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事理-人理(SR)的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49.13 KB
- 文档页数:16
太湖蓝藻水华空间尺度差异分析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蓝藻水华是指一种由蓝藻引发的海洋或淡水水体中大规模生物生长现象。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经常发生蓝藻水华事件。
蓝藻水华对太湖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空间尺度的差异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太湖不同空间尺度下蓝藻水华的变化规律,为太湖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对太湖蓝藻水华的时空变化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其空间尺度特征。
(2)探究影响蓝藻水华生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并研究其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差异性。
(3)评估太湖蓝藻水华对湖泊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为湖泊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以太湖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学等方法,对太湖蓝藻水华的空间尺度差异进行分析。
具体内容包括:(1)采集太湖蓝藻水华分布数据,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
(2)借助遥感技术,提取太湖相关环境因素的空间分布数据,如温度、营养盐浓度、湖泊深度等,通过统计学分析探寻其与蓝藻水华的关系。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太湖蓝藻水华空间格网体系,以此为基础开展空间尺度差异分析。
同时,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尺度下蓝藻水华的空间特征进行解析。
4. 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旨在探究太湖蓝藻水华的空间尺度差异,为太湖治理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预期结果包括:(1)揭示太湖蓝藻水华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尺度特征,为太湖生态环境的监控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明确太湖蓝藻水华生成的主要环境因素及其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重要性,为太湖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指标。
(3)系统评估太湖蓝藻水华对湖泊生态系统及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并评估不同治理措施的效果。
5. 研究进度安排本研究拟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主要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年:(1)收集太湖蓝藻水华分布数据,构建环境因素空间分布图。
(2)开展基于GIS分析的研究,探究环境因素与蓝藻水华的关系。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以2007年太湖蓝藻污染事件为例2007年中国江苏太湖爆发严重蓝藻污染,太湖的环境与水质产生极其不利影响,引起全国上下高度重视。
以下是此次危机事件概述,我将其分成两个阶段。
事件爆发:2007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不少太湖区域的水面漂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油漆。
由于天气持续高温,降雨不多,太湖水体的自净能力减弱,水源水质恶化,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市民生括用水受到影响。
不久之后,无锡全城生活用水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超市、商店里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纯净水每桶上涨到50元。
5月30日,无锡市启动危机事件应急预案。
事件控制:太湖蓝藻污染危机爆发后,江苏省无锡市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纯净水运输绿色通道,从常州、苏州等周边城市大批量凋运纯净水,紧急启用已封的地下深井,千方百计保证洁净饮水的市场供给。
同时加大引水力度,采取各种措施,除臭除藻。
几日后,无锡制水厂出水的臭味逐渐消除,水质开始好转,污染物浓度开始降低。
6月3日,无锡市政府宣布已经达到恢复正常供水的阶段性目标,市民除饮用和做饭仍依赖纯净水外,其他生活用水已经正常。
6月5日,无锡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喝烧开的自来水,进一步让市民放心。
然而,太湖降污排污工作并未停止,连续后来半个月的抗污备战才使得蓝藻基本消除。
6月13日,市政府最终宣布自来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
太湖蓝藻污染事件持续了半个月之久,无疑是一次巨大环境危机。
从官方报道的事件经过来看,无锡市政府在此次危机处理上沉着冷静,最大的优点在于危机决策和灾后处理方面,及时发挥政府宏观协调、整合资源的作用。
危机爆发的第一时间,就全面调衡水资源,做到最大保证量和最广泛的合理分配,这样的一体化指挥、调度体系是政府能够有效抑制危机,将危机损失降到最低的重要保证。
其次,就是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有利提升政府在危机管理的形象,深得民心。
太湖蓝藻危机,不仅无锡市当地政府十分关注,温家宝总理也在第一时间亲自到现场问切情况,国务院、水利部对太湖流域管理局密切关注。
太湖蓝藻事件探析作者:董敬锋刘锦文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2年第02期【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太湖蓝藻事件的发生过程,分析了太湖水域污染情况及原因,对该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进行反思。
指出工业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不协调带来了严重环境后果,希望政府以此为鉴,在发展地方经济时应担负起相应的生态责任。
【关键词】太湖;蓝藻事件;水污染;环境保护;政府责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2006年底发表的人类发展年度报告中指出:世界范围内的不洁饮用水,比子弹更有杀伤力,每年仅仅死于和饮用水有关疾病的儿童就有200万。
