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论之柏拉图
- 格式:pps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21
柏拉图的简介柏拉图是西方文学传统上最耀眼的作家之一,也是哲学史上最有洞察力,广泛和影响力的教育家。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柏拉图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柏拉图的简介柏拉图(Πλάτων,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并且在雅典创办了著名的学院。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如同许多古老的文献,柏拉图留下的文集残缺不全、而且依然存在争议。
他记载的苏格拉底对话录成为后人研究他们思想的主要来源,但许多内容其实记载的是柏拉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苏格拉底的原意。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还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
柏拉图中年开始从事教育研究活动。
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
柏拉图认为这些都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7岁以后,儿童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
从20~30岁,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
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
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
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
在他的奴隶主教育学体系中,体育占有重要的地位。
柏拉图对妇女体育也很重视。
他认为:“做女孩的应该练习各种跳舞和角力;结婚以后,便要参加战斗演习、行营布阵和使用武器……因为一旦当所有的军队出动去打敌人的时候,她们就能保卫儿童和城市”(《柏拉图论教育》)。
在柏拉图的论述中,几乎涉及到当时体育的各个方面。
他认为,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
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
柏拉图(历史⼈物)—搜狗百科唯⼼主义柏拉图是西⽅客观唯⼼主义的创始⼈,其哲学体系博⼤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
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它由现象所组成,⽽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认为任何⼀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个关于⾃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
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和⼤⾃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然哲学。
柏拉图认为,⾃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
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匹马,⽽是称任何⼀种马。
⽽“马”的含义本⾝独⽴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
但是某⼀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
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个初步的解说。
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
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
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个著名的洞⽳⽐喻来解释理念论:有⼀群囚犯在⼀个洞⽳中,他们⼿脚都被捆绑,⾝体也⽆法转⾝,只能背对着洞⼝。
他们⾯前有⼀堵⽩墙,他们⾝后燃烧着⼀堆⽕。
在那⾯⽩墙上他们看到了⾃⼰以及⾝后到⽕堆之间事物的影⼦,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个⼈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
他第⼀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
他返回洞⽳并试图向其他⼈解释,那些影⼦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
柏拉图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贡献柏拉图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著名的一派,以其创始人——哲学家柏拉图为代表。
柏拉图学派的主要观点和贡献如下:1.观念主义:柏拉图学派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观念的形式,这些观念是人类脑海中的抽象概念。
因此,世界是人类认识的产物,而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2.理性主义:柏拉图学派认为,人类的理性是获得真理和知识的唯一途径。
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人类可以掌握真理。
3.至善论:柏拉图学派认为,人类的最终目标是追求至善。
至善是一种绝对的理想状态,包括智慧、知识、善行和幸福。
4.万物皆有理:柏拉图学派认为,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并且可以通过理性分析来理解这些规律和原则。
5.人类本性论:柏拉图学派认为,人类本质上是理性动物,并且人类的本性是追求至善的。
6.共同体理论:柏拉图学派认为,人类应该建立起一个理想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人们应该追求公平和公正,并且应该尽力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
柏拉图学派认为,这种理想的共同体应该由哲学家统治,因为他们是唯一真正理解至善的人。
7.性别平等:柏拉图学派的许多代表人物,如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都认为男女在本质上是平等的。
他们认为,男女在智慧和能力方面都是完全相等的,并且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政治和教育活动。
