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6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话语。当下,最流行的教育话语是什么?几乎不假思索,人们就能回答:“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是由高层首倡,然后自上而下纷纷响应,如今可谓震天动地的“话语”。正如老子所云:“反者道之动。”之所以响亮地提出它,自然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严重地)不能满人民之意,需要拨乱“反”正。
我国的教育方针阐明,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因此,按“理”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价值取向,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思考、叩问这道“命题”,还是能够咀嚼、品玩、感悟出另一些意味——
一.“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
简言之,人民满意什么样的教育?就这个问题,可以做出无数的大文章。此处自然无法“一文以蔽之”,只能例举其中的一些情形,譬如,增加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减轻公众负担;譬如,改善师德状况,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师生(家校)关系……人民的这些要求和愿望都是合理的,教育应该努力去满足他们。但是,也有一些意愿或者违情违理,或者合情(理)悖理(情),或者合情合理却不符合教育的根本规律。这里,我们还是绕不开考试、升学率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它们本应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砝码,是体现素质教育实施水平的权威尺度。但事实上,它们曾经很长时间并且仍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被各种力量扭曲、异化,从而出现了、延续着所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对抗与冲突。有一位理想主义色彩很浓的朋友曾在一次论坛上慷慨陈词:“素质教育一定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也一定是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愿景”,这自然很好;但回到现实,我们差不多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击碎:劳逸结合、体脑并用等应该属于素质教育吧,但如果真正地、切实地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来安排教育教学活动,留(还)给他们更多的休息、锻炼、娱乐的时间——须知,这样一来,势必很难在大面积内取得十分优异的中、高考成绩。试问,又有哪几所创造过考试“奇迹”的学校是如此“科学”、一路走来的?——那么,我敢说,人民(主要是家长)是不会满意的。换一个角度看,人民满意的当然最好是“马儿跑得快,马儿少吃草”的低耗高效教育,此路不通,则退而求其次,只要孩子考试获胜,让他们满荷抑或超荷学习甚至“死揪蛮干”,都在所不辞,这样的教育又怎能是素质教育呢?
素质教育是“必然的‘乌托邦’”(杨启亮语),“乌托邦”不惟在教育者心中,也在许多“人民”的心里。而“人民”往往是很现实的,当认识到“乌托邦”很难甚至无法给孩子、家庭乃至区域教育带来高分、高升学率的时候,他们宁可舍弃它,而走向、拥抱违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且对其终身可持续发展有不利影响的另一面,不可讳言,这一面就是加班加点,就是
海题战术,就是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这样说,并不表明我对“人民”的不满或排拒,当路径和目的(这里指阶段性目的或者说目标,而不是学生发展的终极性目的)无法达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境地时,就是心态如我者,(或许)也会弃“路”而去,选择“目的好”,毕竟谁都不能“拎起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鲁迅语),毕竟谁都“无法走出他的历史,就像走出他自己的皮肤”(黑格尔语)。就说减负吧,为什么屡“减”不轻,甚至每“减”有加,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人民”虑及孩子的学业成绩和升学前景而大声地“鼓与呼”,而教育又未能特立独行,从而使之“中道而殂”吗?素质教育“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人民”的意愿也许就是这“蜀道”所在。
这样说对“人民”似乎不无苛刻和残酷,而事实确实如此。还是以南京的“高考之痛”为例。我不认可前此南京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说法,但从他们不延长、增加学生在校时间,从高三仍然安排20%左右的时间进行社会实践等来看,至少有理由说,相比于其他地区,南京离“乌托邦”更近了一点,或者说,离应试教育的“灾区”更远了一点。无论如何,这都是可嘉可取、可圈可点的。而后因为全市高考“兵败滑铁卢”,人民意见极大,他们不得不捩舵转航,全方位效仿一些“兄弟市”的做法。2005年11月,在“全国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研讨会”上,该市教育局徐传德局长不无伤感地谈及面临的三重困境,第一是绕不过的评价机制,第二是说不通的传统观念,第三是理不清的媒体炒作。不管是“绕不过”,还是“说不通”、“理不清”,究其实质或根本,都关乎人,都有人民意愿的因素在起决定作用。
回到前面的问题,不敢说,“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但在现实条件、目前中国国情之下,可以说,“人民满意的教育”未必是甚至就不是素质教育。按照“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在骨子里,人民对应试教育(的结果)会投以更多的“选票”。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人民满意的教育”一定是“对”的教育吗?
