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_评价与复杂性
- 格式:pdf
- 大小:179.45 KB
- 文档页数:4
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与对策科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提升。
然而,科技成果转化并非易事。
本文从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探讨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与对策。
一、技术方面的难点和对策技术难点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首要问题。
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成果的可行性还有待验证;二是技术的成本还比较高。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技术研发,完善技术验证机制科技成果的转化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可行性的验证对于技术的推广至关重要。
因此,科研机构应加强技术研发,完善可行性验证机制,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依据是科学可靠的。
2.提高技术成熟度,降低成本技术成熟度对于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
科技成果如果开发成熟,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强技术的成熟度研究,可以有效降低科技成果成本,提高其竞争力。
二、市场方面的难点和对策市场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市场需求的激增才能推进科技成果实现商业化。
市场方面的难点主要表现如下,需要针对性地采取对策。
1.缺少市场调研,不了解用户需求科技成果转化起点在于市场需求,没有市场调研就很难知道市场需求是什么。
加强市场调研可以让开发者和生产商清楚地了解市场需求,这样才能引导科技成果转化方向,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缺少产业链配套流通,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市场上物品的生产、分发、销售需要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路,科技成果也不例外。
科技成果如果缺少配套流通,难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推广,相应地商业化收益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尽快组织开发者和生产商之间进行合作,开展根据市场需求的生产制造。
三、政策方面的难点和对策政策环境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政策作为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对于科技成果转化非常关键。
现阶段科技转化面临的部分问题,主要是相关政策的缺失或者不健全,需要电视性地采取对策。
1.政策支持不充分,影响科技成果落地政策对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至关重要,政策的支持能够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
1452006年第9期下学术理论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 现代企业教育标的要求2对于采用离子交换法生产软水的装置必须按时序进行定时的水质检测按时序进行树脂塔的切换和再生并检验再生效果切勿延长运行周期其次因树脂存在破碎氧化流失老化等因素要定期补充或更换树脂3在锅炉的运行中除了严格控制给水外因浓缩作用必须对锅炉进行合理的排污通过化验监督锅水指标若发现锅水的碱度太大就要加大连续排污反之应减小每班至少作一次定期排污以排除沉淀于锅筒联箱下部的泥垢4在停炉期间要对锅炉的受压元件及垢层进行测厚并及时清洗已形成的水垢保证锅炉安全高效地运行三水垢的清除采取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可大大延缓锅炉的结垢但由于锅炉运行的特点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锅炉总要不同程度地结垢积垢到一定程度后将危及锅炉的安全生产因此应适时地进行水垢的清除水垢的清除通常有机械法和化学法两大类机械法除垢即利用各种铲削工具或专门的铣管器进行除垢近年来利用高压水清垢亦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机械法除垢劳动强度大清除不彻底易损伤传热面所以锅炉清洗通常以化学法为主化学清洗基本为酸洗和碱洗两种方法采取何种清洗剂应根据结垢层的种类来定单一的碱洗除垢由于耗时长效果差因此不常用实际中主要采用酸洗法清洗若锅炉水垢主要以碳酸盐水垢为主盐酸对清除碳酸盐类垢最为有效所以通常用盐酸清洗因锅炉内部各处结垢是不均匀的酸洗前必须检查测定不同部位垢层的厚度计算盐酸的用量及浓度由于盐酸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在清洗中必须添加缓蚀剂它不妨碍水垢的溶解但能阻止或减缓对金属的腐蚀在实践中由于静态酸洗存在浓度不均匀除垢效果差的缺点因此常采用动态酸洗法动态酸洗是由酸箱酸泵管道和锅炉本体所组成的循环回路完整的化学清洗工艺应包括碱洗酸洗和钝化三个主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用水冲洗作为过渡温度70~80时间8~24小时流速0~0.2米/秒pH 值10~11工艺步骤主要任务清洗介质工艺参数碱洗水冲洗酸洗水冲洗钝化除油;松动垢层,消除垢层中部分碱溶物质,为酸洗创造条件碱性清洗介质;N a 3PO 40.5%;N a 2HPO 40.1%增加除油效果可添加表面活性剂0.05%温度80~90时间8~10小时流速0~0.3米/秒清洗碱液,使清洗系统中水的pH 值降到8~9清水高流速清除全部垢层和锈层使锅炉恢复清洁表面酸性清洗介质H C I 4~6%缓蚀剂0.2~0.3%温度40~60流速0.2~0.5米/秒时间垢溶完为止清洗酸液,使清洗系统中水的pH 值上升到4~5清水高流速形成钝化表面,使锅炉在停炉期间受到钝化膜的保护碱性钝化剂N a 3PO 41~2%化学清洗的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可归纳于下表化学清洗工艺过程及工艺参数从表中可以看出严格的讲酸洗仅仅是化学清洗的环节之一但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所以通常直接称为酸洗.而碱洗和钝化处理可根据锅炉的实际情况和清洗要求有选择地进行尽管酸洗除垢很有效但是酸洗毕竟对锅炉及附件产生一定的腐蚀因此最根本的是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加强给水监督保证各项工艺指标来防止水垢的生成从而确保锅炉的寿命及安全生产参考文献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19992雷建华刘春燕李宁.锅炉水垢预防措施.氯碱工业2000.(5)3李培元.低压锅炉水质处理.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姚继贤主编.工业锅炉水处理及水质分析.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明显加快从原来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部经济三足鼎立到十五计划期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区域经济要具备持久的发展动力就必须发展科技加强科技创新从马克思的劳动生产力经济力量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再到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他们都认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校聚集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所以高校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此必须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侯守峰1吴国林2(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4级研究生2华南理工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摘要高校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政府社会以及高校本身还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导致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中步履维艰本文试图找出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我国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科技教育经济领域而且还涉及到政治法律金融社会环境等诸多环节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质量不高效益不理想大量的科研成果在论文发表成果鉴定得奖之后便束之高阁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难以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本文就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环境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找到问题症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进一步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新的思考纬度一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因素1制度环境146科技探讨现代企业教育M OD ER N EN TERPR I SE ED U C ATI O N很多高校科研政策不稳定对科技人员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不重视员工的培训缺乏经营管理人才这导致了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仅停留在论文或报告上另一方面许多高校科研院所既是公司又承担着学校的科研任务员工既是教师又是公司管理人员事业化的管理模式使企业的产权不清晰没有经营自主权2融资环境资金问题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国家教育科研投入不足高校自身融资渠道狭窄风险投资体制不健全3市场观念技术创新的实现有市场牵引式和技术推进式两个最基本的模式而最终都需在市场中得到认可但是很多研究者和单位对于国内外市场信息了解不够以致其科技成果缺乏市场开发价值4合作环境由于高校与企业合作体制不完善高校与企业在利益分配上存在矛盾这严重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顺利向企业界的转化另一方面区域内多所高校为争抢同一个科研项目这种竞争无形中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高校之间很难形成科研合作5激励制度奖励政策当前奖励中存在平均主义倾向同时奖励的评审中对经济社会效益等综合指标重视不够如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科技成果产业化向纵深发展关键因素风险保证科研开发需要巨额投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多数高校企业无力承担但是目前国家在这方面还没有完善的制度6.