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认识》简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8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的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分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3. 能够将分数转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形式。
4.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计算。
二、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分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3. 分数的转化。
三、教学内容1. 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知识点- 分数的定义及示例。
- 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整体和部分关系。
教学步骤1. 通过实物或图形的展示引入分数的概念。
2. 讲解分数的定义,解释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3. 通过比较大小、绘制图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
4.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 分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知识点- 分数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教学步骤1. 教师示范读写分数的方法。
2. 学生跟读和模仿,纠正读写错误。
3. 分数的转化知识点- 转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形式。
教学步骤1. 讲解将分数转化为带分数或整数形式的方法。
2.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机会,逐步掌握转化的技巧。
四、教学活动1. 实物或图形展示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分数的概念。
2. 小组合作讨论,比较不同分数的大小。
3. 分组演示,模仿教师读写分数。
4. 个人练,完成分数转化的练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程度和参与度。
2. 练表现:评估学生在练中的完成情况和准确性。
3.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比较大小和转化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应用分数的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场景。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通过实物展示、比较大小和分数转化的练习,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下一步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认识分数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
2. 能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分数的意义;
3. 能够简单地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
1. 认识分数的概念;
2. 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难点:
1. 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教具、黑板笔;
2. 分数相关的练习题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通过展示例子让学生们思考:什么是分数?为什么要学习分数?分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学生回答,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
1. 通过生动具体的例子解释分数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分母代表分成几等份,分子代表取了几份;
3. 指导学生如何读写分数,例如1/2读作“一半”。
三、教学练习(20分钟)
1. 让学生互相讨论并找出生活中的分数例子;
2.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练习;
3. 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解答相关的分数运算题目。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让学生自主完成相关的分数练习题;
2. 带领学生拓展相关的分数知识,如分数化简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后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的分数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认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运算方法。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生活例子和趣味性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知识。
3、分数、百分数的认识-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学习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与百分数的概念;•能够将分数与百分数互相转换;•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够利用分数与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分数与百分数的互相转换;•利用分数和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分数的加减运算。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分数与百分数的概念和互相转换,你们知道分数和百分数是什么吗?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分数和百分数的问题,例如购物打折、考试成绩排名等等。
那我们先看一组数:12,1/3,0.35,这三个数表示的是什么?4.2 概念解释•分数:指小数点前为0的带分数或分数,有分子和分母两个部分,用斜杠“/”表示;•百分数:是以100为基数,分母为100的百分数,通常用符号“%”表示。
4.3 分数与百分数的转换•将分数转换成百分数:将分子乘以100,再用分母作为乘数;•将百分数转换成分数: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然后化为最简分数形式。
4.4 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将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通分后相加减,再化简。
4.5 练习与应用1.将5/8转换成百分数;2.将40%转换成分数;3.计算:2/3+4/9;4.甲班有36名学生,其中学习成绩在80分以上的有60%,乙班有40名学生,其中学习成绩在80分以上的有40%,哪个班的优秀率高?5.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与百分数的概念和互相转换,还学习了分数的加减运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要灵活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和相互转换方法,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1.完成课内练习;2.自主查找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和百分数计算;3.整理今天学习内容,写一篇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分数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准确地表示和比较分数。
教学重点: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进行分数的比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分数的图片、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分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代表着什么意思?