8.古希腊哲学史:柏拉图学派对古希腊哲学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不仅创立了观念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想,还为后来的哲学家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理论。
他们的贡献使得古希腊哲学成为西方哲学的基础,并且对后来的哲学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自然哲学:柏拉图学派对自然哲学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认为,自然界中所有的事物都是由四种元素构成的,即土、火、水、空气。
他们还认为,万物皆有理,可以通过理性分析来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原则。
10.伦理学:柏拉图学派对伦理学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认为,人类的本性是追求至善的,并且至善包括智慧、知识、善行和幸福。
1.1_ 古希腊罗马文论柏拉图的艺术模仿论
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基础提出了颇具特色的艺术模仿论。
他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mimesis,又译为摹仿),而现实世界又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
如此一来,世界就被区分为三重:理念的世界、现实的世界与艺术模仿的世界。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举床的例子说明这种区分。
他指出,自然中本有的床或者说神造的床是“床之所以为床”的理念,也就是床的真实体,具有唯一性;木匠制造的床是感性的现实世界中的个别的床,它受特定的时间、空间、材料、用途等限制,是生灭变化的,不具有唯一性和永恒性;而画家所画的床是对木匠的作品的模仿,只是模仿了床的外形。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作为模仿的模仿,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
在他的三重世界中,理念世界是唯一的真实体,感性的现实世界作为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只是近似真实体的东西,而艺术世界作为对现实事物的外形和影像的模仿,只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三层”。
模仿的艺术不但与真实的理念相隔甚远,而且对现实世界这一“近似真实体的东西”也无法做到真实的了解和掌握。
由此,柏拉图认为,作为模仿的艺术既缺乏真实性,也没有实际的价值,不过是制造些类似镜中幻象的东西,本身是低劣的技艺,而不是一桩严肃的事业。
柏拉图1、柏拉图灵感说:(1)基本含义。
“灵感说"源自古希腊酒神祭者和女祭司在迷狂状态中宣示阿波罗的神谕的神话传说。
希腊语中“灵感”原意是“神灵的附体”、“神灵感发”,柏拉图把它集中运用到文艺创作和欣赏方面,认为一个艺术家能否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关键是他是否能获得灵感。
(2)柏拉图对灵感的解释。
第一,对灵感的源泉的解释主要是“神灵附体”或“神灵凭附".第二,灵感的表现是迷狂。
第三,灵感的获得过程是灵魂对真善美的理式世界的回忆。
即诗人创作时,经神灵附体后,灵魂陷入迷狂状态,回忆起神灵降临人间前在天上所经历的生活,反映的是理式世界.(3)灵感说显示出柏拉图理论的矛盾及其价值.矛盾:既有唯心主义的神性色彩,又包含着对文学艺术活动特征认识的真知灼见。
价值:第一,柏拉图确认灵感是文艺活动中存在的特有现象,优美的文艺作品就是灵感的产物。
第二,柏拉图看出了文艺创作与技艺制作的区别.第三,他在论述灵感获得的过程中,强调灵感是人的不朽灵魂“见到尘世的美"而回忆起“上界里真正的美”。
2、柏拉图对文艺规定的三条罪状摹仿的艺术与真理隔着三层,诗人没有真知识,为摹仿的艺术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诗人为了讨好群众,摹仿“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助长人的“感伤癖”、“哀怜癖",摧残人的理性,使“城邦保卫者”失去勇敢、镇静的精神品质.3、柏拉图主要文艺思想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可分为本质论,价值论创作论三方面:(1)“理式论”摹仿说.柏拉图的“理式”是不依存物质存在,也不是人的意识,而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他认为最高理式是神,“文艺是自然的摹仿”,而“自然"以“理式”为蓝本,故文学艺术是理式的摹仿的摹仿,其摹仿“都只是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2)文艺的社会功用说。
要求文艺“不仅能引起快感,而且对于国家和人生都有效果”,即有意义建设“正义"的城邦和培育“正义”的人格。
试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主要思想是存在一个超越物质世界的理念世界,这个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和可信的存在。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柏拉图的理念论进行分析和探讨:一、理念论的核心思想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了一个至高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由无形无色的灵魂和抽象无形的构成的。
灵魂是指任何可以感受到的事物,比如美、善、真、爱等等,而构是指任何可以被智力理解的东西,比如数字、几何图形等等。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而物质世界则是由理念世界的影子构成的幻象。
柏拉图将这个理念世界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理念世界的最高层次,是至高的智慧之神所居住的地方,他是宇宙的缔造者和支配者,是一切的根源和终极目的。
第二层是智慧之神所创造的理念世界,其中包括万物的真正本质和精华,比如女性、男性、动物、植物等等。
第三层是物质世界,是由理念世界的影子所构成的,是不真实、不可靠且不完美的。
二、理念论的意义与价值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古希腊哲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时希腊哲学界对于真相的认识。
在柏拉图看来,物质世界并不是唯一可信的世界,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可靠的,而物质世界则只是这个真实世界的影子和表现。
这一观点对于古希腊哲学的后世影响深远,将不可见的世界提升为理念世界,其思想贡献远比智慧之神所在的第一层理念世界更具意义。
柏拉图的理念论也表现出哲学的价值。
在当时,人们仍然没有弄清什么是好和什么是不好,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
理念论的主张为哲学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对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思考和研究理念世界,人们可以找到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关联,能以一种更深层次的方式理解和解释这个世界。
