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3阶段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比较教育》第三至五章阶段测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比较教育史上,萨德勒是一位跨时代的人物,他所阐述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为以()为主要特点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比较教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A、观察法B、借鉴法C、历史法D、比较法正确答案:C解析:在比较教育史上,萨德勒是一位跨时代的人物,他所阐述的比较教育方法论为以历史法为主要特点的因素分析理论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比较教育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教材P67。
2、1949年,()为《人权——意见与解释》一书撰稿,建议将教育权规定为一项基本人权。
A、库森B、萨德勒C、康德尔D、汉斯正确答案:C解析:1949年,康德尔为《人权——意见与解释》一书撰稿,建议将教育权规定为一项基本人权。
参考教材P69。
3、汉斯在其代表作——()中历史地、详尽地讨论和分析了三大因素,阐明了它们对教育成就的影响。
A、《教育年鉴》B、《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C、《人权——意见与解释》D、《俄国教育的传统》正确答案:B解析:汉斯根据人的发展,把一个民族的发展比作一个人的成熟过程,由此推导出相应的影响教育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宗教因素和世俗因素。
汉斯在其代表作——《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中历史地、详尽地讨论和分析了这些因素,阐明了它们对教育成就的影响。
参考教材P75。
4、贝雷迪在悼念()时说道:“他是属于人文主义者的一代,这种人在我们这个更为技术化、更急进、更局限于具体应用的时代是很难再现了。
“A、库森B、萨德勒C、康德尔D、汉斯正确答案:C解析:贝雷迪在悼念康德尔时说道:“艾萨克·康德尔教授的逝世给比较教育界投下了一片阴影。
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学者,一位伟大的国务活动家,一位伟大的人。
康德尔教授是属于人文主义者的一代,这种人在我们这个更为技术化、更急进、更局限于具体应用的时代是很难再现了。
没有人能达到逝去的这一代所达到的精神境界,没有人能具有他们所唤起的那种灵感。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形考任务(1-4)试题及答案解析形考任务一一、单选题题目1不正确获得2.50分中的0.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教育漫话》B. 《大教学论》C. 《教育论》D. 《普通教育学》E. 《学记》反馈正确答案是:《普通教育学》题目2不正确获得2.50分中的0.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在中国,最早把“教”与“育”连起来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许慎的《说文解字》B. 孔子的《论语》C. 庄子的《庄子》D. 孟子的《孟子:尽心上》E. 老子的《道德经》反馈正确答案是:孟子的《孟子:尽心上》题目3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我国最早对教育的内涵作出揭示的是东汉_____________:“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选择一项:A. 老子的《道德经》B. 庄子的《庄子》C. 许慎的《说文解字》恭喜你,答对啦D. 孔子的《论语》E. 孟子的《孟子:尽心上》反馈正确答案是:许慎的《说文解字》题目4不正确获得2.50分中的0.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教育漫话》B. 《学记》C. 《教育论》D. 《普通教育学》E. 《大教学论》反馈正确答案是:《大教学论》题目5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思想出自我国古代教育思名著____________。
选择一项:A. 《孟子》B. 《论语》恭喜你,答对啦C. 《尚书》D. 《说文解字》E. 《学记》反馈正确答案是:《论语》题目6正确获得2.50分中的2.5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_____________。
第一章赫尔巴特对于儿童观念上持()A、性恶论B、性善论C、中性论D、无善恶论答:A法国有位教育家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这句话结束了欧洲几百年来把儿童当做“小大人”的观点,它出自_________之口。
答:卢梭注重身心发展,教育内容较为丰富,教学方法较为灵活的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A、巴比伦B、埃及C、斯巴达D、雅典答:D判断:“教育无目的论”主张教育没有目的()答:对判断:教育和学校是同时产生的()答:错判断: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 答:对判断:顽皮的孩子偶然把手指伸到火苗上,被灼伤,并由此获得火的有关知识,这一过程可以称为“教育”。
()答:错判断: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答:对判断: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学校是宫廷学校。
()答:错;文士“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说明了教育与()的关系。
A、能力B、政治C、人口D、文化答:B古代斯巴达教育是为了培养()A.商人B.政治家C.军人D.官吏答:C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提出者是________。
答:巴班斯基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终身化B.教育多元化C.教育民主化D.教育全民化答:C培根首次提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A.演绎法B.归纳法C.辩证法D.阶级分析法答:B“自由人生,便有教育”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A.历史性B.永恒性C.继承性D.生产性答:B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果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答:A判断: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了原始社会以外,教育都有阶级性。
()答:对作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提出“教育目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_________。
答:赫尔巴特相对于现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更注重()功能。
A.政治B.文化C.经济D.社会答:A“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幼儿教育员三级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试卷一1. 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案:幼儿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期、运动期、前操作期和具体操作期四个阶段。
2. 什么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答案: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身心、语言、社会、艺术和科学等多方面的能力。
3. 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应包括学前教育目标、情感与行为培养、身体与运动发展、语言与沟通能力、艺术与创造力、科学与探索等内容。
4.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具有哪些特点?答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具有以儿童为中心、情境性、启发性、游戏性、综合性和循序渐进性的特点。
5. 幼儿园的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答案:幼儿园的管理应遵循公平公正、民主参与、科学决策、规范管理和保护安全的原则。
试卷二1. 幼儿的情绪发展与亲子关系有何关联?答案:幼儿的情绪发展与亲子关系密切相关。
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的情绪稳定和积极情感的形成。
2. 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模式是什么?答案: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模式是指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参与幼儿的教育与发展,实现家庭和幼儿园的互动与互相支持。
