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舞舞蹈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8
幼儿双人互动舞蹈编创教案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培养舞蹈兴趣,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2. 通过双人互动舞蹈编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提高幼儿的表演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音乐、舞蹈道具等教学资源;2. 教师提前设计好双人互动舞蹈编创的教学内容和步骤;3. 教师准备好舒适的教学环境,确保幼儿能够自由活动。
三、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舞蹈热身活动,包括摆动手臂、踢腿、转身等动作,让幼儿的身体得到充分活动。
2. 示范舞蹈动作。
教师向幼儿展示双人互动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牵手、转身、跳跃等动作,让幼儿初步了解双人舞蹈的形式和特点。
3. 分组练习。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组合,进行双人互动舞蹈的练习。
教师可以给予一些简单的指导,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动作的配合和协调。
4. 创作舞蹈。
鼓励幼儿在小组内自由创作舞蹈动作,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进行表达,同时要求他们在舞蹈中保持合作和互动。
5. 整合表演。
每个小组在创作完成后,进行舞蹈表演。
教师可以适当给予点评和鼓励,让幼儿感受到表演的乐趣和成就感。
6. 总结。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同时鼓励幼儿继续保持舞蹈的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能力。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双人互动舞蹈编创教学,幼儿在舞蹈表演、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舞蹈表演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两人组合舞蹈动作幼儿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舞蹈来表达情感和故事。
2. 帮助幼儿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舞蹈动作。
3. 让幼儿学会基本的舞蹈动作,包括转身、跳跃、摆臂等。
4.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基本的舞蹈动作,并能够与他人配合完成组合舞蹈。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舞蹈需要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配合完成舞蹈动作。
三、教学准备。
1. 教具,音乐播放器、舞蹈音乐。
2. 教材,舞蹈动作示范视频。
3. 教学环境,宽敞的舞蹈教室或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
1. 初步热身(5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舞蹈热身动作,如摆臂、转身、跳跃等,让幼儿放松身体,做好准备。
2. 舞蹈动作示范(10分钟)。
老师播放舞蹈音乐,向幼儿展示一段简单的两人组合舞蹈动作,并解释每个动作的要领和配合方式。
3. 组合动作练习(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配对,一起练习舞蹈动作。
老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幼儿的动作,帮助他们逐步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
4. 合作练习(15分钟)。
让幼儿换一个搭档,继续练习舞蹈动作。
鼓励幼儿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舞蹈动作。
5. 舞蹈表演(10分钟)。
请每组幼儿表演他们练习的舞蹈动作,让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合作能力。
6. 舞蹈总结(5分钟)。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舞蹈动作,总结每个动作的要领和配合方式,鼓励幼儿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舞蹈技巧。
五、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幼儿们学会了基本的舞蹈动作,并通过与他人合作完成了组合舞蹈。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与他人配合完成舞蹈动作。
同时,通过舞蹈活动,也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的舞蹈音乐,让幼儿学习更多的舞蹈动作,提高他们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 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与组合。
2. 双人舞蹈的队形变化与编排。
3. 双人舞蹈的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双人舞蹈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 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动作规范。
(三)组合教学1. 教师讲解双人舞蹈组合的动作顺序和节奏感。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协作,完成组合动作。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改进动作。
(四)队形变化与编排1. 教师讲解双人舞蹈队形变化的基本原则。
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段队形变化的舞蹈。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设计方案,指导学生改进。
(五)情感表达与舞台表现1. 教师讲解双人舞蹈的情感表达技巧。
2. 学生分组练习,通过动作、表情和音乐表达舞蹈的情感。
3.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导学生提高舞台表现力。
(六)总结与展示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2. 学生分组展示所学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动作准确性和协调性。
2. 评价学生在情感表达和舞台表现方面的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训练,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舞蹈简单组合双人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教会学生掌握简单的舞蹈动作和组合;
2. 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和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音乐,选择一段简单明快的舞曲,适合双人舞;