另外,柏拉图的理念论对于现代哲学也有深远的影响。
现代哲学认为,大部分的人类结论都来自于感官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是不稳定的和变幻莫测的。
从柏拉图的角度来看,通过超越物质世界,识别意识本质,人们才能合理地洞察世界,从而更加容易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
柏拉图知识点总结柏拉图的生平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27年,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
他年轻时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并成为了他的忠实追随者。
苏格拉底的死对柏拉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了他后来的哲学思想的灵感之源。
柏拉图在其一生中游历了许多地方,包括埃及、意大利和斯巴达。
在此期间,他开始对不同文化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著作柏拉图的作品大部分是以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他将自己的观点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现给读者。
其中最知名的作品包括《理想国》、《苏格拉底的辩护》和《理想国》等。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理想国”理论,探讨了公正、理想国家的构建以及哲学家如何统治国家等问题。
在《苏格拉底的辩护》中,柏拉图记录了苏格拉底受审的过程,并表达了对他的敬爱之情。
而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则提出了自己对政治、伦理学和形而上学等方面的思考。
形而上学在形而上学中,柏拉图提出了他著名的“观念论”(Theory of Forms)。
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其对应的“观念”,而这些观念是永恒不变的,是真实存在的。
而世界上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观念的模糊影子。
柏拉图将世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现实世界,一是理念世界。
现实世界是有形的、有限的,是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而理念世界是无形的、无限的,是真实的、永恒的世界。
柏拉图将真理与伦理学和政治学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观念世界中存在的“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些真理对于人类的行为、道德和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政治学柏拉图的政治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中。
他提出了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理想国”模型,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真正理解观念世界中的真理,并且能够在政治领域中应用这些真理。
柏拉图认为,哲学家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卓越的才智,能够最好地领导国家。
他反对民主制度,认为多数人的决策往往是基于私利而偏离了真理,只有哲学家在统治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公正和理想的国家。
古代希腊柏拉图传记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亦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的思想对于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柏拉图的生平、思想和贡献。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出生在古希腊的雅典,是雅典贵族家庭的一员。
他的父亲阿里斯托克勒斯是一位贵族和政治家,因此柏拉图自小就接触到政治和权力的环境。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政治生涯,而是追求着哲学的真理。
年轻的柏拉图很早就遇到了他的导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的思想对柏拉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教导柏拉图,真理是通过对话和辩论而获得的。
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人类的道德品质和对真理的追求,他的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式的讨论”。
若干年后,苏格拉底被控犯有亵渎神灵和腐蚀青年思想的罪名,最终被迫自杀。
这一事件对柏拉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于民主政体产生了怀疑,并对理性思考和哲学追求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
柏拉图创办了一所哲学学派,被称为柏拉图学院。
这个学院是一个独立的哲学社群,吸引了众多追随者和学生。
在这个学院中,柏拉图进行了许多哲学研究,并撰写了大量的哲学著作。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录和哲学体系中。
他的对话录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进行对话和辩论,通过这种方式来探讨道德、政治和宇宙等重要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对话录是《理想国》,这本书中描述了柏拉图构建的一个理想社会和政治制度。
在这个理想国中,哲学家是统治者,他们通过智慧和理性来指导社会,实现正义和公平。
柏拉图的哲学体系被称为“柏拉图主义”,这是一种抽象和理性的哲学体系。
他认为世界是由一个个不变的“理念”构成的,这些理念是真实而永恒的,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只是这些理念的投射和反映。
他的著名理念包括真理、美、正义和爱等。
柏拉图的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哲学思想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家,而且对于政治、教育和文化等领域都有重大影响。
他被认为是具有智慧和哲学家精神的代表,他的思想将继续指引着人类的追求和思考。