3. 幼儿的自我认知发展有哪些特点?答案:幼儿的自我认知发展具有自我概念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增强等特点。
4. 幼儿园师幼沟通的要点是什么?答案:幼儿园师幼沟通的要点包括倾听幼儿的表达、尊重幼儿的感受、给予积极回应和激发幼儿的思维等。
5. 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案: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注意力、观察对象的特征、观察对象的变化和观察对象的关系等方面的能力。
以上为幼儿教育员三级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题(较全)练习题库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人的发展——参考答案: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其身心发生的连续不断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2、遗传素质——参考答案:遗传素质是指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包括有机体的构造、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3、环境——参考答案:环境是指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产生影响的外部客观世界。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4、主体因素——参考答案:主体因素主要是指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它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环境和自我的能力和活动。
5、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参考答案: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个体身心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顺序的,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
二、填空题1、人的发展包括和的发展。
2、人的心理的发展包括和。
3、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
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
6.所谓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上的特点。
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1.所谓,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2.个性亦称,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
13. 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14.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
幼儿教育学对口升学周考3试题及答案詹妮是一位幼儿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她正在备战即将来临的对口升学周考3。
这次考试将涵盖幼儿心理发展、教学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詹妮复习和巩固知识,下面将为你呈现一些可能出现在考试中的试题及其详细答案。
一、幼儿心理发展1. 请简要解释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并列举相应年龄段的阶段和特征。
答案:埃里克森依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心理需求,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该理论涵盖了人类整个一生,并强调了个体在每个阶段内所面临的危机和解决危机的方式。
- 婴儿期(出生至1岁):信任与不信任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与母亲或主要抚养者的信任关系。
- 幼儿期(2-3岁):自主与怀疑阶段,幼儿开始探索独立性,并形成自我意识。
- 学龄前期(4-5岁):劳动与负罪阶段,幼儿通过学习新技能和参与活动来体验成就感。
- 小学阶段(6-12岁):勤劳与自卑阶段,主要任务是在学业和社交方面取得成功,否则可能导致自卑感。
- 青春期(13-19岁):身份与角色混乱阶段,青少年开始寻找自我身份、建立自我价值感。
2. 请描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关键概念,并解释幼儿如何通过适应过程来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
答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幼儿的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他提出了以下两个重要概念:- 适应:幼儿通过两个互相依存的过程来适应环境,即"适应"和"认知平衡"。
适应包括使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处理新情境(适应)以及通过新的经验或知识增加对世界的认识(认知平衡)。
- 认知阶段:根据幼儿在不同年龄段对世界认知的方式,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这些阶段包括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特征和能力。
通过适应过程,幼儿能够逐渐从对世界的感知运动行为发展到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
适应过程促进了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增强和知识的积累。
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教育学》各章节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学校的出现是当语言的发展达到较为完备的( )。
A 文化B 文学C 文字D书本2.制度化教育出现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的形成。
A 中等教育B 高等教育C 社会教育机构D学校系统3.严格意义上,学校教育系统的基本形成是在()。
A 17世纪下半期B 18世纪下半期C19世纪下半期D20世纪初4.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末的()。
A洋务运动的推行B废科举,兴学校C京师大学堂的成立D北洋大学的创建5.“教育不应再限制于围墙之内”是( )的教育理想.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6.隋唐以后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的是()。
A察举制 B 举孝廉C 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7.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学校。
A文法学校B 琴弦学校C 文士学校D骑士学校8.强调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比较灵活的教育是()。
A古代印度B 古代埃及C 斯巴达D 雅典9.进入20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教育延伸。
A初等B中等 C 高等D成人10.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韩非子11.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 孟子C荀子D韩非子12.道家主张教育要()。
A有教无类B 非政C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1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 苏格拉底C 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14.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社会B国家 C 社区 D 学校15. 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主主义与教育》16.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专著是古罗马教育家()编写的。
第三次练习:教师与学生一、单选题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的。
A.创造性B.示范性C.公共性D.模糊性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的工作具有的特点。
A.教育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3.我国的《教师资格条例》颁布于。