二、学习分数的概念(15分钟)
1.教师简单地介绍分数的概念:分数是一种表示部分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部分的数量,分母表示整体的数量。
2.教师用示例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比如将一个圆形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分数。
三、认识分数的表示方法(15分钟)
1.教师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图形表示、数字表示和分数线表示。
2.教师示范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部分,并用分数来表示。
四、练习和巩固(1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分数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相互检查答案。
2.教师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和解决分数比较的问题。
五、小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和比较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注重练习和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分数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微课教学设计保定市高阳县西演镇东绪口小学白迎一、教材分析《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人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和简单的分数计算,共5课时。
《认识几分之一》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二、学生分析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抽象思维难度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认识几分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不容易一次学好,为此,我们要借助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三、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并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月饼和巩固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三)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五、教学流程: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一天,熊大和熊二去超市买了4块月饼,熊大说:“我要吃3块。
”熊二说:“不行,这样不公平。
教案设计:分数的认识一、教材分析:本教案设计适用于小学数学教育学科,针对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分数”的教学内容,分别对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认识、分数的运算及应用进行学习。
本教案设计紧密贴合课程标准,同时适用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涵盖新课标下“强调数学教育的融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的教育理念。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学习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内容:(1)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认识。
(2)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掌握分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4)能够对日常生活和数学问题进行分数运算应用。
2.能力目标:(1)通过掌握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内容,能够独立完成分数的四则运算。
(2)能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小学数学问题中涉及到分数的问题。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具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能够认识到数学作为一种思考方式的重要性,能够发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身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分数的定义和认识。
(2)分数的四则运算。
(3)灵活应用分数解决生活和小学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应用来讲解分数,提升学习的意义。
(3)理解分数的本质,体会分数运算的实质。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设计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探究、游戏等互相配合使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教学内容:1.认识分数:(1)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切分、折叠、重量、时间等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感知分数的概念和定义,从实际生活中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2)通过示例讲解,引导学生对分数的分子、分母、分数线等符号的认识。
2.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1)讲解分数大小比较规则,即相同分母的分数比较分子大小,相同分子的分数比较分母大小;(2)通过对比大小,找规律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寻求规则,提高分数的比较能力。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5篇)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教学背景:最近,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确实感到有点头疼。
因为我一直认为对于分数的含义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所以,我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还费尽心思设计了教案,准备把要学的知识点都有讲得非常透彻、到位。
但结果,在上课时,许多学生都觉得很简单,他们不停地插话,打乱了我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可让他们做作业时,却是错误百出。
但是不让他们插嘴,专心听我讲,结果他们兴致全无,趴在桌上不想听课。
我真是不知该如何办才好,一下课,甚至还埋怨这些学生真是太放肆了!后来,我停止了抱怨,开始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呢?对!就是要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倡导自主学习。
案例描述:一、游戏导入:(用掌声表示数)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当第3小题口述后,学生没有击掌,有的学生窃窃私语,有的学生紧锁眉头,此时,每个学生都在积极地思索(进入了状态)。
2分钟过去了,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邱老师,这半个苹果该怎样表示呀?”接着我就顺水推舟对大家说:“是啊?你能用手中的圆形纸折出半个来吗?(学生兴趣盎然,待学生折出之后)二、自主探索,体验分数师(用期待的目光追问):怎么表示这半个苹果呢?生1:可以说“一个苹果的一半”。
生2:可以画出半个苹果“D”生3:可以用1/2表示。
生4:可以用0.5表示。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得很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这样不足一个苹果的情况,用整数是无法表示的,在数学中引入了分数,就象刚才第3位同学说得可以用1/2这个分数来表示这个苹果的一半,现在谁能说出1/2这个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在学生认识了1/2这个分数之后)师:你能用手中的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学生动手折纸表示后反馈)生1:可以折成……生2:可以折成……师:你还能用手中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纸折出你想认识的其它分数吗?(学生信心十足地说:“能”,并且表现出非常感兴趣的样子。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教案设计游戏学习让孩子轻松懂分数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是我们学习中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但是,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
为了让孩子们更轻松地理解分数和百分数,我们设计了一组以游戏为基础的教学方案,帮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这门关键的知识。
Game1:分数的认识游戏简介:教师将一个圆形的披萨饼放在屏幕上,并将它分成若干份,并给出一些分数。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比如:“如果这个披萨饼被分成八份,你知道如果你吃了其中的三份,这是什么分数吗?”代表需要回答“3/8”。
游戏目的:通过这个游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计算。