古希腊柏拉哲学回顾柏拉对古希腊思想的贡献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数百年来,古希腊哲学家们通过他们的思想为世界哲学史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柏拉哲学作为古希腊哲学的一门重要学派,对于古希腊思想的发展和推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回顾柏拉哲学对古希腊思想的贡献,并探究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柏拉哲学概述柏拉哲学,也被称为柏拉图学派,是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立的一门哲学学派。
柏拉哲学主张哲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和智慧;并倡导通过理性思考和哲学对话来达到智慧的最高境界。
柏拉哲学对于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柏拉哲学的形而上学思想柏拉哲学的形而上学思想对于古希腊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通过理念的存在而实现的。
他主张存在着一个超越感觉世界的永恒世界,其中包含了所有事物的理念以及它们的原型。
这种形而上学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亚里士多德的分类学以及现代科学中的理论体系构建等。
三、柏拉哲学的伦理学思想柏拉哲学的伦理学思想在古希腊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柏拉图认为,人们的行为应该追求善和公正。
他提倡理性的精神生活,并主张要通过掌握知识和追求智慧来指导个人的行为。
这种伦理观对于后来的伦理学和道德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康德的世界道德法则和尼采的超人理念等。
四、柏拉哲学的政治学思想柏拉哲学的政治学思想对于古希腊政治哲学以及后世政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理想国”概念,认为理想国是一个完美的政治制度,它应该由智者来管理,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有序的社会结构实现公正和和谐。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为后来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如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和现代政治理论中的社会契约论等。
五、柏拉哲学的教育学思想柏拉哲学的教育学思想对于古希腊教育以及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道德品质,让人们得到灵魂的升华。
古希腊哲学的智慧柏拉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古希腊哲学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代表了人们对于生命、存在和智慧的思考。
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位思想家。
本文将介绍柏拉图的智慧柏拉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并探讨它们对于现代世界的影响。
智慧柏拉是柏拉图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柏拉图对于真理和智慧的理解。
柏拉图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世界形而上学的理念的投影,这些理念是永恒和真实的存在。
而人类碰触这些理念的方式就是通过思考和理性。
根据柏拉图的观点,人的灵魂是存在于身体之外的,并且人的灵魂是永恒的,灵魂可以接触到世界形而上学的真理。
因此,智慧柏拉被视为人们达到真理和智慧的最高形式。
柏拉图的智慧柏拉观对于现代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他强调思考和理性,在现代科学、哲学和教育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科学领域,柏拉图的观点使得人们注重思考和理性,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在哲学领域,柏拉图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观念,倡导了对于真理和智慧的深入思考。
在教育领域,他的观念强调了学习者的内在价值和潜能,促进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改革。
与柏拉图的智慧柏拉观不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加实践和现实。
亚里士多德主张通过实际经验和观察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他强调人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而幸福的实现是通过实践和道德生活来达到的。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理论,认为人类应该通过追求美德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最高境界来达到幸福。
他的政治学思想强调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并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式和政体。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于现代世界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实用主义和道德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法律、伦理和政治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法律领域,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促进了法律的发展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伦理和道德的标准。
在伦理领域,他的理论关注个体和社会的和谐与幸福,推动了人们对于道德行为和伦理价值的思考和实践。
在政治领域,他的政治学思想为现代国家的治理和政体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浅析灵感说摘要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说柏拉图的理念由上而下,规定美的本质,那么灵感则是从下而上,实现了人追求达到美的本质的目的,使人见到了美的本身,进入到真实的世界——人返回了理性的家。
换句话说,灵感沟通了理性与非理性,重建了人与本体世界的价值联系,最终指向了理性。
