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统编七上第四单元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6.22 KB
- 文档页数:9
写作思路要清晰1.梳理文章思路,体验思路清晰对于表现主题的重要性。
2.通过编写提纲和写作实践,学习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展开任务同学们,我们经常用“思路清晰”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可是如何才能做到思路清晰呢?现在就让我们重温经典课文,开启思路的发现之旅吧!任务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任务二: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填写下表,试着说说作者的思路。
1913年“我”偶遇牧羊人【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章的思路。
二、合作探究,理清思路1.学生合作完成表格,展示交流。
2.明确作者思路,体会思路清晰的效果。
任务一示例:“我”与莎莉文小姐第一次见面莎莉文小姐教“我”认识具体事物莎莉文小姐教“我”区分大小关系莎莉文小姐教“我”区别“水”和“杯”莎莉文小姐用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思路: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我”的教学由浅入深,突出表现了莎莉文老师充满爱心和善于教育。
任务二示例:《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思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故事,通过牧羊人种树前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赞扬牧羊人坚持种树的壮举,引发读者的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不同文章有不同的行文顺序。
思路的本质就是一种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可以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
那么如何构架这种逻辑关系呢?看看作家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示例,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体会行文顺序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引入学写提纲的环节。
三、学写提纲1.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该怎样列提纲。
技巧提炼:(1)明确题目要求,确定主题。
(2)“自由联想”相关内容。
(3)围绕主题选择材料。
(4)按逻辑关系排列材料顺序。
2.整体构思训练。
围绕“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的主题,编写提纲。
预设:A.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B.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时间:90 分钟满分:120 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热忱.(chén) 纯粹.(cuì) 鄙薄.(báo) 哄.堂大笑(hōng)B.狭隘.(ài) 灼.伤(zhuó) 酷.热(kù) 拈.轻怕重(niān)C.附和.(hé) 突兀.(wù) 晕眩.(xuàn) 怦.怦直跳(pēng)D.呻吟.(yín) 恍.惚(huǎng) 凌.乱(líng) 参差.不齐(chā)2 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2分)A.希冀派遗漠不关心麻木不仁B.栋梁挑拣精益求精慷概大方C.账篷滚烫身体硬朗沉默寡言D.厌倦扒开惊慌失措气喘吁吁3 下列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役中,一些医务工作者不幸以身殉职....,他们的献身精神必将助力抗“疫”的胜利。
B.在学习上,他虚心好学,见异思迁....,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他在课堂上喜欢刨根问底....,有时候问得老师也哑口无言,但老师们都很喜欢他。
D.他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
4 [2021·重庆市九龙坡区期末]下面语段有语病,请按要求改正过来。
(3分)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
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度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
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
让我们昂起头,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5 [2021·湖北襄阳中考]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这初心,便是这时代的火炬,引领我们继续奋斗、砥砺向前。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及范文(新版人教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The fourth grade of the first volume of the fourth unit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eaching plan and model (new version of the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教案及范文(新版人教版)第四单元写作【文题设置]成长的过程中,有开心的经历,也有许多小烦恼。
生活中、学习中,你碰到过怎样的烦恼呢?想一想,选择其中一二,把它们写成一篇作文。
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600字左右,一定要写出你真实的感受。
【写作指导】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新作文如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最基本的做法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作文只有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才不会和别人雷同,也才会有新意和独到之处。
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呢?要抛弃那些僵化了的条条框框,只要文从字顺,言之有物,人情人理即可。
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写真情实感的东西,大胆展示个性。
一、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是真情的基本要求。
写亲身经历并非记流水账,应该选取生活中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去写:可以写第一次,第一次做什么,第一次参加了什么活动,第一次成功的事情等等;可以写自己的特殊经历,别人没机会做的事,你做过了,这样的材料就有个性;可以写印象最深刻的事,那些意料之外的经历、特别感人的经历往往让人难忘,写出来也很容易感染读者。
“成长的烦恼”是一个极为宽泛的话题。
成长中的少年,会有一些挥之不去的烦恼。
来自生活,来自学习,来自与同学交往的烦恼经历都可人题。
二、写自己真实的感受。
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感受,把这些感受写下来,作文内容就有了鲜活纯真的东西。