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中小企业关心的是保持和扩大现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规模注重经济核算认识不到技术创新是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根源即使产品不需要市场需求不得不寻求新技术产品时也只是寻求一些短平快的项目相反我国高校很多科研成果只适合中小企业生产开发中小企业经营理念阻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7中试基地高校多进行基础研究对市场需求缺乏了解因而只能产出试验品这种科技成果还不能直接投入生产它们必须经过中试基地放大试验取得实际数据解决扩大生产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但是我国高校普遍缺乏中试条件许多很好的科研成果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得不到中试开发和利用8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是指科技成果转化中在科技成果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机构提供人才资金政策法律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从各国科技成果中介服务发展的实践来看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趋于多元化功能整体化从我国的情况看中介服务发展滞后无法满足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需要特别是人员数量少素质低信誉度差不能形成很好的信息交流的环境9法制观念现阶段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空白比如在现阶段我国的专利法建设还不够完善很多高校对于自己的科技成果仅仅限于小范围的低水平的转让申请专利的意识比较淡薄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针对以上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对策1健全中介服务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庞大的科技中介服务队伍尤其是技术经纪人其科研和经营的比例一般为37按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显然与此相差甚远目前我国政府应该确立相应的政策引导机制鼓励中介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培养一支素质较好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会交往善经营思想好作风好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提高科技服务水平2完善激励制度国家通过一定的科技政策如通过减免税收鼓励发明和革新对企业采用新技术的优质产品以及使用新型设备相应减税对有碍环境保护的企业和产品增加税收等以鼓励企业吸收新技术只有企业积极吸纳新技术才能为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3依托市场进行创新没有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企业的科学研究就会陷人无的放矢的尴尬境地同时没有对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密切关注已有的科研成果也难以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因此高校研发机构必须在管理体制和市场营销上投入相当的力量北大方正正是依托北大雄厚的科研实力追踪世界电子技术的前沿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研究方向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北大方正集团建立了中远期研究开发生产测试销售培训服务一条龙体制上游是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着眼于中期研究其技术上的突破可能形成新的产业或使现有的产品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中游是新闻和出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从事应用研究直接受市场驱动下游是方正集团完成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人员培训技术服务和市场推广工作正如王选说的创造发明往往来源于需求刺激而一旦进人市场就会从市场上得到大量的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刺激4强化融资环境资金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国家拨款企业投资自筹资金对于高校来说强化自身融资渠道是根本之路北大方正着力加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方正(香港)公司于1995年12月12-15日在香港公开招股以每股2港元的价格发售共1.625亿股份短短几天在国际市场集资3.25亿港元1995年12月21日以红筹股的形式在香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上市为方正(香港)公司的后期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保证由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长周期高风险高利润的特点对于这一问题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解决方法是引入风险投资V e nt ur e C a pi t al 利用风险资本投资和证券市场融资风险投资确切的意思是创业投资它是通过由专业人员管理的风险投资公司(基金)来实现投资和收益的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引入风险投资不仅可以缓解当前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是我国高校目前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佳选择5完善专利制度专利法的制定一方面鼓励创造发明另一方面可促进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运用专利法作为保护高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发明创造提高竞争能力的工具将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密切配合推动科技发展6确立现代企业制度高校科研机构应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走出传统的家长制管理模式依托市场建立健全自身管理加强人才培养7强化官产学研合作体系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官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加大政策倾斜引导高校和地方企业共同建立科研基地同时加强地方高校之间的技术合作共同开发高新技术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8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竞争如北大方正继承北大校园文化的精华塑造方正的企业文化方正企业文化有两大核心理念一是创新一是方方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根据企业的核心理念方正贯彻了一个原则和五个统一一个原则是控制权上移经营权下放五个统一是统一财务管理统一人事管理统一投资管理统一品牌管理统一内控管理这就是真正的方正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本文为华南理工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苗子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研究的前期成果编号127-D76030。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指标分析一、科技成果转化概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成果,通过各种途径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即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应用的速度和质量,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1.1 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学研究与市场应用的桥梁,它不仅能够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1.2 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科技成果转化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化、市场化。
每个阶段都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条件,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风险。
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科研环境、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等。
2.1 科研环境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能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这包括先进的研究设施、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开放的学术交流氛围等。
科研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的质量和创新性。