关键词:柏拉图;灵感;理性;迷狂ABSTRACTSaidinsomekindofsignificance,ifPlato’sideastipulatedb eautifulessencefromto ptobottom,thentheinspirationachievedthegoalofcausingpersontopursuebeautifulessenti alfrombottomtotop,andcausedpersontoseebeautifulitself,enteredtotherealworld—perso nre2turnedtotherationalfamily.Inotherwords,theinspirationcommunicatedrationalitywit hnon-rationality,reconstructedthevaluerelationofpersonandthemainbodyworld,finallyp ointedatthereason.Keywords:Plato;inspiration;rational;mania柏拉图作为一个理性主义者,十分看重理性的作用,并把理性作为人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进而实现自身的本质属性,开启了西方理性主义的先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创始人和最早的代表。
他的哲学、美学、伦理学等都是他找寻验证理性所留下的思维轨迹,透过这些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一位执著、坚定而又智慧的理性主义的拥护者,但柏拉图的理主义王座似乎不那么稳固,总有人试图来推翻它,这其中最大、最直接的推力就是来自对柏拉图灵感说的质疑。
外国文学史班级:06中本(2)班学号:2006010210姓名:黄惠玲从柏拉图看古希腊文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任何人都有他自己的文学观点,柏拉图也不例外。
在文艺观点上,柏拉图以“理式”(概念)为基础,否定文艺的真实性,否定文艺的社会作用,否定文艺的社会源泉。
关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柏拉图认为文艺不能反映现实,不能表现真理,只能表现美。
文艺和现实关系不密切。
柏拉图继承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模仿说,但又根据自己的理论观念进行了改造。
在他看来“文艺是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离着两层。
”史诗、戏剧等表现的是事物的表象而不是事物的真实,是幻象而不是实在。
“模仿和真实体隔得很远,它在表现上像能制造一切事物,是因为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小部分还只是一个影像。
”总之就是说,文艺作品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更谈不上什么认识作用,所获得的只是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关于文艺的社会功用,柏拉图认为模仿的文艺不仅不真实,而且起着败坏道德、伤风败俗的作用。
否定文艺能给人以美的感受,认为古希腊文艺作品歪曲了“理式”世界。
柏拉图反对所谓文艺的快感作用,认为诗人,尤其是悲剧、喜剧诗人“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逢迎人性的无理性的部分”,具有很坏的影响。
因而,文艺要想存在,就要有益于城邦,并且合乎城邦制定的规范。
在柏拉图眼里,合乎城邦规范,对城邦有效用的艺术,就是非常优美非常高尚的艺术。
关于文艺的创作源泉。
柏拉图认为创作源泉是灵感。
他认为诗人的本领不是凭技艺而是凭灵感,而灵感来自神力,诗人靠神的启示才具有创作能力并进入创作过程:“诗人制作都似乎凭神力而不是凭技艺”,“都是受到灵感的神的代言人”。
“诗人们是神圣之种,凭诗神和美神的帮助,他们往往在其诗歌中能达到真理”。
这里的神,就是柏拉图的最高理念,是真善美统一的最高理念、最高理想。
他还认为灵感指“诗神凭附时的迷狂心理”,“诗人是一种轻飘的长着羽翼的神明的东西,不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作诗”。
柏拉图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柏拉图出生于古希腊雅典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伯罗奔尼撒战争,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颇受老师的赏识。
他跟随苏格拉底潜心研究哲学,获益匪浅。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民主派处死,柏拉图怀着悲愤的心情远游各国,先后到过埃及、意大利、西西里等城邦国家,埃及的等级制度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在游历中,他结识了一大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徒。
据说他曾在游历西西里时被卖为奴隶,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他才安全地返回到雅典。
回到雅典后,他开始写作对话以及从事讲学活动,亚里士多德就曾是他的学生之一。
公元前388年,他应西西里岛的叙拉古札僭主老狄奥尼索斯的邀请,住在宫廷讲学。
后因与老狄奥尼索斯的政见不合愤然离去,重新回到雅典。
晚年的柏拉图仍然不放弃重建他的奴隶主贵族执政的理想国,又进行两次出游,重访叙拉古札,想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都失望而归。
公元前374年,柏拉图去世,享年81岁。
柏拉图的著作颇丰,广泛涉及政治、伦理、教育、哲学等诸多领域。
他写过近四十篇对话,其中有不少篇章涉及文艺学、美学等问题。
他的主要著作有:《理想国》、《伊安》、《会饮》、《克拉梯卢斯》、《政治家》、《莱西斯》等。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是唯心主义的,“理式论”是他哲学体系的核心。
“理式”(Idea),有的译为“理念”、“观念”,有的译为“模式”、“理型”等。
柏拉图所说的“理式”和我们一般所说的理想、观念、精神等意识领域还不一样,他的“理式”是超越于客观物质的独立存在,它是永恒不灭的,处在最高的位置。
他曾以床为例,来具体说明“理式”的本体论性质。
他认为世界上有三种床:一是世界上本来就有的“理式”的床,不妨说它是神造的;二是木匠所制造的床,也即生活中现实存在的具体的、感性的床,这个床是木匠用床的“理式”制造出来的;三是画家所画的床,它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理式”的床隔了三层,因此也就更加不真实。
柏拉图的文艺观:1.哲学体系核心:理式论—理式是实体,感觉是幻影,理式是万物的原型,万物是它的摹本。
哲学的目的在于认识一般、不变和永恒的东西。
其价值在于柏拉图第一次自觉地认识到必须用普遍作为说明一切个别的根据,抓住了人类认识世界整个行程的转折点,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理式论割裂、颠倒了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把一般当作先于个别的独立的存在,成为个别的真源,使理式世界与现实世界完全脱离。
2.理想国:统治者—武士—农夫和手工艺者;人的灵魂分理智、意志和情欲,与此对应的是三种美德—智慧、勇敢和节制。
知识即道德;哲人之治。
3.美论:“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得那个品质。
美本身就是一种先验的绝对的美的理式,这种理式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
”柏拉图把对美的认识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思辨,从自发上升到自觉,比前人向前跨了一步。
