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可靠性预计
(1)根据产品功能画出可靠性框图。 (2)按可靠性框图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确定各方框中元部件或设备的失效率,该失效 率应为基本失效率。
11
可靠性预计
非电子产品工作失效率为: p= b KD 式中: p——工作失效率; b——基本失效率; K(环境因子),D(降额因子)——取值由工 程经验确定。
n
i
进而得出各单元的可靠度。
30
可靠性分配 若系统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各单元的失效率为:
s* i
s i
i 1
n
i 1, 2,..., n
i*
i 1
n
i 1, 2,..., n
i
31
可靠性分配
为何依据不可靠度,采用按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 32 获得的系统可靠度大于指标要求?
38
可靠性分配
39
可靠性分配 3.冗余系统可靠度分配
此类系统的可靠度分配方法如下:
1将每组并联单元适当组合成单个单元,并将此单 个单元看成是串联系统中并联部分的一个等效单 元。 2用串联系统可靠度分配方法,将系统的容许失效 率或失效概率分配给各个串联单元和等效单元。
3确定并联部分中每个单元的容许失效率或失效概率。
成结构、使用环境、原材料、原器件水 平、制造工艺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通过专
家评分给出各修正系数,综合权衡后得出一个 失效率综合修正因子D,如下式所示:
D=K1· K2· K3· K4
20
可靠性预计
D=K1· K2· K3· K4
K1——修正系数,表示我国原材料与先进国
家原材料的差距; K2——修正系数,表示我国基础工业(包括热 处理、表面处理、铸造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先进 国家的差距; K3 ——修正系数,表示生产厂现有工艺水平 与先进国家工艺水平的差距; K4——修正系数,表示生产厂在产品设计、 生产等方面的经验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23
4.3可靠性分配
可靠性分配(reliability allocation)—— 是把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按一定的方法合理地分配给 分系统、设备、零部件(或元器件)的全过程。
24
可靠性分配
可靠性分配的目的是: (1)合理地确定系统中每个单元的可靠度指标,以便 在单元设计、制造、试验、验收时切实地加以保证, 反过来又将促进设计、制造、试验、验收方法和技 术的改进和提高。 (2)通过可靠性分配,帮助设计者了解零件、单元(子 系统)、系统(整体)间的可靠性的相互关系,明确设计 的基本问题。 (3)通过可靠性分配,使设计者更加全面地权衡系统 的性能、功能、费用及有效性等与时间的关系,以期 获得更为合理的系统设计,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 (4)通过分配,使系统所获得的可靠度值比分配前 更加切合实际,可节省制造的时间及费用。 25
或者根据已掌握的可靠性资料,已能预测得新设计 系统各单元的Fi,或i ,但尚未满足新设计系统可靠 性要求。
29
可靠性分配 1.串联系统 若系统的可靠度已定,各单元的不可靠度为:
Fi* Fs* Fi (1 Rs* )Fi i 1, 2,..., n
F
i 1
n
i
F
i 1
1 n
i 1, 2,..., n
进而得出各单元的可靠度。 注意有:
37
可靠性分配
若各单元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若各单元的失效率为:
* * st i n i / t i i 1
1 n
i 1, 2,..., n
e it 1 i t, i t 0 Fi 1 Ri 1 e it i t i 1,2,..., n
40
可靠性分配
41
可靠性分配
42
可靠性分配
43
可靠性分配
复杂冗余系统的简化
44
可靠性分配
45
可靠性分配
46
可靠性分配
47
可靠性分配
48
可靠性分配
49
可靠性分配
若采用等分配法
50
3
可靠性预计
4
可靠性预计
5
4.2可靠性预计方法
4.2.1系统可靠性预计的一般方法
1.性能参数法
在统计了大量相似系统的性能参数与可靠性关系的基 础上,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一些经验公式及系数,以 便在方案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能根据初步确定的系 统性能及结构参数预计系统可靠性。 例如电子元件性能参数的退化与失效概率密度函数之 间的关系。
