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6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优秀9篇)童年的水墨画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
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下来。
二、比较朗读,理解诗歌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1、指导学习《我想》(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8.《童年的水墨画》人教(部编版)《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写染、碎等10个生字。
指导写好碎的“十”字部分、爽的笔顺。
2.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4.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生活的欢乐。
【导学重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如:从“染”字体会溪水的绿;从“蹦跳”一词体会儿童钓鱼的欢乐;比较小蘑菇和儿童的相似之处体会采蘑菇儿童的可爱。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
【导学难点】续编诗歌的第四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
【导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诗歌。
【导学时数】1课时导学过程:一、预习反馈(一)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分享童年的快乐。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师随机指导“墨”的写法。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课堂探究(一)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请3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节。
师随机正音。
预设点:1.染,出示演变过程,字本义:用取自草木的色汁浸泡丝帛绢布,使之着色。
读句子,于文中识字,组词:染绿、耳濡目染。
2.碎:造字本义:岩石经过多次爆破最后形成的小石块。
形近字:翠、醉(二)复习生字,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
2.生字组词,巩固识字。
3.指导书写“碎”。
提示最后一笔出头,但不要写到从字上。
指导书写“爽”。
注意笔顺,长横要像房顶一样盖住下面部分。
(三)本课包括三首小诗,分别是:溪边、江上、林中(板书)看到这三个题目,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随便发言。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优秀3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本文范文的我为您带来的3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本文范文将不胜荣幸。
童年的水墨画篇一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只是为了读而读。
采取的方式多样化,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在阅读中学到知识,得到美的享受,获取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现以《童年的水墨画》为例,谈一谈我对阅读教学的认识。
我先让学生自立自主地阅读,把课文内容读正确、流利,然后引导学生读出真情实感,读出轻重起伏,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再重视形象感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绘画,边读边体会。
我这样启发学生:《童年的水墨画》是由三首小诗组成,并不是图画,同学们,我相信大家精读、细读课文以后,一定能把美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脑海,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学生精神饱满,学习状态极佳,马上投入到阅读中去,用心地去思考,尽情地去想象。
在相互交流时,有的同学动情地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读书的小孩,坐在喧闹的街头,全神贯注地读着名著《水浒传》,汽车鸣笛,喇叭声响,行人哗笑,一点儿没有影响到他。
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
”有的同学愉快地回答:“你看,溪水澄澈碧绿,垂柳袅袅倒映在溪水里。
溪边一个钓鱼的小孩钓上来一条大鱼,高兴得笑了起来。
多么叫人羡慕啊!”有的同学微笑着告诉大家:“我好像看到了一群小孩在河里嬉戏,你拨我溅,多么快活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描述着自己想象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他们把课文读活了!接下来,我让他们把想到的美景画在纸上,就更认真了。
你瞧,一个个又细细地把课文品读一番,生怕画的时候漏掉了“好镜头”。
张书豪同学自言自语地说:“哦,钓竿上还有一只红蜻蜓呢!我差点忘了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第【1】篇〗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难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水墨画、葫芦、蘑菇”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板书:童年的水墨画)2、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3、让我们走入诗歌,感受“我”童年的快乐吧!二、初读全文,认识生字1、初读课文。
初读诗歌,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
(课件出示2)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②边读边思考,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课件出示3)生字,读生字。
mò rǎn ɡān suì lànɡ hú shuǎnɡ móɡu téng bō墨染竿碎浪葫爽蘑菇腾拨自己练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碎”翘舌音“染爽”,前鼻音“竿”,后鼻音“腾浪”等。
“蘑菇”在一起时,“菇”读轻声。
(2)(课件出示4)词语,读词语。
小学三年级语文《童年的水墨画》原文、教案及练习题优秀7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尝试用水和水墨画颜料融合进行调配,画出深浅红色的樱桃。
2、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的添画。
活动准备:PPT,粗细毛笔每人两支,宣纸,颜料,调色盘,墨汁,水。
活动重点:尝试用水和水墨画颜料进行融合、调配。
活动难点:用侧峰用笔画出深浅不一的红色樱桃。
活动过程: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袋,里面装着一种水果,它小小的,红红的,有一个细细长长地果柄、下面还有一个果脐,猜一猜是什么水果呢?”2、教师:“我们一起对着魔术袋喊变变变,把水果变出来。
(播放PPT)变变变,哇,原来是樱桃,它小小的,红红的,上面有一个细细长长的果柄,下面还有一个凹进去的果脐。
我变变变,魔术袋变出了许多的樱桃,我再变变变,哇樱桃变到盘子里去了,变变变,哇,樱桃又变到篮子里去了。
”二、说说、看看、画画1、教师:我们来看一看,魔术袋变出的这些樱桃有什么不一样吗?教师小结:有的樱桃衣服的颜色有深有浅。
有的樱桃只有一个,有的樱桃和好朋友手拉手在一起。
有的是躺下来的,有的是站起来的像是在跳舞一样。
2、师:魔术袋想请小朋友们帮它再画一些樱桃装在袋子里。
这些樱桃都是魔术袋用毛笔和水墨画颜料变出来的,那你们知道怎么样才能用毛笔画出有深有浅的`樱桃吗?3、教师示范:我们先用毛笔放在水里蘸一蘸,然后蘸一些红色的颜料,不要忘了舔一舔,这样画出来的就是淡红色了,要画出有深有浅的话我们就用毛笔的笔尖再稍稍蘸一些深红色的颜料,看,这样就能画出有深有浅的颜色了。
4、教师示范画樱桃:画樱桃很简单,只要四个步骤:第一步,我们蘸好颜料后把毛笔躺下来,用侧峰画一个半圆,第二步,再用侧峰画另一个半圆,第三步,换一只毛笔,把毛笔竖起来,蘸墨汁用中锋画一个细细长长地果柄,第四步给樱桃点上一个果脐,这样樱桃就变出来啦。
5、再画一个,幼儿尝试,幼儿一起说一说调和浓淡颜料的方法和画樱桃的四个步骤。