4.“回忆说”:人对美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循阶而上的过程:形体美—心灵美—行为制度美—学问知识美—彻悟美的本体。
5.艺术论:区分灵感与模仿模仿:A“临摹”、“摹本”,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功利的、被动的、忠实的抄录。
三种世界:理式的、现实的、艺术的。
“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模仿者,并不曾抓住真理。
”他认为艺术家虽能模仿一切却并无知识,艺术不是自然的照相,更不等于自然,艺术应追求事物的本质真实,向人们提供真理。
B 模仿艺术伤风败俗,会破坏“心灵的城邦”模仿诗产生的快感对人有害,模仿诗人为讨好观众,常利用人性的弱点,着重容易激动情感和容易变动的性格,即无理性部分,来迎合人性中的脆弱感情,满足群众的情欲,使之摆脱理智的节制,得到快感,而不愿费心思去模仿人性中理性的部分,帮助理智去节制情欲。
所以模仿的作用在于逢迎人性的无理性部分,摧残理性部分。
柏拉图理想中的人要中正、平和、不悲不笑,让一切欲念枯萎,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统治、保卫城邦的任务。
外国教育史经典笔记-古希腊的教育思想(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是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客观唯物主义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学习文学、音乐和绘画,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20岁后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前后8年。
苏格拉底去世后,他离开雅典,四处游历。
前387年,柏拉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讲学,培养了包括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学生。
一、理念论与“回忆说”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他的哲学基石,也是他的教育学说的理论基础。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一切个别的可感觉的事物,都不具有真理性,只有理念才具有真理性。
所谓理念就是共相、概念和普遍的真理。
每一个理念统摄着与他同名的众多的个体事物,每一类众多的个别事物都有一个相应的理念。
这个相应的理念就是众多个体普遍的东西,是他们的本质,是他们的源泉。
所谓真理、就是理念。
那么,理性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理念的呢?柏拉图的回答是:通过回忆。
柏拉图在《斐多篇》里,提出了他的“回忆说”。
柏拉图把回忆心中固有知识的过程看成是一种教育和启发的过程。
教育学考研交流q1781973630二、灵魂说与“哲学王”柏拉图认为,灵魂包括理性部分、激情部分和欲望部分。
理性是先天所成,得之于理念世界;欲望和激情是后天所成,是灵魂和肉体结合后的产物。
灵魂的这三种功能表现在教育方面,强调理性知识的重要性,贬低乃至否定感性知识的作用;教育在于发展人的理性、节制人的欲望。
依据他的灵魂说,柏拉图提出了“哲学王”的培养目标。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想一个理想的国家。
在这种国度里,统治者既不是单纯的政治家,也不是不问实际政治的哲学家,而是集政治权力和哲学思考于一身的哲学王。
三、《理想国》与教育制度《理想国》(Republic)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
书中以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等人的对话形式表述其哲学、政治和教育思想,讨论了政治体制、婚姻、优生、宗教、道德、教育、文艺等各种问题。
柏拉图|古希腊哲学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根据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思想特征,将柏拉图的作品分类如下:苏格拉底时期:《申辩篇》、《克力同篇》过渡期:《曼诺篇》、《高尔吉亚篇》、《克拉底鲁》成熟期:《会饮篇》、《理想国》晚期:《巴门尼德篇》、《智者篇》、《法律篇》1 理念论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因此被称为“理念论”。
1.1 理念论的渊源“理念“这个概念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其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是超越于个别事物之外并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
1.2 理念论的核心柏拉图把理智的对象称作“理念”,本义指“看见的东西”,转义为灵魂所见的东西。
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普遍性和分离性。
1.普遍性。
理念是普遍的、永恒的、绝对和必然的存在。
2.分离性。
指理念与个别事物相分离。
不同的事物组成了可感世界,理念的总体则是可知世界。
由此柏拉图提出了分有说和摹仿说解释理念如何派生事物。
a.分有说: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同名的理念。
b.摹仿说:造物主是根据理念为原型来创造具体事物的,所以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1.3 理念的本体论意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1.4 理念论的意义柏拉图通过对理念论的阐发,明确区分了事物与理念的区别,认识到普遍性的共相对于知识的重要性。
而理念论的局限则在于将理念与事物分离,并视之为绝对独立的存在。
2 可知世界与可感世界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是柏拉图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他对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哲学思想进行了某种综合,认为可感世界中的现象既存在又不存在,可知世界中的理念永恒不变。
古希腊文论
之
柏拉图
2011/03/01
柏拉图
▪轴心时代
▪古希腊之从诗歌到哲学▪柏拉图的生平、著作▪关于文艺的思考:
▪理念说
▪灵感说和迷狂说
▪诗剧理论与诗教理论
轴心时代
▪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前二世纪,是被西方哲人雅斯贝尔斯称为“轴心时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四大古代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重大突破,并基本奠定了此后几大文明的发展形态。
▪古希腊:哲学,神—自然规律
▪古以色列:先知运动
▪古印度:宗教哲学,业报与转世
▪古中国:经典传承
▪帕森斯:“哲学的突破”
古希腊之从诗歌到哲学
▪荷马史诗中的“神”与“命运”
▪赫西俄德之“道德秩序”
▪非人格化的力量
▪早期希腊哲人的思考:
▪事物实际上是什么?