结温为:热阻×输入电力+环境温度
16
可靠性预计
17
4.2.3机械产品可靠性预计
1.特点 a)失效率为非常值; b)通用性不强、标准化程度低。 2.预计方法 a)修正系数法 b)相似产品类比论证法
18
可靠性预计
19
可靠性预计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仿制或改型的类似国 内和国外产品已知的失效率,分析两者在组
可靠性分配
n
Rs* (1
i 1
Fs* Fi
F
i 1
n
) 1
i 1
n
Fs* Fi
i
F
i 1
n
1 Fs* Rs* , i 1, 2,..., n
i
因此,按比例分配法得到的系统的可靠度,比希望的 略高。
33
可靠性分配
34
可靠性分配
35
可靠性分配
21
4.2.3不同研制阶段预计方法的选取
不同研制阶段预计方法的选取
研制阶段
可靠性预计方法
方案论证
初步设计
性能参数法、相似产品法
专家评分法、元件计数法、修 正系数法、相似产品类比论证 法 故障率预计法,应力预计法
详细设计
22
可靠性预计 4.2.4注意事项 1)应尽早进行可靠性预计; 2)研制的各个阶段应反复迭代进行; 3)预计结果的相对意义比绝对值更为重要; 4)预计值应大于成熟期的规定值。
6
可靠性预计
2.可靠性数学模型
7
可靠性品进行比较,设新 产品缺陷总数为nr,原产品缺陷总数为nb ,ni为新 引进的缺陷总数,ne为已排除的缺陷总数, 则:
nr=nb+ni-ne
新产品的失效率为:
r=knr
k是从旧产品上获得的产品失效率与其内部缺陷之间 8 的关系系数。
依据失效率按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获得的系统可 靠度与指标要求相比,那个大?
36
可靠性分配 2.并联系统 若系统的不可靠度已定,各单元的不可靠度为:
n
Fs Fi
i 1
i 1, 2,..., n
F* * Fi n s Fi F i i 1
2
可靠性预计 可靠性预计的目的:
(1)检验所做设计是否能满足给定的可靠性目标,预 测产品的可靠度值; (2)在方案论证阶段,通过预计,根据结果的相对性 进行方案比较,找出最优方案。
(3)综合设计参数及性能指标要求,达到合理提高产 品可靠性的目的。
(4)发现主要因素,找出薄弱环节,采取措施提高可 靠度。 (5)为可靠性增长试验、验证试验及费用核算等研究 提供依据。
可靠性分配
26
4.3.1无约束条件的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
4.3.1.1等分配法(equal apportionment technique)
用于设计初期,对产品定义不十分清晰时采用。
1,串联系统 各单元按等可靠度分配: 2,并联系统
Ri* n Rs* i 1, 2,..., n
1 * n s
可靠性预计 4. 相似电路法
若已知新老系统的电路相似,并知道老系统各种电 路的失效率和新系统的各种电路数,则可按经验公 式估计新系统的失效率:
9
可靠性预计 5. 失效率预计法
当研制工作进展到详细设计阶段,已有产品原理图和 结构图,选出了元部件,已知它们的类型、数量、使 用环境及应力,并已具有实验室常温条件测得的失效 率时,可采用失效率预计法。
12
4.2.2电子、电器设备可靠性预计
1.特点 a)服从指数分布; b)成熟、标准化程度高。
2.预计方法
a)元件计数法
b)元件应力分析法
c)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快速预计法
13
可靠性预计
14
可靠性预计
15
可靠性预计
结温是处于电子设备中实际半导体芯片(晶圆、裸
片)的最高温度。 它通常高于外壳温度和器件表面温度。 如果器件工作温度超过最高结温,器件中的晶体管 就可能会被破坏,器件也随即失效。
各单元按等不可靠度分配:
3,串并联系统
Ri* 1 (1 R )
i 1, 2,..., n
先将其简化为“等效串联系统”,再进行等分配。
27
可靠性分配
28
可靠性分配
4.3.1.2比例分配法 适用范围为: 新设计的系统与原有系统基本相同,已知原有系统 各单元不可靠度预测值Fi,或失效率预测值i且对 新设计的系统规定了新的可靠性要求;
作业:2-10
1
4. 可靠性预计与分配
4.1可靠性预计
可靠性预计是为了估计产品在给定工作条件下的可 靠性而进行的工作。 它运用以往的工程经验、故障数据、当前的技术水 平、尤其是以元器件、零部件的失效率作为依据, 预报产品(元器件、零部件、子系统或系统)实际可 能达到的可靠度。 是一个由局部到整体、由小到大、由下到上的过程, 是一个综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