驾人生之舟,谱青春赞歌-统编初中语文七上第四单元专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1.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以下语言能力及品质。
“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
“语言运用”: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具有良好的语感。
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思维能力”:通过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审美创造”: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
综上所述,通过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上第四单元进行文本、单元导语、单元学习任务的综合分析,参考课程标准,我制定了“驾人生之舟,谱青春赞歌”这一专题学习设计。
以四篇课文内容为核心,紧扣“人生之舟”这单元主题,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圈点勾画关键语句、划分层次,理清思路,进而理解人物的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及对人生的思考。
2.学习任务群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来组织与呈现。
2022版课标指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形象和语言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学习本单元的作品,要关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生思考。
在主题情境中,开展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之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注意整合听说读写,引导学生综合运用默读、诵读、朗读等方法学习作品,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
(二)教材编写1.“单元导语”分析该单元导语的第一段指出,“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思路要清晰》课例评析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王书祥北京市延庆区第四中学孙立杰老师执教的“思路要清晰”现场课,是有关作文教学的一节指导课。
这篇《思路要清晰》写作指导,是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写作”内容。
理清行文思路是第四单元能力目标之一,并且本单元的《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四篇课文行文思路都很清晰,是孩子们学习的范本。
本篇作文指导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什么是思路,思路的要求,让作文思路清晰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写作实践设计。
以前的教材,重读轻写,既没有作文教材,“写作”知识也没有体系。
初中学生作文在思路清晰完整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孩子看到作文题目后,往往是想起个材料就动笔写,写到哪里是哪里,字数够了就收尾,不够就再写一个事情,缺少动笔之前布局谋篇写提纲的意识,所以导致写出的作文思路不清晰。
这一课的内容在北京中考“考试说明”写作部分也有明确的要求: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所以,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在写作教学中比较重要的。
一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就像是做一篇文章,也需要谋篇布局理清思路。
孙立杰老师执教的这节写作指导课应该说立意准确,目标清楚;考虑学情,结合习作;抓住要点,环节清楚;讲练结合,深入浅出。
一、立意准确,目标清楚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1.通过典型例文,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选材、恰当安排详略和顺序,从而做到行文思路清晰(此目标是教学重点)。
2.设计提纲,让学生学会谋篇布局,并体验拟写提纲的好处(此目标为教学难点)。
这两个目标既有要达到的目的地,也有到达目的地的方式,具有可操作和可检测性。
本节课主要采取典型病文分析,范文引路的方式,结合表格填写、思维导图设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尝试在写作中做到思路清晰。
二、考虑学情,学做结合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研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运用了小组讨论法、典型例文示范探究法等教学策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七⑴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科准备的材料,请你帮助他完成。
1.小科朗读下面一段文字时,碰到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4分)“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通过阅读,你可以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
读《纪念白求恩》,我们能感受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极端热chén,对技术① (A.精益求精B.兢兢业业)。
读《植树的牧羊人》,我们能感受到牧羊人的慷慨..无私,他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他不问酬劳,不求回报,让人从心底里敬佩。
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我们认识到面对困难不能畏惧,要学会分解困难,最终一定会② (A.克服B.臣服)困难。
读《诫子书》,我们认识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道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热chén( ) 慷慨..( )无私(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在横线上。
(只填字母)(2分)【答案】(1)忱kānɡkǎi (2)①A ②A2.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帮小科完成古诗文积累。
(8 分)(1) 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2) 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请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3) 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用“,”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
【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3.下面是小科同学整理出来的《西游记》部分“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请补全空缺处内容。
(4分)①②③④【答案】①流沙河②三打白骨精③大战红孩儿④火焰山4.“思路要清晰”是第四单元写作训练的主要内容,请帮小科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衔接自然,思路清晰。