▪我们如何解释事物中的变化过程?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即米利都学派的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物质自然的构造,而不是道德的基础。
▪埃利亚派哲学家巴门尼德和芝诺的主要兴趣是论证实在是不变的、单一的,是一。
▪另一方面,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则将实在描述为总是变化的,充满流变,是由许多不同的东西构成的。
▪苏格拉底和智者派则对物质自然不甚关心,而是将哲学引入了道德领域。
古希腊哲人的思考
▪希腊哲人们针对那些基本问题所给出的答案,不久就被称作“哲学”——爱智。
这些哲学思考的前提在于人们逐渐认识到:事物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一样。
▪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理智的活动。
它不仅仅是一个观察或相信的问题,而是思想的问题,哲学就意味着抱着纯粹而自由的探索的态度去思考那些基本的问题。
柏拉图之地位
黑格尔:“哲学之发展成为科学,确切点说,是从苏格拉底的观点发展到科学的观点。
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
”
怀特海:“欧洲哲学传统的最稳定的一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组成的。
”
波普尔:“柏拉图著作的影响,无论是好是坏,总是无法估计的。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可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
柏拉图对知识的全面论述是如此有力,以至于他的哲学成为西方思想史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
他的前辈们关注单个的重大问题,柏拉图则不然,他将所有这些不同的哲学关注点置入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之中。
柏拉图的生平、著作
▪出生及家世:西元前427年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
贵族家庭?父亲阿里斯通、母亲克里提俄涅,排行老四。
他的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仍有争议。
▪漫游: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对现存政体完全失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
▪建立学院:四十岁时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学院(Academy),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公元前347年去世。
柏拉图的著作
▪认为真作有28篇,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申辩篇》《克力同篇》《卡尔米德篇》《拉凯斯篇》《吕西斯篇》《尤西弗罗篇》《美涅克塞努篇》《小希庇亚篇》《伊安篇》
▪过渡期或转型期:《高尔吉亚篇》《普罗泰戈拉篇》《美诺篇》
▪中期:《欧绪德谟篇》《克堤拉斯篇》《斐多篇》《斐德罗篇》《会饮篇》《理想国》《泰阿泰德篇》《巴曼尼得斯篇》
▪晚期:《智士篇》《政治家篇》《菲力帕斯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法律篇》
柏拉图文艺思想构成
▪一、诗与真:“理念论”与诗学
▪二、灵感说和迷狂说
▪三、诗剧理论与诗教理论
一、诗与真:理念与诗学
▪洞喻说
▪线喻说
▪理念论
▪诗与真
▪《理想国》(Republic),苏格拉底与格老孔的对话▪洞喻
▪柏拉图主义经常被分类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有时候也被称为柏拉图现实主义。
▪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将世界切割为两个不同的区块:知识的共相世界、以及意见的表象世界。
