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精品
- 格式:doc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4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考联考高中二年历史科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卷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
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宫“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官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的实行 ( ) A.井田制B.宗法制C.分封制D.封建礼制2.《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记载了朝会的功能:“夫礼,所以整民也。
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贡赋多少;朝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
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
”据此可知,朝会 ( )A.旨在君臣平等议事共同作出决策 B.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和君臣关系C.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集中体现 D.在于确认君臣贵贱的等级和秩序3.秦朝的《行书律》规定: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
汉朝对车马传递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汉驿律令》;曹魏时期曾颁布《邮驿令》。
古代政府重视邮驿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全国经济交流B.制定完善的法律体系C.推动交通网络完善 D.加强对地方有效控制4.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
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
”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 )A.皇帝地位高且大权独揽 B.君臣共治,皇权削弱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5.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福建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84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
”这实质上说明 A .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 B .美国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 C .美元对英镑有重大依赖性 D .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2、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
两宋时期,在“枢密使”、“ 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
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 .强干弱枝 B .分散军权 C .重文轻武 D .守内虚外试卷第2页,共9页3、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一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 .尚书省与中书省 B .中书省与门下省 C .门下省与尚书省 D .尚书省与吏部4、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
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A .结束了王权专制B .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C .从人治走向法治D .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5、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
这表明A .元代地方势力强大B .民族文化影响制度C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 .中央强化地方管理6、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完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指定的表格中。
)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妃嫔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 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2.土地制度是古代的主要制度。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主要说明(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3.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
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其主要原因在于(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4.史载:唐代官营丝织业“凡织紝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施,四曰纱……八曰绮”,反映唐代官营丝织业生产 ( )A.分工细致 B.规模巨大 C.品种丰富 D.供不应求5.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A.商业活动不受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6.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7.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
福建省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高二下·双鸭山期中) 《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修辞有术”。
这里“书法”的含义是()A . 写字的笔法艺术B . 古人的治史态度C . 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D . 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2. (2分) (2018高二下·安阳开学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述:“他(秦始皇)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千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 “行政区”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B . “废……封建国家”指实行君主专制制度”C .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完全消除D . “国土”被划分为州、郡,县三级行政区3. (2分)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 宗法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王位世袭制4. (2分) (2017高一下·拉萨期中) 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A . 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B . 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C . 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D . 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5. (2分) (2016高二下·新洲期末) 战国时期,官员禄秩的秩名来自俸禄额度。
秦国和燕国,俸禄成为官阶,出现了三百石以上,五十石之官,千石之令等官阶。
秦汉时期,禄秩附丽于职位,标志职位高低,出现了中两千石之少府、太常,两千石之永乐少府等官。
以上现象说明:()A . 秦汉中央集权的加强B . 贵族政治没落,以吏治天下C . 战国秦汉时期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D . 布衣将相之局的必然结果6. (2分) (2016高二上·兰州期中) 选官是政治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福建省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统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4小题,计48分) (共23题;共46分)1. (2分)(2016·唐山模拟) 《三字经》写到:“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里强调的是()A . 商纣不得人心而武王以德定天下B . 周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C . 周的历史长久是因为实行分封制D . 武王在西周建立过程中的功勋2. (2分) (2019高二下·杭州期中) 殿试是封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考中的成为进士。
清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A . 太和殿B . 中和殿C . 保和殿D . 乾清宫3. (2分) (2019高一下·滁州期末) 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大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
这一措施()A . 加重农民的赋税负担B . 动摇了封建土地制度C . 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D . 导致自耕农经济衰退4. (2分) (2017高二上·河北开学考)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
”它反映明代出现()A .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B .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C .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D .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5. (2分) (2018高二上·大连期末)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A . 儒、道、墨、法B . 墨、儒、法、道C . 法、儒、道、墨D . 道、法、墨、儒6. (2分)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思想家是A . 李贽B . 黄宗羲C . 顾炎武D . 王夫之7. (2分)雅典公民大会的决议有的尚需经陪审法庭审议并最后批准:五百人会议主要是一个行政机构,但它又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2017年上学期两校联考高二年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武王在《牧誓》中把商封王不任用同宗长辈和兄弟作为三大罪行之一;墨子提出“尚贤者,政之本也”,上述思想被此后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据此可知()A.商代比周代更注重任人唯贤 B.宗法血缘政治日趋淡化C.周代分封制只注重任人唯亲 D.儒家伦理观念逐渐强化2.吴宗国认为,从政府机构看,秦和汉初“中央政府中皇家事物与国家事务尚未分离……‘卿’这个称呼本身即带有家臣的意味,宰相和百官也是具有浓厚的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国家还保持了古老的家国不分、家国一体的传统和形式”。
