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 格式:ppt
- 大小:16.94 MB
- 文档页数:41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贵州的位置范围,结合图文资料,认识贵州的自然地理概况。
2.查阅资料分析贵州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了解环境保护的措施。
3.运用资料了解贵州的自然资源及利用情况,了解贵州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并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1)1.运用地图说出贵州的位置范围,结合图文资料,认识贵州的自然地理概况。
(2)运用资料了解贵州的自然资源及利用情况,了解贵州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的有效做法,学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并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难点】查阅资料分析贵州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了解环境保护的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2023年3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用了5分半钟讲述《贵州大地的“千年之变”》,党的十八大以来,奋发进取,积极作为,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书写出“千年之变”——视频二、新课学习(一)自然地理概况请同学们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并以小组进行订正,最后请小组代表读图说一说贵州省的地理位置特征(学生读图回答)海陆位置: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纬度位置:24°N-29°N;邻省:周围分别与四川、重庆、湖南、广西、云南为邻。
(请学生到多媒体地图上画出,并说出。
)提问:贵州省主要以哪种地形为主?地势情况如何?(请学生到多媒体地图上画出,并说出。
)拓展延伸:“八山一水一分田”指贵州土地中80%是山,10%是水域,10%是耕地,说明贵州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表崎岖。
(再次强调贵州省地形特点)“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海拔较高,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贵州——“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做支撑的省份。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时训练“壮美高原”贵州省—随堂训练N基础梳理1.贵州气候,冬无,夏无,四季不甚分明,有“”之说。
2.贵州地处东部,是我国地貌广泛发育地区,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交通不便,有“”之称。
3.贵州通过、贵昆、、黔桂等铁路干线,将、、中药材、手工艺品销往海内外。
4.贵州主要城市有省会,煤城,历史文化名城。
重要的旅游胜地有溶洞石峰、瀑布、民族风情。
答案:高原喀斯特崎岖地无三里平 3.湘黔川黔焦煤茅台酒4.贵阳六盘水遵义黄果树检测练习1、有关贵州省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干流及支流乌江都流经贵州省B湘黔、贵昆、川黔、黔桂等铁路沟通与外界联系C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江上D贵州省六盘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长江在那个城市与岷江会合后,开始称为长江()A.攀枝花 B .宜宾 C.宜昌 D.重庆3、“天无三日晴”描述的是下列哪个城市的气候特征()A.成都B.重庆C.昆明D.贵阳4、茅台酒出产于()A.四川省B.重庆市C.昆明D.贵阳5、对贵州省地形特点描述最准确的是()A.雪峰连绵冰川广布B.地无三里平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答案:1.B 2.B 3.D 4.C 5.B3.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本节教材是自然地理中关于气候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本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现象和问题,并利用所学为生产和生活服务.二、学习与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降水与生活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降水的分布差异. 认知率达100%2、技能掌握与指导:利用雨量器和量杯等仪器,测出降水量,运用图表资料,说出降水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学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利用率达100%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探讨,小组合作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发展智能. 举例说明降水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互动率达100%4、情意修炼与开导:组织调查降水(本地区)的特点,及与南通生产、生活的关系,关心家乡的自然条件与经济发展. 投入率95%5、观念确认与引导: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必须服务于生活. 认同率达100%三、障碍与生成关注对教材中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分布不容易理解和归纳,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目标偏离,应着重在图的阅读分析上下功夫.四、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南通地区降水资料(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1、录像:降水的各种类型,某地特大暴雨造成的损失.2、引出问题:这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现象,你从中有何感想?地理新课标要求将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因此创设这一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地理现象,能充分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二)合作交流,分析影响设置多张小卡片,每张小卡片上都有描述降水的句子,参照第一张小卡片,用实例或者推测的方法,在其他小卡片的空白处写出这种降水状况可能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要求全面,能说出两三个方面就值得肯定. 关键是由此项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降水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三)阅读图表,自主学习,展开讨论1、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阅读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回答该图反映了哪些地理信息.2、读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判断推理世界各地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四)绘制图表,提高能力用资料中给出的降水量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在以上两个教学情景场中,教师适时启发,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并始终以学为主线,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和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优化深化教学情景,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五、笔记与板书提纲(一)降水与生活1、什么是降水2、降水量的测定(二)降水的季节变化(三)降水的分布1、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2、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六、练习与拓展选题1、由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是怎样变化的?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大陆两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七、个别与重点辅导学生姓名略.八、反思与点评记录下面我谈谈关于设计此教案时的几点体会和思考:1、关于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在本教案设计中,我更多地思考怎样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本人教学特色、学生特点和现实环境特征,设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 只有此时,教师的作用才大大提升,教什么,怎样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作为教师,我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2、从“施工图纸”式向“预案”式的教案变革教学过程是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而“施工图”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 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 “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所以设计本教案时,我采用“预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有时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本节课的课标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根据课标,创设了以时间线为情景,讲述了贵州的前世今生,过程中对应的知识主线为贵州的自然环境特征-贵州的环境问题及对应治理措施-贵州的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体现了贵州从人地协调-人地不协调-人地协调的当地人地关系的变化,从而会影响到社会经济从古至今的变化为西南强盛的藩国-天下第一贫瘠之地-西南地区崛起的黑马。