A.1986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9年4.最早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5.“内发论”学生观的代表是。
A.柏拉图 B.卢梭 C.赫尔巴特 D.杜威6.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7.以下哪种观点不符合“主体教育观”的内涵。
A.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是交互主体的关系B.只有学生才是教育中的主体,所以必须提升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C.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师生交往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D.教育只有回归生活世界,才在社会中具有主体地位8.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存在的。
A.先知者B.管理者C.促进者 D.指导者9.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A.课外活动B.课堂C.游戏D.提问10.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是A.受教者B.施教者C.教育中介 D.受教者和施教者11.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C.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各育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D.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教学目标12.“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这是最早对教师作的定义,其出处为A.孟子B.论语C.周礼 D.说文解字13. 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A. 非专门化——专门化——专业化B. 专门化——非专门化——专业化A. 专业化——专门化——非专门化B. 非专门化——专业化——专门化14、凯尔·桑德斯指出传统上最古老而典型的三大专业是()。
教育学1000题(3)1.“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指的是(A )A. 广义的教育现象B. 狭义的教育现象C. 既是广义的教育现象,又是狭义的教育现象D. 教育的作用,2.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语出自( B)A. 《论语》B.《学记》C.《中庸》D.《说文解字》3.“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这句话体现了教育的(B )A. 历史性B 永恒性C.继续性D.生产性4.“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想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B )A. 顺序性和阶段性B.社会性和历史性C.相似性和差异性D.现实性和潜在性5.大猫教小猫捕捉老鼠,大鸭子教小鸭子游水,都是教育的形式,人类产生之后只是继承了动物的教育形式,因而人与动物的教育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持这种观点的教育的是(B )A. 神话起源説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6.下列关于教育劳动起源说的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A)A. 教育的范畴是永恒不变的B.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C .教育产生于劳动并以人类的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D.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7.以追求高分高升学率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发展,这说明教育有一定的(C )A. 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B.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C.阻碍个体发展的功能D. 阻碍社会发展的功能8.“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B )A. 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C.社会发展功能D.隐性功能9.“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具有的(C )A. 崇尚书本,死记硬背B.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C.等级性D. 阶级性10.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形成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 A)A.私学B.公学C.国学D.乡学11.(A )强调应该培养的公民是“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继续教育课程考核试卷《教育学》课程(B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说服教育法。
2.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3.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4.长期以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即:启发式与注入式指导思想5.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激发动机和检查学习效果。
6.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 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8.班主任的工作首先是从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开始的。
9.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引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一种教和学双边统一的活动。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
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其发展而发展。
(×)2.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产生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
(√)3.教育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对人身心的直接影响(√)4.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以直接经验传授为主的过程。
(×)5.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10以内的加法。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7.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8.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今后要遵守《守则》,可是冬天,他又迟迟不肯钻出被窝,结果迟到了。
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培养其道德行为入手。
(×)9.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指导意义(√)10.课程就是我们所学的学科(×)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C )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科学本位论2.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健康教育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1、KAP是健康相关行为诊断的()模式 [单选题] *A、知识B、信念C、行为D、知信E、知信行(正确答案)答案解析:KAP是“知信行”模式,为知识、信念、行为的简称。