可见水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本文拟对太湖蓝藻事件进行分析与反思,希望能为各级政府提供教训与借鉴。
一、对太湖蓝藻事件的回眸1、太湖蓝藻事件的典型意义环太湖流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人居环境优美。
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更是创造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奇迹,环太湖的所有县域都进入了国家的“百强县”之列。
代表了中国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经济步伐,可以说是中国发展速度的缩影。
在一个如此富庶的地方,小小的蓝藻居然搅动了几百万人的生活,给经济、社会和人民的生活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而且事件爆发后,当地政府采取的一些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仍然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这一系列的事件和变化无不是围绕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而展开。
我们不得不回头来重新思考:是不是我们的发展模式出了问题?谁该为这样的生态问题负责?政府为什么没有负起生态保护的责任?后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将对于我国其他各个地方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
2、事件掠影2007年5月,太湖水质由于污染导致富营养化程度加剧,促使蓝藻大量繁殖。
夏季的东南风把几乎整个太湖水域的蓝藻都刮到太湖无锡水域的梅梁湖和贡湖岸边。
而高温天气和阳光的暴晒导致蓝藻在岸边死亡、腐烂,发出刺鼻的臭味,污染了湖水。
5月25日下午起,无锡市贡湖水源地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5月26日早晨,无锡市自来水中夹带有较重的异味,有市民投诉,一夜之间,水管里流出的水如同下水道的水一般臭。
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从太湖蓝藻爆发事件看水体富营养化案例: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太湖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太湖水污染治理是国家确定的“三河三湖”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2001年9月,国务院在苏州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第三次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亲临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太湖水资源保护“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十字方针。
蓝藻是藻类中的一种,属浮游生物。
蓝藻在地球上大约出现在距今35亿年前,已知蓝藻约2000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900种。
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75%)淡水产,少数海产。
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起了巨大的作用。
有不少蓝藻(如鱼腥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因此,从蓝藻本身来看,其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样,只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
2007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比往年偏低,梅梁湖等湖湾出现大规模蓝藻现象,在太湖的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即为“水华”。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使得太湖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溶解氧下降到0mg/L,氨氮指标上升到5mg/L,部分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特别是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5月16日梅梁湖水质变黑,22日小湾里水厂停止供水,28日贡湖水厂水源地水质恶化,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藻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水华中含有大量MC。
MC是一种环状肽类物质,性质稳定,MC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不仅直接对鱼类、牲畜产生毒害之外,还是人类肝癌的重要诱因。
因此,蓝藻爆发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问题,它已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太湖蓝藻爆发的成因我国面积1km2以上的湖泊2759个,总面积达91019km2,其中只有约1/3的湖泊是淡水湖泊,并且绝大部分是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太湖就是这众多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
案例5-1:太湖蓝藻事件案例分析事件回顾:太湖广阔湖区周边凹槽水湾的水体流动性差且富营养化,为蓝藻多发地带。
据资料记载,在往年太湖蓝藻一般在5月底6月初暴发,而2007年从4月25日起,太湖的梅梁湾就出现了大规模的蓝藻,2007年5月7日太湖蓝藻第一次大暴发,比2006年提前了近一个月。
由于太湖蓝藻的提前暴发,引起无锡饮用水污染的危机,从2007年5月中旬开始,无锡市自来水有异味、不能饮用,矿泉水脱销,一时给市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原因分析: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其主观因素,根本原因是太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变化失衡,从而导致太湖地区水系的污染及富营养化。
1.自然因素这次太湖蓝藻污染早在4月初就初露端倪。
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加之4月份太湖流域降水量明显偏低,导致太湖水温比往年高,这为藻类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气温偏高是蓝藻疯长的主要原因,蓝藻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水华,加剧了水质恶化。