2.2 政策支持对转化效率的作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措施,都能有效地激励科研人员和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
2.3 资金投入对转化效率的影响资金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
足够的资金投入可以保证研发的顺利进行,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同时,合理的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率也是提高转化效率的关键。
2.4 市场需求对转化效率的驱动市场需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标。
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科技成果,才能顺利转化为实际应用。
因此,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和预测,对于提高转化效率至关重要。
2.5 技术成熟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技术成熟度是指科技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技术成熟度越高,转化的风险越低,转化的效率也越高。
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
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社会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推动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科技成果转化,简称“转化”,是指科学研究在技术创新和应用层面实现的过程。
它是指科学研究成果从实验室或学术界向市场和社会转变的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包括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合作和技术转化四个方面。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1. 促进经济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2. 提升社会生活质量。
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将先进的科技产品引入社会生活,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
3. 推动科学研究进步。
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实践基础,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与否受到多个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技成果的可转化性。
科技成果必须具备可转化为实际应用的特点,包括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经济效益等。
2. 技术转化环境。
科技创新的环境包括政府政策、产业支持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影响。
3. 科技成果的保护和管理。
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合理管理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和推广。
4. 转化主体的能力和素质。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有专业的技术转化机构或人才来进行项目运营和管理,其能力和素质对转化效果有直接影响。
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1.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政府可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机构或平台,提供转化服务和资源支持。
2.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鼓励科学家和企业进行科技成果的申请和保护。
3. 加强技术推广和示范应用。
通过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将科技成果引入市场,推动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4. 加强产学研合作。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可应用于生产和创新的技术和产品的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是对一个单位或个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所具备的资源、能力和效率进行评价,以确定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是否具有良好的管理和执行能力。
一、研发能力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是科技研发能力。
评价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时,需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实力和水平。
包括研发团队的人员结构、学术水平、研发设备的先进程度等。
同时还要考虑到科技研发过程中是否有良好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创新能力评价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评价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时,需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能力。
包括是否有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是否有能够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能力。
同时,还需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和创新环境的建设。
三、市场营销能力评价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依托市场营销能力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
评价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时,需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在市场营销方面的能力。
包括是否具备市场调研能力,是否能够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否能够进行有效的市场推广和销售。
同时,还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
四、资金和资源管理能力评价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评价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时,需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在资金和资源管理方面的能力。
包括是否有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和资源管理机制,是否能够合理利用和配置有限的资金和资源。
同时,还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资源利用效率。
五、政策和法规遵守能力评价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到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的遵守。
评价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时,需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在政策和法规遵守方面的能力。
包括是否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和法规,是否能够合法合规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还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对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积极响应和自觉遵守程度。
综上所述,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过程,需要考察单位或个人在多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一、概述1、定义。
科技成果转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章第二条中明确定义为:“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及推广直到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2、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着顺序相连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通过实验研究产生新技术、新材料、新样品,并通过成果鉴定。
第二阶段生产出小批量产品并在一定市场范围试销,为中试阶段。
第三阶段为产业化与商品阶段,即规模化生产阶段,第四阶段为管理营销阶段。
科技成果转化的4个阶段是相互联系、渐进的过程,也只有完成了这4个阶段,才能达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的。
(1)成果实验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课题实验研究,研究出方法、产生新的技术或研究出样品、样机、新材料,进行成果鉴定,然后推广应用,成果转化成功率低于25%。
这一阶段为实验研究阶段,高校的成果往往停留在此阶段,并可以申报成果奖励且往往能获得奖励。
(2)成果的中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实验室成功的基础上,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如工艺、原料、环境、场地等问题,进行中试生产出小批量产品,在一定的市场范围内试销,并求得可靠的经济数据。
此阶段为中试阶段,有一定的推广,成功的可能性25~50%,名曰推广成功,如高校和研究所的研究产品转让给企业,这期间要进行第二次开发而且开发的经费、技术人才和时间远远大于前期工作,并且这之间的衔接往往出现问题,主要是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