教育同学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发展观。
本次课教学设计新颖,结合历史体现了跨学科融合,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信息技术设备希沃的课堂活动、放大镜、计时等功能,利用剪映、格式工厂对视频进行编辑和剪辑和格式转换等处理,利用画图工具进行地图的绘制。
课堂活动的设计基于学生感兴趣、易操作的活动和练习如希沃的课堂活动、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读图和析图过程中掌握重要的地理信息,获得地理学习的方法。
本次课所用素材新颖、鲜活,ppt制作精美。
上课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氛围较为活跃。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讲的有点多,没有留给学生的充分的思考时间,在课堂活动和课堂练习环节由于受设备的限制,没有基于数据的当堂反馈,无法确切的了解同学们知识掌握情况。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导学案《贵州省的环境珍爱与资源利用》导学案一、导入引言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自然风景秀丽、资源丰富的省份。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环境珍爱和资源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本次导学案将盘绕贵州省的环境珍爱与资源利用展开,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贵州省的环境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进修目标1. 了解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资源分布情况。
2. 掌握贵州省环境珍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分析贵州省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4. 探讨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三、进修内容1. 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资源分布情况。
2. 贵州省环境珍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贵州省资源利用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4. 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四、进修过程1.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贵州省的自然环境特点及资源分布情况,并进行展示。
2. 观看视频:观看相关视频,了解贵州省环境珍爱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钻研案例:学生选择一个贵州省资源利用案例进行钻研,分析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措施,并展示效果。
五、教室互动1.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钻研问题。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辩论和讨论。
六、教室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学生将对贵州省的环境珍爱与资源利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将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可持续发展思维。
希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和进修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贵州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八年级地理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2)的全部内容。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件展示:探究活动一: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概况教师:读图,概括贵州省的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教师:读贵州省地形图,回答问题:1.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2.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
课件展示:结合地图,解答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通过图例及地形图,概括贵州地形、地势特征,从而清楚地势特征决定河流流向。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1.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有“地无三里平”的说法。
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地形区有云贵高原等。
2。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教师:读贵阳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分析贵阳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进而概括贵州省的气候特征。
课件展示: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变化小,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贵州阴雨天多,有“天无三日晴”之说.通过气温和降水图表,概括贵州的气候类型及特征.表,完成下列问题:(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表中5个城市,比较它们所处纬度的高低。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贵州自然地理特征。
2.了解贵州的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
4.了解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贵州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识与分析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贵州环境保护的有利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引入)长江从青海发源,出了青藏高原后,就进入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
今天我们学习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的省区——贵州省。
(板)第三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一、自然地理概况课堂活动1引导学生读图8-56、8-571.贵州位于中国的什么部位?是否濒临海洋?2.说出贵州大致的经纬度范围?3.找出与贵州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4.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的地势特征是什么?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二、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课堂活动21.贵州主要的生态环境有哪些?2.贵州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3.造成贵州石漠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分析、小组交流、师生归纳总结。
三、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课堂活动3指导学生读“贵州的石漠化治理”和图8-60四、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课堂活动4贵州资源利用方面有哪些成功经验?贵州有哪些丰富的自然资源?。
生态文明建设贵州实施方案贵州省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是贵州省的重要任务。
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贵州省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保护与修复。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工业和农业污染排放,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2.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保护濒危植物和动物物种。
二、生态产业发展。
1.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种植、有机农业、生态养殖等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绿色食品品牌。
2. 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贵州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三、生态文明教育。
1.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推动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 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公众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1.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密的法律体系,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 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发布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加强对环境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
五、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保障。
1.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优化投资结构,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高效,防止资金浪费和滥用。
