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336.00 KB
- 文档页数:46
我国公共财政的建立与发展综观世界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运行机制,尽管形式和侧重点多样,但其基本模式差别不大,就是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来界定财政的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财政运行体系。
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通常被称为公共财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改革以公共财政为取向,在公共财政框架初步搭建后,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改革与发展过程。
一、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背景我国的公共财政体制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运行模式而正式提出来的。
在此之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财政改革的讨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1982年,关于“大财政,小银行”和“小财政,大银行”的问题曾经进行过激励的争论;1983年,提出财政要不要转型即财政要不要退出再生产领域的问题。
90年代初期,有人提出要调整财政的范围,并逐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对于改革的模式问题却一直争论不休,这其中争论的焦点是公共财政问题。
关于我国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必要性,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我国深化财政体制和财政运行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提出和强调公共财政问题,主要是为了适应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为了适应当前和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具体讲,一是为了与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相适应;二是为了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三是为了与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转变相适应;四是为了与财政运行模式转变相适应。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环境变了,财政运行机制显然要按照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模式去构建,即搞市场经济就要搞公共财政。
第三种观点认为,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建立公共财政,就不仅仅是财政模式的变革问题,而且它反过来直接引起我国政府行为的变革,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的关键性步骤,将大大地加快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
否则,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特点⏹ 1.理论性强;2.政策性强;3.涉及面广。
⏹二、研究对象⏹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政府收支分配及其所特有的分配规律。
⏹财政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政府理财学。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概念(财政一般)财政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并以其为主体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要点:(一)主体----国家;(二)目的-----保证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三)对象----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四)形式----实物、力役和价值形式;(五) 本质----分配关系。
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一)产生条件1.生产力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2.国家的产生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奴隶。
(2)国家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对抗性的剥削关系。
(4)财政特点①国家财政收支与国王个人的收支没有严格的界限;②财政收入主要有:直接占有奴隶劳动所得、贡物收入等;③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军事开支、宗教和祭祀等方面支出;④财政分配形式基本上是实物和劳役。
2.封建制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农奴,同时也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小私有经济。
(2)国家实质:是封建主阶级统治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的工具。
(3)财政实质:反映封建制国家与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之(4)财政特点①国王个人收支和国家财政收支逐渐分离,但仍然混杂不清。
②财政收入主要有:官产收入、诸候贡赋、专卖收入和特权收入。
③财政支出主要有:战争支出、行政支出、皇室享乐支出及封建文化、宗教等支出。
④封建社会末期财政分配逐步采取货币形式;⑤封建社会末期产生了国家预算、公债等财政范畴。
奴隶制国家财政和封建制国家财政为自然经济社会财政。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1)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资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劳动者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导论一、财政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财政活动是财政学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财政也就是理财的政治,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①古典财政学阶段:以《国富论》发表为标志。
亚当斯密主张“小政府、大社会”,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阿道夫瓦格纳是古典财政学的终结者和现代财政学的创建者。
②现代财政学阶段:以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为重要标志③当代财政学阶段:以约瑟夫《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发表为标志。
在收支关系的处理上,主张“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
二、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对象:一个立场,就是如何认识财政的本质问题。
两个“度”,指的是集中度和集权度。
三大职能,指的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宏观调控。
四项要素分别是收、支、平、管。
五级体制分别是中央、省、设区的市、县、乡。
六点原则。
三、如何学习财政学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②借鉴西方财政学的合理成分③紧密结合中国财政经济的实际问题④密切关注财政理论研究第一章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第一节财政概念一、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①经济条件:生产力的发展和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也是首要条件。
②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国家为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二)财政类型的演化①自然经济下的家计财政②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财政③市场经济下的公共财政二、财政的基本含义内涵:财政是政府的资金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公共财政的内涵: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一种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与市场经济特点和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①阶级性与公共性:财政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公共性,是两者相互统一的一种分配形式。
阶级性是指政府财政在履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责时总是优先考虑统治阶级的利益,其公共性是指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属性。
②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强制性指财政这种经济行为及其运行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来实施的。
历史沿革中的中国财政发展与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中国财政的发展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化。