(3)成果的规模化阶段这一阶段为产业化或商品阶段。
在中试成功的基础上,要达到规模化生产,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选购或制造设备、选定厂房、训练工人、开拓市场,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甚至建设新的企业并需要大量的资金,成功率50~70%。
(4)成果的管理营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生产对象和生产工具的管理,对产品生产后进行宣传、销售,做得好的成功率可高达70%以上。
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1. 背景介绍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研究、开发等成果转化为可应用于市场、生产等领域的技术、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科技成果的转化成熟度评价是对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的成熟程度进行评估和量化的一种方法。
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规范是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研发人员、评价机构和决策者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流程。
2. 评价指标2.1 技术成熟度技术成熟度是指科技成果所使用的核心技术的成熟程度。
评估技术成熟度可以考虑以下指标:•技术基础:评价科技成果所基于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原理的成熟程度。
•验证实验:评估科技成果经过的实验验证和实际应用的程度。
•技术创新:评估科技成果是否具有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
•技术难度:评估科技成果在技术上的难度和挑战程度。
2.2 市场成熟度市场成熟度是指科技成果在市场上的接受程度和应用程度。
评估市场成熟度可以考虑以下指标:•市场需求:评估科技成果所解决的问题在市场上的需求程度。
•市场规模:评估科技成果在目标市场上的潜在规模和增长空间。
•竞争状况:评估目标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数量和实力。
•商业模式:评估科技成果所采用的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2.3 组织成熟度组织成熟度是指科技成果所依托的组织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评估组织成熟度可以考虑以下指标:•技术团队:评估科技成果所依托的技术团队的专业能力和经验。
•运营管理:评估科技成果所依托的组织的运营管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知识产权:评估科技成果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情况。
3. 评价流程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评估标准确定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的标准,包括技术成熟度、市场成熟度和组织成熟度的评估指标和权重。
3.2 数据收集收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技术验证实验结果、市场调研数据、组织运营数据等。
3.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算技术成熟度、市场成熟度和组织成熟度的综合指标。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1. 引言1.1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或服务,从而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的过程。
在实际转化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来自社会、制度、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社会认知、创新环境、政策法规、市场需求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揭示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社会认知方面,一些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并不充分认识,缺乏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支持,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的推进困难。
创新环境不足也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机构和个人,对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市场化。
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也是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存在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阻碍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化。
市场需求不明确也困扰着科技成果的转化。
如果科技成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即使技术再先进也难以引起市场的关注和接受。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也导致了问题的积累。
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机制,使得科技成果无法顺利转化为生产力,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我们需要加强科技普及教育,提升社会认知水平;建立完善的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科技转化环境;加强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优化科技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 正文2.1 社会认知不足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社会认知不足阻碍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科技领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社会大众对科技成果的认知水平不高,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深入理解和研究。
这种认知不足阻碍了科技成果的有效传播和推广,导致许多优秀的科技成果无法得到充分应用和发展。
社会认知不足导致了科技成果的价值无法被充分认可。
许多人对科技成果只是停留在表面层面的了解,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可行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不仅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也限制了科技成果的最终应用和价值实现。
本文将就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析。
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1. 落后的技术水平目前,我国在一些高端技术领域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核心技术方面,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这导致了我国在一些领域无法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进而影响了我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缺乏市场研究和应用前景评估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依托市场需求,而在很多情况下,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工作时并未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应用前景,导致了很多科技成果并未得到有效的转化。
而对市场研究和应用前景的评估不足更是造成了科技成果转化上的很大障碍。
3. 技术转让难度大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进行技术的转让,而在技术转让的过程中,往往受制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转让的成本,使得很多科技成果很难完成转化。
特别是在一些涉及核心技术的领域,技术转让更是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4. 缺乏创新投资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在我国,创新投资相对匮乏,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创新投资更是不足。
这导致了很多科技成果未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无法实现转化。
在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侧重于科研的数量和速度,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和转化能力。
科技研究人员长期受到“发论文、拿项目”等指标管理的压力,导致了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不足。
科研人员的实际经济待遇与其科研水平不成正比,也降低了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
2. 缺乏市场导向我国的科研方向和科技成果转化往往缺乏市场导向,科研机构和企业重视基础研究,而忽略了市场需求的研究,导致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市场需求脱节。
这需要科研机构和企业转变观念,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技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和经济成果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科技研究与实际生产之间的桥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技成果转化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这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远低于其潜力和预期。