Game2:百分数的认识游戏简介:教师给出两张纸,一张上面写着“5%”,另一张上面写着“1/2”。
教师将另一侧的另两张纸递给一名同学,该同学需要选择哪种纸片,然后解释为什么他/她选择了这个选项。
游戏目的:此游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游戏,学生将逐渐开始感到自信,开始更清楚地了解百分数,并能够运用自己的知识作出正确的选择。
Game3:分数的比较游戏简介:教师把5个保龄球瓶排成一排,并且将两个小球放在距离瓶顶相等的位置上,让学生们尝试用分数来描述小球击中的保龄球瓶的数量比例。
比如:“第一个球击中了3个瓶,第二个球击中了2个,你知道这是什么分数吗?”学生需要回答“3/5”和“2/5”。
游戏目的:此游戏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比较分数,并学会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
Conclusion:以上教学方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和百分数,并能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
我们相信,通过以上游戏的帮助,学生将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可以自信地应对日后涉及分数和百分数的问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观察与探究》教案二:分数的认识与计算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小学阶段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小学六年级学习分数,主要是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进行分数的计算。
分数的概念是什么?简单来说,分数是用分号“/”表示一个整数与另一个整数的比值。
例如,1/2、3/4、5/8等都是分数。
分数的长相可能让初学者有些懵逼,不过只要弄清楚其中的意义,就能够轻松地认识并计算分数了。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意义?分子表示一个整数被分成了几份,分母表示一份被分成了几份。
例如,对于分数1/2,分子代表原数1被分成了2份,分母代表每份是原数的一半。
这样,1/2的意义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了两份,其中一份为1。
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分数的概念有些抽象,不容易理解。
在这里,老师就要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案例一:小明有8块巧克力,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两个朋友。
每个人应该得到几块?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小明有8块巧克力,他希望将这些巧克力平均分给他的两个朋友。
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分数的方式来表示这个问题。
假如小明的两个朋友人数相等,那么每个人应该得到的巧克力数量可以用分数1/2表示。
这是因为,小明原本有8块巧克力,现在将它们分成了2份,每份的数量就是8/2=4块巧克力。
而小明的每一个朋友应该得到的巧克力数量就是4块,也就是说,每个人可以得到1/2×8=4块巧克力。
案例二:小刚将一个苹果分成了4份,他自己吃掉了2份,还剩下几份?这个题目要求我们求一个分数的差,也就是1减去1/2。
我们可以通过分数的减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要知道,1是可以表示成4/4的形式的,所以:1.= 4/4我们就可以利用分数的减法来求解问题:1.- 1/2= 4/4 - 2/4= 2/4= 1/2这样就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小刚剩下了1/2个苹果。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很实用。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间都需要用到分数,因此掌握好分数的认识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
分数的认识教案3篇分数的认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正确理解平均分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体验小组合作、成功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平均分,对分数的意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数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片(学生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前三分钟,导入新课1、数字,猜一猜他表示什么?一个数只有在具体的环境中才有意义,比如我们班有47名同学。
2、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3、在前一段学习中研究了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谁能提出两道生活中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吗?请同学们动笔解答。
4、同学们做的非常好,老师也有几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帮助解答。
5、老师这有4个苹果,要分给咱班每天干活最多的陈思齐和徐鹏程同学,谁会分?分的好吗?好在哪?(平均分)6、老师这还有两个橘子,要分给为咱班做贡献最多的`王奕研和王柯然同学,谁会分?分的好吗?7、老师这还有好吃的,一块月饼,想要分给咱班学习最认真刻苦的杜怡静和赵子钧同学谁会分?8、好,让我用刀把它切开。
那么他们每人得到了多少呢?(一半,板书)9、刚才,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到2个;2个橘子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得到1个,我们都能用这样的整数来表示;可现在我把这一个月饼平均分给2人,却接住了语文的表达方式“一半”,那么在数学中有没有能表示出这样一部分的数呢?10、有,他就是“分数”。
二、认识分数1、刚才我们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半,我们就可以用1/2这样的分数来表示。
(现电脑出示,再黑板演示写法,再读一读)2、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这个1/2是怎样来的?(强调“平均分”和“是谁的”)3、介绍分子、分母和分数线。
4、现在我想把这个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该怎么办呢?5、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4.6、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老师昨天买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3份,分给我、我先生和我们家的那个小宝宝,那么我们每个人得到的那一份,就是这块蛋糕的1/3.你还能举这样的例子吗?7、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样的数能用分数表示吗?8、注意,只有平均分才有分数!三、折分数1、让我们自己动手折一折分数。
《分数的认识》教学教案《分数的认识》教学教案(8篇)《分数的认识》教学教案1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七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三、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四、教学难点: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五、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1、遇困求知、导出分数(1)把4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2)把2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3)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复习平均分,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
(1)(2)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3)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自主创造,探究分数(1)这半块饼怎样表示?请大家想一个办法。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创造)(指名学生汇报所想符号,并说出意思)这个问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知识基础来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原来学的数不能表示这半个,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数-分数。
(出示课题)(3)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情况?(4)你准备怎样学习?设计意图: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题和遇到的新的数学问题,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重点筛选以下三个问题作为本课目标:1、分数表示什么?2、怎样读?3、怎样写?)(5)现在就请同学们借助于学具和课本自主探索。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正方形和线段,引导学生与其它同学争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自抒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折叠、涂色、不仅自己学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果是。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教案设计巧妙拆解分数让孩子非常简单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分数和百分数则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的重点内容。