2.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或者室外空地;
3. 教学道具,音响设备、舞蹈服装。
三、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舞蹈热身活动,如摇臀、摆手、
扭腰等,让学生放松身体,准备好接下来的教学内容。
2. 学习基本舞蹈动作。
教师向学生示范一些基本的舞蹈动作,如步伐、转身、手势等,让学生跟随学习并逐步掌握。
3. 组合双人舞步。
教师将学生分成双人组合,教授他们一些简单的双人舞步,如
牵手转圈、对望跳跃、交叉舞步等,让他们配合动作,培养他们的
合作意识和舞蹈节奏感。
4. 整合舞蹈动作。
教师将之前学习的单人舞蹈动作和双人舞步进行整合,让学生
在音乐的节奏下进行舞蹈表演,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
能力。
5. 舞蹈表演。
让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现他们学到的舞蹈动作和组合,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和组合,还培养了他们的舞蹈节奏感、合作意识和舞蹈表现力。
希望通过持续的舞蹈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舞台表现能力。
教案名称:初中早操双人舞蹈教学年级:初中一年级学科:体育与健康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团队协作。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教室。
2. 教学音响设备。
3. 舞蹈音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2. 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习,如基本的步伐和手势。
二、基本动作教学(10分钟)1. 教师示范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步伐、手势、表情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团队协作训练(10分钟)1. 学生两两分组,进行双人舞蹈练习。
2. 教师观察学生的配合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动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双人舞蹈的重要性和团队协作的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学生进行双人舞蹈练习,巩固基本动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二、提高难度(10分钟)1. 教师增加双人舞蹈的动作难度,让学生挑战自我。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三、团队协作训练(10分钟)1. 学生两两分组,进行双人舞蹈练习。
2. 教师观察学生的配合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动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双人舞蹈的重要性和团队协作的意义。
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美感。
2. 学生在双人舞蹈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双人舞蹈基础教学2. 教学对象:初学者/有一定舞蹈基础者3.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双人舞蹈的基本站位和步伐。
-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双人舞蹈中的沟通与协调技巧。
- 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表达情感,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学时长:每次课程2小时,共8次课程二、教学大纲第一课:双人舞蹈基础认知1. 教学内容:- 双人舞蹈的定义和特点- 双人舞蹈的基本站位和步伐- 双人舞蹈中的沟通与协调2. 教学过程:- 讲解双人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示范双人舞蹈的基本站位和步伐-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站位和步伐-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第二课:双人舞蹈基本步伐1. 教学内容:- 基本步伐的种类和练习方法- 如何在步伐中保持平衡和协调2. 教学过程:- 讲解基本步伐的种类和练习方法 - 示范基本步伐-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步伐-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第三课:双人舞蹈基本舞步1. 教学内容:- 基本舞步的种类和练习方法- 如何在舞步中展现舞蹈美感和情感2. 教学过程:- 讲解基本舞步的种类和练习方法 - 示范基本舞步-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基本舞步-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第四课:双人舞蹈情感表达1. 教学内容:- 如何通过舞蹈表达情感- 双人舞蹈中的情感交流2. 教学过程:- 讲解情感表达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 示范如何通过舞蹈表达情感-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情感表达-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第五课:双人舞蹈团队协作1. 教学内容:- 双人舞蹈中的团队协作技巧- 如何与舞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2. 教学过程:- 讲解团队协作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示范团队协作技巧-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团队协作- 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第六课:双人舞蹈综合练习1. 教学内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双人舞蹈的编排和表演2.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双人舞蹈的编排- 学生进行双人舞蹈的表演-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七课:双人舞蹈舞台表演1. 教学内容:- 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 如何在舞台上展现舞蹈魅力2. 教学过程:- 讲解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 学生进行舞台表演练习-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第八课:总结与展示1. 教学内容:- 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 学生进行双人舞蹈的展示2. 教学过程:- 教师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 学生进行双人舞蹈的展示-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三、教学评估1.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舞蹈表现、练习态度和进步情况2. 评估标准:- 掌握双人舞蹈的基本站位和步伐-。