本文将探讨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期能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一、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1. 市场需求不足市场需求不足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大障碍。
科技成果的应用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而这些资金和时间的投入通常需要相当大的市场需求来支撑。
当前市场上对于大部分科技成果的需求并不足够,导致科技成果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市场。
2. 技术标准不统一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在一定的技术标准下进行。
由于各地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这不仅增加了科技成果的研发成本,还增加了科技成果在市场上的难度。
3. 合作及融资困难科技成果转化通常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投资,由于各种原因,合作及融资往往难以顺利进行。
各方之间的互相不信任、资源配置不均等现象严重阻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
4. 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问题也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大难题。
一方面,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不清晰或存在争议,导致科技成果难以在市场上应用。
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也存在过于保护的现象,这使得科技成果的转化面临着较大的阻力。
5. 政策环境不完善政策环境的不完善也是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一大问题。
政策的不明晰或不完善会给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成本,这使得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 技术和市场脱节科技成果的研发通常是面向未来的,而市场的需求是面向现实的。
这就造成了科技和市场之间的脱节,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了技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状况。
2. 创新投入不足创新投入的不足也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原因之一。
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制度怎么写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制度怎么写导语成果转化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对于工程研究中心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一个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其取得的科研成果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创新发展。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对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
第一部分:成果转化制度的深度探讨1.1 成果转化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可应用的技术、产品或服务的过程。
它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
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科研机构,其研究成果的转化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2 工程研究中心成果转化的挑战和难点工程研究中心在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难点。
由于研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科研成果往往需要经过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才能形成实际可应用的技术或产品;成果转化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运作机制和制度来支撑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之间存在差异,需要工程研究中心与产业界进行有效的对接和合作。
1.3 成果转化制度的要求和基本原则为了促进工程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制度。
其中,成果转化制度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明确科研成果转化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其与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创新发展需求相契合;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成果评价、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保证科研成果的产权合法性和权益保护;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包括经费投入、人员配备和政策支持等,促进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部分:成果转化制度的广度拓展2.1 制定成果转化规划和政策工程研究中心在制定成果转化制度时,应该首先制定明确的成果转化规划和政策。
规划应该体现中心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明确科研成果的转化方向和重点领域。
政策则应该为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激励措施,包括经费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等方面。
科研成果转化的等级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社会实践或其他领域中,以实现其经济、社会或科技价值的过程。
在科研领域,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其等级也成为评价科研成果价值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科研成果转化的等级及其相关因素。
一、科研成果转化等级的定义与分类科研成果转化等级通常根据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力和价值来划分。
一般而言,科研成果转化等级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基础研究转化:这是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验证其可行性和实用性。
这种转化通常需要在实验室或模拟环境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2.3.应用研究转化:在这个阶段,科研成果开始在实际环境中得到应用,以解决具体问题。
这种转化通常需要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开发。
4.产业化转化:这是科研成果转化的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科研成果经过应用开发,已经形成成熟的技术或产品,并能够在市场中实现商业化应用,创造经济价值。
6.二、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等级的因素科研成果转化等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1.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的关键指标。
成果是否具有突破性、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直接影响到其转化等级。
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对科研成果转化等级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成果符合市场需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那么其转化等级就会更高。
3.政策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对科研成果转化具有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等方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科研团队的能力:科研团队的能力也是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等级的重要因素。
一个优秀的科研团队通常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
三、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等级的途径为了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等级,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与企业、科研机构等的紧密合作,可以更好地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市场中。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还需解决哪些难点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是指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与方,其中存在一些难点需要解决。
本文将从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分析性循序推理论点和实践导向结论三个方面来探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所面临的难点。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取决于所涉及的领域和技术。