这反映出()A.秦汉处于国家政治制度的转型时期B.秦汉沿袭西周宗法制度,等级森严C.三公九卿相关规定凸显宗族观念加强D.经济发展是家国同构观念维系的关键3.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D.“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原则4.东汉时期一些专攻经学讲授的家族,其父子、门人和再传弟子都能在朝廷身居显位,由经学起家变成门阀士族。
据此推断当时()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学说 B.地方分裂势力坐大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D.察举制度存在弊端5.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48年,他酷爱木匠工艺,在位期间长达28年不上朝,然而明朝国政依然运行如故。
这反映出()A.君主专制制度在明朝已臻成熟 B.万历皇帝开明治国驭人有道C.明朝的行政运行机制比较完善 D.丞相居中协调政务运转顺畅6.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廷杖)此皆关系朝家纲常,有功名教者,虽见辱殿廷,而朝绅视之,有若登仙”。
共6页第1页(内容涵盖必修一、二、三;选修四前五单元内容;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第I 卷 选择题(60分)本卷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并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一、选择题(每题1分,60小题,总共60分.)1.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
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 A .秦统一六国B .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C .秦朝修筑长城D .秦朝在“西南夷”部分地区任命官吏2. 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反映了( )A .皇权至高无上B .三公九卿互相制约C .秦律严苛细密D .丞相大权独揽3.“玄武门之变”体现了皇位继承经常伴随着血腥与宫廷阴谋。
“玄武门之变”对唐朝产生的影响是( )A .为唐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 .加剧了唐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 .为李世民控制唐政权扫清了道路D .加速了唐政权的灭亡4.唐太宗时期开始设置的羁縻府州,是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这一制度( ) ①是唐政府对民族地区实行直接管理的基本形式 ②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 ③得到了少数民族首领的拥护 ④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5. 康熙帝剪除鳌拜集团和平定三藩之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两种势力都( ) A .拥有较大的势力 B .严重威胁皇权 C .有称帝的野心 D .不服从皇帝命令 6.1683年,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B .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C .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D .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 7.以下两幅图分别是明朝人绘制的孔子讲学图与拉斐尔于1509——1510年绘制的亚里士多德讲学图。
福建省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7高二下·梁河月考) 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等被分封到全国各地。
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周初大规模分封诸侯()A . 旨在建立天下共主的政治格局B . 反映了扩大疆域的战略需要C . 实际是宗族内部权力的再分配D . 以先代贵族为主要分封对象2. (2分) (2018高一上·华安期末) 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
”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A . 经济政策的制定上B . 选拔官员的方式上C . 地方的管理方式上D .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3. (2分) (2019高一上·北京期中)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提到某种制度:“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
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材料中体现的这一制度盛行于()A . 汉朝B . 魏晋南北朝C . 唐朝D . 宋朝4. (2分)(2017·吉林模拟) 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
他要求在京满汉大臣、各省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吏密奏权。
密折制度运作特点与以下机构最相近的是()A . 军机处B . 中书省C . 门下省D . 枢密院5. (2分) (2019高一下·淄博开学考) 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共强迫清政府开放了16处通商口岸。
这反映出列强侵华的主要目的是()A . 向中国勒索战争赔款B . 建立殖民侵略据点C .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 .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6. (2分) 1912年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A . 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B . 专制统治的结束C . 封建统治的结束D . 君主立宪制的破产7. (2分)(2020·四川模拟) 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以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独立国家为职志。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
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
”这反映了 A.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 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C.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D.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2.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
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C.郡县制D.察举制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封建制之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
因此,他主张“行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
在此作者旨在强调( )A.封建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郡县制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4.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 )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5.商鞅变法规定:民众“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C.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D.禁止商业的发展6.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
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 ) 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 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7.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违法遭御史弹劾,并依法治罪。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周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亲”,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
这反映出A.民主思想的出现 B.天命观念的成熟C.人文精神的跃动 D.王道学说的风行2.一份考古发掘报告说:“最令人震惊的发现是一个如真人尺寸大小的铜像,他有一张瘦削的脸,脸上有巨大的眼睛;另外还有41个大小不一的青铜铜像,其中有一些还戴着黄金面具。
其宗教活动和商朝以及周朝初期的情况判然有别”。
根据这份考古报告,学者可以做怎样的合理推测?A.证明夏朝文明曾经存在 B. 宗教仪式始于周朝后期C.古代中国文明的多元性 D. 铜像制作技术较商周高3.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
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 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B.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C. 分封制保证了周统治的成功D. 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4.“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庻孽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主要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确保宗族内部稳定5.“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以血缘为纽带分配政治权利 B.具有家国同构的特点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基层组织 D.宗法关系定封建等级6.“夫善牧民者,非以城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