初中生双人舞中国舞教案课时安排:10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舞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对中国舞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训练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教学内容:1. 中国舞的基本动作和舞姿。
2. 双人舞的配合和默契。
3. 舞蹈组合和片段的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中国舞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基本动作训练:训练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如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等。
3. 舞姿练习:教授中国舞的基本舞姿,如云手、提沉、冲肩等。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双人舞配合练习:让学生两两分组,进行简单的双人舞配合练习。
3. 舞蹈组合练习:教授简单的舞蹈组合,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三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双人舞配合练习:增加难度,让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双人舞配合练习。
3. 舞蹈组合练习:教授稍微复杂的舞蹈组合,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四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双人舞配合练习:继续增加难度,让学生进行更复杂的双人舞配合练习。
3. 舞蹈组合练习:教授复杂的舞蹈组合,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五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双人舞配合练习:进行双人舞的整体配合练习,让学生熟悉整个舞蹈的流程。
3. 舞蹈片段练习:教授舞蹈片段,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六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双人舞配合练习:继续进行双人舞的整体配合练习,让学生更加熟悉整个舞蹈的流程。
3. 舞蹈片段练习:教授舞蹈片段,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七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双人舞配合练习:进行双人舞的整体配合练习,让学生熟悉整个舞蹈的流程。
3. 舞蹈片段练习:教授舞蹈片段,让学生进行练习。
第八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 双人舞配合练习:继续进行双人舞的整体配合练习,让学生更加熟悉整个舞蹈的流程。
3. 舞蹈片段练习:教授舞蹈片段,让学生进行练习。
幼儿园好玩的双人舞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舞蹈姿势和动作。
2.促进幼儿与伴舞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感觉。
4.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双人舞(莎莎舞)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挥手热身:幼儿与伴舞面对面,手掌面对手掌,稍微弯曲手肘,向上方挥动双手。
•齐步走:两人一组,手拉手,齐步走动。
•伸展动作:幼儿和伴舞侧身站在一起,两人同时将同侧手臂向上伸展,两侧重复进行。
2. 舞蹈基本步伐•左脚向前踏步,右脚脚跟翘起。
•右脚向后踏步,左脚脚跟翘起。
•左侧步,右脚跟在左脚后面落地,左脚脚跟翘起。
•右侧步,左脚跟在右脚后面落地,右脚脚跟翘起。
3. 舞蹈动作练习•左手拉右手:双方手拉手面对面,以左手牵住伴舞右手,右手拢身向左转。
•右手拉左手:双方手拉手面对面,以右手牵住伴舞左手,左手拢身向右转。
•左转步:左脚向左踏步,右脚跟着左脚旋转。
•右转步:右脚向右踏步,左脚跟着右脚旋转。
4. 整体练习将舞蹈基本步伐和动作结合起来练习。
幼儿和伴舞一起跳双人舞,并逐渐提高难度,如•快速转身、双手转动、脚踏两步等。
5. 总结活动•伸展活动:站直身体,向上伸展双手,尽可能伸展到最高处,保持一段时间后,放松身体。
•深呼吸:幼儿和伴舞一起做深呼吸放松身体。
四、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幼儿对舞蹈姿势和动作的掌握情况,以及幼儿和伴舞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注意事项1.幼儿要在安全、宽敞的场地上进行双人舞练习。
2.幼儿要认真听取老师和伴舞的指导,遵循教学步骤进行练习。
3.幼儿练习时,伴舞要关注幼儿姿势和动作的正确性,及时予以纠正。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觉和把握,以保证舞蹈效果。
学前男女双人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 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 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5. 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2. 教学难点,男女双人舞蹈需要学生之间的默契和配合,需要加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熟悉舞蹈动作和技巧,准备好音乐和舞蹈道具;2. 学生准备,穿着舒适的舞蹈服装,准备好水和毛巾。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身体热身活动,包括拉伸、转动关节等,为后续的舞蹈动作做好准备。
2. 基本舞蹈动作教学(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舞蹈动作,包括站姿、步伐、转身、手臂动作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这些动作,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掌握。
3. 音乐节奏感培养(15分钟)。
教师播放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
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用身体去感受音乐的节奏,让他们在舞蹈中更加自然地表现出音乐的感情。
4. 舞蹈合作练习(3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男女搭档,让他们一起练习舞蹈动作。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合作练习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对方的动作和节奏。
5. 整体舞蹈排练(20分钟)。
教师让学生一起进行整体舞蹈排练,让他们将之前学到的舞蹈动作和技巧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舞蹈。