2.人为污染人为因素也是这次蓝藻大规模暴发的重要原因。
资料显示,太湖流域有二万多家大小化工企业,每天向太湖直接或间接排放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使得近年太湖水体中氮磷含量剧增,呈全湖性的富营养化趋势,为藻类生长提供了条件。
3.环境管理因素(1)省界水体污染解读太湖近几年的水质通报、分析监测数据,省界水体成为太湖治水的难点所在。
治理太湖必须把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结合起来,打破行政区划,进行区域统筹。
(2)河网变成排污网太湖沿岸各地近年来为治理水环境下了很大力气,如实施达标排放、工业点源控制、农业面源控制等措施,起到了一定成效。
但一个令人担忧的事实是,一些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业企业开始转移到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致使大量工业污染沿河网进入太湖,使太湖工业污染控制形势严峻。
政策方案:江苏省政府、省人大常委会领导及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对照今年的太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以“太湖蓝藻”来挖掘突发事件的化学教育价值摘要:从教育视角和学科特征出发,对“太湖蓝藻”突发事件进行教育建模,然后从知识、技能、思维、情感等新课程目标及课程改革、高考选拔中对突发事件进行独特价值的挖掘。
关键词:太湖蓝藻突发事件教学资源教育价值一、前言国务院在2006年1月8日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事件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这里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是指在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中有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与化学密切相关的事件。
二、突发事件特点与教育视角分析1.震撼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而且对社会系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的威胁。
当问题事件出现后,在人群中会造成一定的震撼,造成一定的心理效应。
由于突发事件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全社会所有人都密切关注事态进展。
在这种紧迫的氛围中,教学引导者往往可借助学生对事件的关注度,引导学生从过度追求好奇的视角转移到事件发生的背景、进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来。
这样做可以摆脱传统教学内容的抽象性,体现出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拉近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距离,往往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关注过程中,如果得到老师的指点和帮助,自然会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这种研究氛围中去。
2.问题性:提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契机当突发事件出现时,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出一个合适的方案以遏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突发事件发生后,尽快找出一个最合乎情理的方案是极为迫切,也是极具挑战性的。
在现实中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都不具备很好的结构性,所以在进行方案的筹划时,必须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统筹考虑。
运用突发事件作为教育情境时,不仅应引导学生融入到此时此刻的情境中,还应让学生在了解当时情境下事态发展的程度、所能利用的资源后,鼓励学生从思维的广阔性出发,结合已有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大跨度地进行“头脑风暴”联想,找出种种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再结合现有的资源和状况,从思维的深刻性入手,从众多的信息选择最合乎逻辑的结论。
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时间: 2009年8月9日实践地点:无锡太湖周边实践内容:通过对太湖周边环境的调查,倡导人们保护环境,抵制水污染。
实践目的:考察太湖蓝藻爆发,宣传环保实践意义:同一片蓝天,让我们共同留下太湖美一曲"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让多少中外游客心醉!吸引了多少中外游客到太湖旅游!然而,太湖的水质污染又让多少关心太湖的人深深忧虑! 8月9日,我班同学组成社会实践小分队,到无锡太湖去考察水质,对太湖的蓝藻爆发,水污染情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一、实践概括及目的实地考察蓝藻的形成及现在太湖现状。
蓝藻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并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有水。
“地球只有一个,不要让世界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向周围游客、居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三、具体内容:(1)、上午6:45所有队员在1号食堂门口集中,带好了之前准备的横幅、宣传单等,从学校出发坐车前往无锡太湖,9点左右到达目的地。
(2)、到达太湖后,我们实地考察了太湖周边环境,检测太湖水质,湖水清澈干净,而且今年没有蓝藻爆发,旅客们也都爱护环境,没有随手乱扔垃圾。
但在一个死角处,我们还是发现了蓝藻,(3)、10:00左右,寻找旅客多的地方,一部分同学拿出宣传“同一片蓝天,让我们保护环境,共同留下太湖美”的横幅,请旅客签名,分发传单。
许多游客们都纷纷驻足,签上自己的名字,或对美丽的太湖留下了自己的祝福。
另一部分同学,则在旁边设立“蓝藻知识了解”处,一些初次来太湖游玩,对蓝藻的形成原因及危害不了解的游客,都对上前询问,同学们也都热心解答,并对他们宣传文明旅游。
(4)、12:00大家都借着午餐的时间,好好欣赏了太湖的美景。
太湖风光以雄浑清秀见长,四季景色不同,晨暮意境迥然。
而鼋头渚是观赏太湖风光的最佳地方,当年郭沫若就曾吟道“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5)、下午,我们则走访太湖附近的居民区,向他们了解历年来的蓝藻爆发情况,他们是如何应对的,从老一辈的人口中得知,他们小时候太湖的染,大家的日常用水都是太湖水,十分清澈。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记得小时候就时常唱起这首歌,可自从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无锡人就谈水色变。