在分数和百分数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会遇到困难,因为它们与其他数学概念不同。
因此,需要使用巧妙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
本篇文章将探讨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分数(百分数)的认识》教案设计-巧妙拆解分数让孩子非常简单。
I. 教学目标1.能够识别分数和百分数,并知道它们与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和区别。
2.能够将分数和百分数转换为整数和小数。
3.能够使用分数和百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II. 教学内容1.分数的认识(1)什么是分数?(2)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3)分数与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和区别。
(4)分数的简化和扩展。
(5)分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2.百分数的认识(1)什么是百分数?(2)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3)百分数与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和区别。
(4)百分数的转换。
(5)百分数的比较和大小关系。
III. 教学方法1.演示法教师采用讲解、展示、模拟等方法,通过具体事例向学生讲解分数和百分数的概念和符号。
2.拆解法教师将分数按分子和分母拆解,通过多种展示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和使用。
3.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提高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和运用。
IV. 教学过程1.分数的认识(1)演示法展示、模拟和讲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2)将分数拆解为分子和分母,并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和使用。
(3)通过真实生活例子,展示分数与整数和小数的联系和区别。
(4)演示简化和扩展分数的方法,并让学生练习。
(5)通过比较、排列和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大小关系。
2.百分数的认识(1)介绍百分数的定义和符号,并与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比较。
(2)通过展示、分析和练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转换。
(3)使用实例来展示百分数与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和区别。
数学认识分数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并能正确读写分数;2. 学生能够比较分数的大小并能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3. 学生能够应用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分数的概念和运算;2. 教学难点: 分数的比较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黑板、彩色粉笔;3. 分数图示卡片;4. 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分数的概念,例如:- 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是分数的?- 为什么分数是用数字和线分开的?Step 2 认识分数1. 给学生讲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强调分子、分母的含义。
2. 通过图示卡片,展示不同的分数,并要求学生大声读出每个分数的名称。
Step 3 分数的读写与大小比较1. 引导学生通过分数图示卡片,进行分数的读写练习。
2. 指导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例如,同分母比较分子的大小;不同分母的分数,需要通分后再进行比较。
Step 4 分数的加减运算1. 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
2.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Step 5 分数的应用1. 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应用分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2. 分组活动:教师出示不同的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解决思路和答案。
五、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特别强调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运算和分数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 写出下列分数的大小关系,并用不等号连接:1/2, 3/4, 2/5, 4/7, 3/82. 计算下列分数的和或差:3/5 + 2/3, 4/9 - 1/63. 找出生活中的三个例子,用分数表示出来。
七、板书设计- 分数的概念:分子、分母- 分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分数的加减运算- 分数的应用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讲解、练习和应用等环节,全面培养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掌握。
分数的认识【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并能正确书写分数。
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方法分数的应用【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将其平均切成4份,请学生思考:每份是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每份是苹果的1/4。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讲解分数的意义(1)教师出示一张纸,将其对折2次,请学生观察纸的形状。
(2)教师提问:这张纸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数表示整体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2、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1)教师出示分数“1/2”,请学生说出其读法和写法。
(2)教师讲解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再读“分之”,最后读分子。
(3)教师讲解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母,再写分数线,最后写分子。
3、讲解分数的应用(1)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将其平均分成3份,请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份。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每份是长方形的1/3。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分数,请学生读出其含义。
2、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请学生用分数解决。
四、总结(5分钟)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谁能来说说分数的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分数表示整体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师强调: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读写以下分数:1/3、2/5、3/4、4/6。
2、请用分数表示以下图形被平均分成的每份:(1)一个圆形被平均分成4份。
(2)一个正方形被平均分成6份。
3、解决实际问题:有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用分数表示。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随县万和镇小学刘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学难点: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读一读学习目标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三活动一:分一分说一说1.把一块饼干分给两个同学吃①.小组成员一起来讨论东西怎么分?②.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分比较合理)想想怎么表达其中的一份?2巩固平均分3读写分数,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含义分数的意义及其读法和写法(先写一短横,它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再写分数线下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老师这里写的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