教师可以在排练过程中给予学生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表现出舞蹈的魅力。
6. 舞蹈表演(5分钟)。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小规模的舞蹈表演,让他们展示出他们的成果。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舞蹈带来的成就感,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舞蹈的魅力。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他们也提高了自己的舞台表现能力和音乐感。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对舞蹈的热爱,不断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幼儿两人搭配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舞蹈活动,培养其艺术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其动作协调性。
3. 提高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激发其对舞蹈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 教会幼儿基本的舞蹈动作和节奏感。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完成舞蹈动作。
三、教学难点。
1. 让幼儿学会搭配舞蹈动作,与伙伴配合完成舞蹈。
2. 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提高其动作协调性。
四、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
2. 适合幼儿的舞蹈音乐。
3. 教具,舞蹈教学道具,如花环、彩带等。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准备好身体。
2. 舞蹈基本动作教学(15分钟)。
老师向幼儿们展示舞蹈的基本动作,如转身、手臂动作等,让幼儿们跟着老师一起练习。
3. 音乐节奏感训练(10分钟)。
老师播放音乐,让幼儿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4. 小组搭配练习(20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与伙伴搭配完成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5. 整合舞蹈动作(15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们整合之前学过的舞蹈动作,让他们一起完成一个简单的舞蹈。
6. 舞蹈表演(10分钟)。
让每个小组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他们学习的舞蹈,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7. 舞蹈总结(5分钟)。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学习的舞蹈动作,总结学习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六、教学反思。
通过今天的教学,幼儿们学会了基本的舞蹈动作,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也提高了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幼儿对舞蹈的兴趣不够高,需要老师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激发幼儿对舞蹈的热爱。
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时间让幼儿进行搭配练习,提高他们的动作协调性。
在后续的教学中,将继续加强舞蹈教学,让幼儿们更好地掌握舞蹈技巧,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双人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舞蹈表现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3. 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双人舞的基本动作:包括步法、手位、舞姿等。
2. 双人舞的节奏感训练:通过音乐节奏训练,提高学生对舞蹈节奏的把握能力。
3. 双人舞的团队协作:培养学生与舞伴之间的默契与配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双人舞视频,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舞蹈的美。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双人舞吗?它有哪些特点?2. 基本动作教学(1)讲解双人舞的基本动作,包括步法、手位、舞姿等。
(2)示范动作,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3)分组练习,让学生互相纠正动作,提高动作质量。
3. 节奏感训练(1)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做动作。
(2)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提高对舞蹈节奏的把握能力。
4. 团队协作训练(1)组织学生进行双人舞练习,让学生互相配合,完成舞蹈动作。
(2)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共同改进舞蹈动作。
5. 总结与展示(1)教师点评学生的舞蹈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舞蹈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双人舞基本动作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舞蹈中的表现力。
3. 学生与舞伴之间的默契与配合。
4. 学生对舞蹈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4.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小班老师双人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帮助学生培养舞蹈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1. 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舞蹈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学生之间的配合和默契。
2. 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 舞蹈教学视频或教材。
2. 舞蹈音乐。
3. 舞蹈教学道具。
五、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舞蹈热身活动,包括拉伸、舒展、踢腿、摆臂等动作,以准备接下来的舞蹈教学。
2. 教学基本动作和技巧(20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包括站姿、步伐、转身、手势等。
并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动作和技巧。
3. 学习舞蹈节奏和协调(20分钟)。
老师播放舞蹈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4. 组织双人舞蹈练习(30分钟)。