作为一名无锡人,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更是感触颇深。
当你打开水龙头,就能闻到一股股恶臭;一盆水中有着一层绿色沉淀物时;市民开始疯抢纯净水……你就能知道水的珍贵了!太湖水污染,只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个缩影。
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和祲占,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森林滥砍滥伐,矿山私自采挖,污水恣意排放,能源严重消耗-----,唇亡齿寒,太湖爆发的一场水危机,只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小小惩罚,但如若不进行深刻反思,我们将彻底砸掉子孙赖以生存的饭碗,人类社会,将自取灭亡。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蓝藻即蓝藻门,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
蓝藻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胞生物,各式群体和丝状体;细胞中无真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生物。
蓝藻可以分为几十个种类,其中有一种叫微囊藻,它所产生的微囊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子二(口恶)英。
同时,蓝藻还存在着许多危害,如蓝藻可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也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
尽管是死亡的蓝藻,它在被细菌分解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毒素,同样污染水体。
河流湖泊中,蓝藻含量过高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它对肝、脾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蓝藻爆发的周边地区,其癌症爆发比例要比其他没受蓝藻污染的地方大。
自从1998年12月,国务院就发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拉开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序幕。
可惜的是,九年以来,投资资金达百亿元,太湖水质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一度出现加重的趋势。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湖蓝藻的爆发呢直接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的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远远超过我们所做的努力。
太湖蓝藻问题研究与展望摘要:随着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沿岸城市居民深受其害,并给沿岸居民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心理阴影,太湖蓝藻的问题也因此逐渐受到了各方面的密切关注。
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也为此投入颇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究竟2007年太湖沿岸发生了什么,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几何,现阶段正在施行的策略有哪些,我们还应该怎样做?本文将对以上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并将结合生态学观点提出较为可行的方案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太湖蓝藻问题展望一、前言太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同时也是个浅水湖泊,面积2338km2,平均水深1.9m。
[1]自古以来就有着“太湖美,最美是那太湖水”的歌谣流传,太湖湖畔的江南人民依靠着太湖,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但社会的快速发展,除了带来经济、生活水平的腾飞,也带来了污染。
同样的,太湖也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了来自工业、农业以及生活垃圾的诸多污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太湖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广泛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在相关保护太湖水资源的会议上,提出了“以动治静,以清释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太湖水资源保护“十六字方针”。
[2]二、太湖蓝藻蓝藻,又名蓝细菌,是蓝藻门浮游植物的统称,该物种在35亿年前就存在于地球之上,有着悠久的生物繁衍史。
蓝藻门种类繁多,已知世界有2000种,我国已有记录约900种。
[2]蓝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广,淡水、海水、湿地、沙漠、岩石、树干等均有分布。
蓝藻不少的种类具有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的能力,有的可作为水质的指示生物,还有的蓝藻可以食用,如发状念珠藻(发菜)、螺旋藻等。
当然,作为造成2007年太湖水危机的罪魁,蓝藻大量繁殖可能会形成水华,而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束毛藻等十多个属。
[3]蓝藻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当生活环境满足3个重要条件时,蓝藻可能会疯长,引发蓝藻水华,即:①水中总磷、总氮等营养盐浓度适中;②气温变化密适宜蓝藻生长,一般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0~40℃,最适温度为28.8~30.5℃[3];③藻类分布与风力、风向密切相关。
从根本上看,“太湖蓝藻事件”是因太湖水污染问题长期积聚而导致的一场公共危机。
它给我们所带来的教训和反思都是非常深刻的。
反思一:“太湖蓝藻事件”是天灾,还是人祸?“太湖蓝藻事件”既是天灾,也是人祸,人祸的成分要大于天灾。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去年是一个暖冬,今年人夏以来无锡的气温更是居高不下。
这是蓝藻大面积生长的自然条件。
同时,太湖周围企业大量地排放工业污水,造成湖体中氮、磷浓度超标,这是造成蓝藻蔓延的人为因素。
根据联合国政府问气候变化问题小组今年出台的报告表明,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关键性因素。
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人类社会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