P1282、KAP模式是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中的应用 [单选题] *A、健康促进B、健康教育(正确答案)C、健康管理D、健康保险E、健康行为答案解析:KAP模式是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P1283、吸烟、酗酒对本人健康的危害属于() [单选题] *A、环境因素B、健康意识C、生物学因素D、卫生保健服务因素E、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正确答案)4、人们感知信息,认同信息内容,产生行为意愿的理论是() [单选题] *A、健康信念理论B、认知理论(正确答案)C、行为理论D、自我效能理论E、生活理论答案解析:KAP实质上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P1285、依据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健康管理师在第3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 [单选题] *A、打算阶段B、没有打算阶段C、准备阶段(正确答案)D、行动阶段E、维持阶段答案解析: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把行为转变分为5个阶段:没有打算阶段、打算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
P131-1326、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对于成瘾行为来说,分()个阶段 [单选题] *A、4B、5C、6(正确答案)D、7E、8答案解析: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对于成瘾行为来说,分6个阶段(多一个终止阶段)。
P1317、决定人们产生行为动机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单选题] *A、自我认知B、自我兴趣C、精神因素D、社会环境E、自我效能(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自我效能是人类行为动机、健康和个体成就的基础,是决定人们能否产生行为动机和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P1318、在影响健康相关行为因素中,不属于强化因素的是下列哪项() [单选题] *A、躯体因素B、社会因素C、心理因素D、经济因素E、膳食因素(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强化因素可以分为:躯体因素、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国开大学“教育学”第三单元自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试题1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正确答案是:关键期试题2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正确答案是: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试题3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正确答案是:不均衡性试题4青少年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正确答案是:不均衡性试题5认为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代表人物是()。
正确答案是:华生试题6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处于什么阶段()。
正确答案是:感知运动阶段试题7柯尔伯格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时,采用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是:道德两难法试题8在柯尔伯格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个体道德发展的理论中,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和他人的意见,是处于()。
正确答案是:前习俗水平试题9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儿童道德判断主要是()。
正确答案是:普遍道德原则定向试题10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正确答案是:具体运算阶段试题1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多因素论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正确答案是:遗传、环境及活动综合作用试题12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正确答案是:个别差异性试题1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是:主导作用试题14人类身心的成熟需要通过教育进行,通过教育人才能成长为人。
这是因为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在生理上有一个特性是()。
正确答案是:有漫长的不成熟期二、多选题试题15人的素质有哪些特性()。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1、雅典的第一个永久性高等教育机构是DA. 吕克昂;B. 希波克拉底医学校;C. 苏格拉底学校;D. 柏拉图的学园2、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CA. 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C.中世纪的西欧; D.古希腊3、大学的学术自由传统可追溯到BA. 牛津大学; B.中世纪大学;C.哈佛大学; D.剑桥大学4、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类型极为重要,这表明了AA.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B.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C.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D.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5、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主要取决于DA. 经济因素; B.文化因素;C.市场因素; D.政治因素6、高等院校的类型结构不包括AA. 研究生教育; B.教学兼研究型院校;C.综合性大学; D.研究型大学7、高校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CA. 科研; B.社会服务;C.教学; D.知识创新8、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AA. 国家和政府的力量较强; B.市场的力量较强;C.高校自身的力量较强; D.学者所代表的学术力量较强9、专业人员要依靠专业组织制定的伦理约束其行为,是因为CA.专业的服务性;B.专业的高深性;C.专业的伦理性;D.专业的教育性10、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CA. 教育性;B.组织性;C.合法性;D.自主性11、教师专业角色的多样性不包括DA.教学者角色;B.研究者角色;C.服务者角色;D.领导者角色12、教师的专业发展是DA.终身的;B.有阶段的;C.创新的;D.以上全是13、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BA.终身学习;B.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C.提升专业知识;D.反思经验14、大学生的身份权包括:CA. 生命权;B. 人格权;C. 荣誉权;D.身体权15、主张学习是动物和人在活动中受外在因素的影响,获得或改变行为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AA、行为主义学习论;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人本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6、学生的学习差异导致其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的不同,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上遵循什么样的原则?DA、终身教育;B、直观性;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D、因材施教17、下列哪个方面是影响学习的主体因素?DA、学习目标;B、学习任务;C、学习材料;D、兴趣18、现代学习观倡导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主宰自己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识和学习的?BA、客体;B、主体;C、学生依赖教师;D、教师代替学生思考19、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是BA、实现素质教育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加强理论教学D、注重实践教学20、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依据是A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政治决定论21、爱因斯坦与爱迪生分别代表了BA、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B、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C、通才与专才D、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22、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手段是DA、单靠教学B、单靠科研C、单靠社会实践D、做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三结合23、素质的涵义是DA、素质就是文化素质B、素质就是思想道德素质C、素质就是专业素质D、素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既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又包括专业素质;既包括身体素质,又包括心理素质。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二(7-9)一、简答题:1.简述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掌握复杂的技能,一般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在练习初期,练习者的注意范围比较狭小,只能集中于个别动作上,并且不能控制动作的细节。
