⑷7+5>5+()
⑸8+4>()+3
3.除上述两种特殊的类型,对于一般的类型,只要左右两边
是算式的,先算出得数。
既然是最大的问题,不等号两边的得数必然是挨着的。
如:9+0>3+()。
左边的得数是9,想:9>()?由于填最大的数,只可以是9>8,所以右边得数是8.想:3+()=8?所以括号填5.呈现在卷面上的过程应是: 9+0>3+(5)。
练习:⑴4+6>5+()⑵10+4>9+()
⑶9+2>10+()⑷2+3+4>5+()
⑸14-4+2>10+()
后记:这种类型题相对逻辑性较强,需逐渐掌握方法和技巧,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能力层次:一层:会做,二层:有一定方法,三层:能针对不同类型选择适当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能比较数(式)的大小:
例:
(1)能比较数的大小:13 ○ 16 10 ○ 9
(2)能比较式的大小:13-8○7 15-4○15-5
方法:先算得数,再比大小
(3)把算式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12-4 4+5 11-4 7+3 14-8 15-13
< 14-8 < 11-4 < 12-4 <4+5<7+3
6、排队问题
例1、小朋友排队放学,小红前面有2个人,后面有3个人。
问:小红这一队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讲解:小红前面有2个人,后面有3个人,加上小红自己1人,这一队共有
2+3+1=6(人)
练习:
1、小朋友排队做操。
亮亮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3个人。
问:这一队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小动物们站成一排。
小白兔的左边有13只灰兔,右边有5只黑兔。
这一排共有多少只兔?
3.人们排队上公交车。
明明前面有5人,明明的后面是小红。
小红的后面还有3人。
问:这一队共有多少个人?
5+1+1+3=10(人)
例2.小朋友站成一行,从左往右数,丽丽站在第7个,从右往左数,丽丽站在第4个。
这一行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讲解:“从左往右数,丽丽站在第7个”这7人中包括丽丽,“从右往左数,丽丽站在第4个”,这4人中也包括丽丽。
我们把前后两次数的人数合起来算时,丽丽被多数了一次。
因此还要从(7+4)中减去1。
所以,这一行的小朋友共有:
7+4-1=10(个)
练习:
1、小朋友站成一行,从左往右数,丽丽站在第6个,从右往左数,丽丽站在第4个。
这一行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从前面数,林林是第3个人,从后面数,林林排在第5个,这一队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一队小朋友排队上车,从前面数,小强是第4个,小强的后面还有5个小朋友,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5=9
运算与运用
1. 能理解和表达加减法的基本含义,能说出列式的运算依据或算式的实际
意义。
2. 能看图意正确写式,(一图一式、或四式含“}”和“?”、以及三个数的
加减等)
1)例:☆☆☆☆☆★★★
一图一式: 5+3=8
一图四式: 5+3=8 3+5=8 8-3=5 8-5=3
2)含“}”和“?”
例: ☆☆☆☆☆ ? ☆☆☆☆☆★★★★★★13个?个
列式: 13-5=8 列式: 5+6=11
☆☆★★★★★★☆☆☆☆☆★★★★★★?个
?个13个列式: 2+6+3=11 列式: 13-2-6=5
3) 三个数的加减
例:☆☆★★★★☆☆☆
列式: 2+4+3=9
例:☆☆☆☆☆☆☆☆☆☆☆
列式: 4+7-3=8
3.能选择三个数写出四个加减算式
例: 9 12 7 5
列式: 7+5=12 5+7=12 12-7=5 12-5=7
空间与图形
1)能以自已为观察标准,确定物体或数据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和顺序(左数右数有几个第几与数、图形、钟面、大小、高矮等联系)。
例1:
例2:
圆柱有()个;球有()个;
长方体有()个;正方体有()。
有(5)个正方形有(3)个长方形有(
统计与概率
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需要了解和调查据此来作出选择与判断)。
能根据收集的信息填、涂(画)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并体会各自的特点。
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最多最少多几少几同样多选择与判断)
例1:
可以数一节课,就画“√”以免丢掉课的内容。
1、数一数,语文课有(8)节;数学课有(5)节;
2、算一算,语文课比数学课多多少节?=
8-5=3
3、语文课和体育课一共有多少节?=
8+3=11
4、一周中(语文)课最多,(队会)课最少。
认识钟表
1学生能认识钟面,辨认出时针,分针和12个数字;
2根据钟面上的时间,学生能判断出整时,半时,快到几时和几时刚过;
例如:题1. 认钟表写时间(下图)
学生在认读钟表时可以参考几个步骤:
(1)辨认出时针(短而粗)和分针(细而长),它们分别指向几;
(2)最后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如果是半时,那么时针肯定指向两数的中间,这是一定是以小的数为准。
(12时半除外)。
在认读钟表的过程中要让孩子明确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即顺时针方向,并且明白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这
样孩子对半时的理解将更深刻。
3根据提供的一副情景图,能根据图意,写出时间或在钟面上画出时间;
例如:
7时 9时半 3时半
最后,请各位家长仔细阅读复习要求,有针对性的对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进行复习,希望我们的配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