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一章辅导
- 格式:ppt
- 大小:996.50 KB
- 文档页数:42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一章重点内容学前儿童的健康和发展是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是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系统学习,可以帮助提高社会对学前儿童健康的认识和保障学前儿童全面健康的发展。
本文将从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意义、基本原则、重要内容等方面展开阐述。
意义学前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对于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工作,可以及早发现和预防学前儿童的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全方位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基本原则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工作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预防优于治疗,注重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重点在于教育和促进学前儿童及其家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2.个性化: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前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卫生与保健服务。
3.全面性:综合考虑学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需求,采取多方面、全方位的措施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
4.家庭参与:强调家长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工作的参与,通过家庭教育和指导,培养家庭养育孩子的能力。
重要内容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重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开展适合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提高他们对健康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健康教育还应该考虑到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之一。
对学前儿童进行规范的预防接种,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保障学前儿童的健康。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要注意接种计划的安排和接种技术的规范,确保接种的质量和效果。
3. 饮食和营养学前儿童处于身体和智力快速发育期,饮食和营养对他们的发育至关重要。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摄入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免疫力。
第一章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1. 引言学前儿童的健康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未来生活的重要保障。
健康教育是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本章将对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
2. 健康与学前儿童的关系学前儿童的健康状况与他们的身心发展密切相关。
身体健康对儿童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健康的学前儿童更加活跃和自信,他们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和游戏活动。
此外,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也能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1 提供基本的保健知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包括基本的保健知识,如洗手、刷牙、饮食平衡等。
通过教育,儿童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卫生习惯,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确的健康行为。
3.2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注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作息、适量运动等。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3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在儿童的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应该包括饮食指导,教育儿童选择健康的食物,避免吃过量的零食和垃圾食品。
此外,教育儿童要咀嚼慢慢,不要暴饮暴食,保证饭量适中。
4.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策略4.1 游戏化学习学前儿童喜欢玩耍,学习时常常容易厌倦。
因此,可以将健康教育和游戏相结合,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参与其中。
比如,通过制作卡片游戏,教育儿童认识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教育儿童正确使用手纸等,既提供了知识传递,又培养了互动和合作能力。
4.2 家校合作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主要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进行。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合作,共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家长可以在家庭中给予儿童正确的养育和指导,监督他们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学校则可以在日常教育中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组织各种健康活动,增加儿童的健康意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了解身体部位【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
【教学内容】1. 身体部位的认识:头、脸、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臂、腿部等。
2. 身体卫生的重要性:勤洗手、保持衣物整洁、定时洗澡等。
【教学活动】1. 身体部位游戏:教师指着自己的身体部位,学生要迅速指出相应的部位。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身体部位的认识程度。
2. 搜集学生关于身体卫生的想法,评估他们的认识水平。
第二章: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
【教学内容】1. 基本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2. 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合理搭配食物等。
【教学活动】1. 营养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素及其作用。
【教学评价】1. 考查学生对基本营养素的掌握程度。
2. 搜集学生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观点,评估他们的认识水平。
第三章:动作与运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作与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教学内容】1. 动作与运动:跑步、跳绳、投篮、踢足球等。
2. 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免疫力等。
【教学活动】1. 动作与运动演示:教师展示各种动作与运动,学生跟随模仿。
2. 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乐趣。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动作与运动的掌握程度。
2. 搜集学生关于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的观点,评估他们的认识水平。
第四章: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情绪管理:认识基本情绪、学会表达情绪、控制情绪等。
【教学活动】1. 情绪管理游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游戏认识和表达情绪。
2. 心理健康讨论:学生谈论自己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方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情绪管理的掌握程度。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麦少美、孙树珍主编,2005年版辅修班复习资料第一章健康概述第一节健康教育★一、健康的含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健康教育的含义我国有关专家一般都认为,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健康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预防疾病、消除危险因素、促进健康的科学。
健康教育首先是健康与教育的有机结合,它的核心就是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增强自我和群体的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营造一种全民范围的健康意识。
第二节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一、幼儿健康教育的含义★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为核心目标而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它的关键是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行为。
二、幼儿健康教育的意义★三、幼儿健康的标志幼儿健康的标准应该是指幼儿各器官、各组织的生长发育和心理发展良好,没有身心疾病或缺陷,性格开朗、情绪乐观,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身体健康1.生长发育良好,体形正常,身体姿势端正2.机体对内、外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3.体能发展良好(二)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幼儿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我国的儿科医学专家、幼儿心理和教育专家主要从动作、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衡量幼儿的心理健康,认为幼儿心理健康有以下六个标志。
1.动作发展正常2.认知发展正常3.情绪积极向上4.人际关系融洽5.性格特征良好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三)良好的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复习指导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日常生活行为教育、营养教育、疾病防御教育、学前儿童体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
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3.适用范围、教材本复习指导适用于重庆电大成人教育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采用李姗泽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08年1月第1版)。
4.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
主要考核学生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日常生活行为教育、营养教育、疾病防御教育、学前儿童体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6.考题类型及结构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16%)、单项选择题(20%)、判断改错题(10%)、简答题(14%)、论述题(20%)、活动设计题(20%)第二部份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概述一、重点名词生长发育肺活量二、重点掌握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评价三、一般掌握1.健康的内涵。
2.影响健康的因素。
3.学前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一、重点名词健康教育二、重点掌握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步骤。
2、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三、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组织。
第三章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一、重点掌握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常规的卫生要求。
二、一般掌握1、学前儿童主要活动的卫生要求。
2、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办法。
3、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一章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和特征;2.影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因素;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任务;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规律和原则。
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一)健康概念的演变关于“健康”,历史上许多伟大的思想家都作过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提出把健康作为人的第一权利,作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英国教育家洛克强调若没有健康,就不可能有什么幸福可言;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形象地指出,一个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
健康是一个综合的、历史性的概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要求和认识也不断变化、更新和扩展。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人们衡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是以其是否患病以及患病的严重程度为尺度的,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
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现,人类对健康的认识日益深入,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
当今,人们已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健康概念的较为完整的认识应该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维度。
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的定义:“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这一定义改变了以往“健康”仅指无生理异常而免于疾病的观念。
(二)健康的特性健康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客观性、主观性和调适性。
1.健康的整体性健康的整体性是指把幼儿的身心发展看成一个整体,并使他们在教育中逐渐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正如健康的概念中所述,幼儿健康的整体性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对健康概念认识的变化,使人们认识到不能只从生物学的角度去理解健康,还应关注心理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从人与环境之间、心与身之间整体关系的层面去研究健康。
2.健康的动态性健康的动态性是指健康乃有机体从良好健康至不良健康或从完好至疾病连续谱上所呈现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有许多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