(2)动作的交替阶段。
在这一阶段,练习者已经逐步掌握了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开始将这些动作联系起来,但各个动作还结合得不紧密,在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时,常常出现短暂的停顿;练习者的协同动作是交替进行的,即先集中注意做出一个动作,然后再注意做出另一个动作。
这种交替进行的动作逐渐加快,以至在大体上成为整体的协同动作。
在这一阶段,练习者的紧张程度有所减低,但并未完全消除;动作的相互矛盾和干扰减少,多余动作趋向消除。
(3)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在这个阶段,各个动作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并巩固下来。
各个动作相互协调,动作能够依照准确的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实现。
在执行动作时,意识的参与减少到最低的限度,只对同时进行的许多动作的一项起着直接控制作用。
练习者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已消除,注意范围也扩大了,并能根据条件的变化迅速、准确地完成所需要的动作。
2.简述职业教育的MES模式。
国际劳工组织总结各国的职业教育经验,提出了MES模式。
其设计步骤是:第一步,确定岗位工作任务。
每项工作任务称为一个模块,模块数的多少由“岗位工作描述”来确定。
第二步,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确定每个模块的规范操作步骤。
第三步,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确定出完成每一个模块中每一个操作步骤所需的全部知识、技能及工作态度。
最后,根据对每个模块完成各操作步骤所需的全部知识和技能的分析,确定每一个学习单元培训内容的设计原则,开发出完成每个模块及完成该岗位各项工作任务所需的全部学习单元。
3.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
马斯洛认为,个人是一个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
个人的绝大多数欲望和冲动是互相关联的。
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
学前教育学作业(一)第一章一、填空题1.学前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初创阶段和发展四阶段。
2.国外学前教育思想理想的萌芽出现在古希腊时期。
3.标志学前公共教育思想诞生的理论著作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4.孕育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包括:丰富性、实践性、零散性。
5.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母育学校》,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6.学前教育学的理论化特点出现在其发展的初创阶段。
7.第一个提出在我国实施学前社会教育的人是蔡元培。
8.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陶行知,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平民化”。
9.儿童心理发展的四阶段是指:感知运动、前运算思维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0.学前教育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辨证唯物主义。
11.学前教育工作者包括幼儿园教师等专职的,也包括父母等非专职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12.学前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的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1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指观察与认识学前教育现象、研究和揭示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14.在学前教育学萌芽阶段,学前教育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有__专门化___、完备化和理论化。
二、选择题1.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D )A.《大教学论》B.《世界图解》C.《理想国》D.《林哈德与葛笃德》2.在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我们将16世纪之前称为学前教育学的(A)A.孕育阶段 C. 萌芽阶段 C.初创阶段 D.发展阶段3.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 )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4.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C )A.欧文B.杜威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5.在学前教育学孕育阶段,我国关于学前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朱熹和(B)A.苏轼B.颜之推C.贾谊D.王守仁三、名词解释1.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这一特定阶段教育规律,以前阐明学前教育理论的科学。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表述中不适当的是( )。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文明成果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2.关于教育目的,错误的是( )。
A.教育目的反映的是教育培养人的规格,具有阶级性B.教育目的主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C.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D.教育目的的确立主要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3.我国古代“明人伦”的思想是一种( )。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4.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是( )。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B.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C.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5.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是( )。
A.教育为服务B.教育怎样培养人C.要把教育引向何方D.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6.下列人物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体现的教育目的论不同的是( )。
A.孔德B.荀子C.福禄贝尔D.巴格菜7.根据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可将教育分为( )。
A.教育反映生活说和教育体现生活说B.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C.教育准备生活说和教育适应生活说D.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8.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在基本价值取向方面,长期存在的对立是( )A.宗教本位与个人本位B.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C.社会本位与自然本位D.个人本位与自然本位9.小丽和小明是同班同学,小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希望老师能够讲述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小明学习稍吃力,希望老师能够多讲一些习题多做练习。