从这个意义上,蓝藻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看似自然,实则是人为的。
人是自然之子。
但在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人不以自然为母,反以自然为器。
在某些方面,人类社会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是非可持续性的。
正因如此,出现了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带来了一系列的“怪现象”:美国一些地方的刺猬不再长刺,北极冰盖大面积融化而导致北极熊不能返回陆地而淹死,瑞士的雪山发生雪崩,日本的樱花与荷兰的郁金香花期提前到来,中国的太湖、巢湖、滇池出现大规模蓝藻……美国十几位退休将军撰写报告,呼吁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联合国安理会在今年也首次将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主要议题。
“太湖蓝藻事件”与其说是天灾,毋宁说是人祸。
它警示中国,也警示世界:我们必须放弃人类中心主义,必须学会与自然合作,必须重新确立自己的行为方式。
同时,我们还需要树立这样一个观念:灾害不是自然的。
自然灾害的过程是自然的,但其诱因却是人为的、结果是社会的。
6月11日,国务院在无锡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座谈会。
温家宝总理做出重要批示:“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多年,但未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太湖水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太湖蓝藻爆发的起因及防治措施“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记得小时候就时常唱起这首歌,可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无锡人就谈水色变。
作为一名无自从2007锡人,在目睹了这一切之后更是感触颇深。
当你打开水龙头,就能闻到一股股恶臭;一盆水中有着一层绿色沉淀物时;市民开始疯抢纯净水……你就能知道水的珍贵了!.人类对自然的肆意破坏只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个缩影。
太湖水污染,和祲占,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森林滥砍滥伐,矿山私自采挖,,唇亡齿寒,太湖爆发的一场水污水恣意排放,能源严重消耗-----危机,只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次小小惩罚,但如若不进行深刻反思,我们将彻底砸掉子孙赖以生存的饭碗,人类社会,将自取灭亡。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知道:蓝藻即蓝藻门,又称蓝绿藻,是一门最原始、最古老的藻类植物。
蓝藻的主要特征是:植物体简单,单细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胞生物,各式群体和丝状体;细胞中无真核,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没有核膜和核仁,具有核的功能,故称其为原核生物。
蓝藻可以分为几十个种类,其中有一种叫微囊藻,它所产生)(口恶的微囊藻毒素在自然界已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子二英。
同时,蓝藻还存在着许多危害,如蓝藻可以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也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
尽管是死亡的蓝藻,它在被细菌分河流湖泊中,蓝藻含解的过程中还是会产生毒素,同样污染水体。
但从实验结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量过高是否会对人体有影响,来看,它对肝、脾都有一定的影响。
而且蓝藻爆发的周边地区,其癌症爆发比例要比其他没受蓝藻污染的地方大。
月,国务院就发起了太湖水污染治理“零点行动”,12年自从1998拉开了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序幕。
可惜的是,九年以来,投资资金达百甚至还一度出现加重太湖水质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明显改善,亿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太湖蓝藻的爆发呢?直接原因那么,的趋势。
"Cyanobacteria Event in Tai Hu Lake" under the
vision of sociology
作者: 庄姝婷[1]
作者机构: [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
出版物刊名: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1-14页
主题词: 太湖;蓝藻事件;环境保护;政府干预
摘要:通过对太湖蓝藻大面积污染事件及其处理回顾,阐述了中央与当地各级政府处理环境保护突发问题的重大措施与宝贵经验。
“后蓝藻时代”的综合治理,必须进行“生态补课”,实行有偿排污,通过创新环保运营机制,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公共行政、经济增长、道德规范在环境与社会互相关系中的作用。
而加强环保行政的自身建设和自身管理,以及确立环保责任制是“太湖蓝藻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给与我们的重要启示。
浅析苏州太湖水流域蓝藻爆发对经济的影响•相关推荐
浅析苏州太湖水流域蓝藻爆发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流域水污染也日趋严重.从20世纪80年代初太湖流域水系开始发生藻类污染,时至今日,蓝藻爆发频率逐渐增多,对流域水质污染程度逐渐扩大,文章分析了太湖流域的'水体现状,并指出蓝藻爆发对当地经济带来的损失. 作者:严佳作者单位: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苏州,215000 期刊:中国高新技术企业Journal:CHINA HIGH TECHNOLOGY ENTERPRISES 年,卷(期): 2010, ""(5) 分类号: X524 关键词:太湖流域水质污染蓝藻。