部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通用7篇)部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通用7篇),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2、反复朗读,由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感受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前置性作业我在本节课设置了五个前置作业:1、把《童年的水墨画》这篇课文读给你的家人听。
读给家人的目的是让学生认真的去读,并让家长给与指导,把课文读到流利正确。
2、你在这篇课文中有认识了哪些字、词朋友呢?生字:生词:3、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
为什么?4、追寻童年的记忆,用我们手中的笔。
写一写,画一画。
可以是自己童年的趣事,也可以是童年的梦想。
还可以是搜集来别人的童年的趣事。
5、搜集《水浒传》的知识设计流程:课前背古诗一分钟小喇叭让学生介绍有关童年的感悟。
结合生本教育的课堂环节即课前预习、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我在这节课设计了以下环节:一、歌曲导入我选择了歌曲导入课题的办法,请学生汇报前置预习中的思考。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选择一组选一人汇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既是为了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实也是对生本教学前置作业的检测训练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对课文初步掌握的情况。
三、理解诗意,放飞想象“以读引读、读说结合”是生本教育中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一,这首诗你最喜欢哪个片段?相信总有打动你心灵深处的地方。
为什么?,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最能引起自己思考、震撼自己心灵的地方,细细的读,慢慢的品,联系实际。
放飞想象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交流汇报中,我采用了先请一个小组发言,其他同学或小组补充说明的方法。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墨痕、轻盈、飘逸、沉甸甸”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童年生活,体会孩子们快乐、纯真的情感。
3.学习通过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4.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个性创作。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童年生活。
2.学习通过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个性创作。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2.学生准备:收集自己童年的照片或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资料。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童年》,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看画面,感受童年的美好。
2.谈感受:说说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3.导语:童年是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每个人都有许多有趣的事和感人的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位小朋友用他手中的笔记录下来的自己童年的故事。
教师板书课题:“童年的水墨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正音。
提醒学生注意:“染”的声母是“r”,不要读成“l”;“囱”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指导读好“溜”、“蘸”、“醉”等轻声词。
3.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互读互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5.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6.默读课文,思考:每首诗都写了什么?三首诗之间有什么联系?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通过这三首诗想告诉我们什么。
7.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细读课文,品味词句1.自由读课文,说说每首诗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什么?并说说你的理由。
体会诗歌用词准确、凝练的特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教师随即指导朗读。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本单元围绕“多彩的童年”这一主题,安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4篇课文。
《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童年的水墨画 2 1.会认29个生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读准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默读课文。
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5.能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剃头大师 2 肥皂泡 2 我不能失信 1 习作 3 1.写一个身边的人,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写完后,根据人物特点拟定题目。
语文园地 2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学习一组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旭、屿”等6个生字,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3.体会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1.会认“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正确读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
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利用偏旁识别“墨、染”是上下结构的字;“碎、浪、溅”是左右结构的字。
写字:11个要求会写的字中,“墨、染、竿、葫、蘑、菇”是上下结构的字;“腾、碎、拨、浪”应注意左右部分的大小和松紧;“爽”是框架结构,写之前要注意观察字形,看清楚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2.朗读教学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诗中有特点、有意思的诗句;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方法,解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体验中,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一等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大全(优秀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如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一等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大全(优秀3篇)。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一等奖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教案篇一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品味质朴语言,领悟季羡林先生苦难童年的意义一课时播放2006年《感动中国》季羡林先生部分:(屏显)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吗?认识他吗?被人们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季羡林先生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怎样的童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一起去感受他的童年岁月吧!(板书标题、作者)1.请大家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完之后,谈谈自己的疑问和感想。