▪我们所感觉到的表象世界是从有智慧的形式或理想里所复制的,但这些复制版本并不完美。
那些真正的形式是完美的而且无法改变的,而且只有使用智力加以理解才能实现之,这也表示了人的智力并不包含知觉能力或想像力。
◆1,想象◆2,信念◆3,思想◆4,知识
事物y 思想类型
(善)善(理念)知识
理智世界数学知识思想
(太阳)事物信念
可见世界影像想象
x
知识
意见
柏拉图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是看到事物的影子或者事物本身而看不到那让影子和事物显现的火光,他就只拥有“意见”而没有“知识”,而只有“知识”作为“公式、原理、定义、规则”的集合,才是“逻各斯”的真正内容。
理念论
▪简言之,理念乃是哪些不变的、永恒的、非物质
的本质或原型,我们所看到的实际事物仅仅是这
些原型的拙劣的摹本。
▪据此,柏拉图划分出两个世界,一是绵延无界的
经验感观世界,这是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一是有
限的真实或理念世界。
所谓有限,是就这个世界
是由有限单元数字与几何线条的比例构成而言的。
艺术作为模仿的模仿
▪1)文艺是模仿的模仿
▪神的床,工匠的床,画家的床
▪模仿者的灵魂是非理性的
▪模仿的作品是低劣的
▪模仿的艺术品是虚幻的幻影
▪2)模仿的戏剧化特征
▪3)模仿与叙述
▪4)理念作为标准(固有理念、超验理念、艺术自身)
二、灵感说和迷狂说▪灵感与迷狂
▪四种迷狂
▪迷狂说的层次
灵感与迷狂
▪“她(指诗神缪斯)首先使一些人产生灵感,然后通过这些有了灵感的人把灵感热情地传递出去,由此形成一条长链。
那些创作史诗的诗人都是非常杰出的,他们的才能决不是来自某一门技艺,而是来自灵感,他们在拥有灵感的时候,把那些令人敬佩的诗句全都说了出来。
”
▪在古希腊宗教实践之中“灵感”的表现也就是“迷狂”。
四种迷狂
▪第一种是德尔斐女预言家和多多那圣地的女祭司于降神迷狂的时候,在神灵的感召下正确的预见未来,发布神谕,这种迷狂是上苍的恩赐,远胜于人为的神志清醒;
▪第二种是祛病禳灾仪式中的集体迷狂,进入仪式的人进入迷狂状态,通过神灵的凭附而获得拯救;
▪第三种是诗兴的迷狂,诗神凭附于诗人身上,激励他上升到某种特殊的境界,以便敲开诗歌的大门;▪第四种是更高境界的爱和美的迷狂,曾经寓居于理念世界的灵魂幸福地直接见到过理念的纯粹形式。
迷狂说的层次
▪第一个层次“灵感说”的基本内涵是文艺之神凭附在一般诗人身上,使其创造出打动人的诗歌作品。
▪“美德或自己制造的其他东西的影像的模仿者,他们完全不知道真实”
▪第二个层次“灵感说”涉及的灵魂,要比前一种情况下的灵魂“高贵”得多。
三、诗剧理论与诗教理论
▪一方面,诗剧理论主要从分析的角度出发,对诗歌戏剧的创作以及诵读演出的技术性规律做出了总结。
另一方面,诗教理论从哲学层面向作为特殊工匠的诗人提出更高的要求。
▪诗剧理论
▪诗教理论
诗剧理论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指
出,诗歌都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语言、
音调和节奏。
▪语言是诗歌的第一要素,音乐和节奏必须配
合语言组成诗歌:“运动中的秩序称作节奏,声音中的秩序——锐音和抑音之混和——称
作音调,二者的结合就叫做歌舞艺术。
”
诗教理论
▪柏拉图认为文学的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都应该是“健康的”,这样的作品才能起到好的教育作用。
▪得体的内容在于对高贵的行为的模仿:“假使我们要坚持我们最初的原则,一切护卫者放弃一切其他业务,专心致志于建立城邦的自由大业,集中精力,不干别的任何事情,那么他们就不应该参与或模仿别的任何事情。
如果他们要模仿的话,应该从小起模仿与他们专业有正当关系的人物——模仿那些勇敢、节制、虔诚、自由的一类人物。
凡与自由人的标准不符合的事情,就不应该去参与或巧于模仿。
至于其他丑恶的事情,当然更不应该模仿,否则模仿丑恶,弄假成真,变为真的丑恶了……”。
▪好的内容必须和好的形式相统一,“庄严”、“静美”、“刚柔”相济的节奏,必然是好的内容的表现形式,因为“美与丑是紧跟着好的节奏与坏的节奏的”。
有时候形式因素的感性特征甚至会起到更有效的教育作用,在儿童的文艺教育方面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