13纪念白求恩知识与技能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的记叙和议论,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及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难点理解对比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多媒体课件2课时1.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议论文小知识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
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动人,也不像说明文那样以知识授人。
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月亮上的足迹》。
该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的足迹,以及这一历史时刻背后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意义。
2.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长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登月历程和航天员的足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阿波罗11号登月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球的了解和向往。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和长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解读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主题。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航天员,描述在月球上的感受。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细节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月球。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2. 课文结构:引言:阿波罗11号登月主体: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结尾:历史意义及启示3. 生词和短语:飞跃、寂静、小心翼翼、无垠、荣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航天事业的看法。
2. 答案:(1)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包括:小心翼翼地踏上月球、留下清晰的脚印、采集月壤和岩石样本、插上美国国旗等。
(2)航天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代表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有了深入了解,但对课文情感表达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你的学业肯定不会完成。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要把这句话翻译过来,然后再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
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这句话强调了努力学习和志向对人生的意义。
16.你最喜欢文章哪个警句?为什么?【答案】不唯一,写出句子,写出合适的理由(从修辞,含义的角度分析)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
只要是文章中的警句即可。
但要写出合适的理由,就得好好想想了。
首先要找到有含意的警句,然后还要考虑这个警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才符合题干要求。
17.古文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欧阳修范仲淹二岁而孤①,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②,辄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④仕,每⑤慷慨⑥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⑦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孤:幼年丧父。
②昏怠:昏沉困倦。
③沃:浇,引申为“洗”。
④既:副词,不久,后来。
⑤每:常常。
⑥慷慨:形容慷慨激昂。
⑦谪:贬谪,贬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啖.粥而读②辄.以水沃面③食不给.④乃至被谗.受贬(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翻译是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选文的层次已经用“∥”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4)文中表明少年范仲淹身世、家境的句子有:______,______;表明他发愤苦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在本文中起了______的作用。
【答案】【答题空9-1】(1)①吃②往往,总是③供应④说别人的坏话(2)B(3)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降职;③刻苦自励且心忧天下.(4)二岁而孤,家贫无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5)升华主旨【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
第四单元本单元主题为科学世界。
所选课文都是既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又有很强的文学色彩的作品,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作品,所以在教学时要做到两重目标兼顾,不要偏重于科学性而忘了文学性,也不要偏重于文学性而忘了科学性。
兼顾科学性和文学性的前提下,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语文教育为核心,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是在学好语文课文的基础上的自然延伸。
不要把语文课上成地理课、生物课或其它科学课。
本单元选编了五篇课文,分别是《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山市》。
这些课文古今中外,天上地下,文言白话,诗歌散文,内容丰富多彩,都与自然•科学•人文密切相关。
教学时要淡化文体,强调综合,以培养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主。
多以讨论课或探究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习这个单元,必须抓住如下要点:1、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激发自我的求知欲。
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搜集、查阅有关材料,丰富自身的科学知识,掌握开展探究科学问题的方法。
2、学会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并抓住主要信息。