最后写分数线上面的数,我们把它叫分子,表示其中的1份。
)活动二:折一折说一说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正方形或圆形的纸,折出你想表达的几分之一,把其中一部分用彩笔涂上阴影。
1.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折法和表达法2.教师点拨(不同的图形可以折出相同的分数,相同的图形可以折出不同的分数)四比一比,秀一秀1)闯两关2)看视屏找分数五秀收获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知识树六微发现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课题:《分数的认识》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够正确读写分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 分数的意义。
2. 分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1. 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2. 分数的读写。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具(如苹果、饼干等)、黑板、粉笔。
2. 学生:提前准备好小刀、水果刀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苹果的特点,提问:“苹果可以怎么分?”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苹果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一个分数。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分数的图形,讲解分数的意义。
2. 学生通过操作教具(如小刀、饼干等),亲自动手切割,体验分数的意义。
3.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讲解分数的读写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分数,让学生判断分数的大小,并说出理由。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出题,互相解答。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食物,并用分数表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简案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难点:分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分数乘除法运算卡片小组活动材料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分数问题引入新课。
2. 新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通过实例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分数乘除法运算卡片。
小组内讨论并解决卡片上的问题。
4.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邀请学生上黑板展示解题过程,并进行讲解。
5. 巩固与拓展:通过实际应用题巩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包括基础练习和拓展思考题。
教学反思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小学六年级科学教案简案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
教学准备生态系统模型或图片实验材料(如植物、昆虫等)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多样性。
2. 新授:使用生态系统模型或图片,介绍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通过实例讲解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
3. 观察与实验: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实验材料。
学生观察并记录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特点和相互作用。
4. 课堂讨论:各小组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5. 巩固与拓展:通过实例分析,巩固对生态系统概念的理解。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分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分数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认识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是表示部分的数;2. 能够用图形和实物的形式理解分数;3. 能够读写常见分数,并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二、教学重点1. 分数的概念及其意义;2. 用图形和实物的形式理解分数。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计算板书及粘贴黏土、水果等实物,以及能划分分数的图形卡片;2. 学生每人准备一本数学练习册。
四、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个互动游戏,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如水果),让他们猜测其中一部分的数量,引出分数的概念。
2. 例题演示(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图形卡片,如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并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块。
教师通过将一部分块染色,并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3.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明白分数表示的是部分数量与整体数量之间的比值关系。
教师可借助计算板书,以图形和数字的形式演示和解释。
4. 分组活动(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图形进行分数的探究。
教师为每组提供黏土或其他实物,让学生用它们来表示和比较分数。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通过分组合作来进行分数的认识和实践。
5. 讲解练习(1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并完成。
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讲解答案和解题过程,帮助学生巩固对分数的认识。
6. 拓展练习(15分钟)教师发放数学练习册,让学生完成一些与分数有关的练习题,包括读写分数、比较分数大小等。
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7. 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分数的认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提出问题或进行讨论,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分数相关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并告知学生需在数学练习册上完成。
六、板书设计简单的分数表示方法(用具体图形和数字表示)七、教学反思此教案通过讲解、实践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分数进行简单计算和比较。
认识几分之一连盘小学缪莺莺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经历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理解体验“几分之一”的意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兴趣及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图形。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一)认识1/2(出示圆)由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一样多,引出平均分(板书出示平均分)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我们就说阴影部分是整个圆的1/2。
(板书1/2)教学读法、写法。
(二)、折纸活动用你手中的纸折出1/21、生动手。
2、搜集1/23、反馈:小结:明明折法不同,这几个图形为什么阴影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4、练习:下面这些图形能用1/2来表示吗?(二)认识几分之一用手中的纸折出自己想要的几分之一。
1、生动手。
2、搜集材料。
3、反馈。
小结: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前提条件是什么?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三、巩固练习第二关是挑战关,它给我们设了两道挑战题第二关:下面的图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四.总结1.学生总结收获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来概括吗?2.教师寄语:同学们,分数的知识我们会越学越多,愿同学们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快乐!。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认识》简案
一、分数与除法
在自然数集合里,加法和乘法运算总是可以实施,但减法和除法却不行;引入分数,自然数集合扩充为非负有理数集合后,除法运算才变得畅通无阻。
例如,34=?在自然数集合里找不到一个与34对应的自然数,而在非负有理数集合里却找到了一个且只有一个分数,与34对应,即34=。
如何理解34=的数学意义呢?