从传统的天下为公,到开放改革的市场化,再到最近几年的金融创新,中国财政一直在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阐述中国财政发展的演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财政发展的历史演变1.古代财政体制:天下为公中国古代财政体制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封建时代和帝国时代。
封建时代的财政体制主要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以村落为单位进行管理。
到了帝国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出现,官僚化、等级制度也逐渐形成。
作为统治者的皇帝在财政活动方面具有绝对权力,古代的财政负责人“太守”和“户官”等人的职责主要是向皇帝报告各地纳贡和税收情况。
尽管这种财政体制简单粗暴,但实际上天下为公的哲学思想使得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平均,不会出现现代社会所常见的贫富不均的情况。
2.近代财政体制:国家过度依赖外国资本到了近代,中国的财政体制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19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战争和造成财政危机的不平等条约,国家面对的国际和国内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清政府逐渐推动金融改革,成立了银行和税务机构,并与外国银行签订了借款协议。
但不幸的是,这种贷款和外国资本的注入并没有解决国家财政的根本问题,反而割让领土和长期的漏洞草案加重了国家债务的负担。
3.改革开放后的财政体制:市场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国家实行市场化的经济政策,财政体制和税制也逐渐趋于市场化。
国内资本市场不断发展,这也为中国的财政注入了新的血液。
与此同时,中国建立了专业机构,如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进一步规范了财政管理。
这种市场化的财政体制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家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未来中国财政发展的趋势1.大规模基建项目的持续未来中国的财政预算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占有很大的比重。
国家的5G网络、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和全球竞争中的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
财政、财务、会计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财务”和“会计”往往密不可分,经常成对出现。
但作为政府机关这种特殊的经济主体来讲,所涉及的不仅仅是“财务”与“会计”,还应该包括“财政”。
虽然在日常经济实务中,我们对这三者并不陌生,但许多人对三者的概念却显得较为模糊,常将其混淆。
一、财政、财务、会计的概念(一)财政的基本概念1.财政的含义从人类发展史来看,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财政活动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
由于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从而体现了财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
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就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概念当然有所延伸和发展。
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
但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性部门,即财政部门,通过它的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及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2.财政的职能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
3.财政的特征财政的特征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是公共性,由于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是以某种社会职能为前提的,故财政具有公共性也是不言而喻。
恩格斯曾提出“关于政治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只有它执行了这种社会职能才能持续下去的原理”,他还指出“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而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统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分析财政产生的条件财政经历从简单至复杂并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但何为财政又生于何时?所谓财政是国家为了行使职能的需要而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国家与各有关方面的分配关系。
根据教材所写,财政一词于13世纪出现在拉丁文中意为结算支付期限、支付款项等,16世纪传入法国意为公共收入,17世纪演变为国家理财传入欧洲,英译finance。
并于19世纪相继传入日本、中国。
但根据网络数据,我国财政产生于夏代甚至更早。
理由是:国家产生于夏代,《史记》中有“自虞夏贡赋备矣”的记载。
既然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产生的分配关系,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或者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我们就便以此分析财政产生的条件。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产生,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
天子及天朝官员都从事社会活动,他们的开支由社会上其他人提供,这只有在剩余产品产生后才有可能。
也就是说只有劳动力所生产的数量超过了单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需要的数量时,天子及百官才能脱离生产,从事社会管理,否则,缴贡献赋税者就会饿死,统治者也失去了征敛的对象。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
没有剩余产品,任何强权政治都无济于事。
第二,国家的存在是财政存在的政治前提。
首先,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者说是经济现象,那么就需要一个可以财政分配的主体。
国家在出现后,自身不进行生产。
然而,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国家须分到一块国民收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由于国家不进行生产,它无法以产品换取它所需的社会产品,唯一拥有并能加以运用的,只有强制性政治权力。
国家凭借强制性的政治权力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原始的税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维持自身存在和运转消耗社会产品的过程,就是财政支出。
因此,财政伴随国家产生而产生。
第三,财政产生的根源是公共需求。
首先,人类社会需求分为私人与公共需求,公共需求由公共产品满足。
我国财政政策发展过程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
那么,我国财政政策发展过程有哪些?店铺为您分享。
我国财政政策发展过程财政政策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发展的。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制约,国家不可能大规模组织社会经济生活。
奴隶主和地主阶级的财政政策主要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的政治职能服务在资本积累阶段和资本主义形成时期,统治者一般都推行掠夺性财政政策,以加速资本积累的过程。
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实行简政轻税、预算平衡的财政政策,以利于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激化,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渐增强,财政政策不仅为实现国家政治职能服务,而且成为政府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
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产生,财政政策成为调节经济、挽救经济危机的重要手段:常常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加快经济复苏;在经济高涨时期,则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社会总需求,延缓经济危机的来临。
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国家集中了全体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能自觉地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制定财政政策。
一方面促进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一方面组织和协调社会经济生活,为巩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
财政政策的手段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
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
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中国财政政策的手段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①国家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