2.收集整理学生的疑问和感触。
(问题预设:学生的问题呈现可能有:①季羡林先生为什么说他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暗呢?②他为什么以能有“山大王”的同学为荣呢?③离开故乡,他过上了好日子,为什么还宁肯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呢?(一)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我甚至想说,没有身边的琐事,就没有真正的好散文,我们的灵魂往往以一些琐事触动起。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是着眼于身边的琐事来写。
细细品读课文,抓住文中较能触动你的一词一句,读一读,品一品,谈一谈。
要求先大声朗读,再小声品读,并圈点批画。
先在组内交流,然后推举代表发言。
教学预设:1.品读一部分:我们家是较穷的村中较穷的家。
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较穷的家。
教师引导:穷到什么程度?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背景,品读“……较穷的县。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精品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童年的水墨画”的概念。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
学生能够运用水墨画技巧创作一幅表现童年回忆的作品。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创作,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特别是中国水墨画艺术。
学生通过创作和欣赏,培养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背景:介绍中国水墨画的历史和发展,以及其在童年记忆中的意义。
2.2 教学资源:提供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包括名家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
提供水墨画材料,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2.3 教学过程:观察和分析:学生观察不同风格的水墨画作品,分析其技巧和表现手法。
实践和创作: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想法,互相交流心得和技巧。
创作和展示:学生独立创作一幅表现童年记忆的水墨画作品,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传授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2 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展示水墨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心得和技巧,培养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4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并进行创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和创意表现。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进度:第1-2课时:介绍水墨画背景和基本技巧。
第3-4课时:实践水墨画基本技巧,进行小作品创作。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精品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运用水墨画表达自己对童年的记忆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水墨画的起源、发展以及代表人物和作品。
2. 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学习水墨画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3. 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学习水墨画的线条、墨色、构图等基本技巧。
4. 童年的水墨画创作:以童年为主题,进行水墨画创作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巧,能够创作出具有童趣的水墨画作品。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水墨画的技巧表达童年的记忆和感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童年主题的水墨画作品,引发学生对童年记忆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新课导入:介绍水墨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引导学生了解水墨画的背景知识。
3. 教学实践:讲解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示范水墨画的基本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水墨画的技巧表达童年的记忆和感受,提供创作思路和灵感。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水墨画创作实践。
6.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总结课堂学习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水墨画表达童年的记忆和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作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水墨画的主题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创作思路、技巧运用和表现效果等方面。
2.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从创意、构图、用墨等方面进行交流和反馈。
教案题目:童年的水墨画教学目标:1.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学习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3.通过创作表达童年回忆和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水墨画相关的图片和作品。
2.准备水墨画颜料、毛笔、宣纸和其他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的一幕场景,如嬉戏玩耍、与朋友同行等。
2.引导学生讨论童年的记忆是什么颜色的,如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等。
二、介绍水墨画(15分钟)1.展示水墨画的图片和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水墨画的魅力和表现力。
2.讲解水墨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3.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特点,如以墨为主、以淡墨渲染、以水墨写意等。
三、学习水墨画基本技法(25分钟)1.教授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握笔姿势、运笔轻重等。
2.分别讲解“点、线、面”三个基本的水墨画技法,并示范演示。
3.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感受水墨画技法的魅力和变化。
四、表达童年的回忆(30分钟)1.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童年回忆场景,如在田野里奔跑、放风筝等。
2.学生利用所学技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童年情感和回忆。