⑴表示3是4的。
其中3与4表示不同的两个量,而是量数,是以4为基准量去度量3所得的结果。
一般地,a、b都是非零的自然数时,ab=。
⑵表示3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或者的4倍是3。
这里,3和都表示量,而4是量数。
事实上,任意两个正有理数相除,都具有上述两种数学意义。
例如3=?也有下面两种数学意义:
⑴3是的几分之几?
从上图,可以看出:3=。
⑵3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多少?
因为是5个的,所以先把3平均分成5小份,每一小份即是所求一份的,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3=。
注意:a、b都不是0,但只要有一个是分数,那么ab。
所以,如果忽视必要的前提,笼统地说被除数即分子、除数即分母,是不正确的。
当且仅当a、b都是不为零的自然数时,等式ab=才成立。
这个命题还告诉我们,分数可以转化为除法,这为分数化为小数打通了一条重要途径。
二、百分数
百分数是否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如果是,又何必需要这个新概念呢?
事实上,百分数是在分数应用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我们先来解决下面的实际问题:
在一场足球比赛中,猛虎队获得一次罚点球的机会,他们准备派下列三名队员中的一名去罚点球。
下面是这三名队员在过去比赛中罚点球的成绩统计表。
队员
踢点球的次数
罚中的次数
3号队员
18
20
5号队员
21
25
7号队员
13
12
从这个实际问题抽象成的数学问题是:比较分数、、的大校
解法1:
=,
=,
=。
因为>>,
所以>>。
由此可知,7号队员以往罚点球的成绩最佳,派他去罚点球是明智的选择。
不过,上面三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倍数是比较大的,因此通分不仅比较费劲,也容易出差错。
解法2:分页标题#e#
=1820=0.90,
=2125=0.84,
=1213>0.923。
因为0.923>0.90>0.84,所以>>。
化为小数,虽然可以借以比较分数的大小,但小数却失去了原来分数的特性,即表示量的倍比关系的意义。
因此,需要寻找既能保持分数的特性,计算又比较简便的解题方法。
就在这种需要的驱动下,
百分数应运而生了。
新的办法就是把分母统统变成100。
把与化为分母是100的分数不难:=,=。
问题在于怎样把也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呢?
设所化成的分数的分子为x,即
=,
两边同乘100,得
x=100,
x92.3。
所以,。
这个结果与前面学过的分数不同的地方是,它的分子是一个小数。
的意义是:如果把13平均分成100份,那么12大约占其中的92.3份。
也就是说,这种分数只能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而不具有表示量的功能。
于是,人们把形如,,,......等,只能表示量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量的分数,统称为百分数;并引入新的符号%,把百分数记为84%,90%,92.3%,......,以便从形式上与前面学过的分数加以区别。
显然,84%<90%<92.3%,通过百分数的大小比较,也说明是7号队员点球的罚中率最高。
诚然,把分数化为百分数还有更简捷的途径,即通过小数转化。
如,0.923=92.3%。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不如方程的方法直观。
三、比
比,顾名思义,与人类比较事物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比的概念是在比较不同的量的倍比关系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下面先探讨一个现实问题--平面图画得像不像。
例1羽毛球场是长18m、宽9m的长方形,如下图A。
⑴在B、C、D、E、F等图形中,你认为哪几个长方形的形状像图A,哪几个不像?