实际上,上述内容已经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民出于眼前的、家庭的和孩子的等等利益考虑,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不可得兼、只可取其一端的情况下,更多地还是倾向于、选择了应试教育。实事求是地讲,这不是人民真正满意的教育,最多只能说是差强人意(认为马马虎虎还可以)的教育;降低一点说,是人民无可选择之中的一种无奈选择而已。
人民的理智、理性是不可低估的,相当部分人对应试教育的弊端心知肚明;但同样因为其不可低估的理智和理性,绝大多数人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素质教育的“赌注”,于是怀抱着“为了未来的幸福牺牲眼前的快乐”的念头(不能说,这样的念头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宁可让孩子到应试教育的激流之中去竞争、倾轧。
当然,人民的理智与理性大多基本还是建立在他们对应试教育昭然若揭
的弊端的感性认识、“切肤之痛”上。而有一些教育模式、方法、内容、体制等的弊端,却不是那么显在的,若没有一点关于教育尤其是关于认知心理发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或者说“职业性观念”,这些潜在的、隐性的弊端就难以被发现和辨认清楚。例如,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陈鹤琴先生早在80多年之前就指出:“乡村学校有志的教师就是要引进游戏一门亦觉得困难万分,因许多父母竟反对儿童在校游戏,以为他们送子弟是为读书而不是学顽皮的。”到了今天,陈先生所指陈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地存在。笔者曾有机会到一个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走访过若干幼儿园,满目看到的是孩子“奋笔疾书”,满耳听到的是孩子朗朗书声。问园领导和老师,回答如出一辙,是为了满足孩子家长的要求。尽管学界对儿童早期识字、阅读等有不同意见,但把幼儿园作为小学的“前沿”,把幼儿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前延”(向前延展),学界的意见是一致的,他们不仅提出要“把游戏还给儿童”,而且“公认”小学(低年级)学科教学也要努力实现游戏化。恕我直言,在“人民”的意见和学界的意见不一致时,正确的选择是后者,因为它们是出之于真正的理智与理性,真正的规律与科学。
由此就“带”出了一个问题,即教育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关系问题。满人民之意,应该是合目的性的。但这也只是在一般意义上。而就“目的”而言,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多层次、动态化、差异性等方面,而且表现为(有的)真伪并存,似是有非。譬如,好成绩、高升学率能否作为教育的目的。当然不能,它们最多只是一个近期目标;但在实际生活中,不少人惟此是图,于是,“目标”取得了替代(惟一、终极)“目的”的地位。这样的“目的”,其本身恐怕就不合目的性。退一步说,即便承认其“合目的性”,也肯定与“合规律性”大相径庭。此时,如果还一味奉“人民满意”为圭臬和矢的,那么必然与教育规律南辕北辙,也许,教育在其根本出发点上,即已站错了位,并从此步入歧途。目的性与规律性发生龃龉之时,毫无疑问,教育应该向后者回归、迈进,尽管这是一件非常艰难、需要付出许多代价的事。
三、教育究竟要满哪些人民的意?
如果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一个“命题”,那么,它似乎蕴含着一个前提,即,人民是一个整体,人民的意愿、意志是一致的。显然,这个前提与事实不符合。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公意和众意之间经常有着很大的差别。公意总是着眼于公共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利,它只是个体意志的总和。”“人民之意”理论上讲属于“公意”,但实际上却每每表现为“众意”。俗话说:“众口难调。”对于教育的“众意”更是千差万别,满一部分人民的意几乎必然使另一部分人民“失意”;毫不武断地说,教育从未也将不可能“尽如人意”,甚至,它没必要为了“尽如人意”而“鞠躬尽瘁”,否则,只能落得“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我不想从宏观上论说,只谈身边的一些事:某校应部分家长要求,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