以生物医药领域为例,科研人员通常会在实验室中进行基础研究,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来获得科技成果。
然后,他们需要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实际的药物产品或治疗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包括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注册申请和生产销售等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科研人员需要与企业、医院和监管机构等多个参与方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其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分析性循序推理论点。
其中一个重要的论点是市场需求与技术研发的匹配。
科技研究成果应该具备市场化的潜力和价值,才能吸引投资和推动转化。
因此,科研人员在进行技术研发之前,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
另一个论点是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的匹配。
科技研究成果需要经过充分的实验验证和技术优化,才能达到商业化的要求。
此外,产业链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论点。
最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仍然面临一些难点需要解决。
首先,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尚不完善。
科研人员通常关注的是科研成果的发表和学术认可,而对于转化应用的要求了解较少。
而企业则更注重市场需求和商业化的可行性,对于科研成果的价值评估存在差异。
因此,在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和理解,是解决难点的关键。
其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
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财政支持来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和风险,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鼓励科技成果的创新和应用。
另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还需要加强技术转移和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存在哪些难点在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
然而,从实验室中的创新成果到市场上的实际应用,这一转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存在着诸多难点。
首先,资金问题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一大障碍。
科研创新往往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包括研发设备的购置、实验材料的采购、科研人员的薪酬等。
而在成果转化阶段,为了将技术推向市场,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测试、改进,以及生产和营销等方面的投入。
对于许多创新者和科研机构来说,资金的短缺成为了制约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他们可能难以获得足够的投资来支持后续的工作,导致一些有潜力的创新成果无法顺利实现商业化。
其次,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也是一个关键难点。
一些科技创新成果在实验室环境中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复杂的问题。
例如,新技术可能在大规模生产中出现质量不稳定、性能不达标的情况;或者与现有的基础设施、技术体系不兼容,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调整。
这些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使得企业在考虑采用新技术时往往持谨慎态度,从而影响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速度。
再者,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面临的又一挑战。
科研人员在进行创新时,往往基于自身的研究兴趣和技术可行性,而不一定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
有时候,研发出来的成果可能过于前沿,市场还没有做好接受的准备;或者与市场的需求存在偏差,无法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成果难以推广和应用。
此外,市场需求是动态变化的,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可能已经发生了转变,使得原本有前景的创新成果失去了商业价值。
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完善也给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来了困扰。
在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就容易被他人抄袭或模仿,这会严重打击创新者的积极性,降低他们将成果推向市场的动力。
同时,知识产权纠纷也可能导致成果转化的进程受阻,牵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人才的缺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管理和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创新成果的转化-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创新成果的转化进行简要介绍和概括。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引言部分可以首先引用一些相关的统计数据或者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突出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例如,可以引用某个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表明过去几年创新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接着,可以讲述创新成果是指在科技、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由创新活动所衍生出的产品、技术、方法等。
创新成果的转化则是指将这些创新成果从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转化为实际应用,使其能够为社会和经济带来实际的效益。
此外,可以加入一些关于创新成果转化的挑战和难点的描述,如创新成果所涉及的技术难题、市场风险、法律规定等,这些都是影响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最后,可以简要说明本文的目的和结构,如本文将从创新成果的定义和意义、创新成果的转化方式和途径、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性以及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策略和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本文旨在探讨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强调其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创新成果转化的方式、途径以及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一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思路和建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方式,它起到了引导读者阅读、理解和吸收文章内容的作用。
文章结构的设计应符合逻辑思维顺序,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和思考论点。
本文的结构如下: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对创新成果的转化进行概括性介绍,说明创新成果转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部分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组织,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整篇文章的逻辑架构和各个部分的关系。
1.3 目的引言的最后说明本文的目的,即旨在探讨创新成果的转化方式和途径,并提出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的策略和措施,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正文2.1 创新成果的定义和意义本部分将对创新成果进行定义,并说明创新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转化是指通过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将学术研究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服务或技术创新。
科研成果转化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社会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科研成果转化的定义、重要性、挑战与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定义科研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力和商业创新中的过程。
科学研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实验的验证和理论的构建,产生了大量的知识和技术。
科研成果转化的目的是将这些科学发现转化为实际可应用的产品或技术,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科研成果转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改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科研成果转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通过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可以创造新的市场机会,培育新的产业,带动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性、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现代化。