3.教师在学生作品完成之后,组织展示和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五、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评价学生的作品,并鼓励他们继续练习水墨画,享受绘画的乐趣和创作的成就感。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教师推荐一些优秀的水墨画家和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欣赏。
2.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技法,创作更多有关童年的水墨画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学习和掌握水墨画的基本技法。
通过创作表达童年回忆和情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通过学习水墨画,学生不仅可以享受绘画的乐趣,还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童年的水墨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珍惜童年时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题:《童年的水墨画》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4. 教学目标:见上教学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理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
4. 朗读体会: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5.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本课的理解和感受。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童年的水墨画》1. 童年生活场景2. 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3. 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童年的作文。
3. 课下搜集关于童年的诗歌、故事等,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了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场景。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三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理解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1、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
能够说说诗歌的题目,也能够背诵其中的一两句。
2、朗读课文,能把诗歌流畅的朗读下来。
二、比较朗读,理解诗歌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
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
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能够押韵也能够不押韵。
(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
①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②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③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1、指导学习《我想》(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
①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②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③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
◇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精选6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篇一教学目的指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欣赏儿童诗,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并能进行简单的模仿创编。
教学重点欣赏诗歌的语言美、画面美,感受童年的快乐。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采蜜本(摘录本)课前分发印有《童年的水墨画》的纸张,让学生自己预习,并进行一定的摘抄。
教学过程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兴趣播放歌曲《童年》。
简介你认识的高洪波。
师导语: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着名儿童文学家高洪波的《童年的水墨画》。
二、交流摘录笔记,感知大意1、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概括主要内容。
2、说说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三、感悟诗句优美,欣赏画面1、从学生摘录的词句入手,引导品味一节诗的语言美,画面美,并进行朗读。
2、提炼欣赏方法。
3、学生自己按方法欣赏其它诗节。
4、交流,师引导点拨,并指导朗读。
四、动笔仿诗,抒发情感1、说说童年生活的一些片断,再小组合作,模仿诗歌,试编诗歌。
2、交流所编的诗句。
五、总结,布置作业1、补充采蜜本。
2、继续阅读儿童诗。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反思在儿童的眼睛里,世界是那么美丽;在他们的世界里,生命是那么自由,所以,在他们看来,梦想可以无限飞翔,快乐可以无限传达。
因此,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朗读,让他们读个够,读个透,结合诵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文本,体会诗歌情感。
《童年的水墨画》描绘了每个活动场景的趣味性,学生们进行了大胆想象。
有的学生说:“这是一幅有动有静的画,有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鱼的挣扎、人的欢笑。
”也有的孩子说:“这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绿色的小溪、绿色的人影、红色的蜻蜓,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还有的孩子说:“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柳树、小溪、蜻蜓是快乐的,孩子们更是快乐的……”每个同学说出了自己的体会,可见同学们用心的去体会了,所以才如此的精彩,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美美的读起来。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染、笠等13个生字,学写染、碎等10个生字。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2. 培养学生欣赏水墨画的能力和审美品味;3. 通过水墨画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水墨画的实例图片;2. 教师准备绘画纸、毛笔、墨汁等绘画工具;3. 教师准备练习题目和示范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展示一幅水墨画的实例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谈谈图片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水墨画的基本知识,包括水墨画的起源和发展、水墨画的特点和表现技法等。
同时介绍一些著名的水墨画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3. 欣赏作品(20分钟)让学生观看一些著名的水墨画作品,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构图、线条运用、墨色运用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水墨画家的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