⑵对形状与图A相同的长方形,请你比较它们的长和宽,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⑶在图A内,请你画一个形状与图A相同的长方形,且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图A的长的。
任何正方形的形状都一样,但长方形的形状却有差异。
图A恰好可以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
发现图A的这个特性,能帮助我们找出其他形状与图A相同的长方形,如图D和E。
而图B、C 和F都不具有图A的这种特性,所以它们的形状与图A不同。
图A可以分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等价于它的长是宽的2倍。
形状与图A相同的长方形,长都是宽的2倍;形状与图A不同的长方形,长都不是宽的2倍。
这就是我们发现的规律。
分页标题#e#
一般地,a、b分别表示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数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倍比关系。
这个分数的重要性在于它提供了长方形的一个分类标准:凡是长是宽的倍的长方形,都是形状相同的长方形,
它们归为一类。
图形的分类对于认识图形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过用长是宽的倍来刻画长方形的形状特征,有时很麻烦。
例如,当a或b是分数时,是一个繁分数。
为了避免进行繁分数的繁难运算,就需要改进对长是宽的倍这一特征的描述,从而引入比的概念。
长是宽的倍,可以用长与宽的比是a︰b取而代之。
当a、b表示两个不同的量时,a︰b==ab。
所以,比可以定义为:两个量相除,叫做这两个量的比。
虽然比、分数、除法在揭示量的倍比关系方面是相通的,但对于不同的问题情境,仍然需要选择恰当的简便的表征方式,并掌握它们的相互转换。
例2蜂蜜绿茶是用2份蜂蜜和7份绿茶配制成的消暑饮料,要配制450毫升这种饮料,需要蜂蜜和绿茶各多少毫升?
在这个问题中,蜂蜜和绿茶体积的倍比关系用比的形式表示比较简便,即蜂蜜︰绿茶=2︰7。
解法1:
设:一份蜂蜜或绿茶的体积为x毫升,则配制蜂蜜绿需用蜂蜜2x毫升,绿茶7x毫升。
2x+7x=450,
9x=450
x=50。
2x=250=100,
7x=750=350。
答:配制蜂蜜绿茶需要100毫升蜂蜜和350毫升绿茶。
解法2:蜂蜜︰绿茶=2︰7=︰,且
+=1。
因此,蜂蜜绿茶两个组成部分的倍比关系就转换成各部分与整体的倍比关系。
从而,为应用分数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图示如下:
450=100,
450=350。
解法1是代数方法,解法2是算术方法,殊途同归。
例37个女生平分4个蛋糕,3个男生平分2个蛋糕。
是每个女生分得多一些,还是每个男生分得多一些?
解法1:每个女生分得个蛋糕,每个男生分得个蛋糕。
问题可以归结为比较分数与的大小。
比较两个量的倍比关系又有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1:
==。
因为<1,所以男生分得蛋糕比女生多一些。
方法2:
︰=12︰14。
因为12︰14<1,所以男生分得蛋糕比女生多一些。
解法2:分别考虑男、女生的蛋糕数量或人数的倍比关系。
女生蛋糕︰男生蛋糕=4︰2=2︰1,分页标题#e#
女生人数︰男生蛋糕=7︰3。
因为7︰3>6︰3=2︰1,所以男生分得蛋糕比女生多一些。
解法3:
上图说明,如果只有6个女生平分4个蛋糕,那么女生和男生将分得同样多。
但女生有7个,7个女生平分4个蛋糕,每个女生分得的蛋糕要比6个女生平分的情形少一些。
所以,男生分得的蛋糕比女生多。
上述解法2与解法3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在都自然地渗透了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对应。
比的概念不仅进一步揭示了分数的本质--量的倍比关系,而且也丰富了表征思维过程的方法和手段,使我们面临解决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可以选择,可以灵活转换,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