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指导下,贵州省将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生态产业发展,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为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相信在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的生态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贵州草海生态环境现状及综合保护与修复方案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著名的生态宝库,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贵州草海被誉为“亚洲第一大高原湿地”,是中国最大的高山湿地之一,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旅游景区。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草海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保护和修复草海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务之急。
一、草海生态环境现状贵州草海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川西高原地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和贵阳市修文县。
草海海拔在2500米以上,是典型的高山湿地,为喀斯特地区特有的湿地类型之一,按照国际的湿地分类标准,属于高山泥炭湿地。
草海面积约1800公顷,湖泊面积约300公顷,是亚洲最大的高原湿地之一。
草海的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包括湿地植被、湿地动物、湿地微生物等众多成分。
植被主要以湿地植被为主,分为湿地草甸、湿地草沼和湿地草甸三种类型,主要植物有茅草、草本植物、苔藓植物等。
动物资源尤为丰富,有巴郎山龙、鹿、熊、豹、鸟类等珍稀野生动植物。
湿地底部还储藏着大量的泥炭资源。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草海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污染:由于周边农田和工业区的排放,湖泊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导致湖水富营养化,造成水生植物大量死亡,从而影响湖泊的生态平衡。
2. 湿地退化:大量的人类开发和农业生产活动导致湿地退化,湿地植被减少,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受到威胁。
3. 土地沙化:大量的牲畜放养和采挖活动导致草地退化和土地沙化,使得草地资源受到极大的威胁。
4. 泥炭资源开发:由于泥炭资源的丰富,泥炭的开采和利用给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草海生态环境现状非常严峻,亟需采取综合的保护与修复措施,以改善草海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二、综合保护与修复方案1.加强管理与监测要加强对草海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监测,建立健全的草海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草海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提高练习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导致贵州省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不足100毫米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2.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3.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A.黄果树瀑布B.桂林山水 C.日月潭D.八达岭长城4.下列有关于贵州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D.贵州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5.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6.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 B.天然气C.煤炭 D.铁矿7.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高原,山地8.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8~(1)--8~(2)题.8~(1)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8~(2)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③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各种地形兼备10.石漠化现象分布最广泛的省区是()A.湖南省B.安徽省C.贵州省D.山东省11.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1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3.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14.读贵州省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贵州河流()A.均属长江水系B.均有结冰期C.均为内流河D.大多水能资源丰富15.有关贵州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B.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质灾害频繁C.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D.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开采布局呈现出“小而分散”格局16.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17.下列关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B.大力发展水电,不发展火电C.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D.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8.下列城市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A.遵义 B.六盘水C.贵阳 D.铜仁19.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D.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电基地20.贵州省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河流和湖泊干涸B.土地沙化C.大片沼泽消失 D.石漠化二.填空题(共2小题)21.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高原的一部分.22.赫章海拔最高山是.三.解答题(共3小题)23.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福建332 32.1 95 400贵州520 10.2 77 86(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列举一项)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材料二: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材料三: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请你写出一种贵州的自然灾害:.(2)请你写出一点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3)石漠化形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贵州地形以、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气候,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一点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4)请你结合材料三,写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写两点);.(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写出一种属于贵州的旅游景点.2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1)根据材料和如图可知,贵州省面临着严重的土地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2)“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这句话中,梯田发挥的生态作用是.A.种粮B.放牧C.观光D.保持水土(3)“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请列举一个贵州省以“红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景点..试题解答参考: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导致贵州省干旱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有()①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不足100毫米②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③河流稀少,多内流河④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解: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地表水容易渗漏,导致地表水资源较少,旱涝灾害频发.故选:D.2.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贵州石灰岩分布广泛,土层厚,植被根系浅B.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D.石灰岩成土过程异常缓慢解:贵州境内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属于喀斯特地形.故选:B.3.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A.黄果树瀑布B.桂林山水 C.日月潭D.