老师将学生分成双人组合,让他们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双人舞蹈练习,重点培养学生之间的配合和默契。
5. 舞蹈表演和评比(15分钟)。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让学生们展示他们学到的双人舞蹈,并进行评比和点评,鼓励学生展现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六、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双人舞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动作和技巧,培养了舞蹈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提高了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希望学生们在以后的舞蹈学习中能够不断进步,展现自己的舞蹈才华。
双人互动舞蹈小班老师教案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双人互动舞蹈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技术水平。
二、教学重点。
1.双人互动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合作舞蹈的表现和配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
1.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和互动。
2.双人舞蹈的协调和表现技巧。
四、教学准备。
1.音乐设备和合适的音乐。
2.教学视频和示范舞蹈。
3.舞蹈教学用具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利用音乐进行简单的舞蹈热身活动,拉伸身体,放松肌肉,为后续的舞蹈教学做好准备。
2.基本动作教学。
介绍双人互动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部动作、脚步动作、身体配合等内容。
通过示范和逐步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
3.合作练习。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合作练习,互相配合完成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默契配合能力。
4.舞蹈表现。
教学老师进行示范,让学生观摩舞蹈表现,引导学生学习舞蹈的表达和情感表现。
5.创作舞蹈。
让学生自由发挥,结合所学的基本动作和舞蹈表现,进行双人舞蹈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欲望。
六、教学总结。
教学老师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七、作业布置。
布置双人舞蹈的作业,要求学生进行练习和创作,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八、教学反思。
教学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不足之处,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双人互动舞蹈小班老师的教案,通过系统的教学安排和精心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舞蹈技术水平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希望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舞蹈教学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舞蹈双人基本功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的舞蹈姿势和动作。
2.能够掌握基本舞蹈技巧,如转、跳动作,以及双人配合。
3.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和兴趣,提升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热身(5分钟)做拉伸运动,帮助孩子们放松身体,做好身体准备。
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让孩子们有个基本了解。
2. 舞蹈基本姿势与动作(15分钟)•基本姿势:脚并拢,膝盖稍微弯曲,背部挺直,手臂自然下垂,在胸前轻轻交叉。
•动作一:向前走三步,点一下右脚,停顿一秒钟,然后向后走三步,点一下左脚。
•动作二: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转身到右边,再转到左边,重复多次。
3. 双人配合(25分钟)•配合动作一:两个孩子同时向右行走,然后交换位置向左走动,最后站在原地点头。
•配合动作二:孩子们一前一后,一直朝同一个方向转圈,以身体齐肩为参考标准。
4. 基本动作的组合(25分钟)将前面学到的动作进行组合,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把动作顺畅地连起来。
5. 循序渐进(10分钟)在教孩子们一些基本动作的同时,让他们能够逐渐掌握更多的舞蹈技能,让他们对舞蹈产生兴趣和热爱。
6. 放松(10分钟)教孩子们简单的放松方法,帮助他们恢复精力和体能,放松身体的各个部位。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解和演示,实践和总结。
注重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践中教会孩子们基本的舞蹈技巧。
四、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掌握孩子们学习基本舞蹈姿势和动作的程度。
2.对于教学中反馈不好的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和改进。
3.老师和家长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和孩子们舞蹈等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孩子们能够逐渐体验到舞蹈的美妙和乐趣,并且通过反思教学过程,我得到了不少有益的启示,例如要注意细节,注重态度和姿势等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会更加注重针对性,根据孩子们的表现和学习情况,计划更加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步骤,提高教学效果。
简单双人舞蹈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2.学生能够进行基本的双人舞蹈;3.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进行创意舞蹈;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对舞蹈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音乐设备;2.教师准备场地,确保空间安全;3.教师准备音乐和舞蹈动作,并进行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1.先放一首适合儿童的舞蹈音乐,引导学生跟着音乐摆动身体。
2.引导学生分成小组,两个一组,进行一个简单的双人舞蹈,在舞蹈中加入手牵手、转圈、高举手等基本动作。
3.教师示范动作,让学生跟着模仿,直到学生掌握动作为止。
4.学生分组进行实战练习,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完成一段简单明快的双人舞蹈。