其次,科研成果转化对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将学术研究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不仅可以推动科技创新,还可以培养人才,提升科研机构的综合实力和创新水平。
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机构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效率和转化效益。
最后,科研成果转化对于改善社会生活也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成果转化可以推动医疗、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环境保护和能源利用方式,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
三、科研成果转化的挑战与应对措施科研成果转化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技术转移难度大、政策和法规不完善、市场需求不确定等,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广。
科研机构应建立与产业界的合作机制,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和转化推广,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其次,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
政府应加大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提供专项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为科研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科技转换成果模板科技转化是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或产业化的过程。
如果没有科技转化,很多科学技术成果都无法转化为市场产品,也就无法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
针对科技转化,本文将就其主要内容、流程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转化成果模板。
一、科技转化主要内容科技转化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成果产业化和产业推广。
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为依存的,其中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转化的前提条件,产业化是科技转化的基础,产业推广是科技转化的目标。
1、科学技术成果评价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是科技转化的前置工作,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重要基础。
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主要包括创新性、实用性、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创新性是科技成果评价的重点,要求成果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际应用前景。
实用性则是科技转化成果的基础,是科技成果符合市场需求、应用简便、成本合理和性能稳定等方面的主要体现。
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为市场产品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市场竞争力要求成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可持续性则要求成果能够在市场上持续存在和发展。
2、成果产业化成果产业化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重要环节,也是科技转化成功的基础保障。
成果产业化主要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管理等方面的环节。
市场分析要求对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解决市场缺口和矛盾。
技术开发则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重要环节,要求在成果实用性的基础上,结合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以保证产品的竞争力和可靠性。
生产制造环节要求具备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并保持良好的品质和服务水平。
销售管理则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环节,要求具备广泛的市场渠道和销售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能够顺利推广和销售。
3、产业推广产业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主要目标和实现途径,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动力。
产业推广主要包括市场推广、产业化推广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的环节。
文章编号:1000-8934(2000)09-0042-04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评价与复杂性吴 国 林(华南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系,广州 510641) 收稿日期:2000-03-10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7-N70370)和1999年广东省高教厅“高校‘两课’科研课题”(第6号)资助作者简介:吴国林(1963-),男,四川营山人,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知识经济,科技、经济与社会的整合研究,开放实在论。
摘要:本文反思了科技成果转化概念与生产力概念,论证了科学是直接实现的生产力,讨论科技成果的评价问题,最后,从经济系统的复杂性角度分析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性。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评价;复杂性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科技成果转化始终是我国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多年来受到了各级政府和学者的广泛重视,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在我看来,有必要从理论层面对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进行思考。
本文反思了生产力概念、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分析了科技成果的评价问题,还从复杂性的角度探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
1 生产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概念我们首先厘清“生产力”这一基本概念。
经过恩格斯亲自校正的《资本论》英文版中“生产力”一词,是“productive power ”。
而汉译的《资本论》对生产力和生产率(productiveness )的翻译是不统一的〔1〕。
物理学上使用的“力”,在英文中用的是“force ”。
而force 和power 是同义词,power 着重于潜在的或施加的身体的、精神的作用或被作用的能力,而force 则是能力power 的实际的和有效的实施。
从科技史和经济史比较不难看出,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直接受到力学范式的影响。
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发表于1687年,而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生产力”概念的是魁奈,生于1694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在近60岁时才研究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比牛顿的《原理》晚近一个世纪。
较完整提出“生产力论”的李斯特于1841年发表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则更晚了。
从比较这一角度来看,政治经济学中的“生产力”相当于物理学中的“力”,作为生产力对象的“劳动对象”则类比于物理学中的“物体或质点”。
物理学认为,力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生产力则使劳动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
生产的过程就是生产力使劳动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并使其符合人的目的。
可见,生产力是使劳动对象发生变化的力。
生产力的这种含义与我们通常在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中所理解的生产力是一致的。
显然这里定义的生产力不可能把劳动对象放在生产力中。
能与劳动对象直接发生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就是“直接的生产力”。
“实际上,真实地、不是想象地”能与劳动对象发生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就是“现实的生产力”。
“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就是指能与劳动对象发生直接的真实的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它主要强调的是生产力能够直接现实地使劳动对象发生改变,但并不意味着生产出的产品一定能够实现商品化、产业化或占领市场份额。
第16卷 第9期2000年 9月 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V ol.16,N o.9Sept.,2000有不少论者坚持认为,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强调科学的“物化”,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对生产力强调过科学的“物化”。