基于事理-人理(SR)的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分析季健;沈菊琴;孙付华;徐立【摘要】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给江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而目前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WSR方法论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工具.因此将WSR方法论应用到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中,并通过事理-人理(SR)的EAPs概念模型建立,对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从居民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环境意识、社会就业、公共服务六个方面进行详尽的分析.旨在通过对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的分析,为研究社会系统和谐奠定基础.【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年(卷),期】2011(025)009【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事理-人理;EAPs;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作者】季健;沈菊琴;孙付华;徐立【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5一、引言2007年5月末,太湖蓝藻爆发,水体污染导致以此为水源的无锡市自来水水质恶化,带有剧烈的腥臭味,市民无法正常使用。
一场突如其来的饮用水危机几乎席卷了整座城市。
市民开始抢购纯净水,原本只卖5元的桶装水暴涨到50元[1],一时间,市内纯净水被抢购一空,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给江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目前,人们在对待污染的态度上,更多地仍是关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忽视社会影响。
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而目前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的研究还很少有人涉及。
可以说社会影响评价在我国还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律保障、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及专业化的管理、评价机构都较为缺乏,有关该部分的内容也仅限于对公共参与的程序性要求[2-3],绝大部分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都还集中于项目评价。
被称为东方系统方法论的WSR方法论,是“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Wuli Shili Renli System Approach)”的简称,是顾基发在1995年提出的。
它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工具。
因此,从事理—人理(SR)角度对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不仅具有深远而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而且是进行社会系统和谐研究的基础。
二、太湖蓝藻事件的社会影响Michael K.Lindell、Carla S.Prater(2003)将灾难的影响分为物理影响和社会影响。
认为物理影响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包括社会心理、社会价值观、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它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且难以评估[4]。
Henk A.Becker(2001)将危机事件的社会影响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是国家和国际社会系统,中观层面是组织和社会网络(包括社区),微观层面是个人和他们的行为[5]。
魏玖长、赵定涛将危机事件的社会影响定义为“危机发生后,由于其破坏性及延续性,对社会公众所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等一系列改变”[6]。
鉴于国内外学者对社会影响的定义,本文将太湖蓝藻事件的社会影响界定为危机事件对社会公众造成的心理、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以及对影响地区社会政治方面的冲击。
同时,借鉴PAPs(ProjectAffected Persons,项目影响人群)的概念界定方法,将本论文界定为EAPs(Event Affected Persons,事件影响人群),即对太湖蓝藻事件影响的人群所受到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应该说,太湖蓝藻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非常广泛,本文仅从微观层面进行分析。
根据对社会影响的概念界定,本文拟从居民生活质量、居民健康、居民心理、居民环境意识、社会就业、公共服务等六个方面对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
其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图1 EAPs的社会影响因素三、太湖蓝藻事件社会影响的事理—人理(SR)分析(一)事理—人理(SR)的EAPs概念模型建立由顾基发提出的具有东方特色的WSR方法论认为处理复杂问题时既要考虑对象的物理方面(物理),又要考虑这些物是如何更好地运用的事的方面(事理),最后,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和实施管理与决策都离不开人的方面(人理)。
其实践准则就是“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
运用WSR方法论的思想来分析太湖蓝藻事件时,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进行:(1)物理层面。
指太湖蓝藻事件所影响到的水体、土壤、生态等客观因素。
(2)事理层面。
指太湖蓝藻事件对政府政策法规、公共服务、社会运行等方面的影响。
(3)人理层面。
指太湖蓝藻事件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环境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由于本文是分析太湖蓝藻事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根据三个层面所影响的内容,可以看出只涉及WSR方法论中的“事理—人理(SR)”层面。
根据归纳的太湖蓝藻事件的社会影响并结合WSR方法论的思想,分析太湖蓝藻事件的社会影响可从事理和人理两个方面进行模型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事理-人理(SR)的EAPs概念模型(二)太湖蓝藻事件事理层面分析太湖蓝藻事件事理层面是指太湖蓝藻事件对政府政策法规、公共服务、社会运行等方面的影响。
可从公共服务、社会就业等方面分析。
1.公共服务蓝藻事件爆发后,苏锡常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公共服务措施,如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自来水除臭研究、打捞蓝藻、人工降雨、调入饮用水、关闭中小污染企业等,这必将促进地方公共服务的完善。
太湖蓝藻事件对公共服务的影响包括公共事业、公共产品、公共信息三方面。
第一,公共事业。