第二课1.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准备好身体。
2.继续引导学生分组进行一个有一定难度的双人舞蹈,并在其中加入一些新动作和花样,如牵手后交换位置、互相绕身等。
3.请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再一个小组里不断练习,直到学生培养出同伴之间的默契,舞步协调。
第三课1.在场地上布置各种障碍物,如划区、拐角等,再放上音乐。
2.让学生参照前两节课学到的双人舞蹈进行踩点排练,排好队,引导学生一起通过这些障碍物,丰富舞蹈情趣。
3.小组内展示,让孩子们相互观赏学习。
第四课1.教师摆动身体,示范一些简单而又有趣的扭动动作,邀请学生认真观察并跟随。
2.引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把简单的扭腰动作融入到前几节课所学的双人舞蹈中,并能够摆脱刻板舞蹈,表现自我创意,产生出更多精彩的舞蹈剧本。
3.让小组自由表演,并鼓励孩子们在表演过程中放飞自我,展现个性与创意。
第五课1.将老师安排的一些音乐播放给孩子们听,协助孩子们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构思,包含动作和节奏。
2.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舞蹈构思,用简洁的画线标出动作和步骤。
3.挑选数个精彩的构思,让同学们分组进行实践排练。
4.让同学们进行表演,共同学习交流,为班级树立风采。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舞蹈教案的实践,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舞蹈动作,学会了双人舞蹈,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意舞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组合。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现力。
3. 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1. 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
2. 双人舞蹈的组合。
教学难点:1. 双人舞蹈的动作协调性。
2. 双人舞蹈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双人舞蹈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优秀的双人舞蹈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动作教学1. 教师示范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拥抱、旋转、托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动作模仿,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3. 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三、组合教学1. 教师展示双人舞蹈的组合,让学生了解整个舞蹈的结构。
2. 学生分组练习,每组学生分别尝试完成一个组合。
3.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组合进行点评和修改。
四、团队协作训练1.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双人舞蹈的编排。
2. 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舞蹈编排。
3. 学生展示编排好的舞蹈,教师点评。
五、情感表达训练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舞蹈中的情感表达,如:爱、快乐、悲伤等。
2. 学生分组,每组进行情感表达练习,可以尝试不同的舞蹈风格。
3.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舞蹈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基本动作、组合、团队协作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双人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让学生在模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动作习惯。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舞蹈编排,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和审美观念。
课后作业:1. 学生自行练习本节课所学的双人舞蹈动作和组合。
2. 学生分组,共同编排一个简单的双人舞蹈作品,下节课进行展示。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舞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双人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
教学重点:1. 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 双人舞蹈的编排和表演。
教学难点:1. 双人舞蹈的默契配合。
2. 双人舞蹈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双人舞蹈视频,让学生欣赏。
2. 提问:你们觉得双人舞蹈有哪些特点?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双人舞蹈需要双方默契配合,动作协调,情感表达丰富。
二、讲解双人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双人舞蹈是一种舞蹈形式,需要两名舞者共同完成。
2. 双人舞蹈的特点:动作协调、情感表达丰富、默契配合。
三、教授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1. 教师示范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握手、转身、跳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教师逐一纠正动作。
四、分组练习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默契配合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学生展示上节课所学双人舞蹈的基本动作。
2. 教师点评,指出不足之处。
二、讲解双人舞蹈的编排和表演1. 双人舞蹈的编排:根据音乐节奏、舞者特点等因素进行编排。
2. 双人舞蹈的表演:舞者要全身心投入,展现舞蹈的魅力。
三、编排和表演练习1. 学生分组,根据音乐节奏和舞者特点,编排一段双人舞蹈。
2. 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完善编排。
四、分组展示1. 学生分组进行双人舞蹈表演。
2.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舞蹈水平。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提高舞蹈技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双人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编排和表演中的创意和表现力。
3.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默契配合和情感表达。