尽管两名同学对老师的要求不同,老师选择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保证课堂进度的同时适度练习,同时让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这个案例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教育学》第8章至第10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从教育作用的对象上讲,教育的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和促进()
A、生产力发展
B、社会发展
C、科学技术发展
D、文化发展
2.教育是一种()
A、社会现象
B、心理现象
C、生物现象
D、本能现象
3.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A.受教育程度 B.教育投资 C.个性品质 D.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工作
4.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舒尔茨 B.多林格 C.鲍尔斯 D.伯格
5.我国存在教育不平等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政治制度 B.意识形态 C.文化原因 D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6.教育是()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意识形态
7.社会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多林格
B、舒尔茨
C、伯格
D、鲍尔斯
8.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
A、精神文化
B、显性文化
C、亚文化
D、隐形文化
9.教育不平等制度根源是()
A、普及教育
B、义务教育
C、终身教育
D、制度化教育
10.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投资在整个投资中所占比例()A.越低 B、越高 C、保持不变 D.不确定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从教育功能的性质上进行分类,教育具有()
A、正向功能
B、个体功能
C、社会功能
D、负向功能
2.教育平等的含义包括的几个重点是()
A、人即目的
B、权利平等
C、机会均等
D、差别性对待
3.教育投资的来源有()
A.国家教育投资 B.企业教育投资 C.个人教育投资 D、民间教育投资
4.教育内容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A、科技生产力水平
B、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文化
5.科技教育的新取向是()
A、技术化取向
B、科技教育人文化
C、科学精神的教育
D、科学化取向
三、判别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对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原则。
()
2.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起决定作用。
()
3.教育平等的思想最早出现在近代。
()
4.科技通过思想观念和技术手段两个途径影响教育。
()
5.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
()
6.科技对教育的影响还受到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制约。
()
7.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由教育决定的。
()
8.精神文化又称之为观念文化。
()
9、教育资源是指整个社会用于教育领域中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力和物力的总和。
()10.教育结构决定经济结构。
()
11.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主要途径。
()
12.在资本主义国家也存在着教育不平等现象。
()
13.人力资本理论与社会化理论对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解释有别。
()
14.教育具有文化功能。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社会化理论:
2.教育成本:
3.教育平等:
4.主流文化:
5.教育投资: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筛选理论”。
1.试从教育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谈结构性失业与教育的关系。
2.简述“第四次教育革命”的主要特征。
3.我国现阶段教育不平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简述文化的含义(广义、狭义)。
六、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如何理解“貌似民主和公平的竞争制度,掩盖了实践中的不公平”?
2.试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A
3、D
4、A
5、D
6、C
7、D
8、A
9、D 10、B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D
2、ABCD
3、ABCD
4、ACD
5、BC
三、判别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错
2、对
3、错
4、对
5、错
6、对
7、错
8、对
9、对 10、错 11、对 12、对 13、对 14、错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社会化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功能并不是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而是造成人的不同个性品质。
2、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一个学生本身平均所消耗的全部教育资源。
3.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均等。
4.主流文化是指一定的社会或地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
5.教育投资是指用于教育领域的人力、物力,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就是教育投资。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筛选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能提高人的生产能力的观点,认为教育并不提高人的能力,只是一个筛子,是用来区别不同人的能力的手段。
2、教育通过培养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质量、种类、规格等要符合社会需要。
结构性失业表现为有事没人做,有人没事做,这与教育结构不合理有关,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其规格、类别、质量不符合社会要求,调整教育结构,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有助于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
3、更加注重能力培养,更加注重教学的个别化,更多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更加注重情感、素质教育,是“第四次教育革命”的主要特征。
4、我国现阶段教育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入学机会上的不均等;学校资源的配置不均等;受
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学业成功的机会不均等。
5、广义的文化一般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
语言符合体系、知识技术体系、行为习惯体系、价值规范体系、信仰宗教体系是文化的重要内容。
六、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现行的竞争和选拔制度,从表面上看是民主和公平的,但掩盖了实践中的不公平:这种选拔制度极少考虑来自社会和经济方面的障碍,而往往把这种障碍说成是由于个人无能;测验工具本身尚有不足,不能完全确保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选拔程序本身有待完善。
2、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教育的内容、方法、形式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表现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教育直接生产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