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相关的政府部门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较好的应对了突发事件。
主要表现在:①供水服务业。
事件爆发后,自来水厂等立即净化水,政府部门邀请专家商讨清除蓝藻方案,消除水的异味。
②环保服务业。
事件爆发后,组织清理水源地定置渔具,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及宣传,提高水质监测技术。
③生活服务业。
面对纯净水哄抢事件,相关部门立即从周边城市调动纯净水,平衡供给,并开辟第二水源,同时出台政策稳定物价。
④社会保障服务业。
无锡市政府组织各方力量,全力确保养老院、幼儿园、社会福利院和大中小学校的饮用水供应,为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和低收入家庭上门送水、免费送水,确保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安全、稳定的度过饮用水危机期。
为了降低再次爆发供水危机的风险,还采取了太湖水源和长江水源的“双保险”策略。
第二,公共产品。
太湖蓝藻事件年年不同程度的爆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毁坏了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因而,在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无锡市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各部门各司其责,逐渐认识到要完善预警管理制度,加强领导责任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积极推进水污染方面的建设:①加强污水网管建设、成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增加自来水源预处理设施,以逐渐改善人们的公共环境,从而渐渐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②充分发挥价格调节机制的作用,确定最优污染水平和排污费的收费标准。
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考虑,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
④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条例,让环境保护处于法律制度之下,使之更有效率。
第三,公共信息。
蓝藻事件爆发时,当群众面对流言或谣言时会存在心理恐慌,此时政府及时的召开新闻发布会将真实情况告知市民,并用科学解析其现象。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报道蓝藻爆发真实情况、政府处理危机措施、专家对危机原因的调查、水质恢复正常公告等情况,以及公布环保监测报告信息包括水质监测情况、水厂出水水质情况、天气走势预测、预告人工增雨方案。
2.社会就业太湖蓝藻事件的发生,使劳动力在就业数量、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方面都将发生变化,严重影响了太湖流域的就业状况。
第一,就业数量。
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将会导致政府出台各种严格的环境政策和相应的环境标准。
严格的环境标准会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其竞争力迫使企业关闭或者转移到外地,限制资源的使用会降低生产,同时减少就业。
各种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使一般经济产品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以及部分企业的退出,会导致此类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减弱,社会暂时出现失业现象。
同时,政府还会引导企业进行流域污染治理,通过科技的引导,带动各地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技术水平和治理效率的整体提升,保障饮用水安全,改善水环境质量。
这都需要加大相关方面的投资,而环保产业的发展不仅会改善环境质量而且会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即绿色就业。
第二,就业结构。
深究太湖蓝藻事件爆发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太湖蓝藻危机无疑是太湖周边的环境容量和土地资源无法承载该地区如此密集的人口、产业和城市的增长。
无锡是一个“两头在外”的加工工业城市,高消耗、高污染、结构水平低的产业结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无锡的产业结构还是偏重,服务业的比重偏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偏高,而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也偏低。
因此,调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是苏锡常的发展之路。
第三,就业质量。
有了好的生态环境,才有好的投资环境、人居环境,才有足够的吸引力。
太湖无锡水域蓝藻大爆发,造成水源地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
吃水难、用水难等烦心事也会影响到就业的质量,降低劳动力对现有工作的满意度。
一些中小企业的关闭也会使得现有的其他劳动力对现有的工作稳定性产生质疑,这无疑都会降低现有劳动力的就业质量。
(三)太湖蓝藻事件人理层面分析太湖蓝藻事件人理层面分析是指太湖蓝藻事件对人的生理、心理健康、环境意识、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可从居民生活质量、居民心理、居民健康、居民环境意识等方面分析。
由于每个影响因素存在本质差异,所以在具体分析时视每个因素的各自特点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分析。
1.居民生活质量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居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7方面:第一,居民生活水平。
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对居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绿色产品的购买以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等方面。
据调查统计,受太湖蓝藻的影响,人们用于购买瓶装饮用水的费用大幅增加,人均消费74元,同比增长582.2%;食品消费中,饮用水的消费投资增大,且人们更加食品安全问题,购买绿色产品的人群比重上升,尤其注重绿色水产品的购买,避免购买受蓝藻污染的水养殖的水产品等;同时,因居民无法做饭,方便面等方便食用品的销量也上升,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饮食。
第二,社会支持。
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势必会对当地的社会支持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