双人舞幼儿剧目易学教案标题:双人舞幼儿剧目易学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双人舞幼儿剧目,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舞蹈表现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通过舞蹈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步伐。
2. 学习与伙伴配合完成舞蹈动作。
3. 学习表演技巧和舞台礼仪。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和适合幼儿舞蹈表演的音乐。
2. 学习舞蹈动作的示范视频或教材。
3. 舞蹈表演服装和道具。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欢快的舞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摆手臂、踮起脚尖等。
2. 介绍双人舞幼儿剧目的概念,解释这是一种需要两个人合作完成的舞蹈表演形式。
学习舞蹈动作:1. 展示双人舞幼儿剧目的示范视频或教材,向幼儿展示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步伐。
2. 按照幼儿的年龄和能力,逐步教授舞蹈动作,从简单到复杂,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理解和掌握。
3. 强调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鼓励幼儿与伙伴一起练习和磨合。
合作练习: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由两名幼儿组成舞蹈搭档。
2. 让幼儿与自己的搭档一起练习舞蹈动作,互相帮助和配合。
3.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舞蹈表演。
舞台表演:1. 安排一个小型的舞台表演活动,让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他们的双人舞蹈剧目。
2.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同时注意舞台礼仪和表演技巧的培养。
3. 在表演结束后,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强调每个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总结活动:1. 与幼儿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2. 强调舞蹈表演的重要性和价值,鼓励幼儿继续参与类似的艺术活动。
3. 结束教学过程,对幼儿的表现给予最后的赞扬和鼓励。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参与更多的舞蹈表演活动,提高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2. 引导幼儿观看其他舞蹈表演,培养他们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组织舞蹈比赛或演出,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成果。
舞蹈双人互动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集体协作能力。
3.提高幼儿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1.两个幼儿之间的互动配合。
2.舞蹈的基本步伐。
教学准备
1.舞蹈音乐。
2.教学板书。
3.舞蹈服装(可选)。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步:准备工作
1.教师放置舞蹈音乐。
2.教师负责指导幼儿到场。
第二步:课堂引入
1.教师向幼儿宣布今天主题为“双人互动舞蹈”,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2.教师播放幼儿喜欢的音乐,让幼儿随着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第三步:教学过程
1.教师给幼儿分组,让他们两人为一组。
2.教师示范基本的舞蹈步伐,例如转圈、手拉手等。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组内练习,一个半分钟为一组练习时间。
4.课堂小结,教师采用小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本节课的兴趣。
第四步:评估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表现,判断他们在相互配合和舞蹈基本步伐上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给予肯定和指导。
巩固拓展
1.通过每周舞蹈竞赛的形式来巩固幼儿的掌握情况。
2.教师可以将学过的舞蹈动作插入到幼儿日常活动中。
小结
双人互动舞蹈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增强自信心和集体协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准备、注意课堂引入和评估,并通过巩固拓展来检验教学效果。
舞蹈教案当代三人舞教学目的:在巩固和深化上一学年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导入三人舞的编舞技法练习。
在练习中采用“形象”、“戏剧性”因素,使学生从动作技法编排到表现人的感情、形象的动作技法编排,能力上要求学生可以编创比较完整的各类舞蹈作品。
编舞的步骤“构思”是所有编舞工作的基础。
“构思”有时很具体,有时仅是一种感觉。
它就像一个安装在发动机上的启动开头一样在我们这些愿意创作的人身上起作用。
对于“构思”我是这样界定的:它不是类似剧情的故事梗概,不仅仅受戏剧主题的支配。
它更属于情感、感觉和思想世界。
对世界人、事、物产生疑问或感受、印象,“构思”必然地会显现出来,最终迫使自己像马达那样投入创作。
构思构思,在我的感觉中,它来自这一或那一瞬间感受到的激动:听一段音乐,看一幅画,领略一片风光、日常生活的情景。
我常以街为例来阐明怎样观察能够促进我们进入创作:“……看吧,人们怎样行走……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有些人还在左右之间犹豫,……停止了,又走了……这样就有了节奏、方向、活力、各种表现力……现在你能够想象了!”这些例子向我们挑明了我们的创造力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敏感性。
世间万物千象中蕴含着无数的暗示和信息。
懂得如何去听、去看、去感觉、去触摸,用你的身体和心去倾听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一切:领悟了!于是就可顺着许多条路自由自在的地进入创造!活动是一堂课中很关键的环节,当代舞里更重要的是动作的松弛与呼吸(一)松弛的活动。
在剧烈的训练之前,学会把身体先放松下来,并渐渐进入舞蹈状态,给身体各部位一个舒服的伸展机会,令肌肉处于时刻待发状态。
1.双脚平行站立,与胯同宽,全身松弛,手臂自然下垂,呼吸均匀。
2.头先动,在不断下垂过程中带动脖子、肩、胸、腰、胯、膝,并伴以下蹲动作,整个过程手臂自然向下,直至接触地面,同时完成全蹲过程;此动作按照完全相反的步骤渐起,还原成准备姿态。
3.以手腕带动慢慢提起小臂,再以手掌引领向上推直整条手臂,继而带起全身立半脚尖,加上身体的旁提,顺势视线向下。
4.双手交替小幅度地向前移动,直至双腿伸直,但脚后跟往后顶住不得前送。
以臀部为先,向上翘起,同时双手推地,双腿双臂均伸直,成“∧”状。
5.头顶带动向旁弯下,引领躯干至腿脚,霎时放松全身,经过完整的下弧线至另一方向。
手臂向远伸出,再由手指尖顺胸线向另一方向钻出,眼随手动。
单腿外开勾脚下滑,直至最低点,瞬间继续往远发力,成绷脚胯着地的翻滚,同时双手臂放松。
(二)地面的活动。