在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要点,提高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
《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教学方法:列表分析法、合作探究法课型:讲读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
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风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的变化。
第四单元教材解析一、单元选文情况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
选编的课文中,《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全文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思路清晰,逻辑谨严。
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优秀品质。
《植树的牧羊人》是绘本书中的名作,法国作家让·乔诺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种树、以只手之力创造了一片森林的故事,这位牧羊人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记叙文。
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童年的一段经历:“我”跟五个小孩子一起爬悬崖,陷入险境,并最终在爸爸只关注眼前的一小步的策略引导下,脱离险境,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积累了应对此类困境的人生经验。
《诫子书》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同时也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的家书。
这封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信,因其文短意长,言辞恳切,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文中名句大家耳熟能详,加之文章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读背之中就能体味人生经验。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既有对美好人生的礼赞,也有对人生的憧憬和感悟,还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回顾。
选择这些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
二、单元教学重点本单元四篇课文,包含四种体裁。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性文章,《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个绘本小说,《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记叙文,《诫子书》是一封书信正文的节录。
相关文体的知识,将在八九年级集中学习,本单元可不做要求。
本单元教学的核心是: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及对人生的思考。
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把握人物形象(白求恩、牧羊人)、知人论世(诸葛亮),理解作者从人物身上或者生活中获得的人生思考,从而汲取人生智慧,获得人生启示。
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获得熏陶和感染,也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自由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认识;不能采取贴标签的方式,将人生启示概括成抽象的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
还要注意联系当代生活,理解这些人生智慧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2.在第三单元基础上,继续学习默读,重点是做到“三到”,学会圈点勾画。
默读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眼到,就是每一个字都要认清,不能随便放过;手到,就是动手,做些标记,查阅资料,抄录摘要,写下感想等;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理解词句意义和句段间的内在联系。
圈点勾画是本单元默读的训练点。
圈点是古人读书的一种方式,用在字句旁边(古书为竖排)加圆圈或点,表示语句精彩或重要。
要引导学生借鉴古人读书的方式,圈出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关键语句,勾画出重点词句,标出段落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在书的空白处写下阅读感想等。
教师可做示范,教会学生圈点勾画;也可在全班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圈点勾画涉及的点:词句层面———精彩的炼字、富有文采或富有哲理的句子、让你心有感触的语句;理解层面———不理解的语句、有所质疑的语句;结构层面———关键词语或句子(总括句、总起句、点题句、过渡句、前后呼应句等)、段落层次划分等。
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做标示,比如,用波浪线画出富有文采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关键语句,用问号标出不理解的语句,用三角号标出关键词语等。
但符号不宜过多过繁,以免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
3.理清作者思路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
理清思路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
因此,把握整体思路,就要先理解每一段的意思,再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同样,要理清文章局部的思路,也要从理解句意入手。
可以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的方式来进行。
比如《植树的牧羊人》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牧羊人几次见面的情形,抓住文中标志时间转换的词语,就能清晰把握作者的思路。
本单元课文均思路清晰,叙述议论有条理,教学时要注意通过把握课文脉络、划分段落结构、概括各段大意等方式,以结构图、思维导图或者表格的形式,把握作者行文展开的思路。
教学完本单元,建议以课文为例,花一些时间跟学生共同梳理一般文章思路展开的常见方式,比如:《纪念白求恩》作为一篇纪念性文章,一般遵循“叙—论—颂”的思路。
《植树的牧羊人》作为一篇绘本故事,以叙事为主,以时间为顺序,展示牧羊人改造荒原的努力,最后以议论点题,是先叙后议的典型。
《走一步,再走一步》,也是先叙后议的文章,主体部分也是以时间为序展开叙事。
与《植树的牧羊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文章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事情,最后的议论,是将个别经验提升为普遍经验。
《诫子书》,重在说理,先提出观点,再做阐发,接下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是典型的逻辑顺序。
本单元教学,建议《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诫子书》各2课时完成;《走一步,再走一步》,1课时,由学生根据批注和阅读提示,自主阅读解决。