八达岭长城解:桂林山水位于广西部;日月潭位于中国台湾;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吉尼斯世界记录.根据题意.故选:A.4.下列有关于贵州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C.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D.贵州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解: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上,地形可概况为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 正确;贵州省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有绚丽多彩的喀斯特景观,喀斯特地形广泛分布,有“地无三里平之说”,故B正确;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贵州省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故C正确;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等,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5.贵州省的主要气候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湿润多雨C.全年寒冷干燥 D.降水稀少,温差大解: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具有冬暖夏凉,湿润多雨,干湿季明显的特点.根据题意.故选:B.6.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A.石油 B.天然气C.煤炭 D.铁矿解:贵州矿产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门类齐全,储量丰富,且成矿地质条件好,是著名的矿产资源大省.与南方地区其他省区相比,贵州省最具备优势的矿产资源是煤炭.煤炭不仅储量大,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素有“江南煤海”之称.根据题意.故选:C.7.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高原,山地解: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依据题意.故选:D.8.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完成8~(1)--8~(2)题.8~(1)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①土层薄,山多坡陡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解: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每逢暴雨,有些地区还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故选:A.8~(2)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③开发优势资源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平原面积狭小,故不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该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故陡坡开荒,可能加重当地的水土流失.为了减轻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造成的危害,贵州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如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目前,立体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故选:A.9.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各种地形兼备解: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根据题意.故选:C.10.石漠化现象分布最广泛的省区是()A.湖南省B.安徽省C.贵州省D.山东省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故:C.11.贵州省石漠化现象产生的自然原因是()A.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 B.过度放牧和樵采C.陡坡开垦 D.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解:贵州省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该省土地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石漠化现象严重.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根据题意.故选:A.12.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在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石漠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了贵州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为了协调当地人地关系,贵州应采取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所以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根据题意.故选:D.13.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解: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选项A正确.故选:A.14.读贵州省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贵州河流()A.均属长江水系 B.均有结冰期C.均为内流河D.大多水能资源丰富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的大部分河流属于长江水系.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河流无结冰期.故B不符合题意;C、贵州省位于我国东部外流区,以外流河为主.故C不符合题;D、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5.有关贵州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B.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地质灾害频繁C.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D.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开采布局呈现出“小而分散”格局解:A、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故A不符合题意;B、贵州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较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地质灾害频繁.故B不符合题意;C、为了治理石漠化,防止水土流失,摆脱贫困,贵州人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故C符合题意;D、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贵州省“地无三尺平”的主要原因是()A.地表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C.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D.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各种地形兼备解:云贵高原的贵州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又因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有“地无三尺平”之说.根据题意.故选:C.17.下列关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B.大力发展水电,不发展火电C.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D.建成我国西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解: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使当地人民的用水状况得到改善,还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贵州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由于受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江南煤海”长期形成“小而分散”的格局,给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带来一定影响.近年来,贵州加大煤炭基地建设力度,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与此同时,贵州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贵州许多地方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石奇洞美,民俗多样,民风淳朴,特产闻名.近些年来,随着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步改进,贵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全省旅游收入不断增长.故选:B.18.下列城市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A.遵义 B.六盘水C.贵阳 D.铜仁解:属于贵州省且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六盘水,该地是贵州省的煤炭产地.故选:B.19.下列关于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湿润多雨C.主要的自然灾害是火山和地震D.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了一批大型煤电基地解: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A符合题意.故选:A.20.贵州省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河流和湖泊干涸B.土地沙化C.大片沼泽消失 D.石漠化解:贵州省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最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石漠化.