4. 创作实践(50分钟)分发绘画纸和绘画工具,让学生进行水墨画的创作实践。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题目和参考示范作品,如画一幅童年时的记忆、画一幅自然风景等。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构图、用墨的轻重、线条的运用等细节。
5. 作品分享(2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墙上,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启发。
四、教学延伸1. 参观美术馆:组织学生去当地的美术馆参观水墨画的展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墨画的发展历程和不同画家的作品。
2. 阅读水墨画相关的书籍:推荐一些水墨画相关的经典著作给学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和深入思考水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意义。
3. 绘制水墨画系列作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欢迎,绘制一系列的水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连续创作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作品的创作过程和成果来评估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2. 通过学生在作品分享环节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对水墨画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质量来评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水墨画教学的兴趣。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精选9篇)《童年的水墨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几个画面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儿童快乐的心情。
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掌握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根据诗歌描绘的场景展开联想和想象。
3.指导学生抓住诗歌中描绘的三个典型场景,感受诗歌意境,感受儿童可爱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了解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欢乐美好,体会儿童在大自然间的天真快乐的心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组词、造句。
2.朗读课文,背诵《溪边》,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展示的三个场景,理解课文内容。
2.从学习中感受儿童诗的意境,体会儿童生活的多彩与美好。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播放歌曲《童年》)童年如诗,充满了奇思妙想;童年如画,溢满了五彩斑斓;童年如歌,萦绕着欢快悠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儿童诗,作者为我们勾勒了三幅美妙的图画。
让我们快快走进课文,打开通往儿童世界的大门,去感受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幸福快乐吧!(板书课题)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碎”,翘舌音“染、爽”和后鼻音“腾、浪”。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竿、蘑、菇、葫”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墨”字时,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腾、碎、爽、溅”等字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拨、浪”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字谜示例:黑土地,上下立,变成水,能写字。
(谜底:墨)对比识字示例:竿(竹竿)—干(干净)—杆(笔杆)拨(拨动)—拔(拔牙)—泼(活泼)浪(波浪)—狼(狼皮)—狠(凶狠)(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墨、染”等 11 个生字,会写“墨、染”等 18 个字,会写“水墨画、垂柳”等 27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18 个字,会写 27 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能说出在溪边看到的画面。
2、教学难点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童年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充满了无数美好的回忆。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组充满童趣的诗歌——《童年的水墨画》,去感受作者笔下那纯真、快乐的童年时光。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
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墨、染、竿、碎”等易错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描绘了哪几幅童年的水墨画?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溪边、江上、林中(四)精读《溪边》1、学生自由朗读《溪边》,边读边想象画面。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提问:在溪边,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总结: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画面的美和孩子的快乐。
5、引导学生背诵《溪边》。
(五)学习《江上》1、学生自主朗读《江上》,思考:江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孩子们在江上戏水,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教案题目: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水墨画的特点和技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童年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展示水墨画作品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准备水墨画纸、水墨笔、水盆、毛笔、水杯等绘画工具;
3. 准备一段童年回忆的音乐。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童年回忆的音乐,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的快乐和纯真,激发学生对童年的思考和回忆。
2. 展示(1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童年水墨画作品,介绍水墨画的特点和技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3. 实践(30分钟)
教师分发绘画工具和水墨画纸,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童年主题的水墨画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童年的话题和素材供学生选择,例如:童年的游戏、童年的玩具、童年的乐园等。
4. 分享(15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学生可以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自己绘画的意义和感受。
5. 总结(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绘画过程,总结水墨画的特点和技法,提高学生对童年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1. 带学生参观艺术馆或美术展览,让他们欣赏更多优秀的水墨画作品;
2. 鼓励学生探索其他绘画媒介,如彩铅、水彩、油画等,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3. 组织学生参加绘画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获得认可和鼓励。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