基于教科书“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教学时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
教材在课后练习或阅读提示中,提供了一些课外阅读的建议;还编有配套的自读课本。
教师可将相关文章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课外阅读,以拓展视野,拓宽知识面。
三、各课讲解12《纪念白求恩》这是一篇教读课文,在完成单元整体任务方面承担很重要的功能。
既要在人文性方面做足文章,让学生充分学习白求恩的伟大品格,又要在语文能力和阅读策略上使学生获得提升。
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三方面的价值:其一,训练圈点勾画。
文章内容很精粹,语言简明,要言不烦,线索明晰,几乎没有多余的话语,很适合训练圈点勾画。
文中有些精彩的语句,值得细细品味,可以勾画出来,反复阅读,并写点个人感受;有些句子运用特殊句式,或者运用排比修辞,态度斩钉截铁,旗帜鲜明,充满热情洋溢,可作为文笔精华的内容画出来。
还可以针对文章写作特点,做一些专项的圈点勾画练习。
比如文章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分别圈出相应内容,梳理白求恩的行状、作者对其品质精神的概括、作者对他的情感等;再如,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既有正面的对于白求恩精神的阐发,又运用俭省的笔墨描摹反面的典型,可以用不同的线条分别画出正反的内容,通过比较,更好地理解白求恩精神品质的可贵,以及作者弘扬白求恩精神的现实针对性。
其二,思路明晰,条理分明。
课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写作思路可概括为“叙—论—颂”,明晰而有条理。
一开始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由此引出对其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接下来专门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处处结合正反两面展开论述;最后一段,先是叙述与白求恩的交往,暗含未能多多交流的遗憾,接下来抒情,表达个人痛惜之情,最后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用一个排比句高扬其品格而收尾。
这一点的教学,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一和三完成。
其三,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
这是一篇议论文,其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表现在句式上,文章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且句式整齐中有变化,富于节奏感。
例如结尾部分,作者运用“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样一组排比句,强调了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大意义,感情真挚,句式流畅,极富号召力。
另外,文中多处运用整齐的句式增强说理力量。
如第一段论述列宁主义原理,进而强调世界无产阶级要互相支援,才能“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样的句子都让人感到气势宏大,富有感染力。
此外,文章在用词方面也极其讲究,因而非常准确、生动、凝练。
例如在解说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运用两个“极端”,这个副词从程度上深刻地体现了白求恩对工作对同志的态度,而在批评一些人时,运用了“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等词语,寥寥数语,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些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态度,与白求恩的两个“极端”形成鲜明对照。
这些词和成语言简意赅,非常生动形象地表现中心。
习题设计:本课紧紧围绕单元能力点进行设题。
“思考探究”一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句的方式,理清课文的思路。
“思考探究”二针对本文最重要的写作特点———对比手法来设题,旨在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在对比中把握白求恩的高贵品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思考探究”三在前面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落实文本细读,以第4段为例,理清课文局部的写作思路。
“积累拓展”四旨在通过两个特殊的句式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课文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积累拓展”五旨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探讨白求恩优秀品质的现代价值。
教学建议:(1)课文中所反映的白求恩的事迹及抗战的背景都离学生生活较远。
因此,如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感受,是教学中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跟学生讲一些白求恩生活中的故事,而不是泛泛介绍他的经历,以使学生感受白求恩身上所具有的人格力量、信仰力量。
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白求恩,再来学习这篇文章,态度上会更虔诚,而且他们有了感性的认识,理解上也会更容易。
(2)课文中有许多政治术语,有些需要做点儿解释,比如“国际主义”,但不要陷入术语的纠缠,不要在课堂上牵扯太多精力;有些则不需要特别解释,如“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列宁主义”等。
(3)这篇文章提供了准确、精密、简明、生动的语言范例,词语运用丰富准确,生动形象;句式整齐有力,且富于变化。
有些句子应该特别指出,让学生理解它们在表达思想上的作用;有些可以布置训练,使他们学会模仿运用。
13《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著名的绘本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作者采用纪实笔法来写,曾让人误以为写的是真实的人,甚至有人去普罗旺斯地区寻访这位老人。
作为一篇教读课文,本文与《纪念白求恩》有着不同的风格,承担着完成单元学习任务的重要功能。
其教学价值有如下几个:其一,课文篇幅较长,适合训练默读。
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顾,最好一气呵成读完全文。
这样做,可将注意力集中在语句的层面,而不是单个字、单个词,有利于形成完整的印象,保持语感的连续性,从而更容易把握文章的意蕴。
可采取多遍默读的方式,初读整体把握课文大意,第二遍读,重在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再读圈点勾画出关键语句和精彩之处。
其二,把握课文的思路,理解一般记叙文的写作思路。
课文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采取先总起议论,奠定“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的叙述基调,然后展开叙事,最后又以议论升华主题。
一般记叙文,往往采取这样的写作思路。
而文章主体部分的叙事,则采取时间顺序,写牧羊人二十年来的工作,写高原由荒凉逐渐变为繁荣的经过;同时采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避免“我”的过度参与,影响叙事的客观性。
“我”只是长期地观察,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孤独工作着,一点点积累,最终形成惊人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