地面动作是现代舞对整个舞蹈界在动作开发方面的一个巨大贡献。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示地面各种精彩的现代舞动作语汇,必须经过一个简单元素的练习过程,以此奠定将来无限自由发挥的基础。
1.身体平躺于地面,双脚趾上下运动。
2.身体平躺于地面,全脚勾绷并用力拍地,同时双腿弯曲膝盖向上;双脚做左右移动拍地动作,头随脚尖方向同向或异向转动。
3.以肩胛交替发力,在平躺状态下向头或脚的方向移动。
4.在双手双脚均不离地的状态下,向左右方向翻滚。
5.右手臂往头的方向贴地划圈,左手臂往臀部贴地划圈,同时,右腿跨在左腿之上,头往脚的方向主动伸展,整个动作始终保持胯不着地。
6.双胯交替前后移动,双手成三位,腰部横拧,头随之配合左右转动。
7.侧身于地面,仅胯部可以着地,双腿交替向旁蹬出,似踩水车状。
(三)擦地与划圈。
通过擦地与划圈的训练,使学生的脚与地面亲密接触,完成脚下生根的任务。
1.双脚平行站立,与胯同宽,单腿重心,自由腿向前、旁、后绷脚擦出;自由腿勾脚向前、旁、后擦出。
2.单脚绷脚快速点地,紧接着变化成勾脚快速点地,再重复一次绷脚点地,接含胸、半蹲、吸腿、勾脚同时延续进行,膝盖与肩头尽量往一处靠近;快速向前下方蹬出脚后跟,同时上身起直;上身向前完全倾倒,自由腿从身后向天划一大圈到前,脚落地时上身亦还原。
3.绷脚向前擦出,支撑腿同时半蹲用以把自由脚伸向更远处,同时双手臂从胯前向外向上经过甩手升起至斜上方,保持姿态而内力延伸;瞬间向前送出重心,双手臂同时向上继续领起,完成整个划圆。
4.勾脚向前擦出,上身直立;脚跟贴地向外划圈到后,同时支撑腿渐渐半蹲,与自由腿同方向的手臂从后向前划平圆,另一手臂反之,上身前倾,最终与腿形成一条尽量贴地的斜线。
5.勾脚往外从前向后划圆,上身往支撑腿方向倾倒,手臂自由摆荡,双腿交替进行;往正后方脚跟擦出,双臂经过划圆接触地面并占有重心,另一腿紧跟成往里划圆,双腿较快全蹲;最终面朝前双手伏地。
(四)蹲与倾倒。
训练腿部力量和膝关节、踝关节的柔韧性。
1.双脚平行,与肩同宽站立,双膝同时弯曲完成半蹲,节奏安排在弱拍及后半拍;继续下蹲至最深处,双脚脚跟自然抬起,臀部与脚跟又快速而短暂地接触,上身直立;借助人体肌肉、韧带的自然弹性,整个身体慢慢上升直至还原。
2.在蹲的最深处,向前倾倒,头的重量为先导,双手顺势前伸伏地并占有重心;双腿保持弯曲状态,脚掌贴地向前滑去,靠近手的位置;手推地将重心还原至脚。
3.支撑腿缓缓弯曲,自由腿的膝盖轻轻向上抬起,脚绷紧并将脚背向前方推出;支撑腿渐起直,自由腿渐下落,按照脚尖、脚掌、脚跟的顺序,自由脚落回,全脚着地。
4.站立为外开的一位脚位,支撑腿弯曲的同时,自由腿弯膝,并从原位向里划圈180度,脚尖与地面处于若即若离状态;支撑腿起直,自由腿落下,双脚成平行站立于90度方向变化。
5.双手臂从身前领起至朝天,脚下起半脚尖;双手向旁打开至水平线,保持半脚尖做半蹲;迅速下落到全蹲并借助反弹完成旋转一圈,上身留后,单手于头顶划平圆;落地换手划立圆,同时同边的腿从后划到前。
(五)协调性的训练。
以训练学生全身各部位协调性为主要目的,辅以现代舞其他因素,力求使学生达到万般皆有可能的境界。
1.插划推手的训练。
手臂的灵活性,手臂与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性;对大臂、小臂、手腕的分解运用能力;仰身地面运动时手、腿能力。
2.甩臂倒地的训练。
从腰发力传导至指尖并引起运动的,快速轻盈地向前、向旁、向后倒地,训练对身体的良好的控制能力。
3.躯干的运动训练。
解决躯干各种运动轨迹的能力,强化用躯干进行舞蹈的意识,区别传统躯干韵律与现代舞躯干韵律的异同。
4.即兴横线。
训练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把对现代舞语汇姿态、质感和节奏的不同理解体现到自己舞蹈中的能力。
A.用不同节奏处理动作。
B.用不同力度完成现代舞姿态。
C.用横线的调度来进行舞蹈。
5.原地及移动小跳。
训练学生弹跳过程中脚腕、脚掌、脚尖的灵活性和弹性。
A.快速完成离地不高的小跳。
B.在小跳过程加上不同方向进行移动。
6.双起单落与拧身。
训练推地腾空达到较高高度的能力以及双腿在空中打开90度以上的能力。
A.双腿在空中打开90度之后再以变换姿态收回。
B.空中拧身与跳的结合。
7.大跳的训练。
训练学生各种姿态的旋转能力以及腾空大跳和贴地大跳的控制力和爆发力。
A.旋转与大跳结合的动作。
B.地面滑动与旋转的结合动作。
C.双腿之间的弹性引发的大跳。
D.似跳非跳的准确把握。
一,下面是三人舞中的表演形式「三人舞」是舞蹈形式中的一类,作为一类形式纳入编导班课程中的单元练习,使它是独舞单元练习、双人舞单元练习后的继续,有时将来舞剧创作的基础。
编导教学主要是编导技巧的教学,即让学生广泛地掌握编舞的手段。
将三人舞的编排技巧融入编导教学中。
首先应从探究三人舞的表演形式入手:(一)、互为接触的三人舞;(二)、单双并存的三人舞;(三)、互不接触的三人舞。
每个三人舞节目都是由这三种形式编创而成。
可以单独使用,但都有局限;为了编创的需要,编导者更多地综合运用。
这样,从三人舞的表演形式上和情感的表达上更丰富多彩。
但是,表演形式并不能代替编导教学。
在课堂上不能仅仅告诉学生「三人舞」的表演形式有以上三种,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三种表演形式的编创技巧是什么?三种编创技巧的提炼总结又要适应课堂的教学,让学生从来理论上个实践中都能明白和掌握,从而让学生能编创出精彩的三人舞。
1、「互为接触的三人舞」。
这是三人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在时时接触的条件下进行运动,它的最大特征是便于造型,而不善于流动。
在考虑了既要保持这种方式的有时又要改变它的不利因素后,我提出「三人接触磨合」的技巧练习。
2、「单双并存的三人舞」。
从形式上看这是单人和双人在同一空间舞蹈,它的最大特征是便于人物矛盾的交织展现和人物情感的互为烘托,但必须要有一个「度」,处理好单、双间的关系。
否则,就是各自为阵,达不到三人舞的目的,互为变换也不流畅。
为此,我提出「三人延续变换」的技巧练习。
3、「互不接触的三人舞」。
顾名思义,这是三人在各自空间进行舞蹈,它的最大特征是流动空间大,但张弛的把握要有分寸,画面的构成要讲究和谐。
为此,我提出「三人流动穿插」的技巧练习。
以「三人舞」的三种表演形式,延伸、提炼出三种编创技法,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在进行三种「三人舞」编创技法教学以前,首先,必须强调一个原则,任何一种「三人舞」编创技法练习,都必须是在同一情境、同一画面、同一情感主题之内的三人舞,俗称「三合一」,绝不应是独舞或双人舞。
同时,要用中国舞的审美原则去开掘动作。
例如「延续变换练习」。
从形式上是单双人舞的并存,若不强调「三合一」,那么很可能就会出现独舞、双人舞各自在舞台上自我表现,而在人物情感上,动作关系上、画面构成中都没有什关联,游离「三人舞」的主题。
这就不是三人舞而是不同空间、不同画面、不同主题的独立存在的独舞和双人舞。
当学生明确总体原则后,我又提出每种练习在有限制和冲突每一个练习侧重点的前提下,都必须加强三人间的运动过程(舞蹈性)和动作的流畅。
例如:「接触磨合」练习,由于是在三人必须接触的条件限制下进行,此联系有利于造型而不便于流动。
所以,我要求学生在练习时,不要直接奔向「造型」这一目的,而要注重和延长造型和造型之间的运动过程,从思想上明确此练习不仅仅是三人造型,而应是三人舞。
这应是认识上的问题。
之所以提出「接触磨合」练习而不是三人造型练习,就是从理论上先让学生明白练习的宗旨,然后通过磨合的方式去寻找到三人间最流畅的运动路线和新颖的舞蹈造型。
总体原则和要求提出后,学生开始进行每种形式的技法训练。
二、「三人舞」编创技法1、「接触磨合」......练习方法:三个人各自选择一个空间,在舞蹈中自然形成三人接触造型。
此时假设将三人分别定为一个轴心,两个支点(在磨合运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为轴心),在必须互为接触的限制下,以轴心为基础。
一个支点为主,一个支点附随进行运动;随着支点运动的交织,进行顺势或逆向的磨合,形成新的造型。
然后,在磨合中流动起来,强调运动的过程,在运动中通过力量的借助,达到轴心与支点、支点与支点的互为转换,再形成新的造型。
「磨合」是指在不规定运动线的前提下,三人在互为接触中可任意地进行空间运动。
要求:借助中国舞圆、曲、拧、倾的韵律,通过接触磨合,协调三人的运动关系,延长每个人的运动路线,增强舞蹈性;去发现新的接触点,捕捉瞬间新颖的立体构图,合理占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