马克思说:“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产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
”〔2〕马克思还指出:“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而在以前的生产阶段上,范围有限的知识和经验是同劳动本身联系在一起的,并没有发展成为同劳动相分离的独立的力量。
”(黑体字为引者所加)〔3〕马克思在这里实际上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一次使近代科学或近代知识成为与劳动相分离的独立因素,即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生产力。
在坚持科学是潜在生产力的论者们看来,只有从事物质性的生产才是真正的生产,只有物质性财富才算是真正的财富。
事实上,马克思早就洞见到科学作为一种财富形式。
他说:“科学这种既是观念的财富同时又是实际的财富的发展,只不过是人的生产力的发展即财富的发展所表示的一个方面,一种形式。
”〔4〕(黑体字为引者所加)更不用说知识经济的兴起,财富不仅仅表现为土地、工厂、原材料,而更重要地表现为非物质形式的信息、知识或点子。
现实或直接的生产力与产业化或占有市场份额的产品是不同的概念。
物化的生产力也不过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其结果是物质产品,也不一定能保证这些产品实现其市场价值,因此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不能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邓小平早就指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我们认为,更为恰当的概念应是实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或者说,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 科学是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在不同的时期,生产力的组成要素在不断发生变化。
决定一个因素是否是生产力的要素,关键是看它能不能使劳动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
在简单的生产劳动中,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主要是体力劳动)使劳动对象发生变化。
劳动者就是直接的生产力。
在相对复杂的劳动中,劳动者必须结合劳动资料才能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以上两种情况表明,科学和知识潜在地存在于劳动者或劳动资料中,成为潜在的生产力,通过劳动者和劳动资料才转化为对物质性劳动对象作用的现实生产力。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诞生,特别是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出现,科学已经不是作为潜在的生产力,而且作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其原因在于当代生产过程有以下特点:(1)劳动分工的必然性。
在复杂性劳动中,脑力劳动是必需的。
脑力劳动者富于创造性和开拓性,使用的是知识和智能,复杂脑力劳动者可以等效为知识。
(2)生产概念的扩大或生产过程的延长,科学置于生产过程当中,科学直接现实地作用于劳动对象。
新经济增长理论把研究开发作为生产的一个部门。
(3)知识产业或知识经济的出现。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
知识的生产就是一种生产过程。
软件企业有一个重要特点:它往往只有生产的目标,而没有劳动对象,或者说,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而且劳动对象也是以知识形式表现出来的,只有知识性的生产力才能改变知识性的生产对象。
(4)科学或科学知识具有客观实在性〔5〕。
3 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问题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主要有三种评价指标。
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是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简单而方便的指标,它是我国使用最多的一个指标。
所谓科技成果,它无非是指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效与成绩,并没有要求是省部级以上。
据原国家科委调查,在100项获得国家奖励的较重大高科技成果中,商品转化率为10%左右,产业化率为5%左右;对《科技成果公布》的1000项高技术成果调查表明,产业化率仅为1%左右。
〔6〕我们通常所谓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是指重大或较重大科技成果实现商品化或产业化的比率。
所谓重大科技成果是指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成果管理机构正式登记的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8年)中指出,1997年全国26244项重大应用技术成果中,已有7917%的科技成果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注意这里的“不同程度”,表明科技成果的应用并不一定实现了商品化或产业化。
根据有关学者对北京5所有代表性的理工院校 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评价与复杂性的调查,1991~1995年,共有鉴定成果1319项,实现商业化的有1969项(包括鉴定成果和非鉴定成果)。
他们的测算表明,高校科技成果未转化的约占70%以上,真正形成转化的不超过5%〔7〕。
由此可见,并不一定是经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才能实现商业化。
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来表示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显然忽略了许多对创新有意义的中小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而在知识产业和网络产业中,许多有创意的点子、小的科技成果往往能带来极大的收益。
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二个评价指标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测量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间接反映了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科技成果的转化程度,它是一个间接性指标。
技术进步是索洛(R1S low)从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求得的“余值”。
技术进步是排除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之后的剩余部分,技术进步又称为科技进步。
除了劳动、资本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之外,科学技术、知识、管理、制度、企业家精神等对经济增长都有贡献,可见,技术进步包含了其它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丹尼森明确把经济增长率分解为劳动投入量的贡献、资本投入量的贡献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把索洛的技术进步指称为全要素生产率。
用科技进步来表征科技成果的转化,比科技成果转化率更为全面。
其一,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和研究的结果,科学技术就是一种成果。
一定要以省部级以上作为成果的标志,实际上在统计中就忽略了一批真正有创新力的科技成果。
其二,科技成果转化率可以作为一个国内性的定性的评价指标,而不具有国际可比性。
因为同样一个科技成果,在美国它可能是一般成果,而在一些落后国家它可能是重大成果。
其三,从国际比较来看,一般用全要素生产率,它对于各国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三个指标是技术创新指标。
技术创新指标是近年来用于测定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一个概念,是一个整体性的测度指标,它较之于前两个指标更为全面。
技术创新概念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但是它基本上表达了从科学技术(甚至包括思想、点子)转化为商品并在市场上得以销售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
技术创新以市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涉及科学、技术、金融、销售,以及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它不仅是一个技术性概念,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
用技术创新来描述科学技术的转化具有合理性。
由于研究与开发(R&D)与技术创新有相当的关系,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建立了以R&D为主体的科技统计,但是,R&D统计主要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用于探索未知的劳动的投入情况,即用于科技知识产生及发展的人员、经费的投入情况。
为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合组织OEC D各国率先进行了技术创新统计调查。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创新不仅仅是企业的行为,更加强调机构之间和人员之间的信息流动和知识流动,突出了知识创新,这就要求形成国家层次上的国家创新系统。
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指标应代之以创新指标,它大致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指标、知识创新指标和国家层次的网络创新指标。
4 复杂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启示从要素的投入与产出来看,科技成果转化体现为一个过程,通常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看作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这里的科技成果是指在科学技术和知识方面取得的成效,它可以是一种知识创新或一个主意,并不一定指被国家或某机关部门所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