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和我的家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45 MB
- 文档页数:16
第二单元我和我的家1.我来画棵家庭树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谓,了解家庭成员的容貌及性格特征。
2.感受家庭亲情,激发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谓。
教学难点: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
歌曲《可爱的家庭》。
准备一张自己家的全家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7)一、赏析照片,揭示课题1.师导入:(出示树林图片)孩子们,你们看,这可是一片神奇的树林。
这树林里,每一棵树后面都藏着一个幸福的家庭呢。
①看,照片上的小朋友是谁呀?来介绍这张照片上的家人吧。
(三张家庭照片分别引出: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②这里还藏着我们班许多小朋友的家庭照片呢,还想看吗?(快速播放小朋友的家庭照。
)2.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小朋友拿出照片向你的同桌分享一下你的幸福家人吧。
3.一说起家人呀,小朋友们都笑得特别甜。
我们和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就像一棵温馨的家庭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画棵家庭树。
(板书课题)二、认识家庭树,了解家庭结构1.了解树形大树是从树根开始长的,树根为整棵大树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树干坚强有力,支撑着整棵大树;嫩嫩的、绿绿的树叶最可爱,就长在枝头。
2.摆家庭树①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把我们家里的这些成员都请进家庭树,你觉得应该怎么摆呢?哪些人应该摆在树根的位置上呢?指生答,说说理由。
小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家中年纪最大的,就像大树的树根;而且,他们同一辈的,我们可以把他们排成一排。
②爸爸妈妈摆在哪儿呢?我呢?小结:爷爷奶奶生了爸爸,外公外婆生了妈妈;爸爸和妈妈结婚后又生了我。
③师生一起玩拍手歌,理一理小家庭的关系。
3.理清父系亲属及关系①刚才我们说的是小家庭,生活中,我们都还有一个大家庭呢,这个大家庭中有很多亲戚。
请大家想一想,爸爸这边的亲戚有哪些人?小结:伯伯、叔叔、姑姑都是爸爸的(兄弟姐妹)。
②这些亲戚在这棵家庭树上应该摆在哪儿呢?为什么?小结:他们都是爷爷奶奶的(子女)。
2024年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我们是一家》中的第9课时《我爱我家》。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家庭的意义,认识家庭成员,培养家庭责任感,学会关爱家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是我们的避风港。
2. 使学生能够认识和关心家庭成员,学会为家庭做出贡献。
3. 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懂得为家人付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意义,学会关爱家人。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关心家庭成员,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温馨的家庭画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谁的家?你们能从这个画面中感受到什么?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家庭的意义。
(2)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家庭成员,并学会关心家人。
(3)讲解如何为家庭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家里为家人做了哪些事情。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关心家人,为家人带来快乐。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如果你在家里发现妈妈累了,你会怎么做?学生思考后,教师给出答案并解释原因。
5.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练习题:请你说出三种关心家人的方法。
学生完成后,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关心家人。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的意义2. 家庭成员的认识与关心3. 家庭责任感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自己的家人,并写一段话描述你如何关心他们。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我的爸爸妈妈。
我关心他们,每天晚上都会给他们讲一个笑话,让他们开心地结束一天的工作。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画面美观,描述真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家庭的意义和家庭成员的认识较为明确,但在实践情景中,部分学生表达关心家人的方式较为单一,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9课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的第三单元第9课,主要讲述家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护家庭的和谐。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家庭的热爱和关注,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家庭活动,促进家庭和睦。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学习道德与法治,但他们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和体验。
此外,学生对家庭的观念和认知也有一定的差异,有些学生的家庭可能比较单一,有些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家庭类型。
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体验到家庭的温暖和重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家庭的重要性,明确家庭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珍惜家庭。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学会关心和爱护家人。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作用和意义。
2、培养学生感恩之心,珍惜家庭。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学会关心和爱护家人。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2、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小黑板、彩色笔、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家有哪些人呢?家人都有什么样的角色?”学生回答:“有爸爸妈妈,还有我。
”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回答:“爸爸妈妈都有什么职责呢?他们平时都会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爸爸会工作挣钱,妈妈会照顾我们和做饭。
”老师出示一张家庭合照,并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张照片了吗?这是一家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在拍照。
”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回答:“这些人是一家人,他们都住在一起,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老师出示一张幸福家庭的图片,并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张图片了吗?这个家庭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学生回答:“他们在一起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