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剪影。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极富韵律美,每一节的结构基本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用词也非常讲究,“安、接、装、种”说明了“我”想怎么做,“悠、长、望、飞”是对“我”变化做什么的想象,这些表示动作的词的使用,既准确又形象。
《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街头》──读《水浒传》的孩子,那样的专注,尽管马路街头是那样的喧闹,却丝毫不能影响他,对时间的推移也浑然不觉。
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溪边》──钓鱼的孩子,那样的快乐,静静的溪水映着爱美的柳树,映着钓鱼孩子的倒影,静静的钓鱼竿,立着红蜻蜓,我们仿佛觉得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而鱼上钩的一刹那,这种静立刻被打破了,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寥寥几句,勾勒出一个现代垂钓儿童的形象。
《江上》──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一群孩子像鸭群一样跳入水中,在水里互相你泼我溅地嬉戏,就在这嬉戏中,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对小虎牙。
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
与本组古诗中的孩子们不同,这首诗里洋溢着的浓浓的现代气息,现代儿童生活得更加幸福,或静静地读书,或呼朋唤友去钓鱼、游泳,时时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
读着它,那孩子嘴边的笑意,那阵阵快乐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闪烁着,就在耳边充盈着。
两首儿童诗的语言优美明快,前一首孩子气十足,动词用得很准确;后一首
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富有形象感。
选编本课的目的,一是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是《我想》诗中的最后一节,从诗意上看,与第四节诗是紧密相关的。
乍看起来,似乎有画蛇添足之嫌,把孩子的想象一下子拉到了现实,与前面的诗句有些不和谐,甚至格格不入。
实际上,正是这句话,形象地表现了“我”是怎样地沉迷在想象之中,以至于把想象当成了现实,一想到要飞向遥远的地方,自己是快乐了,爸爸妈妈是不是放心呢?所以得和他们商量商量。
这更增加了诗的情趣。
②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前一句描写了读书的神态,孩子是坐在街头读书,书就放在膝盖上,他(她)似乎很懂得爱护书,翻页时动作是轻轻的。
肯定是书中的故事有趣,所以他(她)情不自禁地微笑着。
后一句点明了他看的是《水浒传》,但主要说他看书看得入迷了,只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的事,对时间的悄然流逝一点也没有注意到。
(2)对词语的理解。
汲取:吸取。
喧闹:喧哗热闹。
水葫芦: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直立,卵形或圆形,叶柄中部以下膨大,花呈漏斗状,蓝紫色。
诗中的水葫芦加上了引号,不是指真正的水葫芦,而是指水性极好的孩子,与我们通常说的“旱鸭子”是相对的。
二、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三、教学建议
1.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独立的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要充分注意到课文的体裁特点,读诗要边读边想象,要重视形象感悟、整体把握。
2.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尽量在学生交流中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就语言进行交流,可以就感受到的童年生活的快乐进行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如“读《我想》,你觉得作者的想法美在哪?”“读《童年的水墨画》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个画面给你怎样的感觉?”等,结合学生的感悟,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悟。
对《我想》一诗的朗读,要读出幻想的意味,边读边想象,才能入境;对《童年的水墨画》一诗,要读出诗的意境。
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评读,互相取长补短。
3.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对于这样语言清新、意境优美的儿童诗,可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诵下来;还可以结合《我想》,让学生模仿写出自己美妙的想象。
4.如果学生对儿童诗感兴趣,可以举办儿童诗朗诵会、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几首儿童诗,拓展阅读,以丰富他们的语言积累,激发读写儿童诗的兴趣。
四、教学案例
片段:
体会诗的意境,入情入境地朗读
师:读了《童年的水墨画》,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作者写的真是一幅幅画,是童年生活的一个个镜头。
师: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你在画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澄澈的碧绿的小溪,小溪中映出溪边的垂柳,映出了钓鱼孩子的影子。
生:我看见了孩子钓竿上的红蜻蜓。
生:我看见了当鱼钓上来时,那溪里的涟漪和碎了的人影、树影,以及在草
地上蹦跳的鱼和手忙脚乱的孩子。
师:对,就这样边读边想象,你才能真正地走进诗境。
如果溪边是一幅画的话,不知这幅画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这是一幅有静有动的画。
小溪、垂柳、人影、钓竿、蜻蜓都是静止不动的,因为它们都在等待水里鱼儿上钩;当鱼儿上钩后,这种静被鱼的挣扎、人的欢笑打破了,溪边热闹起来了。
生:这是一幅色彩艳丽的画。
这里有绿色的柳树,有绿色的溪水,连人影都被这溪水染绿了,并且有红色的蜻蜓点缀,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多美的画面啊!
生:这是一幅充满快乐的画。
柳树是快乐的,它快乐地照着溪水这面镜子,山溪是快乐的,因为它美得像绿色的玉带,蜻蜓是快乐的,因为它觉得钓竿真是有趣的地方,更快乐的是孩子,因为他钓上了活蹦乱跳的鱼。
师:你们真的是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了,把这样的体会,融入我们的朗读中,一定会读得很美很美。
五、相关链接
高洪波笔名向川,1951年生,内蒙古开鲁人。
有儿童诗集《鹅鹅鹅》《大象法官》《飞龙与神鸽》《喊泉的秘密》《少女和泡泡糖》《吃石头的鳄鱼》《种葡萄的狐狸》《我喜欢你,狐狸》。
散文集《波斯猫》《文坛走笔》《人生趣谈》《司马台的砖》《高洪波散文选》《高洪波军旅散文选》。
评论集《说给缪斯的情话》。
诗歌《我想》获全国第一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散文集《悄悄话》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感悟儿童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
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童诗两首”(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
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
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
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
3.小组内读诗.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朗读,想象童年愉快的生活画面。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3.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六、拓展延伸
1.学写儿童诗
2.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