根据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2小题)21.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解:贵州省的地形类型是高原,是云贵高原的一部分,云贵高原是我国第四大高原.故答案为:云贵.22.赫章海拔最高山是小韭菜坪.解:赫章被舍虎梁子、结构梁子、三望坪、韭菜坪等大山分割,地势西北、西南和南部较高,东北部偏低.境内山高坡徒,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全县最高峰(也是贵州最高点)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点刹界河海拔1230米,平均海拔1996米.故答案为:小韭菜坪.三.解答题(共3小题)23.认识地区差异,协调区域发展.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能源丰富,经济较为落后但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贵州及周边地区图(图1)材料二贵、新、粤三省区水资源比较图(2011年)(图2)材料三贵、闽茶产业比较表(2012年)省区种植面积(万亩)产量(万吨)良种率(%)涉茶综合产值(亿元)福建332 32.1 95 400贵州520 10.2 77 86(1)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量大.(3)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广东.(4)茶树种植喜温喜湿、光照适中.近年浙、闽等茶产业大省种植面积逐渐萎缩,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结合材料三,指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产量低.(列举一项)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贵州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地带,总体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2)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降水多,流量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贵州、广东三省区中,人均水资源最少的是广东省.(4)从表中可以看出,目前贵州茶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量低;良种率低;涉茶综合产值低等.故答案为:(1)西高东低(2)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流量大;(3)广东;(4)产量低.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材料二:石漠化的形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是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又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材料三: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请你写出一种贵州的自然灾害:干旱.(2)请你写出一点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3)石漠化形成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材料二请写出一点石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请你结合材料三,写出石漠化的治理措施.(写两点)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写出一种属于贵州的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解:(1)贵州自然灾害频发,主要有干旱、冰雹、洪涝、雪灾、冰冻、滑坡、泥石流、坍塌等,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2)石漠化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等.(3)石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是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人为原因在于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针对石漠化,治理措施是把石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水土保持、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综合防治.如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等;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林果业、木本粮油.(5)贵州煤炭资源丰富,有“江南煤海”之称,贵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黄果树瀑布、遵义会议旧址等.故答案为:(1)干旱;(2)土地资源消失,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出现饮水困难;(3)高原;喀斯特;亚热带季风;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乱砍滥伐、乱放牧、过度开垦等;(4)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实施生态移民;(5)江南煤海;黄果树瀑布.25.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贵州土层瘠薄,植被根系浅,易遭流水侵蚀,石灰岩质地坚硬,成土过程缓慢,山高坡陡,气候暖湿,降水集中,加上滥垦乱伐,造成了严重的土地石漠化现象.石漠化山区存在水源不足、经济困难、灾害频发、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为了保护环境和利用资源,贵州人民探索出了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中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中种粮收谷子”.。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2.05.13•【字号】•【施行日期】1992.05.13•【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1992年5月13日贵州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贵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五条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区域控制,综合治理;实行谁决策谁负责,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第六条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无污染或少污染、低消耗、综合利用率高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
重视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广泛开展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及科技交流。
第七条省和各自治州、市、县、自治县、特区、市辖区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以下简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环境状况,提高环境质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所需环境保护资金,按有关规定列支。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本地的环境保护工作。
贵州双控实施方案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但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提出了双控目标,即“资源环境双控”,旨在通过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发展。
为了落实双控目标,贵州省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方案,以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首先,贵州省将加大资源节约利用力度。
通过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推动资源消耗总量控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同时,加强对重要资源的保护,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贵州省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通过严格环境准入和退出制度,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排放。
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同时,加大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此外,贵州省将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实施。
通过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生产,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加强对绿色金融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最后,贵州省将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完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保护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法规的落实。
同时,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总之,贵州省双控实施方案的落实,将有力推动贵州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环境双控目标。
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贵州省能够早日实现双控目标,迈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以上就是贵州双控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双控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